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
建安诗歌。由于汉末社会动乱、思想活跃,建安诗歌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成就辉煌的阶段之一。学习时对“三曹”、“七子”及蔡琰的创作概貌应全面了解,对曹操、曹植、王粲、蔡琰的作品应重点掌握。曹操既是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也是建安文盟主,诗歌创作开一代风气。存诗虽仅二十余首,但内容现实性强,或反映社会动乱,如《蒿里行》,苍凉悲愤;或抒写理想壮志,如《短歌行》,慷慨刚健。·艺术形式上则富独创性,如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发展了乐府诗;以四言写乐府,使四言诗出现中兴;此外,语言的简朴刚健,情调的慷慨悲愤,也都是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悲伤离乱、慷慨苍凉、志深笔长、梗概多气之建安风骨的形成,曹操有首创之功。曹丕是曹操次子,他的《燕歌行》开创了七言新体制。曹植是曹操第三子,是建安时期的杰出诗人。他有安邦济世的理想和恃才傲物的性格,这两方面成为他诗歌的基本精神。他的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多写政治抱负,奋发进取,《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英雄,正是曹植本人的写照。后期诗多写不幸遭际,充满愤懑,《野田黄雀行》中“利剑不在掌”的悲哀,《赠白马王彪》中亲人生离死别的悲痛和遭到迫害的苦闷,都表现得十分强烈。曹植诗在艺术上有突出成就。他的五言诗名震诗坛,有鲜明的特色:
一、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抒情性,前期诗中的任侠使气,后期诗中的满腔悲愤,都体现了他的个性特色。
二、骨气奇高,慷慨奋发,他那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贯穿于他的生活与创作的始终,形成奇高的骨气,激越感人。
三、词采华茂,语言精炼。曹植诗歌或语言质朴,如《野田黄雀行》,或词采华美,如《公宴》,改变了乐府诗语言古朴的风貌。
四、工于起调,善为警句。曹植善以警句开篇,精警突出,造成强烈影响。警句有时安排于诗篇之中,如“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使诗情振起,感染读者。总之,曹植创作成就比较突出,他使五言诗从民歌走向文人诗苑,故而被人们誉为“建安之杰”。围绕“三曹”的还有“七子”,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七哀诗》三首最能代表他的诗歌风貌,如“其一”揭露军阀罪行、表达强烈哀思十分突出。此外,还有著名女诗人蔡琰,她的五言《悲愤诗》长达540字,代表了本时期叙事
诗的最高成就。它通过血泪自述广泛反映了汉末战乱,其中兵荒马乱的恐怖、异乡生活的痛苦、怀念祖国的深情、母子分离的悲哀都写得生动感人;诗篇在场景与细节描写、心理与感情刻划等方面都很突出,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建安诗歌以反映社会动乱和抒写报国壮志的充实内容、慷慨悲凉的情辞和苍劲雄浑的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也从此摆脱了四言格局,完善了五言体制,开创了七言新体,推动了古典诗歌体式的发展。
正始至永嘉诗歌。正始诗坛有所谓“竹林七贤”而真正代表正始诗歌成就的是阮籍、嵇康。当时政局黑暗恐怖,对阮籍诗歌产生深刻影响,他的五言《咏怀诗》82首,虽非一时之作,却有同一基本主题,即从不同角度曲折表达诗人痛苦、寂寞和愤懑的心情,折射
出时政的黑暗,如其一(“夜中不能寐”)写孤独苦闷;其三(“驾言发魏都”)写困苦失意,都有以个人哀怨写时代悲剧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与情辞慷慨的建安诗歌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阮诗隐晦曲折的风格特色,含蓄蕴藉,婉曲深沉,这正是正始之音的特色。
太康诗人有所谓“三张”、“二陆”、“两潘”、“——左”。当时,陆机最负盛名,但其诗内容不够充实,有形式主义倾向;而左思则是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的继承者。左思的代表作为《咏史》八首。它名咏史实为抒怀,往往借古讽今,抒写怀抱。如其一(“弱冠弄柔翰”)抒写建功立业壮志,感情浓烈;其二(“郁郁涧底松”)批判门阀制度的黑暗,笔力矫健。左思咏史诗在艺术上也值得注目:一、多引史实以借古讽今,故典实精切;二、抒情强烈,富感情色彩,故文情深怨;三、讽刺尖锐,笔力矫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对比鲜明,一针见血。左诗的批判与建安诗歌一脉相承。
永嘉诗坛,刘琨的《扶风歌》是一首慷慨激昂感时伤乱的爱国悲歌,报国壮怀之豪与英雄失路之悲交织并写,悲壮感人。郭璞的《游仙诗》,名为游仙,实是咏怀,咏隐遁之怀,抒怀才不遇之愤。但此时玄言诗盛极一时,其游仙之作也受其影响。
南北朝诗歌。这一节时代跨度虽大,但只要掌握四个重点即谢灵运与山水诗、鲍照与七言诗、谢眺与新体诗、庾信与北朝诗,也就可以全面驾驭了。一、谢灵运与山水诗。晋宋之际,文人笔触由游仙玄言转向山水自然,至刘宋元嘉,三大家之一的谢灵运首先突破东晋玄言诗的统治,开始山水诗创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天地。《登池上楼》是其代表作。诗写永嘉阳春景色,清新明丽,细致逼真。他的山水诗,描写细腻,对仗工整,多有名句但少有佳篇,且带有玄言尾巴。二、鲍照与七言诗。元嘉三大家成就最高的是鲍照。他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可为代表作。其六(“对案不能食”)表现怀才不遇的悲愤,气势充畅,感情激越,笔力刚健,颇具汉魏风骨。他的诗歌,变五言为杂言与七言,其七言,变曹丕七言诗句句用韵为隔句用韵,推进了七言诗的发展。三、谢眺与新体诗。齐梁诗坛,出现了讲求声律的新体诗,即永明体,创作队伍有所谓“竟陵八友”,其中谢眺成就最高。他是南朝齐代以新诗体写山水的著名山水诗人,与谢灵运合称大小谢。他的诗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细致逼真,基本摆脱了玄言影响,推进了山水诗的发展。四、庾信与北朝诗。庾信前期为梁代宫体诗人,内容空虚,艺术也较平庸;后期仕北,成为北朝著名诗人,改变了北朝诗坛沉寂局面。这些诗,由于境遇改变,仕北之悲与乡关之思成为其诗歌基调,《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可为代表。
南北朝民歌。首先应运用比较法了解南北朝民歌的主要异同:在内容上,南朝民歌主要写爱情生活,北朝民歌则比较丰富,牧歌、战歌、情歌均有;在风格上,南朝民歌清丽柔弱,北朝民歌质朴刚健。其次应熟悉南朝民歌压卷之作《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优秀诗篇《木兰诗》,了解它们不同的思想内容,把握《西洲曲》重言、顶真、谐音、双关手法和含蓄深婉的风格以及《木兰诗》排比、铺陈、比喻、幽默手法和粗犷雄健、悲凉慷慨的特色。
第二章陶渊明
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要紧密联系晋宋易代的时代特点,把握住老庄思想、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