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史家王世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文史家王世贞
第一节身世和宦历
王世贞(1526—1590)①,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苏州太仓(今属江苏)人。
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王倬曾为南京兵部右侍郎,父亲王忬曾任蓟辽总督、右都御史。
他少年有才名,史籍称“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②。
“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
③。
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十二岁中进士,次年授刑部主事。
由于他爱好诗和古文,加入了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等人组织的诗社,又经常同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人往来唱和,“绍述何、李”,“名籍公卿间”④,很快升迁刑部员外郎、郎中。
王世贞是一位忠于职守、精于吏事的合格官员。
有人称他“日坐公署,剖决案牒。
所谳狱,度得情,辄手录付吏趣书之。
各以轻重决遣,不三日而毕”⑤。
“奸人阎姓犯法,匿锦衣卫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
炳介严嵩以请,不许。
”陆炳、严嵩在当时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王世贞不畏权贵,伸张正义,确属难能可贵。
嘉靖三十二年(1553),兵部郎中杨继盛上疏揭发严嵩十大罪、五大奸,被下狱论死。
王世贞挺身而出为之发丧:“时进汤药。
其妻讼夫冤,为代草。
既死,复棺殓之。
”由此结冤于严嵩。
严嵩即借口将他调离刑部,贬为山东青州兵备副使。
青州多大侠巨盗,他们杀人越货,扰乱治安,地方当局无可奈何。
王世贞到任以后,“集强壮,教之射。
申饬保甲,重捕盗之赏。
又于州邑画地为界,以义官统之”。
规定:盗当时捕获者为上,不出境获者次之,拒不能剿者又次之。
申令:“凡盗从其所起而不觉察者,经其所过而夜巡不传捕者,罚。
释盗而党者立杖死。
”这一系列措施行之有效,仅一年,“盗尽解散”。
嘉靖三十八年(1559)五月,鞑靼辛爱等入潘家口,掠迁安、蓟州(今河北迁西)、玉田,在边墙以南停留五日,京师震动。
王世贞的父亲,蓟辽总督王忬因滦河作战失利,被下狱问死。
王世贞知悉,立即从青州赶到北京,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不果。
“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叩头求救,但亦枉然。
嘉靖三十九年(1560)十月,王忬被杀。
“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
隆庆元年(1567)八月,王世贞兄弟上书讼父冤,经大学士徐阶相助,得以昭雪。
王世贞也被起用为大名副使。
父亲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心,“不堪追往昔,醉语亦伤神”①,但他一到任上,仍一如既往,尽职尽责。
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
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
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其俗至今守之”①。
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则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
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②。
①《明史》本传卒年作万历二十一年。
今据钱大昕撰《弇州山人年谱》。
②《明史》卷二八七《王世贞传》。
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③李贽:《续藏书》卷二六《尚书王公》。
④李贽:《续藏书》卷二六《尚书王公》。
⑤李贽:《续藏书》卷二六《尚书王公》。
①沈德潜:《明诗别裁》卷八,王世贞诗:《乱后初入吴舍弟小酌》。
隆庆二年(1568),王世贞先后任为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
“母忧归”,又补湖广按察使,旋改广西布政使。
万历二年(1574)一月,升任太仆卿。
九月,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
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
此时张居正当国。
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③。
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
张居正的妻弟辱江陵令,王世贞“论奏不少贷”。
因而张居正很忌恨。
万历四年(1576),王世贞调任南京大理寺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张居正即借机“取旨罢之”。
六年,起用为应天府尹,又被劾罢。
十二年,
又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他称病不赴。
万历十五年(1587),王锡爵秉政,起用他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但又遭御史疏劾。
王世贞无奈,被迫于万历十八年(1590)辞官回乡。
同年冬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①李贽:《续藏书》卷二六《尚书王公》。
②李贽:《续藏书》卷二六《尚书王公》。
③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第二节文学理论
王世贞博学多识,著述甚丰。
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觚不觚录》等,在文学、史学上均有很高造诣。
自明中叶发端的文学复古运动,至王世贞生活的时代已近百年。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的出现,是该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以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则将其推向了第二个高峰。
尤其是王世贞,他以自己卓越的理论建树,成为这一运动的集大成者。
王世贞曾回顾过自己走上文学复古道路的历程:“王氏世以政求显,余龀时,业好闻人名卿大夫之业云。
弱冠举进士京师,且十载,所目睹乃大谬不然者。
夫武吏以力进而文吏由经治,此其其然:独身与世致赫赫也,殆以数会尔。
”①这无疑是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深沉感慨。
他出身于世代“以政求显”的官宦人家,从小渴望作一番“名卿大夫”的事业,但政治现实却有“大谬不然者”。
官场的腐朽使他失望,也使他不得不另寻出路。
他不屑与那些“独身与世致赫赫”的庸官俗吏同流合污,又不能去征战沙场“佐马上之治”,于是只有“敛而为言”,把儿时的理想寄托于文学了。
王世贞总结了明中叶以来文学复古运动的发展历程,发现自“前七子”
以来,复古思潮虽曾绵延不断,并曾两度勃兴,但文学复古的目的却并未达到。
有鉴于此,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即实现“有物有则”与“无声无臭”的统一。
②法则内含于事物本身,离开事物,就学不到法则。
此即“有物有则”。
但学习法则,又应达到超越事物本体、由乎自得、浑然无迹的程度,此即“无声无臭”。
为实现二者的统一,王世贞提出了三条途径:其一,“分途策驭、默受指挥”③。
王世贞要求把古人的作品当作平时的修养,而不是创作时的蓝本。
平时“熟读涵咏”,“令其渐渍汪洋”,创作之时则“一师心匠”,仅从自己的情境出发,这样产生的作品,既完全是自己的创作,又完全合于古人的高格。
此即“分途策驭”而“默受指挥”的意义。
强调从自身的情、境出发去进行创作,这就把自李东阳起,整个明中叶文学复古思潮中包含的追求真艺术的倾向推到了顶点。
其二,“法不累气,才不累法。
”王世贞称:“吾于诗文,不作专家,亦不杂调。
夫意在笔先,笔随意到。
法不累气,才不累法”①。
他认识到:拘守前人的格法,就会影响自己才情的发挥,使作品徒具形貌而无生气,“前七子”即病于此;但如放纵自己的才情,又会叛离前人之格法,而有格卑调劣之失,反“前七子”者往往如是。
因而,他要求从自己的意出发,“来自意而往之法”,同时又要求意之行乎自然,且合于法,即所谓“意至而法偕至”,以便达到意与法相互为用,两不干扰。
“法不累气,才不累法”是对“前七子”格调说的发展与修正。
它原格调说之本意,纠正了损才情而就格调的弊病,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坚持了“前七子”格调说的基本思想。
①王世贞:《金虎集自序》。
②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参见成复旺等编《中国文学理论史》(三)。
③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
①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
其三,“师匠宜高,捃拾宜博。
”师匠不高不能成高格,故前后七子都强调以盛唐为法,以李、杜为师。
但只注意师匠之高就不能广泛汲取,所以王世贞又提出“师匠宜高,捃拾宜博”。
他说:“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篇不能废句”。
②“骨格既定,宋诗亦不妨看。
”③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王世贞放宽学古的范围,并不意味着复古基本思想的转变。
就诗而言,论格调,他还是古体尊汉魏,近体尊盛唐。
有取于宋只是“语于格之外者”①,那不过是以博济专罢了。
因而,这种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只是说明了复古思想在王世贞那里更臻成熟。
王世贞“有物有则”与“无声无臭”相统一的文学主张,既深入地贯彻了文学复古运动的基本原则,又全面地纠正了复古运动开始以来的弊病,从而把明中叶的文学复古理论发展到了最成熟、最完善的地步。
②王世贞:《宋诗选序》。
③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①王世贞:《宋诗选序》。
第三节史学理论
与文学上主张复古相一致,王世贞在史学上也是古非今。
他十分推崇汉以前的史书,尤其服膺司马迁的《史记》。
他说:“呜呼,子长不绝也,其书绝矣。
千古而有子长也,亦不能成《史记》。
”②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对秦汉以下的史书都一笔抹杀,“《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稗官小说也;《新唐书》,赝古书也;《五代史》,学究史论也;《宋(史)》、《元史》,烂朝报也”③。
与此同时,王世贞也十分严厉地批评了明人所修的史书:“国史之失职者未有甚于我朝者也。
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臣纂修实录,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而已,其于左右史记言动阙如也。
是故无所考而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而不敢书。
而其甚者,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
”④与文学上的纯粹复古不完全一致,史学上,王世贞主张博古通今,反对食古不化。
他说:“夫士能博古固善,其弗通于今也,古则何有?我以古而诮人,人亦以今而诮我,其失究同也。
今夫夏敦商彝,牺尊兽罍,窾识奥奇,文画深巧,天下之瑰器也,以烹以盛则不若敝釜瓦缶之便。
何者?适于用也。
由古道无变今俗,然则通今之士可少哉?”①正由于此,他才以国史自任,立志撰修当代史。
史贵实,史家贵直笔。
王世贞继承了中国史学的这一优良传统,在大量搜集史料的同时进行了严肃的鉴别。
他指出:“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人谀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
”
②认为人们只有弄清楚每类史籍的优劣,加以综合,才能弄清历史的真相。
在《弇山堂别集》中,王世贞为了揭发“国史”的讳笔,在被朱元璋诛杀的诸臣传记中,大胆指出其中的隐讳,以恢复事实真相。
如该书卷二十《史乘考误》中对傅友德、王弼、冯胜等人的“暴卒”,作了详细的考证,指出所谓“暴卒”,即是赐死。
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
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史学主张。
王世贞生活的时代,是处嘉靖、万历两朝。
这一时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党争剧烈,少有忠于职守的官员。
对此,王世贞虽深感失望,且其家庭和他本人都曾蒙受过巨大的灾难,但他仍兢兢业业于职守,尽心竭力,努力奉行着“成则兼济天下”的古老信条。
在文学和史学上,虽有复古的一面(且是主要的一面),但他的强调从自身的情、境出发进行创作的追求真艺术的文学倾向,主张博古通今、反对食古不化的史学思想,又自觉不自觉地与嘉靖、万历年间勃兴的市民文学及思想界萌生的启蒙思潮遥相呼应,透露出了些许新时代的曙光。
②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
③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
①王世贞:《弇山堂识小录》。
②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史乘考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