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市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咬文嚼字》。
本文通过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含义的讲述,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语文,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做到准确无误。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掌握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教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咬文嚼字”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成语“咬文嚼字”的理解,以及课文中哪些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
4. 讲解分析(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详细解释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咬文嚼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成语:咬文嚼字解释:过分地斟酌字句。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用法:谓故意卖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来源:根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的一段记载演变而来。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运用“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高二《咬文嚼字》一等奖说课稿
高二《咬文嚼字》一等奖说课稿《高二《咬文嚼字》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二《咬文嚼字》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2、能力目标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法分析1、理论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⑶品评鉴赏培养能力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五、学法分析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
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六、教学过程分析1、课文感知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2、拓展延伸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可以填什么字?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3。
2024年度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对文学创作的指导意 义
《咬文嚼字》不仅对文学创作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还对读者提高阅读能力 和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 和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读者 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和内涵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同时,《咬文嚼字》也可以指导作者 在文学创作中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运 用和表达技巧的提高。
10
文本风格与美学价值探讨
朴实无华的文风
深刻的美学思考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以其朴实无华 的文风为特点。他不追求华丽的辞藻 和繁复的修辞,而是用平实、质朴的 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文风使 得文章更加贴近读者,让读者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思想。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不仅对语言 文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从美学的 角度对文学创作进行了思考。他认为 ,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需 要作者不断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 练与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这 种深刻的美学思考使得文章具有了更 高的艺术价值。
2024/3/24
这句话指出了咬文嚼字的难点所在,即意义的确 定与控制。同一个字或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 不同的意义,如何准确地选择并控制其意义是咬 文嚼字的关键。
这句话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不易,需要作者不断刻 苦自励,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 与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这也是咬文嚼字 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2024/3/24
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 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 “五四”以后的新美学和解放区的大众美学。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 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他的《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等著作也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咬文嚼字》 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和语病,并能够正确地修改。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练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重要性。
掌握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和语病,并能够正确地修改。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重要性。
讲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和语病,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讲解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包括词汇积累、语法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错别字和语病,并共同探讨如何避免和纠正这些错误。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通过讨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练习法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咬文嚼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
4.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咬文嚼字”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咬文嚼字’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咬文嚼字”是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教师讲解“咬文嚼字”的方法: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要注意文章的整体风格和语境。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修改。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咬文嚼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阅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让学生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阅读和写作。
咬文嚼字(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这个词组。
2.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的过程,发现和欣赏语言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这个词组。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咬文嚼字。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咬文嚼字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咬文嚼字的定义、例句、运用等。
2.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典型的咬文嚼字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文章、句子等素材,用于学生练习和互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的含义和作用。
2. 讲解:通过PPT展示咬文嚼字的定义和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词组。
3. 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运用。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咬文嚼字进行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运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估他们对咬文嚼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咬文嚼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学生作品: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咬文嚼字的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自评: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等。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咬文嚼字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2. 借鉴汲取其中精华.3. 把握思想感情.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 1. 把握思想感情.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过程预习点拨: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把握.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留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汲取其中精华一.导入诵读课文,把握基础学问.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同学完成.1. 了解有关常识: 朱光潜,闻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2. 从文中找诞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蕴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点拨1、解题:咬文嚼字正象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其次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奇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颖的意味。
出示习题,同学概括分析: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分析评价1. 从文中找出表明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熟悉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留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状况来谈)分析.借鉴1. 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导练1. 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常学习及写作状况,深化理解观点。
《咬文嚼字》获奖教案设计
《咬文嚼字》获奖教案一、教学设计1、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3、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5、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
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6、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7、教具准备:PPT课件(另附)8、课时安排: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PPT课件演示:P.1 课题]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PPT课件演示:P.3]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明确: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PPT课件演示:P.4]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
共1课时8 咬文嚼字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1教学目标•一、归纳概括文章所用的材料,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
•二、领会作者提出的“咬文嚼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的主张,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过”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态度。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谜语导入谜语小老鼠读书。
--------咬文嚼字活动2【讲授】咬文嚼字释义1、过分的斟酌字句。
2、形容卖弄才学。
3、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活动3【讲授】作者简介朱光潜,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
笔名孟实、孟石,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活动4【活动】初步感知•1、本文共几段?标出标序号。
•2、初步感知,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对“咬文嚼字”持怎样的观点态度?(可以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本文为斟酌字句意,对作品语言有一字不放过的谨严态度,本词属于贬词褒用。
活动5【活动】问题探究为了表现咬文嚼字的精神实质,作者举了哪些实例?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文本分析,注意几个例子之间的区别)要求:①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边读边划出重要信息;②小组合作交流,形成统一的结论。
答案: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3、“推敲”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5、套词滥调活动6【活动】探究总结实例道理郭老改字句式不同,感情不同王若虚改字文字增减,意味不同韩愈改字用字不同,意境不同东坡写诗善用联想,意蕴丰富套词滥调套板反应,情趣全无活动7【活动】拓展延伸1、曾国藩:从“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会传达给人失败和痛苦的感觉,而“屡败屡战”则带给人希望。
【教案】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案】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认识到语言文字运用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的习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3、让学生掌握一些“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咬文嚼字”的内涵,认识其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如炼字、换字比较等。
2、难点(1)引导学生将“咬文嚼字”的意识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2)如何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避免陷入过度雕琢和繁琐分析的误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因用词不当而产生歧义或误解的句子,如“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可以理解为“他走路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以理解为“他离开某地一个多钟头了”),引发学生对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思考,从而引出“咬文嚼字”的话题。
2、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5 分钟)结合具体例子,向学生解释“咬文嚼字”并不是过分地斟酌字句,而是对语言文字进行精心地推敲和琢磨,以达到准确、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
3、举例分析“咬文嚼字”的重要性(10 分钟)(1)引用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案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将形容词用作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到来时江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如鲁迅《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外貌和动作的描写,通过细致的文字刻画,展现出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和悲惨命运。
4、介绍“咬文嚼字”的方法(15 分钟)(1)炼字法:引导学生关注一个字或一个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替换、比较等方式,体会不同字词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差异。
例如,“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推”和“敲”一字之差,意境全然不同。
(2)语境分析法:让学生明白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不能孤立地理解。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重要性。
使学生明确在阅读和写作中,对文字的精准运用能够提升表达效果。
帮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微妙差异对意义传达的影响。
2、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
教授学生通过分析字词的含义、色彩、用法等来提高语言敏感度。
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在写作中精心选词造句。
3、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尊重。
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分析典型的语言实例。
理解并运用“推敲”的精神,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打破惯性思维,深入思考语言文字的运用。
帮助学生将“咬文嚼字”的意识转化为实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咬文嚼字”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分析经典的语言案例,传授相关知识和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具体的语言现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语言运用的奥秘。
3、实践法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咬文嚼字”的能力。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及时反馈和改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因用词不当而引发误会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语言精准表达的关注。
提问学生对“咬文嚼字”这个词的初步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解释“咬文嚼字”的含义,强调其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不同语境中相同字词的不同含义和效果。
介绍“推敲”的典故,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在语言运用上的严谨态度。
3、实例分析展示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精彩的用词和表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咬文嚼字”的理解。
4、实践演练布置一篇短文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字词的选择和运用。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 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语言特点理解
由于《咬文嚼字》涉及较为深奥的语言学知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章中的一 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教师需要耐心解释,并辅以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思想内涵把握
文章中涉及到的语言学观点和思想内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教 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讨论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 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
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 具,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板
书。
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 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手段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 等网络工具,进行线上教学和 互动,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
。
A
B
CHale Waihona Puke D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 过程和成果,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 力。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合作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 表达能力。
反思与改进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目 标是否达成,以及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咬文嚼字》教学设
计
汇报人:
2023-12-28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作业与要求 • 教学评价与反思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 词,理解其含义和用 法。
2023年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3年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朱光潜《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__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教学重点了解__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__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2.制作卡片,整理__内容,进行专题讨论;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__结构,掌握__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__的__——《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__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
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
”这便是它的出处。
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__的标题,大书特书。
他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解题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__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学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2.学习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以及咬文嚼字的好处;3.学习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4.实践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技巧,实践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教授咬文嚼字的具体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以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了解咬文嚼字的好处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或视频,了解咬文嚼字的好处,例如:能够提高文字的精确度,增强文学表现力,提高文章的阅读性等。
3.学习咬文嚼字的技巧(1)掌握词汇的准确用法讲解和练习常用词汇的准确用法,例如: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使用,词义的转化等。
(2)研究句子的结构讲解和练习常用句式的运用,例如:倒装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3)注意修辞的效果讲解和练习常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4.实践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例如:让学生修改已有的文章,或者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然后再进行修改。
5.总结通过讨论或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实践、讨论、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案、练习题、讨论题、作业等。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包括两部分内容:1.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修改文章或撰写短文时所运用的咬文嚼字的技巧和效果。
2.通过测试或问答等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咬文嚼字的概念、重要性和技巧。
六、教学细节和注意事项1.在讲解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好处时,可以引用一些优秀的文章和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对于咬文嚼字的兴趣和认识。
2.在教授词汇的准确用法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语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的使用方法。
3.在讲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时,可以通过举例和分析优秀的句子和文章,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和运用。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认识到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来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咬文嚼字”的内涵和作用。
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并非只是死抠字眼,而是对语言文字的精准把握和创造性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咬文嚼字。
说到这,我想起前段时间我家孩子写作业的一件小事。
那天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周末》,其中有一句是“我在公园里玩得兴高采烈,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我一看,就问他:“宝贝,你这‘兴高采烈’用得恰当吗?”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我就跟他说:“你想想,兴高采烈一般是形容人的心情特别好,特别兴奋的状态。
你在公园里只是玩,能准确地说是兴高采烈吗?也许用‘自由自在’或者‘开心愉悦’会更合适些。
”孩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认真地修改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咬文嚼字”,对一个词、一个字的仔细琢磨,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更生动。
(二)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同学们,那到底什么是“咬文嚼字”呢?简单来说,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仔细地推敲、琢磨,力求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说,“他跑得很快”和“他像一阵风一样跑得飞快”,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可大不一样,后面这句话是不是更形象、更生动呢?这就是“咬文嚼字”的魅力。
(三)“咬文嚼字”的重要性1、避免误解咱们在交流的时候,如果用词不准确,很容易让别人产生误解。
就像有一次我在菜市场买菜,听到一个阿姨说:“这菜便宜点呗,我多买点。
”摊主说:“不能再便宜了,已经很实惠了。
”阿姨又说:“那你给我称‘一斤半’。
咬文嚼字(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认识到在使用语言文字时要注意准确、得体。
2.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
二、教学内容:1. 咬文嚼字的定义与意义。
2. 咬文嚼字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3. 咬文嚼字与其他相关词语的区别。
4. 咬文嚼字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
5. 咬文嚼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咬文嚼字的定义、意义及运用。
2. 运用举例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咬文嚼字的使用场合。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咬文嚼字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典型的咬文嚼字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咬文嚼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咬文嚼字的定义、意义及运用。
3. 举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咬文嚼字的使用场合。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咬文嚼字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咬文嚼字的运用规律。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咬文嚼字的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咬文嚼字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咬文嚼字于句子中。
3.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4. 评价学生练习中的表现,检查咬文嚼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5. 综合评价学生对咬文嚼字重要性的认识及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文阅读与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咬文嚼字”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咬文嚼字”成语的解析,通过经典例句理解成语的用法;探讨成语在日常沟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分析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咬文嚼字”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2. 培养学生从语境中准确理解成语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通过对成语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咬文嚼字”的词义、用法和文化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成语例句、相关文学作品的摘录。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成语词典(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成语误用的情景剧,引发学生对成语正确使用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咬文嚼字”成语的含义,通过例句展示其用法。
a. 对成语进行逐字解释,解释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b. 分析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
3. 例题讲解:呈现几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分析并正确使用成语。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给予即时反馈。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经验。
六、板书设计中心:咬文嚼字1. 定义与词义2. 使用场景3. 文化内涵4.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咬文嚼字”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句子。
b. 选择三篇不同类型的文章,指出其中使用成语“咬文嚼字”的语境,并分析其效果。
2. 答案示例:a. 示例句子:在学术讨论中,我们应该严谨对待每一个观点,而不能只是咬文嚼字,忽视实质性问题。
b. 答案要点:注意成语在文章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与上下文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成语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家进行成语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成语文化的理解。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咬文嚼字的定义1.2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与语文素养的关系1.4 咬文嚼字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第二章: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2.1 词语的准确运用2.2 句子的结构与表达2.3 修辞手法的运用2.4 语言的节奏与韵律第三章: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3.1 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3.2 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3.3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3.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第四章: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运用4.1 精准选词炼句4.2 丰富表达方式4.3 提升文章品味4.4 培养写作思维第五章:咬文嚼字的实践与训练5.1 咬文嚼字的实例分析5.2 小组讨论与分享5.3 咬文嚼字的写作练习5.4 优秀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第六章:咬文嚼字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6.1 口语表达中的精准用词6.2 语句的连贯与逻辑性6.3 运用修辞增强语言魅力6.4 情景模拟与口语练习第七章:咬文嚼字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7.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7.2 咬文嚼字在文言文阅读中的作用7.3 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解读7.4 经典文言文段落的咬文嚼字分析第八章: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艺术价值8.1 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美学8.2 咬文嚼字与文学风格的塑造8.3 著名文学作品中的咬文嚼字案例8.4 学生文学创作的咬文嚼字实践第九章:咬文嚼字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应用9.1 广告文案的特点与要求9.2 咬文嚼字在广告文案中的创意运用9.3 经典广告文案的咬文嚼字分析9.4 学生广告文案创作的咬文嚼字实践第十章:咬文嚼字的评估与提升10.1 咬文嚼字的自我评估10.2 同伴评价与反馈10.3 咬文嚼字的学习资源与工具10.4 持续练习与提升咬文嚼字能力的策略第十一章:咬文嚼字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11.1 商务沟通的语言要求11.2 咬文嚼字在商务写作中的重要性11.3 商务演讲与报告中的咬文嚼字技巧11.4 商务沟通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二章: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12.1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挑战12.2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沟通中的策略12.3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性12.4 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的咬文嚼字实践第十三章: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影响13.1 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影响13.2 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必要性13.3 网络沟通中的语言规范与礼仪13.4 网络交流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四章:咬文嚼字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14.1 学术研究中的语言严谨性14.2 咬文嚼字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14.3 学术文献中的关键词与概念解析14.4 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咬文嚼字指导第十五章:咬文嚼字的综合实践与反思15.1 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15.2 咬文嚼字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案例15.3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讨论15.4 咬文嚼字学习的反思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的教案内容,涵盖了咬文嚼字的定义、重要性、技巧与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能力。
2、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之处,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鉴赏水平。
3、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内涵和重要性。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灵活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由于用词不当而引发笑话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准确运用的关注,从而导入新课。
2、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5 分钟)结合实例,向学生解释“咬文嚼字”并非是过分地斟酌字句,而是对语言文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品味,以达到准确、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
3、实例分析(20 分钟)(1)展示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如“的”“地”“得”的用法,让学生进行辨析。
(2)分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彩语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处,让学生体会作者“咬文嚼字”的功力。
(3)展示一些广告语或新闻标题,让学生找出其中存在的语言错误或不当之处,并进行修改。
4、小组讨论(10 分钟)给出一组句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中哪些地方需要“咬文嚼字”,并说明理由。
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5、总结“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10 分钟)(1)从意义上进行推敲,选择最准确、贴切的字词。
(2)从情感色彩上考虑,使字词与表达的情感相符合。
(3)结合语境,使字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发挥最佳效果。
6、课堂练习(10 分钟)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修改练习,然后展示部分学生的修改成果,进行点评。
7、课堂总结(5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咬文嚼字”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
《咬文嚼字》详细教案
《咬文嚼字》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文阅读》教材第四单元“咬文嚼字”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词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通过咬文嚼字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着重分析朱自清的《背影》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中的精彩片段,探讨作者如何巧妙运用词语表达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词语内涵,提升阅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灵活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咬文嚼字的技巧及其在阅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黑色水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咬文嚼字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a. 分析《背影》中“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的句子,讲解如何通过咬文嚼字理解作者的情感。
b. 分析《长恨歌》中“她那娇滴滴的样子,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的句子,讲解如何通过咬文嚼字欣赏文学作品。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段文学作品,尝试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分享心得。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的意义与作用2. 咬文嚼字的方法与技巧3. 作品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篇你喜欢的文学作品,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写出你的感悟。
2. 答案:教师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学作品,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欣赏,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咬文嚼字现象,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灵活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2.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段文学作品,尝试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市教学设计一等奖《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1、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3、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5、设计思路: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
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6、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7、教具准备:PPT课件(另附)8、课时安排: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PPT课件演示:P.1 课题]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
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
”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
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PPT课件演示:P.2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二)认识作者[PPT课件演示:P.3]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明确:1、朱光潜是安徽人,他是安徽的骄傲,引导学生要关注本地的名人。
2、他的人生格言正是温总理讲话中所提到的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写照,而他的这篇随笔正是被这样的精神触发,思考完成的。
(三)粗读课文,把握论点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PPT课件演示:P.4]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四)再读课文,深入分析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PPT课件演示:P.5]明确:①郭沫若改字② 王若虚改句③贾岛“推敲”④苏轼《惠》诗⑤“套板反应”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学生思考并讨论)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
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3、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①郭沫若改字(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来体会“咬文嚼字”的精神。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PPT课件演示:P.6]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明确:很显然,不可以。
“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咬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PPT课件演示:P.7]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明确: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法· 福楼拜)②王若虚改句(指导学生朗读修改前后的句子,体会修改的效果)明确:改过之后确实更简洁了,但却缺少了意味。
[PPT课件演示:P.8]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
”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③贾岛“推敲”[PPT课件演示:P.9](这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重点在于了解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精神自己分析诗句,提出看法。
)⑴请找出文中作者的理由和解释。
⑵ 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自由讨论,只要解释合理就应给予鼓励)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以上三个例子有成功,有失败,他们的评判标准都是一样的,即这个词或句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情感。
4、具体分析有关联想意义的例子:①苏轼《惠》诗(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利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补充注释:小龙团是福建名茶,一般是地方上供给皇帝的茶。
一两茶相当于0.1两黄金。
苏轼在任常州刺史时得到朋友赠送的小龙团,异常兴奋,来到无锡的第二泉取泉水泡茶。
小龙团是茶团,北宋蔡襄创制的一种名茶,形状似饼,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②“套板反应”(指导学生理解“套板反应”的概念,概括作者的观点。
)⑴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套板反应”。
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反对。
“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提出写文章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词必己出”,这体现的就是创新,反对掉书袋。
总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咬文嚼字还应有创新意识。
合理的运用联想意义。
[PPT课件演示:P.10]补充示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李龟年为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思考:其中“江南”两字你能有多少联想呢?明确:⑴点明与李龟年相逢的时令暮春;⑵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⑶暗指自己不幸的身世;⑷暗指唐王朝衰落时期。
5、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引申探究,比较阅读研讨与练习中列举了一篇文章《不求甚解》(马南邨),其中提出了另一种阅读的方法,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面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可加以指导和鼓励。
)(六)应用拓展,活学活用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出自己平常读书时“咀嚼”出的好句子,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学生自己赏析。
(由选出语段的同学先发表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
)总结: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灯里的烛光。
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灯上的美丽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
(冰心《漫谈语文的教学与学习》)(七)作业设计片段训练:请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
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八)板书设计郭沫若改字——不同情感文字修改王若虚改句——不同意味咬文嚼字贾岛“推敲”——不同意境苏轼《惠》诗——正面联想意义“套板反应”——反面三、教学反思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
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
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
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