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影视音乐分析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影视音乐分析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影视音乐分析【摘要】《菊次郎的夏天》是一向以暴力美学著称的北野武的作品。
这部影片是其创作历程中最具自传性质、最富温情的一部作品,影片主要讲述亲情、寻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义。
影片中灵动透亮的乐曲是由著名配乐大师久石让配乐,北野武影像加上久石让的配乐真不愧是完美的组合。
使我们在记住影片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些清新灵动的音乐。
本文试从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来分析《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乐表达,阐述中音乐给电影赋予的无限力量和源泉。
【关键词】《菊次郎的夏天》、电影、音乐、由于音乐艺术具有情绪强烈、抽象、主观、情绪感染力强、节奏鲜明、丰富、多变、以及具有独特的声音描绘性等特点,它对影视作品的创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音乐在不同种类的电影中所起的作用和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公路电影。
讲述的是小男孩正南一路寻找母亲和菊次郎寻找自我的过程。
对于正南的朋友来说,暑假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他们可以和父母去海滩或是父母的乡下玩。
可对正南来说确实孤单的。
正男的爸爸在他出生没多久的一次交通意外中死去,而妈妈,奶奶告诉他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没有时间回来看她。
小学三年级的正南一直跟奶奶相依为命。
在暑假,玩伴没有了,连足球队也放假不训练了。
一次无意间,正南发现了母亲的照片和地址,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他的母亲。
而菊次郎是个带儿郎当,不务正业的男人。
整天游手好闲,靠着妻子生活。
在正南去寻找母亲的途中遇到了奶奶的朋友——菊次郎的妻子,得知正南的寻母计划后,给了菊次郎五万日圆作路费,陪同正南一同去寻找母亲。
尽管正男不喜欢菊次郎,但一个人的冒险实在另人沮丧,于是勉强同意。
菊次郎对这笔旅费却另有打算,他兴高采烈地把钱一次过投到了赌博里,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
几乎输光了妻子给的旅费和正男少得可怜的一点点零用钱。
怒气冲天的菊次郎丢下正男,一个人去喝闷酒,但最终正男的眼泪让菊次郎恢复了理智……终于来到正男母亲的住址,菊次郎与正男心中越来越兴奋,二人终于站在母亲住址的门外,一个美丽的女人正好穿著围裙从屋走出,正男认出她是照片上的母亲,但是他看到母亲身边有一个男人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正男瞬间明白自己被妈妈抛弃了,很伤心的哭了,菊次郎不忍心看着正男伤心,于是拿出一个从别处找来的带铃铛的玻璃天使,告诉正男那是妈妈离开房子时留给正男的,让他在困难的时候摇一摇,天使就会出现。
菊次郎的夏天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喜悦

菊次郎的夏天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喜悦
秋日的午后,坐在窗边的我突然想起了一部电影,那就是《菊次郎的夏天》。
这部电影的许多细节与画面至今仍旧铭刻在我的心中。
它向人们展示了生活中的温情与喜悦,今天我想用这篇文章来分享我的感想。
首先,电影中描绘的平凡生活令人感动。
主人公菊次郎过着简单的生活,他的职业是打扫街道。
然而,他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每一个人都充满爱心。
这样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感染了我。
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类似的人,或者我们自己就是那个默默付出,温暖着周围的人的存在。
其次,电影中的细节处处都是温馨的画面。
在夏日的海边,菊次郎发现了一个遗失的小女孩,并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她寻找父母。
在红色火车前,他与爱人深情相拥。
在清晨的街道上,他与邻居们一起分享着饮料,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这些片段虽然简单,但它们传达出的情感却深深打动了我。
最后,电影中的音乐也是其成功的一大关键。
那句闻名于世的歌词“夏天的童话”让人听了之后难以忘怀。
它似乎在说,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是会存放着一份热忱,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强烈的温情电影,它的魅力源于它描绘的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善良与美好。
当我们沉浸于这样的故事世界之中时,我们能够更加认识到真实生活中的美好,更加珍惜自己
的生命。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收获自己的温情与喜悦。
2023年《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

2023年《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2023年《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1父亲世,被妈妈抛弃的正男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的正男在一个暑假里突然离家出走,拿着相片和地址要寻找从未蒙面的妈妈。
菊次郎的老婆担心小孩一路上会遇到危险,便让菊次郎陪同孩子,于是一个不一样的旅程开始了。
在这次旅程当中发生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外表看起来呆呆傻傻的菊次郎和沉郁憨厚的正男碰在一起自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笑话。
菊次郎带着正男玩赌赛车,把车费连同正男的钱全输光了,以至于只能靠走路和搭便车目的地。
在路上他们碰到了很多人,坏的好的,有无辜热心的酒店服务员,也有收取保护费的街头小混混;有开着面包车立志游遍全国(虽然日本很小)的文艺青年,也有不愿搭载他们的路人甲乙丙丁;有善良爱助人的小情侣,也有把菊次郎打个臭头的货车司机(当然,这完全是菊次郎自找的)。
有好人先生,章鱼先生,肥佬等等一群人聚在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剧目,用导演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群无聊的人聚在一起,以孩子的名义游戏。
影片最终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终点亦是起点,在这个夏天的旅程里,他们出发,经历,然后他们各自成长,最后回家。
在最初的地方,有爱也有梦。
这是一部关于夏天,关于成长与童年,关于人与人之间毫无杂质的情谊的电影。
2023年《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2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含着泪笑了。
我知道,这部电影,你可以从电影里面找到你自己的影子。
《菊次郎之夏》确实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能让人在搞笑的环境中体会到温情,正如老师在看之前跟我们说的:“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的最煽情的片子。
”这部片子是北野武98年的作品,是跟他以往的作品都不相同的。
其实这部片子故事老套,但表达方式很新颖。
而且,在不经意间,给人很多感动。
那种淡淡的感动。
不是那种恶俗煽情片的感动。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跟其他人一样。
被大段大段的没有台词的镜头搞得没有耐性看下去。
可是,当真真正正看懂它的意思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菊次郎的夏天》家园叙事视域中的精神空间向度之探

84FILM LITERATURE电影文学由日本导演北野武执导,北野武、关口雄介等主演,于1999年6月在日本上映的影片《菊次郎的夏天》选择儿童的视角来叙事,通过融入成年人陪伴的银幕元素,丰富了影片的情感层次,儿童视角传递了真实、原始的人物情感。
北野武巧妙借助留白镜头,讲述了两个不同年龄段且都缺少母爱的人通过“寻母旅途”转变个人情感认知的故事,为观众生动呈现了家的温情与浪漫,实现了从身份流浪到寻获精神家园的归属。
一、家园叙事与多元姿态的叙事策略表达视角是影片创作过程中传递情感及世界观的重要角度,在不同叙事视角下,人物形象、不同故事所呈现的情感主题存在明显差异。
在家园叙事风格中,导演通常以亲情式议题,通过叙述含蓄、温情的故事情节,触及观众内心情感,生动传递影片的创作内核,使观众在温情温暖的影片叙事中,乐观地直面人生。
(一)叙事细节尽显真情实感优秀的家园叙事作品需要以过硬的叙事技巧将原本简单的剧情主线,以真实、细腻触及人性的叙事方式来讲述充满亲情气息和生命力的家园故事。
[1]《菊次郎的夏天》以诗意般的叙事语言,讲述小人物的亲情,生动捕捉日本大众日常生活细节,通过打磨塑造个性人物形象,在优美的风景中,为大众呈现出田园般的生活图卷。
影片中,正南对母亲的记忆与追寻以及由于亲情缺失造成的内心“无根”状态,既是为大众呈现的心理补偿,也是影片的“动人旋律”。
导演北野武对人物角色性格的精准把握,赋予正男和菊次郎等人物形象完整的生命力,生动演绎了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为观众预留大量等待解读的影像空间,传递了影片独有的真实魅力。
(二)叙事内容彰显生活热情家园,是大众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潜在心理记忆和精神向往。
该片所描述的“家”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家”,创作者以延展的方式触及人的精神内核,通过挖掘人物内心的点滴细节,将情怀挖掘与主题表达兼容。
为了生动呈现小人物的生活底色,《菊次郎的夏天》用细腻的镜头记录了角色的复杂经历,该片以正南找寻亲情旅途为主线,对人性特征进行全面剖析,通过描述不同类型群体人物的生活状态,引发观众对家园生活的无限思考与精神向往,重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曲表达的情感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曲表达的情感摘要:一、引言二、菊次郎的夏天背景介绍三、钢琴曲表达的情感1.温柔与关爱2.童真与快乐3.怀念与忧伤四、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曲在电影中的运用五、观众对钢琴曲的反馈与评价六、总结正文:【引言】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其中的钢琴曲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探讨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它在电影中的运用。
【菊次郎的夏天背景介绍】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黑帮成员菊次郎意外结缘,两人共度了一个充满感动和温馨的夏天的电影。
该电影的音乐由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让创作,其中钢琴曲贯穿始终,为影片增色不少。
【钢琴曲表达的情感】1.温柔与关爱在电影中,钢琴曲以柔美的旋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柔与关爱。
例如,在菊次郎与小男孩相互照顾的场景中,钢琴曲烘托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2.童真与快乐电影中的钢琴曲多采用欢快的节奏,展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真与快乐。
例如,在菊次郎与小男孩一起玩耍的场景中,钢琴曲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3.怀念与忧伤在电影中,钢琴曲也透露出一丝怀念与忧伤。
当小男孩与菊次郎离别时,钢琴曲悠扬地传达了两人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曲在电影中的运用】在菊次郎的夏天中,钢琴曲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它的运用不仅为电影营造了氛围,还强化了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观众对钢琴曲的反馈与评价】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曲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许多人表示,该钢琴曲让他们感受到了夏天的美好与温馨,同时也唤起了他们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总结】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曲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
电影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

电影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电影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篇1这次,我们聊一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
电影上映于11019年,据说以导演的父亲菊次郎来命名。
假如有一个电影音乐比本身还要出名的榜单,《summer》肯定名列前茅,久石让的魅力无需多言。
作为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summer》即使单独来说也很完备。
跳动的琴键协作着正男一路小跑,街道,树荫,短袖,风铃,鸽子,神社,蝉鸣,似乎一整个夏天暑假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其次遍看的时候,还开玩笑地跟挚友说,这是一部很丧的电影。
内向的小男孩,不学无术的啤酒肚大叔,看起来就不讨人喜爱的组合。
大叔偶遇正男,他正被高年级学生挡住,作为正男的婆婆曾经邻居,大姐头仗义相助。
在居酒屋,正男说出了缘由。
巧合下得知妈妈地址的他想去找她。
要去的地方太远,大姐头想了想,让自己的老公,也就是啤酒肚大叔(也就是导演本人)跟他一起去。
还跟正男的婆婆打招呼,说一起去海边。
旅途就这样绽开。
可剧情却跟我们想象的差十万八千里,啤酒肚大叔怎么会乖乖地听大姐头的话呢。
赌博把路费输了个精光,最终还把正男的20--日元拿来孤注一掷,让正男选赛车手的编号,尽然还赢了。
吃个饭都能把小孩弄丢,坐个的士因为车费太贵,趁司机上厕所把车偷偷开走。
住在酒店,明明是个旱鸭子,非要逞强游泳。
在路边搭顺风车车,让正男去问,行不通,只能自己上阵,结果更糟。
没方法,只能把正男的脸弄的脏兮兮去问。
碰见机械舞男和她的女挚友好心载了两人一程。
相遇,分别,故事起先有了马路电影的气息,我却起先在啤酒肚大叔身上看到一种另类的温顺。
在他说出“原来,我们都一样”时,我又起先理解他,孤独的小孩,和孤独的大人,本质上都一样。
搭了一辆顺风车之后,啤酒肚大叔打算偷轮胎,结果被逮个正着。
带着一车的书旅游全国,写诗和歌,想当小说家的草帽男在了解状况之后,很好心地送两人到达了目的地。
海边的小镇,很美丽,可结局并不如正男想象,母亲早已有了家庭,憋了很久,他偷偷抹眼泪。
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

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希望有所帮助!久石让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篇11、久石让钢琴音乐与其他配乐的美学分析音乐是通过听觉传达的艺术,是一种可以抒发人内心无法用言语表所表达的情感的美的艺术。
音乐若要打动人心,就必须要唤起观众与音乐一致的情感。
电影音乐的优势就在于观众可以通过剧情来理解音乐,更容易使“喜爱的”、“愤怒的”、“希望的”、“哀怨的”、“幸福的”、“忧伤的”、“憧憬的”又或者“绝望的”等等诸多情感被观众感知。
而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年龄差距,性别的差异,民族风俗等等都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就像裁康在《声无哀乐论》谈到“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欣然而欢或惨然而泣非进哀于彼导乐于此也其音无变于昔而欣戚并用斯非吹万不同邪夫惟无主于喜怒亦无主于哀乐故欢戚相见。
”说的正是宾客满堂,酒酣之时演奏音乐,有人欢喜有人哭泣,这正是说明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
影响人审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我们生活的时代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或事以及工作环境的差异,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特有的民族风俗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审美个体在对同一部作品产生的审美体验出现差异。
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正是在倾听作曲家的内心的声音。
而在积累了一定审美经验的积累之后,便会有意识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类型。
2、久石让电影音乐赏析久石让先生的钢琴音乐,由于是为影片所配乐的,不同的故事内容背景下所写的音乐风格也都不同,《红猪》中的有些玩世不恭有充满成熟魅力的柔美爵士音乐,配以钢琴的演奏,自由之感油然而生。
《哈尔的移动城堡》里优雅浪漫的维也纳圆舞曲,《龙猫》里亲和力与梦幻并存的邻家风格,《千与千寻》与《幽灵公主》中的口本民族风,《风之谷》中悠扬且带有几分忧郁的《风的传说》,《魔女宅急便》中的魔幻田园风,以及《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大海般纯洁简单的音乐。
菊次郎的夏天影评(精选6篇)完整版

《菊次郎的夏天影评》菊次郎的夏天影评(一):我认为《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具有漫画风格的电影。
首先,片中以相片日记的形式将一个个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其构图线条流畅清晰,而且经常使用跳跃省略性的镜头,比如男人对小孩说,第二天必须要去找妈妈,结果下一个镜头就是他们两人站在赌场外面,比如他们玩捉迷藏时候的画面,这一点是和久石让的音乐相配合的。
另外,影片从一开始似乎是站在小男孩正男的视角上叙述的,但是我们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片名会叫做提到菊次郎,菊次郎是一个名,所以不可能会是正男的姓。
到最后我们才看到那是男主人公北野武的名。
我们按照导演的安排看到故事的视角突然转换,就会有一种不同的体验,本来一开始我们会觉得正男透过这个夏天了解了关于妈妈的事情,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震荡,但是到最后我们发现,这也是正男带给菊次郎的一次特殊体验,至少他这次做了一回好事,他带给正男一个难忘的夏天。
北野武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没出息的男人的形象,他满嘴脏话,老是八格牙路八格牙路的叫个不停,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私自开走别人的出租车,砸坏玻璃,在禁止进入的草地上玩耍;他还很要面子,请求搭车的时候让小孩子去,明明自己有吃的还要假装把唯一的一点吃的让给了他,被打了要说自己是跌落了楼梯。
但是他也有爱学习的精神,比如游泳、踢踏舞,杂耍,不会的就去摸索。
正男多次经过他家附近的那座大桥,以前每次经过时都是低着头阴沉的,但是最后我们才发现,影片一开头正男欢快地跑过大桥,穿着花衬衫,并且身边有叮叮当当的铃声,原先是在和菊次郎先生经历了一段奇特旅程的时候才发生的。
这种叙述的提前使人感到情绪豁然开朗。
菊次郎的夏天影评(二):关于童年,关于成长,关于夏天。
甚至,关于爸爸。
我不明白孩子们是不是看懂了《菊次郎的夏天》。
也许正像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说的那样:我没什么感触,我只是觉得电影拍的很好玩。
小正男是孤独的。
他想他的妈妈,以及他的爸爸。
但是他的身边,只有自己的奶奶。
我不明白我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孤独的,所以请不要忽略你身边每一个木讷、不爱说话的男孩子,在他沉默的外表之下,也许正是有一颗孤独和敏感的心。
浅析《菊次郎的夏天》的艺术风格

归途------浅析《菊次郎の夏》的艺术风格摘要:《菊次郎の夏》摒弃了北野武影片中一贯的暴力和黑暗,也抛弃了《花火》当中“蓝调”电影的创作手法,从而营造出一种平淡而温馨的氛围。
在影片中,拥有很多区别于北野武一贯风格的艺术手法存在。
也有一部分艺术手法继承了以前的影片。
在继承与创新兼备的艺术手法之中,《菊次郎の夏》成为了北野武导演电影中独树一帜的经典存在。
关键词:人物形象运动镜头AB面叙事《菊次郎の夏》采用类似”寻母两万里”的情节,描述了一个小男孩长途跋涉去寻找自己母亲的故事。
影片用清新明丽的色彩和朴实平淡又不失技术性的剪辑手法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给人们讲述了一个带有夏日凉爽荷风的回家的故事。
在故事和视听手法上都摒弃了繁复华丽,体现出片中人物心灵和影片制作手法的回归。
一、人物形象设置---导演性格的回归正南,一个被母亲抛弃,由祖母抚养长大的小男孩。
在日本一个炎热的夏季,独自在家做暑假作业,在空旷的操场上踢球,在家门口的弄堂里狂奔。
偶然地得到了母亲家的地址,点亮了他脑海里有关母亲模糊不清的那一部分。
菊次郎,一个人到中年,同样被母亲抛弃的“大男孩”。
拥有最流氓的温柔,也是最温柔的流氓。
在日本一个炎热的夏季,遇到正南。
和他一起踏上了寻母之旅。
在旅程中成长,在正南身上找寻到亲情的回归。
1、菊次郎----现实中缺失父爱的回归菊次郎,这是北野武父亲的名字。
父亲这个概念在北野武的世界里是极其淡化的。
菊次郎在北野武小时候就不在他身边了。
北野武导演回忆里,菊次郎唯一一次带他出门,遇到了美国大兵,菊次郎对大兵卑躬屈膝的态度让北野武感到屈辱。
而这也是菊次郎给北野武留下的唯一印象。
在北野武的世界,父亲这个角色是缺失的。
因此,《菊次郎の夏》中,菊次郎的出现并非无理可循。
塑造这样的人物不是为了怀念父亲,而是为了让片中的“菊次郎”代替现实生活中的菊次郎,来弥补已经缺失的父爱。
影片中,当正男看到自己妈妈已经拥有幸福家庭而悲伤哭泣的时候,菊次郎来到正南身边,安慰正男并让正男唤自己“爸爸”。
整个夏天的感动——简析《菊次郎的夏天》

电影 主题 曲《 s u mme r 》 简单 明快 、 清新 自然、 灵动而
活泼 , 广 为 流传 。
里, 而 不是物 归原 主 : 他答 应带正 男去 丰桥 找母 亲
完 全 是 看 在妻 子给 的五 万 日元 的 分 上 。再 看 看 他 拿
到钱之后做 了些什么 , 首先是停 留在 色情场所 的门
无礼 、 贪财 好 色、 嗜赌 成 性 , 几 乎 可 以说 是 一无 是 处。电影就这样把一个现实生活中人们嗤之 以鼻的
形 象 丢 到观 众 面 前 。
时 间并不算长 , 但于 这一生来 说 , 却有着 足够 的分 量。同样 的, 这部 电影对观众们来说 , 也传递 了美好
的观 影体 验 , 给 了我 们 一 整 个 夏 天 的感 动 。
男 关 系 发 展 的第 一 个 转 折 点 , 通过 这件 事 , 正 男 发
故事 的情节很 简单 , 甚至 可 以把 名字 改成 《 正
男寻母记》 ,但事实上影片真正想要表达 的却 不单
是 一 个 寻 找 母 亲 的故 事 。或 者 说 , 寻 找 母 亲 只 是 表
) > 做 通 讯 ・ 锦夔
佳片共赏 ●
\
整 个 夏 天 的感 动
— —
简析《 菊次 郎的夏天》 文 出云 破 月
一
片名 : 《 菊次郎的夏天》
导演: 北 野 武 简介 : 这 是 一 部 由 日本 导 演 北 野 武 自编 自导 自演 的
象, 更 重要的是 在追寻 外部温 暖的时候 , 是 不 是 也 找 到 了 自我 、 看 清 了 内心? 在 这 样 的表 现 需 求 下 , 人 物 的 塑 造 远 比 剧情 重 要 得 多 。 菊次郎一 出场就是一个无所事 事的游民形象 ,
《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

《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次,我们聊一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
电影上映于1999年,据说以导演的父亲菊次郎来命名。
如果有一个电影音乐比本身还要出名的榜单,《summer》一定名列前茅,久石让的魅力无需多言。
作为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summer》即使单独来说也很完美。
跳跃的琴键配合着正男一路小跑,街道,树荫,短袖,风铃,鸽子,神社,蝉鸣,好像一整个夏天暑假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第二遍看的时候,还开玩笑地跟朋友说,这是一部很丧的电影。
内向的小男孩,不学无术的啤酒肚大叔,看起来就不讨人喜欢的组合。
大叔偶遇正男,他正被高年级学生拦住,作为正男的婆婆曾经邻居,大姐头仗义相助。
在居酒屋,正男说出了缘由。
巧合下得知妈妈地址的他想去找她。
要去的地方太远,大姐头想了想,让自己的老公,也就是啤酒肚大叔(也就是导演本人)跟他一起去。
还跟正男的婆婆打招呼,说一起去海边。
旅途就这样展开。
可剧情却跟我们想象的差十万八千里,啤酒肚大叔怎么会乖乖地听大姐头的话呢。
赌博把路费输了个精光,最后还把正男的20xx日元拿来孤注一掷,让正男选赛车手的编号,居然还赢了。
吃个饭都能把小孩弄丢,坐个的士因为车费太贵,趁司机上厕所把车偷偷开走。
住在酒店,明明是个旱鸭子,非要逞强游泳。
在路边搭顺风车车,让正男去问,行不通,只能自己上阵,结果更糟。
没办法,只能把正男的脸弄的脏兮兮去问。
碰见机械舞男和她的女朋友好心载了两人一程。
相遇,分别,故事开始有了公路电影的气息,我却开始在啤酒肚大叔身上看到一种另类的温柔。
在他说出“原来,我们都一样”时,我又开始理解他,孤独的小孩,和孤独的大人,本质上都一样。
搭了一辆顺风车之后,啤酒肚大叔准备偷轮胎,结果被逮个正着。
日本“小清新”电影元素及其成因分析

日本“小清新”电影元素及其成因分析作者:董泽润来源:《中华手工》2021年第05期摘要:近年,日本的“小清新”电影广受市场欢迎,成为日本当代电影的一类标签。
此类电影通常具有暖色系、缓运镜、轻叙事、重氛围等特点,本文将借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岩井俊二《情书》、是枝裕和《海街日记》解析此类电影的元素构成。
并根据对日本传统美学研究与近代发展史分析“小清新”电影的成因。
关键词:小清新;快速发展后的疲惫;日本传统美学一、绪论日本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人在日本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日本当代电影似乎已经跌下神坛。
武士电影是日本电影不可磨灭的高峰,而如今无论是在奖项还是主流网站评分上,日本当代电影相较黑泽明时期还是略逊一筹。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1965年之前共有四部电影获奖,之后仅有三部;柏林国际电影节1965年之前共有四部电影获奖,之后仅有一部;戛纳国际电影节1965年之前共有五部电影获奖,之后共有六部,但五部电影是在1965年前十年间获得的,而之后六部的跨度长达30年。
显然如今国际电影节对日本电影的审美已经从黑白武士改变。
叙事方面,“小清新”电影刻意对戏剧冲突进行弱化,可以归结为剧情简单化、结构松散化两方面。
日本当代电影主题偏向表达借助生活琐事表现人性的温度,叙事风格舒缓。
电影叙事节奏缓慢甚至可以说是懒散,加上长镜头和慢镜头使得电影有一种散文化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小清新”,也被日本人称为“治愈系”。
“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ndie Pop,即独立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
[1]这种风格的很多电影都为人熟知,例如“日本电影新天皇”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開片就是一个近一分钟的慢动作长镜头;获得极高评价的岩井俊二的《情书》;金棕榈大奖获得者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
“Summer”的赏析音乐鉴赏

“Summer”的赏析Summer 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 No Natsu):炎炎夏日,微风拂过,Summer这首歌就像挂在窗边的风铃一样,摇曳着,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清新而自然。
Summer这首歌是完完全全没有用技巧作出来的歌曲,就像天然的玉璞一样不加任何雕饰。
全曲和声经计算共六个,证明久石让不仅在复杂和声方面颇有成就,在简单的和声中也能做出这样优美的曲子《菊次郎的夏天》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1999的影片。
主要讲述小男孩正男和隔壁的叔叔菊次郎在去东京的途中发生了一系列搞笑又让人落泪的故事,本片风格清新,就像一幅田园画一般充满温馨感人的生活气息。
久石让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音乐创作人。
当低沉而略显苦涩的序曲不知不觉地转换为那清新而如夏夜凉风舒服般的钢琴时,低沉的大提琴也跟着跳跃起来。
音乐让我贪婪起来,渴望吮吸许久没有品味的甘泉!由于和“寅次郎的故事”混淆,几乎忘记了这是北野武的名著,也忘记了这是久石让的一部2000年赢得日本奥斯卡电影奖最佳音乐奖的作品!情节让我感慨而发笑,音乐却在添染色彩的同时,游离在我身体的单独某条道路,单独的体味。
听了很多久石让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风格似乎完全不同于他以往或者以后的作品,固然是因为要配合电影主题的需要,但更多的零星美感和旋律战线的自然人心给与我们太多的享受和陶醉了。
让我无论怎样也忘记不了那跳跃的钢琴和充满感情的小提琴,还有那沉稳而时刻伴随的大提琴作为《菊》这部电影的主题音乐,我们不难发现“久石让”无愧于一代配乐大师。
这部作品利用大提琴独奏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随即跃上主旋律的钢琴和提琴,利用充满跳跃性的表演方式,将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天真无邪的正男和地痞混混的菊次郎——带入场景。
同时这段音乐也充分交待了这一对性格、行为完全迥异的活宝虽然旅途不顺,却始终充满着积极与乐观。
大约在作品2分钟左右的时候,一段变奏引出了故事中最令人伤感的剧情——正男的母亲已经建立了新的家庭并且有了新的孩子——可能他的母亲已经不再属于他了。
小班音乐欣赏菊次郎的夏天课教案

小班音乐欣赏菊次郎的夏天课教案小班音乐欣赏《菊次郎的夏天》课教案一、引言在小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班音乐欣赏课的一个典型案例——《菊次郎的夏天》。
通过对这部电影音乐的分析和展示,将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和情感表达。
二、背景介绍《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导演高畑勋执导的一部动画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童年回忆与成长的故事,其中音乐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欣赏该电影中的音乐,可以唤起孩子们对自己童年记忆的回忆,以及对夏天的美好向往。
三、核心内容1. 音乐风格《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乐采用了多种风格,如古典音乐、爵士乐和民间音乐等。
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为整个电影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音乐在不同情景下的表达能力。
2. 电影音乐的情感表达电影中的音乐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情感的呈现。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曲调,表达了人物的思绪、情感和成长过程。
在快乐的时刻,音乐欢快动感;而在悲伤的场景,则采用柔和的旋律和慢节奏来传递情感。
3. 音乐与情节的结合《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乐与情节相辅相成,彼此交织。
音乐通过为情节增添节奏感和气氛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关键时刻,音乐会采用高潮迭起的形式,使得故事的紧张感更加突出。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菊次郎的夏天》的音乐欣赏,孩子们将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动人的音乐,还能够深入理解音乐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他们将通过音乐感受到快乐、悲伤、紧张等不同情绪,进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理解能力。
观点和理解:本人对《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的音乐评价非常高。
音乐在整个故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衬托情节或者增添节奏感,更是通过情感的表达传递给观众深刻的感受。
当我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时,音乐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每一首音乐都与场景相得益彰,使得整个故事的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从此,我对音乐和电影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菊次郎的夏天》电影配乐分析

《菊次郎的夏天》电影配乐分析作者:张思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20期摘要: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是日本鬼才电影导演北野武与日本作曲家久石让携手合作的优秀之作。
文章以电影配乐Summer主题曲为中心,分析音乐与电影情节相互结合所带来的艺术效果,阐述音乐对于电影的价值体现以及从审美角度上阐述对久石让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关键词:电影配乐;《菊次郎的夏天》;久石让;Summer每当耳边传来久石让的音乐都让人感觉内心非常纯净。
因为他的音乐总能让将自己从身边的嘈杂与喧嚣隔离出来,进入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与各大电影导演合作的电影配乐,听他的音乐就像是听故事,娓娓道来,自然而流畅。
久石让,本名为“藤泽守”,是日本的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出生于1950年12月6日,典型的射手座,有着过人的直觉和感性体验,创作风格和形式不受固有套路或规则的约束,任由想象自由驰骋。
个人主要音乐活动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北野武等著名导演的作品。
久石让不仅仅是将电影当做他的职业,而是投入自己的激情,使其成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他说:“我根据电影的不同段落的主题和情绪,分别创作出了相互独立的音乐主题。
诚实地说,我为了给电影创作合适的音乐曾煞费苦心;受尽煎熬,但这一切让我感到满意。
”[1]久石让在《菊次郎的夏天》的配乐上灌注了大量心血,以严谨的态度将音乐与电影情节融合,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夸张。
其中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主题曲Summer就是一首充满而儿童口吻的钢琴小品,清新而简约,但背后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给人留下无限的哲思。
一、《菊次郎的夏天》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以及主要人物分析《菊次郎的夏天》(菊次郎の夏、きくじろうのなつ)在1999年由北野武监督编剧、久石让音乐创作在日本出品完成。
此电影在上映的同年获得第5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44届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金钉奖以及第2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三项大奖。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钢琴是一种古老而美妙的乐器,通过按下琴键,可以发出优美悠扬的声音。
而菊次郎的夏天则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日本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则集结了电影中的主题曲和插曲,让人们通过钢琴演奏来重温电影中的情感。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演奏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
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是由著名导演是岛民夫执导的,上映于1999年,讲述了一个诙谐幽默的故事。
主人公菊次郎是一名养花匠,喜欢花草的他过上了平凡而快乐的生活。
电影中的配乐颇具特色,深深地渗透着菊次郎那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因此,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也成为了很多琴友们追捧的乐谱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菊次郎的夏天主题曲的钢琴谱。
这首曲子简单而优美,符合大街小巷流传的音乐。
曲子以中速的节奏开始,由右手演奏主旋律,左手则用和弦伴奏,给人一种欢乐的感觉。
旋律起伏流畅,极富动感。
在演奏时,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速度,尽量将旋律表达出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菊次郎的夏天插曲的钢琴谱。
这些插曲有许多经典的曲目,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冬之蝉》和《夏洛的网》。
《冬之蝉》是菊次郎在电影中演奏的一首曲子,曲子深情而悠扬,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使用了许多高低音交替的技巧,使得整首曲子更加丰满。
《夏洛的网》则是一首充满温馨和感动的曲子,表达了对友谊和爱的珍视。
这两首插曲的钢琴谱同样需要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掌握,尽可能将曲子的情感表达出来。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难度较大。
因此,我们建议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曲目开始练习,再逐渐提高难度。
首先,可以选择一些旋律简单、节奏明快的片段进行练习,熟悉钢琴键盘的布局和基本的手指技巧。
等到基本功打好之后,再尝试演奏主题曲和插曲,逐渐增加难度。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视频教学或找一位有经验的钢琴老师进行指导,会更有帮助。
总之,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是一份充满温情和感动的乐谱。
听菊次郎的夏天联想到的画面300字

听菊次郎的夏天联想到的画面300字
《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由北野武执导并主演的日本电影,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一个黑帮老大之间的友情故事。
这部电影的画面非常唯美,让人联想到许多美好的画面。
首先,我想起了电影中那些美丽的夏日景色。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蓝天白云,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电影中的镜头捕捉到了这些美景的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温暖的夏天之中。
其次,我想起了电影中那些温馨的场景。
小男孩和菊次郎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充满了欢笑和快乐。
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度过每一个难忘的时刻。
这些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也让人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时光里那些美好的回忆。
我还想起了电影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节。
菊次郎为了保护小男孩而不惜一切代价,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友谊。
这些情节让人感动不已,也让人对人性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用优美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打动了观众的心灵,让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电影赏析之《菊次郎的夏天》

电影赏析之《菊次郎的夏天》10政本胡文才10102314113 经同学推荐,《菊次郎的夏天》是部不错的电影,初看觉着电影挺朴素的,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绚烂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是久石让的音乐。
不觉间,再次看《菊次郎的夏天》,似是有更多的收获,也像是跟着电影主人公成长了一样。
《菊次郎的夏天》的剧情大致如下:暑假到来,自幼丧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正男(关口雄介饰),如今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特别无聊。
他拿出母亲从外地寄回的信,准备自己一个人去爱知县丰桥市看望母亲。
邻居阿姨(岸本加世子饰)发现后,决定帮正男完成心愿。
她拿出一笔钱做为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北野武饰)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寻母之途。
可是在第一天,菊次郎就把老婆给的钱全部输光,于是两个人只好步行前往爱知。
一路搭顺风车,惹了不少麻烦后,菊次郎终于带着正男到了他母亲的家,但小男孩却十分沮丧。
归途中,菊次郎努力安慰他,二人过得十分愉快,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我先来谈谈音乐《Summer》,出自久石让。
我个人是十分喜欢他的歌曲风格,正如《天空之城》、《风之谷》、《幽灵公主》的主题曲,洋溢着文艺清新之风。
最为关键的是他的音乐总是能与电影搭配达到貌合神离之境界,并与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而《Summer》整首曲子简明轻快,以一股自然清新之风灵动而活泼的撩起人们舒心的情怀。
它穿插于整个故事中,让人倍感温情,同时也将天真无邪的正男和地痞像的菊次郎的性格及两人旅途中产生的友情、亲情、温情诠释了出来。
这部电影走得是人文情怀路线,影片不紧不慢的道出那一股味儿来,令人难以忘怀。
带着久石让温暖而轻快的音乐,一个大叔和一个男孩的旅程就此上演,尽管此前就充分的做好了被打动的准备,但在看电影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带入了那带着阳光、向日葵和玉米地味道的夏日。
一个是年幼丧父、母亲离家、受同学嘲讽、心情沮丧希望见到母亲的怪癖的小男孩,一个是无所事事、不学无术、欺软怕硬、爱占小便宜的随处可见的中年大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影视音乐分析【摘要】《菊次郎的夏天》是一向以暴力美学著称的北野武的作品。
这部影片是其创作历程中最具自传性质、最富温情的一部作品,影片主要讲述亲情、寻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义。
影片中灵动透亮的乐曲是由著名配乐大师久石让配乐,北野武影像加上久石让的配乐真不愧是完美的组合。
使我们在记住影片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些清新灵动的音乐。
本文试从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来分析《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乐表达,阐述中音乐给电影赋予的无限力量和源泉。
【关键词】《菊次郎的夏天》、电影、音乐、由于音乐艺术具有情绪强烈、抽象、主观、情绪感染力强、节奏鲜明、丰富、多变、以及具有独特的声音描绘性等特点,它对影视作品的创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音乐在不同种类的电影中所起的作用和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公路电影。
讲述的是小男孩正南一路寻找母亲和菊次郎寻找自我的过程。
对于正南的朋友来说,暑假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他们可以和父母去海滩或是父母的乡下玩。
可对正南来说确实孤单的。
正男的爸爸在他出生没多久的一次交通意外中死去,而妈妈,奶奶告诉他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没有时间回来看她。
小学三年级的正南一直跟奶奶相依为命。
在暑假,玩伴没有了,连足球队也放假不训练了。
一次无意间,正南发现了母亲的照片和地址,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他的母亲。
而菊次郎是个带儿郎当,不务正业的男人。
整天游手好闲,靠着妻子生活。
在正南去寻找母亲的途中遇到了奶奶的朋友——菊次郎的妻子,得知正南的寻母计划后,给了菊次郎五万日圆作路费,陪同正南一同去寻找母亲。
尽管正男不喜欢菊次郎,但一个人的冒险实在另人沮丧,于是勉强同意。
菊次郎对这笔旅费却另有打算,他兴高采烈地把钱一次过投到了赌博里,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
几乎输光了妻子给的旅费和正男少得可怜的一点点零用钱。
怒气冲天的菊次郎丢下正男,一个人去喝闷酒,但最终正男的眼泪让菊次郎恢复了理智…… 终于来到正男母亲的住址,菊次郎与正男心中越来越兴奋,二人终于站在母亲住址的门外,一个美丽的女人正好穿著围裙从屋内走出,正男认出她是照片上的母亲,但是他看到母亲身边有一个男人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正男瞬间明白自己被妈妈抛弃了,很伤心的哭了,菊次郎不忍心看着正男伤心,于是拿出一个从别处找来的带铃铛的玻璃天使,告诉正男那是妈妈离开房子时留给正男的,让他在困难的时候摇一摇,天使就会出现。
同时,菊次郎决心去看一下和正南的母亲一样曾经抛弃过他的他的母亲。
在回程的路上,菊次郎跟正男在一个乡下小镇里,在夏季里郁郁葱葱的绿色里,他们恣意放纵地玩耍着,快乐着。
犹如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而正男受伤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菊次郎抚平…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影片中音乐的出现对整个影片的造型起到了很大作用。
具体表现可分为揭示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表达人物情绪和渲染画面氛围。
一、揭示主题思想香港电影人刘达认为,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到的音乐。
当然,并不是真的听不到,而是说这种音乐很好的体现了电影本身的意境、韵味。
从而成为电影本身的一部分,既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又不显的突兀。
一部影片,总是要说明一个或一些问题,表达一些看法,也就是所谓的主题思想。
电影音乐就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的功能,他是用音乐和电影的结合来传达影片的思想的。
在《菊次郎的夏天》这部影片开始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首尾呼应,小男孩正南背着带有天使翅膀的书包从远处很快乐跑来,随即跃上主旋律的钢琴和提琴想起,音乐的旋律类型主要是跳进式和模近式,曲子简单明快、清新自然、灵动而活泼,让人听来有一种清新,童真的感觉。
音乐使用的是交响乐,给观众一种遐想,想到正南是去什么地方玩的很开心,奔跑在回家的路上。
很好的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以及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明快的。
整首主题音乐穿插于整个故事中,根据画面的感情色彩来变化音乐的风格、曲调的高低。
让人感受到温情的各段情节,让观众随着音乐感受故事中的惬意,也随着、音乐感受剧情发展微微的起伏;音乐同时也将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天真无邪的正男和地痞向的小市民菊次郎的性格及两人旅途中产生的友情、亲情、温情诠释了出来。
这段音乐也充分交待了这一对性格、行为完全迥异的活宝一路上发生的快乐悲伤,虽然旅途不顺,却始终充满着积极与乐观。
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音乐不仅仅可以表达某种情感,还可以为人物形象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塑造人物形象并不专指外形,还包括人物的性格、内心、感情活动等。
在《菊次郎的夏天》影片叙事开始,正南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穿着一件暗色的条纹短袖,而他的朋友代司则穿了一件明亮的橙色短袖,代司走路很活泼,正南的步伐显得有些笨拙,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代司问正南:“暑假干嘛?”正南说:“你呢?”代司说:“去爸爸海边的家乡”,正南说:“真羡慕你”。
音乐在这里不是轻快活泼的,以突显孩子的活力。
而是很节奏缓慢有点低沉,音乐是为了表现出正南的阴沉。
内心孤独、是个缺爱的男孩。
暑假足球班也不开了,朋友们都和父母去海边玩了,奶奶也要上班,没人陪他玩了。
在寻找母亲这一段的路途情节的音乐节奏都比较低缓,说明他在这之前内心都是孤独的。
而在找到母亲之后的路途中,但他内心却变得开朗活泼了,虽然他与母亲相认的愿望没有实现,虽然没有得到母亲的爱,但却得到了别人的关爱:和他们一起露营的好人先生给他讲故事玩游戏,重磅先生和光头先生扮各种搞怪的角色逗他开心,以及菊次郎一起玩一二三红绿灯游戏。
给他带来了很多欢乐。
正南拥有了别的孩子所用的暑假的欢乐。
最后的音乐变得明亮,音乐的音调变高了,很欢快,很活泼,音乐中还伴随着“天使之铃”的响声,音乐化音响,有一种独特的视听效果。
“天使之铃”在他们找到母亲,发现母亲改嫁,为了安慰被抛弃伤心哭泣的正南,菊次郎用霸道的恐吓抢来的。
小孩子是很容易哄的,他们善良且单纯。
菊次郎告诉他,“妈妈也不在这里,她可能去了很远的地方哪,我们继续去找吧!一定,一定会找到的!你只要摇一摇这个铃,天使就会出现”。
当菊次郎告诉正男摇动风铃就会看见天使,正男的眼神都变了,他使劲的摇,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
尽管如此他仍是相信他的天使的存在,这时小孩的世界就有了可以依靠的东西。
“天使之铃”象征着希望。
所以在影片末尾的主题音乐中加入“天使之铃”的铃声,音乐表现出正南变得活泼开朗了,他的形象是童真无邪的,充满了希望。
菊次郎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河边的桥上站在他妻子的旁边,一副吊儿郎当无精打采的样子,他妻子显得精明能干,在教育一群抽烟的学生,说他们不要像菊次郎那样,将来会变成没用的人。
菊次郎对他们做出搞怪的动作,音乐比较欢快也有点低沉,说明他是个外表幽默搞怪的地痞形象,同时也有内心善良和柔软的一面。
果然,在整个路途中,他的性格特征表现的淋漓精致。
因为赌博输了钱到处骂人,搭顺风车去东京,趁司机夜晚下车小便,自己偷偷开走,明明没什么背景却要弄一个可笑的纹身,明明不会游泳却又爱装腔作势,被人拒绝搭顺风车就偷偷砸车玻璃报复,偷拿别人的食物、为了拦车而想出各种骗人的招数,半瞎子,站在路中间被车撞,在路面上放钉子、在庙会上为了占小便宜几近耍赖而被人揍、人家载她一程不但不感谢,还骂人家…… 而就是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怜的大叔,却在千里迢迢的旅途中从未发出过后悔的怨言,仅仅为了帮小男孩圆一个看看妈妈的梦想。
用音乐对人物进行塑造,是以一种不露痕迹的方式使人物性格形成鲜明的特点并传递角色的内心世界,音乐在影视造型方面的能力不可低估。
三、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表达人物情绪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来体现人的丰富复杂的感情状况。
同样,音乐进入影视作品之后,也担当起体现人物情感的重任。
影视音乐很擅长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银幕上无法表达的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影视作品借助音乐的主要目的,是用音乐加强影片的感情色彩,从而促成整部影片与观众情感的契合。
正南和菊次郎两人经过一路艰辛,终于找到母亲的住址了,两人内心满是欣喜和期待。
两人还憧憬着见到母亲后会怎样,正南要留宿下来,问菊次郎要不要也留宿,菊次郎还想着成为他爸爸。
可是一切都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场面。
当母亲出来时,却带着一个小女孩,后面还跟着一个男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母亲的脸上堆满了幸福甜蜜。
原来母亲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了。
一向叨叨唠唠的菊次郎看到这个场面也变的手足无措。
正南面无表情远远的看看母亲。
镜头声音空白了几秒然后低沉的大提琴曲响起,音乐刻画出了正南此时内心活动,我们能深深感受到正男内心的那种孤寂和失落。
菊次郎和正南有着相同的经历,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也抛弃了跟别人跑了。
在他们露营的时候,他决定去离露营地不远的大都町看望曾经抛弃他的母亲。
在养老院,他远远的看着那张陌生熟悉的脸,那张脸上写满了孤独,一种像正男的妈妈一样抛弃自己孩子的女人的孤独……看护人员问他,需要去叫她吗?他说不用了,转身离开了。
在走道里,他垂着头,步伐沉重,远远看着安静坐着的母亲,眼神中略带忧伤。
低沉的提琴曲想起,透出一丝悲凉。
我们看到的平日里那个霸道不讲理的菊次郎不见了,此时的他内心是那么的脆弱。
菊次郎在和正男的一路相处中也触摸到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他已经是成年人了,他的妈妈已经苍老,可是毕竟是惦念着的。
这就是亲情,没有人可以割断用血液相连的亲情。
在用言语无法表达或用语言表达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音乐起到了铺垫和诠释的作用,代替了话语,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四、渲染画面气氛由于音乐本身的形式丰富多彩,从体裁、曲式、节奏等方面均有诸多区别,因此运用到影视作品中就能够以丰富的形式烘托画面气氛。
用音乐做铺衬,是影视中运用最多的音乐的一个功能。
在影片最开始正南和代司在巷口遇到一群小流氓转身跑时,音乐变的很轻快节奏感很强与他们的步伐节奏一致,途中出现了风铃声音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很活泼。
菊次郎把妻子给的五万日圆加上正南那一点点的路费在赌场全部输光了。
然后自己去喝闷酒。
最后还是良心发现决定带正南去找妈妈。
当晚乘坐出租车在路上,途中趁司机下车去方面时,自己把车开走了。
由于不会开,出租车一瘸一拐的并冒着烟。
插入了一段节奏很欢快幽默的音乐,是整个画面更具戏剧感。
没有路费,只有靠搭顺风车。
想出各种办法去拦车,闹出一个有一个的笑剧。
给观众带去了很多欢笑的同时感到同情。
在路上拦车,音乐是大提琴加钢琴乐,滑稽中透露出一丝凄凉。
其中在途中遇到一对情侣,女孩看到小男孩可怜,所以好心的载了他们一程。
菊次郎因为货车司机没有载他们,把人家的车玻璃炸碎了,司机开车把他们追回,和菊次郎打了一架。
在一块草坪上那对热情的情侣逗正南玩给他带来了欢乐。
送给他一个有天使翅膀的包包,正南第一次开怀的笑并围着他们转。
正南不停地跑,那对翅膀不停地抖,他就像一个天使一样快乐。
笑的那么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