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干预

合集下载

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音乐治疗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音乐治疗概述。

音乐治疗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借鉴了音乐学、美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精神康复和特殊音乐教育等领域。

美国音乐治疗学家认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

音乐治疗借鉴了各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动力学派、存在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的理论与技术。

中国音乐治疗学家张鸿懿教授指出,音乐治疗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肯定了心理学理论对于音乐治疗发展的支持作用。

2.音乐治疗的分类。

音乐治疗按其治疗形式可分为个体音乐治疗与集体音乐治疗。

个体音乐治疗与个体心理辅导类似,通常是一对一的治疗形式,强调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适用于较深层次的心理辅导与分析。

集体音乐治疗更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动力关系。

来访者在集体音乐治疗活动中与其他成员及治疗师形成多层次的互动关系,从而控制不良行为,建立集体意识与社会现实感。

音乐治疗按其治疗技术可分为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以及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

接受式音乐治疗以来访者聆听音乐、被动参与为主。

再创造式和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以来访者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导向,在各种音乐活动引发心理体验,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音乐治疗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有学者提出,儿童天生具有运用音乐进行交流的能力,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另有研究发现,音乐活动的内在结构具有调节认知和感知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自我约束。

同时,音乐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有其优势,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活动,帮助其关注内在体验、释放情绪。

因此,将音乐治疗运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发挥音乐的非语言性优势,使学生在有组织的音乐活动中获得成长性心理体验,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丰富了现有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音乐治疗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音乐治疗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音乐治疗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地疏导和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素质,成了大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音乐因为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沟通功能而被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应用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

本文旨在探讨音乐治疗在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教育一、音乐治疗的概念和作用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将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来为患者治疗疾病、促进身心健康。

这些手段不仅仅包括听音乐,还包括演唱、器乐演奏、乐曲创作、歌词创作、即兴表演、舞蹈等。

它是以心理学和医学为基础,结合音乐艺术的原理和技术,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综合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审美体验和文化素养音乐是一种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相对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和创作音乐作品,大学生可以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熏陶,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2.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通过音乐的心理疏导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在音乐活动和训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沟通功能,将自己压抑的情感和情绪适当地宣泄出来,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各种情绪的目的。

3.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音乐治疗可以作为一种集体活动形式,用以帮助大学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合唱、合奏等集体音乐活动中,大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沟通,这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音乐可以刺激人的感官和思维,因此能够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而其所具有的审美体验作用则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也能够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方式和效果评估,以期为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音乐素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深入了解如何利用音乐教学这一平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具体包括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如何将心理健康知识有机地融入音乐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教育资源。

通过评估融入效果,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的角色和培训需求,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终旨在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完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

音乐教学是一种具有社交性质的活动,通过音乐的创作、合作和表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更有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

2. 正文2.1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干预措施,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心理状态,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发育正处于关键阶段,他们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和自控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音乐教学与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音乐教学与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音乐教学与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其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音乐教学对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1. 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参与音乐演奏、欣赏音乐作品等活动,学生可以贴近音乐的情感内涵,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绪,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和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

2. 音乐的情绪调节音乐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被广泛认可。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引导学生的情绪。

例如,在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旋律欢快、节奏明快的音乐来提振学生的情绪;而在学生情绪激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舒缓、平静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放松和冷静。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会借助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1. 提供感知和表达机会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情绪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启蒙的活动,如情感表情游戏、音乐情感短片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不同情绪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同时,在音乐学习中创设机会,让学生有机会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参与音乐表演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培养情绪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鼓励团队合作音乐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进行集体排练和合奏等活动,这是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与他人相互配合、交流和协调,而这些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情绪的起伏和管理。

例如,学生可能会面临合作伙伴的不配合、音乐演奏上的困难等情况,需要学会调整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保证整个团队的顺利进行。

因此,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的音乐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3. 引导积极情绪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极大的情感表达力和心理疗愈功能。

因此,结合音乐与心理活动,可以帮助参与者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引导参与者进行心理疏导,提升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

二、活动内容。

1. 主题,音乐疗愈心灵。

2. 时间,2小时。

3. 地点,音乐教室或音乐厅。

4. 参与者,20-30人。

5. 活动流程:介绍音乐心理疗愈的概念和作用。

音乐欣赏,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参与者用心感受音乐,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

音乐表达,参与者可以选择乐器或声音,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心理分享,参与者分享自己在音乐中体验到的情绪和感受。

心理疏导,心理专家进行现场心理疏导,帮助参与者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

三、活动目标。

1. 帮助参与者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2. 提升参与者对音乐心理疗愈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参与者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四、活动效果评估。

1. 参与者反馈,收集参与者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和感受。

2. 活动后跟踪,对参与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了解活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五、活动落实。

1. 活动物资准备,音响设备、乐器、纸笔等。

2. 活动宣传,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宣传等方式宣传活动。

3. 活动人员安排,音乐老师、心理专家等人员的邀约和安排。

六、活动后续。

1. 根据活动效果评估结果,进行活动成果总结和分享。

2. 组织类似主题的心理活动,持续关注和支持参与者的心理健康。

通过本次音乐系心理活动,希望能够引导参与者通过音乐的力量,提升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为大家的精神生活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声乐学习与演唱中心理因素的探究的开题报告

声乐学习与演唱中心理因素的探究的开题报告

声乐学习与演唱中心理因素的探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声乐学习与演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艺术领域之一,许多人为了能够在音乐方面有所长进,选择参加声乐学习与演唱课程,但是他们的学习成果却不尽相同。

尤其是在演唱方面,除了练习技巧和声音,心态和心理素质的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艺术不单纯是技巧的学问,艺术家还需要有正确的心态,才能够在舞台上进行出色的表演。

在声乐学习与演唱这一领域中,探究心态和心理素质对表演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声乐学习与演唱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 声乐学习阶段的心态和心理素质状况。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调查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2. 影响声乐演唱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因素。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探究心态和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 设计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心理干预措施。

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声乐学习与演唱的特点,设计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在学习和演唱中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有关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心理学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制定针对声乐学习者的问卷,收集他们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的心态和心理素质的状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 个案访谈法。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声乐学习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的经验和心态。

4.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声乐学习与演唱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心态和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的影响机制和方法论,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揭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因素的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声乐教育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 分析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因素的机制和方法,为促进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3. 设计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心理干预措施,可实际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在学习和演唱中的表现。

“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运用

“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运用
惨 、悲 痛 欲 绝 的 音 调 唤 起 学 生 们 回忆 那 段 屈 辱 的 历 史 ,并 深 深 地 陷
“ 放松训练 ”是音乐减压 中常用技术 ,借鉴 此方法 ,在每 堂音 乐课开始安排3 — 5 分钟 ,进行聆听音乐放松活动:首先要求学生安静 下来 ,调整坐姿 ,让 自己的身体 完全放松 ,再开 始调节呼 吸,缓慢 吸气 ,缓慢呼 出,反复多次后再 播放 音乐 ,背景 音乐要与 呼吸的频 率相 吻合 ,配合放 松指导语 ,逐渐 引导学生在音 乐中冥想 ,如想象
自己在 美好的环境 里 自由伸展 四肢 、尽情奔跑 、戏水 、晒太 阳…音
乐慢慢 消失之后 ,再次调整他们 的呼吸 。此方法 简便 易行 ,对 于帮 助学 生稳 定紧张 、焦虑 、不安 、气愤 的情绪非常 有用 。音 乐需要选 用音质清 晰、节奏舒缓 、旋律优 美,能够诱发遐 想的音乐 ,音 量不
理 引 导和 不 良情 绪 干 预 。

这部作 品 ,就 能充分证实音 乐对情绪 的 巨大感 染力 。乐 曲第一 乐章
《 黄 河 船 夫 曲 》 以 领 唱 、合 唱 的 形 式 塑 造 出船 夫 与 自然 奋 力 拼 搏 的

放松训练 法
生动场 景 ,粗犷有 力 的音乐 ,使学生 们振奋 ; 《 黄 河怨 》 以低 沉 凄
出: “ 音 乐 治 疗 可 以应 用 于 健 康 人 群 的精 神 减 压 ” 。 因此 ,在 中 学
三 音乐情绪共鸣法
音乐是情 感的艺术 ,通 过音 响能直接震撼 人们 的心 灵 ,使欣 赏 者 的情 绪与音 乐情绪发生共 鸣 ,这种 “ 情绪共 鸣 ”能让 学生与 音乐
之 间 产 生 情 感 交 汇 ,获 得 心 灵 的 共 振 , 利 用 这 种 “ 共 鸣 效 应 ”,就 能 通 过 音 乐 的情 绪 特 点 而 改 变 学 生 的 情 绪 状 态 。 如 《 黄河 大合 唱》

心理疏导小班音乐教案:用音乐疏解孩子的情感压力

心理疏导小班音乐教案:用音乐疏解孩子的情感压力

心理疏导小班音乐教案:用音乐疏解孩子的情感压力简介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而产生各种情感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孤独、自闭等。

这些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音乐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它可以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调节情绪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帮助孩子疏解情感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教案设计授课目的: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了解不同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音乐对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3.通过音乐,帮助孩子感受情感的变化和调整,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授课内容:第一课:了解情绪和情感1.通过游戏和故事,引导孩子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如愤怒、快乐、悲伤等。

2.讨论不同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引导孩子自我评估自己的情感状态。

3.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让孩子体验到不同情感之间的转变和调整。

第二课: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1.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类型和特点,例如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

2.讨论不同类型的音乐对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例如快乐、轻松、哀愁等。

3.引导孩子分析不同音乐背后的情感表达,并从中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变化。

第三课:音乐疗法的应用1.引入音乐疗法的概念,讲解音乐如何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和促进身心健康。

2.通过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演唱或欣赏音乐,来实现情感疏导的效果。

3.结合孩子的不同情感状态,设计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演唱、编曲和听觉互动等活动,让孩子全方位体验音乐疗法的效果。

第四课:音乐创作和表演1.引导孩子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促进自我认识和情感成长。

2.组织孩子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鼓励他们通过音乐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3.通过分享和互动,让孩子体验到音乐的团队合作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帮助孩子疏解情感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了解情绪和情感、学习音乐基本知识、运用音乐疗法、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等环节,既让孩子感受情感的变化和调整,也提高了孩子的音乐素养和积极心态。

2024年音乐治疗与心理康复培训课程

2024年音乐治疗与心理康复培训课程

方案三
个性化音乐播放列表的制定与实 施。根据老年人的个人喜好和认 知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音乐播放 列表,提供舒适的音乐环境,促 进身心健康。
跨领域合作模式及创新点挖掘
合作模式
创新点一
与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社区服务等跨领 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音乐治疗 在心理康复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 能等,打造沉浸式音乐治疗体验,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创新点二
创新点三
探索多元化音乐治疗形式,如集体音乐治 疗、家庭参与式音乐治疗等,满足不同患 者群体的需求。
关注音乐治疗师的培训与素质提升,推动行 业规范化发展,确保音乐治疗服务的质量与 专业性。
05 现代科技在音乐治疗和心理康复中运用
数字音乐治疗工具介绍及操作演示
数字音乐治疗软件
介绍多款专业的数字音乐治疗软件,包括其功能、特点及适用人群 ,通过现场操作演示展示其在音乐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学员C
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 知识,还参与了丰富的实践 活动,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 定了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决 心。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音乐治疗将与更多领域融合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音乐治疗将与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的融合 ,形成更加综合、全面的治疗体系。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音乐治疗是一种系统的干预过程,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
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
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02
心理康复概念
心理康复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出发
,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残疾患者的心

艺术治疗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

艺术治疗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

增进人际交往能力,音乐治疗能消除学生精神紧张,安定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情景剧可表达复杂情感状态减少心理防卫,突破内心障碍,进入深层的自我认识。

艺术治疗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种较为重要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在促进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治疗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欧美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现代心理疗法。

该疗法以艺术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融合教育学、医学、哲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通过艺术创作,提升个体身心状况,在创作过程中帮助人们开拓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加强自身行为管理、提高感觉敏感度及减轻压力,增进自我感觉以及自省能力,疗愈并整合心灵。

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空间和丰富的可能性,逐渐受到世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艺术治疗的内涵1.1 什么是艺术治疗艺术治疗也称艺术心理治疗、艺术心理辅导、艺术疗法,是以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及哲学理论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应用科学,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为目的,采用音乐、绘画、舞蹈、心理剧、书写等多种艺时代的岩洞壁画,那时人们就认识到艺术活动对心灵具有治疗作用。

目前,一系列针对艺术治疗的研究蓬勃开展,如通过绘画艺术治疗、心理情景剧艺术治疗及音乐艺术治疗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与宣泄,表达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滋养与慰藉人们的心灵。

1.2 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艺术治疗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多门学科的共同影响,其中最直接相关的是心理学。

有多个心理学派参与建设,其中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较大,他们认为人们创造的艺术作品是心理问题的表达,并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将移情揭示出来,追寻过去发生的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艺术能表达、投射潜意识心像”的观点认为,如果把一个人全部的心理活动比作是一座冰山,那么人们能意识到的自身心理活动是冰面上的一小部分,我们称之为意识,而绝大部分冰面下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人们意识不到的,我们称之为潜意识。

音乐治疗的益处:用音乐舒缓身心压力

音乐治疗的益处:用音乐舒缓身心压力

音乐治疗的益处:用音乐舒缓身心压力1. 引言1.1 概述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对身心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音乐对于治疗和舒缓身心压力的积极作用。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方法,已被证明能够帮助人们克服焦虑、恐惧、抑郁等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并在医疗保健领域、心理健康治疗领域以及教育和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 音乐治疗概念音乐治疗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利用音乐创造和享受的过程来促进身心健康和改善社会功能的一种专业干预形式。

它与传统音乐欣赏略有不同,其目标是通过运用各种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弦等)并结合专业技术手段,达到在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产生积极变化的效果。

音乐治疗师在治疗中不仅仅是提供音乐,还将其与心理咨询、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1.3 目的和重要性音乐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个体或团体的身心健康,并提高他们在社会功能方面的表现。

通过使用适当类型和节奏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和紧张感,增强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促进情绪调节以及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它还可以加强沟通技巧、改善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促进社交互动并增强自我成长。

正因如此,对于那些患有心理问题(如抑郁、恐惧、失眠等)或者需要应对生活中压力的个体来说,音乐治疗提供了一种非药物且有效的选择。

在医疗保健领域、心理健康治疗领域以及教育和学习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音乐治疗的益处,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方法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音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音乐治疗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这对于加深对音乐治疗概念和效果的认识,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音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音乐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能够带来愉悦和享受,还具有改善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功效。

音乐治疗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音乐治疗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音乐治疗在我国的现状分析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融合了音乐、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旨在通过音乐干预来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音乐治疗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音乐治疗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与作用音乐治疗是一种利用音乐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音乐的各种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以及音乐创作、表演、聆听等活动,来激发和调节人的情绪、认知、生理和行为反应,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音乐治疗在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心理健康方面,它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抑郁、压力等情绪问题,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心理韧性。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音乐治疗有助于提高注意力、改善社交技能、促进情感表达和自我认同。

在医疗领域,音乐治疗可以辅助治疗各种疾病,如自闭症、痴呆症、帕金森病等,减轻疼痛和症状,促进身体康复。

此外,音乐治疗还在特殊教育、老年护理、社区服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历程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当时,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开始关注音乐治疗,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音乐治疗在我国逐渐发展壮大。

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高校开始开设音乐治疗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同时,一些医疗机构也开始引入音乐治疗服务,开展临床实践。

进入 21 世纪,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音乐治疗专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

此外,音乐治疗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不断举办,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三、我国音乐治疗的现状1、专业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或相关课程,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专业人才的数量仍远远不足。

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加,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舒缓情绪、放松心灵的艺术形式,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结合,为参与者提供一次舒缓心灵、释放压力的体验。

二、活动内容。

1. 音乐疗愈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医生或音乐治疗师,针对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讲解,介绍音乐疗愈的原理和方法。

2. 音乐欣赏会,组织参与者一起欣赏各类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参与者通过音乐的美妙来放松心情。

3. 音乐创作工作坊,引导参与者通过音乐创作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释放压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 音乐瑜伽课程,结合音乐和瑜伽,进行一场身心放松的活动,让参与者在音乐的熏陶下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三、活动目标。

1. 提升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2. 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参与者释放压力,舒缓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 培养参与者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活动落地。

1. 时间地点,确定活动举办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环境舒适的场地进行活动。

2. 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宣传等渠道,向目标群体宣传活动内容和时间,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3. 合作伙伴,寻找相关的音乐学院、心理健康机构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活动的开展。

4. 参与者反馈,活动后进行参与者的反馈调查,了解他们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策划方案,相信本次音乐系心理活动能够为参与者带来一次愉悦的音乐体验,同时也能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后疫情时代“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后疫情时代“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后疫情时代“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不少大学生面对封城、封校、居家隔离和上网课的症状,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抽象而独特的存在则可以改善大学生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而音乐也被国内外的专家用到医学方面。

所以,本文就后疫情时代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通过音乐治疗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后疫情时代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音乐治疗概述1.1何为音乐治疗“音乐治疗”顾名思义,就是以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功能,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体验,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运用音乐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学科。

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治疗师参与的,以治疗为目的的音乐活动,才能称之为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有相应的设置内容,能够经过音乐治疗师的合理安排,对抑郁症的治疗,会起到更好的作用,而不仅仅只是听听音乐、欣赏音乐这样一些简单的内容,但是这也会有助于患者得到放松。

1.2音乐治疗早期的发展状况音乐治疗在世界范围内被明确提出和逐渐形成一门现代学科是在美国。

目前美国也是在音乐治疗方面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音乐治疗学术机构。

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一些出版刊物上开始了一些关于音乐治疗的文章,也有医院在利用音乐治疗进行治疗活动。

第一个提出音乐治疗课程的人是Margaret Anderton,1919年曾经对加拿大在生理和心理上有障碍的士兵进行过音乐治疗。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时候教授了音乐治疗师的课程,当时和她一起的还有一位护士Isa Maud Ilsen,她还是医院思维董事和音乐家,在1926年建立了国家音乐协会。

她们为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

音乐是一种能够触动人们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疗愈心灵、减轻压力的作用。

为了帮助音乐系学生更好地调节情绪、释放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们计划策划一系列音乐系心理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提高音乐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2. 促进音乐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三、活动内容。

1. 音乐欣赏会。

组织音乐系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剧等,增加音乐欣赏的机会。

同时,邀请专业音乐人士进行音乐讲座,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提升音乐素养。

2. 心理讲座。

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心理讲座,教授学生一些应对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方法。

讲座内容可以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自我调节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创作分享会。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并举办创作分享会。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互相交流创作经验和灵感,激发创作潜力。

同时,可以邀请一些知名音乐人士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水平。

4. 合唱比赛。

举办音乐系合唱比赛,鼓励学生参与。

比赛可以分为个人和团队两个部分,既能展示个人的音乐才华,也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评委可以由音乐系教师和专业音乐人士组成,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5. 音乐治疗工作坊。

邀请专业音乐治疗师开展音乐治疗工作坊,教授学生一些音乐治疗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活动实施计划。

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2.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参与活动,并与他们协商好活动细节;3. 制作活动宣传资料,包括海报、传单等,广泛宣传活动;4. 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各项活动,并进行活动安排和分组;5. 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总结和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五、活动预算。

根据活动内容和规模,制定详细的活动预算。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协同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协同

140李 花: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协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协同李 花(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00)基金项目:上海理工大学2017年人文社科培育基金项目《理工科高校学生音乐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K17YB28),上海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 花(1985-),女,汉族,湖南,上海理工大学音乐系,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德育研究。

【摘 要】新时代我国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

在本文中,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依据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特点与现状,通过运用协同理论,来进行探究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协同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140-02占比(%)具体表现人际关系23自闭或没有原则的交际学习就业33就业压力、学习考试压力、家庭社会压力人格缺陷14抑郁、敌对心理、不同程度的焦虑症情感方面30由情感引发的自杀等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近年来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恋爱甚至生活上都面临巨大压力,因此产生的抑郁、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和自杀、谋杀惨剧频繁出现。

虽然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并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专职教师,还应是全员教师共同参与,形成一股强劲合力,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探寻公共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多途径、多方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一、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处在青春末期和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篇•课题荟萃肉谈如何在咅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郑翠芝(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福建建瓯)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各个方面的变化,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在校园中出现了个别学生由于心理健康原因导致过激行为的一些典型案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从而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可见,课堂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一、作为音乐教师,要具备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1.作为音乐教师,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教师应该时刻充当一个心理治疗师的角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毕竟教师面对的基本上都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各方面都还有待健全,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传道”,这个“道”就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是随时随地的,只有在脑海中具备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意识,才有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实施正面影响,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作为音乐教师,自身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自身相应的理论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要求教师平时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只有教师本身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对学生施加良性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学习和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建议音乐教师参考《音乐诊疗学》等书籍,对如何运用音乐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音乐系心理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心理疗愈功能。

结合音乐与心理活动,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

因此,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引导参与者进行心理活动,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活动内容。

1. 音乐欣赏,邀请专业音乐人为参与者演奏精选的音乐作品,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情感的流动和内心的宁静。

2. 情绪释放,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参与者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出口。

3. 心理疗愈,结合音乐疗法的理念,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疗愈活动,帮助参与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

4. 互动分享,组织参与者进行互动分享,让他们在音乐的陪伴下,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增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

三、活动目标。

1. 提升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2. 增进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团队凝聚力。

3. 促进参与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活动实施。

时间,活动时间为半天或一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点,选择安静舒适的场地,如音乐厅、艺术空间等。

人员,邀请专业音乐人、心理健康专家等作为活动导师,组织参与者进行活动。

物资,准备音乐器材、心理活动工具等必要物资。

五、活动评估。

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和心理健康测试等方式,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

六、活动预算。

根据活动规模和具体内容,制定合理的活动预算,包括场地租赁费用、人员费用、物资采购费用等。

通过以上策划方案,我们将为参与者提供一个结合音乐与心理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感受音乐的魅力,促进情感交流与成长。

心流理论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研究

心流理论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研究

2020-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科教园地心流理论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研究阮孟奇(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00)摘要:心流(Mental flow)是心理学中,用来描述人内心的一种状态,它指的是人们在专注于某项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一种快乐、兴奋等的积极情绪,这种情绪反作用于活动,使得活动可以很自然的进行下去。

把心流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有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效率等优势。

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1)心流理论的定义;(2)心流理论对于音乐课堂的意义。

关键词:心流;状态;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0-0227-02一、前言心流(Mental flow)状态并不少见,人们常常会用这些词来对心流状态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好爽啊”、“太开心了”、“时间好快”等等。

游戏是人们平时体验心流状态的最好方式,人们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不断的发展自己的技术,也许过程在别人看来是很艰辛的,但他本人却乐在其中,他的快乐在于这个过程,而不是实现目标之后的快乐。

游戏为何使人快乐,使人更容易获得心流状态,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游戏当中具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压力。

游戏当中的动力来源于肉眼可见的目标,因为每个阶段的目标清晰,所以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既而玩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快乐。

在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兴趣是产生动力的先决性条件,没有兴趣,人们就会失去动力,进而更难获得心流状态。

如果将游戏的元素运用到音乐课堂中,那么,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也就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玩家,学生会产生兴趣,会根据目标不断调整自己,从而达到心流的状态。

二、心流理论(一)心流理论的定义美国的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对心流理论有所研究,并取得巨大成果的,他是心流理论的奠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5-04-17T09:24:48.9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4月总第202期供稿作者:高[导读]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

不同曲调、节奏的音乐对人情绪情感的影响也不相同。

高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256600
摘要:《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鉴赏是一种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特殊的审美活动。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是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

本文主要从夯实对音乐本源属性的理解与认识、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运用暗示,巧设教学情境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音乐鉴赏心理诉求和谐发展
音乐课程是一种与人的情绪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紧密联系的学科,也是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特殊审美活动。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如何巧用心理因素,有效推动音乐课堂教学,笔者试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夯实对音乐本源属性的理解与认识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

不同曲调、节奏的音乐对人情绪情感的影响也不相同。

先有愉悦,才会有情感。

《荀子·乐论》中说“乐者,乐也”。

音乐本身具有使人快乐的属性,这是音乐最朴素、最本源的属性,这种快乐指的不仅是简单的生理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愉悦与心理上的和谐。

情感源于兴趣,兴趣源于乐趣,而乐趣只有在人心情快乐、愉悦的状态下才能生成。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程式:愉悦—乐趣—兴趣—情感。

愉悦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开端,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才是审美活动之目的。

据调查了解获悉,学生不喜欢音乐鉴赏课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课上普遍感受不到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与快乐。

没有愉悦与情感的音乐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这才是学生不爱上学校音乐课的症结所在。

试想,当学生在学习这些音乐作品时,如果连最基础、最开始的愉悦心理都没有被激活,那么之后的乐趣、兴趣和情感又怎能到达呢?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初始就能建构起愉悦的学习心理,自然会产生愉快和谐的心态、主动接受的内心倾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高尚的情感,精神世界的充实、和谐才能水到渠成。

因此,愉悦心理的及时建构是音乐鉴赏课成功的关键,愉悦心理的有效建构才是审美教育目标完成的最为关键一环。

音乐心理学就是探究音乐对人心理影响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人,是一个兼具生理性和心理性的生命体。

外界的刺激(如声音、气味、色彩、运动等)能够使人体内部发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在这所有的外部刺激中,音乐就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人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的刺激源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了解音乐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利用音乐心理学的知识规律,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音乐学习的认知心理动态,来有效地推动音乐教学。

二、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教学实施主线,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
音乐鉴赏教学要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反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是要及时更新和选取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与诉求的音乐作品,选取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音乐作品,要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元素去引导他们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而不能让学生总是生活在远离现实世界的音乐气氛之中。

音乐鉴赏教学的内容选择在注重音乐的艺术性与民族性的同时,也要关注时代性,把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更具有浓烈现代气息的音乐艺术文化带进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质量完成音乐鉴赏的课堂教学。

人,是社会的产物,更是时代的产物,学生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审美需求。

那种无视世界音乐发展趋势,忽略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需求,让缺乏时代感的音乐充斥课堂的教学已严重地窒息着音乐鉴赏课堂的活力,这也是导致音乐鉴赏课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关心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最经典与最具时代感的优秀音乐文化传递给学生。

三、运用暗示,巧设教学情境
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暗示是以间接方式对人心理产生影响、并导致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隐性的可操作性行为。

情境感染是手段、是中介,心理暗示才是真正的目的。

心理暗示的发生原理是:以情境为依托对人产生心理引导,唤醒人体内在的潜意识,进而激发自信的热情,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潜力的目的。

著名的激励大师陈安之说过这样一句话,请注意你所想的,因为它们会变成你嘴里的话;注意你的所言,因为它们会变成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形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为它们会影响你的命运;我们相信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见,心理暗示能唤醒人的潜意识,它能助你成功,同样也能瞬间把你摧毁,“罗森塔尔”效应和“哀莫过于心死”就是对心理暗示正反两面效应的最好论证。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巧妙心理暗示和情境设置,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体验、联想与想象,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思维的瓶颈,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完成一系列从高到低,从感官到感情,从情感到理智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学生逐步完成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人文境界的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