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相关知识点
心肺复苏知识点总结
心肺复苏知识点总结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它意味着心脏停止跳动,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呼吸骤停则意味着患者停止呼吸。
无论是心脏骤停还是呼吸骤停,都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下面是心肺复苏的知识点总结:1.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是模拟正常的心脏跳动和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帮助恢复心脏的跳动。
在呼吸骤停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可以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氧气。
2. 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包括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按压是指通过胸部按压来模拟心脏的跳动,人工呼吸是指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呼吸。
3. 判定心肺复苏时机:在遇到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情况下,首先需要确保环境安全,然后迅速判定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且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按压的技巧: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之一。
按压的技巧包括正确的手位、握法和按压频率与深度。
正确的按压可以帮助恢复心脏的跳动,因而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
5. 人工呼吸的技巧: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需要注意吹气的力度和频率,以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到足够的氧气。
6. 使用AED: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它可以帮助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电除颤。
AED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在心脏骤停时立即使用,为患者提供电击。
7. 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心肺复苏需要进行持续的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的治疗。
持续的心肺复苏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直到其他治疗措施能够实施。
8. 心肺复苏的风险:虽然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医疗程序,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不正确的按压和人工呼吸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胸部或呼吸道受伤。
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谨慎并尽量减少风险。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可以帮助维持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体征。
心肺复苏操作相关知识点
心肺复苏操作相关学问点一、什么是潮气量,正常值是多少?进展CPR 人工呼吸时,为什么要主见低潮气量?潮气量〔Tidalvolume,VT〕通常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状况下:成人:8-10ml/kg,小儿:10-15ml/kg。
进展CPR 人工呼吸时主见低潮气量是由于:1 低于正常潮气量〔400~600ml〕及低于正常呼吸频率可以使V/Q 比值保持正常。
2 潮气量过大,导致胸腔压力上升,回心血量下降,心排量削减,存活率下降3 潮气量过大,胃扩张,导致返流和误吸,横隔抬高,肺活动受限,肺顺应性下降。
二、心肺复苏的原理?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淌。
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恢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胸腔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按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
挤压胸腔增加了胸腔内静脉、动脉以及胸腔外动脉的压力,但胸腔外静脉的压力照旧是低的,从而形成四周动静脉压力梯度,使血流从动脉前面流入静脉。
胸腔按压松解后,胸腔内压力下降至零,静脉血回流入右心和肺。
血流也从胸腔动脉反流回主动脉,但胸腔内动脉床容量较小,并且主动脉瓣关闭,反流的血量有限。
三、心肺复苏的黄金时刻是多少?生命链的内容是什么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 的初期 4~10 分钟是病人能否存活的最关键的“黄金时刻”,打算着抢救程序是否连续进展。
所谓“生命链”,是指对突然发生的心搏骤停病人,所实行的一系列规律有序的步骤、标准有效的抢救措施,将这些抢救序列以环链某形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挽救生命的“生命链”〔ChainofSurvival〕。
生命链包括: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四、呼吸皮囊使用的并发症?CPR 的并发症?如何在操作中预防?呼吸皮囊使用的并发症:胃扩张,气压伤,唇周损伤,窒息等。
CPR 的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心肌损伤,肺挫伤,肝脏损伤,胸肋骨分别等正确操作,潮气量避开过大,畅通气道,按压部位及深度正确。
心肺复苏操作知识点总结
心肺复苏操作知识点总结一、心肺复苏的适用情况心肺复苏适用于以下情况:1. 心跳骤停:包括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
2. 呼吸停止:包括呼吸窒息或呼吸窘迫。
二、心肺复苏的目标心肺复苏的目标是维持受害者的血液循环和氧供应,以保持重要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大脑。
通过心肺复苏,可以帮助维持受害者的生命,直到医疗人员的到来。
三、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确认现场安全、呼叫急救人员、检查意识和呼吸、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寻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继续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操作的步骤。
(一)确认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必须先将危险因素排除,以保障施救者和受害者的安全。
(二)呼叫急救人员一旦确认受害者出现心跳骤停或呼吸停止,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及时的急救人员到场可以大大提高受害者的生存率。
(三)检查意识和呼吸在确定现场安全并呼叫急救人员之后,接着要检查受害者的意识和呼吸。
可以轻轻拍打受害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受害者,观察受害者是否有意识。
同时,观察受害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音。
如果受害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即表示出现心跳骤停或呼吸停止,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操作。
(四)进行心肺复苏操作1.打开受害者的气道:将受害者平放在硬而平坦的地面上,仰面朝上。
然后,向后提拉受害者的下巴,向上抬起受害者的头部,使气道畅通。
2.检查呼吸:在打开受害者的气道后,将头偏向一侧,将耳朵靠近受害者的口鼻,用眼睛看受害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用手感受受害者的呼吸。
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表示需要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胸外按压:在进行胸外按压之前,要先确认受害者是否是成人、儿童还是婴儿。
对成人和儿童,需要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对婴儿,只需要进行胸外按压。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找到受害者的胸骨,以受害者乳头线中心为准,用手掌的下半部分压在受害者的胸骨上。
护理学心肺复苏知识点总结
护理学心肺复苏知识点总结
1.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是在没有脉搏和呼吸的情况下立即开始急救,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和供氧。
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2.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心跳骤停、呼吸骤停、突发性心脏骤停和其他导致无脉搏和呼吸的情况。
3.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是“检查-报警-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除颤”。
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要
确认患者无反应,然后立即报警通知急救人员。
接着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
人员到达并使用除颤器进行除颤。
4.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注意要清晰地观察和听到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的力度和频率。
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确保自己的安全。
5.心肺复苏的后续处理
在心肺复苏之后,患者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确定病因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需要进行监护观察,以避免继续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
6.心肺复苏的风险和并发症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的救护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肋骨骨折、涨气胃、肺气肿等。
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谨慎地操作,以减少患者的不良
反应。
7.心肺复苏的相关法律和道德问题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护士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如尊重患者的意愿,尽力救护等。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学知识点,护士需要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步骤、
注意事项、后续处理以及相关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以保证对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患者的及
时救护和护理。
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点总结
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点总结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包括:1.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维持血液流动,以便将氧和养分输送至体内各个部位。
2. 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电除颤等措施。
3. 心肺复苏应尽早开始,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接下来,我们将对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心肺复苏适用于出现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急救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心肌梗死、溺水、窒息、意外伤害等情况。
2. 禁忌症心肺复苏并非对所有情况都适用,存在一些禁忌症,如已经死亡,明显的颈部创伤,无法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的情况等。
二、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1. 呼叫急救当发现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情况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如拨打120),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2. 检查意识和反应确保环境安全后,轻轻摇晃患者并高声呼喊其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反应,则可以判断为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
3. 开放气道将患者平躺在平坦坚硬的表面上,将头部仰起,提供足够的呼吸道通畅。
4. 周围观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5. 心肺复苏操作(1)胸外按压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位置在患者的胸骨正中下缘,使用交叉握拳或两手叠加进行按压。
(2)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通过将口唇贴紧患者口唇并提供充分的气路,使用自己的口对患者鼻腔进行呼吸。
(3)交替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应该是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应该交替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者患者自行恢复呼吸和心跳。
6.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以使用,应该立即使用并按照AED的指示进行操作。
7. 等待急救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该立即呼叫急救电话以及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急救人员一般会在到达后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三、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1. 手法正确进行胸外按压时要确保力道适当,频率稳定。
总结心肺复苏知识点
总结心肺复苏知识点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按压和人工呼吸,模拟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以维持和恢复病人的生命体征。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心脏停止跳动,血液无法被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以阻止脑细胞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并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二、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检查现场安全、呼救、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在执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应首先保证现场的安全,然后立即向医疗救护人员求助,然后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就需要开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的到来。
三、胸外按压的操作方法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对患者的胸部进行按压,模拟心脏的跳动功能。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坚硬的平面,将患者平躺在上面,然后紧握患者的双肩,用两只手的掌心连续对患者的胸部施加压力,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直到急救人员的到来。
四、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就需要进行人工呼吸,以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包括将患者平躺在地面上,打开患者的气道,然后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另一只手贴紧患者的下巴,然后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嘴,并进行口对口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钟,呼吸次数为10-12次/分钟。
五、心肺复苏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错误,比如用力过猛导致患者胸骨骨折,或者呼吸过度导致气胸等情况。
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第二,在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的把握;第三,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第四,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不断地进行循环复查,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
心肺复苏培训知识点总结
心肺复苏培训知识点总结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心肺复苏培训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1. 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的定义与原因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血液无法流向身体各个器官,这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
而呼吸骤停则是指呼吸系统出现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呼吸。
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病人很容易因缺氧而导致脑死亡。
2. 心肺复苏的目的心肺复苏的目的是维持病人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以延长生命、保护器官功能,为后续的抢救和治疗争取时间。
3.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检查环境、确认病人情况、呼救、心肺复苏循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二、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1.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通过外力作用使心脏产生机械挤压,从而使其能够继续泵血。
正确的按压方式主要包括:手部交叉叠放在胸骨下半部,用力向下按压胸骨至少5厘米深,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2. 人工呼吸对于呼吸骤停的病人,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来保证其呼吸功能。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式包括清理口腔、扩张气道、封闭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等步骤。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AED是一种能够检测心脏节律并进行自动电击的设备,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病人,及时使用AED进行除颤是非常重要的。
4. 对特殊人群的心肺复苏老人、儿童、孕妇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生理和解剖结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
三、心肺复苏培训的注意事项1. 接受正规的培训接受正规的心肺复苏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练习,才能够确保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
2. 心肺复苏的实践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技能的掌握,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够保持技能的熟练程度。
3. 注重个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安全,避免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造成自身的伤害。
心肺复苏知识要点
心肺复苏知识要点心肺复苏(CPR)是一种应急救援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心肺复苏知识的要点:1.心肺复苏的目标是维持血液循环,补充氧气,直到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3.检查患者的意识反应。
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唤他们的名字,以确认是否有反应。
4.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5.手部位置应正确放置在患者胸骨正中间的位置上。
交叉放置双手,掌心朝下,掌指交叉。
6.使用身体的重量而不是肌肉力量进行按压,每分钟大约100-120次,压缩深度为约5-6厘米。
7.胸外按压的目标是将心脏压缩推动血液流向体循环,以供应各个器官的氧气。
8.在按压之间,停顿时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孔,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面罩的人工呼吸。
9.每次人工呼吸应持续约1秒,使患者胸廓抬起,然后松开嘴巴以允许呼气。
10.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比例是30:2、即每进行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11.在CPR期间,如果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应尽量尽快使用。
AED能够监测心律,识别是否需要电击复苏。
12.如果所有操作都正确执行,CPR应该是持续的,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脏复跳或医护人员的到达。
13.合作与分工是非常重要的。
CPR应该在多人情况下由至少两个执行者完成,一个负责按压,一个负责人工呼吸,并在需要时轮换。
14.心肺复苏的执行者需要维持专注、精力充沛和有恒心,因为CPR 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并需要较大的体力消耗。
15.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每分钟的早期心肺复苏能将生存机会增加10%以上。
16.CPR不仅适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还适用于窒息、麻醉过量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停止。
17.定期受过心肺复苏培训和更新的人员可以提高CPR的执行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18.及早进行CPR是至关重要的,每分钟作用时间的延迟可能导致脑损伤和不可逆转的心脏损伤。
19.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医疗技术,必须在医疗人员到达之前进行。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点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点1.心肺复苏的目标:心肺复苏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人工提供有效的心脏按压和呼吸来维持患者的脑功能。
心脏按压可以模拟心脏的收缩,推动血液流动,而人工呼吸可以为患者提供氧气供应。
这有助于防止脑部缺氧和减轻心肌损伤。
2.按压位置和方式: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在胸骨中下1/2的位置上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方式应为胸骨下压,每次按压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按压速度应该是每分钟100-120次。
3.机械心肺复苏(CPR)设备:除了传统的徒手心肺复苏外,现在也有一些机械辅助的CPR设备可供使用。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更稳定和一致的心脏按压,并且可以在进行CPR时允许医护人员继续其他急救操作。
这些设备通常包括自动胸外按压器和可充气的人工呼吸器。
4.呼吸:在单人徒手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必不可少。
每次按压后需要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呼吸应该是慢而深的,并且应该让胸部上升和下降。
确保患者的气道是畅通的,可以使用头后仰和下巴抬起的方法。
5.手部位置:在进行心脏按压时,手部的位置会影响复苏的效果。
建议将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方,另一只手叠加在上面。
手指应轻松放置,用手掌而不是手指进行压力。
这有助于更好地传递力量并减少患者的损伤。
6.先电除颤还是先CPR: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及早进行电除颤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CPR之前,应立即检查患者的心率和能否适合电除颤。
如果患者的心率是可除颤的,应立即进行电除颤并继续CPR。
如果心率不适合电除颤或没有除颤设备,则应立即开始CPR,直到AED(自动体外除颤)设备或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7.心肺复苏质量:心肺复苏的质量对患者的生存率起着重要作用。
所谓的"心肺复苏链"包括"早识别、早通知、早CPR、早除颤和早降温"五个环节。
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并确保按照最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操作,可以提高复苏效果。
以上是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的主要理论知识点。
心肺复苏知识点
心肺复苏知识点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恢复意外猝死患者的心肺功能。
在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时,必须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操作,以避免脑部缺氧和器官功能障碍。
心肺复苏由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方面组成。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最关键的部分,目的是通过压迫胸部,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以恢复血液和氧气供应。
按照指南,应当在准备好急救设备后立即开始。
具体步骤如下:1. 检查安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包括确定患者没有电击危险,没有触电设备或毒气环境等。
2. 检查意识:拍打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喊叫他们的名字,检查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立即通知急救人员。
3. 打开气道:将患者的头稍微仰起来,并使用手指打开气道,以便于呼吸。
4. 呼吸检查:慢慢靠近患者的嘴巴,并使用面罩进行呼吸检查。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则需要开始胸外按压。
5. 压迫胸部:站在患者身边,将手掌放在胸骨下方,并叠放另一只手掌。
向下按压至少两英寸(5厘米),并保持节奏和力度,每分钟至少100次。
6. 人工呼吸:每完成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使用面罩包裹住患者的嘴巴,并吹气至胸腔膨胀。
7. 继续操作: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操作,如果急救人员到达了,由其接手。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面罩呼吸和袋式面罩通气等。
有效的人工呼吸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氧气,并预防脑部缺氧。
动作要点如下:2. 口对口人工呼吸: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将患者的头仰起,输入两次深呼吸,然后将嘴巴紧密闭合,用力将气体吹入患者的肺部。
3. 面具呼吸:使用面罩呼吸时,先拿起患者的面罩,并在患者口鼻上放置,然后根据面罩的要求给患者输入空气。
4. 袋式面罩通气:袋式面罩通气是最先进的人工呼吸方式之一。
它与面罩呼吸相似,但包括一个可以向患者输送气体的袋子。
5. 持续观察:与胸外按压一样,人工呼吸也需要持续观察。
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监测是一项存在于现代心肺复苏中的技术手段。
心肺复苏考试 知识点总结
心肺复苏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1.心肺复苏的目的和意义心肺复苏是一种应对心脏骤停情况的急救方法,通过人工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为心脏提供氧气,维持生命体征。
心肺复苏的主要意义在于尽快恢复心肺功能,让患者有更多的机会恢复生命体征。
2.心肺复苏的适用人群心肺复苏主要适用于下列人群:(1)突发性心脏骤停的患者;(2)突发性呼吸骤停的患者;(3)溺水、触电、窒息、中毒等突发性状况的患者。
3.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模拟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维持生命体征。
人工按压可以维持心脏的脉搏和舒缩,人工呼吸可以为肺部提供氧气,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
二、心肺复苏的流程和操作技巧1.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心肺复苏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2)呼叫急救人员和寻求医疗帮助;(3)开始心肺复苏操作;(4)持续心肺复苏直至医疗人员到达现场。
2.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1)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2)确保患者处于平稳的位置;(3)进行心肺复苏的按压和呼吸操作;(4)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状况;(5)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三、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1.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应先呼叫急救人员,并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2)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操作者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受伤;(3)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状况,随时调整操作方法;(4)定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后,应等待医疗人员的到来。
2.心肺复苏的禁忌症(1)对于已经死亡的患者,不应进行心肺复苏;(2)对于严重头部外伤或严重颅内损伤的患者,不宜进行心肺复苏;(3)对于长时间停搏或心脏骤停的患者,不宜进行无效的心肺复苏。
四、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操作技巧1.正位抬头呼吸法(1)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确保患者处于仰卧位;(2)站在患者头侧,用一只手托住患者头部,用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3)深吸一口气,凑到患者的嘴唇上,将口对口紧密贴合并将气吹入患者的肺部;(4)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抬起,确认气体已经吹入肺部;(5)吹气后,松开患者的鼻孔,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下陷,并等待下一次呼吸。
心肺复苏操作考点
心肺复苏操作考点
心肺复苏操作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呼叫急救:确定发现的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相关信息。
2. 倾听与观察:接近患者,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态,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状态。
3. 心肺复苏顺序:按照ABC原则,先进行气道(Airway)开放,确保气道畅通;然后进行呼吸(Breathing)检查和人工呼吸;最后进行循环(Circulation)检查和心脏按压。
4. 按压技术:找准胸骨正中位置,双手叠放在该位置,按照规定的速度和深度进行心脏按压,保持按压力度均匀。
5. 人工呼吸:在进行心脏按压的同时,每隔30次按压进行2
次人工呼吸,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
6.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根据需要使用AED进行
除颤,按照AED的指示进行操作。
7. 病人地面护理:在开展心肺复苏期间,要确保患者在地面上的安全和护理,保护患者的头颈和身体。
8.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在心肺复苏中,要保持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比例,通常为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以上是心肺复苏操作考点的主要内容,具体操作方法还需要根据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进行实践。
心肺复苏重要知识点总结
心肺复苏重要知识点总结基本步骤1. 检查安全: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首先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环境不安全,先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
2. 判断意识:对患者进行刺激,观察是否有反应。
可以拍打患者的肩膀或大声呼喊来刺激患者。
3. 检查呼吸: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要观察其有没有正常呼吸。
可以把耳朵靠近患者的嘴巴并同时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规律的上下运动,如果没有发现呼吸,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4. 求救:在确定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要求医护人员前来救助。
5. 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没有专业急救人员在场,可以自行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是按下急救电话,然后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手法1. 30:2手法:心肺复苏的手法是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的。
首先要给患者进行30次的胸外按压,然后进行2次的人工呼吸。
2.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通过给患者胸部中央的位置进行深度压迫来维持心脏的血液循环。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需要让患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双手合拢交叉放在患者的胸骨下方,然后用上半身的重力来进行按压。
按压的部位是在胸骨下段的正中位置,使胸廓下陷至少5厘米。
3. 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之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来保持患者的呼吸。
首先要抬起患者的下巴,然后用手掌捂住患者的鼻子,然后用嘴对嘴的方式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的时间要保持在1秒钟左右,并且要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起伏来确认呼吸是否有效。
4. 循环:在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完成之后,要重新检查患者的脉搏和呼吸情况,然后再次进行心肺复苏的循环。
这个循环要尽可能地快速进行,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使用AED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智能化的医疗设备,能够帮助急救人员在心脏骤停时进行体外除颤。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AED来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1. AED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打开AED并按照设备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首先是将AED的电源开关打开,然后跟随设备的语音提示来粘贴电极片,将电极片粘贴到患者的胸部。
心肺复苏知识点讲解
心肺复苏知识点讲解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急救措施,旨在通过人工方法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功能,以保持脑部氧供和循环功能。
下面将对心肺复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通过对心脏进行按压和恢复呼吸功能来为全身供氧。
胸外按压帮助保持血液流动,维持脑部供氧,而人工呼吸则恢复呼吸功能。
2.心肺复苏的步骤:(1)判断意识和呼吸:如果发现一个人倒在地上,首先判断其意识和呼吸状况。
(3)胸外按压:在没有专业医疗人员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缘,用身体重量压下,每分钟至少按压100-120次。
(4)人工呼吸:将头后仰,托起下巴,然后捂住鼻子,吹气入口,进行2次人工呼吸。
(5)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继续按压30次,然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依此循环。
第二部分:特殊人群的心肺复苏处理1.成人心肺复苏:成人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与一般的心肺复苏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成人的心肺复苏力度较大,以保证血液循环。
2.婴儿心肺复苏:婴儿心肺复苏时,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下缘的中央,用两根手指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至少按压100-120次。
3.儿童心肺复苏:儿童心肺复苏与成人心肺复苏相似,但按压的力度需要较小,每分钟至少按压100-120次。
第三部分:使用自动外部除颤器(AED)1.自动外部除颤器的作用:自动外部除颤器(AED)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节律并通过电击恢复正常心率的设备。
在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下,AED可以帮助恢复正常心脏功能。
2.使用AED的步骤:(1)打开AED并按照说明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
(2)AED会自动检测心律,如果需要电击,AED会提醒进行电击。
(3)在AED提示下,确保没有人触碰患者,并按下电击按钮。
(4)在电击后,马上恢复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第四部分:心肺复苏的常见问题1.胸部按压的力度:按压的力度应该使胸廓下陷1/3至1/2的深度。
应急救护大赛题库之心肺复苏知识点
应急救护大赛题库之心肺复苏知识点一、判断题1、实施AED除颤时,电极片贴反了,应迅速取下来重贴。
(×)2、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法)施救对象适用于成人、儿童,婴儿不宜。
(×)3、无意识或在腹部冲击时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患者,应采用胸部按压法。
(√)4、心肺复苏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胸骨正中位置。
(×)5、轻度气道梗阻的孕妇,应立即实施胸部冲击法排除异物。
(×)6、自主呼吸时,膈肌收缩,胸腔扩大,肺内压力降低,气体进入肺部。
(√)7、婴儿(小于等于1岁)如果表现出轻度的气道梗阻症状:暂时不做治疗,继续观察症状变化。
积极的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治疗可能引起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和使气道梗阻恶化。
(√)8、每次按压后胸廓要完全恢复,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
(√)9、心肌组织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10、如果AED提示不需要电击除颤,即表示停止CPR的操作。
(×)11、2岁以下儿童需要使用儿童电极片,在没有儿童电极片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标准AED。
(√)12、AED除颤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唯一有效手段。
(×)13、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间的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过程。
(×)(√)14、未经培训的现场人员,可以在120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直接做单纯的胸外按压。
15、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 5-6厘米,速率 100-130次/分钟。
(×)16、AED到场时,首先贴电极片。
(×)17、成人背部叩击最多进行五次(√)18、只要检查发现无意识、无呼吸即可判断为心搏骤停,可以不检查脉搏。
(√)19、呼吸道哽塞的成年人正在咳嗽时,最好立即采用腹部冲击加以帮助。
(×)20、回到右心房的静脉血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至毛细血管组织网进行气体交换,再将高含二氧化碳的动脉血液经肺静脉汇入左心房。
(×)二、单选题1、肺泡壁由一层非常薄的能交换气体的上皮细胞构成,总面积约有( B )。
心肺复苏总结知识点
心肺复苏总结知识点本文将总结心肺复苏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急救步骤、正确的CPR操作技巧、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肺复苏技术,并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有效地给予急救。
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是通过对心脏进行按压和呼吸辅助来保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从而维持生命体征。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保持血液循环,尤其是向大脑供血氧。
在没有呼吸或心跳的情况下,大脑很快会因缺氧而出现损伤,因此迅速进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
2. 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
心脏按压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循环,人工呼吸可以补充氧气,满足身体的氧需。
3.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中断时间,保持连续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最大程度地维持血流和氧气供应。
4. 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提供除颤治疗,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及时的除颤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二、心肺复苏的急救步骤心肺复苏的急救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确认现场安全:在进行急救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 检查意识和呼吸:对患者进行刺激,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只有异常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应该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请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也可以让他们去报警。
4. 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首先进行30次胸部按压,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重复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5. 使用AED进行除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AED进行除颤治疗。
AED会对患者的心律进行分析,并在必要时提供电击治疗。
6. 等待医护人员到场:在进行急救过程中,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状况,并等待医护人员到场接手后续的抢救工作。
三、正确的CPR操作技巧正确的CPR操作技巧是进行心肺复苏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 胸部按压的力度和频率:胸部按压的力度要足够,约为成年人胸廓的1/3深度,每分钟100-120次。
心肺复苏常考知识点
心肺复苏常考知识点一、选择题心肺复苏(CPR)中,胸外按压的频率应为:A. 80-100次/分B. 100-120次/分C. 120-150次/分D. 150-200次/分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应为:A. 3-5厘米B. 4-6厘米C. 至少5厘米D. 5-6厘米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A代表:A. 人工循环B. 人工呼吸C. 开放气道D. 胸外按压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仰头举颏法B. 双手推举下颌法C. 托颏法D. 环状软骨压迫法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A. 侧卧位B. 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C. 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D. 俯卧位心肺复苏时,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A. 胸外按压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 静脉推注胺碘酮D. 立即除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中断时间不得超过:A. 5秒钟B. 10秒钟C. 20秒钟D. 30秒钟成人心肺复苏时,潮气量的大小应为:A. 400-500mlB. 500-600mlC. 600-700mlD. 800-1000ml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指标不包括:A. 触到大动脉搏动B. 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C. 自主呼吸恢复D. 瞳孔散大二、填空题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______分钟以内。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______。
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建议成人每______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静脉给药。
成人使用单向波除颤时,电击能量选择______J;使用双向波除颤时,电击波能量选择为______J。
心肺复苏包括______三个步骤,C代表______,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
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内容一、引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时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的目标是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和血液循环,以保证氧气供应到达重要器官。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方面。
1.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之一。
正确的按压可以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按压时,应将手掌放在胸骨下方,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施加压力。
按压的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2.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可以提供氧气供应,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
人工呼吸时,应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应持续1秒钟,观察胸廓抬起,确保气体进入患者肺部。
三、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的步骤可以简化为“ABCDE”:1. A(Airway,通畅气道)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头部后仰,颈部伸直,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2. B(Breathing,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观察胸廓抬起。
3. C(Circulation,循环)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至少5厘米。
4. D(Defibrillation,除颤)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可用,按照指示进行除颤。
5. E(Emergency,急救)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四、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认心脏骤停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需要确认患者是否真的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可以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等。
心肺复苏生理知识点总结
心肺复苏生理知识点总结一、循环系统生理知识1. 心脏结构与功能心脏是人体的中枢泵,通过不断的舒缩运动将血液从体循环送到肺循环,完成了肺气交换和氧合作用。
心脏主要由心房和心室组成,通过心电刺激和心肌收缩舒张运动来完成血液的循环。
2. 心脏的电生理心脏的电生理活动是指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电活动。
在传导系统的调控下,心脏细胞发生快速充电和迅速放电的过程,形成心电图。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电解质的平衡、血流灌注、神经系统等。
3. 血管系统的构造与功能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起着输送血液、维持血压和血流速度、保持体温等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通过分泌多种因子维持血管张力和弹性。
4. 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通过循环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免疫细胞等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同时也负责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的携带与排泄。
二、呼吸系统生理知识1. 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主要包括呼吸道和肺部,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肺部又分为气道部分和血管循环部分。
通过吸气、储气、呼气三个过程完成气体交换。
2. 呼吸的机制呼吸的机制主要有胸膜肌、膈肌和肋外肌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胸腔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呼吸的变化。
同时,肺泡内外气体的分压差也是促进气体交换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气体交换的生理过程气体交换主要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完成,通过肺泡膨胀和血管灌注,氧气与二氧化碳发生生理学的扩散、运输和携带。
三、心肺复苏原理与应用1. 心肺复苏的原理心肺复苏主要通过持续的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来维持心脏输出量和氧气供应。
按压胸部可以产生心脏排出的压力,帮助维持动脉的血流,而人工通气则可以提供氧气,维持肺的氧合功能。
2. 心肺复苏的应用心肺复苏通常用于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急救处理,对于心脏骤停患者,通常采用心室颤动的早期电除颤进行干预,随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帮助患者维持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根据心肺复苏的生理知识,下面是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流程:1. 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和呼吸突然停止2. 若患者不具备自主呼吸和心脏跳动,应当立即呼叫急救人员3. 开始胸外按压,每秒约100-120次,压迫深度为5-6厘米,持续约2分钟后进行人工通气4. 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应按照15:2的比例进行5. 检查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情况,继续维持心肺复苏操作6. 若有急救设备,可进行电除颤等进一步处理7.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复苏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心肺复苏的生理知识对于急救人员和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复苏室护士知识点归纳总结
复苏室护士知识点归纳总结1.心肺复苏知识:-心肺复苏是指通过推胸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恢复病人的心脏和呼吸功能。
-推胸按压:在正确位置上使用力量进行连续的压迫,以恢复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通过口对口或面罩呼吸器进行呼气和吸气,以恢复呼吸功能。
2.器械操作:-复苏室护士需要熟悉和掌握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如气管插管、静脉穿刺、导管置入等。
-气管插管是指将气管插管导管插入病人的气管,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提供人工呼吸支持。
-静脉穿刺是指通过穿刺手段将导管插入病人的静脉,用于输液、药物注射和血液采集等操作。
-导管置入是指将导管插入病人的血管或腔道,如中心静脉导管插管、腹腔引流管置入等。
3.药物管理:-复苏室护士需要熟悉各种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机制,并能够根据病人状况准确地给药。
-一些常用的抢救药物包括:心肺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镇痛镇静药物(如吗啡、咪达唑仑)、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复苏室护士需要定期参与抢救药物和抢救技术的培训,以保持对药物的熟悉度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4.监测及评估:-复苏室护士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以及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
-复苏室护士需要及时判断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改变姿势、调整呼吸器参数、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复苏室护士还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病情的变化和护理措施的效果,以便医生做出相应的治疗决策。
5.沟通与协调:-复苏室护士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抢救和护理服务。
-复苏室护士需要向医生报告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复苏室护士还需要解释和说明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给患者家属,以帮助他们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
总结:复苏室护士需要对心肺复苏进行熟练的操作,并对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具有扎实的掌握能力。
他们还需要熟悉各种抢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并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操作相关知识点(参考)
一、什么是潮气量,正常值是多少?进行CPR人工呼吸时,为什么要主张低潮气量?潮气量(Tidal volume,VT)通常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情况下:成人:8-10ml/kg, 小儿:10-15ml/kg。
进行CPR人工呼吸时主张低潮气量是因为:
1低于正常潮气量(400~600ml)及低于正常呼吸频率可以使V/Q比值保持正常。
2潮气量过大,导致胸腔压力升高,回心血量下降,心排量减少,存活率下降
3潮气量过大,胃扩张,导致返流和误吸,横隔抬高,肺活动受限,肺顺应性下降。
二、心肺复苏的原理?心脏泵机制学说:
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动。
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恢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胸腔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按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
挤压胸腔增加了胸腔内静脉、动脉以及胸腔外动脉的压力,但胸腔外静脉的压力依然是低的,从而形成周围动静脉压力梯度,使血流从动脉前面流入静脉。
胸腔按压松解后,胸腔内压力下降至零,静脉血回流入右心和肺。
血流也从胸腔动脉反流回主动脉,但胸腔内动脉床容量较小,并且主动脉瓣关闭,反流的血量有限。
三、心肺复苏的黄金时刻是多少?生命链的内容是什么
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的初期4~10分钟是病人能否存活的最关键的“黄金时刻”,决定着抢救程序是否继续进行。
所谓“生命链”,是指对突然发生的心搏骤停病人,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律有序的步骤、规范有效的救护措施,将这些抢救序列以环链x形式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挽救生命的“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
生命链包括: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四、呼吸皮囊使用的并发症?CPR的并发症?如何在操作中预防?
呼吸皮囊使用的并发症:胃扩张,气压伤,唇周损伤,窒息等。
CPR的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心肌损伤,肺挫伤,肝脏损伤,胸肋骨分离等
正确操作,潮气量避免过大,畅通气道,按压部位及深度正确。
五、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在CPR中经典的使用方法及副反应?
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兴奋α受体,收缩外周血管,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脉灌注,同时收缩颈外动脉,增加脑血流量,有利于心脑的复苏,因此肾上腺素是治疗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
副反应:但是其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是否有利于复苏尚有争议,因为该作用能增加心肌作功和减少心内膜下的血供。
适应症:心室静止,无脉性电活动(电一机械分离),室颤(细颤),无脉性室速用法:肾上腺素1mg静注,每3~5分钟一次。
六、胸外按压时为什么要尽量减少中断,而且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20XX年心肺复苏指南》强调有效的心脏按压的重要性,为使按压有效,按压应有力而快速,成人复苏按压为100次/分,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的时间与按下基本相同。
按压中尽量减少中断,如中断应尽量少于10s。
为了达到高质量心肺复苏,故避免按压的中断。
七、.新指南为什么主张按压-通气比值设置在30:2?
1.尽可能统一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的按压、通气比值以便记忆和掌握。
2.有效的CPR必须维持一定的冠脉和挠血流,因频繁通气导致胸外按压的中断可引起冠脉灌下降,降低复苏成功率
3.急救人员实施CPR时存在通气过度现象,对复苏不利,并因此引起胸外按压中断,导致按压次数不足。
4.数学和动物模型表明高于15:2的按压、通气比例可能产生更合适的通气、血流比值。
八、如何判断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的有效指证是什么?
心脏骤停的诊断1.意识丧失: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心脏骤停10-20秒出现),常伴全身抽搐。
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或临终呼吸,多发于心脏停搏30秒后。
4.双侧瞳孔散大(30-40秒出现)5.面色苍白、紫绀。
以上各点以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最为重要。
一旦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CPR
心肺复苏有效指证:①可触及大动脉搏动;②病人口唇、颜面部转红;③瞳孔反射恢复;④自主呼吸开始出现
九、两人或多人参与CPR时,为什么建议5个循环或2分钟后更换胸外按压者?
当两人以上的急救人员在场时,每2分钟或每5个CPR循环后,急救人员应当轮换按压者,以防止按压者疲劳,按压质量下降。
十、美国心肺复苏指南20XX年10月22日公布,与20XX年版相比,20XX年存在有以下不同点:
将“A-B-C”改变为“C-A-B”
新指南最将成年人及儿科病人(包括儿童及婴幼儿,但不包括新生儿)的基本生命支持(BLS)的程序从“A-B-C”(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Chest Compression胸部按压)改变为“C-A-B”(胸部按压,气道,呼吸)。
其理由如下:一、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于成年人,心脏骤停存活率最高的患者是心律为室颤(VF)或无脉性室速(VT)的心脏骤停者,这些患者CPR的关键起始措施是胸部按压及早期除颤。
二、“A-B-C”程序中,胸部按压往往被延迟,因为目击者要开放气道,给予口对口呼吸或应用屏障器具或其他通气装备。
将程序改为C-A-B,则胸部按压可迅速开始。
三、开始先做胸部按压,可以保证有较多的患者接受CPR救治,即使救助者不愿意或不能够为患者提供通气,但至少可以完成胸部按压。
四、施救者对发生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制定复苏救治程序是合乎情理的。
“生命链”延长至5环节
新指南将“生命链”由原来的4个环节延伸为5个环节:一、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二、早期CPR,强调胸部按压。
三、快速除颤。
四、有效的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五、全面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期救治。
如果能有效地实施这些环节,则目睹的院外室颤(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可达约50%。
然而,无论是院外或院内,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远低于这一数字,且差别甚大,可从5%~50%。
这一差别也提示在许多情况下,提高存活率的空间是很大的。
基本生命支持(BLS)的主要改变
基本生命支持(BLS)是心脏骤停后抢救生命的基础,成年人BLS主要包括:对突发心脏骤停立即确认,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及早实施高质量的CPR,以及迅速除颤。
新指南推出若干重要改变,但对既往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内容继续予以强调。
主要改变有五点:一、BLS流程简化,“看,听,感知”已从流程中删除,所有无反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如仅有喘息)的成年患者,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二、对未经培训的过路施救者鼓励其实施只动手(只做胸部按压)的CPR。
三、在给予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部按压。
四、保证完成高质量的CPR。
五、进行复苏时,医务人员施救者需完成许多工作,诸如胸部按压,气道处理,人工呼吸,探测心律,电击除颤,以及药物治疗,这可由经过良
好培训的施救者组成的团队进行分工合作同时完成。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新指南继续强调,良好的BLS是成功进行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的基础,应
立即开始高质量的CPR,尽可能减少间断,对VF/无脉性VT,应在发生虚脱后数分钟内除颤,新成活链的第5个环节(心脏骤停复苏后的救治)强调从确认心脏骤停开始,至ROSC (自主循环恢复)到出院,进行多学科综合救治的重要性、关键性ACLS评估及干预,为BLS及长期存活并有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之间架起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
复苏后仍要积极的救治
心脏骤停后,许多器官受到损伤,因此复苏后的救治至关重要。
新指南指出,心脏骤停复苏后救治的初期目的为:使心肺功能及活命器官的血流灌注达到最佳状态;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转送至具有心脏骤停复苏后的综合治疗条件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救治,重症监护室以及低温治疗的医院中;将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救治后的患者转送至可提供心脏骤停复苏后的综合治疗的重症监护病室中;确定并治疗心脏骤停的诱因,并预防骤停的复发。
心脏骤停复苏后救治的后续目的为:将体温控制在可使患者存活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状态;确定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妥善使用机械通气,尽量减少肺损伤;降低多器官损伤的风险,支持器官功能;客观地评估患者预后;给予存活患者各种康复性服务。
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XX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2)按压深度由20XX 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 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