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分类归纳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
一、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
1. 汉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
2.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论语》、《史记》等。
3. 文言文的地位和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言文的语法
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2. 句法:并列句、主谓结构、宾语结构、状语结构等。
3. 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4. 语气: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
三、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
1. 理解古文:通过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
2. 古文翻译:如何准确地将古文译成现代文。
3. 古文赏析:解析古文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艺术特点。
四、文言文的修辞与表达
1.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
2.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文言文的古雅、严谨、典雅的特点。
3. 古文的经典句型和成语:如何正确运用古文的经典句型和成语。
五、文言文的作文与应用
1. 古文作文:如何运用古文的语言特点写作古文作品。
2. 文言文的应用:在现代文学作品、诗歌、文章中的应用和传承。
总结: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可以启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文言文知识点的系统分类总结,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要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希望这篇总结对于学生们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
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一、与“官员任职相关”的词语。
1.知:主持。
如①《宋史•黄庭坚传》:知舒州。
①《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
2.典:主持;主管。
如《书•尧典》:命汝典乐。
《三国志•吴仪传》:专典机密。
3.主:主持,掌管。
如①《世说新语•政事》: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
①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
4.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在任。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5.下车:新官到任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后汉书•张衡传》6.坐:因犯……罪或错误。
如《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7.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新唐书•魏微传》: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12、表主管的:知、典、主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
官府供给粮食。
古代文言文文体
古代文言文文体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历史记录、哲学著作等。
由于古代文言文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必备工具。
古代文言文的文体主要可以分为史传文、议论文、辞赋、小说文和笔记文等几大类。
1、史传文:以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如《史记》、《汉书》等。
2、议论文:包括策、论、议、辩等,主要用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3、辞赋:一种以抒情和描写为主的文体,形式讲究韵律和文采,如《离骚》、《赤壁赋》等。
4、小说文:以叙述故事为主,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
5、笔记文:是一种随笔、杂记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如《梦溪笔谈》、《石匮书》等。
以上是对古代文言文文体的简单分类,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
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①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①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①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①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①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①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①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①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①牵连,定罪。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22.多:赞扬欣赏。
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文言文分类汇总(带标点)
文言文分类汇总叙事类《智子疑邻》*七上30—160《韩非子》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七上30—160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狼》*七下30—221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愚公移山》*九下23—178《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初中语文文言文分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分类
初中语文文言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史书体:这类文言文常见于史书和纪传体的写作中,以纪录历
史事件为主要目的,具有记叙、叙事的特点。
2.辞赋体:这类文言文通常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来表现其
文学造诣,以赋、颂、咏、怀等为主要形式。
3.骈文体:这类文言文通常以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为主
要特点,表现对事物的感受和思考。
4.论说体:这类文言文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以对话
形式表现出儒家思想。
以上分类仅供参考,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文言文主题分类整理(山水篇+人物篇+道理篇+说明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主题分类整理一、山水篇包括:《桃花源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观潮》1、作者因贬谪而用山水体现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被贬黄州,因无人与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寻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
《小石潭记》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总结】以上两篇游记因作者被贬而表现内心的凄苦悲凉。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借作此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好友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朋友。
《醉翁亭记》作者虽被贬谪,但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总结】以上两篇,作者虽被贬,但却无被贬的悲凉,而是心中想着国家想着天下百姓。
2、通过描写景色来感受自然。
《三峡》通过对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激发出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答谢中书书》通过对秀美的山川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与朱元思书》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含蓄地传达出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总结】以上三篇通过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满井游记》作者抓住了早春生机盎然的景色描写,表现出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湖心亭看雪》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西湖雪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表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桃花源记》在文中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观潮》本文是一篇写景记事的佳作,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就写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总结】以上三篇借对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
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总结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学生接触古代汉语的初步,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学文言文知识点的分类总结:#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的总称,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
2. 文言文的特点:包括古汉语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
3. 常用虚词:如“之”、“乎”、“者”、“也”等,它们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修饰等作用。
# 二、文言文词汇1. 古今异义词:一些词汇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意义不同,如“走”在古文中指“跑”,现代汉语中指“步行”。
2. 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如“道”可以指“道路”,也可以指“道理”。
3. 词类活用: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 三、文言文句式1. 判断句:用“是”、“非”等词表示判断。
2. 疑问句:用“何”、“安”等词提出疑问。
3. 倒装句:主谓倒置或宾语前置等句式结构。
4. 省略句:在句子中省略某些成分,如主语、谓语等。
# 四、文言文修辞1. 比喻:用一个事物或现象来说明另一个事物或现象。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情感或行为。
3. 排比:句子结构、意义相近,形成并列,增强语气。
4. 对偶: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形成对比或并列。
# 五、文言文阅读技巧1. 理解文意: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和句意。
2. 把握主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分析结构:识别文章的段落结构和句式特点。
4. 鉴赏语言:评价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
# 六、文言文翻译方法1. 直译: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2. 意译:根据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进行翻译。
3. 保留:对于难以翻译的古汉语词汇或句式,可以保留原词或原句。
# 结语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文言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文言文体裁分类
文言文体裁分类
1. 纪传体,哎呀呀,这就像是给历史人物立传一样呢!你想想《史记》里那些生动的人物描写,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传记嘛!比如写项羽,那可是把他的英雄气概描绘得淋漓尽致啊!
2. 编年体,这不就像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生活嘛!就好像每天写日记一样。
《左传》不就是这样嘛,逐年记载历史大事,让人清楚地看到事情发展的脉络,是不是很神奇呀!
3. 国别体,哇塞,就好比把不同国家的故事分开来讲呢!《战国策》就是典型呀,每个国家的故事都那么精彩,各有各的特色,你说有意思不?
4. 语录体,哈哈,这就类似于我们平时记录的那些经典话语呀!像《论语》里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多值得玩味啊!
5. 骈体文,哎呀呀,那简直就是文字的舞蹈呀!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那华丽的辞藻,让人惊叹不已啊!
6. 赋体,这就像一场盛大的表演呀!华丽的辞藻,宏大的场面。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不就是这样嘛,把场面描写得极为壮观,让人心生向往呢!
7. 散文体,哇哦,这是最自由的体裁啦!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像韩愈的散文,或抒情或议论,多么自然而又有魅力呀!
我觉得这些文言文体裁都各有特色,各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应该好好去欣赏和学习它们呀!。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常见的文言文分类》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常见的文言文分类》1. 史传文名称特点举例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排。
《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按国家(诸侯国)分别记述史实。
《战国策》《国语》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
分为两个类别:①断代史,记述某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的史书;②通史,连贯叙述各个时代的史书。
断代史:《汉书》《宋史》通史:《史记》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的史书体例。
《通鉴纪事本末》别史别史是区别于正史、杂史,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
创始于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用以著录“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之书。
《东观汉纪》杂史杂史是一类史部类目。
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
《吴越春秋》2. 论说文名称特点举例语录体记录人物言行,无完整篇章结构。
《论语》论说体有正式题目,讲究结构层次。
《荀子》论以论证为主,善于析理,以人物史论为多。
《过秦论》《六国论》说也称“杂说”。
阐述某一事物,兼有议论。
《师说》《捕蛇者说》原从根本上探讨某种理论、政治制度等。
《原道》《原毁》赠序古代文人送别多以诗文相赠,诗文集结成书后,为之作的序称为“赠序”。
后凡惜别赠言文章,不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3. 杂记文名称特点举例记/志叙事为主,也可抒情议论。
《小石潭记》《项脊轩志》笔记随笔而录、杂谈琐语性质的散文。
篇幅短小,题材广泛,不拘形式。
《世说新语》《梦溪笔谈》4. 应用文名称特点举例铭古代常刻铭于碑石或器物上,或以称功德,或以申鉴戒,后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碑志刻在墓碑上,记述死者生平,兼诉悼念、称颂之情。
《柳子厚墓志铭》《五人墓碑记》哀祭包括哀悼文和祭祀文。
《祭十二郎文》序跋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
《兰亭集序》书牍通过信件阐述见解、主张。
《谏逐客书》《与妻书》疏向君王分条陈述意见、奏议。
《谏太宗十思疏》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
《陈情表》《出师表》。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理分类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理分类
一、文言文概述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的特点是繁体字、较少使用标点符号,以及使用古代的语法结构。
二、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教材
1. 初中一年级
- 《语文》第一册:诸葛亮《论语》篇
- 《语文》第二册:王勃《滕王阁序》篇
- 《语文》第三册:孔子《大学》篇
2. 初中二年级
- 《语文》第一册:李白《将进酒》篇
- 《语文》第二册:苏轼《赤壁赋》篇
- 《语文》第三册:辛弃疾《青玉案·东篱久已无家僮》篇
3. 初中三年级
- 《语文》第一册:唐太宗《帝范》篇
- 《语文》第二册:曹操《短歌行》篇
- 《语文》第三册:杜甫《登高》篇
三、文言文教材分类
根据主题和作者的不同,文言文教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历史文言文:文言文中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的篇章,如《赤壁赋》、《帝范》。
2. 散文:以散文形式书写的文言文,如《滕王阁序》、《将进酒》。
3. 诗歌:以诗歌形式书写的文言文,如《青玉案·东篱久已无家僮》、《登高》。
4. 论述文言文:文言文中以论述为主要形式的篇章,如《论语》、《大学》。
四、研究文言文的重要性
研究文言文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提高文学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文言文,可以培养思维的深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教材的整理分类及其学习的重要性。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归纳文言文分类
文言文知识归纳班级姓名学号一、文言常见词语(生词、熟词)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借旁近..与之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5.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
谒:拜访。
7.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闻:名声。
8.泯然众人....矣9.仲永之通悟..10.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11.受.之于天受:承受。
12.受之于人13.卒.之为众人..卒:最终14.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15.伤.仲永伤:哀伤、伤感16.木兰当户.织当:对着。
17.惟.闻女叹息惟:只。
18.愿为市.鞍马市:买。
19.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20.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2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机:战争。
度:过22.朔.气传金柝朔:北方2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24.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25.著.我旧时裳著:穿。
26.双兔傍.地走傍:靠近,贴近。
27.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涉猎:粗略的阅读28.卿今者才略..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9.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
30.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31.欠身..打呵欠,伸懒腰32.呓语..说梦话33.妇抚儿乳.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34.众妙毕.备毕:全、都。
35.意少舒...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3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
力拉,拟声词。
37.不能指其一端.端:头38.虽.人有百手虽:即使。
39.奋.袖出臂奋:扬起、举起。
40.两股战战..股:大腿。
战战:打哆嗦。
41.几.欲先走几:几乎。
42.一时..齐发一时:同时。
43.曳.屋许许声曳:拉。
44.夸父与日逐走..逐走:赛跑45.共工怒触.不周山触:碰46.昔者..昔者:从前47.故水潦.尘埃..归焉潦:积水尘埃:这里指泥沙48.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 样”、“把……怎么样” 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文: 对太行、王屋怎
么办?
4.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 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如今人 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文言固定句式 分 类归纳
一、表示疑问
1、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怎么办?”还可 译为:“为什么……?” 例: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
怎么办?
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何如 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 等。
(1) 可译为“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译 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3、……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例: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五、表示选择
2、……,抑…… 译为“是……,还是……”或“……,还是 (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译文:还是(或者)说推究他成败的事迹,都是由于 人事所决定的呢?
例如: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 愈《师说》)
二、表示反问 1、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 例: 宋何罪之 有?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2、如之何……? 可译为:“怎么能……呢?” 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译文: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 怎么能不想念呢? 3、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 纪》)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 什么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 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例: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
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5、孰与 ;与……孰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谁)……”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跟城北的徐公比,
的远大志向呢?
7、……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例: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译文:您不
是三闾大夫吗?
8、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
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0、独……哉(耶)?可译为:“难道……吗?”
谁更美?
6、独……耶 独……哉,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难道……吗”。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 颇蔺相如列传》)
7、安……乎 安……哉,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 么……呢”、“哪里……呢”。 例如: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0、庸……乎,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 么)……呢”。
译文: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 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 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5、岂(其)……哉(乎、耶)?可译为: “难道…… 吗?”
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译文:难道
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6、安……哉(乎)?可译为:“怎么……呢?“哪 里……呢?” 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
例: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
姐吗?
例: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
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111、非……欤,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 是……吗”。
例如:子非三闾大夫欤表揣测、希望、反问等语 气。表揣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 吧!; 表希望“还是……吧!”;表反问:“难道…… 吗?”
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 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三、表示感叹
1、何其……也!可译为:“怎么那么……啊!”“多么…… 啊!”
2、特(直或止)……耳,译为”只不过……罢了“ 如: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四、表揣度
1、无乃……乎(欤)!可译为:“恐怕……吧!” 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报任按书》)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我伐颛臾》)
2、得无……乎?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 (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可译为: “该不是……吗?” 例: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译文:成名一次又
4、其……乎(也、耶)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 是……吧!”、“ 难道……吗?” 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韩愈《师说》)
5、非……则……,相当于“不是……就是……
例如: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六、表示其他
1、所以…… 译为:“……的原因”;“ ……的方法”; “用来……”;“ ……的依据”; “ ……的工具”; “ ……的作用” …… 2、有……者 可译为:“有个……的人” 3、然则……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做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4、一何……!可译为:“多么……啊!”例: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5、……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 例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6、岂……乎(哉)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 道……吗?”、“怎么……呢?”例如:日夜望将军至,岂敢 反乎!(《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