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国际货币、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
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向E国提供无偿援助,
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药品援助。
借:经常项目-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经常项目-货物出口
60万美元
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
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
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的分析(原因\影响) *国际收支调节方法 *国际收支理论
1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一、国际收支
• 1、起源与发展:
外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并可用 于国际结算的信用票据、支付凭
证、有价证券及外币现钞。
•
对外贸易差额——外汇收支总和——国际收
40(6)
-40
100(1) 10(3)+40(6)
-50
25(5)
240
40(4)
190
-65+50=-15
+15
-50
17
例2
1.中国向泰国提供100万美元的10年期贷款, 泰国存入中国银行。 2.上海某厂出口100万美元货物到泰国,泰用 中国银行的存款支付。 3.一对中国夫妇到泰国旅游花了1万美元,用 中国银行的支票支付。 4.美华人为中国希望工程捐款10万美元,用 花旗银行的支票支付。
29
2、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贸易、服务、收入、经济转移差额总和
▲ 反映实际资源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让净 额,即一国国外财富净额的变化
▲ 常用来表示一国国际收支目标
30
国金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课件
五、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方法
1. 认真听课、及时复习和作练习 2. 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
3. 抓住主线,掌握内在联系,联系对比, 融会贯通
4.操作计算,理论联系实际
六、本教材教学章节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教学次重 点) 第二章,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教学重点) 第三章,外汇业务和汇率折算(教学重点) 第四章,外汇风险管理(教学重点) 第五章,外汇管制与我国的外汇管理 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市 场(教学重点:第四节衍生金融工具)
第七章,对外贸易短期信贷(学生自学) 第八章,出口信贷(简单介绍) 第九章,项目贷款与BOT(简单介绍) 第十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简单 介绍)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组织(简单介绍) 第十二章,国际货币体系(简单介绍)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第一节 外汇与国际收支
一、外汇的概念 (一)外国货币和可自由兑换货币 1. 外国货币 除本国法定货币以外,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均称为外国货币(简称外币)。
《国际金融》
每周3课时,16教学周,共计:48学时
主要参考资料
1.书籍: [1] 何璋著.《国际金融》(第三版),中国金 融出版社,2006年. [2] 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托马斯· A· 普格尔.《国际金融》(第1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黄志强主编《国际金融实务》(第二版)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什么是国际金融 ?
简单地说是指国际间的资金融通,即国际间的 货币流通与借贷资本的运动。 具体来说,就是分析、研究和处理国际间的货 币兑换、借贷关系、收付方式、结算制度、金融 市场、货币体系、金融机构等问题的总称。
第一章国际收支
• 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货价格,卖 方负责在规定的港口和期限内把货物装上买方 指定的船只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由此形成 的价格。
• CIF(Cost, Insurance & Freight):成本加 运费和保险费价格,是指以卖方负责将货物装 上船只+运费、保险费的价格。
国际收支平衡表举例
货物和服务 16585
资本账户 -14850
初次收入 -2987 二次收入 -637
12961
金融账户 1888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7733 储备资产 29621
-12962
误差:-1
16
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格式简表 (根据第五版)
贷方(+)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收入
1.商品(有形贸易(FOB):一般商品、货物、非货 )
(三)流量的概念:区分国际收支和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也称作国际投资头寸,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 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汇总。
区别: ①国际收支是流量(Flow)而国际借贷是存量(Stock) ②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
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 关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 支中。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
• 1、某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在海外银行的存 款相应增加;
• 2、某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该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 款中扣除;
• 3、某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用于当 地再投资,50万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 币;
国际金融练习题一: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一、重点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西方主要国际收支理论的代表人物论点及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国际储备的概念和构成,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三级储备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二、难点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净差错与遗漏、总差额和储备及相关项目的计算,几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西方主要国际收支理论的观点三、习题(一)名词解释国际收支,IMF对外汇储备的定义,国际收支平衡表,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特别提款权,一级储备,国际储备水平,储备/进口比率法,(二)对比题1.20世纪的狭义国际收支概念和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的异同点是什么?2.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的异同点是什么?3.简述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4.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异同点是什么?(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人不可以划为本国的居民?()A.刚刚注册的企业B.在该国居住了2年的自然人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该国代表D.驻在本国的外国领事馆雇用的当地雇员答案与解析:选C。
IMF规定,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及其代表处,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居民。
2.IMF规定的划分居民和非居民的依据是在该国从事经济活动()以上。
A.半年B.1年C.2年D.3年答案与解析:选B。
3.顺差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借方B.贷方C.借贷都可以D.附录说明答案与解析:选B。
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都记入贷方,顺差能增加本国外汇收入,故记入贷方。
4.如果一国的国际储备能满足该国4个月的进口需要,则该国储备/进口比率是()。
A.25%C.40%D.50%答案与解析:选B。
储备/进口比率=4÷12=33.3%。
5.“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指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时,该国货币贬值才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A.大于0B.大于1C.小于0D.小于答案与解析:选B。
国际金融00076第一章国际收支大纲笔记
自考金融(专升本)国际金融(课程代码00076)笔记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识记部分】(1)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一定时期(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账户,并以复式记账原则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3)经常账户显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4)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了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转移,也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输入本国记贷方,输出本国记借方。
2.【领会部分】(1)国际收支的特征:国际收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同一个经济体的居民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参与者不同经济体的居民,不是公民。
②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③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①复式记账原理;②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市场价格原则;④单一货币原则。
3.【简单应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误差与遗漏净额三个部分。
①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资本账户有本科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处置、资本转移;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银行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
•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 1.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充分的国际货币,并
规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相互关系的准则。 2.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促世界的稳定 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增长。该调节机制涉及到汇率 机制、对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以及 对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约 束机制等不同方面。 3.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及建立 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 形式和数量、
二、 国际金本位体系
特征: • 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黄金是国际货币制度 的基础。 • 2.汇率的决定与波动。 • 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 4.国际金本位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 心,黄金为基础的英镑本位体系
• (二)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崩溃 • 1880至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鼎盛时期 • 1914年:金币本位制结束 • 1918至1939年:恢复(金块本位制、金汇
•
•
二、 国际金本位体系
• (一)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形成与特征
英国1816颁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19世纪后期,西方各 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1880-1914)。 类型:金币本位制( gold specie standard典型)、金 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金汇兑本位制 (gold exchange standard)。 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银行体系和 国际金融组织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 第二节 国际银行体系
第三节 国际金融组织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
•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内容、类型和作用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和内容
•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又称
国际贸易第九讲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判断
• 传统上,将国际经济交易按照其动机分
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
(1)自主性交易,也称事前交易,
是指经济实体或个人出自某种经济动机和
目的独立自主进行的各项交易。
• 自主性交易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
点
•
• (2)调节性交易,也称事后交易,是指在自主性
交易收支不平衡之后进行的弥补性交易。
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 反作用过程。
①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 制
• 在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就是大卫·休谟所揭示的“物价现金流动 机制”。 即在国际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 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 (即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
②纸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 **关于无形资产,经常项目中服务项目下 记录的是无形资产运用所引起的收支,而 在资本项目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所有权的 买卖所引起的收支。
• 金融项目
金融项目可分为三类:
• (1)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建立分支企业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直接投资,它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 例以上股票的形式。在后一种情况下,《国际收 支手册》中规定这一比例最低为10%。
短期资本流动(含证券投资与 其他投资中偿还期限在一年 以下的部分)
储备资产(即官方储备)
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中的 规定
经常账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含资本转移及非
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 与放弃) 金融账户(含直接投资、证 券投资、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即官方储备) 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
否则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
国际储备
会员国的储备头寸包括 1
向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认缴份额中 25%的黄金或可 兑换货币部分, 这部分以前用黄 金缴纳,现在必 须用可兑换货币 缴纳
2
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为满足会员国 借款需要而使用 的本国货币
3
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向该国借款的 净额,也构成为 该会员国对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的 债权
特别提 款权
Thank you !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资产形式
外汇储备
内容
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普通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
流动性结构管理
一级储备资产
按照流动性 的高低分级
二级储备资产 三级储备资产
一级储备资产
二级储备资产
三级储备资产
流动性
收益率
本章小结
1.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 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各国都准备有 一定数量的资产作为国际储备,用于调节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以把国际 收支不平衡和汇率波动的幅度限制在某一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使其不至于对国 家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2.国际储备的构成主要有四种形式。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国际储备中至 少包括两项资产,即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如果该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 员国,则其国际储备中还包括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如果该国还参与特别提 款权的分配,则其国际储备中还包括特别提款权。 3.国际储备资产管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国际储备资产的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两 个方面。 4.一般来说,最适度的国际储备量是一国政府为实现国内经济目标而持有的用 于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所必要的黄金和外汇的储备量。从实际需要考 虑,一国国际储备量通常可分为经常储备量与保险储备量。经常储备量,是指 保证该国正常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进口不致因储备不足而受影响的储备量,这是 一国国际储备量的下限;保险储备量,是指在一国经济发展最快时,可能出现 的外贸量与其他金融支付所需要的国际储备量,这是一国国际储备量的上限。 此上、下限,构成了一国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区间。 欧洲货币市场并不仅限于货币市场 5.中国的国际储备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 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组成。其中黄金储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数量在一 业务。 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因此,我国对国际储备的管理便主要体现在有关部门 对外汇储备的管理上。
国际金融课件第一章 国际收支
国际借贷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国际借贷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 两者包括的范围有所不同
4
二、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 狭义的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或在某一个时段里, 为了结清其国际债权、清偿其国际债务而发生的 对外货币收支的综合情况
—— 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 进行系统记录的帐户
1、贸易 / 货物 (Goods):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 Account)
国际标准:按离岸价(FOB)计价、以所有权变更发 生为记录时间 我国统计标准:按FOB计价、以商品通过国家海关时 间为记录时间
13
2、劳务收支: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由 服务和收益构成
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借贷复式薄记原理,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 运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地反映一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
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或构成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衡项目
10
贸易项目
服务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经常项目
劳务收支 收益 经常转移 资本项目
8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记录的是一定时期的交易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反映的
内容是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即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
的转移 交易包括:交换;转移;移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而非货币收支为基础
国际金融学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自主性国际经济交易“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答案: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国际收支平衡表——又称国际收支账户。
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国际收支失衡——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
静态失衡是指在一个时点上,如一年的年终,一国国际收支总体的失衡。
这种失衡是否必须调节取决于失衡的程度、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能力大小而定。
动态失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总体出现的失衡,它反映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实力的动态变化。
自主性国际经济交易——也称事前交易,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它是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主要标志。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提出的关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即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发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
“丁伯根法则”——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的,是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
该模型指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经常项目——是指在国际收支统计表中,用于反映一国经常发生的、较传统的对外经济交易情况记录的项目。
它是一国国际收支统计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的项目。
资本金融项目——指在国际收支统计表中,用于反映一国对外资本流动和货币交易情况的项目。
二、填空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项下包括的经济交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第1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
例
A国某公司向B国出口价值100万美 元的服装,这一出口行为导致该公司在 B国的银行存款增加。
借:其他投资——银行存款 100万美元 贷:货物出口 100万美元
2、市场价格原则 :按交易的市场价
格记录。
3、单一记帐货币原则 :所有记帐单
位统一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可 以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外币。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7
[例7]中国政府发行的国库券被一家瑞士 银行认购3000万美元,该瑞士银行从它 在中国某银行的账户提款支付。 借:其他投资 贷:证券投资 3000万美元 3000万美元
一、概念的产生和含义 二、几点说明
一、概念的产生和含义
1. 产生 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必然会产生货币性 和非货币性的支付问题。由此引起了国际 收支统计和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的问题。 2. 含义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一月) 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者地区)居民 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的系统记录。
(2)金融帐户financial account包括
①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开办新企业 收购股份(10%以上) 利润再投资
②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③其他投资
长短期的贸易信贷 贷款 货币和存款 预付款 金融租赁项下的货物
3、平衡账户
储备资产
平衡账户
误差与遗漏
国际金融
2012年9月
任课教师
王 洁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国贸教研室 E-mail: sxywj@
教材及参考资料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廖玉林、 朱旭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8月 《国际金融(第2版)》,侯高岚,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
第一章 国际收支
3、供给管理政策
(1)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 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达 到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2)包括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等 第一,科技政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推动技术进
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第二,产业政策
二、国际收支理论
要收入差额
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资本账户差额-金融账户(扣除储备 资产)差额
综合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附: 我国的国际收支(差额)情况(亿美元)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经常项目差额 370 315 157 205 174 贸易差额 462 466 362 345 340 442 447 590 1342 资本与金融项目差 总差额 额 210 580 -63 252 233 224 522 677 986 1793 2238
供给管理政策
科技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 政府通过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的政策。 2、需求管理政策 第一,支出增减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过程。
第二,支出转换政策(调节社会需求的内部结构)
主要是指汇率政策、直接管制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
注意: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五、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一)临时性不平衡 (二)货币性不平衡 (三)周期性不平衡 (四)结构性不平衡 (五)其他原因等
六、 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chapter 1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
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等
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特别提款权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外 汇 与 外 币
- 特点:具有真实的债权债务基础;可兑换货币;能 用以偿还国际债务
• IMF采用的广义定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国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 录。 – 居民与非居民间的交易 center of economic interest – 国际收支反应的内容以交易为基础 on Transaction Basis /on cash payment basis –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定金额的贷方记录
• 贸易差额:
– 贸易盈余surplus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 贸易赤字deficit
包含的内容
1.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 – – 货物:一国的对外贸易收支 服务:无形贸易收支 收益:劳动力与资本在国际间流动而发生的外汇收支。
(职工报酬、投资所得等)
– 经常转移:政府与私人的无偿转移
2. 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ccount –
资本账户:资本转移——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的外汇收支;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出售(土地、矿藏,专利权、 商标权等)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
金融账户: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其他投资等
包含的内容
3. 净差错与遗漏net errors and omissions
借:商品进口 1000万美元
贷: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
国际收支记账实例
4. 我国政府动用外汇库存40万美元向外国提供无 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 援助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商品出口 60万美元
第1章国际收支
3、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又称为价格性失 衡,是指在汇率一定的条件下,一国的物价与商 品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 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贸易收支 和国际收支失衡。
4、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指由国民收入及 其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Your site here
黄金储备 特别提款权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外汇储备 其他债权。
Your site here
(四)错误与遗漏 一个人为的平衡项目,用以弥补国际收支平
衡表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统计时间和计价标准不 一致、资料的不完整以及各种货币相互换算所产 生的差额等所形成的误差和遗漏。一般而言,误 差与遗漏不可避免,但如果其数额超过贸易额的 5%,就会影响国际收支统计的可靠性,对有关 政策的决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 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 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是 以交易为基础,既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也包 括资本的输出输入;既包括已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 也包括尚未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
Your site here
限制进口 顺差:资本充足,鼓励资本外流,投资国外 逆差:资本缺乏,鼓励吸引外资,外商投资国内
Your site here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 1、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发调节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2、纸币流通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发调节 (1)外汇市场的供求机制 (2)国民收入的调节机制 (3)利率的调节机制
产交易。 金融项目涉及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
国际金融学分章习题作业(中文)
第一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选择题1、在下列经济主体中,哪些属于国际收支活动的非居民()。
A、外交官B、驻外军事人员C、世界银行D、旅游者2、下列几项中属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是()。
A、经常转移B、货物C、服务D、投资收益3、如果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余额为38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
A、增加了380亿美元的储备资产B、减少了380亿美元的储备资产C、该年的储备资产余额为380亿美元D、人为制造的账面平衡4、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5、下列哪些内容不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
A、某中国公司海外分公司汇回股息收益B、HP公司在中国建立分公司C、宝钢购买秘鲁的铁矿D、中国红十字会捐助印尼地震200万美元6、官方储备资产包括()。
A、外汇资产B、黄金C、在IMF的储备头寸D、SDRs7、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为顺差,则该国()。
A、外汇储备减少B、外汇储备增加C 官方短期债权增加 D、官方短期债权减少8、下列关于国际收支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量概念B、时点数C、时期数D、事后的9、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该国对外证券投资记( )号,对外证券投资收益记()号。
A、+,+B、+,-C、-,+D、―,―10、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A、与国外的现金交易B、与国外的金融资产交易C、全部对外经济交易D、一国的外汇收支11、广义的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有的( )。
A.外贸收支 B.外汇收支 C.经济交易 D.国际交易12、在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种实务和资产的往来均以()作为计算单位。
A、人民币B、美元C、欧元D、英磅第二章 国际收支失衡及其理论一、选择题1、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只有当()条件满足时,货币贬值才能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
国际金融(第五版) 第1章 国际收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 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该组织宗 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 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 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 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 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 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 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 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 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 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 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IMF规定各会员国必须定期报送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汇总后定期发表在 《国际金融统计》上。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一级)
(一)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二)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 (三)金融账户( Financial Account) (四)误差与遗漏 (Net Errors and Omissions )
1.货物和服务(Goods and Services)
(1)货物(Goods) 货物又称贸易收支或有形收支,商品贸易 或有形贸易,记录货物的进出口。 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大部分所有权发生 变更的交易。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向 欧洲出口纺织品等。
1.货物和服务(Goods and Services)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广义的国际收支
二战后,各国之间出现了不涉及货币收支的 经济交易。于是国际收支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 形成了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广义的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 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外国的经济交易的货币价 值的全部系统记录。 由于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更能反映国际经济 交易的实际情况和揭示国际收支的本质,目前世 界各国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国际金融第一章
国际金融第一章第一章国际收支思考题:1、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衡量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2、国际收支失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有何影响?4、纸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5、一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
6、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第一节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贸易收支→外汇收支→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两个不同但易混淆的概念国际投资头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简称IIP)是反映特定时点上(如年末)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余额)的统计报表。
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由特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引起。
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就是净头寸,表明此国家或地区是对外净债权国还是净债务国。
它们的区别在于:①国际收支是流量(Flow)而国际投资头寸是存量(Stock)②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不包括在国际投资头寸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经济交易的分类①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买卖;②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③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④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⑤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3、经济交易必须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发生一国居民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
01 国际收支
服 务
经常账户 收 益 经常转移 国际收支账户 资本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
货物出口
货物
货物进口
服务
运输、旅游、通讯、 金融、保险、 计算机服务、 其它商业服务
支付给非居民的雇员报酬
经常账户
收益
与投资收入有关的对外金融 资产和负债的收入与支出 除了资本转移以外的各种转移
经常转移
借:商品进口 50万 官方储备 25万 对外长期投资 75万 贷:投资收益 150万
本国居民动用海外存款40万以购买国外股票。
借:证券投资 40万 贷:在外国银行存款 40万
项 一、经常帐户 A、货物 B、服务 C、收益 D、经常转移
目
借方(-) 1000+50 30 100
贷方(+) 100+60 150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方法
国际收支账户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即每 笔交易都是由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 表示,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记入借方;资产减 少、负债增加记入贷方。 两个经验法则:
1.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 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而这笔 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相应记入借方和贷方。 2.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 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
综合差额为正号,则储备资产记负号, 表示储备资产增加;反之亦同
动态分析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变化趋势
500,000,000 400,000,000 300,000,000 200,000,000 100,000,000 0 -100,000,000 -200,000,000 -300,000,000 -400,000,000 -500,000,000 -600,00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国际货币 第二节 国际收支 第三节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货币
❖ 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商品交换的需 要而产生的。
❖ 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产生债权、 债务关系,需要使用某种双方认可的货币进行结算, 这种货币就是国际货币。
❖ 最早用于国际结算的货币为贵金属(包括黄金), 后来部分国家的法定货币(如美元)因被国际社会 普遍接受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而成为国际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特征
❖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 本位
❖ (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 (3)国际收支的调节
牙买加体系特征
❖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国际储备中的货币 种类明显增加,包括日元、加拿大元、英镑、瑞 士法郎等;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黄金的国际储备功能一直在 下降,但各国仍重视黄金的持有。
2、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 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相当长时间的 自然演变,当一定的活动程序得到公认,越来越多 的的参与者能够并愿意遵守这些程序,这种货币体 系就得以形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另外一种形成方式 类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是协商的结 果。即由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首先起草方案,再 由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协商以达成共识并确定下来。
第一章 国际货币、国际收支 与国际储备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主要内容 关键概念 思考练习
❖ 了解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和国际储备的作用; 理解国际货币与国际收支的含义与特点;掌握国 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与内容;掌握国际储备管理 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一章 国际货币、国 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中国的外汇管理难题
❖ (2)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 (3)国际收支的调节。 在牙买加体系下,经常 账户失衡调节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 际金融市场融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等方式 进行。
第二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概述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是由一个国家对 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来活动而引起的。 各国之间的贸易日益增多,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从而在国际间产生了货币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 系必须在一定日期内进行清算与结算,从而产生 了国际间的货币收支。简单说,国际收支是一国 居民与非居民在经济交往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或非 货币收支的总称。
❖ 国际货币除了拥有任何货币的职能(即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以外,它的一个 显著的特点是可自由兑换(free exchange)。当一 种货币能兑换为任何其他国家货币而不受限制时, 人们将这种货币就被称为可自由兑换货币。
❖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 协定》中关于货币自由兑换的规定,也就是说,这 些国家的货币被认为是自由兑换的货币。
一、国际货币的演变
❖ (一)货币的演变 ❖ (二)国际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货币
近代货币
当代货币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途径
❖ 1.英镑与美元由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演 变为国际货币
❖ 2.欧元取代欧元区内货币成为国际货币 ❖ 3.多数国家货币经过货币可兑换的若干阶段
成为国际货币
国际货币职能与特点
❖ (4)国际货币金融的协调。这个体系应具有协调各国 货币金融活动的机制,使国际间的货币金融活动能 够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制定的,各国认同的游戏规 则下进行和协调
4.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 (1)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形式和数量,为 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 定国际货币与其他货币的相互关系。
❖ 1.国际金本位制 ❖ 2.布雷顿森林体系 ❖ 3 .牙买加体系
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 (1)由铸币平价决定的汇率构成各国货币的中心汇 率。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两国本位币的含金 量之比,即铸币平价。
❖ (2)市场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铸 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
❖ (3)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当流通中金币不足,人们 可以将窖藏的黄金铸造成金币;反之当金币过剩时, 人们又将金币镕化成金块形式储藏。这种自动调节 机制保证了当时商品价格的相对稳定。3、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 (1)汇率制度安排。 不同货币之间汇率的决定,能否 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选择浮动或是固定的汇率 制度安排等等,构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
❖ (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选择何种货币作为国际 贸易和金融的支付货币。
❖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即需要使世界各国公平地承 担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国际收支恶化 的国家摆脱困境。
❖ (2)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保世界经济的稳 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调节机制涉及三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汇率机制,二是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 制;三是对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发行国国际收支的 约束机制。
❖ (3)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 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
可自由兑换货币的三个条件
❖ 1.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 也就是说,这种货币在国际经常往来中,随时可以 无条件地作为支付手段使用,对方也应无条件接受 并承认其法定价值。
❖ 2.不施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复汇率。 ❖ 3.在另一成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
常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即参加该协定的成员 国具有无条件承兑本币的义务。
(二)国际收支的特点
❖ 1.国际收支既是流量概念又是一个事后概念 ❖ 2.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 ❖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 含义及内容
❖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 变迁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及内容
1.国际货币体系含义
❖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 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 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通俗地说, 国际货币体系是规范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 制度安排或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