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析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长远规划,优化经营管理战略 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反映了企业对未来某 一阶段企业各项工作的安排,是企业各项工 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为此,企业管理 者要树立全局意识、长远意识以及系统意识,
对接世情、国情以及行情,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战略。第一,企业要立足于世界经济的整体状 况、行业竞争状况以及企业自身情况,扬长避 短,继续发挥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等各个 方面存在的优势,提升企业在相关行业中的竞 争地位,确保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第二,企业 要进一步对接国外市场需求,制定国际化的经 营管理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寻找新的经济 效益增长点。第三,企业要善于吸收、借鉴以 及学习国内外大型优秀企业在经营管理领域 的创新,及时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中存在的 问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转型发展的现 实意义
(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企业转型升级就是要去除企业内部管理 中落后的、欠科学的因素,提升企业生产经营 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1]。 通过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结 构,将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到经营管理的 各个方面,可以更好地整合企业内部人力、物 力以及财力资源,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实 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新 常态背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转型升级。推动 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可以 帮助企业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竞争优势,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从辩证法的视角来看,企业经营管理中 必然面临着相应的经营管理风险,这是事物发 展的必然趋势。为此,企业需要对经营管理模 式进行创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以 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总体而言,企业 转型升级能够提升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 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 益,防止资金浪费、资金不足等状况。通过转 型升级,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 减少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资金 使用效率。第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粗放 式的管理方式势必会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导致企业无法在相关行业形成技术优势、成 本优势以及价格优势。相反,企业通过转型升 级,采取更为科学化、全面化以及高效化的经 营管理方式,则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 保企业在相关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与对策作者:王静谷慧玲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11期【摘要】现代产业演进的规律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河北省作为资源型制造业大省,要强化优势产业支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瓶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该文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问题对策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既是实现河北省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产业格局由“河北制造”向“河北服务”转变的必然选择。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它涉及信息收集、处理、交换、传递、管理等活动,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而是为生产与商务活动提供服务。
它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成长性、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其发达程度,已逐步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面临的问题“十一五”以来,河北省服务业发展迅速,对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差距仍较为明显,存在许多问题。
总体供给水平偏低。
服务经济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达到70%。
尽管近年来河北省现代服务业总体呈上升发展态势,但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比重偏低,发展能级不高。
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36%,与北京、上海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势地区相比,存在差距。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工业化进程不能同步发展,难以满足河北省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机理及路径分析
的互动机会 、 更快 的信息 沟通速度 、 更灵活 的资源共享 ,提高 了创新系统的效 率。
( 二) 分 工促 进 生 产性 服 务 业创 新 升 级
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 , 内部分工和 内部 关联互动成 为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 发展的重要力量。曾世宏 ( 9 0 7 1) 提 出了服 务业结构变迁驱动力的“ 自增强” 机制假说 , 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驱动服务业发展的理论 模型 ,得 出生产 性服务业的扩张 与服务 业
和传播能力。 同时 , 将创新资源与市场机会 相结合 , 在新的市场实现创新 , 提高了资源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创 新 机 理 及 路 径 分 析
■ 邓 丽姝 博士 ( 北京市社会科 学院经济研 究所 北京 1 0 0 1 0 1 )
利 用效率 。开放式创新 网络减少 了各 创新 主体 之间知识 互动的制约 因素 ,促成 更多
▲ 基 金 项 目:北京 市优 秀人 才培 养 资助 项 目 “ 北京 生产 性服 务 业创
新 与 升 级研 究” ,编 号 为 2 0 1 3 D 0 0 2 0 3 5 0 ( ) ( 】 0 0 2
◆ 中图分 类号 :F 7 1 9 文献标 识码 :A
客户的互动创新 ,实质是 知识的创造与扩
了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的 交 互 界 面创 新 、 交 付 和 组 织 创 新 、商 业模 式 创 新 。 关键 词 :生 产 。这促使企业将 内部服
合 、定义 、交换和重新结 构化 ,新知识得
以创造。 服务创新实质是知识创新。 与客户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创 新 的 内在 机 理
( 一 )开 放 式 创 新 是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创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分析与思考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分析与思考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变化,制造业也不例外,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正向着服务化转型,寻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服务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因而,本文将围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分析和思考展开。
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背景分析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技术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和重要驱动力。
服务业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更多的制造企业也已经看到了“服务化”的重要性和服务能力的关键作用。
因而,在新的方法、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下,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融合,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现状现代制造业不断发展,不断推动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尤其是随着信息化应用、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兴起与实践的深入,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例如,许多的汽车公司提供保养和维修等售后服务、苹果店的零售店中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Microsoft等软件开发公司则通过在线和离线方式为客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软件定制和集成等服务。
三、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分析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制造企业找到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来转型。
因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分析很重要。
1、从单纯产品销售到提供增值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现代制造业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如定制化设计、加速交付、高质量生产、保证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
进一步发展这种服务,可以使制造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提高盈利能力。
2、从单纯产品创新到建立创新生态圈从工业革命开始,制造产业之间的竞争核心一直是技术创新。
现如今,创新是制造业赖以生存的法宝。
制造业要经过技术创新从例如改进产品技术等;到建立创新生态圈;再到创新体系建立。
3、从传统规模扩张到提高组织能力和整合资源智能制造的过程表明了制造业在服务化转型中应该采用灵活的转型方式。
与此同时,服务化转型还需要制造企业提高优化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让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协同和整合,让资源好的地方向资源差的地方输送这些资源,从而实现整体资源配置的最大化。
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服务研究
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服务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政府服务在企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中政府服务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企业转型的现状,指出政府服务对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然后,论述了新常态下政府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改进策略。
通过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政府服务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提出对政府服务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政府提供关于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服务改进策略和建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转型升级、新常态、政府服务、研究、现状分析、重要性、存在问题、改进策略、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作用、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新常态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实现持续发展。
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持,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政府服务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服务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深入研究新常态下政府服务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政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对于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当前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政府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究政府服务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政府服务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指导,帮助企业更顺利地完成转型升级。
研究政府服务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服务研究
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服务研究【摘要】本文围绕展开研究。
在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呼应了本文的主题。
在首先对新常态下企业转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政府服务对企业转型的影响,接着针对政府服务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在强调了政府服务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服务对企业转型的影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转型升级、政府服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影响、现状与问题、改进措施、案例分析、重要性、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增强,企业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转型升级进程。
良好的政府服务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帮助,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当前政府服务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服务不规范、效率低下、不透明等,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围绕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中政府服务的研究展开讨论,分析政府服务对企业转型的影响,探讨政府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结合案例分析,旨在为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在当前经济发展不断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挑战。
而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政府服务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可帮助更好地了解当前新常态下企业转型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有助于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和服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深入分析政府服务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可以促进政府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有效支持企业发展。
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总第116期)Jo l l栩a l0f t he P a ny s ch00l0f cpc z11c呼h仙M I l rIi c叫com m i t峨N o.2,2012(sufn。
116)经济学研究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杨书群(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从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此,发展我国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全面提高生产服务性业的发展水平,二要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斯功能,三要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四要加大财政、税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五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性,等等。
关键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趋势;动因;路径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l(2012)02—0036一04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迅猛,并星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把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动因,积极探寻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路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融合。
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
换句话说,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主要表现是制造业投人中服务的投人大量增加。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当前学界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完整定义,通常认为,所谓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升级,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升级。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关键是技术进步。
不仅仅是引进先进技术,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对其进行改进,并实施技术创新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
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两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产业转型更多地强调的是“转”,包括由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由投资驱动型产业转向创新驱动型产业,由粗放型产业转向集约型产业,由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向资源节约型产业,由环境污染型产业转向环境友好型产业;产业升级更多地强调的是“升”,包括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
产业转型实际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类似,而产业升级其实质就是提升产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
当然,转型与升级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以转推升,以升促转。
★工艺升级: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升级: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功能升级:向上下游价值链延伸,主要是由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链条升级:凭借在一条价值链上的知识积累跨越到另一条价值量更高的价值链,一般指的从一个低端产业转换到另一个高端产业上。
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演进方向不同类型的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主要是从战略层面分析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及其转型升级的总体演进方向。
(一)传统支柱产业需要向创新化转型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更多的是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开采自然资源,对其进行简单加工为初级产品,以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
此类产业需要从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演进。
创新化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结构性的发展。
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转型升级五大路径
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转型升级五大路径新常态下,去泡沫、去产能、去污染、去杠杆,都是为了全局和长远而主动做减法,而进一步开放,发展自由贸易,则是为全局和万世发展做能力储备。
企业为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自我革新,主动实现发展战略转型。
可以通过以下五大路径进行战略性调整。
⊙由成本推动型发展,向市场倒逼式发展转变新常态下,企业都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企业的竞争对手也在调整发展方向,市场格局将出现一轮结构性调整。
同时,新常态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使得市场弹性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这要求企业要由单向的成本推动型发展向双向市场倒逼式发展转变。
所谓单向成本推动型发展,就是说企业根据终端市场需求,组织各种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忽视上游生产资料的变化。
这种方式很容易因为上游情况的变化影响下游市场的开拓,造成效率低下、风险增大。
所谓市场倒逼式发展,就是企业要看上下游双向市场的变化,寻求两个市场之间的动态盈利空间,根据整体市场格局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灵活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不难看出,两种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前者是单向决策,可能在短缺经济周期、下游市场有利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收益,但是在过剩经济周期下,将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后者是一种区间决策,在一个时期内区间发展,可能会丧失上行突破区间的超预期发展机会,同时回避了突破下行区间的发展失速风险和隐患,以持续性、稳定性发展为核心,积少成多,避免大起大落,总体受控,是区间发展的本质追求,也就是抱着平常心实现常态化发展,这更符合新常态的环境。
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
纺织服装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时,不仅要了解产品市场需求情况,研究什么款式类型的服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承受能力水平,还要了解上游棉纱市场情况,掌握组织生产所消耗的主要原材料成本波动情况,同时也要了解化纤市场情况,考量原料替代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好必选方案。
这就是说,企业只有掌握了几个市场动态信息,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有效益发展的基础和目标就有了依据,才能在市场中做出稳、准的决策。
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分析——以深圳宝安为例徐腊平摘要:当前全球服务业开始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多种业态形式逐步主导国际产业转移。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如何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时代机遇,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经济服务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深圳宝安为例,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可能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路径对策近年来,全球服务业转移呈现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国际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多种业态形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生产性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
在此背景下,宝安如何把握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进行制度层面的适调,积极主动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率先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的先发优势,不仅可以加快宝安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有利于宝安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游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指出,到2012年与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要达到53%和60%。
宝安服务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乃是关键突破口。
本文结合宝安的实际情况,提出宝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可能路径与对策。
一、宝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世界产业结构进行新一轮的深刻调整,各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对传统产业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造。
在西方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服务密集的方向升级,深刻改造了钢铁、机械等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催生了电子商务、IT服务、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等很多新兴产业和服务方式,促进了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拓宽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的特征更加明显。
新常态下大连加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战略对策研究
利用 优势 分析 法 , 进 一步 分析可 以得 到大 连生 产性 服 务业 系统 特征 排序 为金融 保 险业 、 服务外 包业 、 航
运物 流业 、 高新 技术 产业 。
二、 大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1 . 大连 生产性服 务业 内部各 主要 因素存在 的问题
( 1 ) 金 融保 险业
根据 《 大 连 区域 性 金融 中心建 设规 划 ( 2 0 0 9 -2 0 3 0年 ) 》 ( 2 0 0 9年 ) , 大 连市要 用 1 0 —2 0年 时间建 成东 北 亚重 要 的金融 中心 , 形成 以期货 为 龙头 , 依托 环渤海 , 面 向东 北亚 , 服 务全东 北 , 投资 、 融资 服务 为主体 的 全方 位一体 化 金融体 系 。然 而 , 大连 在建设 金 融 中心 的过程 中 , 也存 在着 诸 如城市 基础设 施建 设有 待 升级 、 对 周 边地 区金 融辐射 力有 限 、 金融创 新 能力 不高 、 金 融人 才有 待优 化等 问题 。
交通运输业 、 现代物流业 、 信息及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 , 是加快产业结 构调 整 , 促进 经济 更好 更快 发展 的重 要任 务 , 既 可 以有 效激 发大 连 的内需潜 力 、 带动扩 大大 连 的就 业 、 持续 改
善大 连 的人 民生 活 , 更 有利 于 引领 大连产 业 结构 向价 值链 高端 提升 。
管理 、 生 产 性服 务 业 。
当前我 国经 济发 展 处于 重要 的 战略机 遇期 。从 我 国经济 发展 的阶段性 特征 出发 ,习近平 总 书记强 调指 出要 适 应经 济新 常态 ,保 持 战略 上 的平 常 心 。经济 新 常态 的直接 表现 就是 近几年 我 国经济结 构 的变化 趋势
新常态下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20新常态下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邓海涛柯丽菲黄莹莹作者简介:邓海涛(1975.1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研究生,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
柯丽菲(1975.3-),女,广西南宁人,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广西社会科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黄莹莹(1981.12-),女,广西南丹人,广西大学,研究生,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市530007;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市530022)(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市530007)摘要:广西以服务业大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生产性服务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在广西全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但其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文章通过对广西生产性服务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从优化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等方面加快发展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以改变广西生产性服务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
关键词:新常态;生产性服务业;对策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动能都在逐步改变,服务业被称为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以及孕育新经济新动能的“孵化器”。
在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产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服务业70%以上。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广西近年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自治区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以服务业大发展促进广西经济转型升级》、《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进了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基本情况(一)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态势广西生产性服务发展势头良好,增加值保持增长态势。
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并继续进一步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
生产要素也不再只有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知识、技术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产业结构演进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尤其是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约60%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内涵1、前言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的,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等为主导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
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动力开始转换的新常态下,中国亟需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以及较早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实践,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跨境电商等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也为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带来了巨大空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潜能大幅释放,融合发展规模和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但与此同时,在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以下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需解决:从融合规模上看,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充分,其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要相对滞后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
从融合结构上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结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来支撑,但是囿于自身供给规模不足以及对外服务网络联结的程度不高,服务业产业结构还是以批发零售、交通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或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为主,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量规模不大、“互联网+”发展不够充分,从而未能充分发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外溢拉动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与路径,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基本概念,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及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包括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等。
接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文章还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提炼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文章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服务体系等。
这些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以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及特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指的是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
这种集聚现象不仅仅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伴随着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和优化配置,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形态。
空间集聚性: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区域内大量集中,形成了空间上的集聚效应。
这种集聚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溢出和共享。
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内的企业和机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产业关联,它们通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新常态下持续实现转型升级论文(含5篇)
新常态下持续实现转型升级论文(含5篇)第一篇:新常态下持续实现转型升级论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校原创文化也呈现出新的态势。
下面是新常态下持续实现转型升级论文,欢迎参考阅读!一、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效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横向看,首先是指自身的发展;从纵向看,则涉及制造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协调。
动态地看,既需要衡量转型升级的过程,也需要考察转型升级的效果。
以结构指标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效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产业之间比例看,服务业占比在“十二五”时期持续提升(二)从产业层级与技术水平看,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一直在加快(三)从能耗水平看,节能降耗不断取得进展,资源环境成本消耗持续减少(四)从劳动生产率看,“十二五”以来,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五)研发投入(R&D投入)是衡量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指标,它可以反映全国、地区与企业层面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最新进展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复杂的格局。
制造业的成长承受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力量挤压。
一方面,我国还在继续承接国际制造的产业转移,应该根据不同企业、行业与产业的发展状况,各地在推进“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制造业基地并行发展的前提下,形成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分期、分批地逐步向“全球配置型”制造业基地转化,积聚累积形成全球配置新的制造业中心。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走出去”也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还依然任重道远。
(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实证明,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创新驱动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唯一法宝,是替代传统的数量型竞争优势的不二选择。
要实现创新驱动,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市场为创新提供导向、激励和溢价变现的渠道。
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主体分散决策,独立决定自己想做什么和怎么样做,而非主要由政府规划和审批进行。
郑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科技投人 , 加强对 自身所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创 新体 系建设 , 如加 强 自主 研 究 开 发体 系 建设 测 试 和认证 体 系 等 方 面 ;另 一 种 是 制 造 企 业 ∀ 外 购 #服 务产 品 , 即制造 业企 业 为 了提 高效 率 , 降低 成 本 , 将 原本 内置 于企 业 的服 务 外 包 给专 业 的生 产 性 服 务
业企 业 !
虽然 郑州 市 的产业 结构 在不 断优 化 , 服务 业 特 别是 生产 性服 务业 规模 持续 壮大 , 新兴 产 业不 断 涌 现 , 与制造 业 的互 动 程 度 逐 步 提 高 等 , 但 在 发 展 过 程 中 , 还存 在着 不 可忽 略 的问题 ! 二 郑州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1.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整 体 发 展 比较 滞 后 ! 近 年 来 , 郑州 市生 产 性 服 务业 有较 大 程 度 的 发 展 , 但 和 其他 省会 城 市相 比较 为滞 后 , 特别是 新兴 的生产 性
是企 业 中两 种 业 务 的 ∀ 纵 向整 合 #, 企 业 通 过 增 加
偏低 !纵 向看 , 郑 州 市 的产 业 结 构 整 体 在 不 断 优 化 !第一 产业 所 占 比重逐 步减 少 , 第 二 第 三 产 业 比重 不 断扩 大 !200 6 年 , 第 二 产业 占 G D P 比重 为 53 .19 % , 服务业 占 4 2 .98 % , 二 者 合计 占 96 . 17 % , 形成 了第 二 第三 产业共 同推动 全市 经济 发 展 的格 局 !但是 近几 年来 , 服务 业所 占 比重 呈不 断 回落 趋 势 ! 根据 钱纳 里 的多 国模 型 , 三 次产业 之 间 的经 济 增长 率有依 次 替代 关系 , 首先 是工 业增 长 率 超过 农 业 , 接着 服 务 业 超 过 农 业 , 最 后 服 务 业 超 过 工 业 ! 当前 , 我 市正 处 在 工业 化 发 展 的加 速 期 , 并 向工 业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嘉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思考
1 . 新兴生产性服务业 占比不大 企业自身资源的使用效率, 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的专业化优势。 由于独特 的地理 区位优势 ,嘉兴形成了以纺织 、新材料 、装备 3 . 构建差别化 的政策体系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制造等优势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物流 、贸易 、 信息咨 机制 询、 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传统 的生产 性服务领域发展较早 , 2 0 1 3 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业集群 ,运用不 同机制手段 ,促进 其 年实现传统服务业增加值 1 2 6 5 . 3 1 亿元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达到 发展。一是对处 于形成初期的、以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 , 4 3 . 1 %; 而产品设计 、技术开发 、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生产 政府应强化政策鼓励、创造条件 , 引导其形成产业集聚 ; 二是对 于 性服务业发展进程较缓慢,其产业增加值同期仅为 3 6 5 亿元 ,仅 占 已进入成长阶段的、如海宁经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为代表 的产业 传统服务业的 2 9 %。 集群,政府应着重平台建设, 支持其通过竞争协同、专业化分工和 2 . 分类集聚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 技术外溢等机制 ,推动其发展 ; 三是对 于发展较为成熟的、以嘉兴 近年来 ,嘉兴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重发展服务业 ,形成 科技城为代表 的集聚区,政府应着重于软环境建设 ,强化市场力量 了特色各异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 ,目前全市已有 4 个省级现代服务 作用 ,保障其发展。
刘 运生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摘 要】 本文从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角度 出 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的现状和特点,探讨本地 区生产性服
务业的发展模式,以此为基础提 出对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析
赵静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其中也主要得益于市场和信息的快速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的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问题,也是优化服务行业结构的关键内容之一,我们需要认真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现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路径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对生产性服务产业的结构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同时我们也明显看到了我国紧急发展方式有了非常显著的改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从国际金融发展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种不同的产品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不同国家在生产服务型产业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同时,我国在新常态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使我国的生产服务业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变
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我国的服务业能够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1.中间投入的特征
生产性服务主要是对生产部门提供相关的有效服务,最终达到提高生产部门人员和物资的利用率,从而使企业的生产效率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加企业的收入,提升企业的经营状况。
2.有比较强的产业关联性
生产性服务产业与企业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并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企业的生产性服务对企业的总盈利是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最终收益状况。
3.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和信息的快速发展,生产工艺越来越细化也越来越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生产阶段,需要有非常专业的相关人员来负责企业的具体生产活动的计划和投入生产,这样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新常态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发展,这与我们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我国生
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和规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领导人,也特别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
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更加的多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快,这就使得各行各业对生产性服务的要求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的有所提升。
这也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社会环境。
根据我国2008 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快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行业、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等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都得益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
总的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良好发展现象,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1.优化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
21 世纪以来,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就是信息和技术资源,全球的服务性经济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迅速发展的信息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因此,生产性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改革需要重视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方面是,重点发展和重视对生产性服务的整体水平和所有环节都产生影响的方面,比如说信息科技、科学研究水平以及企业的综合技术服务水平等等,这种有关知识型的培育,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所有我们需要放在第一位置,认真做好
相关的工作。
第二方面,需要在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方面有新的发展思路,不能仅仅是强调流通服务行业的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是需要有更加高效和安全的物流信息平台,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企业拥有更加统一、高效和安全的物流信息平台。
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第三方面,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金融业的创新服务。
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在对金融信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提供更多的创新型服务,比如说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案或者企业上市方案,这些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
目前,在金融行业的生产性服务,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和亮点出现,从而拓宽现在的金融生产性服务的方向。
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好的发展方式和方法,然后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升对企业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以及企业的商务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小企业、上市企业或者创业企业都能够得到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
2.摒弃旧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新鲜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国家政府机关对其的把控和管制,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规范和管理。
同时,政府需要根据行业
发展的现状,及时的调整服务业的管制方式方法,进一步降低企业进入的标准,合理的引入更加具有发展潜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外资企业或者国有企业,进入到生产性服务行业中参与合理的竞争。
同时,国家执法部门也需要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合规性经营进行严格的勘察和管理。
增加生产性服务竞争主体的规范化。
同时,国家的相关负责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服务业的相关行业标准和竞争体制,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性服务市场的大环境。
国家执法部门在实际行使自身的职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行为,对不合理的市场竞争行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惩戒,对工程设计的招标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
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经营秩序,从而提升服务业转型升级。
3.生产性服务产业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生产性服务业的体制需要有更加深入和彻底的改革,同时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更加健全和全面的市场竞争机制。
我们国家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行业垄断的作用。
这些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现今的行业垄断局面。
这样就导致其他的生产性服务公司很难能够接触到相关的业务,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进入这些行业的服务门槛设置的比较高,导致市场没有非常公平公正的竞
争机制,其他的公司都很难与之抗衡,甚至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到这些行业的服务中去。
这种现象,最终导致的就是这些垄断行业的生产性服务竞争力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任何一个行业,一旦没有了合理的竞争机制,就会逐步导致服务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程度有所模糊和降低,使这些行业不能享受最创新优质的服务,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和长远经济利益。
4.支持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
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更加核心的凝聚力支撑产业往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链和行业链的延伸发展,有效地聚集相关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我国产业链和行业链的现状,充分增强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共享企业的有效资源、更加丰富社会中现有的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外部性的相关优势,从而一步步的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形成相关产业的共同进化机制。
我们国家的相关执法部门和负责部门,也需要分析和总结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政策,按照集聚发展和扩大生产性服务范围的要求,引导企业产业链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持。
5.实施战略转型策略
战略转型,积极承担国家战略和顺应全球大势,以开放包容的思想融入世界。
在全球经济大调整、制度大改革、资源大
整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着力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企业提供了巨大机遇。
中国企业应积极承担引领国家战略,抓住政策红利,加快“走出去”步伐,变“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为“世界是中国的工厂”:一方面,抢抓亚非拉美欧基建投资大潮,用产业转移的方式开展实业投资,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另一方面,用兼并收购的方法收购发达国家具有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的高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同时,企业还要树立为全球服务的责任感,建立合作共赢的经营文化,关注社会、环境变化,实现包容和持续的发展。
中国建材集团推出“责任蓝天行动”,提出“蓝天是我们的第一责任”,就是要把工业化和改善环境紧密结合,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在新常态下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加多的考验,其中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也可以是从多方面,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升。
我们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行业竞争规范和机制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和企业的行为,使企业的发展能够在一个更加和谐的大环境中。
我们国家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的提升,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相关的问题,更加全面长远的提出相
应的解决方案。
从而提升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水平,从而真正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余东华,范思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
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财经科学,2011(02).
[2]闫海洲.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0(12).
[3]韩明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宁波制造业转型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0(04) .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