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合集下载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学生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培养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学生能够领悟到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句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

2.2 教学难点:诗句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解读。

学生对于革命先烈的理解和敬仰之情。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关革命先烈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集体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3 分析与探讨:学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探讨诗人的写作手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诗句的情况。

学生能够正确地背诵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诗句。

4.2 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4.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能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能够根据诗句的主题,写出一篇有深度的作文。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的教材,包括诗歌《青山处处埋忠骨》。

5.2 辅助材料:与革命先烈的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诗人毛泽东的生平介绍。

有关革命先烈的图片或视频。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地,如烈士陵园或革命纪念馆。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和牺牲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为建设祖国付出艰辛努力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课文,引发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5. 练习与展示(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模仿教师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2)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展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章:英勇无畏,矢志不渝(1)学习课文中的英勇事迹,理解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

(3)学会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3)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语句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革命先烈的事迹,互相交流学习。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补充。

(2)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学生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四、作业布置2. 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敬仰的革命先烈,进行深入了解,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变化,持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情感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并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凡人情感,体会其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愧疚。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毛主席在得知儿子牺牲后的复杂情感,体会其作为领袖和父亲的双重身份。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表现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毛主席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感受其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精神。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吗?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3.2 自主学习与探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理解毛主席在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情感变化。

•分组讨论:毛主席在得知儿子牺牲后是如何处理的?他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他会做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4 品味语言与情感•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感受其表达的深沉与细腻。

•朗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体会毛主席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挣扎。

3.5 拓展延伸•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和领袖?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如何传承他们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毛主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批示的理解和感悟。

•背诵课文中的关键段落,感受其深沉的情感表达。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我们深入了解了毛主席在得知儿子牺牲后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书写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伟大精神。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内容简介:文章以毛泽东题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为引子,回顾了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艰苦历程。

描述了革命先烈们在生死关头,坚定信念,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书写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书写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通过朗读、书写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的情况。

6.2 评估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评估。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一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亲的慈父情怀的毛主席的无私胸襟。

3.感受描写人物的(方法)。

1.感悟*主席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1.教师准备:PPT课件2.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1课时一、直接导入上周我们感悟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气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1.揭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齐读课题,读《青山处处埋忠骨》师:谁能接下一句?(1)生接下句:何须马革裹尸还。

(2)初解诗意: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说:“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骨灰,何必要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家乡呢?”师引导:忠骨仅仅指骨灰吗?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生答:毛岸英烈士的骨灰。

原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3)教师介绍:其实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

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那么毛主席借用这两句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通读顺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看黑板,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5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篇1)执教时间:20__年12月21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体会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3、学习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启动一、谈话引入新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领导人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们伟大的父亲。

这节课,我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领导人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情怀。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检查预习1、理解题目意思。

2、认读词句。

3、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师生互动三、理解课文内容1、文中讲到了三封电报,请用__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2、齐读第4自然段,学生交流有关毛岸英的成长经历和牺牲经过资料,体会得到这突入其来的噩耗,主席悲痛的内心,并用一个词概括主席此时内心的感受。

3、接着主席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电报,这是两封意见分歧的电报。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谁手里?主席是怎样选择的?默读5—7自然段。

这抉择过程,又可用一个什么词概括?4、经过艰难痛苦的抉择,主席在电文稿后写出了怎样的批示?齐读、理解批文诗句意思。

这一批示意味着什么?理解作出这一批示主席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5、质疑:不能理解啊,毛岸英是领导人最挚爱的儿子,破格把他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让主席见儿子最后一面,这是合情合理的呀,主席怎么会这么批示呢?◆生生互动四、品读重点词句,升华感情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看读这篇文章最揪你心的是什么?把最揪你心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这些感人的地方就是细节描写。

学习细节描写方法,扩写课文最后一段。

4、交流写的话,学生互评。

五、总结升华在这以前,领导人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年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哀莫大于老丧子,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在床上辗转翻侧,泪水打湿了枕巾,但了却作出批示决然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三篇】

【导语】青⼭处处埋忠⾻,何须马⾰裹⼫还。

整理了⼈教版⼩学五年级上册语⽂《青⼭处处埋忠⾻》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青⼭处处埋忠⾻》教案⼀ 学习⽬标: ★认识8个⽣字。

★初步领悟⼀些描写⼈物的基本⽅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搜集⽑泽东⼀家为了中国⾰命胜利⽽牺牲的六位烈⼠的资料。

教学过程: ⼀、出⽰资料,导⼊新课。

◆师⽣⼀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导⼊: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奋战⽽牺牲了的⼏⼗万中华⼉⼥?这些中华⼉⼥中有普通劳动⼈民的⼦⼥,也有⽑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岸英。

⼆、⾃主阅读,读通全⽂。

◆各⾃轻声读课⽂,遇到⽣字拼读⼀下括号⾥的拼⾳,遇到⽣词查查字典、词典。

◆反馈⾃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读诗句:青⼭处处埋忠⾻,何须马⾰裹⼫还。

◆在四⼈⼩组内分段把课⽂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

◆说说这篇课⽂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三、个性阅读,⾃主感知。

◆默读课⽂,把⾃⼰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遍,可以把⾃⼰的感受批注在⽂中。

◆学⽣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重点感知⽑主席内⼼的情感波澜。

a.⽑主席在得知⽑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情?从哪⾥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泽东整整⼀天没说⼀句话,只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

” (2)“‘岸英!岸英!’主席⽤⾷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禁地喃喃着。

” (体会要点:岸英从⼩就颠沛流离,在⽗亲⾝边并没有多少时间。

慈⽗⽑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了,⽼来痛失爱⼦,使他悲痛欲绝。

) b.当“彭⽼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主席是什么⼼情?从哪⾥看出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中的悲痛,⽬光中流露出⽆限的眷恋。

”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献出了⽣命,他们的⽗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见⼉⼦的遗容吗?” (体会要点:作为⼀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强忍悲痛,⼀切从⼤局出发,理智地处理了⾃⼰的情感。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 9 个生字,会写“彭、拟”等 14 个字,会写“拟定、参谋”等 13 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3、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资料,进一步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凡人情怀和作为一位领袖的伟人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结合资料,进一步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凡人情怀和作为一位领袖的伟人胸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战争年代,无数的革命志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

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就讲述了一位伟人在面对儿子牺牲时的内心挣扎和艰难抉择。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毛主席那深沉而伟大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词语“拟定、参谋、奔赴”等。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1)学生默读思考,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后,毛主席面临是否将儿子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的艰难抉择,最终决定将儿子安葬在朝鲜。

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毛主席收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心情无比悲痛;第二部分写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的抉择时,经过艰难的思考,最终决定将儿子安葬在朝鲜。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第一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心情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感受。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第一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划、找、朗读、默读等方式自读自悟,深刻领会毛泽东作为父亲和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2、在读、议、练写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课前准备】有关图片和毛岸英相关资料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一、诗句导入,情感铺垫。

1、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之一》中有这样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读过这句诗吗?什么意思。

同桌间交流,指导朗读。

(理解革命者血洒疆场,无怨无悔的气概,读出无畏无惧的豪情)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具有如此豪情与气概的人——毛泽东。

二、体会悲痛――惊闻噩耗1、(配乐)俗话说:哀莫过丧子,一位对于儿子寄予巨大期望的父亲,却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默读课文。

从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到毛泽东的心情悲痛。

用“――”划出。

A、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B、“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C、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D、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稿放在上面。

E、电文稿下是一片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过渡:一直顽强的伟大开国领袖,泪如泉涌,如此地悲痛。

你用几个词来总体说一说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出示)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稿放在上面。

电文稿下是一片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这是刚才我们找出来的表现毛主席心情悲痛的句子,自由读一读。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

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5篇小学语文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案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教学时我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尽力做到让孩子门们身临其境地去感悟,比如:我在课前播放_战争的录像,并讲解时代背景,把学生带入_的时代。

课堂上观看毛岸英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了多么可惜,从而体会毛主席的悲痛心情。

播放_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人数,联系主席的决定,体会到一个博大胸怀的主席。

了解时代背景后,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然后,让孩子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再配乐朗诵描写毛主席复杂心情的语句,催人泪下的语句配上凄美的音乐,使的孩子们感受颇深。

再让孩子来体会毛主席的动作及决定,主席那博大无私的胸怀便“水到渠成”地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

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

孩子对句子的领悟进步很大。

可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下阶段我应多加强朗读训练。

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

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优秀3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8个生字,会写“泽、彭”等11个字,会写“拟定、锻炼”等10个词语。

2、找出文章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博大的胸怀。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毛泽东图片)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

(1)学生分组练习识字,采用分组比赛、开火车的形式加深印象;(2)学生汇报找出的生字词,师指导识字词。

(3)注意区分形近字“拟”和“似”、“眷”和“誊”。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主席接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万分,但是最终,他还是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同意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三、了解背景,交流资料。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生交流抗美援朝的资料。

师出示地图,简介历史。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第“一”和“二”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接到了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欲绝;第二部分写了毛泽东关于毛岸英遗骨安葬问题的抉择过程。

)2、“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将诗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毛主席用此诗表达的情感。

)五、小结。

老来丧子最是心痛,此刻,毛泽东只是一位孤独无助的父亲,他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他心中是多么痛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忠骨的含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题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忠骨的含义,如忠诚、奉献、牺牲等。

引发学生对忠骨价值的思考,如激励后人、传承精神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故事,引起学生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主题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对忠骨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忠骨的含义和价值,通过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第二章:忠骨的含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忠骨的具体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忠骨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教学内容:介绍忠骨的具体含义,如忠诚、奉献、牺牲等。

探讨忠骨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和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或展示相关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介绍忠骨的具体含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的方式,探讨忠骨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和意义。

3. 学生分享对忠骨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对忠骨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第三章:忠骨的价值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忠骨的重要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忠骨精神。

教学内容:探讨忠骨的价值,如激励后人、传承精神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忠骨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或展示相关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到忠骨的重要价值。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的方式,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忠骨精神。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计划,鼓励将忠骨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四章:忠骨的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忠骨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学生选择一个忠骨的故事进行研究和分享。

学生通过口头报告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忠骨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忠骨的故事进行研究和分享。

2. 学生准备口头报告或写作,表达自己对忠骨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成语的含义。

(2)学生能够运用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进行恰当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

(2)通过举例、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成语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

(2)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1)理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成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2 教学内容与步骤(1)讲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来源和含义。

(2)分析成语的结构和用法。

(3)通过举例、情景模拟等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3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

(2)每组选取一个实际场景,进行情景模拟,展示运用成语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运用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写作题目,评估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故事素材收集有关“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用于导入新课和讲解成语含义。

5.2 参考书籍提供成语字典、汉语成语典故词典等参考书籍,供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查阅。

5.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供学生深入了解成语“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来源和内涵。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用到“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个成语,以此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成语运用能力。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打算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相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一般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丧子后极度哀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打算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宏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会了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一般人的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生读,留意纠音:“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殉”,应读“xùn”,不要读成“xún”。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和全班探讨沟通解决。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多用于政界,文界。

4.默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光荣牺牲后,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哀思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选择过程。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中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来看——3、出示第一自然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seyu流、郁郁葱葱……(4)朗读指导:引:a.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b.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绿色的林海,我们都迫不及待了,一起来吧——齐读(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6)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课件出示:b.生谈感受(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c.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d.课件点击数字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我们樊川小学约占地几亩?(约7。

小学教案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

小学教案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

小学教案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勋鉴、殉职、踌躇”等。

- 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即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再写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悲痛心情,最后写毛泽东作出将岸英葬在朝鲜的决定。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朗读描写毛泽东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语句时,让学生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来感受主席的悲痛与抉择的艰难。

-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如组织小组讨论“从‘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常人情感和作为一位领袖的伟人胸怀。

体会毛主席在面对儿子牺牲时的悲痛,以及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伟大情怀。

-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拟定、锻炼、慰问”等。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

例如,“拟定”一词,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彭总来电,岸英是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他的牺牲是光荣的,我作为主席,也拟定把岸英的遗骨运回国。

”通过句子来理解“拟定”就是打算、准备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泽东主席的情感变化。

通过对文中关键语句的分析,如“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让学生体会主席从得知儿子牺牲消息时的悲痛,到经过内心挣扎后作出将儿子葬在朝鲜的伟大抉择这一情感变化过程。

2.2 教学难点- 理解毛泽东主席作出将毛岸英葬在朝鲜这一决定背后的复杂情感和伟大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最新6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最新6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最新6篇】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殉职、勋鉴、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2.自主阅读课文,抓住对_的细节描写,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_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搜集毛岸英烈士的资料。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对_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感受_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_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师生一起阅读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导入: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_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二、自主阅读。

读通全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2、反馈自学情况。

指名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理解“殉职、勋鉴、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个性阅读,自主感知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四、学习方法,布置写作练笔,领悟写法。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六、小结全课。

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殉职、勋鉴、踌躇”等词语的意思。

2.自主阅读课文,抓住对毛泽东的细节描写,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_的相关资料。

搜集毛岸英烈士的资料。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感受毛泽东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初步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范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范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解析文章的能力。

(3)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成语的解释。

(2)分析课文结构,解析文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原文及注释。

(2)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阅字典,预习生僻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青山处处埋忠骨》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僻字词(1)教师指出课文的生僻字词,引导学生查阅字典。

(2)学生分享查阅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字词含义。

4. 解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的层次。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五、作业布置1. 朗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并背诵。

2. 写一篇关于课文学习心得的短文。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人物和事件。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杨振宁。

本文通过讲述杨振宁先生对父亲杨武之先生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父亲英勇事迹的缅怀,展现了杨振宁先生坚定的信仰和忠诚的品质。

本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3)了解杨振宁先生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忠诚和坚定信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情感;(3)学会运用拓展延伸的方法,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爱国情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之情,理解忠诚、信仰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3. 了解杨振宁先生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忠诚和坚定信仰。

四、教学难点1. 分析作者情感,理解忠诚、信仰的重要性;2.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杨振宁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杨振宁先生吗?他有哪些成就?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2)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振宁先生的忠诚和坚定信仰。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忠诚、信仰的理解;(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爱国情怀。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忠诚、信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课前解析
本文的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主要讲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旨在让学生走进伟人的世界,了解伟人与常人有一样的情感,可又有着超于常人的胸怀。

同时,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文篇幅不长,事件叙述清楚,对学生来说把握内容不难,可以让学生自主概括,后根据学情适当点拨。

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的常人情感与伟人胸怀,除了抓人物描写的方法来体会,还可以结合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另外,课文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结尾。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在文中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会写“拟定、参谋”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部分的内容。

3.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1.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齐读课题。

“忠骨”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谁?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

回忆一下课文两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
容?
第一部分: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

第二部分: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骨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藏于朝鲜的决定。

毛主席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也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父亲那深沉的父爱和作为国家领导人博大的胸怀。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慈父情怀
1.(出示学习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随文批注,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2.学生反馈。

预设一: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1)抓住“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句动作描写体会毛主席内心巨大的悲痛。

交流小结:白发人送黑发人,毛主席的心中多么悲痛啊,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满屋子的烟雾,往事历历在目,他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反馈,出示补充资料)
毛岸英入朝参战只有短短的38天,他没有做出有如邱少云、黄继光那样的英雄壮举,但作为领袖的儿子,他保持了普通义兵的本色,当祖国和人们需要的时候,他挺身而出,献出了自己壮丽的青春。

毛岸英在自己的日记中经常问自己:“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就在去朝鲜战场之前,他还亲口问父亲:岸英做您的儿子合格吗?毛主席说:等你从朝鲜回来,我就告诉你。

可是这位年近花甲的老父亲怎能想到自己心爱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呢?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幕,读:从接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
在这句动作描写中,我们读懂了一位父亲对儿子28年颠肺流离的一生的回忆,把这样的感受送回文中,再读这句话吧。

(3)继续交流:“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
一次次分离,又一次次重逢,这次怎么会……主席不敢相信,不愿相信这个事实。

(4)“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师:情到深处难自抑,心中想了千百遍后,就情不自禁地喃喃起来,读:——
(1)这句话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2)你体会到什么?(毛主席内心的悲痛)
师:读到这里,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疼爱儿子的人,平凡的父亲……)
师小结:同学们,回顾这一部分我们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的描写感受到毛主席深沉的父爱以及失去爱子的悲痛心情。

(板书:常人情感)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感受伟人胸怀
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那么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遗骨是否归葬的问题,最终毛主席做出了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安葬在朝鲜的决定。

默读课文,你又是从哪些描写中走进了毛主席的内心世界呢?
自学提示: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学生汇报与交流。

1:我从“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从“站、仰、望”这几个动作中,我再次体会到了毛主席的悲痛之情。

从“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一神态中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其实是很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的。

教师引导:请你带着这种悲痛之情,读一读吧。

2.这骨肉亲情怎能割舍呀,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为什么心里想的和说的不一样呢?
是的,让我们体会到了毛主席抉择的艰难,他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播放毛主席视频。

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伟大的领袖意味着伟大的责任,更意味着伟大的牺牲。

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父亲的不舍,更感受到了一位领袖以国家利益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

板书:伟人胸怀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一读毛主席的话吧。

毛主席强忍悲痛心里想着:儿子活着……
可是他的嘴上依然说:
儿子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他强忍内心的悲痛,心里想着:那一次次分离……
可是他依然劝自己:
他强忍悲痛,一遍遍地问自己: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可是肩上的责任让他意识到必须放下:
同学们,这一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毛主席内心的矛盾和抉择的艰难。

3.我们继续交流:
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
从动作和内心独白中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4.小练笔:哀痛的一夜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泪水打湿的枕巾。

漫漫长夜,主席又经过了怎样的煎熬而最终做出了伟大的抉择呢?请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记录下主席这一夜的情景。

夜里,昏暗的灯光下,毛主席看着岸英的合照,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旨
在这个彻夜不眠的夜晚,毛主席心中就是有再多的不舍,他还是在记录稿上签了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同学们,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
预设1:这句话就是说,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预设2:这句话交代了毛主席的最终决定,表现了毛岸英牺牲后长眠于异国他乡的英勇气概和毛主席作为新中国领袖的伟大胸怀。

教师引导:其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谈一谈你了解到的人物吧
如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为国舍身燃烈焰;黄继光为国舍身挡子弹
教师小结:是呀!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他们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捐躯,他们和毛岸英一样,即使安葬在异国他乡,精神也永远和人民同在。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次齐读这句话。

教师引导: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课后大家可以继续走进毛主席,阅读他的相关文章,感受他的伟人情怀。

六、布置作业
推荐书籍《毛泽东传》、《毛泽东诗词鉴赏》和《毛泽东和他的六位亲人》
七、板书设计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父亲主席
常人情感伟人胸怀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