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_基础课_教学中渗透幸福观教育的思考
幸福课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幸福课的教学培训,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担任了这门课程的教师。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幸福课的魅力,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对幸福课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幸福课的教学目标明确。
幸福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幸福、追求幸福。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幸福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让我深感欣慰。
其次,幸福课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幸福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幸福。
例如,在讲解“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以自身经历为例,让学生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再次,幸福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在讲授法中,我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案例分析法中,我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讨论法中,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此外,幸福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观点。
同时,我也积极回应学生的问题,与他们共同探讨。
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幸福课的教学成果显著。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在价值观、心态、生活态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些成果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幸福课教学的信心。
教师幸福教育观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了幸福教育观的重要性。
幸福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以下是我对幸福教育观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幸福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本。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例如,在课堂上,我会尽量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其次,幸福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培养。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化基础、健康的体魄和优雅的审美情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
再次,幸福教育观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要关爱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
我认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此外,幸福教育观倡导终身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一种生活态度。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幸福教育观是一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师生和谐关系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教育观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努力践行幸福教育观,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幸福力提升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提升教师的幸福力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教师幸福力提升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提升教师幸福力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我认为,要提升幸福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追求分数。
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享受教育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其次,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是提升教师幸福力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提升幸福力,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再次,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是提升教师幸福力的保障。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学校领导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家长要理解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此外,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也是提升教师幸福力的必要措施。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调整心态;同时,要关注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验教育带来的快乐是提升教师幸福力的核心。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挥潜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同时,教师也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工作,体验教育带来的快乐,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力。
总之,提升教师幸福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教师幸福课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心、责任和挑战的职业。
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压力和困惑。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幸福课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师的幸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教师幸福的内涵在培训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教师幸福的内涵。
教师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认同感: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职业价值、职业意义和职业成就感。
2. 工作成就感: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取得进步,从而获得的满足感。
3. 人际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4. 心理健康: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5. 生活品质: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二、提升教师幸福的途径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提升教师幸福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3. 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调整心态,学会减压:面对工作中的压力,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面对挑战,寻求心理支持,保持心理健康。
5. 加强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6. 注重生活品质,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三、培训后的感悟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师幸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幸福课堂构建几点思考
幸福课堂构建几点思考幸福课堂构建几点思考幸福课堂是我向往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一年的学习、思考、实践和探索,我对幸福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仍有疑惑之处,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构建幸福课堂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对教师人生的裨益。
下面,简要谈谈我对幸福课堂教学的探索和体会。
一、亲其师,信其道是师生共建幸福课堂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常常用尽心思设计课堂,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上课轻松活泼。
在实践中,我注意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真诚、智慧的和学生相处比批评教育更加有效。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的把学生看待成我的亲人,尊重他们、相信他们。
即便他们偶尔会不遵守纪律或者忘记作业了,我也是用眼神,或者委婉的声音去提醒他们。
有时候即便要给予很严厉的批评,也尽量的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善良、友好的,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学生会期待和老师相处,这样课堂就会在轻松、和谐中度过。
我课后也尽量了解学生的家庭、学校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细致的了解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学生也没有感觉到老师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把老师当作值得信任的人。
在学生的眼中我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构建个人成就感是师生共建幸福课堂的关键有一个英语基础特别不好的学生。
他曾一度放弃了英语,完全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在我无数次的鼓励和耐心辅导之下,他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
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我昨晚预习了将近两小时的英语,今天你一定要多叫我回答问题”。
对于他的.热情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在课堂上我就有意识注意他,并且给他机会表现自己。
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并且不时的为他鼓掌。
这个学生因为这一堂课,因为同学的掌声,他无比的快乐。
更重要的是,他找回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这个学生的转变,引起了我的思考和深刻的感触。
其实,在我所教的班级里,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还真不少。
幸福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投身于教育这片沃土,见证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收获。
在这段教学旅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幸福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幸福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将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
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每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我深感教育的幸福。
其次,幸福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互动中,我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课堂气氛也越来越融洽。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
再次,幸福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审美等多方面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成就感让我倍感幸福。
此外,幸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三是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不断努力,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种成长让我感到幸福。
最后,幸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
当我看到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学会关爱他人,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
初中幸福课堂教学反思与研究
初中幸福课堂教学反思与研究导言:“幸福课堂”是近年来在初中教育中兴起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快乐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幸福课堂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初中幸福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幸福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幸福课堂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1.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幸福课堂教学常常是以活动、讨论和游戏等形式展开,但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开展幸福课堂教学时,应提前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设计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2.重视感性体验,忽视知识学习:幸福课堂教学往往强调学生的感知、体验和情感,忽视了知识的学习。
虽然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幸福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忽视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在幸福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快乐,又能够获取知识。
3.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关怀:幸福课堂教学追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个体差异的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个性化的教学关怀。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提高幸福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1.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幸福课堂教学的核心,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因此,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幸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对策。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
2.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幸福课堂教学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课程要求,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幸福课堂教学需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如温馨舒适的教室、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条件。
4.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教学关怀:幸福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学关怀。
幸福教育课堂建设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幸福教育课堂建设中,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下是我对幸福教育课堂建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幸福感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幸福教育课堂建设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幸福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2. 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3. 创设良好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二、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幸福教育课堂建设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对优化教学方式的一些思考:1. 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实践环节。
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幸福教育课堂建设要求教师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以下是我对加强师生互动的一些体会:1. 倾听学生心声。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幸福教育观心得体会
在当今社会,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追求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幸福感的培养。
幸福教育观应运而生,它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幸福的人生。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幸福教育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幸福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幸福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幸福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心理健康。
3. 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幸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4.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幸福教育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幸福教育的实践1.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幸福教育的基础。
学校应营造和谐、温馨、充满爱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2. 培养教师幸福教育理念:教师是幸福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幸福感。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实施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4.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6. 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学校应设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幸福教育课心得体会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而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我国,幸福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幸福教育课的学习,以下是我对幸福教育课的心得体会总结。
二、幸福教育的内涵1. 幸福教育的定义幸福教育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通过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幸福教育的特点(1)以人为本:幸福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2)全面发展:幸福教育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快乐成长:幸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快乐情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4)和谐共生:幸福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三、幸福教育课的学习体会1. 教师观念的转变通过学习幸福教育课,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 教学方法的创新幸福教育课让我明白了,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
我们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幸福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朋友、伙伴。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 家庭教育的重视幸福教育课让我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5. 社会资源的整合幸福教育课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幸福教育的实施与反思
幼儿园幸福教育的实施与反思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幸福教育在幼儿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情感、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幸福教育的实施与反思,通过对现有实践的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幸福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幸福教育旨在帮助孩子们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它涵盖了情感教育、社交教育和认知教育等方面,对于孩子们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幸福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幸福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幸福教育的实施策略1. 营造温暖、和谐的教育环境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园需要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
此外,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2. 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基础,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赞美和鼓励,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绪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3. 发展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帮助孩子们建立友谊和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提供模范行为和示范,在平等、尊重和包容的氛围中引导孩子们学会交流和分享。
4. 激发学习兴趣幸福教育应当与学习紧密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并提供足够的参与和探索的机会。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幸福教育的反思与改进虽然幼儿园在幸福教育上已经做了一些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对幸福教育的反思和改进建议:1.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幼儿园的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和情感教育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
幸福教育教师心得体会
幸福教育教师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幸福教育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幸福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通过此文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幸福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学生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满意的教育成果。
其次,幸福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开展各种兴趣班和俱乐部活动,我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再次,幸福教育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同时,我也会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最后,幸福教育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情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各种情绪和情感。
我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这些心得体会,我更加坚定了幸福教育的重要性。
幸福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情感教育。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幸福,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幸福教育心得体会
幸福教育心得体会幸福教育一直是在教育领域里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教育的初衷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让人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幸福。
幸福的教育不仅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更关注情感、自我、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也有了一些幸福教育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幸福教育需要从课堂教学做起。
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感受到安全与信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课堂上,我常常会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并从中发掘不同的答案。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心智的过程。
其次,幸福教育需要倡导互助合作的精神。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到“团队合作”的精髓,鼓励学生宽容、互相尊重、热情帮助彼此,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同伴社交关系。
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学习等方式,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锻炼协作、沟通等能力。
再次,幸福教育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人性的复杂与多元性决定了人们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突。
在幸福教育中,我们不仅希望让学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了解、感性的情感教育,培养同理心等情感技能,拥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智能。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音乐等方式让学生自我情感体验,培养情感的内在感受力。
此外,幸福教育需要支持自主学习。
支持学生倡导自主服务,鼓励他们选择有意义的社区服务活动来实践,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逐渐体会和保持社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慈善责任感。
这是一种有益的行动,它对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持久力、沟通技能、创新与发展思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幸福教育需要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在幸福教育中,我们要不断为学生展现伟大成功人生的故事与典型,通过让他们认识和接触到广泛的成功角色来激发学习的热情。
同时,还要让他们了解和接触到各种行业、职业,充分展示以普及教育为核心的全面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幸福教育理念怎样在教学中落实
幸福教育理念怎样在课程中落实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非常感谢教体局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很幸运能够与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下面我汇报一下自己通过读书学习对于幸福教育理念的点滴体会,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是人的根本的总体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
幸福教育就是要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自身的情感上,使教育造福于人。
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
幸福教育既关注学生未来幸福,又关心师生当下幸福。
幸福教育主张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本领。
那么,幸福教育理念怎样在课程中具体落实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开幸福课程教育以幸福为核心,学校的课程,都是学习创造幸福本领的课程,教育的内容,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崇高理想和美好道德品质的内容。
要根据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学科和课时数,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专业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如书法、绘画、诵读、手工制作、象棋等等,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各种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乐观生活、适应社会、身心健康,为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育人的幸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感受到受教育的幸福。
二、创幸福课堂课堂教学是落实幸福教育的主阵地。
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没有幸福教育的真正落实,要把时间、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孩子。
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含义。
把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点放在教学方式变革研究上,用教师教的方式变革引领学生学的方式变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通过提高课堂有效性维护学生对学习的持续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要强化“教育即发展”的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被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的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幸福教学的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幸福教学的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幸福教学的重要性及方法。
首先从幸福教育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了幸福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接着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幸福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包括情感教育、生活技能培养等方面。
然后就实施幸福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对策展开讨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从案例分析的角度考察了幸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总结了幸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推进幸福教学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为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幸福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幸福教学,实施,探究,理论基础,内容,方法,挑战,对策,影响,案例分析,重要性,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开始探索如何在课程中融入幸福教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幸福教学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如何有效地在思想品德课中引入幸福教学并加以实施,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幸福教学的理论基础、内容和方法、挑战与对策、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和提升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幸福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幸福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幸福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寻找实施幸福教学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幸福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幸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进一步推进幸福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通过实现以上目的,进一步探讨幸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为推进幸福教学提出有效的建议,为未来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路径。
基础课融入幸福观教育
基础课融入幸福观教育的收获和体会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人类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
本学期伊始,教我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柴老师用她渊博的知识和她的事例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
柴老师是研究幸福的,或许是这个原因,她看上去要比其他人更幸福,她的家庭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充满幸福的女性而幸福美满。
通过思修课堂上柴老师的讲述,我对幸福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更深的体会,“幸福是善的主观体验。
追求善即追求幸福。
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
”“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幸福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法律道德素质,更好的为社会作贡献。
“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
”我们生活在当今的时代,我们是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学生,我们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圆满,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我们基本的权利。
然而,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
每一个有志于报效祖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探究幸福的真谛。
我们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它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除了大的幸福,柴老师还教给我们小的幸福——爱情和婚姻,柴老师以他过来人的身份,教我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女性,在事业,在感情上都取得幸福的果实。
在思修课上感到幸福是我上课之前从没敢想过的事情,因为这门课本身就没有涉及幸福的内容,是柴老师让我们在封闭的教室里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
柴老师的“在基础课中融入幸福观教育”的方法无疑取得了成功,这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幸福像一把火炬,柴老师点亮了我的火焰,照亮了我的幸福之路。
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范文教师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体验到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快乐感。
教师的幸福感不仅来源于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认同感,还与学校环境、同事关系、学生情感和社会评价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首先,我认为教师幸福感的核心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就感。
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看到他们在知识上的进步和成长,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满足和快乐。
在我教授的课堂上,每当看到学生们对知识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我就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教育是一种浸润,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才能够在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变化。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其次,良好的学校环境和同事关系也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场所,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校环境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条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在我所任教的学校中,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发展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支持。
同时,学校还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鼓励教师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这样的学校环境使得我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工作的快乐和满足。
此外,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也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他们的引路人。
当学生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在班级里遭受欺凌,导致他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滑。
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不仅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还找到了学生的家长,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渐渐走出了困境,重拾了信心和快乐。
这一经历让我深感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社会的认同和评价也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师职业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同和尊重。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幸福教育策略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幸福教育策略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态度、情绪、思维,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都事关学生的幸福体验。
新课程改革提出幸福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乐于学习并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数学课堂如何渗透幸福教育是我们值得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幸福教育、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能否创建愉快、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直接影响到学生幸福感的成长。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幸福,不是因为小学生不懂幸福,而是他们很难在课堂上获得幸福。
因此,让课堂洋溢幸福,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幸福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教师们一生的追求。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掌控幸福教育实施幸福教学,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感受到幸福味道。
一、突出主体,营造幸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让学生热爱学习,觉得课堂学习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直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幸福,而大多数学生是觉得枯燥无味的,这种课堂不管是对于教学者还是对于学习者,都是一件不幸福的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突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贯彻落实幸福教育理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上不再实行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出发进行教学活动。
从而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幸福意识,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
同时,还要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及时地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态度和掌握程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也能有一个准确的反馈,不仅提升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幸福意识,还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增加一些互动小游戏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巩固,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不但充满欢声笑语,还能极大程度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幸福教育理念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
幸福教育理念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幸福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的教育理念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幸福为目标,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理念的渗透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具体阐述一下。
一、关注学生体验,营造愉悦的校园氛围幸福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感受。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以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班级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让每个人都有所归属感和紧密的社交网络。
比如,可以通过班级建设和活动组织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丰富的、多样化的体验性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二、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幸福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和抵抗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与爱好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全面发展。
三、倡导正向情绪和积极心态,培养学生良好人生观幸福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通过正向思维、情感暗示、榜样引领等方式,培养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班会、心理辅导等方式,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培养理性思维和健康人生观。
总之,幸福教育理念的渗透,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和自信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6月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un.2009第19卷第3期Journal of Guangxi Youth Leaders CollegeVol.19No.3人类是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的。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方式、内容的反思史。
现今,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幸福观也形形色色。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渗透到课堂教学,既是种责任,又是门艺术。
一、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在需要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不同的价值观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三个基本观点:首先,幸福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内容,认为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的满足高于物质生活的满足。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反对宗教神学幸福观禁欲主义的道德说教,认为人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物质文明建设,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精神生活是幸福生活更重要的内容。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摘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主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是其人生观教育的重点。
针对有的大学生对“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提出的诸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是伟人标准,高不可攀”之类的质疑,从幸福观教育入手,创新教学内容,将其分解成“人生目的在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和“高尚的人生目的就是将追求幸福与为人民服务统一起来”讲授,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幸福观教育;渗透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54(2009)03—0057—03关于在“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幸福观教育的思考孙建华,王晓虹(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38)收稿日期:2009-03-28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及方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建华(1963-),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社会学;王晓虹(1970—),女,湖南衡阳人,法学硕士,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政教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Penetrating the Education of Happiness Concept into the Teachingof “Elementary Course ”:ReflectionsSUN Jian-hua &WANG Xiao-Hong(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Changsha 410006,China)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Law"("elementary course"as its abbreviation )is the primary way to education of happiness view for college students;it is also the key point in acquiring the proper outlook on life to help the students set up a positive and noble aim of life.Some questions are raised regarding "pursuing a noble aim of life", e.g."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the norm of great persons pursuing a noble aim of life",etc.In view of this,the course starts with the positive happiness views and innovations.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s taught in 2parts:"Life is aimed at the pursuit of one's own happiness"and "A noble aim of life is to integrate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with serving the people".In this way,not only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are achieved,but also it is in line with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Key words :teaching of "elementary course";education of happiness concept;penetration57“幸福是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的总和,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乐,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最幸福的。
”这说明,重视精神生活正是人类生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
因此,只有在健康而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指导下,物质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幸福。
所以,精神生活更重要。
其次,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向往谋求幸福,但个人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分不开的”,“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使自己变得更高尚的人,历史认为他们是伟人,那个给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证明他是最幸福的人”。
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一个人只能在为集体幸福的奋斗中实现自己个人的幸福。
集体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和保证,个人幸福是集体幸福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把个人幸福融入到集体幸福中的主张告诉人们,只有在为集体、人类幸福的奋斗中才能享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
第三,幸福是创造和享受的统一,但更重要的是劳动、创造。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应被人类自身享受。
但在阶级社会中,创造者和享受者是分离的,这是造成大多数人痛苦和不幸的根源。
今天,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正是为了实现创造和享受的统一。
因此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理论基础。
要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就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吸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观的积极方面,古为今用;对于西方的幸福观也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洋为中用。
儒家重精神幸福轻物质幸福,认为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宝贵,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生命与道义相比,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吸收的。
虽要提倡舍生取义,弘扬这一精神,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对未成年人过分强调这种理念,就多少有点轻贱生命的意思。
儒家思想那种重生命自然形式,轻生命创造形式;重生命社会形式,轻个体存在价值的观点是需要进一步批判、扬弃的。
而西方哲学思想注重个体人生幸福,合理、高效、充分地享受人生,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但也应对其中诸如人自私的本性、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价值的消极方面加以批判。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育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系统地讲述了人生观问题,围绕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环境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在“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这一内容中恰到好处地进行幸福观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
1.从问题说起人生目的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1],是人生实践的根本问题和人生观理论的核心问题。
正确解决人生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有科学的人生观作指导,能否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关键在于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在讲授人生目的时,有的大学生对“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提出了以下质疑:问题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没有必要。
他们认为,现在是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人生的追求应是多向度的,只要不违法、不违反行为底线,我们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没必要追求高尚。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人生目的,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人生目的,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在追求个性张扬的今天,一个人虽不可以卑鄙,但可以不高尚,完全可以追求平庸的生活,没有高尚人生目的的人生照样精彩,照样活得有意义。
问题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是伟人标准,高不可攀。
有的大学生认为追求高尚的人是伟人,我们不是伟人,所以做不到,有时即使能做也不愿意做。
他们认为“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这一提法不具有普遍性,“书本上的要求离现实太远了,太理想化了”,这是我国传统人生观教育存在的弊端——“强迫”学生根据“伟人”的价值观欣赏生命,这种人生观教育授予学生的知识及在学生心中形成的人生观与现实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思想道德教育效率低下。
问题三,“很多人都没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为什么要求大学生要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是多层次的,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自私自利→合理利己→先公后私→大公无私。
“合理利己”与“先公后私”是道德“常态”,“自私自利”是道德“病态”,“大公无私”是道德“极限”。
有的大学生认为,以什么样的道德境界存在于社会是个人的选择,社会上很多人都没有高尚的人生目的,缺德者大有人在,凭什么大学生非要有高尚的人生目的?持以上观点的大学生需要引导。
拿什么引导?怎样引导?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而症结就是有的大学生对什么是高尚的人生目的存在认识误区。
一般的大学生都认为只有“大公无私”才是高尚的,所以觉得“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是高不可攀的,甚至对其很反感。
而这是因为新教材对该内容的阐述比较粗略,易给学生留下大而空的印象,如遵循教材的逻辑思路,教师便会流于讲大道理,空喊口号。
但如从幸福观的角度讲授,学生就会很感兴趣,老师也会更乐于施教,从而实现学生和教师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