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精品文案范文
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_交际礼仪_
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
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
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只有在它们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
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
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
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
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
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语用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人们会话交际中的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 礼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我们要注意礼貌原则的运用,特别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又影响着交际中的礼貌语言,因此我们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我们在交际中做到语言得体。
美国哲学家P.Grice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他将这些原则概括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 数量准则、质量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但是在实际交流中人们并非严格遵守这些准则, 通常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有话不直说。
1983年, 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礼貌原则, 更具体更详细的使我们知道如何礼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弥补了合作原则的不足。
Leech的礼貌原则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 从西方人的风俗习惯出发, 概括了西方的礼貌用语的特点, 共分为以下六条准则:(一)得体准则( Tact Maxim)、(二)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三)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四)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五)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六)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汉语的礼貌用语和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因此礼貌原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体现在:1.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谦虚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受到别人赞赏时,中国人多用“哪里哪里”、“不敢当”等来表达自己受之有愧的心情。
然而英美人在受到赞赏时一般会说“谢谢”来表示接受。
英美人会把中国人对自己的“否认”看作是对谈话对象的无礼,或者把表示谦虚的自贬看作是自卑或言不由衷的虚伪,而中国人会觉得英美人不够谦虚有所失礼。
可见如果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语言文化习惯去与别人交流可能会造成交际失败。
2.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英语汉语中都有表示感激和歉意的词语。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语言学习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的不仅是语言学层面的对等,不可忽视的是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
研究语言和文化的结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礼貌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谦虚恭敬,广泛体现在各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民族形成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礼貌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见解。
礼貌原则所维护的是“面子”(face)。
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面子的认知因历史、社会、宗教等原因不尽相同。
汉文化中因儒家所倡导的“中庸”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时更注重维持个体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希望获得赞同、夸奖。
而西方文化因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注重个人自由,而使大家在维护面子上更偏向于个体独立,不受外界干涉。
礼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礼貌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因文化而异的。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一定要对文化差异有所认识,以免引起误解。
一、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一)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任何交际主体之间都有各种差异,但是任何交际都是为了沟通交际主体,是双方共同实施完成的行为。
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只有交际双方遵守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不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可能会造成对方的误解。
他提出的合作准则如下:1.量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提供对方所需信息,但不提供多余信息。
2.质的准则:指在言谈交际的过程中,要说真话,提供可靠证据而不是个人看法。
3.关系准则:指说话内容要切题,注意使话语与正在交谈的内容有关,不要将没有联系的事物扯在一起。
4.方式准则:指话语要有关联。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G. Leech)(1983)根据英国文化的特征,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简述如下:1.得体准则(The 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因此要尽量少表示有损于人的意见,多表示使人有益的意见。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以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为标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人们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跨文化交际机会。
虽然穿越不同的文化有许多挑战,但同时也可以制定一些礼貌原则,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
第一,努力展示尊重。
不同文化间的人们在表达方式、文化活动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人们认识到这些差异,并给予尊重。
人们应该展示出对彼此文化特色的理解和尊敬。
此外,人们也应该尊重彼此观点的不同,谨记,在文化间的交流中,没有任何文化观点是正确或错误,而是相互接受和尊重。
第二,努力掌握文化知识。
任何人都应该努力掌握文化知识,以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宗教信仰和礼节规则等,能够帮助人们改善跨文化交往的效果。
一定要注意,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保持基本礼貌,以获得最佳效果。
第三,在跨文化交流中,应让步和展示宽容。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应赋予彼此宽容的态度,以免引发争执或不愉快的形势。
在跨文化交际的情况之下,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甚至文化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该展示出耐心和宽容,以了解、接受和尊重彼此的差异。
第四,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积极参与并展示出友好。
跨文化交流中,当双方变得熟悉彼此时,可以积极参与到彼此的文化活动中,如节日庆祝、宗教实践和文化活动等。
同时,人们也可以积极地展示友好,而不是距离感,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互动性和贴近感。
最后,在跨文化交流中,应保持开放的心态。
随着不断复杂的社会条件,人们在参与跨文化交流时,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思考,以积极的态度接受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不是勉强接受文化元素。
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应当遵循以上原则,以共同尊重文化,相互尊重,同时尊重它们的文化观念,以促进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和友谊。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守一些礼貌原则便变得尤为必要。
以上一些礼貌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友善的关系。
当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遵守这些礼貌原则时,不但可以推动文化的进步,而且还可以促进和谐,推动人际关系友好的发展。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第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的“谦逊”问题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谦逊被看作为礼貌的表现。
谦逊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遵循着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不了解谦逊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谦逊;文化特征;语用失误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讲究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标志。
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的“谦逊” 似乎是外国人和中国人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因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由于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有时会发生冲突。
与中国人交往的西方人普遍反映: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中“态度过于谦恭却不诚”。
产生上述误解的症结就在于许多人不了解英汉文化“谦逊”的真正含义,对英汉民族的“谦逊”文化特性了解甚少。
所以,要做到正确得体地对外交际,就必须明确“谦逊”的含义和正确对待“谦逊”的文化特性。
为此,本文通过分析中西称呼问题、对感谢语及恭维语的回应问题,来深入剖析英汉文化中“谦逊”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总结中西交流需要遵循的礼貌原则,分析中西民族“谦逊”的文化差异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语用失误,其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上避免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
一、称呼问题称呼语(address form)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
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
它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
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
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
交际中人们往往选择不同的称呼语。
如何选择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称呼语的选择倾向首先反映出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
在中国,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大名;学生不可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叫上司的名字等。
否则就会被视作缺少家教,没礼貌,不懂规矩等。
跨文化沟通中的礼仪规范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节以避免冒犯
跨文化沟通中的礼仪规范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节以避免冒犯跨文化沟通中的礼仪规范: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节以避免冒犯在现代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独特的观念、价值观和礼节,如果不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就很容易引发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沟通中的礼仪规范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在跨文化沟通中如何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节以避免冒犯。
第一部分:意识和尊重在跨文化沟通中,首先应该有意识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意识是了解各种不同文化的基础,尊重则是根据这种意识采取行动。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尊重这些差异。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左手是不洁净的,因此在与这些国家的人交流时,我们应该避免用左手进行握手或交流。
第二部分:知识和学习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节,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学习。
通过书籍、互联网、咨询和交流等方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和礼仪。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以及在社交场合中的期望和规范。
例如,在日本,脱鞋是一个重要的礼节。
因此,当进入一间日本人的家时,我们应该脱掉鞋子,以示尊重。
第三部分:灵活和适应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节后,并不代表我们完全掌握了如何准确地适应每一个文化。
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们需要保持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方的期望,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举止。
例如,在一些中东国家,女性不喜欢与陌生男性握手。
因此,当我们与这些国家的人交往时,我们应该遵守这一规矩,以避免冒犯对方。
第四部分:非言语沟通在跨文化沟通中,非言语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都可以传递出一定的信息。
然而,这些非言语信号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了解不同文化中非言语沟通的规范。
例如,对于一些西方国家来说,直接目光接触是礼貌的表现,而在一些亚洲国家,直接目光接触可能被视为冒犯或不尊重。
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
准则。
1 同情 准则 ( y p ty i . 6 Sm a x h Ma m) 对 弱 者 和不 幸 的 同情 是 人 类 共 有 的 本 性 。 比如 :
Ia s ryt er ha. m o r oh e t t W ha t . tapiy
2 1 高考 山东 卷 单 选 题 中有 一题 正好 体 现 了这 一原 则 : 0 1
C.sy u wih a o s
当 我们 要求 别人 帮 忙 的 时 候 . 果 没 有 应 用 策 略原 则 , 如 其 效 果 就 会 大 相 径 庭 。 “ o l y uln ey u ieti a e— C ud o d m o r k s f r e b h t n 0 ? 比 “ e dme o r ieti at n o .要 客 气 得 多 , 时 0 n ” L n u k s f ro n” v b h e 同 也 令 对 方更 容易 接受 。 12 慨 准 则 ( n r syMa i -慷 Ge eo i xm) t 尽 量 减 少 对 自己 的益 处 , 量 扩 大 自 己付 出 的 代 价 。 尽 例 如 :0 6 国I 20全
Yo d weli hi o udi l n t sc mpeiin. tto
礼 貌 用 语 是 人 们 E 常 语 言 交 际 过 程 中 的 重要 一 环 .往 往 t 被 认 为 是 构 建 良好 人 际 关 系 的重 要 手段 2 1 年 高 考 江 西 卷 00 书 面 写作 题 目就 是要 说 明礼 貌 用 语 的重 要 性 。题 目如 下 : 英 语 中 “ l s” takyu “or” 礼 貌 用 语 具 有 增 进 pe e “ n o ” sr 等 a h y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多文化背景下,我们必须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沟通。
通过尊重和尊重的礼貌原则,人们才能获得彼此的尊重,促进良好的沟通,实现文化交流的真正目的。
礼貌是一个多级的概念,它包括言语方面的礼貌和行为方面的礼貌。
言语礼貌表示出与他人交往时的客气,包括改变口吻、选择合适的词汇和礼貌地表达思想和感情等。
行为礼貌,则是指与他人接触时应该使用的礼仪,如礼貌的微笑、礼貌的身体语言、客气的手势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良好的沟通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尊重彼此的文化,很重要的是要遵循一定的礼貌原则。
首先,要接纳彼此的文化差异,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
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应该坚持和平、平等、尊重、理解和互助的原则。
其次,要礼貌地表达,不说伤人的话,不违反彼此的文化价值观,避免出现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现象。
此外,要尊重彼此的隐私,在谈话中不采取侵犯性的行为,例如问不相关的私人问题,并且尊重彼此的说话时间和观点。
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双方的文化交流差异,而且还关系到双方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达到双赢的目的。
因此,对于双方来说,要坚持遵循礼貌原则,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更好地发挥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总而言之,礼貌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要素,它不仅可以增强两个
不同文化的交流,而且还可以增加相互尊重和信任。
我们要坚持尊重和礼貌的原则,以免损害他人的感情,破坏文化交流的核心价值。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可以确保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本文将详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首先,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尊重多种文化,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
一种文化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是很普遍的,但也有可能会在另一种文化中被视为失礼或不可接受的。
举个例子,中国传统礼节中的鞠躬,在很多地方都被视为尊敬和恭敬的表现,但在一些文化中,比如英国,这种表现可能被视为不是很正式的表示方式。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中的习俗和礼节,而不是对其他文化中的习俗和礼节持批评态度。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谨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一些观点可能持不同的态度,比如一些观点可能在一些文化中被接受,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会被视为不恰当或不尊重他人。
因此,人们应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小心谨慎,以确保不会冒犯到任何一方。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多问多听,尽量不要过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了解他人的文化历史和习俗,让自己更了解他人,也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
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最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无处不在的,不仅仅是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原则,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更加注重这些礼貌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有效的沟通,有效地建立双方之间的关系。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达到跨文化沟通的最大效果。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极其重要的。
尊重多种文化,谨慎表达观点,多问多听,以及尊重他人都是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准则,也是一个有效的礼貌原则。
只有遵守这些原则,人们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
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摘要:分析了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证明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礼貌原则是人们交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生要提高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要:分析了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不同表现,从而证明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礼貌原则是人们交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生要提高的英语交际能力,了解礼貌原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此避免在交流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顺利达到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礼貌原则;跨文化交际一、引言语言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文化”而论,它包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道德、价值观念、世界观、宗教、政治等。
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表现了该社会的思维意识形态及审美观念,反映了这个社会对于世界和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发展起来,它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文化的载体,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语言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它和民族文化成为一个整体。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经历的历史变迁不同,他们对于相同事情的看法不可能一样。
所以通过对语言事实的分析就能够可以反映一个语言社区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正是深深的蕴藏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
二、礼貌原则和文化礼貌原则是研究人类日常语言经常使用的一个标准,礼貌作为语言使用所要表现的一侧面,自然也能体现出其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
人们要成功交流,使用礼貌的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礼貌是一个社会现象,所以它存在于一切文化中,在所有的文化中,它都有相同的语言表现,比如尽量照顾或维护对方的“面子”。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曾经就提出过6条礼貌原则,分别是策略准则、慷慨准则、扬准则、谦虚准则、同准则和同情准则等。
但这些准则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解释一些汉语语言现象时,它们并不能完全适用,所以我国的顾曰国教授从分析汉语的具体使用中又提出了更贴近汉语文化的礼貌原则,即: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等。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在不
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往往会受到礼仪的约束。
因此,了
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礼仪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在东方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敬重年纪是非常重要的。
在跟长辈交
流时,要使用尊敬的语气和词汇。
比如,在中文中,我们会用“您”
而不是“你”来称呼长辈。
此外,在吃饭时,要注意用筷子夹菜时不
要碰到碗底,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碗底是跟碗的主人有关的,碰到
碗底会被视为不礼貌。
在西方文化中,握手和眼神接触是常见的礼仪。
当你见到新朋友时,应该向他或她伸出手来表示问候,并确保与他或她进行眼神接触。
在基督教文化中,晚餐时也有许多礼仪。
例如,当桌子上放有许多菜时,应从外向内吃,不要乱夹。
在一些文化中,穿着也是礼仪的一部分。
在中东,穆斯林妇女会
戴着头巾,这是她们对信仰和传统的尊重。
在印度,穿着传统的服饰,如萨里和克尔特,是尊重文化传统的表现。
总的来说,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礼仪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尊
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和传统是加强人际关系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跨国礼仪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跨国交往中,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本文旨在总结跨国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为我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跨国礼仪的基本原则1. 尊重差异: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价他人。
2. 谦逊有礼:在交往中保持谦逊,尊重对方,体现自己的教养和修养。
3. 诚信为本:言行一致,遵守承诺,树立良好的信誉。
4. 适度原则:在交往中把握分寸,避免过于热情或冷漠。
5. 灵活应变: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灵活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跨国礼仪的注意事项1. 着装礼仪: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着装。
在正式场合,男性应着西装领带,女性可着套装或礼服。
避免穿着过于随意或过于暴露的服装。
2. 问候礼仪:在不同国家,问候方式有所不同。
如西方人习惯握手,东方人则习惯鞠躬。
在握手时,应注意力度适中,眼神交流。
3. 餐桌礼仪:在不同国家,餐桌礼仪也存在差异。
如西方人注重餐具的使用顺序,东方人则注重分餐制。
在用餐过程中,应尊重主人安排,避免随意夹菜。
4. 礼品礼仪:送礼是一种礼仪,但需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送礼习俗。
如日本忌讳送钟,西方忌讳送 clocks(时钟),因为“clock”与“关门”谐音。
在送礼时,应注意礼品的寓意和包装。
5. 交流礼仪:在交流过程中,应注重倾听,避免打断对方。
在表达观点时,应尊重对方的意见,避免争论。
6. 习俗禁忌: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习俗禁忌,避免在交往中触犯对方。
四、结论跨国礼仪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跨国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展现良好的形象,促进交流与合作。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学习、积累跨国礼仪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贡献力量。
第2篇一、前言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交流日益频繁,了解和掌握跨国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商务礼仪与跨文化交际
商务礼仪与跨文化交际在今天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跨国公司和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常见。
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际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要素,以帮助商务人士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全球商务环境。
一、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指在商业场合中,人们根据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以下是一些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1. 尊重和谦虚:在商务交往中,尊重他人和展现谦虚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不论是与上级、同事还是客户交往,都要表现出谦虚和尊重的态度。
2. 礼貌和正式:商务场合要求表现出礼貌和正式的举止。
常规礼节,如问候、握手、礼仪等都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正式交往的顺利进行。
3. 专业形象:在商务场合中,建立良好的专业形象至关重要。
这包括着装得体、仪表整洁以及表达能力强等方面。
通过展现专业形象,商务人士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交流与合作。
面对不同文化价值观、信仰习俗以及行为举止的差异,有以下几点是应该注意的:1. 了解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包括宗教信仰、社会习俗、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只有了解了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对方文化。
2. 尊重对方文化:在与跨文化合作伙伴交往时,必须尊重对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要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对方文化。
3. 学习基本语言: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尽早学习对方文化所使用的基本语言,有助于突破语言障碍,更有效地进行沟通。
4. 倾听和询问:在跨文化交际中,倾听和询问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以及主动询问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三、商务礼仪与跨文化交际的融合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际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融合可以增加商务交往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学习对方文化礼仪:在与跨文化合作伙伴交往之前,学习对方文化的礼仪规范。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元素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其中,跨文化交际尤其受到欢迎,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维度。
跨文化交际涉及人类各个文化和地域之间的交流,其有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进一步理解和交流。
跨文化交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礼貌原则。
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并起到积极的社会作用。
在社会上,人们应该尊重他人,不管他们来自哪里,相信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采取一些礼貌的行为,比如握手、问候、感谢、道歉等。
有时,当参与跨文化交际时,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比如穿着合适的衣服,以及采取适当的姿态,比如站立、坐姿等。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还应该避免使用误导性的言语。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有些俗称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应该避免使用。
例如在美国,许多人不喜欢别人使用“黑人”这个词,因为它被认为是带有歧视性质的。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避免使用粗鲁的言辞,因为这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激怒对方。
最后,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还应该培养正确的态度。
通过参与跨文化交际,人们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文化差异的知识,并理解彼此的差异。
正确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
总之,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
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只有通过使用礼貌原则,我们才能够建立一种真正的国际友谊,促进跨文化交流。
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的言谈举止应该遵循的一套社会准则。
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礼仪规范存在差异,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很容易引发误解、冲突等问题。
因此,准确理解并应用礼貌原则可以有效地缓解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和频繁出现的交流问题。
首先,跨文化交际中应该特别注重对对方身份的尊重。
不同文化之间对身份的重视程度不同。
在一些文化中,如亚洲国家,对长者、领导、客户的尊称和尊重格外重要。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注重平等和自由,不喜欢被称为“先生”、“女士”等称谓。
在交际过程中,要学会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礼仪规范,以避免因称呼不当而引起尴尬或不适感。
例如,在与日本人交流时,称呼对方时最好使用对方的姓氏,并附上尊称,如“麻生先生”、“山本女士”。
以此表达对对方身份的尊重,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关系。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重言辞的委婉和优雅。
不同文化之间的言辞方式、表达方式差别很大。
在一些文化中,如亚洲国家,人们喜欢用委婉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直接和直爽。
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尽量避免过于直接和武断。
可以选择一些委婉的表达方式,以避免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例如,在与一个人工作时,可以说“我了解您的困难,但我认为有必要这么做”而非直接说“你错了,你应该这么做”。
再次,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重态度和语气的得体。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需要注意表达时所使用的态度和语气是否得体。
在一些文化中,例如亚洲文化,人们通常表现出温和、谦虚、有礼貌的态度,而在其他文化当中,则以直接、果断为主。
这表现在语气上的差异也很大,例如亚洲人会用温和的口吻表达谦虚的态度,因此在英语中,常常用“可能”“也许”“恐怕”等词语来表示问题的不确定性;而在西方人的交流中,他们通常用断言的口吻表达观点。
因此,要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运用语气和态度,以符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交际习惯。
礼貌原则——精选推荐
礼貌原则礼貌原则论⽂摘要:礼貌原则是⼈们在社会⾔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然⽽中西⽅⽂化价值、⾃我观以及语⾔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影响了跨⽂化交际的顺利进⾏。
语⾔与⽂化密切相关,语⾔是⽂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们在社会⾔语交际中,必须遵守⼀条原则——礼貌原则。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际和谐的⼯具和⼿段,是实现⼈与⼈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类⽂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不同语⾔和⽂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化交际双⽅增进⽂化交流,提⾼跨⽂化交际能⼒,保证跨⽂化交际的顺利进⾏。
⼀、中西⽅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学家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00pemtivenciple)。
他认为在所有的语⾔交际中,说话⼈与听话⼈都有⼀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标和⽅向。
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式准则。
英国语⾔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条语⽤原则——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
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
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于各种⽂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化取向、价值观、思维⽅式不同,所以不同⽂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
顾⽇国先⽣根据汉语⾔⽂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尊⼈准则、称呼准则、⽂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准则。
跨文化交际的礼貌原则
n曲t”的 问话 ,按汉 语 表 达 习惯 ,可 回答 i ? “ s Ye 也 可 回 答 “ s,Ih v od dn e Ye ae ago inr l tngt 。后一种回答 , a ih. s ” 按英语 的表达习惯理 解 , 含有说话者不耐烦 、 却 耍脾 气 、 使性 子之类 的言外之意。后者是社交语用失误。比如 , 英国 人 见 面 往 往 谈 天 说 地 , “ n y 。i ‘ ” 论 如 Wid st无 n? 此时天气如何 。 对方一定要作肯定 回答 , 以示礼 貌 。而更多的 时候 ,英美人喜 欢 以 “ w Ho
失误
候会使人不快 ; 因为在英语 国家尊重个人 自由 、 权利和独立是起码 的礼貌 。 问人家去哪儿 , 有刺 探隐私之嫌 。再如西方人认 为“h ne具 有很 ca g” 高的价值观念 , 因为西方人追求个人进取 , 重视 个人价值的实现 。而在汉语文化中“ 变化” 价值 观念并不高 ,中国人和熟悉或是年长体健的人 重逢 , 爱说 :你一点儿没变 , “ 还是老样子。 —— ” 这是恭维话 , 称赞对方身体健康 、 春永驻。若 青 对外 国人说 :Y u hv o h |e c ., “ o ae n tcaI d muh” 菪 则是社交语用失误 ; 因为 , 按英语文化习惯 ,没 “ 有变~还是老样子”还会被理解为是说对方没 有长进 , 是对他 的贬损 。
5结 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重视礼貌原则 的学 习 , 注 重 目的语和母语 的礼貌原则的 比较 ,遵守 目的 语的礼貌原则 ,从语用角度尽量了解进而全面 掌握中西方思维 的差异 , 尽量避免语用失误 , 才 能不同语境中进行有效 、 得体、 成功的交际。 参 考 文 献 『1 日国. l顾 礼貌 、 用与文化 l1 语 J 外语教 学 与研 .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礼貌是一种基本原则,也是文明交流的基本保证。
礼貌原则可以指导个人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遵守的礼仪,以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重要,理解不同文化文明的礼貌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跨文化的情境中,个人的礼貌表现可以给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带来更多的愉快感和信任感。
这可以防止文化冲突和对触发这些冲突的文化差异的无知。
此外,礼貌原则还有助于改善跨文化沟通的效率,使得交流变得更加有效,提高跨文化的信任,以及改善跨文化的工作效率和服务。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尊重原则,尊重与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尊重他们的传统和习俗,并尊重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二是礼貌对话原则,即在口头沟通中,对对方进行尊重和礼遇,避免言语伤害;三是共赢原则,通过跨文化交流,让双方都能受益,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真正价值;四是宽容原则,即在交流中,要有耐心,及时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接纳不同的观点,拓宽思维活动空间。
在实践中,跨文化礼貌原则也表现为礼仪、行为和情感礼遇等多种问题,如正确礼节礼仪表示,比如在跨文化交流中,男士需要扶老人椅子,女士应该把衣服叠好,男士不要弱智女士,女士需要保持温婉的态度等。
其次,在行为举止方面,应该遵守并维持文化传统,如在中国,人们需要在会面中要礼貌微笑,双方谈判要避免高声斗嘴,保持温和的礼貌态度等。
最后,在情感表达方面,避免使用讽刺性、指责性等不礼貌的语言,做到“相互尊重、不攻击”,以及“虚心听取、友善沟通”,以礼尚往来,理解对方的情绪体验。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对缓和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跨文化交流,就必须认真遵守礼貌原则,并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礼貌原则的各种规则,以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高低语境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际策略。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的认知和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高低语境文化中,礼貌原则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理解并遵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低语境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并提出一些有效的交际策略。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高低语境文化。
高低语境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的文化交际理论,它用来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信息处理与传达的不同方式。
高低语境文化中,高语境文化往往指的是那些信息传达更为隐晦、需要依赖上下文和非言语暗示来理解的文化,如中国、日本等东方文化;而低语境文化指的是那些信息传达更为直接、言辞更为明确的文化,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文化。
在高低语境文化中,礼貌的表达方式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非言语暗示和上下文的意味,因此在交际过程中,表达方式更为委婉和间接。
相反,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言辞的直白与明确,因此交际过程中更为直接。
由此可见,高低语境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高语境文化中,礼貌的表达方式往往更为含蓄和细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通过借助姿态、表情和一些微妙的暗示来表达自己的礼貌。
做人要避讳直言直语,要学会言外之意,懂得读懂他人的心思,以此来维持人际关系,这就是高语境文化中的一种礼貌表达方式。
相反,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言辞更为坦率,不加掩饰。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人们更注重通过直接口头表达来表达自己的礼貌。
这种差异性使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处理高低语境文化中的礼貌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灵活调整自己的交际策略。
在与高语境文化的人交际时,我们需要更加敏锐地捕捉他们的非言语信号,理解他们言外之意,避免直言直语,以免冒犯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
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
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前人做出了大量研究。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
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共同遵守的原则概括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其核心内容为:尽量使自己吃亏,而使别人获利,以取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相辅相成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描述力,是人们在会话中尽力遵守和维持的策略。
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
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为,词只有在它们使用的文化中才有意义。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
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
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
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
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
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统的影响,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
如果把一些汉文化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英语会话,如:“请光临寒舍”等,只能使以
英语为母语的受话人感到莫名其妙。
这样做虽然遵守了谦逊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此外,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
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因此,汉文化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他们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
中国文化自我观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家族血缘为尺度,在交际中遵守近亲准则。
例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交际一方为了缩短和对方的横向距离而做出的一种势力,表示把对方定位在一个离交际主体相对较近的位置。
语境是语言运用的条件,自然也是“礼貌原则”贯彻执行的条件。
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礼貌的话,在另一语境中可能显得不够礼貌;反之亦然。
语境,尤其是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如权势、社会距离等,对“礼貌原则”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没有权势的人与拥有权势的人说话,其礼貌程度要比拥有权势的人与没有权势的说话时的高。
而社会距离同样影响语言礼貌的程度,社会距离越大,交际双方说话时的礼貌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取向。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同是相互的,人类需要这种相互的文化认同,以便超越文化交流的重重障碍。
文化认同原则可以被认为是指导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原则。
在将来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当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原则的文化习俗性,处理好礼貌原则中各项准则与交际距离之间的关系,努力达成不同文化间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保持一定的交际距离,以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
来源:
光明日报
希望本文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能帮到你。
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