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转让不良调研报告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总结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总结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是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浅析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处置难点及对策
浅析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处置难点及对策☐ 徽商银行风险管理部 肖 旺近年来,随着银行业信贷结构的调整,个人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构成中越来越重要,零售贷款存量规模日渐增大。
数据显示,上市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40.35%,并呈现出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个人信贷业务高速发展伴随着违约风险的逐渐累积,特别是2020年疫情的冲击使银行不良贷款面临较大增长压力,银行亟待拓宽不良贷款的处置路径和处置方式。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展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创新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由于此前严禁商业银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本次试点对于后续全面放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通知》相关要求,笔者结合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实际,分析了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处置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商业银行识别不良资产处置难点、有效开展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所帮助。
一、个贷不良资产激增,处置压力加大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2020年通过清收、核销、转让等多种形式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7200亿元,增幅达31.30%,处置金额及增幅均创历年新高,反映出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面对疫情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前瞻性化的高度关注,《通知》印发后具备试点资格的发卡银行均在积极准备。
结合个人不良贷款处置实践,笔者认为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在实际处置中可能面临以下难点。
1.未明确是否能税前扣除根据有关规定,通过核销、转让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形成的损失,商业银行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税前扣除。
但目前,在形成损失后,申报税前扣除却因为税收政策与呆账核销政策不良认定标准不匹配,变相增加了处置成本。
对于可以通过不良ABS 进行处置、具备个人不良贷款催收能力的银行,将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动力不足。
银行不良资产整治调研报告
银行不良资产整治调研报告银行不良资产整治调研报告一、引言不良资产是指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无法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它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
因此,银行不良资产的整治成为了当下金融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银行不良资产整治的现状以及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二、不良资产整治的现状1. 不良资产规模的扩大: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的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对于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构成了威胁。
2. 不良资产整治的手段丰富:为了解决不良资产问题,银行已经使用了多种手段,包括转让不良资产给资产管理公司、追缴担保物权、通过诉讼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
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
3. 风险防控措施加强:银行在不良资产整治过程中加强了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提高风险审查水平、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不良资产带来的风险。
三、不良资产整治面临的挑战1. 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大:由于不良资产的性质复杂、处置过程繁琐,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整治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潜力的不良资产,其处置难度更大。
2. 不良资产处置成本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本较高,包括法律费用、清理成本、资金成本等。
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项负担。
3. 风险补充压力:不良资产的规模扩大会对银行的风险补充压力造成影响,需要银行提供足够的资本来抵御不良资产带来的风险。
因此,银行不仅需要承担不良资产处置成本,还需要承担风险补充的压力。
四、解决方案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提高对不良资产整治的指导力度。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确保其对不良资产的清理和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明确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和法律责任,可以为银行的不良资产整治提供法律保障,降低银行在处置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产品批量不良报告怎么写范文
产品批量不良报告怎么写范文报告日期: [填写日期]报告人: [填写名称]部门: [填写部门名称]联系方式: [填写联系方式]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本公司所生产产品的批量不良情况,对不良产品进行分类、分析,找出不良原因及影响,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不良产品概述1. 产品名称:[填写产品名称]2. 批次号:[填写批次号]3. 生产日期:[填写生产日期]4. 不良数量:[填写不良数量]5. 不良比例:[填写不良比例]6. 不良现象描述:[填写不良现象描述]三、不良产品分类根据不良现象的具体情况,将不良产品进行分类,例如外观问题、尺寸不符、功能异常等。
分类统计不良数量和比例,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四、不良产品分析1. 分析原因:对不良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不良原因,可能涉及原材料、工艺、设备、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
2. 影响分析:分析不良产品对公司、客户以及市场的影响,包括损失情况、客户投诉、信誉影响等方面。
五、改进措施1. 原因排查:针对不良产品的分析结果,对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找出具体原因。
2. 工艺改进:对于因工艺问题导致的不良,提出相应的工艺改进方案,包括工艺流程优化、设备更新、工艺参数调整等。
3. 品控加强: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
4. 培训提升:对生产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产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操作技能和责任意识。
5. 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检查。
六、改进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估1. 实施时间表:制定改进方案的时间表,明确各项措施的实施时间节点及责任人。
2. 实施效果:在一定时间内对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改进程度、质量提升效果等进行评估统计。
七、结论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改进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得出结论,即改进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效减少不良产品的出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公司的竞争力。
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方案
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方案背景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长时间拖欠债务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还款的贷款。
不良贷款对金融机构和银行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风险因素,因为它可能导致资金损失并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不良贷款的风险,银行和金融机构通常会考虑将不良贷款进行转让。
不良贷款的转让可以帮助银行和金融机构回收部分资金并减少不良贷款对其资产质量的影响。
批量转让不良贷款是一种常见的转让方式,它将多个不良贷款打包成一个整体进行转让。
批量转让方案批量转让不良贷款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不良贷款筛选和评估在进行批量转让之前,需要对不良贷款进行筛选和评估。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数据收集:收集所有不良贷款的相关数据,包括贷款金额、借款人信息、还款记录等。
•不良贷款分类:将不良贷款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逾期时间、借款人信用等级等进行分类。
•风险评估:对不良贷款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未来能够收回的可能性和风险水平。
•筛选: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筛选出适合转让的不良贷款。
2. 转让价格确定确定合适的转让价格是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一个关键步骤。
转让价格应该充分考虑不良贷款的风险和潜在收益。
以下是确定转让价格的一些建议:•市场调研: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前不良贷款市场的行情和价格水平。
•资产净值评估:评估不良贷款的净值,考虑已经收回的金额和未来可能收回的金额。
•风险溢价:考虑不良贷款的风险水平,适当增加风险溢价。
3. 转让合同和手续一旦确定转让价格,需要制定转让合同并办理相应的手续。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事项:•合同条款:制定转让合同的条款,包括转让价格、转让的不良贷款信息、责任分担等。
•法律审查:对转让合同进行法律审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手续办理:办理转让手续,包括不良贷款的过户手续和相关监管机构的备案手续等。
4. 转让后的后续管理一旦不良贷款完成转让,需要进行后续的管理和跟踪。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事项:•转让信息记录:记录转让的不良贷款信息,包括转让日期、转让方、转让价格等。
不良贷款调研报告(通用13篇)
不良贷款调研报告(通用13篇)不良贷款篇1在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担负起了搞活农村金融的重任。
可以说,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进程。
而农村信用社要生存要发展,又离不开它的主要业务――信贷业务。
由于农信社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如何防范贷款风险,就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下面就新时期农信社贷款风险的成因及化解对策浅谈点个人看法,以求共同探讨。
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贷款风险和成因(一)担保失(低)效,担保责任难以履行。
担保人(单位)的担保能力弱小或资格有疑。
表现在:一是村委与企业相互担保。
二是乡镇、村委干部个人担保。
三是驻地乡镇政府出面指令担保。
四是村民与村民相互担保。
(二)乡村办企业恶意逃废债务。
由于法制不健全和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一些乡镇办、村办企业进行兼并、合资、分立、转租等改革、改组、改造、转制之机,采取各种方式,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贷款、贷款资金用途挪用占用,导致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不降,逾期、呆滞、呆账等不良贷款比例上升。
(三)乡村干部更迭和财税任务影响贷款清收。
村委干部更换,加上村经济的落后,一些新上任的村干部受“新官不理旧账”旧观念的影响,采取认账不还或者不闻不问的态度,拖欠贷款。
为完成乡镇下达的财税指标,有些村干部片面追求所谓“政绩”,将本应还贷的资金转交财税任务,导致贷款不能清收。
(四)信用社内控制度欠完善,留下漏洞而形成的风险。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惯性,对发放农村集体贷款没有制定过系统的村集体经济贷款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造成清收责任难以落实,使村集体贷款的管理与清收失控。
(五)自身素质的不高存在的风险。
一些基层信用社在制度执行和操作上不到位,对“三查”不严,抵押、担保名不符实,“三防一保”流于形式等。
防范和化解的对策探讨(一)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制度,加强跟踪监管。
针对农村信用社所辖范围面广人杂,对贷款户信息资料不全的缺陷,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家庭收入和信用度等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建档。
产品批量不良报告怎么写范文
产品批量不良报告怎么写范文一、引言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产品批量不良的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权益的关键。
本报告旨在分析产品批量不良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以期寻求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的途径。
二、不良情况描述1. 时间范围:本次报告的不良情况发生在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的生产批次中。
2. 不良产品数量:根据生产记录,该批次生产的产品总数为5000件,其中不合格品数量为300件,不良率为6%。
3. 不良现象:产品出现的不良情况主要体现在外观缺陷、尺寸不准确和功能故障等方面。
三、不良原因分析1. 生产设备故障:生产线上的某些设备出现了长时间运行后的故障,导致产品尺寸不准确和功能故障的问题。
2.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出现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出现外观缺陷的情况。
3. 生产工艺不完善:生产工艺中的某些环节存在问题,未能充分保障产品质量,加工和装配环节存在人为失误。
四、不良影响1. 对企业:产品批量不良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后续产品的返工和售后成本,降低了客户满意度。
2. 对客户:不良产品可能会对客户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降低了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五、改进措施1. 设备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2. 供应商管理: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监控。
3. 生产工艺优化: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品质监控: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品质监控,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产品。
六、改进效果评估1. 通过设备维护和供应商管理的改进,后续生产批次的不合格品数量减少至3%。
2. 通过生产工艺优化和品质监控的改进,后续生产批次的不良率降至2%。
七、结论本报告对产品批量不良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明确了不良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方案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方案一、前言。
咱们手里有一堆不良资产,就像一堆有点棘手的烂摊子,但没关系,咱们想个办法把它们转让出去,说不定还能变废为宝呢!二、不良资产现状。
1. 资产类型与规模。
2. 问题分析。
为啥这些成了不良资产呢?对于那些贷款,有些是当初审核的时候没太严格,借款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就把钱借出去了。
还有些是市场环境突然变了,借款人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就还不上钱了。
那些抵押物的问题呢,有的是之前调查的时候没搞清楚状况,结果发现有隐藏的麻烦。
应收账款要不回来,主要是那些欠款企业自己经营不善,都快破产了,哪还有钱还咱们呀。
三、转让目标。
1. 资金回收最大化。
2. 快速处理。
这些不良资产放在手里就像个烫手山芋,越拖越麻烦。
所以要尽快把它们转让出去,最好能在[X]个月内完成大部分的转让工作,这样就可以早点把精力放在其他赚钱的业务上了。
四、潜在买家分析。
1. 资产管理公司。
这些公司专门干这个的,就像专门处理垃圾的清洁员一样。
他们有专业的团队,懂得怎么处理不良资产。
他们可能会对咱们的不良资产感兴趣,因为他们有办法把这些资产盘活,比如说重新调整那些贷款的还款计划,或者处理那些抵押物。
他们也很精明,会拼命压价。
2. 其他金融机构。
有些金融机构可能想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或者是想通过收购不良资产来做一些特殊的投资组合。
他们可能会看中我们不良资产中的某些部分,比如那些虽然暂时收不回钱但有潜力的贷款项目。
但是他们在收购的时候也会很谨慎,要对每一项资产都进行详细的评估。
3. 企业投资者。
有些企业可能想通过收购不良资产来获取一些资源,像那些抵押的房产或者土地,如果位置合适的话,他们可以用来扩大自己的生产或者做其他投资。
不过这些企业可能对不良资产中的债务部分比较担心,怕给自己带来麻烦。
五、转让定价策略。
1. 成本加成法。
咱们先算出这些不良资产的成本,包括当初放款的金额、为了处理这些资产已经花费的各种费用(像催款的费用、评估抵押物的费用等),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利润空间,比如说[X]%。
商业银行实现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经验探讨
商业银行实现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经验探讨为盘活存量不良资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某商业银行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响应省联社相关文件精神,快速推动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并于2021年9月末顺利完成行内171户企业类不良资产市场化批量转让业务,合计转让回款3亿余元。
一、转让情况简介在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过程中,商业银行解放思想,由传统处置不良资产向经营不良资产转变,在深入摸排资产情况和市场状况的前提下,借助外部第三方专业机构将171户不良资产科学地划分为4个各具特点的独立资产包,并通过省级交易所公开挂牌,同时通过线下广泛寻找市场意向买方,对每一户不良资产的处置都做到深耕细作。
到2021年9月22日止,4个资产包均有3家以上资产公司进行了线上报名。
2021年9月24日,经多家持牌资产管理公司数轮激烈竞价,4个资产包均溢价成交,总成交价相较底价溢价33%。
竞价成功后,经市场多方反馈,资产管理公司竞得4个资产包的最终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和行方预期,资产管理公司在竞价过程中由资产价值的锚定投资变为情绪和市场地位的竞争博弈,最终资产管理公司对利润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让步甚至存在亏损的可能性,使商业银行资产包的转让工作圆满完成。
二、转让过程介绍商业银行资产保全部门在本次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同时借助外部专业机构,历时半年,在确保转让过程合规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力求得到“经营资产”的最大实效。
(一)资产尽调阶段在资产尽调阶段,通过对资产的梳理分类,结合行内自身长期对资产的调查和了解,借助外部专业机构在当下市场行情下的即时尽职调查,在交叉验证过程中按照大小搭配、优劣混搭的原则选择不良资产组成不良资产包。
按照现场、非现场两种方式开展深入的卖方尽职调查,建立卖方调查数据库。
最终形成不良资产包卖方尽职调查报告和转让实施方案,由资产保全部形成上会议案,向党委会、行办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等有权机构上报审批,经审批通过后形成报备方案向银保监局报备。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心得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心得范文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近期,我作为团队的一员,参与了公司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的重要性,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项目的启动阶段,我们充分了解了公司的业务情况、市场环境以及不良资产的种类和规模。
通过充分调研,我们对资产的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制定合适的处置策略。
其次,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团队的协作非常关键。
我们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专业优势,积极合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及时解决了各种问题,保障了项目的进展。
此外,灵活的策略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不良资产的实际情况,我们及时对处置策略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确保了资产的最大化价值回收。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不良资产的处置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
在项目结束后,我将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为公司的不良资产管理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这个项目中,我不仅获得了实际操作的经验,还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不良资产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
我相信,在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我会不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您的名字)
(日期)。
2023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良资产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几年中非常重要,因此市场调研能够对该行业进行更好地理解,对于未来的发展指引也具有较高的意义。
一、市场概述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概念是指,在金融消费领域,由于各种原因所形成的不良资产通过处置机构或者公司,以此来解决相关的风险问题的一种行业,是一个复杂性很高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二、市场分析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不良资产呈现增长趋势,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种不良资产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已经形成了诸多的处置机构以及海量的不良资产,其中包含高度关注的银行不良资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信托不良资产、证券不良资产、地产不良资产以及互联网金融不良资产等。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39万亿元,其中不良贷款率已经超过1.5%以上的银行超过10家;此外,其他的资产类别如地产不良也在增长中,其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是比较高的,这样就会导致地产不良资产持续增加。
可见,处置不良资产行业的未来前景是相当宽广的。
三、市场需求在当前的金融消费领域,不良资产的问题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对金融领域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处置不良资产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经济变迁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不规范、盲目跟风等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不良资产存在于风险投资者的负债端,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以及企业间互相配合,通过处置机构来消化掉不良资产,减少风险的传导。
四、市场机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目前市场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机构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法规以及政策,保护处置机构的利益,提升了处置不良资产的可行性。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主要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资产也需要得到解决,这就为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机会。
2023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凸显。
不良资产的处置是商业银行关键性的任务,也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文专门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行业市场进行调研,旨在探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难点以及应对之策。
一、行业市场概况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虽有所回落,但整体处置压力依然较大。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A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9万亿元,持续居高不下。
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加强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并纷纷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置。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1、不良资产处置规模逐年增长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在不断扩大,2018年处置不良资产的金额超过2.4万亿元,处置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不仅如此,在2018年银行业综合净利润中,不良资产处置收入已占比超过15%。
2、处置手段更加多样化随着市场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良贷款处置已不再只限于银行固资处置和资产重组等渠道,现已涉及网络拍卖等新领域,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的交易能力和透明性。
3、数据支撑能力大大提高在处理不良资产的时候,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增强能力,从而使得不良贷款的处置和监管工作更加高效和精细化,同时也更加专业化。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难点1、处置期限长、成本高一些不良资产往往较难处置,且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进行处置,而此期间商业银行也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处置的难度。
2、不良资产来源复杂不良资产来源繁杂,一些不良资产的授信来自于政府和国有企业等,处置时涉及政策和公共利益等因素,难度增加。
3、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因为不良资产的处置属于专业性领域,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士,但是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中人才供需呈现不平衡状态,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
四、商业银行应对之策1、加强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建设商业银行要加强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建设,提升不良资产处置的工作推进速度。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近两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受“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响,市场整体需求下滑,整个国民经济去杠杆、去库存的压力增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企业资金链紧张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金额持续攀升。
本文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不良资产批量转让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根据银监会官方公布的数据,2015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法人)为12744亿元,不良贷款率(法人)为1.67%,较年初上升0.42个百分点;2014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法人)为8426亿元,不良贷款率(法人)为1.25%,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2013年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法人)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法人)为1.00%,较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
截至2015年年末,国内五大商业银行近三年不良贷款率数据如表1所示:以上数据仅是五家主要商业银行2015年年末不良贷款率的静态时点数据。
其中,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其他四家商业银行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行2015年在不良贷款批量转出方面比同业平均水平少了300亿元,留在账面上的不良贷款就多一些。
作为上市公司,上述五家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在不良贷款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为了避免财务报表数据过于难看,对不良率都相应采取了控制措施,基本上都是通过不良资产加快批转出表的做法,从而达到严格控制不良率攀升的目的,这点从上市银行年报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相关数据也可大致判断出来。
截至2015年年末,国内五大商业银行近三年资产减值损失数据如表2所示:五家主要商业银行的2015年资产减值损失较2014年、2013年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大幅提高,表明各家商业银行近三年不良资产出表的动作幅度是比较大的。
工商银行时任董事长姜建清先生表示,工行仅2015年就核销了不良贷款600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出表的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批量不良总结
批量不良总结引言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品。
不良品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因此,及时总结和分析批量不良情况,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改进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批量不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背景本次批量不良发生在生产线A,涉及产品X和产品Y。
该批产量为1000个,其中产品X有100个不合格品,产品Y有50个不合格品。
不良品主要集中在外观缺陷和性能问题上。
分析与总结外观缺陷1.缺陷类型分析:外观缺陷主要包括划痕、异物、模具痕、气泡等。
经分析发现,划痕是最主要的外观缺陷,占总不良品的40%。
其次是异物和模具痕,分别占30%和20%。
气泡缺陷较少,仅占10%。
2.可能原因分析:划痕问题可能是由于生产线的刮刀刮痕、包装过程中的摩擦等原因导致的。
异物和模具痕问题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不洁净或模具存在问题导致的。
气泡问题可能是由于注塑过程中出现的气泡未能完全排除导致的。
3.改进方法建议:针对划痕问题,可以考虑更换刮刀、使用更好的包装材料等;对于异物和模具痕问题,可以加强原材料检查和模具维护;针对气泡问题,可以优化注塑工艺参数,确保气泡完全被排除。
性能问题1.缺陷类型分析:性能问题主要包括电性能、机械性能和耐候性能等。
经分析发现,电性能问题最为突出,占总不良品的60%。
其次是机械性能问题,占30%。
耐候性能问题较少,仅占10%。
2.可能原因分析:电性能问题主要是由于元件连接不良、焊接问题等导致的;机械性能问题可能是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加工工艺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耐候性能问题可能是由于材料的老化或环境因素导致的。
3.改进方法建议:针对电性能问题,可以加强元件连接的质量控制,提高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对于机械性能问题,可以优化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流程;对于耐候性能问题,可以考虑改变材料或者进行防护措施。
结论通过对批量不良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外观缺陷主要集中在划痕、异物和模具痕等问题上,可能原因是生产线刮刀、包装过程和原材料等方面存在问题。
不良资产开展转让工作情况汇报
不良资产开展转让工作情况汇报我司自去年底开始,对不良资产开展了一系列转让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司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特向领导做一次不良资产开展转让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一、不良资产转让工作总体情况自去年底以来,我司结合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对不良资产转让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
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争取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质资源。
在这些支持下,我司开展了一系列不良资产转让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情况1. 不良资产评估工作我司开展了对不良资产的全面评估工作,包括实物资产、债权债务、股权等多个方面。
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较高转让价值的不良资产,并确定了相应的转让方案。
2. 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建设为了提高不良资产的转让效率和透明度,我司建立了不良资产交易平台。
通过该平台,我们能够更好地与潜在投资者开展合作,促进不良资产的快速转让。
3. 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推进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司积极推进了不良资产的转让项目。
目前,已有多个项目成功转让,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些项目涉及了房地产、企业债务、股权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不良资产转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目前不良资产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部分项目的转让难度较大,需要我司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2. 一些潜在投资者对不良资产的认知度不够,需要我司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市场的接受度。
3. 不良资产的风险较大,我司需要加强对潜在投资者的风险评估,确保转让项目的安全有序进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进一步完善不良资产转让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激发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
2. 加强对不良资产的风险管控,建立不良资产转让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项目的安全性。
3. 加大对潜在投资者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对不良资产投资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目录一、行业界定在西方国家;不良资产NPL主要是指银行的不良贷款..而银行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是一种阶段性现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在这些国家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因为没有足够大且可持续的市场容量来支撑这个行业的存在..我国则不同;银行类不良资产不是由于经济景气问题而是由于几十年来银行的非商业化经营和非职业化管理造成的;所以也并不会在短时期内消失..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成因与之类似并且规模巨大;所以在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将形成一个存续期较长的行业..本报告将不良资产定义为实际价值低于帐面价值的资产包括我国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一种非标准化的高风险的商品;其价值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由不良资产的提供方、接收方、投资方、处置方组成..图1: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构成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这是一个大致的划分;并非每笔不良资产处置都需经历所有环节;而是这些环节的不同组合;第二;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内活跃着一批律师行、资产评估行、拍卖行等中介机构;政府在不良资产行业中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性的;我们将这两种机构视为该行业的外部环境;在报告的第五部分进行详细分析..银行类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的初期类似于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的今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兼接收方与处置方于一身;投资方很少;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条很短..随着行业发展;专业分工细化;不良资产处置的各个环节独立出来;各类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一个或者多个环节参与市场竞争..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也许会同样沿着这一路径发展..表一: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价值链各环节企业清单四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其他银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银行资产保全部1上海盛融投资公司外资投行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其他房地产投资基金合资机构:中金丰德、长江中国投资基金、扬子基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所在地的地方企业企业家联想、山东三联外资实业企业蚌埠热电厂案例债务人的债务人同一债务的其他债权人地方政府资产管理公司的合资公司银建国际等资产管理公司1如2004年股改后的建行设立了资产保全部——作为经营性不良资产、抵债资产等特殊资产,并承担非剥离债转股资产的经营管理部门国有企业中央级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目前正在探索处置方式;中包公司被托管给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省属企业国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各有不同:浙江:××和荣大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国资委下的三家国有独资公司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上海大盛资产管理公司江苏:江苏省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数量少:上海国欣担保租赁有限公司、北京中债债权交易有限公司等大部分是接收方自己处置公司已经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签定了框架合作协议;并联合购买了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包;涉足银行类不良资产的处理..二、行业集中度分析行业集中度反映一个行业的整合程度..一般而言;一个行业的集中度越高;行业利润率越高..一接收方集中度分析1、银行类不良资产市场:市场总量: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近14000亿不良资产;2004年信达接收了3家国有银行的3300亿不良资产..但以上两个数字的加总并非是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全部;据普华永道一份2004年中国不良资产投资者调查报告称;中国目前不良资产指银行类不良资产总额近41300亿人民币;仅次于日本;位居亚洲第二位..市场占有率:银行类不良资产的接收市场基本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华融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工行不良资产4077亿元;信达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建行不良资产3500亿元;国开行1200亿元;2004年招标获得中行、建行、交行的3300亿元不良资产;合计8000亿元;东方: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中行不良资产2714亿元;长城: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农行不良资产3458亿元..市场集中度的CR3已经达到了85%;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资产处置状况:表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状况截至2005年一季度公司资产处置量亿元现金回收量亿元现金回收率%华融集中度变化趋势:银行类不良资产剥离方式已经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如2004年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就采用了招标的方式;最终信达夺标;抢占了产业链的上游;牢固树立了不良资产批发商的地位;行业内新的接收方上海盛融投资公司等的进入;降低了行业集中度..从金融监管当局的思路来看;我国未来应当发展统一、多层次的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包括市场参与者的培育和市场交易工具的开发;要吸引各类机构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和国外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市场的交易;从而扩大市场投资的主体;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不良资产价值的最大化..2但是至少3年内;银行类不良资产接受方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不会改变..2、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市场市场总量:全国地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占权益比重2002年财政年鉴有披露;但是时隔三年;变化巨大;数据已经没有参考意义..各地区市场容量与行业集中度:浙江省:据2002年数据推算;浙江地方国资总量4393亿元;按照当时的全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帐面统计率%计算3;浙江省国企不良资产是400多亿此数据没有扣除市级国有资产量..2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通过竞标的方式选择信达作为不良资产批发商,以推动中国建立多层次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3根据国有企业年度财务决算资料统计, 2002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
银行批量转让不良贷款情况调研报告
银行批量转让不良贷款情况调研报告一、不良资产基本情况ⅩⅩ年12月末,我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万元、占比%,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万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
我行目前没有批量转让的不良贷款。
二、关于批量转让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1、关于资产包定价问题。
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都被长城、信达、华融和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所垄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未根本改变,不良资产转让也难以实现商业化定价。
2、禁止转让的问题。
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列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债权、债权转让协议中设置了“禁止再转售条款”的。
在协议约定“禁止转售条款”的情形下,是否可以因此认定再转让协议无效?有的意见认为:“禁止转售条款”主要在于防止购买者炒作债权,对债权进行再度转让获取商业利润。
现行法律法规对当事人间的这种约定亦未禁止,故该条款应是无效的,债权再转让应为有效,这种意见是否可行把握不准。
还有观点认为,当前尚无法律法规禁止不良债权的转售,因此,对于禁止转售条款,其只为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条款,该条款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仅止于该约定的双方当事人。
此次《金融企业不良资产转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设置了“禁止再转售条款”的禁止转让。
3、对债权转让合同审查的问题。
首先是不良债权是否具有可转让性。
即被转让的不良债权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转让的债权,如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以及被认定为涉及国防、军工等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以及其他依法禁止转让或限制转让的债权。
其次是对受让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对于可能利用职务或业务之便,从事关联交易,侵吞国有资产的相关人员或组织均属于禁止之列。
第三是对转让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即转让过程中评估、公告、批准、登记、备案、拍卖等诸环节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原则。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权转让处置不良资产,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债权转让合同无效,无论对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受让人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监督报告范文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监督报告范文报告内容概述:本次报告旨在对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过程中的监督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报告主要包括监督的目的和意义、监督的方式和方法、监督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监督结果以及对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提出的建议。
一、监督目的和意义: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贷款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而监督则是保障批量转让公平、公正、合法进行的基础。
有效的监督工作可以使批量转让过程更加透明、规范,确保资产评估准确,促进资产质量的提升。
二、监督方式和方法:监督可以通过定期抽查、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定期抽查包括对参与转让的交易机构进行随机抽查,核查转让资产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现场检查包括对交易机构的运营和内控情况进行实地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数据分析则通过对转让交易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并进行跟踪和核实。
三、监督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监督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信息不对称,披露不及时;评估准确性不高,价值争议较多;交易程序不规范,流程不透明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转让机构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加强评估机构的管理,提高评估准确性和专业水平;规范转让交易的程序和流程,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四、监督结果:通过监督工作,可以评估转让交易的合规性和效果。
根据监督结果,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和不良资产处置的风险,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监督结果也是对监管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的评价和检验。
五、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需要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完善监督工作的制度设计,健全监督指标体系,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监督的力度和频次,增加抽查和检查的次数,加强对转让交易机构的监管力度。
六、结论: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的监督工作对于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批量不良报告怎么写范文
产品批量不良报告怎么写范文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公司生产的某产品批量不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为公司制定改进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报告范围本报告涉及的产品为公司最新开发的XX型号产品,生产批次为2021年7月1日至7月15日的所有产品。
三、报告内容1. 不良情况描述本次批次产品出现的不良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外观缺陷:约有30%的产品存在着外观不良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表面刮痕、气泡、漆面脱落等;b. 尺寸偏差:约占20%的产品尺寸偏差超出了允许范围,导致无法正常安装使用;c. 功能不良:约占15%的产品存在着功能缺陷,例如部分开关无法正常工作、电源接口不能正常充电等。
2. 不良原因分析不良情况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a. 生产工艺不稳定:部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外观质量不达标;b. 原材料质量问题:部分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产品尺寸偏差和功能不良;c. 机器设备故障:部分生产设备存在着故障问题,导致产品生产质量不稳定。
3. 改进措施建议针对上述不良原因,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b. 与原材料供应商沟通,加强对原材料质量检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c.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转正常,避免故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 样品测试报告为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我们对新批次产品进行了样品测试,结果显示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功能表现均明显改善。
四、结论通过本次批量不良情况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公司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将会得到明显提升,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报告附录1. 产品批次样品测试报告2. 改进措施执行计划3. 相关部门汇报材料以上是产品批量不良报告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量转让不良贷款情况调研报告
一、不良资产基本情况
2014年12月末,我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万元、占比%,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万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
我行目前没有批量转让的不良贷款。
二、关于批量转让不良贷款的几个问题
1、关于资产包定价问题。
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都被长城、信达、华融和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所垄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未根本改变,不良资产转让也难以实现商业化定价。
2、禁止转让的问题。
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列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债权、债权转让协议中设置了“禁止再转售条款”的。
在协议约定“禁止转售条款”的情形下,是否可以因此认定再转让协议无效?有的意见认为:“禁止转售条款”主要在于防止购买者
炒作债权,对债权进行再度转让获取商业利润。
现行法律法规对当事人间的这种约定亦未禁止,故该条款应是无效的,债权再转让应为有效,这种意见是否可行把握不准。
还有观点认为,当前尚无法律法规禁止不良债权的转售,因此,对于禁止转售条款,其只为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条款,该条款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仅止于该约定的双方当事人。
此次《金融企业不良资产转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设置了“禁止再转售条款”的禁止转让。
3、对债权转让合同审查的问题。
首先是不良债权是否具有可转让性。
即被转让的不良债权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转让的债权,如
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以及被认定为涉及国防、军工等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以及其他依法禁止转让或限制转让的债权。
其次是对受让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对于可能利用职务或业务之便,从事关联交易,侵吞国有资产的相关人员或组织均属于禁止之列。
第三是对转让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即转让过程中评估、公告、批准、登记、备案、拍卖等诸环节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原则。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权转让处置不良资产,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债权转让合同无效,无论对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受让人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