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迁移or侵袭实验分析——LumaScope活细胞成像系统

合集下载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报告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报告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报告细胞侵袭转移是癌症进展和转移的重要特征之一。

了解细胞的侵袭转移机制对于癌症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研究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并探究其相关机制。

实验过程如下:1. 细胞培养与处理:选取一种具有侵袭能力的癌细胞株,如乳腺癌细胞MCF-7。

将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经过传代培养至适当细胞数目。

2. Transwell侵袭实验:将含有细胞的培养基加入到上游腔室中,下游腔室中加入含有化膜毛细孔的过滤膜,如Matrigel。

使细胞逐渐通过过滤膜向下游腔室侵袭。

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过滤膜并使用染色剂染色,以观察和计数通过膜孔的细胞数量。

3. Western blot分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有关侵袭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如转录因子Snail和转录因子Slug、E-cadherin和N-cadherin等。

提取细胞总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离,转移至聚乙烯二醇膜上,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

通过免疫反应,使用化学发光显色剂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

4. Real-time PCR分析: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包括Snail、Slug、E-cadherin和N-cadherin等。

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 后,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通过观察PCR曲线和计算Ct值,比较各样本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

实验结果如下:1. 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MCF-7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

染色显示通过过滤膜的细胞数量较多。

2.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nail、Slug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较低。

这表明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转录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异常。

3. Real-time 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Snail、Slug和N-cadherin的mRNA水平较高,而E-cadherin的mRNA水平较低。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Transwell)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Transwell)

迁移实验(cell migration assay)实验介绍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可拍照显微镜,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没包被胶的(Coster和Corning公司的也较常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细胞培养板24孔板。

细胞培养板应当与购买的Transwell小室相配套,BD公司的Matrigel,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 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结晶紫染液(0.1%(g/ml)PBS结晶紫)2步骤和流程2.1基质胶铺板:用BD公司的Matrigel 1:8(根据细胞产生mmp的量来决定)稀释,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2.2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2.3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µl含20%FBS的培养基,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能力,深入了解细胞迁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细胞迁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细胞骨架的重组、黏附分子的调节以及细胞内外信号传导等多个方面。

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小室实验两种方法来观察和定量分析细胞的迁移情况。

划痕实验是通过在细胞单层上制造线性划痕,模拟细胞损伤,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的过程。

Transwell 小室实验则是利用具有通透性的膜将上下室隔开,细胞在上室接种后,能够通过膜上的小孔向下室迁移,通过对下室细胞的计数来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细胞株:选用了_____细胞株。

2、主要试剂:包括细胞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PBS 缓冲液、结晶紫染液等。

3、实验器材:培养皿、Transwell 小室、移液器、显微镜等。

(二)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将_____细胞株接种在含有 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置于 37°C、5% CO₂的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融合度达到 80% 90%时进行传代和实验。

2、划痕实验(1)在 6 孔板中接种细胞,培养至融合度达到 90%以上。

(2)使用无菌的200 μL 移液器枪头在细胞单层上垂直划痕,形成无细胞的划痕区域。

(3)用 PBS 缓冲液轻轻冲洗细胞 2 3 次,去除脱落的细胞。

(4)加入无血清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在 0 h、12 h、24 h 时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测量划痕宽度,计算细胞迁移率。

3、 Transwell 小室实验(1)将 Transwell 小室放入 24 孔板中,在上室加入无血清培养基预处理 30 分钟。

(2)消化收集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_____个/mL。

(3)在上室加入200 μL 细胞悬液,下室加入600 μL 含 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

细胞的迁移性,趋化性和侵袭性的检测方法

细胞的迁移性,趋化性和侵袭性的检测方法

细胞的迁移性,趋化性和侵袭性的检测方法Hilary Sherman;Pilar Pardo;Todd Upton【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390-393)【作者】Hilary Sherman;Pilar Pardo;Todd Upton【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康宁生命科学亚洲技术中心;200040 上海,康宁生命科学亚洲技术中心;200040 上海,康宁生命科学亚洲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细胞的迁移性,是指细胞受到外来信号的刺激,由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特性,通常发生在比如伤口愈合、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肿瘤转移的过程中。

细胞的侵袭性和迁移性相似,但不同的是,发生侵袭时,细胞需要降解一层胞外基质(ECM)或者基底膜基质(BME)进而迁移到一个新的地方。

当正常细胞发生炎症反应,或者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时都需要细胞的侵袭性。

由此可见,了解这些特性的发生机制,对整个生物学研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由康宁公司研发的 transwell 培养设备的出现,为在体外研究细胞的趋化性和侵袭性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

通常的侵袭检测系统是由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层黏连蛋白等复杂的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基质组成。

还有更复杂的检测手段是在复合蛋白层膜上培养单层表皮细胞。

将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的细胞培养在可渗透层膜上作为趋化源的系统,也可以用于趋化性检测或者更繁杂的侵袭性检测。

下面所述的方法步骤是基于 BME 层膜的细胞侵袭性检测,附以趋化性检测为例(对于不含 BMC 和 ECM 层膜的侵袭性检测也遵循类似的方法)。

这里具体列出了以康宁 96 孔transwell 设备为例的实验参数。

对于不同规格的系统可以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调整材料或试剂的用量。

1.1.1 细胞系非侵袭性 MCF-7 细胞系(人类乳腺癌细胞)、侵袭性 HT1080 细胞系(人类纤维肉瘤细胞)均购自美国 ATCC。

活细胞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活细胞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活细胞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导言活细胞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细胞学研究方法,它能够对活细胞内部的结构、分子运动和信号转导等生命过程进行实时的观察和记录。

本文主要介绍活细胞成像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基础医学、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

一、活细胞成像技术的原理活细胞成像技术是通过利用荧光探针、荧光蛋白等标记技术对细胞内的某些结构和分子进行特异性标记,然后使用显微镜等设备对标记物进行扫描和观察。

荧光探针的使用使得器械的分辨率较以往显微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使得细胞内各种成分的动态变化、分布等特征得到了实时观察和记录,从而可以揭示细胞内复杂的生物过程。

二、活细胞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早期,显微镜是科学家研究细胞的基本工具,但是它只能观察死亡的、固定的细胞,无法捕捉到细胞内分子的运动和信号转导等生化生理过程。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并进,活细胞成像技术才得以发展。

首先,一些新的荧光探针和荧光标记技术被开发出来,这些标记物可以对特定的生物分子进行特异性标记,通过显微镜等设备进行跟踪观察。

其次,近年来一些新兴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如:蛋白质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冷冻电镜技术等都大大推进了活细胞成像技术的研究进程。

三、活细胞成像技术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发现新的蛋白质功能活细胞成像技术可以将荧光标记的蛋白质定位在特定的细胞器、细胞膜等位置,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这一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直接观察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行为、相互作用等过程,从而发现新的蛋白质功能。

2.揭示细胞代谢 pathway通过活细胞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跟踪监测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生物分子在各个代谢途径中的转移和转化,分析细胞的代谢轨迹,进而从分子层面上揭示细胞代谢路径。

4.观察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是从细胞表面开始,通过内部的复杂途径进行的分子交互过程,进而影响到细胞内复杂的生理过程。

活细胞成像技术可以直接标记、监测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变化,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深入分析该类通路的调控机制。

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

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

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实验准备:细胞,24孔板,transwell小室(8µm,24孔板专用),ECM Gel,10%FBS+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10 µ、200 µL、1000 µL移液器及配套枪头,1.5 mL EP 管,冰盒实验设计:实验分组一般分为阴性组(上下层均没有趋化因素),实验组(按照实验需要,上层或者下层加入趋化因素),对照组(趋化因素与实验组中的相反)。

如果有特别需要,可以再加上阳性组(上下层都有趋化因素)。

实验操作(请细读注意事项):一、细胞侵袭实验1.ECM Gel原液提前1 h放在4 ℃冰箱中解冻,实验前转移到冰盒中。

2.将1.5 mL EP、枪头盒、transwell放在24孔板里面后,置于冰上预冷。

3.根据自己的使用量,按照ECM Gel : 无血清培养基=1 : 7.5在冰上稀释成使用液。

4.把枪头剪去一小段(约3 µm)后在冰上吸取40 µL/孔ECM Gel使用液轻轻加入transwell上室中,加入时慢慢移动枪头,保证液体平铺在底部。

5.放在37 ℃孵箱15 min,让胶凝固。

6.消化、离心、计数细胞后,按照2.5x104 / mL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如果细胞很多,这一步可以提前,在4、5之前做)。

7.按照每孔200 µL,将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上室,同时在transwell下室加入10%FBS+培养基500 µL,放入37 ℃孵箱培养。

8.若干小时后取出,吸去transwell上室多余液体,用PBS清洗两次,用棉棒在上室中轻轻转动,吸干水分并擦去膜内侧的细胞。

9.在上室中加入结晶紫染液,染色5 min,回收染液,用流水缓缓冲去染液,再次用棉棒在上室中轻轻转动,吸干水分。

10.在正置显微镜上放置一块载玻片,将transwell小孔倒置放在上面,拍照。

11.在100倍视野下,对膜的上下左右及中间计数,做平均数。

细胞的侵袭实验报告

细胞的侵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侵袭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观察并分析细胞侵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迁移能力。

3. 探讨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细胞侵袭是指细胞穿越细胞外基质(ECM)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肿瘤的侵袭转移、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侵袭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细胞与ECM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

本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法,通过观察细胞在ECM上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评估细胞的侵袭能力。

三、实验材料1. 细胞:肿瘤细胞系A和正常细胞系B。

2. ECM:胶原蛋白I型、IV型。

3. Transwell小室:8μm孔径。

4. 培养基: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

5. 细胞培养试剂:青霉素、链霉素。

6. 实验仪器:倒置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离心机、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肿瘤细胞系A和正常细胞系B接种于6孔板,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ECM包被:将Transwell小室的上室铺上胶原蛋白I型和IV型ECM,下室加入DMEM培养基。

3. 细胞侵袭实验:将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含有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24小时。

4. 洗涤:用PBS洗涤Transwell小室,去除未侵袭的细胞。

5. 染色:用结晶紫染色细胞,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

6. 图像分析: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侵袭细胞,并使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侵袭细胞数。

五、实验结果1. 肿瘤细胞系A在ECM上的侵袭能力明显强于正常细胞系B。

2. 随着ECM浓度的增加,肿瘤细胞系A的侵袭能力逐渐减弱。

3.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肿瘤细胞系A的侵袭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六、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肿瘤细胞系A在ECM上的侵袭能力明显强于正常细胞系B,这可能与肿瘤细胞系A的ECM受体表达和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有关。

此外,ECM浓度对肿瘤细胞系A的侵袭能力具有调节作用,提示ECM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细胞迁移是多细胞生物发育、伤口愈合、免疫反应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实验旨在研究特定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能力,以深入了解细胞迁移的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细胞迁移是指细胞在化学信号、物理刺激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驱动下,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两种方法来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

划痕实验是通过在培养的细胞单层上制造一个人工的“伤口”,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细胞向伤口区域迁移并填补空缺的情况。

Transwell 实验则是利用一种具有通透性的膜,将培养板分为上下两室。

细胞接种在上室,下室中添加了吸引细胞迁移的化学物质。

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穿过膜到达下室的细胞数量,以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一)细胞株选用了_____细胞株。

(二)实验试剂1、细胞培养基:_____。

2、胎牛血清(FBS)。

3、胰蛋白酶。

4、磷酸盐缓冲液(PBS)。

5、结晶紫染液。

(三)实验仪器1、超净工作台。

2、二氧化碳培养箱。

3、倒置显微镜。

4、移液器。

5、 Transwell 小室。

四、实验步骤(一)划痕实验1、细胞培养将_____细胞接种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和 10% FBS,置于 37℃、5% CO₂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融合度达到 80%-90%。

2、划痕制造使用无菌的200 μL 移液器吸头在细胞单层上垂直划痕,形成一个均匀的“伤口”。

用 PBS 轻轻冲洗细胞 2-3 次,去除脱落的细胞。

3、培养与观察加入无血清的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在 0 h、12 h、24 h 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记录细胞迁移的情况。

(二)Transwell 实验1、 Transwell 小室准备将 Transwell 小室放入 24 孔板中,在上室加入100 μL 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放置 30 分钟,使膜湿润。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报告

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细胞侵袭转移实验,探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肿瘤细胞在体外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2. 分析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素。

3. 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atrigel基质胶、Transwell小室、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细胞计数试剂盒、侵袭和转移相关抗体等。

2. 仪器:倒置显微镜、酶标仪、离心机、冰箱、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接种于DMEM培养基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侵袭实验:将Matrigel基质胶铺在Transwell小室的多孔滤膜上,将MCF-7细胞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为趋化剂。

培养24小时后,取出小室,用4%多聚甲醛固定,结晶紫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侵袭情况。

3. 细胞转移实验:将MCF-7细胞接种于Matrigel基质胶中,模拟体内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

观察肿瘤细胞在基质胶中的侵袭和转移情况。

4. 数据分析:采用ImageJ软件对侵袭和转移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侵袭和转移细胞的数量。

五、实验结果1.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CF-7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中具有侵袭能力,细胞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 细胞转移实验:结果显示,MCF-7细胞在Matrigel基质胶中具有转移能力,细胞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显示,MCF-7细胞在体外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这与肿瘤细胞在体内的侵袭和转移行为相一致。

2. 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

本研究为探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细胞侵袭数据分析报告(3篇)

细胞侵袭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细胞侵袭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也是肿瘤转移的先导环节。

为了研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本研究通过细胞侵袭实验,收集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肿瘤细胞的侵袭数据。

本报告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本研究选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接种于6孔板中,进行常规培养。

2. 细胞处理将A549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的药物进行处理,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的溶剂进行处理。

3. 细胞侵袭实验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细胞侵袭实验,将处理后的细胞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含有基质胶的培养基。

孵育一定时间后,取出小室,用棉签轻轻擦去未侵袭的细胞,用4%的甲醛固定,结晶紫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侵袭细胞。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1. 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1)实验组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药物处理能够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2)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侵袭能力逐渐增强(P<0.05),说明药物处理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

2. 影响细胞侵袭能力的因素(1)细胞周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发现实验组细胞G2/M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药物处理能够促进细胞周期向G2/M期转变,进而增强细胞侵袭能力。

(2)细胞黏附:通过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黏附能力,发现实验组细胞黏附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药物处理能够降低细胞黏附能力,从而增强细胞侵袭能力。

(3)细胞骨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发现实验组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药物处理能够增强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进而增强细胞侵袭能力。

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的区别

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的区别

细胞迁移是细胞在化学信号(如:趋化因子)的驱使下沿着浓度梯度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的运动。

细胞侵袭与细胞迁移比较类似,但是“侵袭”需要细胞穿过胞外基质层(ECM)或基底膜基质层(BME),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先酶解去除ECM/BME的阻碍,从而在趋化因子浓度梯度驱使下完成从一处到另一处的移动。

从名字来看,这两种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迁移是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的细胞移动,但侵袭则需要裂解“阻力”后才能实现移动能力。

简单总结就是,细胞侵袭是一种特殊的细胞迁移,侵袭细胞具有迁移能力,但并非所有的迁移细胞都具有侵袭性。

一、细胞迁移细胞迁移(cell migration)也称为细胞爬行、细胞移动或细胞运动,是指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

细胞迁移为细胞头部伪足的延伸、新的黏附建立、细胞体尾部收缩在时空上的交替过程。

细胞迁移是正常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生理过程,也是活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

胚胎发育、血管生成、伤口愈合、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转移等过程中都涉及细胞迁移。

细胞迁移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步:①细胞前端伸出片状伪足;②细胞前端伪足和细胞外基质形成新的细胞黏附;③细胞体收缩;④细胞尾端和周围基质黏着解离,细胞向前运动。

细胞迁移需要胞外、胞内信号分子调控细胞骨架动力装置所给予的驱动力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介导的黏附所提供的锚定力之间的协调运作。

目前,细胞迁移基本在细胞培养物中进行,主流的方法有:Boyden小室(跨膜法)、间隙封闭分析等;其中,Boyden小室可用于分析贴壁或不贴壁细胞,并可检测趋化梯度下的迁移,但这种方法不适用实时动态迁移;间隙封闭分析则可以对细胞迁移进行实时监测,甚至可有实现三维细胞的迁移分析,其缺点是不能分析不贴壁细胞和趋化梯度下的迁移。

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方案的设定。

同时,细胞划痕也可以测定细胞迁移运动与修复能力的方法,类似体外伤口愈合模型。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

迁移实验(cell migration assay)实验介绍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可拍照显微镜,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没包被胶的(Coster和Corning公司的也较常用),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细胞培养板24孔板。

细胞培养板应当与购买的Transwell小室相配套,BD公司的Matrigel,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结晶紫染液(%(g/ml)PBS结晶紫)2步骤和流程基质胶铺板:用BD公司的Matrigel 1:8(根据细胞产生mmp的量来决定)稀释,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μl加入Transwell小室。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μl含20%FBS的培养基,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③培养细胞:常规培养12-48h(主要依癌细胞侵袭能力而定)。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

细胞迁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细胞迁移是细胞在生物体内或体外环境中发生的位置移动现象,对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如胚胎发育、伤口愈合、肿瘤转移等。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因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细胞迁移的机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细胞迁移通常通过划痕实验或 Transwell 小室实验来进行研究。

划痕实验是在培养的单层细胞上制造一个人工的“伤口”,通过观察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的情况来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

Transwell 小室实验则是利用具有通透性的膜将培养小室分为上下两层,细胞接种在上层小室,下层小室加入趋化因子,通过观察细胞穿过膜到达下层小室的数量来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细胞系:选用_____细胞系。

2、培养基:_____培养基。

3、试剂:胰蛋白酶、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溶液、细胞迁移抑制剂(如_____)等。

4、实验器材:培养皿、Transwell 小室、移液器、显微镜等。

(二)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将细胞接种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置于 37℃、5% CO₂的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融合度达到 80% 90% 时进行实验。

2、划痕实验用移液器枪头在培养的单层细胞上垂直划痕,制造“伤口”。

用 PBS 冲洗细胞 2 3 次,去除脱落的细胞。

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在不同时间点(如 0 h、6 h、12 h、24 h)观察细胞迁移至划痕区域的情况,并拍照记录。

3、 Transwell 小室实验将 Transwell 小室放入 24 孔板中,在上层小室加入适量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的细胞,下层小室加入含趋化因子的培养基。

培养一定时间(如 6 h、12 h、24 h)后,取出 Transwell 小室,用棉签轻轻擦去上层小室未迁移的细胞。

用甲醇固定迁移至下层小室的细胞,然后用结晶紫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

四、实验结果(一)划痕实验结果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划痕区域的细胞迁移情况,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向划痕区域迁移。

细胞迁移能力相关实验检测方法介绍(Molecular Devices)

细胞迁移能力相关实验检测方法介绍(Molecular Devices)

细胞迁移能力相关实验检测方法介绍info.China@1细胞的迁移运动不仅是细胞进行很多重要生理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炎症反应和肿瘤发生等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

细胞迁移 (cell migration) 也称为细胞爬行、细胞移动或细胞运动,是指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

细胞迁移为细胞头部伪足的延伸、新的黏附建立、细胞体尾部收缩在时空上的交替过程。

细胞迁移是正常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生理过程,也是活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

胚胎发育、血管生成、伤口愈合、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转移等过程中都涉及细胞迁移。

目前人们对恶性肿瘤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从癌症的产生到转移,血管供给以及分裂增殖都一直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可以对周遭组织进行浸润,结果是形成边界不分明的癌组织,或是进入血管转移到远端(见远端转移)。

根据观察可将癌症浸润分为四步。

首先癌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会减少,与周围的细胞彼此分离,被“解除束缚”。

同时癌细胞与基底膜的粘附却会增加,这是癌细胞通过增加自身基底面层粘连蛋白(laminin)受体实现的。

然后癌细胞会释放蛋白酶,用以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如Ⅳ型胶原酶,使基底膜受损,产生缝隙。

最后是癌细胞阿米巴运动样的迁移,钻过基底膜的缝隙,到达底下的间质组织。

癌细胞此后会继续用蛋白酶为自己在间质组织开路,直到血管,然后它会以同样方式进入血管,经血到转移后,又以同样方式出管。

因此,癌症的形成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密不可分,这也成为了一个诊断和治疗癌症的一个靶点。

研究细胞迁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划痕法、实时细胞追踪、Transwell和细胞芯片等,本文将一一介绍现今比较主流的与细胞迁移相关的实验方法。

简介:细胞划痕(修复)法是简捷测定细胞迁移与修复能力的方法,类似体外伤口愈合模型,在体外培养的单层细胞上,用微量枪头或其它硬物在细胞生长的中央区域划线,去除中央部分的细胞,然后继续培养细胞至实验设定的时间,取出细胞培养板,观察周边细胞是否生长(修复)至中央划痕区,以此判断细胞的生长迁移能力,实验通常需设定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加了某种处理因素或药物、外源性基因等的组别,通过不同分组之间的细胞对于划痕区的修复能力,可以判断各族细胞的迁移与修复能力。

细胞示踪、跟踪和形态学分析

细胞示踪、跟踪和形态学分析

细胞示踪、追踪和形态学分析——LumaScope活细胞成像系统过去,研究者使用传统显微镜进行细胞示踪或形态分析,会面临种种困难和不便。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给细胞提供合适的培养环境以保持细胞在观察过程中的健康状态。

在传统应用领域,通常通过在传统显微镜上加载活细胞培养系统来实现活细胞的连续观察。

而这种活细胞观测系统价格非常昂贵。

其次,如果实验室没有能够自动成像的显微镜,用户还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反复的开机、调焦、拍照、关闭光源等无聊的步骤。

如果是过夜运行,此过程将更加繁琐。

再次,就算是实验室平台有高级的自动化活细胞成像系统,用户也会经常面临使用时间受限及实验时间冲突等问题。

由美国Etaluma公司开发设计的LumaScope细胞成像系统,能够很好解决用户的上述困扰,轻松实现细胞示踪或形态学研究。

通过结构优化,LumaScope紧凑的结构、多色自动化成像、抗高湿度环境等特性,使得它成为了实验室活细胞成像研究的利器。

而且LumaScope平台式的载物台设计,可以兼容玻片、培养皿、培养瓶和多孔板等各种细胞培养容器。

一、材料与设备:●细胞、培养容器和培养基质;●CO2培养箱●LumaScope成像系统;●Image J软件(带Mtracking插件);二、实验程序:1、用75%乙醇对LumaScope主机及USB数据线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LumaScope主机放入CO2培养箱中,并通过USB线连接至控制电脑;3、将培养容器放在LumaScope载物台上;4、打开Lumaview软件,调节聚焦旋钮与载物台,找到目标区域;5、设置Time lapse成像功能参数(此类实验建议成像时间间隔为20~30min);6、启动Time lapse功能(此过程中用户不需要守在仪器旁边);7、程序自动结束,可在电脑上通过Image J软件来分析细胞示踪数据;三、实验结果LumaScope成像系统能够在用户所设定的时间节点进行自动化的成像并保存到控制的电脑上。

细胞迁移检测实验报告

细胞迁移检测实验报告

本研究旨在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的迁移能力,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细胞:人上皮细胞、人癌细胞、人角质细胞2. 试剂:胰酶、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双抗、细胞划痕试剂盒、Transwell小室、细胞培养板、细胞计数板等3. 仪器:细胞培养箱、显微镜、酶标仪、细胞计数仪等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人上皮细胞、人癌细胞、人角质细胞分别接种于培养瓶中,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进行实验。

2. 划痕实验:(1)将细胞以1×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培养板中,培养24小时;(2)用无菌枪头在细胞表面划痕,尽量保持划痕平行;(3)用PBS清洗细胞表面,去除划下的细胞碎片;(4)加入含有不同处理药物的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5)分别在0小时、24小时、48小时观察划痕愈合情况,拍照记录。

3. Transwell实验:(1)将细胞以1×10^5个/孔的密度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2)下室加入含有不同处理药物的DMEM培养基;(3)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4)用棉签将上室内的细胞刮除;(5)将下室中的培养基取出,加入适量结晶紫染色;(6)用细胞计数仪计数下室中的细胞数量。

1. 划痕实验:通过观察划痕愈合情况,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迁移能力存在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的划痕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表明处理药物具有促进细胞迁移的作用。

2. Transwell实验:通过计数下室中的细胞数量,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迁移能力存在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的迁移数量明显增多,表明处理药物具有促进细胞迁移的作用。

五、实验结论本研究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成功检测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的迁移能力。

结果表明,处理药物能够促进细胞的迁移,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技术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技术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技术细胞迁移和侵袭是细胞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也与一些疾病的发展和转移相关。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生理过程,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技术,以及它们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一、划痕实验法划痕实验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细胞迁移检测技术。

在该方法中,细胞被种植在培养皿中,并留下一道划痕。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细胞是否填补划痕。

如果细胞填补了划痕,则说明细胞进行了迁移。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设备或试剂。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提供关于细胞侵袭性的信息,只能提供关于细胞迁移的信息。

二、Transwell迁移实验法Transwell迁移实验法是一种常见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技术。

在该方法中,细胞被种植在Transwell孔的上室,并在下室中加入诱导迁移的物质。

细胞通过Transwell孔进行迁移,最终到达下室。

通过计算孔底部细胞数量或染色,可以评估细胞的迁移程度。

Transwell迁移实验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它还可以通过更换Transwell上室或添加支持层来评估细胞的侵袭能力。

然而,该方法需要特定的设备和试剂,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三、倒置显微镜法倒置显微镜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迁移和侵袭检测技术。

在该方法中,细胞被种植在培养皿的底部,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过程。

倒置显微镜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并可以连续观察细胞的动态变化。

倒置显微镜法适用于观察单个细胞或细胞群的迁移和侵袭过程。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细胞形态和细胞行为信息。

然而,该方法需要倒置显微镜等专业设备,并且观察时间可能较长。

四、细胞侵入试验法细胞侵入试验法是一种常见的细胞侵袭检测技术。

在该方法中,细胞被种植在含有基底膜模拟物的Transwell孔上室。

通过加入诱导细胞侵袭的化学物质,细胞可以穿过基底膜模拟物并进入下室。

细胞迁移与侵袭分析全接触.doc

细胞迁移与侵袭分析全接触.doc

细胞迁移与侵袭分析全接触细胞迁移是个基本的过程。

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如哺乳动物,都存在这一过程。

细菌通过鞭毛或纤毛而运动,胚胎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新生的组织,免疫细胞向感染灶迁移以清除病原菌,而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释放,入侵更远的地方。

许多研究人员希望深入了解这些迁移过程。

为此,他们需要开展细胞迁移分析。

这些实验通常在细胞培养物中开展,目前流行的方法主要有:Boyden小室、细胞划痕分析、间隙封闭分析(gap-closure assay)等。

微流体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

它的样本量较少,适用于宝贵的细胞和化合物,但价格嘛,当然会贵一点,也略为复杂。

Boyden小室分析多年来,经典的Boyden小室分析一直是细胞迁移分析的首选方法,也是目前最广泛引用的方法。

1962年,Boyden发明了Boyden小室法,又称滤膜小室法。

Boyden小室由上、下两室组成,中间以微孔滤膜隔开。

将趋化剂加入下室中,形成梯度,而细胞接种在上室中。

受趋化剂影响,细胞会穿过膜上的微孔移动到另一侧。

之后,通过固定、染色和观察,我们可确定有多少细胞发生了迁移。

这种方法适用于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可以检测趋化梯度下的迁移情况,操作简单,可多孔同步进行。

缺点是,趋化剂的浓度梯度是未知且可变的,而且这种方法只能进行终点分析,很难观察到迁移过程中的细胞。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选择比细胞直径略小的滤膜孔径。

如果细胞在梯度的刺激下,它们会拼命挤过去。

在标准的Boyden小室分析中,滤膜的孔径一般在3-12 μm,可根据所研究的细胞来选择。

孔径较小,这对迁移的细胞而言是个较大的挑战。

大部分细胞的大小在30-50 μm,可有效通过3-12 μm的孔,而淋巴细胞(10 μm)却能通过0.3 μm这么迷你的孔。

据默克密理博的专家介绍,选择适当的孔径很重要。

那么,该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3 μm的孔径适合白细胞或淋巴细胞迁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分析
——LumaScope活细胞成像系统
细胞迁移实验是普遍应用于评价损伤修复、贴壁肿瘤细胞转移或血管再生等的典型实验。

传统方法是应用无菌枪头(Tip)在细胞培养容器上划痕来实现。

但是此种方法无法实现在不同孔中划出同样大小的划痕。

Oris TM迁移/侵袭试剂盒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方法,在培养容器中生成一个圆形区域。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观察不同方向的细胞迁移。

LumaScope活细胞成像系统具备传统显微镜的功能,可应用于细胞或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日常细胞观察。

如细胞状态实时检测、远程传送和监控、细胞计数、形态观察、染色观察等。

LumaScope可放置于培养箱中实现细胞的长时间的连续成像和定点监测。

这种应用大大提高了实验过程检测的便捷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描述如何结合LumaScope与Oris TM迁移/侵袭试剂盒来实现细胞迁移/侵袭实验。

实验结果可通过Image J软件来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细胞迁移的数量和速度数据。

细胞迁移分析:
Day 1:am 9:00插入Stoppers,接种细胞;
pm 4:00(根据细胞贴附状况),拔除stoppers,PBS洗一遍后加入新鲜培养液。

Day 2:根据要观察的时间点设置LumaScope成像参数进行成像,并进行量化分析。

细胞侵袭分析:
Day 1:am 9:00包被薄层BME(用无血清培养液制备),插入stoppers,接种细胞;
pm 4:00 (根据细胞状况),拔除stoppers,包被厚层BME(含血清生长因子),再在第二层gel上面加上一层无血清培养液
Day 2:根据要观察的时间点设置LumaScope成像参数进行成像,并进行量化。

一、材料
●Oris TM迁移/侵袭试剂盒
●细胞、培养容器和培养液
●CO2培养箱
●LumaScope活细胞成像系统
●Image J软件(含Mtracking插件)
二、操作方法
1、根据上述Oris TM迁移/侵袭试剂盒使用说明培养细胞;
2、75%乙醇消毒LumaScope系统及相关部件;
3、将LumaScope系统放入CO2培养箱中,并连接到控制电脑(建议使用10倍或20倍
物镜)
4、将培养容器置于LumaScope载物台上,聚焦并找到目标视野;
5、设置Time Lapse程序(包括光源、成像参数和保存路径等),建议成像间隔时间为
20-30min;
6、启动程序,系统将自动运行,直至结束;
7、实验结果可通过Image J软件进行分析。

Lumascope成像系统于培养箱中成像
三、实验结果
LumaScope系统能够自动化获取并保存用户所设置的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照片。

避免了反复开关培养箱来观察细胞的麻烦,并且能够保证整个成像过程环境条件的均一性。

通过Image J的阈值和界限设置功能,计算圆形区域内的细胞数。

四、结论
LumaScope活细胞成像系统是应用于活细胞成像研究的一款小巧、紧凑和智能的系统。

Oris TM迁移/侵袭试剂盒能够在不同的细胞培养孔中形成精确大小的区域。

利用LumaScope能够轻松获取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照片。

LumaScope与Image J软件的联合应用是一种非常经济和便捷的分析细胞迁移/侵袭实验的方法。

LumaScope显微镜产品详细信息可浏览:
Etaluma公司网页/products/lumascope
吉泰公司网页/product/inst.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