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免疫与计划免疫-佛山谢永红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下册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下册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下册8.1.2 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8。
1.2免疫和计划免疫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4。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无性生殖的图片音视频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2。
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溶菌酶)非特异性免疫和吞噬细胞(血液和组织器官)3.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特异性免疫和脾脏)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二、免疫的功能三、计划免疫七、课下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八、教学反思本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难点,本节课因内容多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八年级生物下册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了解免疫器官、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用FLASH动画制作展示人体三道防线作用的CAI课件。
用FLASH动画制作展示抗原、抗体之间关系的CAI课件。
表示免疫功能的形象生动的卡通示意图。
收集现代医学领域与免疫有关的信息及影音资料。
学生:课前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出生以来自己都接种过哪些疫苗、打过哪些预防针及其作用。
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信息,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一些免疫与计划免疫方面的医学知识。
课前阅读:(科学·技术·社会)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小组调查──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四、课时分配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简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2、构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3、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
二、教学目标
1、能描述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考,合作探究
二道防线的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图片,联系生活,并引导学生
线有什么共同之处?
讨论并发言,巩固知识并得。
八年级生物下册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5.社会责任: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免疫的类型: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能够区分两种免疫类型的差异和联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免疫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免疫类型和计划免疫这两个重点。对于免疫类型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免疫和计划免疫相关的实际问题。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免疫细胞、疫苗等角色,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直观地理解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原理。
-实验:学生进行免疫实验,如观察抗体与抗原的反应,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
-游戏:设计关于免疫系统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免疫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免疫与计划免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接种过疫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它能够识别和排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异物。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
-疫苗:模拟病原体、引起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免疫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生命体的防御机制,形成对生命现象的整体认识。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计划免疫的原则和种类:学生需要了解计划免疫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传染病,掌握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分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
-免疫异常的类型和原因:学生可能对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和原因理解不清,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
-疫苗的制作原理和效果:学生可能对疫苗的制作过程和如何产生免疫效果的理解有困难,需要通过动画或实验来演示疫苗的作用原理。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1章第2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第一道防线:和。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和。
3.第三道防线:和。
[合作探究1]1.皮肤和黏膜的作用?2.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合作探究2]体液中的溶菌酶、吞噬细胞的作用?[合作探究3]1.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的作用?2.抗原、抗体的概念?3.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二、免疫的类型[合作探究4]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合作探究5]第三道防线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它与第一、二道防线有何不同呢?三、免疫的概念及功能[合作探究6]1.免疫的概念?2.免疫的功能?四、计划免疫1.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的目的。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2.本节课你的困惑是:●随堂检测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吗?1.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角质层防止病菌侵入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出体外C.消化道中,一部分病菌被杀灭D.血液中的病菌被吞噬细胞吞噬2.免疫的实质是()A.消灭与人体接触的细菌B.消除人体内的代谢废物C.识别并消灭病原体 D.识别、破坏、排斥“非己”成分3.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不易成活。
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疫苗4.器官移植的最大难题是接受器官的机体的排异反应,机体的这种功能属于()A.预防感染B.自身稳定C.免疫监视D.计划免疫5.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再患肺结核B.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C.眼泪中的溶菌酶杀死细菌D.服用过“糖丸”的儿童不会患脊髓灰质炎6.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皮肤瘙痒,出现丘疹等过敏反应,引起上述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免疫学上叫()A.病原体B.抗原C.抗体D.疫苗7.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C.抗体是一种蛋白质D.抗体是在抗原侵入人体后产生的8.某人不小心脚底被铁钉扎伤,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的措施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9.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第2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精品教案
学生活动:
参看教材中的资料,小组合作,逐步探究人体三道防线各自的功能。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资料,并分析一些人不得水痘或其他某种传染病的原因。
通过问题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
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功能。
设疑:水痘是如何传染的?什么样预防水痘?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③。
1.展示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动画。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2.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教师活动三:
组织学生阅读关于水痘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资料,进行资料分析。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
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后回答。
学生:侵略者相当于抗原,我国的战士相当于抗体。
学生思考回答: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在水痘病毒的刺激下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等人病好之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这个人以后就不会再出水痘了。
区分抗原与抗体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特异性免疫
1.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锁头→配锁师傅→锁匙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 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抗原被清除后, 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 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 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 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 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 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 称后天性免疫)。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 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 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 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 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病 人.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 画“√”,错误的画“×”。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 人天生就有的免疫功能。 ( ) (2)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 才产生的。 ( )
皮肤具有杀菌的功能。
分析下面的资料。 ②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吞噬细胞(一种具 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会聚集到病菌入侵部位, 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讨论②: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 人体的哪些组织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答: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皮肤受伤时, 病菌会入侵人体。 血液,淋巴液等组织及胸腺,淋巴结和 脾脏等器管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最外 面是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 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侵入。 它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 摆动,可以清除异物,而它们的 分泌物——黏液也可吸附细菌和 脏物并将之排出体外。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 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 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图 8-7)。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 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人 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图8-8)。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 脏)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 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的。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 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 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 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 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抗体与 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好似一把 钥匙开一把锁。
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 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 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分析下面的资料。 ①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 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两小时以 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 了。 讨论①: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链球菌会 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答:细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杀死,说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某人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而 他后来并没有患手足口病,可能的原 因是什么?
3.假设通过计划免疫工作,已经使某一种传 染病在我国终止了传播,是否可以确定这种 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如果可以确定, 你认为可以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 苗吗?为什么?
4.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 预防吗?为什么?
5.请你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艾滋病的 资料,就“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这个话 题与同学展开讨论。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 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 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 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 病。这种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 播蔓延。它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存 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 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 安全性行为而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HIV的血液 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 射器等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 等传给胎儿或婴儿(图8-13)。
免疫的功能
免疫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 力。但是,随着免疫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 免疫的认识提高了。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辩这种功 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 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 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可见,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 学上被称为过敏原。当人体抵抗抗 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 刺激下,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找出 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 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 措施。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当及 时去医院治疗。
计划免疫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 某些传。染病呢?原来,疫苗通常是用失活 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 茁后,人体内可产牛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 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 种疾病的侵害。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 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 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不过,与艾滋 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等),不会使人 感染艾滋病。 要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怀艾 滋病患者,不应歧视艾滋病病人
分析下面的资料。 ③当水痘流行时,已经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 (见右图)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 种疫苗 或没,出过水痘的人则容易患病。 讨论③: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 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答: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 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人人体,而且它们的分 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图8-5)。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 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图8-6)。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 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 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 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 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 称为计划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可 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百门破疫苗,可 以颈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 疾病。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 了预防接种工作。现在,可免费接种 的疫苗越来越多。婴儿刚一出生,医 院就给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婴儿 满两个月后,要到户口所在地(或居 住地)指定的社区医院保健科办理接 种登记,领取预防接种证(图8-11),医 生会按婴儿的月龄安排接种日期(图812)。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在进行器官 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 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 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 物。当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时,还会引发某 些疾病。例如,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人体 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些现 象: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 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 奇瘁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 会出现鼻炎或哮喘;有的人注射青霉 素后会发生休克(右图)。这些都是 过敏反应的表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还会导致死亡。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泪液、 唾液、血浆等液体中,能够破坏细菌 的细胞壁,也可使病毒失活,因此具 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机体内的吞噬细胞可以包围细 菌、衰老的细胞等,将其消化分解。
上述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是人类 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 御屏障,其特点是人生来就有,不针 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 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 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