民族团结讲座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讲座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谈“民族团结”。

(幻灯片1)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幻灯片2和3)
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

从我国古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之上。

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在各民族长期交往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秦汉时期,不仅基本奠定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疆域规模,而且开创了将中华大地上渔猎文明区、游牧文明区和农耕文明区“混而为一”的大一统先河。

秦汉陆续在今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设置郡县,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北的羌地设护羌校尉,在东北乌桓地区设护乌桓校尉,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些边疆民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版图之内。

从此,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隋唐结束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在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基础上建立了比汉朝疆域更为广大、民族更为众多的统一格局。

唐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之国力强大、文化先进,增强了周边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个时期,唐朝先后统一东突厥和西突厥,并设立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管理军政要务。

唐朝统一领导和治理下的各民族蓬勃发展,促进了唐朝国力的强盛和疆域的扩大。

宋朝虽然先后与契丹族的辽朝、女真族的金朝长期并立,但各民族互相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交往十分密切。

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大力吸收了汉族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融入大量中原文化的元素,为以后元朝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元朝创设了“行省”制度,现在的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都在行省的管辖之下。

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台湾,同时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区设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辖。

尤其是元朝首次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完整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在多民族统一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清朝取代明朝后,全国各民族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北方,先后统一了蒙古族的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

在新疆和西藏地区,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等系列叛乱,维护和巩固了对新疆、西藏地区的统一。

同时,为反抗沙俄的侵略,
加强了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经过康、雍、乾三朝长达1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东北、蒙古、新疆、西藏至我国南部、东部的整个地区,各民族都统一在祖国版图之内。

清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进一步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从沿海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继而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

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中国各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成了一起。

西方列强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有汉、蒙古、满、藏、羌、彝、土家等各族军民奔赴前线,共同战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大沽炮台的满、汉守军和蒙古族骑兵,迎头痛击英法联军。

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战役和江孜战役中,先后给英国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

在中法战争中,壮、彝等族人民坚决反击法国对中国西南的侵略。

东北地区的满、汉、达斡尔、鄂温克、赫哲等族人民,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柯尔克孜、回、蒙古等族人民,先后同沙俄等入侵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新疆各族同胞的大力支援下,左宗棠率领的清军迅速击溃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的侵略,收复了新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各族人民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经过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

党和政府领导翻身解放的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幻灯片4)
总的来看,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的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主流。

各民族都为实现并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我国宪法庄严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组成,有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幻灯片5)
下面我要考考同学们对我国基本的民族状况有多少了解。

(幻灯片6、7)
1、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民族叫做“少数民族”?(有同学知道吗?)
2、我国是怎样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
3、你知道“三个离不开”的内容吗?
4、你知道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5、西部大开发主要指哪些省市?(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家庭。

56个民族世代在华夏大地劳动生息。

各民族拥有的灿烂民俗文化,是祖国的文化瑰宝,凝结着各族人民的智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邃的民族内涵。

我们就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里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三、“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幻灯片12)
我们美丽的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角,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
家最多的省区。

境内与甘肃、青海、西藏相邻。

地形以山地与盆地为主,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

新疆沙漠广布,石油、天然气丰富,是西气东输的起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阵地。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工作生活在异乡的新疆人制作的视频,视频的名称就是“我是新疆人,我骄傲”。

这个视频介绍了新疆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展现了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新疆好地方)
有一首歌的歌词这样说“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

”新疆各族群众朝夕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涌现出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

从奉献毕生心血为广大牧民解除病痛的杨忠贤,到为抢救少数民族少年生命光荣献身的杜养富;从为抢救少数民族孩子而从自己身上取下13块皮肤的吴登云,到为抢救素不相识的汉族女大学生挺身而出的艾尼·居买尔;从为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吾买尔而无偿捐赠一颗肾的汉族女青年王燕娜,到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含辛茹苦收养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10个孤儿的事迹,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了天山南北,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代新疆各族人民。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他们的感人事迹
生为牧民驱病痛,死为草原守平安,杨忠贤用生命书写壮丽人生,四千群众自发为这位乡村好医生送行
11月13日,74岁的哈萨克牧民努力汉冒着初冬的寒风来
到墓地,面对一座新的坟茔恸哭道:“儿子啊,你救活了我,你却永远的走了......”长眠在这里的,是在牧区行医37年,被哈萨克牧民誉为“牧民之子”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克乡卫生院院长、汉族医生杨忠贤。

1962年7月,杨忠贤从乌鲁木齐铁路卫校毕业后,自愿来到缺医少药的萨尔乔克乡当了一名乡村医生。

37年中,杨忠贤接生了2600多个新生儿,无一例死亡。

而在过去,当地婴儿的死亡率高达30%。

困此哈萨克牧民万分感激他,称他是这些孩子的“割脐带的爸爸”。

37年中,杨忠贤率领医务人员上山下乡,防病治病,一次次扼制住了麻疹、百日咳、破伤风、白喉、流脑等疾病在草原的流行,他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好了100多位高血压、关节炎、偏瘫等疑难病人。

18年前,草原上流行脑膜炎,杨忠贤和当护士的妻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救病人中。

谁知,活泼可爱的6岁小女儿也染上了脑膜炎,等到杨忠贤从牧区赶回时,女儿已高烧昏迷了三天三夜。

女儿病后留下了后遗症,成为终身痴呆。

杨忠贤把一切都献给了草原人民,他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决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
今年元月,杨忠贤在为牧民看病时突然昏倒,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就在他准备到新疆医学院动手术的前一天,得知吴昌沟一位老人病重,他竟忘了自己也是个病人,乘上救护车赶去医治。

晚上10时多回到家,刚躺下,听说医院职工布力汗难产大出血,他不顾家人的阻拦,又赶到医院抢救。

次日凌晨8时,精疲力竭的他离开医院,还没走到家门口就昏倒在地上。

手术后,老杨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回到魂牵梦绕的萨尔乔克乡,继续他未竞的事业。

在他去世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他为250多位农牧民看了病。

1999年9月17日,杨忠贤走完了他56岁的人生。

噩耗震撼了巴里坤草原,撕碎了萨尔乔克乡哈萨克牧民的心。

安葬的那一天,4000多哈萨克牧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

按照杨忠贤“死后要葬在萨尔乔克草原”的遗愿,哈萨克牧民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破例将他安葬在部落的墓群中。

杨忠贤忠实地实践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牧民的健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他不愧为“牧民之子”,不发愧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帕米尔之子-吴登云(视频)
39年前的夏天,一个年轻的小伙从扬州医专毕业,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告别了那个有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扬州,一路西行,经过15天的漫长跋涉,来到了"万山之祖"的帕米尔高原。

这里是我国版图上最西端的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这里生活着4.3万各族人民,其中柯尔克孜话占总人口的70%。

在这个风大氧少,紫外线强,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寒山区,这个扬州小伙如一株坚韧的胡扬,在这片戈壁荒滩上一扎就是39年。

39年中,他做了3件事:救助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人;培养了50多名柯尔克孜族医生;在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园林式现代化医院。

他把他的全部心血和爱献给了这里的人民,善良的柯尔克孜族人民把他尊为"白衣圣人"。

他的事迹在民歌中传唱,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

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三次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最近又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他的名字叫吴登云。

"作为医生,最不忍心的是看到病人在自己面前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生命。

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是天底下最值得的事"
那是1966年冬天,一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了乌恰县人民医院,她脸色苍白,双眸无神,一下床,没挪几步就一身虚汗。

年轻的医生吴登云判断,这是严重的贫血,必须输血治疗。

然而,只有几间土坯房的简陋医院,连常见的医疗设备都缺乏,哪里有什么血库呢?何况,柯尔克孜族人把血液看成是灵魂的聚集,对输血闻所未闻。

怎么办?望着奄奄一息的病人,吴登云决定抽自己的血。

当吴登云伸出自己的手臂时,连护士的手都在发抖。

很快,300毫升的鲜血从吴登云的体内流进了柯尔克孜族病人的血管。

病人的眼睛有神了,惊喜地说:"我的身上长力气了!"
第一次献血就这样开始了。

看到自己献出的是一点血,而挽救的却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他认为自己做的太值了。

30多年来,他无偿献血30多次,计7000多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波斯坦铁列克乡牧民买买提明永远也忘不了吴登云为他儿子植皮的一幕。

为了挽救一个婴儿的生命,吴登云不惜从自己身上取皮,植在病儿的身上,这件事情久久地撞击着柯尔克孜人民感情的闸门。

那是1971年12月1日,买买提明两岁的儿子在玩耍时扑进火堆烧伤。

买买提明怀抱婴儿骑着骆驼走了两天,才来到乌恰县人民医院。

经检查,婴儿50%以上的皮肤被烧焦,生命垂危。

面对惨不忍睹的小生命,吴登云感到阵阵揪心。

一连十多天,他全身心的投入抢救,婴儿终于度过了休克关、感染关,接下来就是创面愈合的难关了。

此关过不去,将前功尽弃!
但是,婴儿完好的皮肤所剩无几,又怎么忍心过多取用那些细嫩的皮肤呢?吴登云从一本医学杂志上了解到,可以
用大量的异体皮和少量的自体皮相间移植。

异体皮经过排斥阶段后,漫漫脱落,自体皮成活后则像浮萍一样覆盖全部创面。

吴登云把目光投向了婴儿的父亲。

好不容易说服了买买提明,但当买买提明听到手术钳落在手术盘的响声之后,吓得惊恐万状,拨腿就跑,说:"孩子能不能活,是真主的事,不是人的事。

"
看着可怜的婴儿,想来想去,吴登云决定从自己身上取皮。

"什么?你疯了!哪有医生取自己的皮,不行不行!"手术室护士坚决反对吴登云的想法,她拒绝配合吴登云。

吴登云只好自己用酒精泡好一片飞鹰牌刮胡刀片,坐下来,挽起裤腿,给自己注射麻药。

他先从两条大腿上取皮,由于皮肤无法绷紧,效果不理想。

随后,他又在小腿上注射麻药,果断下刀,这回效果不错。

10分钟后,他一共从腿上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

接着,他又拖着麻醉的双腿走上了手术台,把自己的皮肤植到婴儿身上。

婴儿得救了,如今,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泉水最清,母爱最真(阿尼帕)
新疆青河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多年来,各民族朝夕相处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现年69岁的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去世)共同收养了10个不同民族的孤儿,1960年起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

10个孤儿分属汉、回、维、哈4个民族,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有6个民族组成。

在青河县提起阿尼帕夫妇博大的父母之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们以博大的慈父母之心,演绎着人间至真至纯之情,滋润着孩子们的心,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从此不再流浪
30多年前,阿尼帕·阿力马洪的哈萨克族邻居牙和甫夫妇
因病相继去世,撇下了吐尔巴洪等3个无人照顾的孩子。

“这3个孩子无依无靠,现在就流落街头,将来咋办?只要我们有饭吃,就要给这3个孩子一口饭。

”阿尼帕·阿力马洪这样想着,毅然把3个孩子带回了家。

吐尔巴洪3兄弟成为阿尼帕·阿力马洪夫妇收养的第一批家庭成员。

谁也不会想到,在此之后,还有王淑珍、王作林、金雪莲等越来越多不同民族的孩子来到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1974年深冬的一天,阿尼帕·阿力马洪的妹妹带着1个衣着又脏又烂的孩子回到家。

刚进门,看着这个“脏孩子”,一家人都傻了眼,女孩衣服破烂不堪,头上绑了个脏得看不清颜色的围巾,身上散发着难闻的味道,她一进门,孩子们都捂着鼻子躲开了。

这个“脏孩子”就是阿尼帕·阿力马洪的回族女儿王淑珍。

当时,阿尼帕·阿力马洪没有多问,就把王淑珍领进里屋,在外间支了个大锅烧水,要给她洗澡。

当小淑珍摘掉那个黑乎乎的围巾时,阿尼帕·阿力马洪愣了:她头上长着癞疮,生满了虱子,头发也开始脱落。

阿尼帕·阿力马洪顿时心生怜悯,赶忙调盐水,小心翼翼地给王淑珍擦拭。

之后,阿尼帕·阿力马洪天天用盐水给王淑珍洗头,丈夫阿比包还带她去医院看病,在他们的细心照料下,小淑珍头上的癞疮慢慢好了,并长出了乌黑的头发。

王淑珍在阿尼帕·阿力马洪家住了一段时间后,阿尼帕·阿力马洪心想,孩子还是和亲生父母在一起好。

她带着这样的想法,与小淑珍回到了她原来的家。

可当阿尼帕·阿力马洪推开王淑珍家门的一刹那,她呆了,两间破旧低矮、阴暗潮湿的土坯房里,几个孩子正蜷缩在地上的旧毡子上。

“继父疾病缠身,没有劳动能力,家里没了经济来源,哥哥妹妹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饱饭了。

”王淑珍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原来,王淑珍的亲生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不久后也去世了,留下她和3个兄妹。

加上继父金学军家里的4个孩子,一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

看着这几个孩子,听着王淑珍的诉说,阿尼帕·阿力马洪的心情更加沉重。

回到家时,她身后跟了4个孩子。

此时,全家人沉默了,贫困的家庭,又增加了4口人,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可看着这几个孩子,没有人提出异议。

阿尼帕·阿力马洪给王淑珍取了个维吾尔族名字叫哈比扎,是“维护、保护”之意。

可怜的孩子到了阿尼帕·阿力马洪家,就找到了依靠,得到了保护,从此不再流浪。

为了帮助阿尼帕·阿力马洪一家,政府给每个孤儿每月发放15元的生活补贴,但这笔钱又被阿尼帕·阿力马洪送给王淑珍的继父金学军看病去了。

后来,金学军在临终前,请阿比包用穆斯林的风俗埋葬自己,因为他只能用这种方式感谢阿尼帕·阿力马洪一家对他和他的孩子的照顾。

1989年2月,金学军去世后,他的3个孩子也来到了这个家。

阿尼帕·阿力马洪自己有9个儿女,加上收养的孩子,组建了一个有21个成员的家庭
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这么多孩子要吃饭、上学,仅靠阿比包一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家人。

为此,阿尼帕·阿力马洪常常出去捡破烂、挖野菜。

为改善生活条件,阿尼帕·阿力马洪找了一份零工。

小青河的水是雪融水,冰凉刺骨。

“那水多凉呀!可妈妈成天在里面洗羊头,时间长了,就落下了风湿。

”卡力曼哽咽着说起母亲受过的苦,“当时我们都还小,甚至不知道心疼妈妈,只知道围在妈妈跟前要吃的。

”现已年过四十的卡力曼自责地说。

那时,阿尼帕·阿力马洪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要出门,晚上12点多才能回到家,回来后还要给孩子们洗衣服,第二
天早上起来要打好馕才走。

她一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

1994年,对阿尼帕·阿力马洪一家来说,是个悲喜交加的日子。

收养的汉族女儿金雪莲就要出嫁了,而不久前,老人的亲生儿子、33岁的阿奔在帮助村民修建暖圈时,不幸被土墙砸死。

这个打击对阿尼帕·阿力马洪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可女儿出嫁的日子已经定好了,不能改。

就这样,老人忍着巨大的悲痛,为金雪莲办了个热热闹闹的婚礼。

婚礼上,阿尼帕·阿力马洪将自己唯一的一枚金戒指送给了金雪莲。

阿尼帕·阿力马洪说:“在我心里,家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我的亲生孩子,他们能成家立业过得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如今,除了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大学外,阿尼帕·阿力马洪的其他孩子都已成家,有的当干部,有的当工人,有的经商,有的种地,可是不管是做什么的,多年来,孩子们都永远记得,妈妈常挂嘴边的那些话:是党的好政策养育了你们,不管哪个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从吐尔巴洪走进这个家到金雪莲出嫁,阿尼帕·阿力马洪和老伴慷慨无私地奉献了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她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阿尼帕·阿力马洪为此也获得了县级、地区级“民族团结模范”、“五好文明家庭”及“好父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我们都是一家人
多年来,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穿的,阿尼帕·阿力马洪都先考虑收养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显得有些疏忽,孩子们不免心存芥蒂。

可是,每当他们有什么不满时,父母总会告诉他们,“我们都是一家人,没有民族界限,要搞好团结!”家里本来就很穷困,为什么还要收养那么多孩子?从热黑记事起,这个问题便久久盘旋在心里。

一天,率真的热黑悄悄找到了父亲阿比包,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和不解。

这天夜里,父女俩有了一次长谈,阿比包向女儿讲述了很
多往事。

原来,阿比包也是个孤儿,从小没有享受过家的温暖。

早年参加过“三区革命”,上世纪50年代初随大部队转战到青河县。

初到青河县时,无依无靠的阿比包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后来,阿比包遇见了刚刚失去父母的阿尼帕·阿力马洪。

“要不是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和你妈妈早死了,帮助过我的人也没有因为我们是哪个民族而不帮我,汉族、蒙古族、回族,我们都是一家人,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单凭我和你妈妈是没有办法抚养这么多孩子的。

”阿比包经常这样对儿女们说。

“虽然我们不能让你的哥哥姐姐们过上很好的生活,可是,我们能给他们一个家,让他们能叫声‘爸爸妈妈’,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孤单了。


听了父亲的话,小热黑慢慢理解父母了,在她还少不经事的心里首先懂得了:人要知道感恩,要像爸爸那样,记住好心人的帮助。

此后,她开始和哥哥姐姐们和睦相处。

艰苦的生活没有磨灭孩子们的童趣与天真。

大家一起上学,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孩子们团结互爱,从没人说谁是孤儿,哪一个是汉族、哪一个是维吾尔族,因为她们常听妈妈说:“不管是哪个民族,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孩子们就这样一天天长大了,在他们的记忆里更多的是欢声和笑语。

阿尼帕·阿力马洪家里有一口大锅,谁家有喜事就会借去做抓饭、炖羊肉。

后来,青河人给这口锅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团结锅。

人们都说,只要用了这口锅,家里就会像阿尼帕·阿力马洪家一样,团结、和睦、幸福、快乐。

感恩于人,就施恩于人。

30多年过去了,在阿尼帕·阿力马洪的言传身教下,这个由四个民族组成的19个兄妹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接过母亲手中的民族大团结的接力棒,传递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