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教时说课稿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以此思想为指导,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理论建模推理出SO2的性质,认识SO2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非观念。
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设计并动手完成家庭常见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实验,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关注生活中二氧化硫超量使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损害生命健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逐步树立合理应用化学物质的科学观。
因二氧化硫有毒,本节课的实验全部由高清视频代替,相比演示实验效果更好,只保留食品中残留二氧化硫的检验实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和性质用途。
2、能够利用元素化合价推测SO
2
的化学性质。
3、学会利用SO
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设计实验鉴别SO
2。
4、能够客观对待SO
2
的用途和危害,增强健康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设计及过程
四、板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
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硫和氮的氧化物..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本次说课..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通过非金属元素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为之后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打下一定的方法基础;也为第四节学习硫酸建立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有着承前启后作用..同时;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酸雨成因及防治措施等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胆猜想和实验验证等活动;使学生学习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初步体会推理、假设、验证的科学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加深学生对环境的理解和关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3、教学重、难点根据上面的分析;考虑学生本身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大气的污染;通过主动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问题;验证实验结果..其次我来说一下我对学情的分析二、说学情学生已在初中学习了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以及酸雨对环境的破坏等知识;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设置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此外;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在迅速的发展;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实验结果;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建构自己头脑的知识体系..再者;我来说一下教法和学法三、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推测性质再进行实验验证的过程;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在学法上;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然后;我来说一下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初识二氧化硫→推测性质→实验验证→二氧化硫与环境保护四个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本环节我希望能够从一个与实际相关联的情境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深入的思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具体我将如下展开:以当日的空气质量报告为背景;图片展示受污染前的城市面貌;创设情境..学生在老师的图片展示中进入情境;体会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教师随即引出二氧化硫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进入新课..新课讲解:;学生分组第一个环节是:初识二氧化硫..让大家用矿泉水瓶集满SO2观察;指导学生向瓶中加入20ML水;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现象..最后提问几个学生进行总结汇报SO的物理性质..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性2质推测;让学生推测二氧化硫的性质;我从两方面进行引导:可能是一种什么氧化物1、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进行推测;SO22、从二氧化硫的化合价推测SO可能有的化学性质2学生讨论并总结提出的假设..假设1、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假设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假设3、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在学生得出假设后;我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出可行方案;并引导学生对可行的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进行大胆的假设;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进行第三个环节:实验验证;由教师视频演示实验三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硫酸中;验证假设三;学生动手操作假设中的实验1把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盛满二氧化硫的试管中;验证假设一、实验2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注入盛满二氧化硫的试管中;验证假设二;教师巡视两组实验;提醒操作要领;启发学生观察想象..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并给出正确结论;引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设计的作用是:使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生成的问题;从中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接着是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学生通过观察我的演示实验;分析归纳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有色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复色..实物展示新旧两张报纸;让学生感受二氧化硫漂白性的特点..同时我引导学生对比二氧化硫漂白与次氯酸漂白的异同..设计意图: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推理、假设、验证的科学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构想;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最后是二氧化硫与环境保护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二氧化硫的功与过;让学生感知二氧化硫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它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防治酸雨的措施..巩固小节到此;主要的内容就结束了;针对巩固;提问学生进行总结;我在引导的同时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再以框架图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作业布置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布置了书面作业;第一题意在考察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掌握;第二题意在考察学生对于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又考虑到全班学生层次不一;我设置了课外探究题;让学生课下搜索资料探寻;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有哪些呢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最后;我来说一下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二氧化硫我将本节课的板书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二氧化硫初识-性质推测-实验验证-二氧化硫与环境保护我这样做得目的是想让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突出要点;以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知识..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欢迎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化学ⅰ人教新资料4.3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1)
化学ⅰ人教新资料4.3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在学习金属及一些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后的延续,是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巩固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以及二氧化硫对人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教学的难点:是可逆反应。
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人类、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办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观察生活到学会理论分析,再到实验探究又回到社会生活为主线,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原因,又增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体验到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三】教法分析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理论引导分析、从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四大主题,根据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回归生活为主线的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如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
本着这一教学思路,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多媒体展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所要接触到的非金属硫是学生学习了钠,铝,铁,氯,硅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接触的又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学生可以联系前面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运用到硫及其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中。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二氧化硫说课稿 高一化学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二氧化硫”说课稿湖北省宜都市外国语学校田玲玲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来源“二氧化硫”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系统的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中的硅和氯,无论在元素化合物的感性认识还是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和类比迁移能力,能够通过物质分类理论知识,来推导出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分析出二氧化硫中硫的+4价属于中间价态,从而推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设计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为实验探究做好了准备。
但他们实验操作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本节课采用问题讨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从二氧化硫的分类和化合价为起点,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大胆预测,自主探究,操作实验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有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从而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求知,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的漂白原理;(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形成交流、反思的学习习惯。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3)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硫与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硫与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环境问题;2. 掌握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环境问题;2. 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3. 如何防治酸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环境问题;2. 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探究性学习法;2. 合作学习法;3.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以“邂逅酸雨”为题,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过的环境问题,思考酸雨对环境的危害;2.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30分钟)1. 学习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2. 学习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3. 学习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了解酸雨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学习如何防治酸雨,了解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的措施。
三、巩固与拓展(25分钟)1.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完成《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思维导图;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讨论;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呈现。
四、反思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及时整理反馈意见;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反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硫与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
TIME EDUCATIONNO.9September时代教育说课是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它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师的素质。
笔者现就《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整体设计安排如下。
1说教材1.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位于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钠、铝、铁、硅、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通过非金属元素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为之后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打下一定的方法基础,也为第四节学习硫酸建立一定的知识基础。
同时,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酸雨成因及防治措施等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教材的重、难点①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重点的处理: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再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问题,验证自学结果,最后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分析二氧化硫使不同溶液褪色的原因,从而实现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掌握。
②教学难点:二氧化硫使不同溶液褪色的准确理解。
难点的突破:在初步掌握二氧化硫性质的基础上,按照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让学生清楚二氧化硫使不同溶液褪色的原因。
③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学习第一课时)。
2说目标2.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③了解可逆反应。
2.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②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问题,获得结论的推理能力。
2.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③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积极实践、崇尚科学的态度。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环境问题一、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目前我国及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知道一些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如何整治。
2.情感目标:通过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化学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生产及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只有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解决化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产生危机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技能目标: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三、基于问题式学习在“实践活动课”中的设计过程1、开始一个新问题用少量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
在学习《硫酸的工业制法》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播放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录像,并向他们提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问题。
铁一般的事实,极大的震撼了广大同学,很多同学在我提出这次实践活动课的设想时,纷纷向我建议,提出他们的设想。
学生要选一个人做记录员,负责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所确定的学习要点和活动计划。
在解决问题的开始,学生和教师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理解。
教师可能会问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学到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激发起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参照该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监察小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
学生可能会向教师提问题,以便获得有关信息,也可能通过自己做实验或其它探究活动来获取更多的事实资料。
2、后续行动具体分工:学生1组:收集、整理有关生活污染及化工工厂污染的数据。
学生2组:收集、整理有关世界八大公害事例的数据并制作有关计算机动画。
学3组:收集、整理有关酸雨的数据、数据并设计有关的实验。
学生4组:收集、整理有关核污染及化学事故的数据。
高中一年级化学第四章说课稿《硫和氮的氧化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起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的优
良品质:
3、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确立该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才能理解二氧化硫
探究性质,最后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化学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过
程,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饯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
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将课堂知识
和身边事件联系起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
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带来的负面作用,才能理解为什幺造
成环境污染。
4、教学难点及确定依据:
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
学性质
确立该难点的依据: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不同的性质,设计实验探
究性质,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多。
二、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
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本节选取典型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来学习,目的是使知识和用途相
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相结合,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
系,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进一步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培养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认识光化学烟雾等环境保护事件,掌握环境保护知识。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资料、信息处理与科学抽象能力,对学生进行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酸雨形成和危害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SO2和氮化合物对环境危害的认识和学习,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促进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音频素材、有关酸雨的图片教学过程图片导课投影:煤和石油燃烧时的滚滚浓烟:师: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空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工厂废气的滚滚浓烟中,主要含有哪些有害气体在危害我们的生活呢?生:粉尘和气体(SO2、CO和氮氧化物等)师:现在不少地区雨水的pH小于5.6,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我们就称它为酸雨。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酸雨区之一。
(视频)有关酸雨危害的纪录片师:由刚才的材料,我们看到了酸雨对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危害性很大,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酸雨的发展历史。
(用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1.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本世纪40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
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教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尔后在工作、生活中常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大体知识。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式,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和化学反映及其能量转变积存感性熟悉的材料。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有着继往开来作用,通过本节的知识,有助于形成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使整章知识系统化。
二氧化硫是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可巩固和提高对氧化还原反映知识熟悉。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紧密关系,能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把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危害能力目标:(1)培育学生自主探讨意识和能力(2)培育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看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映二、教法分析教学方式的选择与确信,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形进行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元素—碱金属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又学习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有了前面的知识作指导,学习起来应该可不能困难,因此本节选用的教学方式为以演示实验探讨教学法;讨论启发教法;对照归纳教学法.三、学法分析咱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
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育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要紧采取以下方式:分析猜方式,自主探讨法,归纳小结法。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
演示实验 对} b 归纳
2课标、 考纲 分析
课程标准和考试 大纲及考试说 明的要求 :一是通过实 验 了解非金属及其化合 物的主要性质 ,二是认识 其在生产 中的应用和对生态坏境的影 响。
【 导入新课 】 各小组展示课前查阅 的二氧化硫带来 的环境 问题 。
【 设计 意 图】 一方 面激发 了学生浓 厚 的学 习兴趣 , 觉 得
Ke y wo r d s c u r r i c u l u m s t a n d a r d ; l e a r n i n g s i t u a t i o n ;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 l e a r n i n g me t h o d s
Le s s o n Pr e s e n t a t i o n Dr a f t f o r t he Fi r s t Pe r i o d o f” Ox i d e s
o fS u l f u r a n d Ni t r o g e n ”/ / MaL a n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w r i t e r w i l l ma k e t h e l e s s o n p r e s e n t a — t i o n f r o m s u c h e i g h t a s p e c t s a s t e a c h i n g ma t e r i a l s ,c u r r i c u l u m
【 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 】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 , 提高环保 意识 , 加深学 生 对 环境 的理解 和关 注 , 培养其社会 责任感 , 增强其融入社会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说课稿
《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硫和氮的氧化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为后续学习硫酸、硝酸等重要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在本节内容中,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通过对这些物质性质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生对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联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来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硫单质的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了解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1)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定量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质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范文
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
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
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
地,顺利的,认真的,科学的接受知识,本机可教学设计如下:
1导入部分创设情境,温故知新(复习相关知识,引入新课)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学生在日常生活,新闻报道中常见的物质,所以在
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了解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正
面反面应用。课堂上组织同学交流讨论,并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生动的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
到培养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离子反应的本质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
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范文
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为大家推荐了高一
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
硫,下面,我将围绕本课教什幺怎幺教为什幺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
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片,学生分析猜想在这些事件中可能体现了二氧化硫的什幺性质。这样一方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说课稿 教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3、了解亚硫酸、三氧化硫的性质二、学习重点:SO2的化学性质三、学习难点:1.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2.使学生掌握可逆反应;四、学习过程:了解:问题1:初中所学的硫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哪些?1、硫的性质2、SO2的性质(1)SO2的物理性质问题2:SO2的物理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展示一集满SO2气体的大试管)?科学探究1: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SO2是否易溶于水?总结一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SO2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问题3:从组成上看:SO2一种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很多是酸性氧化物,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是SO2溶于水呈酸性?科学探究2把盛有SO2的试管倒立水中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度滴入2-3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加热,再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223CO2溶于水极为相似,亚硫酸也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
用化学的语言来表示这样的反应呢?SO2 + H2O H 2SO3这个反应称为可逆反应,我们以前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在同一条件下同时也会分解成CO2和H2O,同样也是可逆反应。
CO2 + H2O H2CO3[想一想]:请你判断以下几组反应有哪些属于可逆反应?A.2H2+O22H2O和2H2O2H2↑+O2↑B.N2+3H22NH3和2NH3N2+3H2 C.H2+I22HI 和2HI H2+I2D.2Na+Cl22NaCl和2NaCl(熔融)2Na+Cl2↑[考一考]:通过上面的例子,你能归纳出可逆反应的定义吗?可逆反应:(1)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练习]请同学们写出SO2与H2O、NaOH溶液、Ca(OH)2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2)SO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2问题4:根据SO2中S的化合价推断它具有怎样的性质?试设计实验来探究验证你的结论①氧化性,(SO2+2H2S====3S↓+2H2O)SO2的氧化性较弱,只在少数反应中体现。
硫和氮的氧化物说课稿教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氢硫酸淡黄色沉淀氧化性2H2S+SO2=3S↓+2H2O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漂白性【讲解】3.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1)制硫酸:S→SO2→SO3→H2SO4 (2)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3)杀菌消毒【思考交流】课本上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我们写的有何差别?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思考交流】那么可逆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有何联系和区别?的代表什么含义?【学生讨论】【教师讲述】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H2SO3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
这两个反应是同时同条件下进行的,SO2和H2O是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产物,H2SO3是第一个反应的产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
如果我们把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反应叫正反应,H2SO3分解成SO2和H2O的反应就叫逆反应。
这样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表示用可逆号。
注意可逆反应强调在同时、同条件下不同的方向进行,这同时说明可逆反应不能向一方进行到底,即产物和反应物同时并存。
【板书】可逆反应【总结】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表示用可逆号。
“”特点:同时、同条件,不同方向,同时并存。
【引入】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那么三氧化硫的性质有什么异同呢?【讲述】二氧化硫在适当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
【板书】2SO2+O22SO3 SO3 +H2O=H2SO4【讲述】三氧化硫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应时生成硫酸盐。
【板书】SO3+CaO=CaSO SO3+Ca(OH)2=CaSO+H2O【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91页资料卡片,了解硫化氢中毒。
【讲述】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实验探究展示交流1.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单质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2.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3.三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89-90页内容,总结单质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对课本P90页【实验4-7】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归纳整理单质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并总结整理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点拨精讲1.梳理归纳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2.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及亚硫酸的性质。
3.三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点拨学生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并列表比较SO2和HClO漂白原理差异性,了解可逆反应。
书写二氧化硫与水、氢氧化钠溶液、氯水、硫化氢的反应方程式,总结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小结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硫俗称硫磺(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①氧化性:S+Hg=HgS ②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2、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可逆反应) SO2+CaO==CaSO3SO2+ 2 NaOH == Na2SO3 + H2O ;SO2+ NaOH == NaHSO3②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③氧化性:SO2+ 2H2S = 3S↓+2H2O④还原性: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SO2+ Cl2+ 2 H2O = H2SO4+ 2HCl(3) 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4) SO2的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Na2SO3 + H2SO4=== Na2SO4 +SO2↑+H2O。
氮和硫的氧化物说课稿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教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
本节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教材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二氧化硫,以此为基点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相关性质进行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硫和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理解起着加深巩固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硫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空气的污染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1)、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生体验(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3)、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起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的优良品质:3、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确立该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才能理解二氧化硫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带来的负面作用,才能理解为什么造成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教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本节选取典型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来学习,目的是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相结合,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进一步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态度、价值观。
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合作讨论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思路。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硫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空气的污染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生体验。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
(3)、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起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带来的负面作用,才能理解为什么造成环境污染。
4、教学难点及确定依据:
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确立该难点的依据: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不同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性质,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多。
二、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展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学生的现状,本节课的教学我突破了传统元素化合物课堂中采用的结构——性质——存在——用途的一条线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及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查阅资料、猜想性质,设计实验探究性质,最后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化学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饯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将课堂知识和身边事件联系起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猜想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小结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其依据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氧化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新闻报道中常见的物质,所以在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了解二氧化硫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正面反面应用。
课堂上组织同学交流讨论,并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生动的图片,学生分析猜想在这些事件中可能体现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二氧化硫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学习它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应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为了把二氧化硫使石蕊变红,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品红褪色,使酸性KMnO4和溴水褪色整和起来,我把教材顺
序和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先分析漂白性,再讨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氧化性、还原性。
(1)合作学习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展示课前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硫气体,由学生通过看、闻、实验等小结得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进一步巩固学习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
(2)演示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把储存于针筒里的二氧化硫气体缓缓推入滴有品红的水里,讲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同时出示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新旧报纸,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思考讨论设计实验验证,最后列表比较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并用动画辅助说明。
说明:由于二氧化硫的制法教材不作要求,也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二氧化硫在课前收集储存于针筒里。
加热已经褪色的品红溶液时,为证明有二氧化硫气体产生,我在试管口放置一瓣红色鲜花,并在试管口套上一小气球,防止逸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
这样改进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也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应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提出问题:什么是酸性氧化物?如何设计合理实验方案来证明?如何操作?
学生讨论,相互补充,得出方案,最后选择方案进行分组
实验探究,汇报结果。
小结练习:练习书写SO2与水,NaOH,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SO2与水反应的可逆性,指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同时存在SO2,H2SO3,H2O。
猜想: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是褪色还是变红呢?
学生实验验证,教师点评。
(4)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
理论推测:二氧化硫除了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外,可能还会有什么性质?
讨论:如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选择什么物质?为什么?
讨论: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就一定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吗?还需要补充什么实验?
学生:还可能是SO2漂白了溴水、酸性高锰酸钾。
可以把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或者是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生成了H2SO4。
探究实验:两人一组,分工合作。
汇报结果,练习书写方程式。
说明:①在这两个环节上,我将其设置为学生探究实验。
在探究教学中注意了开放性。
既然是探究,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学生在讨论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方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我不是立即予与肯定或否定,而是通过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相互评价,得出最佳方案。
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②在二氧化硫使含有酚
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使酸性KMnO4和溴水褪色这一点上,我设计了引导探讨颜色褪去的原因分析,并如何用实验来验证。
突破了常规教学中在这一环节上的简单处理,一方面与前面SO2的漂白性知识进行了整和,加深和巩固了SO2的漂白性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SO2的多重性质在不同环境下可以独立表现。
不仅使重点变为学生主动探求的知识得以落实,并把难点通过实验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做到了深入浅出。
③学生实验用到的二氧化硫气体均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代替,课前准备好分发于学生课桌上。
既方便实验,又避免了教室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只作简单提出,不作深入讨论探究,这样处理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④学生合作探究实验,在合作讨论、实验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勇于质疑的品质,培养了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板书设计
一、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1:40),易液化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2、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3、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三)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
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的要求,采用分析猜想、实验探究的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到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