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阐述

合集下载

高品质学校的标志:校本教育哲学和学生天赋自由

高品质学校的标志:校本教育哲学和学生天赋自由

智识深度解读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办学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又促使学校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全球视野看,“全人教育”已成为东西方教育的共同走向。

但当我们冷静下来,深度剖析不断涌现的“实验模式”“改革样本”时,又会真切感到,这些“模式”“样本”尚在展示、引导层面。

另外,一线学校常态的教学过程虽然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育人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制度等仍需改革优化。

当教育观察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外表进入深刻的育人内核时,一个严肃的话题呈现出来:高品质学校的标志究竟是什么?结合多年的办学实践,我以为,高品质学校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基本标志:形成校本教育哲学综观所有名校,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名校,大抵是因为有一以贯之、成熟并成体系的教育哲学。

武汉市教科院湛卫清先生这样说:“学校教育哲学,并不是指那种学科意义上的教育方法,而是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认识。

它指学校全体成员对教育根本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科学把握,对教育规律的孜孜探寻以及信仰层次上的教育信奉。

”简言之,校本教育哲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能优化全体教师对教育本义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内心洋溢着对教育理想的热望与追求[1]。

只有在校本教育哲学的指导下,教师才会对学生个性差异有深刻的认识,对学生个性发展充满热情的期待,在自己心中维系着坚定的教育信仰,在每一天的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优秀的教育行为,从而达到真正教化人并把学生引向美好生活的目的。

我认为,在进行教育改革与探索时,应该拓宽视野,分析和研究一些国外的高品质学校。

比如,英国伊顿公学以优质学术课程和严格管理闻名于高品质学校的标志:校本教育哲学和学生天赋自由沈茂德高品质学校的标志,即校本教育哲学和学生天赋自由。

校本教育哲学是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通过“实践—凝练—再实践”形成的教育主张。

这些教育主张已成为一种复数式的文化存在,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成长中。

教育哲学视角下的新课程改革评析

教育哲学视角下的新课程改革评析

2012年第0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9,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7期)Total No .297收稿日期:2012—07—11作者简介:卿曦(1989—),男,贵州六盘水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0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教育哲学视角下的新课程改革评析卿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400715)摘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倡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课程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构建良性和谐的课程体系对于开展和谐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显现课程的和谐内蕴成为尊重课程自身发展规律、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新理念注入和运用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和谐;课程改革;理念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103—02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完全区别于传统的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三个维度开展课程目标,即通称的三维目标。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发展的基本素质,以终生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发展重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为发展的最高目标,通过学科的统整和新学科的设立使课程更全面、更贴近学生生活。

二是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把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人性关怀、人格发展融合起来;三是回归生活,力求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四是重视课程的综合和统整;五是强调课程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但各有侧重的特点;五是将“互动”和“发生”视为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六是新课程发展过程视为教师发展的平台;七是全面、平衡的发展观;八是民主化、科学化的课程政策。

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反思(3篇)

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教学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将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教育教学理论概述1. 新课程改革理论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

(2)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走向生活教育的理论走向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其主要观点包括:(1)教育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2)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3)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教学实践反思1.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反思如下:(1)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教学资源匮乏:部分学校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限制了教学内容改革的实施。

2. 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反思如下:(1)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对新型教学方式掌握不足,未能有效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师生互动不足: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 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改革强调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解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解析
第3 2卷 第 9期
2 0 1 3年 9月
绵 阳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Mi a n y a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2 No . 9 S e p . 2 0 1 3
新课 程 改 革 背 景下 的教 师 角 色解 析
这个社 会 中的标 志 。 同样 教 师 亦是 如 此 , 在 新 课
社会对 教师期 望 的行为模 式 。
角 色失调 主要 是指社 会个体 在 角色 的扮演 中 出 现 了矛 盾 、 障碍甚 至是遭 遇失 败 。它包含 角色 冲突 、
角色不 清 、 角色 中断 以及 角 色失 败 等几 个 方 面 。在
长久 以来 角色 的变 化 , 出现 了一 些 教 师角 色 失 调 的 现象 , 这些 现 象 严 重 阻碍 了 教 育 教 学 的 正 常 进 行 。
了新的意义。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 生活中的引导者 、 组织者 、 合作者等角色。由于不 同 的角色 被赋予 了不 同的行 为规 范 和社 会 责 任 , 这 就 需要教 师在 不 同的时 间和情况 之下 进行不 同的角色 变换 , 这本身 就是 困难 的 。在频 繁 的角色 变换 之下 , 往往会导致教师在角色扮演方面的失调 , 角色冲突、 角色不 清 、 角 色 中断乃至 角色失 败等 现象 都会 出现 ,
这些失 调 阻碍 了教育 教 学 工作 的顺 利 进 行 。“ 人 们 普遍认 为 , 教 师这 一 职业 是 角 色 冲突 的一 种典 型 情 景” 。 [ 3 3
如何帮助教师进行角色的转换 , 为学校 、 社会输送合 格人才 , 是 我们 面l 临的重大课 题 。

刘庆昌教授访谈——你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吗

刘庆昌教授访谈——你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吗

刘庆昌教授访谈——你有⾃⼰的教育哲学吗 “个⼈的哲学信念是认清⾃⼰的⽣活⽅向的惟⼀有效的⼿段。

如果我是⼀个教师或教育领导⼈,⽽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就会茫茫然⽆所适从。

”“那些不应⽤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作者必然是肤浅的。

⼀个肤浅的教育⼯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作者——但是好的也好的有限,⽽坏则每况愈下。

”——乔治奈勒《教育哲学导论》你有⾃⼰的教育哲学吗□本报记者杨磊正如乔治奈勒所精辟论述的⼀样,⼀个不拥有教育哲学的教育者和⼀个没有⼈⽣信念的⼈是完全⼀致的,他在教育上的作为完全可以⽤类物理运动进⾏概括。

看到乔治奈勒的这两段话,作为⼀线教师的你是否感觉到了⼀种⼼理上的不适?你是否在追问:我有⾃⼰的教育哲学吗?“什么是教育”“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信仰”这些最本质的问题是⼀线教师最需要追问和反思的,这些思考均具有让教育者脱胎换⾻的潜质。

如果对这些问题是⽣疏的,那么教育实践就是盲⽬的。

有⼈曾问三个建筑⼯⼈:“你们在做什么?”第⼀个⼈回答:“砌砖。

”第⼆个回答:“挣钱。

”第三个回答:“建造世界上最有特点的房⼦。

”后来第三个⼯⼈成为有名的建筑师。

促使第三个⼯⼈成为有名建筑师的根本原因是对待职业的哲理思索和审美情趣。

教师职业的成功者也必定有⼀种对待该种职业的哲理思索和审美情趣,这也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根本区别。

那么,如何认识教育哲学与⼀线教师的疏离?如何使教育哲学对⼀线教师⼤有作为?近⽇,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西⼤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庆昌教授。

记者:在现实⽣活中⼀⽅⾯,已有的教育哲学,还存在于学术世界中,从事教育哲学研究的⼈在概念和学术间穿梭,基本上不指望⼀线教师成为他们所创造的教育哲学⽂献的读者。

这就⼤⼤降低了教育哲学的价值。

另⼀⽅⾯,多数的⼀线教师在教育阵地上简单化地疲惫耕耘者,对于“⽅法和技术”背后的思想基础所之不深,没有应有的教育信念和信仰。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作者:陶卉来源:《考试与评价》2017年第11期【摘要】教师课程意识是教师按照自身的教育哲学对于课程系统表现的能动反映。

教师课程意识具有生成性、个体性、缄默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教师在与学生、教学环境的对话中,教师发挥教学智慧调试自身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课程情境中寻求教育意义,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践的自觉。

因此,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加强教师的行动反思能力,提升对课程的敏感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研究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构筑学习共同体盘活课程资源。

【关键词】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反思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内容突出强调了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参与力的重要性。

其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扮演着核心主体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师参与课程的权利也不断得到解放,教师课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科学化”和“标准化”的传统应试教育的枷锁,教师的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在课程觉醒中得到蜕变,从本质上改变教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观念,打破“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根本,这对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师课程意识”?从哪些角度切入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呢?一、教师课程意识的概念探析随着概念重建主义运动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外课程专家都认识到了教师课程意识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玛辛·格林(Maxine Greene)认为,课程意识就是在课程与个人生活履历(personal life situa-dons)之间架构联系,并通过大觉醒(wide-awake-ness)创造课程的价值。

玛辛·格林提及的“大觉醒”旨在说明教师在追溯人生与生命的需求,它体现了“人本主义” 取向的教师课程意识。

二、教师课程意识的特征1.生成性唯物辩证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因而教师课程意识不是静止的存在,而是在“实践—反思—实践”无限循环的过程中,教师以“扬弃”的态度不断生成教师的课程意识。

新课程改革评析:课程内容越改越“难”——基于教育哲学视角

新课程改革评析:课程内容越改越“难”——基于教育哲学视角


力, 又善 于同他人合作等。2 【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 】 这就要求 人要全面 的发展 自己. 主动 的发展 自己各方 面的能力 . 自己在 使 德、 、 、 、 智 体 美 劳等各方面都获得发展。钱学森也认 为 , 一个大成 智慧者应该是一个全才 、 通才 、 杰出人才 。,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教 】 育 的“ 三个 面向” 的要求 . 现代人所 应具备 的基本素质 和时代精 神, 应包括几个 方面 : 首先是创造 精神 . 在这个 瞬息万变 的社会 里, 知识 和信 息在 瞬间便成 了历史 , 唯有创造精神 , 与时俱进 , 才 能不断出现新思路 , 出新 出路 。其 次是开放精神 , 找 如今地球 已 成 了地球村 . 整个世界都是 紧密联 系的一体了 . 苦再固步 自封 何 呢?唯有放开心胸 , 实行开放政策 , 树立 开放思想 , 才不会被世界 淘汰 还要有未来 的理想 . 眼世界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广阔 放 的空 间. 而放眼未来 . 使我们 的现代化更有方 向性 和长久性 。理 想是一个人前进 的航灯 . 作为一个现代化 的人 . 必须要有 远大的

摘要 : 今年 是我 国新课程改革 的第十年 , 在今年 1 0月份 的“ 新课 堂、 新教育” 高峰论坛上 . 多著名 学者 对我 国 自20 许 0 1年 实施课 程改革至今这十年进行 了回顾 与展 望 。当然 , 国的新课程改革既有许多成 功之 处, 我 也存在许 多不足。本文主要从教 育 哲学的视 角就我 国新课程 改革中的课程 内容方面进 行评析 , 笔者认为课程 内容 呈观 出一种 “ 师难教 ‘ 教 学生难学 ‘ 家长不满”
程 蓉战改 革 、 美链 课程议 革 课程 各 赦 枝 课程
新 课 程 内容 改革 相 关 信 息 ( ) 于课 程内容改革 的大政方针 一 关 在 《 课程改革试行 纲要》里 面关 于更新课程 内容 方面强 新 调, 必须树立 当代课程改革观 , 促进课程 内容现代化 课程 内容 的现代化要 处理 好基础与 层次 、 世界与 民族 、 综合 与分科 、 承 继 与创新 等诸种关 系 .使得课程 内容及其结构体 现基础性 、民族 性、 综合性 、 结构性 、 发展性的完整统一 。也 就是说 . 要改变课程 内容繁 、 、 、 难 偏 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的现 状 . 程 内容 的选择 课 也应 随着时 代的发展 而有所更新 , 既然教育 要“ 向现 代化 、 面 面 向世界 、 向未来 ” 那 么承载教育理 念 的课 程 内容也应该 现代 面 . 化 、 界化 、 世 未来 化和生活化 。这就 要处理好基础 知识与现代科 学知识之 间的关 系 , 随着 时代 的进步 . 于基础知识 的要求也越 对 来越高 , 们需要 掌握更 多的基础 知识 。 人 同时 , 这个科学 技术 在 的年代 , 必须掌握一定 的科 学知识 . 能够适应世界 日新 月异 还 才 的变化。为 了 迎接 2 世纪 的挑战 . 1 我国提出中小学课程 内容改 革, 应普遍 突出 三个方面 : 加强道德教育 , 重视人格 培养 ; 始终抓 住基础 , 及时更新 内容 : 发展智力能力 , 培养 创新 精神 。…而在课 程 内容现代化方面 . 我们 出来接受新 的科学的知识 内容 以外 . 还 必须对 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 吸其精 华 . 去其糟粕 纵观 国外 关 于课程 内容现代 化所采 取的方式 .主要表 现为两 种观点 : 其 压缩旧有的课程 内容 : 其二 。 彻底改造 旧有课程 。结合我国国 情 .我国课 程内容现代化应该 根据现代科学 观点增加基础 理论 知识 的比重 .通过充实基础学科 或改组基础 学科 来实现课程 内 容现代化 。 ( ) 载 课 程 内容 的教 材 的 变 革 - 承 教材是课 程内容的载体 . 没有教材 . 课程 内容也将犹如镜 中 月水 中花 . 法得到很好 的实施 。新课程改革对教材也进行 了改 无 革. 现行 中小学各科教材体 系往往过多重视 学科的逻辑结构 . 忽 视它 的一般心 理结构和特殊心理结构 .而不太考虑学 科横 向联 系 的结构 . 因而不可能形成最 佳的教材结构 . 达到 ” 组合质变 ” 的 效果 。为此 . 研究者提 出各学科 教材体系改革 的j种类型 : 以学 科能力发展 的年龄特点为主系统 . 改革学科 的教材体系 : 以学科 知识所反 映的系统方法范畴为 主系统 , 改革学科 的教材体系 : 以 学科心理 能力和谐 发展为主系统 . 改革学科 的教材体系 . 并且有 计 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索和实验 二 、 程 内容 改革 的哲 学 分 析 课 ( ) 一 课程 内容 现代 化体现 了“ 马克思 主义人的全面发展 ” 的 教 育 目的论 . 但收效甚微 。 在科 学技术 日新 月异发展 的今天 .我们必须使 自己进行现 代 化 的革 命 . 成为 一个现代化 的人 , 这样才 不会被 时代所 抛弃 。 那 么什么是现代化人呢?关于 “ 现代人 ” 的素质问题 , 同的学者 不 给 出了许多解释 。总的来说 . 现代 化人 有 以下一 些特点 : 思想倾 向革新 、 意接受新事物 、 愿 乐于发表意见 、 能适应 多变的情况 、 时 间观 念较强 、 划性较强 、 计 办事灵和 、 行动敏捷 、 既相信 自己的能

最新新课程《哲学与人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学课件

最新新课程《哲学与人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学课件
® 德性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绵延,才能保持其以 人格为特质的稳定特性。德育强调的是一个人 德性的养成,而德性的养成离不开人的生活。
生活德育的理解
® “自由是德性的运用和善的获取的先决条件。” ® 学生生活的陶冶与内外世界和谐统一境界的达
成,是以“有意义的生活自由”为前设,由 “自主”和“自为”来体现。我们在学校生活 中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生 命的幸福,让学生懂得如何“寻善”,在“寻 善”的过程中,由“要我寻”转变为“我要 寻”,因此,生活意味着自由选择。只有把握 了这样的生活,也才把握了学校德育的出发点。 ® 生活意味着精神的创造和满足。
®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 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发展也是千差万别、 千姿百态的。多样的世界为我们的人生 发展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个人能够从 中选择适合于自己并符合实际的人生道 路。
世界的多样性
®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没有 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没有完全相同的 两个人。如果世界只有一种叶子,只有 一种雪花,只有一种人,那么世界便不 再美丽。正因为世界的多样性,世界才 显得多姿多彩。
® ?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世界中,都有着哪 些事物?
多元智能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 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 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 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 20 年的历史,已经逐 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20世纪90 年代 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 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 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 力
八种智能:
® 八种智能: ® 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 音乐—节奏智能(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 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 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 身体—动觉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 交往—交流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 自然观察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最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精彩5篇

最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精彩5篇

最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精彩5篇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篇一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4、以精讲精练为策略;5、以学生参与为途径;6、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科室牵头制定改革方案,并会同教研组长一起负责改革方案的落实。

除音体美学科外,其余学科均参与这次改革。

1、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后教,是指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点拨、解疑、归纳和总结。

2、精讲精练:学生的自学、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练习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根据学习内容灵活掌握)。

3、突出主体: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1、教研组下设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本学科改革方案的实施。

(1)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确定各单元和每课的重点、难点、授课形式和方法,设计每课的预习题;(2)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每课训练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3)负责课堂改革进程的安排、检查和记录。

2、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改革方案的督促、协调和管理。

(1)负责“自测题”设计的检查、指导;(2)组织组内的研讨课和研讨会;(3)推荐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和观摩课。

1、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知识点的规律性;2、自测题的设计要形式新颖、题型多样、重点突出、题量适当,要分出层次和梯度;教师要及时评判每课的训练题,并在自习课上对答题有误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3、课堂上要突出学生主体,课堂活动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讨论题要有探讨的价值,讨论的形式要大、中、小结合,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4、作业当堂完成,中考学科可布置课后预习题和适量迁移作业,其他学科不许留课后作业;5、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分给各科。

教师在自习课只许答疑或个别辅导,不许把自习课当成讲读课。

7、备课组长填写备课记录。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2000字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2000字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2000字教育活动首先是作为社会要素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教育哲学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活动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哲学的论文篇一:《浅析差异性教学的哲学基础》摘要:差异性教学是依据个人认知、个性等的不同,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个体在原有认识水平基础上得到提高。

差异性教学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概念既有相似点又存在不同之处。

本文旨在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存在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四个理论流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三个代表人物出发,追溯差异性教学的哲学基础,为了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存在主义;苏格拉底;因材施教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展开,而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关注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必不可少的。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同的,这使得不同的孩子在学习上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态度和价值观等,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

差异性教学是基于班级集体教学展开的,立足学生个性的不同一,满足学生需要,使得学生在原有认识水平基础上得到提高。

其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复试教学等具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

差异性教学确切的说是一种教学策略,我们了解它是为了让它在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予以尊重,进而利用学生的差异,将其更好的发展。

本篇论文旨在追溯这一重要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增强对该概念的认识理解,从而更好的在教学中加以实施。

一、差异性教学的内涵教育是个人生命发展的内在要求,关注的是个体价值与追求的实现。

1差异性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本位回归到人本位。

为了更准确的把握差异性教学的内涵,在此对其与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做个比较。

(一)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因材施教的原型是孔子那提出的,是孔子关于子路和冉有同一问题回答的不同显现出该思想,这在后面有较详尽的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其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主要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研究。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逐渐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从知识传递者到学习引导者: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教学者到合作者: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者,而是需要与学生合作,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教学相长。

从管理者到心理辅导者:新课程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教师不仅是管理者,更是需要理解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角色。

然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教师需要应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也要适应新的角色定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更新教育观念:教师需要理解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技能: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加强自我发展: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以满足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需要教师在心理、情感和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转变。

尽管这些转变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但只有通过适应新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同时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0284)《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4)《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4)《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 宋明理学2. 性善说3. 性恶说4. 仁义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教育哲学思想的三次大变化2. 简述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3. 简述我国优秀的道德教育传统和经验4.简述我国古代学校道德教育三论述题1. 论述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分析哲学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学流派,包括逻辑实证主义和语义哲学两个分支。

分析哲学反对讲述哲学思想体系和讨论世界观、伦理学及人生价值观等哲学问题,主张哲学就是对概念、命题等进行逻辑的、语义的分析,以期达到“清思”的目的。

2.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属于新实证论或逻辑经验论,认为一切科学命题都是而且仅仅是对事实有所断定而且是可被证实的经验命题;而关于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以及伦理、价值等争论,都是无意义的命题,是形而上学的。

哲学的任务不是去探讨这些抽象的、无意义的命题,而是去对概念、语义作分析,以求得科学的回答,以及对哲学和教育等命题做出科学的逻辑分析。

3.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为社会生活服务,这就是教育的两大社会功能,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教育中的反映。

教育成为新生一代的生存和成长、社会生活的继承和延续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4. 教育的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的独立性主要是指教育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而言。

在旧的社会制度未被推翻之前,代表新的政治和经济要求的新的教育思想可能出现,,它对新社会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革命的教育思想为革命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相反的,在旧的社会制度被推翻之后,代表旧政治和旧经济的旧教育思想,由于意识落后于存在的缘故,还可能残存一个时期,成为新社会和新教育建立的障碍。

但是新的教育思想,只有在新的政治、经济建立之后,才可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旧的教育思想,在旧社会被推翻之后,也不可能长期存在,因而它们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牵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及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课程是经验”,强调体验和参与生成。

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内容和意义都有自身的理解,以使课程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堂”。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

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以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体在自然和社会中生活,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育哲学家XXX指出,只有将各种事物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新课程突破了学科领域的限制,强调了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并将自然、社会和自我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

为了构建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需要增强课程的生活化和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同时,为了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教学应关注人,重视过程,并强调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

知识是主动构建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

多元性也很重要,因为差异是一种资源和财富。

为了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需要确立新型的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一种探索的行为或创造的过程,并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重新定义,成为学生研究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新课程改革的五大基本理念包括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等方面。

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及对教师哲学素养的追问

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及对教师哲学素养的追问
2.哲学思维:课程理念之源 教师的哲学思维集中体现在课程理念上,课程 理念是选择教学方式的先在性条件之一。 就教学方 式的本质意义来看,它应该是指师生完成学与教任 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模式和认知取向。 教学的关键 性决策和实施过程最终由教师的教学行为来完成, 而教学行为又是由教师的课程理念主导的。 这种课 程理念就是隐含在课程设计中的哲学思想与观念, 如果说教师没有哲学思想,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说 一些教师没有有意识地从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抽离出自己的哲学思想。 历史上的每一次课程改 革运动,都依托于特定的哲学思想。 20 世纪盛行科 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分庭抗礼的哲学思潮,进而 ·8·
也产生了以两大思潮为背景的不同课程改革主张, 科学主义主张课程学习应适应外在的社会科技和 经济发展, 人本主义则主张课程学习应适应内在 的、受教育者自身精神的、道德的需要。 [3]可见哲学 思想是课程观的最根本基础,每一种课程学习方式 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作为支柱。 从总体上看,全部的 课程可被厘定为三个取向的范畴:以知识为取向的 课 程— ——学 科 中 心 课 程 观 (以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感 觉 论、实证主义哲学观为哲学根基,以教育哲学家巴 格莱为代表); 以学生为取向的课程— ——儿童中心 课程观 (以经验自然主义或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 以教育哲学家卢梭、杜威为代表);以社会为取向的 课程— ——社会 中 心 课 程 观 (以 社 会 行 为 主 义 、社 会 改造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为哲学依据,以教育哲学 家拉梅尔德等为代表)。 [4]
现代教育管理·2010 年第 11 期
理论视野
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及对教师哲学素养的追问 譹訛
崔岐恩1,张晓霞1,高 莉2
(1.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新课程背景下要素主义的再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要素主义的再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要素主义的再思考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重新审视要素主义,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道德教育、教育公平等层面对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要素主义;启示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09-02进入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新课程倡导全面、和谐发展,建构的学习、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正确的评价观等理念,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忽视知识学习等误解,这就需要我们理性的去看待新课程改革,正确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重新审视要素主义,发现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有一定的启示。

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教育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的一种“保守”的教育思想,它是作为“进步教育”思想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50—60年代,它被认为是美国教育中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教育哲学”。

有人称它是“新传统主义”或“保守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产生了沉重的打击,人们开始从教育领域进行思考,认为进步主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经验的学习,缺乏系统的课程、严明的纪律,致使教育质量下降,导致社会危机的产生。

此时,涌现出了很多教育思想,其中包括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其产生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发生期”。

德米亚西克维奇最早提出了要素主义,并在1938年2月26日,同巴格莱等人建立了“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了“要素主义教育”。

1938年4月,美国的《教育行政与督导》杂志刊登了《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纲领》,代表着要素主义教育的正式形成,随后协会的主要刊物《学校与社会》也随之创刊,要素主义得以发展、巩固。

(二)“复兴期”。

巴格莱逝世后,要素主义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是,在冷战时期要素主义进入了复兴期。

50年代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人们把其归为教育上的原因,这给要素主义带来了春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阐述新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变革最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建设、教师角色、基础教育、发展阶段教育目标均有新的定位。

新课改旨在改变教师在传统的单一的国家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中被动的课程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成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由自己的教育哲学决定的。

学校教育哲学是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

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

由于学校内外环境均是动态的,当环境发生明显改变之后,原初的学校教育哲学必须随之改变,否则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更有可能阻碍学校的发展。

学校依据环境改变的程度与学校领导者对于环境的认知与判断,就有可能调整学校发展规划,也可能重新制订新的学校教育哲学。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哲学的建设首先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同时又要着眼于每所学校不同的历史、地理的环境和人文积淀。

一、新课程的教育思想理念新课程是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设计的,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求教师增强课程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要求教师认同和内化其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观念。

一般说来,实施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发生一系列变化。

从这个意义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

学校应引导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改实践中,注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新学力观(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统一),个性化的观念,综合化的观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观念,发展性评价观(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转向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以及大课程观(区别于仅把课程当做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观。

二、学校教育哲学发展推动学校有生命的发展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化,所以学校教育哲学也要不断变化,学校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随时根据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学校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对学校教育哲学进行调整、充实与完善。

学校教育哲学的确立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前提和根本,它不仅仅只是记录下来的语言文字,更是一种“活”的精神,可以支配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

一个清晰的学校教育哲学可以使学校所有的工作明确地围绕这一未来的长远目标展开,让广大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显现。

一所学校构建个性化的学校教育哲学相当重要,只有这样,学校教育哲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学校前进,从而适应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由于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是不同的,其历史传统、现实状况等方面也是各异的,所以每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应通过学校教育哲学这一重要的载体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这种独特性由于建立在每一所学校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

从而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教育哲学的形成都是具体而特殊的,不是按照某种统一模式照搬照抄的。

事实上,只有建立个性化的学校教育哲学,才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创造性、独立自主人格的学生。

应当指出,强调学校教育哲学的个性化、特殊性,并非排斥社会统一性,学校教育哲学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化的统一。

个性化学校教育哲学的形成必将起到激励、导向、凝聚和规范的作用,从而推动学校走向自主发展。

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变革的动因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需要校长不断反思学校的现状,正确认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并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等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策。

实际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如何根据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办好学校,如何按照办学规律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如何使学校富有特色,走向成功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哲学的指导。

正如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指出的,“哲学理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如果我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

”(一)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文化变革的应有之义学校是实施新课程的中心,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学校文化的变革。

如加拿大著名学者富兰(Fullan,M)所言:“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项的革新,它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

”学校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哲学、价值取向、教育观念等是制约课程改革最深层的因素,而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教育哲学。

学校文化与学校教育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学校教育哲学思想的出现不但使学校文化体系变得有序,而且直接同学校战略目标、学校结构、规章制度、办学思想有机融合,从而使学校文化的实践应用变得更具操作性。

(二)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关键所在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学校特色的竞争,学校特色正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将自己领导的学校办成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打造学校特色,用学校特色驱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是每所学校都面临的问题。

追求特色发展的学校首先应充满创新意识,从理念创新的高度来思考、制定和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教育哲学。

可以说,良好的学校特色是其永恒的财富,而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学校教育哲学意识的注入,即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也不会成为有特色的学校。

因此,形成学校教育哲学意识极其重要,学校办学特色的追求,必须在学校教育哲学指导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校教育哲学的形成,有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国外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学校教育哲学,其办学特色的形成往往是在学校教育哲学指导下进行的。

如英国伊顿公学以优质学术课程和严格管理闻名于世,就与它把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性格铸造、团队精神培养和领导特质训练这一学校教育哲学有密切关系。

(三)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官员提出一个师生课程表时,这种行为是基于哲学的,尽管可能是隐藏的或是有意明确表述的。

当挑选出来的一组教师在一个学校系统中准备一个课程学习的进展时,这也代表着哲学,因为,这个行为的过程是从涉及不同价值的抉择中挑选出来的。

”事实上,对学校教育哲学的思考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并将保证校本课程规划的长远性和方向性。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充分显现学校教育哲学价值的过程。

一些学校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学校教育哲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

如最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的学校之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中学,在实践中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在于要厘清学校的教育哲学,要认清“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究竟体现为哪些显著的个性特征,并据此开设相应的课程。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锡山高中在全国率先进行课程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活动课、选修课的基础上尝试开发校本课程,2005年在原有基础上对选修Ⅱ序列的校本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开发和实践探索。

现今,锡山高中在自己独特教育哲学的统领下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并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学校。

四、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变革的过程学校教育哲学变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有序展开的过程,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塑造,并与特定的内外部条件相联系。

应当指出,学校教育哲学的实现是由“学校共同体”共同达成的,不能单靠领导者个人的努力,校长必须把“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全部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哲学变革的过程包括以下个阶段。

(一)检视原初学校教育哲学学校原初的教育哲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因此,原初学校教育哲学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能否持续适应新的环境进行检视。

当然,外在环境的变化也来自于学校竞争者、教育政策的改变、科技的革新、社会环境的转变等复杂的因素,而这些环境条件的转变将是检视原初学校教育哲学的基础。

学校领导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反思原初学校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哲学中有哪些积极的、应该强化的因素,有哪些消极有害的应该变革的因素等。

此外,原初学校教育哲学的执行情况也是检视的一环,比如学校在教育哲学指导下所获得的成就及其原因;学校过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实现程度如何;学校过去采取的战略模式是什么,是否成功等。

(二)分析学校的内外环境在内外环境产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学校发展战略必须进行根本的转变,这需要对原初的学校教育哲学进行更新。

这种变革一方面会使学校更具活力,另一方面会促进学校迈向更高的层次,开创学校的新局面。

学校教育哲学变革的重要一步就是要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分析学校的内外环境,包括依据当前学校所拥有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以此作为新学校教育哲学规划的参考依据。

1.观念基础在学校教育哲学变革过程中,学校领导者应善于从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中寻求本校的教育哲学,比如从素质教育理念、教育个性化理念、教育民主化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等。

2.文化传统学校在进行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过程中,要考虑文化传统对学校教育哲学的影响,因为学校教育哲学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地域和人文背景的基础之上的,并与该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学校教育哲学也总是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从而折射出本校的文化传统。

3.政策环境学校教育哲学创建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因为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总方向,任何一所学校在确定自己学校的教育哲学时都必须与之相适应。

有些学校在创建学校教育哲学时,投入大量资源来追求某些功利性的狭隘目标,而漠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不是发展学校教育哲学的健康之道。

基础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充分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是任何学校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守的教育底线。

学校教育哲学变革如果违背教育规律,脱离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无论以怎样的形式标榜自己,也是学校发展所不能接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