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岗位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
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条例.docx
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条例(2024年5月29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报告等工作及其相关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国家对电力、铁路、民用航空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条例所称安全风险,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固有•的危险源或者危险I(J害因素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组合。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实行全面辨识、科学评估、分级管控。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鼓励支持安全风险管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原区等,按照职责对本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依照授权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应急管理部门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旨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行业领域的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管理。
第六条安全风险按照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风险、较大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和低安全风险四个等级,分别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较大安全风险和垂大安全风险统称为较大以上安全风险。
本省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实行目录化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分级。
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员的部门和其他有•关行业领域的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制定本行业领域的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风险双控危险源辨识清单及措施
7、按照GB50016和GB50140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并加强巡查、检测、维修、保养,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3) 抗风制动装置应采用制动器、轮边制动器、夹轨器、顶轨器、压轨器、别轨器等,制动与释放动作应与运行机构联锁,并能从控制室内进行操作。
(4) 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安全防护装置,并符合GB 6067.1- 2010表A.1的相关规定。
吊索具
吊索具选配不当,或变形、破断,导致吊物高处坠落。
起重伤害
C
(1) 自制吊索具的设计、制作、检验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有质量保证措施,并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批。
2、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散发火花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GB50016-2014表3.5.1的规定,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GB50016-2014表3.5.2的规定。
触 电
其他爆炸
C
(1)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宜直接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或压接。二次回路接点应紧固,无电气裸露,接头宜采用电缆耦合器,且不超过3个。
(2)焊机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操作,应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禁止搭载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位,以及PE线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
安全通道
⑴安全通道被占用或不通畅;
⑵安全出口被锁闭;
⑶疏散门、通道处无应急照明灯或自发光疏散指示标识。
火 灾
C
⑴合理安排作业区域;
⑵加强检查,及时清理;
《煤矿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控措施[推荐五篇]》
《煤矿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控措施[推荐五篇]》第一篇:煤矿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控措施煤矿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控措施1、风险点的分类分级(1)按风险点种类可分为“一通三防”、水害、顶板、电气、提升、运输、设备、消防、安全管理和其他风险点。
(2)按风险点整改难易程度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e 级风险点。
a级风险点:整改难度大,矿井解决不了,需上报帮助组织整改;b 级风险点:整改难度较大,井解决不了,需由矿统一组织整改;c级风险点:整改难度一般,区队解决不了,需由生产井统一组织整改;d级风险点:整改难度较小,班组解决不了,需由区队组织整改;e级风险点:班组能够现场立即整改。
(3)按风险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大风险点、较大风险点、一般风险点。
重大风险点是指严重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需要投入资金、实施工程、更换装备并经过较长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风险点,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风险点;较大风险点是指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大、需要暂时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风险点;一般风险点是指已经危及安全生产,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的风险点。
2、建立安全风险点排查整改治理体系风险点排查整改工作实行5级管理,即班组、队、井和矿。
班组实行班排查,主要排查整改生产作业现场风险点;队实行日排查,主要排查整改本队作业区域内的风险点;井战线、安全“八条线”实行周排查,主要排查整改分管生产系统、区域的风险点;生产井实行周排查,主要排查整改本单位重大、较大风险点;矿保安战线、安全“八条线”实行旬排查,全矿实行月排查,重点排查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较大风险点。
2.1安全风险点排查方法建立健全风险点排查制度。
生产井按不同生产性质、工作范围、作业特点、危害因素分别编制各作业岗位风险点排查卡、班组风险点排查卡、队风险点排查卡、战线风险点排查表和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点排查表。
企业如何落实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企业如何落实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第一步:辨识风险1.将各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为基本的辨识单元,以确保风险辨识覆盖本单位及相关方作业的所有场所、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
2.对已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筛选、排除和调整,形成风险辨识清单。
第二步:确定等级1.风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俄?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等,可按照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风险评价方法或上级单位要求的评价方法确定等级。
2.风险要进行分级,如红、橙、黄、蓝四个等级。
第三步:清单建立1.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清单,清单中至少包括:(1)风险所在场所/部位;(2)风险描述;(3)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4)风险评价过程;(5)风险等级;(6)控制措施。
2.各生产经营单位可参考某单位办公室职能部门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清单。
第四步:管控措施1.按照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类型制定控制措施。
2.制定管控措施时按照消除、替代、降低优先顺序进行考虑: (1)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质替代;(2)改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3)改变工艺减轻危害性;(4)限制危害;(5)工程技术控制;(6)管理控制;(7)个体防护;(8)其他。
第五步:警示告知1.根据确定的风险等级绘制风险分布图。
风险分布图示例2.重点岗位编制风险告知牌,在现场张贴公告。
风险告知牌示例第六步:动态预警1.安装监测报警装置,对事故风险进行预测报警。
2.对风险实施动态管理。
第七步:应急管理1.根据风险评价,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2.配备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人员、应急装备和物资等。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在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中,有哪些相关规定呢?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XX省生产经营单位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法〔草案征求意见〕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及时、有效辨识管控平安风险,排查治理生产平安事故隐患,防X生产平安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根据?中华人民XX国平安生产法??XX省平安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监视管理,适用本方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方法所称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存在的平安生产风险定期进展辨识,确定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实施风险动态管理的活动。
本方法所称隐患即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或者因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者失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平安生产风险。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分级管控,动态管理、有效运行,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的原那么。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对本单位建立双重预防体系承当主体责任。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双重预防体系建立工作的指导、监视和协调,及时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建立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对本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进展监视检查。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实施综合监视管理;负有平安生产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X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监视管理。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
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二、有关术语和定义(一)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二)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四)风险评估。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五)风险分级与管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一)建立机制.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
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高风险工点风险管理办法
高风险工点风险管理办法
针对高风险工点,应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措施:
1. 了解和评估风险:对高风险工点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的性质、潜在危害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通过评估,确定风险的级别和优先级。
2.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针对高风险工点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工作人员有明确的操作指导。
3. 建立准入控制机制:对进入高风险工点的人员进行准入审查,确保他们拥有必要的技能和经验,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4.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高风险工点的特点,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5. 加强监督和巡视:对高风险工点进行定期的监督和巡视,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高风险工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7. 加强培训和教育:为高风险工点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8.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高风险工点的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9. 实施事故调查和改进措施:对高风险工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0. 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管理措施:定期审查高风险工点的风险管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更新和改进。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 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 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 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 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 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 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 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 保安全生产。
3
隔离措施
在无法消除、预防或减弱危害因素时,应将人员、设备(施)与危害因素隔开, 如设置围栏、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采用遥控作业,保持安全距离等;
4
联锁措施
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险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避免风险后果的发生;
5
警告措施
在存在风险的地点或场所,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或者设置声、光信号 报警装置,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道路交通
1.设立警示牌 2.设置警戒绳 3.放置障碍物 4.夜间挂警示灯 5.专人看护 6.进行安全告知 7.盖上井盖
3.风险管控措施
1
消除措施
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进而消除风险发生的根源,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以无 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等;
2
预防措施
当消除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使用预防性技术措施防止危害的暴露,进而预防和 控制风险,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事故排风装置等;
6
个体防护
要求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与安全工器具防止人身伤害的发生,如安全帽、安全 带、绝缘手套、绝缘杆、脚扣等;
4、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
三、如何建设“双重预防机制 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行要求
组织有力 制度保障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及时、有效辨识管控安全风险,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定期进行辨识,确定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实施风险动态管理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隐患即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或者因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者失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分级管控,动态管理、有效运行,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对本单位建立双重预防体系承担主体责任。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及时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对本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办法
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登记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依法批准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适用本办法。
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应当包括行业固有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行业固有、环境和管理等多重风险因素叠加作用而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严重程度的结合;本办法所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以下简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安全风险分级评定标准评估、确定生产经营单位整体风险等级,进而根据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管控措施的安全监管模式。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坚持系统分析、科学评定、分类指导、行业负责、属地为主。
第五条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组织、协调工作;对市级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区)和开发区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全市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库,绘制分布图。
市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主管行业领域各类别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定标准(以下简称“分级评定标准”),同时负责管理权限范围内各类别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定工作;对县(区)、开发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分级初评意见进行复核确认;统一发布分级评定结果。
县(区)、开发区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分级评定标准,组织管理权限范围内各类别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定工作,提出初评意见。
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加强本辖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监督检查。
具体生产经营单位的归口监管按照××市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划分确定。
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风险辩识、评估、分级标准及管控措施
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风险辩识、评估、分级标准及管控措施为建立健全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整治挺在事故前面,有效防范和遏制伤亡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制定本标准及管控措施。
一、编制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66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5号)《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指导意见》(甘安委发电〔2016〕5号)《烟花爆竹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GB50161《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10631《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
二、安全风险和隐患辨识与分析(一)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辩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是要识别出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原因、影响范围和潜在后果。
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评价及安全专项研究等工作的成果,对这些工作中辨识出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挖掘可能存在的风险,拓展风险辨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提高辨识准确性和效率。
要突出关键岗位或危险场所的安全风险辨识,将风险影响因素、成因、可能的影响范围和事故类型查明,将其作为管控风险、遏制事故的重点。
1、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及措施
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及措施
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及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检查工作:应定期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落实责任人,及时跟踪整改结果。
2. 员工职业卫生健康:应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作业环境,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
3. 危险源辨识及监控:应在重大危险源及关键要害部位增设醒目的安全标识,建立危险源辨识及监控档案。
4. 资金风险控制: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把控企业资金风险。
这需要企业领导者做好策划工作,同时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资金风险的有效把控。
5. 制定并执行计划:企业应制定并落实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公司制定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制定本部门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并落实执行。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贵州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2018年 试行)
贵州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2018年试行)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5月编制说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精神,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的关键,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控,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双控”体系建设工作。
近一年来,各地认真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本地双控体系建设工作,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工作扎实、成果卓著。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双控”体系建设,指导全省生产经营单位规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具体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起草制定了《贵州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2018年试行)》。
- 2 -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目标及工作流程,对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提出具体要求,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常用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 3 -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3.术语与定义3.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
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二、有关术语和定义(一)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风险评估。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五)风险分级与管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一)建立机制。
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
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
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全面辨识、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标段、各道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上级公司要求并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X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XXX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和《XXX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上级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理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分级管控”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部各部室部门长、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XXX各部室及所属单位。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六条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监督所属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依法开展管控。
第七条工程部各部室、所属施工单元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晋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第八条所属各部门、各施工单位应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施工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应依法进行报告、建档、检查、监控。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九条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第十条岗位职责: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整体组织、协调,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担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分担专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
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岗位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整改措施
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岗位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整改措施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以及对已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理的现象。
岗位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是指企业工作岗位上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但企业缺乏对岗位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管控的措施。
这两个问题存在将给企业生产经营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威胁,因此需要企业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
下面将从隐患排查治理和岗位风险辨识管控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整改措施。
一、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整改措施1.制定全面隐患排查计划企业应当制定全面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内容、责任人及排查周期,并将排查计划列入到企业的年度安全生产计划中。
排查计划的内容应当涵盖生产设备、场所、环境等方方面面,隐患排查的范围要全面,排查制度要严格。
2.建立隐患排查档案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档案,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记录、分类和分级,并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
隐患排查档案要保存完整,方便日后隐患的追溯和整改效果的评估。
3.加强隐患整改督促对于排查出的各类隐患,企业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分配责任人,明确整改期限和整改标准。
同时,建立整改督促机制,定期对各部门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未按期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隐患要严肃处理。
4.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培训企业要定期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提高员工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意识,使其具备相应的排查治理知识和技能,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人人参与、人人尽责。
5.加强对外部环境隐患排查除了企业内部的隐患排查外,还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隐患排查,如对供应商、承包商等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外部环境也不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隐患。
二、岗位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整改措施1.建立岗位风险评估制度企业要建立岗位风险评估制度,对各类岗位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各类岗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和风险等级,为后续的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安全生产重点风险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重点风险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工作中,各种风险隐患时刻存在,因此安全生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总结安全生产重点风险工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要做好安全生产重点风险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做到有责任、有要求、有措施、有检查,从而形成一种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重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存在的风险是不同的,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
只有深入了解各类风险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责、手中有法,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最后,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同时,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严明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重点风险工作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推进。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及时、有效辨识管控安全风险,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定期进行辨识,确定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实施风险动态管理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隐患即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或者因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者失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风险。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分级管控,动态管理、有效运行,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全员责任制,对本单位建立双重预防体系承担主体责任。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及时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对本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岗位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的重点岗位主要是指那些对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的岗位,如生产工种、生产机械设备操作岗位、安全监控岗位等。
这些岗
位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如安全风险、健康风险、环境风险等。
为了确保生
产经营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健康,需要对这些重点岗位的风险进
行辨识,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首先,对于生产工种来说,常见的安全风险包括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风险防范措施,确
保员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3.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安全
技能培训和演练。
4.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设备故障和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生产机械设备操作岗位存在的风险主要是与设备操作和维护相
关的,如设备故障、意外启动、操作不当等。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可采取
以下措施:
1.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
注意事项。
2.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防
止事故发生。
3.安装安全设备,如安全防护罩、紧急停机按钮等,减少事故的发生
和危害的扩散。
4.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严禁违规操作和不当行为。
此外,对于安全监控岗位来说,主要面临的风险是安全监控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信息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为了确保安全监控的有效性,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
1.配置先进的安全监控设备,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确保全面、准确地监控生产经营场所。
2.设立专门的安全监控岗位,由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监控工作,及时发
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能够主动配
合安全监控工作。
4.定期对安全监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反映
事故信息。
综上所述,生产经营单位的重点岗位存在着多种风险,需要通过辨识
和管控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加强员
工培训和教育、完善设备检查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经营单
位的安全运行,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