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与社区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居民的社会生活发生的一些变化申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居民的社会生活发生的一些变化申论](https://img.taocdn.com/s3/m/1b0a35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8.png)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居民的社会生活发生的一些变化申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这些变化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经济、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40年前,人民衣食无忧仍是一种奢望,而今天,多数家庭都能享受到相对富裕的生活。
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满足温饱,更追求品质和个性化。
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在有品质、有特色的商品上,这也推动了商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使居民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在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使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农村地区的孩子也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40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承担起子女的大学学费。
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兴起也为更多有学习渴望的人提供了机会。
这些变化使得更多的居民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了整体的文化素质,为国家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医疗领域,改革开放使得医疗资源更加普及和优质化。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居民对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强,更加注重预防保健,生活方式也更加健康。
40年前,在疾病面前,很多家庭都束手无策,而今天,医疗水平的提升让更多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延长了居民的寿命。
在文化、娱乐领域,改革开放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和娱乐选择。
40年前,文化生活单一、匮乏,而今天,各种文艺演出、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享受的机会。
电影、音乐、游戏等娱乐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让居民有更多的娱乐方式选择,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4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居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这些变化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医疗、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保障,经济地位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30年三水社会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三水社会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103e43d3b9f3f90f76c61b40.png)
改革开放30周年与三水的社会发展摘要:三水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很大。
改革开放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三水的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三水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三水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写作提纲:1、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2、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教育事业的发展3、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文: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改革开放30年来,三水区政府致力于倾听民意,改善民生。
尤其是近年以来,为了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至2008年三水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真正惠及全区的人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为了方便三水人民就医,从2003年开始,三水在各个城市社区以及村庄分布密集的地方建立了医疗服务站,在这些医疗服务站中,居民凭借身份证就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障体系带来的优惠。
以前在一些大医院中看个小病,例如感冒、发烧的都要花费超过100元,但是现在有了医疗保障,这些看病的花费减少了一大半,切实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
三水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是以构建和谐三水,幸福三水为出发点的民生工程。
三水区现有区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区妇幼保健院、区职业防治所、区疾病控制中心4所公立医院;10个镇级医院(其中1间公立,2间实行了托管、7间改制民营医院);公有卫生站28个;民营医院、诊所57间。
居民的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医院业务得到拓展,服务效率得到提高。
完善的医疗服务格局为三水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筑建了坚实的实施平台。
在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三水分别于2001年7月和2003年5月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根据最新资料统计,三水社保参保人数为102480人,医保参保人数为288872人,基本覆盖三水常住人口,农村的覆盖率为100%。
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的变化通用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的变化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abc1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f.png)
04
住的变化
住房条件的变化
城市住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居民 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从拥 挤的筒子楼到宽敞的公寓和独立
住宅,居住空间更加舒适。
农村住房
农村住房条件也得到改善,从土坯 房、茅草房到砖瓦房、小楼房,居 住环境逐渐现代化。
住房品质提升
住房品质和装修水平不断提高,居 民对住房的舒适度和美观度要求增 加,促进了家装行业的发展。
改革背景
•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 展。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2
衣的变化
服装款式的变化
款式多样
随着时尚潮流的演变,人们的穿着款 式更加多样,从传统的中山装、旗袍 到现代的西装、牛仔裤、T恤等,满 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出行工具的变化
出行工具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出行工具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如高铁 、地铁、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出 行的便捷性和效率。
出行工具智能化
智能化的出行工具如滴滴打车、共享汽车等也逐渐普及, 通过手机APP即可预约出行服务,方便快捷。
出行工具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环保出行工 具,如电动车、自行车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居住环境的变化
城市规划与绿化
01
城市规划更加注重绿化和生态环境,城市公园、绿化带等公共
空间增多,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社区建设
02
社区建设逐渐完善,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文化活动等配套设
施丰富,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
城乡居住环境差异缩小
概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概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b2b39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0.png)
概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自197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经济成就:1.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的贫穷落后国家成为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内生产总值最大的大国之一,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年均增长率超过9%,经济总量从500亿美元增长到超过14万亿美元。
2.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
已成为多个行业的全球制造业工厂。
中国是最大的国际货运运输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输出国之一。
3.减贫成效显著:中国将减贫列为发展经济的优先任务之一,减贫成效显著。
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8350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500多万人。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数最多的国家。
4.城乡发展不平衡逐渐缩小:改革开放之初,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城市发展落后,乡村贫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通过发行房地产方案,资助小生产策略,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缩小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差距。
社会成就:1.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推进义务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等措施,提高了教育普及率。
目前,中国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普及率已经接近100%,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达到300万,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2.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健康中国战略,已经让全民享受到了较为优秀的医疗保健服务。
3.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高端科技不断突破,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
4.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海外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中华文化、中医药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名片之一。
总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之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居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居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https://img.taocdn.com/s3/m/36512d4e852458fb770b5680.png)
城乡人民生活全面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摆脱“贫困”,普遍实现“温饱”,正向“小康”迈进。
20年来,我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居民收大幅度提高,消费支出同步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改善。
1、城乡居民收入在经济发展中快速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526元增加到97年的5044元,20年间增长了8.6倍。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97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85元,比90年代初期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51元增加到1997年的2070元。
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为生活的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年来,多数居民生活水平已达温饱,部分家庭已迈进“小康”,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已比较注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
97年,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已达3080元,是90年的2.5倍,每年增长14%,农民的生活也有很大提高。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收入的增加,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引起了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吃、穿、住、用、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吃的方面,居民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
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四月份发布的信息,我国商品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97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猪牛羊肉30.5公斤,粮食9.2公斤,作为主食的精米细面占粮食消费比重由90年的80.1%上升到97年的99.1%,提高19个百分点,人均消费鲜蛋17.5公斤、鱼12.9公斤、鲜奶1.7公斤、干鲜瓜果59.8公斤,分别比90年增长率加10.1公斤、4.1公斤、1公斤、13.8公斤。
穿的方面,居民穿着向“成衣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生活中人们印象最深刻、最直观、最生动的变化莫过于衣着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77c36ca26925c52cc5bfdc.png)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一)经济增长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在1978年39亿元的基础上,以年均65亿元的增幅快速增长;1985年突破百亿元,达到112亿元;1997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040亿元。
①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经济发展的成绩更是显著,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2005年新疆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是1978年的66.77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0.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52%),年均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1位,是全国12个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的省区之一。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08%提高到2005年的1.43%。
②(二)产业结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化。
1978年,新疆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9︰46.2︰17.9,1982年产业结构退化为43.1︰35.4︰21.5,此后逐步好转,到1992年,第二产业比重又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使新疆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
1997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这标志新疆正式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③近些年来新疆的工业化程度更是在不断加深。
(三)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大幅度提高。
2005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482元,比1978年的人均收入119元增加了2363元,增长了19.9倍;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90元,比1978年的人均收入319元增加了7671元,增长了24倍。
“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分别比“九五”时期提高1.2和1.6个百分点。
④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表现在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及问题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及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2536195f0e7cd184253647.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2012级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专业冶金工程学号 ******** 姓名纪雷刚完成时间 2013年08月21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内容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
因为,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
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一、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
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
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
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
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
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家乡从前和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家乡即将种植的季节,也是农民大忙的季节。
30多年前,农村基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
而今,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简直叫人不可思议。
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
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饭是等来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说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没有。
那时人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用来给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
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
现在,家家住的都是砖瓦结构,屋里装修得是富丽堂皇。
吃的是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天天不断,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
论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97c2b89d4d8d15abe234e8d.png)
论 中国城 市社 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陈展
摘要: ,I土区建设是新时期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重更罐豇赫-‘’誊是政治文明般 并口精l剩 奄没的重更
蓉 氛鼠嫡 城枣社 区建设瓯蠢_柱·定的:氖数 趋南 柱一畚巯 的 题 面蟪舔讷i政治舞口缝 ’济l {赍'加强 城 帮
(3)城 市 社 区使 社 区功 能 得 到 强化 。城 市 礼 区 普 遍 开 展 了便 民利 民 服务 、治 安综 合 治 理 、美化 环 境 以 及 各 项 群 众 喜 闻乐 见 的文 娱 活 动 ,尤其 是 着 手 解决 了一 些 群 众急 需 解 决 的 问题 ,因 此 得 到 人 民群 众 的欢 迎 和 支 持 。各 部 门 、各 驻 区单 位 在 社 区 中找 准 定 位 ,从 各 自本 职 T 作 出发 ,向社 区 提 供 了大 量 的人 力 、财 力 、物 力 支 持 。 同 时 ,社 区 建 设 丰 富 了社 区 生 活 ,使 居 民生 活 质 量 提 高 ,社 区凝 聚 力 增 强 ,群 众 自 觉 参 与 社 区 活动 的积 极 性有 所 提 高
稳 定 。 (2)城 市 社 区使城 市 基 层 政权 和群 众 自治 组 织 建 设 得 到 加强 推
进 城市 社 区 建设 ,使社 区腻 委 会干 部 素 质 有 所 提 高 ,工 作 条 件 有 所 改 善 。社 区居 民通 过 民主 选举 、评议 社 区工 作 和参 与社 区事 务 .既 促 进 了 社 区 工作 作风 ,提 高工 作 质 量 和 工作 效 率 ,也 进 一 步 扩 大 了基 层 民 主 ,密 切 了十 群 关 系 。
(3、社 参 蔓j意 识 比较 薄弱 。在 我 国 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居 民 的礼 区 意识 比较 淡 薄 ,礼 区 建设 又是 靠 政 府 自上 而 下 地 推 动 ,社 会 参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0ccdb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c.png)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变化1. 引言哎呀,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咱们的生活和身边的世界都变了个样,简直像是坐上了飞驰的列车,风驰电掣。
想想当年,咱们大部分人还在为温饱发愁,而如今,吃穿用度都不是问题,真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看看这些年各行各业的神奇变化吧!2. 经济的腾飞2.1 市场经济的崛起说到经济,大家一定觉得咱们的市场现在可热闹了!以前啊,想买个什么都得排队,特别是像大米、食用油这种生活必需品,那可是稀罕货。
可现在你随便走进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你眼花缭乱,简直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
手机支付、网购这些新鲜玩意儿,让咱们买东西都像变魔术一样,哗啦一下就搞定了。
不得不说,这市场经济真是给咱们带来了不少便利。
2.2 创业热潮说到创业,简直是热火朝天。
年轻人都开始搞起了自己的小事业,从网上卖货到开咖啡店,真是让人看了既羡慕又佩服。
以前大家都想着找份铁饭碗,现在可好了,人人都想当老板,人人都想试试自己的能耐。
这种拼搏精神,简直可以用“壮志凌云”来形容,谁说咱们年轻人不行呢?3. 科技的飞跃3.1 科技改变生活再来聊聊科技,这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前咱们家里有个大大的电视,才几个频道,真是无聊得要命。
而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高科技产品,把整个世界都放在了指尖上,随时随地就能刷新闻、看视频,真是“信息爆炸”。
再加上网速飞快,直播、短视频层出不穷,简直是让人停不下来,谁还记得当年的黑白电视呢?3.2 生活智能化咱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智能化了,家里有了智能音响、智能家居,连买菜都能通过手机下单。
想想以前做饭得亲自切菜、炒菜,现在只需要一声“嘿,助手,帮我烧水”,嘿,立马就搞定!真是方便得不要不要的,科技让我们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仿佛走上了快车道。
4. 社会的变迁4.1 文化多元化说到社会变化,咱们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以前大家都爱看电视,似乎没啥选择。
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上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上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388ff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6.png)
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上的影响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中国自从1978年走上开放的道路以来,距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
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伴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可以说这是一种飞跃,这些改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先从教育说起吧,教育的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我国七七年恢复了高考,文革十年那种单位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上大学的模式被招生考试代替,使得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公平的接受教育。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民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教育制度的不断进步,使得大学已经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热潮,发展到如今许多家长把孩子从初中、高中、和大学都送出国外教育。
这样为我国和世界造就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掌握现代化知识的各类人才。
再说人们的衣食住行,自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的吃饭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食品、蔬菜,肉、禽、蛋、奶已经是很丰富的了。
人们已经不再追掘含求吃的饱,而是追求吃的册和好,吃的健康,绿色食品,健康食品风行。
以前只有少数食堂和国营饭店,凭粮票定时定点用餐。
而现在,饭店林立,星罗棋布于各个社区,有许多餐馆24小时营业,你可以吃到各地的美食,城里那些吃惯了城里饭的人,还有农家乐可以供你享用。
而人们穿衣也已经摆脱了绿、蓝、灰,军装、中山装,大家的衣服已经从趋同、一致变为了追求自由,彰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从交通上来讲吧,小时候,马路上,可以看见的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了。
慢慢的摩托车取代了自行车,很快的,电瓶车多了,到了现在,我们出行所采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
然后是火车、飞机、地铁、动车等等,看着这些交通工具,一批被另一批取代,我们的出行方便了很多,去的地方也因为主流交通工具的改变而增多。
有了火车,我们可以更方便的去远的地方学习,旅行,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式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式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37d189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f.png)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式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活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社会角度和文化角度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经济角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全天候的电力供应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买得起车、住得起房、吃得起好的食物,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现实。
然而,人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全球化的竞争加剧,让生活压力和工作强度不断增加。
人们开始注重个人发展,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不再满足于物质的满足。
个人消费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追求品质、健康和环保的消费观念逐渐形成。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健身、旅行、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二、社会角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市,拥有更多的职业机会和生活选择。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各种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和融合,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社交方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和亲朋好友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途径来扩展社交圈子。
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他人的动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网络上的社区和群组也成为人们互相交流、分享和互助的平台。
三、文化角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也经历了重大变迁。
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深入中国社会。
人们开始接触、欣赏和传播不同的文化产品和理念,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的趋势。
音乐、电影、艺术、时尚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种类繁多、多样性的特点。
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重新的关注和传承。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研究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哲学思想等逐渐得到重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大连变化
![大连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3d81041336c1eb91a375daa.png)
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30年的改革开放,为大连注入了勃勃生机和巨大活力,大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这30年,是大连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社会进步最大、城乡变化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由计划经济束缚较重、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弱的城市,发展成为开放度高并具有极大活力的城市;已由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发展成为城市功能比较完善、城乡趋于共同繁荣的城市。
30年来,大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获得了许多世人瞩目的荣誉。
今天,我们可以满怀豪情地说,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大连正日益发挥出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作用,已成为一颗享誉国内外、熠熠生辉的“北方明珠”。
30年来大连的老百姓真真切切从各方面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据大变革。
在计划经济时代,住房一直作为国家或单位提供给职工的福利之一,住房投资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居民住宅投资严重不足。
据统计,1986年,大连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仅6平方米建筑面积,有近50%的城镇居民家庭缺房或无房。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通过向私人出售公有住房和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1999年,大连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6平方米建筑面积。
到2004年,这个数字增加到21平方米。
2007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7平方米。
居民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
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的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0年来,房屋用材主要从普通的粘土砖到节能环保的新型墙材,从木、钢窗到塑钢窗,从大量的50平方米普通住宅到现在各类住宅,房屋结构从多层砖混体系到高层剪力墙体系……人们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漂亮。
80年代“忧”其屋:房屋面积都偏小,厨房厕所大家用。
这期间的居住状况,可以用“混合功能”这4个字概括。
除了一些极少数的“单元楼”,大多数人住在没有独立厨房,没有卫生间的简易单元楼、筒子楼、平房和大杂院里。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a6c149e87101f69f319537.png)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课题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
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3.课题研究的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辽宁丹东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变化2000字
![辽宁丹东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变化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01cccb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f.png)
辽宁丹东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变化2000字蓦然间,改革开放已走过40个春秋。
说起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居民顾伟家的生活变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每隔十年一换的电视机了。
每一台电视机,都有着令他难忘的回忆。
改革开放之初,电视机是地道的奢侈品。
那时,顾伟正准备成家,买台电视机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可一台丹东生产的12英寸黑白小电视机要290元,顾伟当时每月的工资只有42元。
自己买不起,只能让未婚妻拿了150元。
电视机不仅卖得贵,想买到手更难。
为了买这台12英寸黑白小电视机,顾伟和爱人披星戴月地在商店门口排了半宿队。
商店大门一开,大家就一拥而进,抢着往楼上跑。
不要说挑挑试试,只要售货员搬出一个装电视的箱子,顾客拿起来就跑。
回到家里,顾伟和爱人便迫不及待打开电视机看。
虽只有3个频道——中央电视台、省台和市台,节目非常有限,“但即使这样,我们也是看得如痴如醉,这是我们家里科技含量最高的电器了。
”这样的黑白小电视,顾伟家住的胡同十几家只有3家拥有。
每天晚上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播出时,胡同里居住的五六个小孩儿都会带着小板凳来到他家观看,有时候家长也会过来。
屋里太小,他们有时还将电视机搬到小院中。
那时,为了让黑白电视有色彩感,市场上还卖一种彩色电视膜——透明塑料片,上是天蓝色,中间是粉红色,下面是棕色。
把这个膜放在电视屏幕上,就有了一点彩电的感觉。
电视机给顾伟全家乃至邻居带来了无穷的生活乐趣。
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上流行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
买彩电非常困难,需要有特殊的购买券。
1989年,顾伟想尽办法弄到了一张购买券,可以直接到电视机厂仓库中提货,从此,他家告别了黑白电视机,进入了彩色时代。
顾伟的儿子顾然从小办《家庭周报》,丹东电视台为孩子办报拍了一个专题片。
当电视台播放这部专题片时,全家还和邻居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分享儿子出现在电视中的奇妙情景。
“2001年,我家贷款买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
原来的18英寸彩电,放在客厅就很不协调了。
申论 居民生活变化的过程
![申论 居民生活变化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b2a6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0.png)
申论:居民生活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阶段(1978-19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农村居民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逐渐增加。
城市居民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逐渐从单一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转向多元化的就业市场,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这一阶段,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但仍然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2. 消费结构升级阶段(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阶段,居民开始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向提高生活品质,消费结构逐渐升级。
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等新兴消费逐渐普及,居民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休闲娱乐、教育等消费需求逐渐增长。
3. 住房条件改善阶段(2000年代)在这个阶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许多人从拥挤的公有住房搬到宽敞明亮的私有住房。
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4. 全面小康阶段(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旅游、教育、健康、文化等新兴消费迅速崛起。
居民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广泛应用,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5. 追求美好生活阶段(当前至未来)在这个阶段,我国居民生活将更加关注身心健康、幸福感和获得感。
居民消费需求将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性消费,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得到普及。
在这一阶段,我国居民生活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经历了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到提高生活品质、再到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与社区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与社区生活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7f53fedaeaad1f346933f2c.png)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与社区生活的变化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
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何谓“经济全球化”?就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o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
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f0c925aaea998fcc220e36.png)
本文原创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正确的政策方针的指引下,我过城乡经济建设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和进步,而我的家乡广西也一样迅速发展起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变化家乡农村城镇一、农村的变化1. 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 农业税收改革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
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 农村住房发展变化农民的住房有了极大改善。
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如今的砖瓦房、楼房,过去祖孙三代同居一室的现象不复存在,人均住房面积从五、六平方米变成近三十平方米。
数代农民人居有其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历史性的变化。
4. 农村医保实施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5. 农村交通发展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30年前,农村交通非常滞后,大多是土路,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路泥,农产品运不出去,需要的生产资料运不进来。
而如今高速公路、国道和乡村公路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城乡的公路网,四通八达,使物资交流有了可靠的保障。
6.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
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变化-普宁(修改版)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变化-普宁(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ff5abab0717fd5360cdc18.png)
普宁的三大经济产业
1.纺织服装(主导产业) 2.医药(支柱产业)
3.水果产业(支柱产业)
1995年4月被我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 1996年6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青榄之乡”; 1997年7月被国家首批批准为八个全国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2002年12月与东莞、中山等同时成为首批“中国纺织基地”; 2004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普宁“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 2007年初,中国中药协会把普宁定为全国首个“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013年12月28日,“和谐号”动车组驶入夏深高铁 普宁站 • 维平机场
二、经济产业发展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村18位 农民签下“ 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 。 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当年, 小岗 村粮食大丰收。 1980年代初期,中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这一项重要的改革。
普宁国际服装城
普宁药材市场
农产品
三、我们的民俗文化
逢年过节有……
源溯明代。英歌舞的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 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 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剧
四、我们的风景
盘龙阁
西林古寺
一、住房交通以及生活上的变化
龙 堀 小 学
• 1995年,深汕高速建成通车; • 1996年,汕头海湾大桥通车; • 1997年汕汾高速通车,三者联通开拓了珠三角不经普宁可到厦漳 泉的快速干道,河源高速改道,普宁交通枢纽地位急剧弱化,商 贸受重创…… • 2009年,交通厅通过汕普茂高速踏勘报告评审,普宁境内将形成有 揭普惠、汕普茂、登岗三高速纵横交错的布局,加上北接海峡西 岸经济区及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联动深汕厦三大经济特区的厦 深高速铁路,普宁再度成为粤东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04904cef705cc17552709cc.png)
新的问题
阿迪达斯、李宁等体育品牌在国内非常受欢 迎,但是消费者在购买时肯定不会想到,就是这样的 国际知名品牌服装,却含有严重的健康隐患。今年45月份,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英国、阿根廷等全球 18个国家采购了15个服装品牌的78件样品,其中包括 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和鞋类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这 15个服装品牌中,有14家存在问题,抽样的78件样品 中有52件样品含有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品评,中国人的胃
最近,有网友戏称中国人的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胃:我们 中国人的胃真的是太结实了,也太强大了,它尽职尽责的负责消 化一切不能消化的东西的责任,同时负责我们生命第一关的神圣 使命。那些胶面条,算个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那些皮革奶,算是个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那些鎘大米、石蜡锅、毛醬油,算个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那些药火腿、双氧翅、增稠蜜,算是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什么紅心蛋、糖精枣、氟化茶,算个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那些铝馒头、硫银耳、瘦肉精,算个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那些纸腐竹、罌粟汤、塑料米,算个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那些苏丹红、三聚氰胺、增白剂是个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们; 那些尿素豆芽、无根济、膨大剂算什么玩意,我们消化它 们……
服装之90年代:着装多样化
• 踩脚裤让当时的女人 们共同发烧,凡女性莫 不人腿一裤,再后来, 集贸市场卖菜的大妈、 嫂子与小姑娘也都“踩 脚而裤”。
做衬衫 必带垫肩
• 那时的宽肩膀与厚垫肩,可以说是国际接轨的产 物。国际上80年代的宽肩传入中国流行到90年代 中期!
不再稀罕“的确良”纯棉的文化衫火了
可编辑
总结
• 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 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 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 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 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社区矫正对象问题根源分析报告
![社区矫正对象问题根源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1e61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5.png)
社区矫正对象问题根源分析报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社区矫正对象的增多。
社区矫正对象问题的根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压力与社会不平等随着经济增长的迅猛,社会阶层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显著。
同一社区内,一些人生活富裕,享受着优质教育、医疗和居住条件,而另一些人则面临经济困境,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因此,社会不平等和经济压力使得一部分人陷入犯罪的诱惑和境地,成为社区矫正对象。
二、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他们在城市里往往只能从事低收入、低社会地位的工作。
这些人面临的生存压力巨大,为了维持生活,一部分人被迫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而成为社区矫正对象。
三、家庭教育与价值观传承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个人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一些家庭无法为子女提供健康的教育环境。
一些家庭中,缺乏对孩子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传承,甚至存在着不良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暴力等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了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不良行为,最终成为社区矫正对象。
四、社会道德缺失与文化僵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对待社会道德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
同样,一些陈旧的文化观念也束缚着社会的发展。
缺乏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导致了社会道德的缺失和文化的僵化。
这些因素也促使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增多。
五、精神压力与心理问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一些人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心理问题极易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使得一些人陷入犯罪的境地,成为了社区矫正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与社区生活的变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
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何谓“经济全球化”?就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
治,文化上相互往来相互依赖。
30年,中国取得了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显著成果。
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会在中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突出。
一是继续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规模已很庞大,人口、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瓶颈等制约趋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以及区域、阶层之间分化加大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与人民群众政治表达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与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滋长之间的矛盾;五是在西强东弱长期存在,必须与资本主义共处并存、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自己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六是中国实力的稳步增强和其他大国力图维护有利于它们的世界格局之间的矛盾;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之间的矛盾,等等。
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任务还很重,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要求深化改革开放。
目前,改革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除干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就认真的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精神,现在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变化可以从百姓生活变化中看出来,科学发展体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收入水平、教育文化、居住条件、交通通讯、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历程中看出来,可以说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的变化涉及到方方面面,水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这里就以水为例吧。
儿时的记忆里,爷爷起床后,就挑起扁担去村头的井旁担水,遇到农活忙的时候,就改到晚上。
吱吱呀呀的扁担声里,爷爷的脸上添了皱纹,头上生出了白发,背也变得微驼,那条扁担陪伴爷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去年,爷爷的扁担退役了,院里的自来水龙头哗哗响着,爷爷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传了好几代的扁担,见证了祖辈辛苦劳作的扁担,立在角落里布满了灰尘。
以前总以为科学发展观很远,很宏观,很政策化,没想到科学发展观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中,这一点点的变化正是体现了党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点点累积
起来就是那个宏大的科学发展观!
今夜的风越吹越凉爽,越吹越让人舒服,中午还酷热难耐,现在却凉爽袭人,变化得真快!可是,这一点也比不上社区生活变化的快。
比如说建筑吧!以前的房子是又破又矮,而且电话没有,电脑没有,电冰箱没有,电视机没有……但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发达了,电话、电冰箱、电视机等都有了,房子也变得又高又漂亮了,而且城市变得干净美丽了,高楼大厦亭亭玉立,看上去仿佛是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士兵,站得笔直。
再说说生活吧!社区里人们的家庭条件好了,人们穿得好了,夏天穿着美丽的中裤,漂亮的裙子,冬天穿着时髦的棉袄,春秋穿着好看的衬衫,以前,只能穿些破衣服,人们现在吃得也好了,每天吃鱼吃肉,早上一杯牛奶,一两只鸡蛋,还要几片面包,休息时,有水果,什么苹果、梨、西瓜……真是应有尽有。
可是,最让人感到快乐的还不止这些呢!我们的社区还划出了许多的绿化带,地表披上了地毯般的青青草坪,还稀稀落落地植着月季、桂花,每到金秋时节,总有阵阵清香飘散开来,吸引我们去嬉戏,也放慢了不少行人的步伐. 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可是,我还有一点小小的愿望:像我们住在高楼里,只想着我明天穿什么,要什么,不知道农民伯伯辛不辛苦,累不累,农民伯伯吃的是什么,我希望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出现更多像我们这样的社区,让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
环艺2班 20111108217 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