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生命和安全教育设计研究课题方案说明
生命与安全教育课活动方案

生命与安全教育课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逃生技能,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通过生命与安全教育课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培养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活动内容1. 初中生命与安全教育知识普及(1)火灾逃生知识通过火灾逃生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
并利用逃生演练的形式,让学生模拟火灾逃生场景,提高他们的逃生能力。
(2)水难自救知识通过水难自救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水难的危害和自救技能,掌握基本的游泳和救生技能。
并安排游泳课程和水上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水上安全意识。
(3)交通安全知识通过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规则和交通礼仪,掌握行车和步行安全技能。
并安排实地考察和模拟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演练,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4)紧急救护知识通过紧急救护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常见意外伤害和疾病的急救处理方法,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并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演示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急救能力。
2. 初中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1)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邀请学校安全教育专家和警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生命与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2)开展学校安全演练活动定期开展学校安全演练活动,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让学生参与安全演练,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逃生技能,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3)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和实践操作,通过互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巩固和应用生命与安全知识,增加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践能力。
(4)开展安全教育主题讲座邀请专业安全教育专家和心理健康专家进行安全教育主题讲座,包括预防网瘾、防范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安全意识,增强心理健康素养。
安全教育方面课题研究方案

安全教育方面课题研究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各种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生活上的困扰,也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我国,虽然学校和社会团体对安全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安全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和教材,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也愈发严峻。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安全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有效地推进安全教育工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安全教育的课题研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具体目的和意义如下:1. 分析当前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探讨安全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研究社会安全环境与学校安全教育的关系,为学校和社会团体提供有效的合作方案。
4. 提出一些创新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为推进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案,促进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当前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
(2)探讨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
(3)研究学校和社会团体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合作模式和路径。
(4)提出创新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实践活动等。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
《生命生活与安全》教案设计思路剖析

本文主要对《生命生活与安全》教案设计思路进行剖析,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生活品质和生命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知道如何防范危险状况,掌握基本的求救技能和自救技能,提高个人安全保护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这门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让他们能够快速反应和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同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命素质,并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等综合素质。
二、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场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危险状况,掌握危险条件评估和判断技巧,提高他们应对危险事件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个案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指导,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合作学习法倡导小组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和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4、互动式授课法通过提问、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课堂实施1、教学目标的转化在课前,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将知识点引入学生视野,并指引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
2、情境教学法实践在课程进程中,教师通过实例介绍、场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如何迅速消除潜在的危险隐患,并鼓励学生模拟不同的逃生流程和求救技能。
3、个案指导实施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发现他们的疑问和不足,并提供相关的个案指导和辅导支持,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
4、合作学习实践在课堂中,以组为单位,对课程内涉及到的难点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独立分析和讨论解决方案,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和发现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安排方案

安全教育课题研究安排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比如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在增加。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安全教育课题的研究,提出新的对策和方法,加强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研究目标1.了解当前学生的安全意识水平,掌握学生的安全需求和问题;2.明确学生的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3.提出一套科学、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4.通过安全教育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自觉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研究内容1.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2.学生的安全需求和问题分析;3.学生安全教育的课题研究方法和策略;4.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案例分享;5.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成果评估。
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安全教育相关文献和资料,分析当前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安全教育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安全需求和问题,分析当前的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制定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3.案例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成功要素和经验,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
五、研究评价1.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课题的科学性、适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方面;2.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专家评审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3.评价结果的利用: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提高其实效性和推广性。
六、课题研究的操作流程1.确定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制定研究计划和时间表;2.开展文献资料法的研究工作,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和文献,撰写研究报告;3.开展实地调查法的研究工作,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课题研究方案;4.开展案例分析法的研究工作,总结国内外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并与实地调查的结果相互印证;5.进行评价工作,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课题研究的方案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6.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

“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洮河镇中心校孟祥荣课题的提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时代,学生在享受着无比优越的生活条件。
但是当前社会这种急剧变化与发展对学生的生命观也带来了种种消极影响,加之可怕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发生,都强烈说明在校园中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善待生命与护卫生命,帮助学生在目前并不相对安全的成长环境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同时,强化学校安全建设与安全教育管理,营造出安全的校园教育环境。
以“生命为本”的教学,才可能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丰富升华和完整健康生命的成长。
综上所述,此课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以生命教育观理论为指导。
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
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
而教育,则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
2.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建立健全学校生命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互补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
2、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全校师生及家长对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形成自觉的生命与安全意识。
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的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教育生涯的价值,能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主动讨论生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在研究中成长,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2、如何利用各种活动及形式,使学生学习并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1. 介绍/背景在当今日益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命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学生能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深入理解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课程,向学生传授与生命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应对的能力。
这方面的教育应该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
通过系统的教育,孩子们能够掌握应对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学习逃生技巧和急救常识。
3.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为了有效地实施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以下是一些方案建议:3.1 课程设计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应该根据不同芳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在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传达基本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阶段,可以增加对自然灾害的讲解,并进行简单的逃生演练。
而在中学阶段,则可以进一步深入讲解急救知识和应对恶劣情况下的行为准则。
3.2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教学资源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可以购买相关的教材、教具和多媒体设备,以及邀请专业的教育机构或机关人员来授课。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安全设施,如消防站、医院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培训与演练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进行实际的培训和演练。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急救技能培训等活动,以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在教师培训方面,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以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4. 个人观点与理解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安全和福祉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教育,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应对危险的勇气和冷静。
生命安全教育还可以让学生学到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课题落实方案

《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课题落实方案一、背景与目的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提出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提升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水平,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研究内容1. 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对学校安全教育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包括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安全教育师资情况等。
- 分析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学校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对学校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包括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故处理等。
- 分析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 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改进策略- 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改进策略,包括完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等。
- 提出具体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措施,如增加安全教育课时、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建立安全隐患举报机制等。
4. 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实施效果评估- 制定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实施效果评估标准与方法。
-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等。
三、实施步骤1. 调研与分析- 对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进行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与资料。
- 分析调研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制定改进策略-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改进策略。
- 提出具体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措施。
3. 实施与管理-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与实施时间。
- 组织实施,并进行过程管理,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 评估与调整-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等。
- 根据评估结果,对实施策略与措施进行调整。
四、预期成果- 形成一套完整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结论。
- 提出具体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改进策略与措施。
- 提升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水平,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小学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范文

小学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范文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孩子们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针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的联动,还需要专门的研究和指导。
因此,开展小学安全教育课题研究,对帮助小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安全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面对各种安全隐患。
三、研究内容1. 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 小学生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3. 安全意识培养与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4. 家庭与学校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5. 安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关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综合分析,了解国内外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2. 实地调研法: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小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3.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小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态度和需求,掌握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情况。
4. 实验对照法:设计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实施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对比不同教育形式对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效果。
五、研究步骤1. 收集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2. 实地调研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了解小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3. 发放问卷,了解小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态度和需求,掌握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情况。
4. 设计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实施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对比不同教育形式对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效果。
5.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安全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六、研究意义1. 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积极探索小学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及方案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及方案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是XXX“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预计历时两年,从2008年10月开题至2010年10月结题。
该课题旨在探究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实施,以提高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青少年人身安全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
然而,他们的自身安全问题却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如出行、集会、旅游、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
而青少年应对异常情况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目前,社会治安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违法犯罪现象依然存在,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或滋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此外,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尤其是缺乏珍爱生命、呵护青春等心理健康教育,都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是公众教育,是世纪教育。
2.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环境,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同时,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压力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研究和生活,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
因此,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通过安全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安全教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安全教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安全教育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构建安全教育新格局,共筑平安校园”。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学校安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安全教育教研水平,增强教师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素养。
3. 推动学校安全教育改革,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平安校园。
三、时间和地点时间:本次安全教育教研活动为期3天。
地点:活动主要在学校内进行,包括教室、操场、实验室等不同场所。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1. 安全意识教育通过集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操作等形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安全知识、规则和技能。
2. 安全处置演练组织校园安全演练活动,包括火灾逃生、地震避险、溺水救援等场景的模拟演练。
3. 安全教研分享安排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教研成果分享,分享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教学经验等。
4. 安全教育教研课选取有代表性的安全教育教研课,由教师进行展示教学并进行评课。
5. 安全教育教研主题讲座邀请安全专家和学者开展主题讲座,介绍最新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6. 安全教育教研小组讨论安排教师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改革路径和重点工作。
五、活动组织1. 活动组织者学校安全教育委员会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安排和协调。
2. 活动参与者全校教师和学生均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各年级、各科室将有专人负责具体的活动开展。
3. 活动保障学校将向各单位发出通知,协调使用场地和设备,并加强对本次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六、活动验收和总结1. 活动验收通过教研成果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查报告、教师教育教研总结等形式,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全面的验收。
2. 活动总结由学校安全教育委员会牵头,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校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方案

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方案一、课题背景生命与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生命和安全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对生命与安全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意义1.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对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危险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并且采取正确的行动。
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生命与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的教育,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
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时,整个团体的生命与安全水平才能得到保障。
4.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安全问题也接踵而至,通过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其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适应能力。
三、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可以了解学校和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学生对于生命与安全教育的需求,为后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2. 问卷调查。
通过向学生、老师和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可以收集到各方对于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开展提供参考。
3. 文献资料分析。
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国内外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课题内容1. 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在课程开始阶段,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2. 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其在行车和乘车时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课题方案

安全教育的课题方案一、需求分析1.1 社会现实与学生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也在增加,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校园安全等。
因此,他们急需一种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来帮助他们认识和应对这些安全问题。
1.2 学校的安全教育需求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也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力度。
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仍然停留在课堂上,传统的安全常识教育内容单一,难以真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
因此,学校需要一套新的安全教育课题方案,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课题设计2.1 课题名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全面教育方案》2.2 课题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将使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范各种安全风险,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3 课题内容2.3.1 交通安全教育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常识,掌握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在道路交通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2.3.2 食品安全教育通过食品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的安全与卫生常识,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2.3.3 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网络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常识和网络危险,培养正确的上网态度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在互联网风险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
2.3.4 校园安全教育通过校园安全知识的讲解与学习,使学生了解校园安全常识和突发事件应对策略,掌握正确的校园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在校园安全问题中的应急自救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
2.4 教学方法2.4.1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安全教育知识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学校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发,无论是校园欺凌、学生溺水事件,还是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都给学校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认知和需求,提出专业化的安全教育措施,构建健全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以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情况,包括相关政策法规、安全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设施、师生安全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需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认知水平、需求和期望,分析他们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3. 学校安全教育专业化措施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有效的专业化安全教育措施,包括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建立安全教育团队、举办安全演练等措施,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构建健全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结合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构建健全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议,包括制定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宣传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1.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就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2. 实地调研法到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学校安全教育设施、环境等情况。
3. 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的学校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关政策法规、学校安全教育案例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小学珍爱生命重视安全主题活动方案

小学珍爱生命重视安全主题活动方案珍爱生命,重视安全,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为了加强学生对生命和安全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校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领悟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校小学珍爱生命重视安全主题活动的方案。
首先,我们计划开展一场主题为“爱生命,守安全”的安全教育讲座,邀请当地公安局和消防救援队的专家来校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讲解。
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火灾、交通事故等常见安全隐患,掌握正确的自救和逃生技巧。
此外,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参加安全应急演练,模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突发事件的正确方法,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
另外,我们还计划开展“安全夺旗”竞赛活动,通过设置各种安全知识题目和挑战关卡,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总之,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希望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生命、珍惜安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时刻保持警惕,做一个懂得珍爱生命、重视安全的好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启发和提升,更将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成为珍爱生命、重视安全的行动者,共同为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奋斗!
第 1 页共 1 页。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标题: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引言: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和行为。
在校园内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素养。
本文将详细设计一个适用于学校的生命教育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实施步骤以及评估方法等。
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宝贵性,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尊重和欣赏生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3.行为目标: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如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等。
二、活动内容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座、阅读材料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如生命的起源、发展、死亡等。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种植盆栽、照顾宠物、参与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验生命的成长和价值。
3.艺术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反思讨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反思,分享他们在生命教育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三、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准备相关教材和活动道具。
2.宣传动员:通过学校官网、公告栏、班会等方式宣传生命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活动开展:按照活动计划逐步实施各项活动,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4.监督指导:活动过程中,教师和辅导员应全程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安全有效,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5.总结评估: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估,收集反馈意见,改进和完善活动方案。
四、评估方法1.形成性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法。
2.总结性评估: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活动的实际效果。
生命安全教育课题工作计划

生命安全教育课题工作计划一、课题背景及意义在当今社会,生命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生命安全教育被视为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
生命安全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应对和有效处置的能力。
本课题旨在通过实施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研究目标1. 探索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分析学生在生命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寻找解决方案,提高教育效果。
3.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行为,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三、研究内容1. 分析学生的安全需求和现状,了解学生在生命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 研究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探索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教学模式。
3. 通过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总结生命安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效果。
4. 制定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准备。
5. 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1.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安全需求和问题。
2. 文献研究: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进展和经验。
3. 现场观察:到学校、社区等地进行现场观察,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情况。
4. 教学实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教学效果。
五、工作计划1. 第一阶段:调研与分析,了解学生的安全需求和问题。
a)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命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b) 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在生命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c) 分析调查和访谈结果,总结学生的安全需求和问题。
2. 第二阶段:文献研究和教学设计。
a)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进展和经验。
b) 设计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命安全教学内容和方法。
c)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材,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准备。
生命安全教育设计方案中班

生命安全教育设计方案中班一、教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生活中各种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增强生存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帮助学生在危险情况下能冷静自救,逃生,或迅速进行报警求助。
4.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及家长对生命安全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社会形成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教育内容1.火灾逃生教育。
包括正确使用灭火器,火灾逃生姿势,疏散逃生路线等。
2.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包括过马路注意事项,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安全出行等。
3.家庭生活安全教育。
包括水、电、气等家庭设施的安全使用,家庭安全常识。
4.人身安全教育。
包括防止被骗,被绑架,被侵犯的手段和方法。
5.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包括旅游、露营等户外活动中的安全知识。
6.食品安全教育。
包括食品存储、食物安全知识。
7.自然灾害的认知教育。
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知识。
8.网络安全教育。
包括个人信息保护、防止网络诈骗等。
三、教育方法1.课堂教学。
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2.安全演练。
定期组织学校内外各种安全演练,搭建真实模拟的场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技能。
3.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各种生命危险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安全习惯。
4.实地考察。
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消防局、交警队等相关单位,让学生亲身了解各种安全知识。
5.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更易被学生接受。
四、教育评估1.学校定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竞赛,综合表彰先进班集体和个人。
2.定期开展生命安全知识考核,督促教师和学生学生学习生命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学校定期开展真实的模拟演练,检验学生们对生命安全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
五、教育推广1.学校通过各种形式:课堂、户外、网络等,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渠道发布生命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对生命安全的认识。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学校安全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学校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食品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学生打架斗殴等,这些问题对学生和家长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开展学校安全教育研究,探索提高学校安全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1. 了解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 探索提高学校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和方法;3.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各地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包括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探索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包括开展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等。
3. 提高学校安全水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包括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等。
四、研究方法1. 文献查阅查阅相关学校安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相关案例,总结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2.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地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形式和实施情况。
3. 专家访谈邀请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校安全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为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五、预期成果1. 发表学术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论文,向社会专业人士推广研究成果。
2.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研究成果,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3. 组织培训活动结合研究成果,组织学校安全教育的培训活动,推广研究成果,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水平。
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子目标

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子目标
学校教育应先是生命与安全教育,是为了让生命更顽强、更柔韧、更美丽的教育。
热爱生命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
其次才是文化教育,在尊重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唤醒生命的主体意识,通过学校创设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生命体验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给予学生体现生命价值的能力。
因此,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培养保护人身安全能力,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
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追求教育的艺术境界。
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
在目标方向确立的基础上,如何有效的发展,通过子目标即为培训、实践、活动从而达到目标要求。
从日常阅读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
比如从古诗文中去感知认识生命,从而去热爱生命。
引导学生走进现代文,通过文章的表达,去体会生命的意义。
通过校刊校报或者举行活动进行引导和教育。
在学校定期举行安全教育学习,其中不仅仅是包括遇到灾难的逃生自救技能,还要有心理咨询服务。
生命教育不同于其它一般的学科,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所以,它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手段,这意味着生命与安全教育具有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做好生命与安全教育任重道远,勇于探索和实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佳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方案2009-12-21 23:41:45| 分类:生命教育与学校安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本课题2008年10月开题,预计2010年10月结题,研究时间历时两年。
为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实施,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青少年人身安全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
他们的自身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如出行、集会、旅游、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而青少年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目前,社会治安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社会上还存在着违法犯罪现象,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或滋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此外,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水、风暴等)、人为灾害(例如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的发生,尤其是有关珍爱生命、呵护青春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都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严重威胁。
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公众教育,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
2.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
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
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这对于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是极为不利的。
为此,通过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提升青少年尊重他人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社会发展对他们的迫切要求。
3.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要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世界。
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
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
而现行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忽视了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和需要,忽略了生命意义的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造成了生命意识的消解。
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使学生知识的增长不以情感的盲目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避免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
因此,确立以人的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我们从知识课程观的狭隘眼界中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应当是生命的整体生成,换言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才可能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本课题在全面研究国内外生命与安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生命与安全教育理论。
2.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与开展,能够唤醒我省中小学师生与家长生命与安全意识;开发出适合我省省情和广大中小学师生及家长身心特点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教材;为我省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提供决策咨询。
三、该方面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968 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 Donald Walters)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思想,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和落实。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
日本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起步较早,甚至曾经掀起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
例如: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
台湾教育界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认为,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
因而,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
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台湾中小学非常强调实践的作用,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
如小学的“生命的旋律”教学,主要是在参加台大医院的活动中进行的。
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病房等,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
我国的江苏省和上海市较早提出生命教育。
江苏省实验小学从1997年开始提出生命教育研究,在《江苏教育研究》上曾经发表过有独特见解的文章,但没有较为系统的成果。
2002年1月江苏省实验小学“小学生命教育”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为省“十五”重点课题,2003年12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批为教育部规划课题。
辽宁省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于2004年12月22日下午在沈阳启动,决定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在全省一百个县区,成立未成年人生命教育指导中心。
2005年6月上海制订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2008年开始黑龙江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使学生受教育面达到100%。
尽管如此,国内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滞后,我国中小学校的生命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与指导误区。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生命教育:在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
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界,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
”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还有的学者认为:“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
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让师生在一次次生命活动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解放精神,培养生命意识,从而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
它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状态,丰富师生生命历程,激发师生生命潜力,促进师生生命成长,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
”但目前大家比较趋同的还是2005年6月上海制订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给出的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及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和实际人生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44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中首先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由低到高分成五个阶层,象金字塔一样:生理需要:是人类本能的最基本的需要,位于多层次需要构成的“金字塔”图式的底部。
安全需要:实质上是生理需要的保障。
社交的需要:也可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即自尊、自重,或要求被他人所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位于金字塔的顶端。
3.生命教育观理论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
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
而教育,则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要论证充分、方法得当、科学实施。
2.全面性原则:实验研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也要关注教师与家长的生命。
3.体验性原则:生命与安全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育,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4.实践性原则:研究过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树立生命与安全意识,提升生命质量,构建生命意义。
5.主体性原则:实验研究要尊重学生、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生命主体的作用。
七、课题研究的目标1.初级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全省中小学师生与家长对生命与安全教育的重视。
2.中级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获得适合我省省情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途径及完善的教材体系。
整体规划小学、初中和高中生命教育序列的内容,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3.高级目标全省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形成自觉的生命与安全意识,让“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成为常态。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一)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1.生命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2.生命与安全教育方法的研究3.生命与安全教育原则的研究4.生命与安全教育途径的研究5.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方法论研究6.生命与安全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研究7.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哲学思考8.国内外生命教育比较研究9.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二)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实验研究1.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目标预设研究2.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3.生命与安全教育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研究4.生命与安全教育教材对我国中小学学生的适应性研究5.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6.生命与安全教育教法多样性研究7.生命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研究8.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9.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10.生命与安全教育技术与手段研究11.生命与安全教育在学科中的整合与渗透研究12.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3.生命与安全教育家长素质提升研究14.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的管理研究15.生命与安全教育课程的评价研究(三)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1.编写《生命教育读本》2.编写《中小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救学习读本》3.开发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如电子课件等)九、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查阅教育行政部门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