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对朝鲜政策透析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清朝历史上曾实行过多种封禁政策,其中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影响较为深远。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始于16世纪中叶,直至19世纪末,对朝鲜移民进行了长期的限制和管制。
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也随之产生,成为了当时中朝两国关系的一大热点问题。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清朝通过严格的边境管制,限制朝鲜人民的出入。
在清朝时期,中朝两国边境地带设立了许多关卡,设置了严密的监视和检查制度,对朝鲜移民实行了限制和管制。
朝鲜人要想进入清朝境内,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许可程序,而没有合法证明的朝鲜移民则受到逮捕和遣返的处罚。
这一严格的边境管制政策使得朝鲜移民的出入变得异常困难。
清朝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政策,限制和打击朝鲜移民。
在清朝时期,颁布了多项法令,限制了朝鲜移民在清朝的聚居和经商活动。
清朝政府对朝鲜移民实行了限制和打击,使得他们在清朝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清朝政府还出台了许多限制朝鲜移民的法令和政策,如禁止朝鲜人与清朝人结婚、禁止朝鲜人在清朝开设商铺等,使得朝鲜移民在清朝的生活和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
由于清朝对朝鲜移民实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管制,使得许多朝鲜移民不得不通过非法途径进入清朝境内,从而形成了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
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在清朝时期屡禁不止,成为当时中朝两国关系的一大难题。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朝鲜移民的生活和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也随之产生,给当时的中朝两国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朝两国的关系逐渐得到改善,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也逐渐得到了宽松。
但是清朝时期的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和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给我们留下了有力的历史警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明清时期通婚政策分析
明清时期通婚政策分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通婚政策的一个节点。
在这段历史时期,通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被广泛使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帝室通婚明清两代,帝室通婚被视为一种政治手段,凭借诸位皇帝的权力,来实现各自的治国理政目标。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为了巩固明朝在东南亚地区的霸权地位,积极推行通婚。
明成祖的一位外孙女入伍了暹罗国的国王,并在暹罗国生下一位皇子,此后明朝和暹罗国保持了长达二百年的友好关系。
随着明朝的衰落,清朝崛起,并开始使用帝室通婚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康熙年间,清朝第四任皇帝康熙与蒙古女王阿尔泰公主进行了通婚,巩固了清朝对蒙古的版图。
其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多位清朝皇帝也采取了通婚政策,使得清朝在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伯利亚等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促进了交流和互利合作。
二、通婚商贸明清时期,通婚还被广泛地运用于商贸领域。
通婚可以促进商贸活动的发展,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信任机制。
在明朝,出现了一些以通婚为基础的商人集团,他们以通婚为荣,靠通婚维系自己的商贸利益。
如明初有“通婚王”沈懋中,晚明有“通婚侯”李善长等。
清朝时也是如此,清朝使用通婚政策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
清代贡生陶宗仪曾记录了清朝通婚政策在商贸领域的运用,他在《理藩院钞》中详细记载了清朝与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国家进行通婚促进贸易和外交的经历。
如乾隆年间,中国与越南王朝进行了通婚,使得贸易额大增;而嘉庆年间,中国与琉球王国进行了通婚,使得两地之间的贸易进一步加强。
三、促进文化交流通婚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推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共融。
在明清时期,通婚被广泛运用于文化交流。
明成祖时期,他的外孙女嫁给了暹罗国国王,这使得中泰之间的文化联系得以发展。
在清朝,康熙与四川女子婉容通婚,她不仅是康熙的妃子,还是一位文化人,与康熙交往密切,对清朝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一、少年天子康熙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志向远大,聪明好学,对中外文化均有研究。
二、巩固统一1.平定“三藩”(1)原因:清初,“三藩”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构成了威胁。
(2)措施:1673年,三藩反叛,康熙用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
归纳总结康熙初年面临的矛盾(1)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2)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3)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
(4)民族矛盾(满族与汉族)。
历史评价平定三藩叛乱,消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也有助于消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2.收复台湾(1)原因: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使东南沿海地区政局不稳定。
(2)过程:在招抚失败后,用武力收复了台湾。
(3)管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实施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
(4)意义:①促进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②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3.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并修筑据点,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过程:①康熙亲政后,开始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
②1685年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
(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思维点拨抗击沙俄的入侵,在性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
《尼布楚条约》的平等协商签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三、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清朝的封禁政策是指清朝时期对外国人以及外国文化、宗教的限制和禁止。
在清朝的统治下,封禁政策主要针对西方国家、东亚国家以及若干其他国家。
清朝封禁政策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外国文化和宗教的排斥和怀疑。
清朝封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清朝禁止私人贸易。
清朝禁止中国公民和外国商人进行私人贸易,只允许国家官方进行对外贸易。
这是为了确保对外贸易受到国家控制,避免私人贸易对国家利益造成不良影响。
清朝限制外国宗教活动。
清朝制定了一系列法令,禁止传教士在中国进行宗教活动,并限制外国教徒与中国人交往。
这是为了防止外国宗教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影响,以及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位。
清朝限制外国人在中国的定居和活动。
清朝规定外国人必须在指定的口岸进出中国,并限制他们在中国的居住和活动范围。
这是为了避免外国人的定居给中国带来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清朝限制中国人出境和对外移民。
清朝设立了严格的出境和对外移民的限制,除了一些特定的人士(如商人和留学生)外,大多数中国人被禁止出境并不得移民到外国。
这是为了防止中国社会的人口外流,以及避免中国人的移民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不利影响。
朝鲜移民的犯越是指朝鲜人穿越了边境进入中国境内。
在清朝封禁政策的影响下,朝鲜移民被视为非法越境,被称为“犯越”。
朝鲜移民主要由贫困的农民组成,他们为了逃避朝鲜的贫困和食物短缺,冒着被抓捕、遣返或处罚的风险进入中国。
朝鲜移民的犯越行为常常遭到清朝政府的镇压和追捕。
清朝政府派遣边防军队、官员和巡捕等来打击犯越行为,并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来惩罚犯越者,如抓捕、罚款、劳役等。
尽管如此,由于朝鲜犯越者数量众多,加之中朝边境线的长达数千公里,清朝政府无法完全阻止朝鲜移民的犯越行为。
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在清朝时期持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朝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朝鲜移民的犯越行为加剧了中朝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冲突。
尤淑君--华夷之辨与清代朝鲜的事大政策
同样的, 金国若占有朝鲜, 便可避免双线作战的危险 , 并吸取朝鲜的人力与物资 , 保障金国军队的后勤补给。 因此, 为了剪除明朝羽翼, 金国两次出兵朝鲜, 直抵国都, 要求朝鲜君臣投降、 谢罪称臣, 变成金国属藩, 向金
收稿日期: 2015 - 02 - 03 作者简介: 尤淑君, 女, 历史学博士, 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清代华夷观与天下秩序原理的重构研究” ( 项目编号: 13YJC770061 ) 、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资助项目 浙江省 “清代华夷观与天下秩序原理的重构研究” ( 项目编号: Y201329426 ) 、 “清代 教育厅科研项目 浙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紫金计划 的华夷观” 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明太祖实录》 卷 223 , 中研院史语所 1966 年版, 第 3267 页。李成桂虽努力靠拢明帝国, 但因李成桂篡夺高丽幼主之位, 故洪武皇帝朱 ① : 《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 》 , 《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年第 1 期; 孙卫国 : 《论事大主义与朝 元璋始终不承认李成桂王位的合法性 。参见孙卫国 》 ,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2 年第 4 期。 鲜王朝对明关系 : 《私淑斋集 》 , : 《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 》 韩]姜希孟 载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 第 12 册, ②[ 政策, 并行诸于朝鲜典章制度与风俗文化之中 。 : 《三峰集》 , : 《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 韩]郑道传 载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 第 5 册, ③[ 第 414 页。 : 《江汉集》 , : 《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 》 韩]黄景源 载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 第 225 册, ④[ , 陪臣传一》 第 28 页。 《明 市民族文化推进会 1999 年版, 卷 27 《国号 》 , 市民族文化推进会 1990 年版, 卷7 《送 市民族文化推进会 1996 年版, 卷8 , 郑都事赴黄海幕下序 》 第 112 页。值得注意的是, 事大国策并未形成具体的教旨或官方文书, 但从姜希孟的说法, 可知朝鲜政府一贯奉行事大
17世纪朝鲜的内外政策与社会制度
17世纪朝鲜的内外政策与社会制度在17世纪的朝鲜,朝鲜王朝经历了许多内外困境。
从政治、经济到社会制度,所有这些方面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17世纪朝鲜的内外政策以及其对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内政方面,朝鲜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是朝鲜王朝内阁的设立。
内阁由宰相和六个部长组成,主管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事务。
通过建立内阁,朝鲜王朝试图实现国家治理的集中化和有效性,以提高朝鲜的政治体系。
此外,朝鲜还实施了土地改革政策,将庄稼地分配给农民并减轻租赁压力。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产力和农业产出。
在外交政策方面,朝鲜王朝与明朝和清朝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朝鲜通过与明朝和清朝的经贸交流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此外,朝鲜利用与清朝的关系,来维护国家的独立性和安全。
与此同时,朝鲜还致力于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的发展,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经济方面,朝鲜在17世纪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朝鲜王朝努力改善国家的商业环境和贸易体制,以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朝鲜还加强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支持,以推动国内生产力的提高。
这种政策措施为朝鲜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制度方面,17世纪的朝鲜实行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人们的社会地位是由他们的出生和职业决定的。
这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社会流动性和个人发展。
尽管如此,朝鲜王朝还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选拔制度,为人民提供了晋升的机会。
此外,朝鲜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福利措施,为老人、孤儿和贫困人口提供援助。
尽管17世纪朝鲜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外部压力、内部腐败和社会等级制度等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对朝鲜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然而,这个时期的改革措施为朝鲜打开了一扇窗户,使其能够与外国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的实力。
总结而言,17世纪朝鲜王朝在内政、外交、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历史趣谈:康熙怎样处理朝鲜人越界 命官员自杀罚朝鲜国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康熙怎样处理朝鲜人越界命官员自杀罚朝鲜国王
导语:清廷接到事件报告后,立刻由礼部发文,责成朝鲜政府迅速将人犯捉拿归案,等候北京派人审讯。
随后,清廷下发敕书,以皇帝的名义通告朝鲜,上
清廷接到事件报告后,立刻由礼部发文,责成朝鲜政府迅速将人犯捉拿归案,等候北京派人审讯。
随后,清廷下发敕书,以皇帝的名义通告朝鲜,上国将派遣查使,也就是专案组和朝鲜国王一起审讯犯人和该管的地方官。
最为严厉地是,康熙的敕书点名要追究朝鲜国王平日里疏忽边防的罪责,并要“专案组”察议国王。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鲜王国咸镜道、平安道的边民数十人带着刀枪、鸟枪偷渡鸭绿江,在三道沟(今吉林省临江市境内)一带与清朝士兵发生冲突,枪伤驻防协领勒楚等多人,朝方1人中箭死亡、数人受伤。
这次冲突的规模很小,双方的伤亡也很少,却引发了康熙皇帝的强烈反应。
清廷接到事件报告后,立刻由礼部发文,责成朝鲜政府迅速将人犯捉拿归案,等候北京派人审讯。
随后,清廷下发敕书,以皇帝的名义通告朝鲜,上国将派遣查使,也就是专案组和朝鲜国王一起审讯犯人和该管的地方官。
最为严厉地是,康熙的敕书点名要追究朝鲜国王平日里疏忽边防的罪责,并要“专案组”察议国王。
这一处理,在以往的边民越界事件中,非常罕见。
往往是清朝礼部咨文提出“察议”国王,再建议皇帝加恩“免议”。
朝鲜君臣期待中的高举轻放没有出现,只好在恐惧中严惩本国官民。
朝鲜国王派出2名文官为按核使,到鸭绿江沿岸地区搜捕犯人,前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在治理国家时实行了一系列的封禁政策,其中包括对朝鲜移民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这些政策对于朝鲜移民在清朝的犯越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朝的封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外来移民的管控上。
在清朝时期,朝鲜地处中国的东北边境,两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由于清朝实行了闭关政策,对外来移民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
对于朝鲜移民来说,他们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和审查才能进入中国境内,而且在中国境内的居住和工作都受到了限制。
这使得朝鲜移民在中国的生活变得困难,同时也增加了他们进行犯越行为的动机。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态度也对其犯越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清朝时期,朝鲜移民在中国境内常常受到歧视和排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这导致了朝鲜移民在中国境内的沮丧和挫折感,增加了他们进行犯越行为的可能性。
清朝的封禁政策对朝鲜移民的犯越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朝鲜移民在清朝的活动,但也增加了他们进行犯越行为的动机和可能性。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严格监管和歧视态度也加剧了他们在中国境内的边缘化和不满情绪。
清朝的封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朝鲜移民的犯越行为,加剧了两国边境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清朝的封禁政策并非对朝鲜移民施加了一刀切的打压,同时也存在很多对朝鲜移民进行开放和包容的政策措施。
清朝时期也存在着一些朝鲜移民在中国境内获得宽松待遇和发展机会的案例,这些政策措施对朝鲜移民的犯越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分析清朝的封禁政策对朝鲜移民犯越行为的影响时,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解释。
清朝与朝鲜的关系
清朝与朝鲜的关系清朝(1644年-1912年)和朝鲜(1392年-1910年)之间的关系历史悠久。
在这个时期,两国之间的外交、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深入的联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清朝与朝鲜的关系,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政治关系清朝与朝鲜在政治上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清朝建立后不久,朝鲜成为其属国,朝鲜国王被迫承认清朝皇帝的统治地位,并向清朝朝贡。
清朝实际上控制了朝鲜的外交政策和军事事务,朝鲜君主需要经常向北京朝廷朝贡并接受清朝的任命。
朝鲜皇帝有时还亲自前往清朝朝贺,以示对清朝的忠诚和臣服。
二、经济关系经济上,清朝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
清朝朝廷通过管理边境贸易,使朝鲜成为了其重要的贸易伙伴。
朝鲜向清朝输出大量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和矿产资源,而清朝则向朝鲜提供丝绸、首饰、武器等商品。
这种贸易关系不仅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也加深了彼此间的依赖。
三、文化交流在文化方面,清朝与朝鲜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朝鲜的士人常常前往清朝留学,学习清朝的文化和科技。
同时,清朝也派遣官员和文人到朝鲜传播汉文化和儒家思想。
这种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融合。
例如,朝鲜在儒学、礼仪等方面受到了清朝的影响,而清朝从朝鲜引进了许多科技和艺术成果。
四、军事关系清朝与朝鲜之间还存在着军事上的联系。
清朝曾多次以保护朝鲜的名义对外交战,例如对抗倭寇侵略。
同时,清朝还向朝鲜提供军事援助,包括军队的驻扎和武器装备的供给。
这种军事合作不仅维护了朝鲜的安全,也有助于巩固清朝对朝鲜的政治控制。
总结起来,清朝与朝鲜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宗主国-属国”关系,清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对朝鲜具有明显的影响力。
然而,在这种关系中,朝鲜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方。
朝鲜君主通过维持良好的朝贡关系和经济合作,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尽量减少对清朝的干涉。
整体而言,清朝与朝鲜的关系既是一种政治上的统治关系,又是双方经济、文化和军事交流的结果。
清代对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的政策
651清代对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的政策廉松心(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吉林吉林132013) 摘要:自明末清初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划定中朝两国疆界之后,两国对鸭绿江流域均实施严密的边禁政策。
但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两国均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无法固守以往的边禁政策。
清朝的移民实边政策,招徕大量的关内流民进入鸭绿江流域伐木、垦荒定居,也方便了朝鲜边民的越垦,促成了鸭绿江北岸朝鲜越垦民聚落的形成。
朝鲜对鸭绿江北岸韩民聚落的管理及“间岛事件”的发生,促使清政府强化了对鸭绿江流域韩民的管理。
关键词:清代;鸭绿江北岸;边禁政策;招民实边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8-0156-07由于便利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频繁,疆界观念淡薄,相互移居现象时有发生。
清代两国之间的移居,主要是朝鲜人向中国的犯越移居。
过去学界对朝鲜移民的研究侧重于图们江流域,本文则着重探讨鸭绿江流域朝鲜移民问题。
清代对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的政策,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初至19世纪中叶为边禁时期;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至甲午战争前为移民实边、默许越垦时期;第三阶段甲午战争后至清朝灭亡为清源、遏流时期。
一、清初至19世纪中叶边禁时期 这个时期,中朝两国对鸭绿江流域均实行严格的边禁政策,防止边民的犯越及冲突。
早在后金及清初,以鸭绿江、图们江定为中朝两国的疆界。
天聪二年(1627),后金皇太极发动“丁卯之役”,朝鲜兵败请降,在致后金的媾和国书中写道,“自今以往,两国兵马,更不过鸭绿江一步地,各守封疆,各遵禁约”。
两国签订了“江都会盟”,以鸭绿江为界,“各遵约誓,各守封疆”,互不侵扰。
1628年,皇太极在鸭绿江下游,自榄盘经凤凰城至叆阳门、碱厂门到旺清门一线筑起长栅,即东条边墙,在要地设台堡防守,禁止朝鲜人进入边墙内居住。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其封禁政策对于朝鲜移民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在清朝统治时期,封禁政策主要是指清朝朝廷对外国来华人士和商品的限制和禁止。
清朝对外国人的进入和居住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管控。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清朝至少有二十多种特定身份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居住和经商,如西洋大臣、法国教士等,而其他的外国人除非得到朝廷的明确批准,否则是不允许进入中国并居住的。
这对朝鲜移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为他们并不符合清朝对外国人的特定身份要求。
清朝对于进口商品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清朝实施了海禁政策,即禁止外国商船进入中国的港口。
这使得外国商品流入中国的途径受到了限制,对朝鲜移民而言,他们的贸易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他们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往往与贸易密切相关。
清朝还对于边境地区进行了一些封禁措施,以遏制边境地区的移民和贸易活动。
这对朝鲜移民来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朝鲜与中国接壤,边境地区的交流和贸易对于朝鲜移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而清朝对边境地区的封禁政策使得朝鲜移民的活动受到了限制。
尽管清朝实行了封禁政策,但朝鲜移民仍然存在一定的合法和非法的途径来到中国。
一方面,清朝为了维持与邻国的合作关系,在政治和经济上对朝鲜移民有一定的容忍和支持。
战乱、饥荒等因素也促使了一部分朝鲜人选择逃亡到中国。
一些朝鲜移民利用非法途径进入中国,这使得一些朝鲜移民陷入犯越(非法越境)的境地。
清朝的封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朝鲜移民的进入和活动,但并没有完全阻止他们来到中国。
朝鲜移民经历了种种困难和风险,通过合法或非法的途径来到中国,在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上发挥了一定的影响。
康熙24年(1685)三道沟事件
事情至此几无大碍,朝鲜朝臣也大多认为万幸,因为国王没有受到太大污辱。但是紧接着却一波三折。朝鲜派出以右议政郑载嵩为首的三使臣组成陈奏使前往北京时,从回还冬至使那里打听到国王被罚银二万两的消息,三使臣愤愤然,当即决定呈文礼部为国王辩护。他们引经据典,列举历代朝鲜人得罪清朝时处罚止于本人而未及国王的事例,指出罚银国王“有乖于大朝前后体恤之盛典”。
最终对犯人及地方官的处罚,虽说比朝鲜最初提议的减轻了许多,但是,施放鸟枪的主犯6人仍被处斩,其他越境者流配边地,国王被罚银二万两,郑载嵩等三使臣降等四级仍可调用。另外,朝鲜四起谢罪、谢恩方物照样发回,充做来年冬至方物,并规定不准再送谢罪方物。
清朝对这起事件的处理,总的来说体现了严中有宽,严宽并用的原则,但其主调仍是严厉的。
-
�
接到三使臣的呈文后,清朝廷内有人主张立即捉拿三使臣,也有人主张将其押送回国严惩。但皇帝的态度却较为宽容,当礼部提议下发敕书时,皇帝指出“此非大事,不必特降谕旨,但照所撰敕语,令该部缮本具奏,俟启奏时,止票依议耳。”皇帝考虑事发当初已经下敕书令察议国王,如果再发敕书问罪三使臣,未免使事体变得过于严重。于是,皇帝令礼部奏闻时写上问罪三使臣的内容,他本人只表“依议”,以保大体。
朝鲜为了赶在查使到来之前捉拿犯人,任命两名文官为按核使前往西北两道,同当地监、兵使一同搜查犯人。同时,发布告示对捕告者予以重赏,规定公私贱、官奴婢免贱并免兵役,良人升为堂上,出身升堂上后授以实职。由于朝鲜在西北两道大肆搜捕犯人,对沿江一带造成非常大的骚动。据咸镜监司状启,“以犯越人事辞连逮捕者前后相续,边氓惊扰,鸟窜鱼骇,不可不开谕安集”。前后因这起事件被捕入狱的达数百人,被押送到汉城的近百人。除此之外,犯人越江处地方官和原籍地方官,如三水郡守、仁次外兵房军官、甲山府使,以及惠山、云宠、同仁等各镇堡的万户、佥使、权管等,均被押送到汉城。另有咸兴判官、熙川郡守、宁边府使、江界府使,加上咸镜、平安两道监、兵使等,令其到汉城受审。也有些地方官畏罪自杀,如默认数十人越江采参的厚州军官、土兵及佥使先后自杀。
明末清初朝鲜移民我国东北原因探析
明末清初朝鲜移民我国东北原因探析作者:金晓宇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3期金晓宇延边大学吉林省延吉市 133000【摘要】中朝两国自古以来山水相连,国土相依,两国边民受利益,逃役等多方面的原因经常到对方的境内进行打猎,采集等活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边务问题。
本文以明末清初为时间线索,以朝鲜人潜入东北为主干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进一步探析朝鲜人潜入东北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明末清初朝鲜移民一、研究动态1.专著对于这方面的问题的论述,学者大多关注于对朝鲜族移民史,朝鲜族社会的形成,中朝边界等问题的综合分析,如孙春日的《中国朝鲜族移民史》,本书分别以明末清初,明国时期,日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时间线索纵向的探析朝鲜族加入中古民族大家庭的历程,其中在第一编的第三章、第四章中详细的说明了明末清初朝鲜人“犯越”东北的原因及类型等内容;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朝鲜族简史》一书中记载了朝鲜族族人民在生产斗争和革命斗争中前仆后继,艰苦创业的光辉史迹,其中在本书的第一章第一节中描述了朝鲜人的迁入,并论述了东北边疆的封禁和朝鲜边民犯禁潜越;金春善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一书叙述了明末清初到“9.18事变”之前朝鲜社会的形成轨迹与发展问题,其中在文章开头非常详尽地论述了明末清初朝鲜人“犯越”东北及其移居实况;朴昌昱的《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一书中通过收集的笔者的16篇论文中关于中国朝鲜族历史上限、历史特点、朝鲜族的宗教与哲学理论,经济政策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说明,在其论文《论中国朝鲜族历史上限问题》和《朝鲜族迁入我国史程刍议》中也对明末清初时期朝鲜人的移居情况做了说明;中国边疆通史丛书中的《东北通史》一书中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东北发展状况,其中在第八编的第二章描述了清代东北经济述略,前两节论述了清初招民垦荒以及清王朝的封禁政策;姜龙范的《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近代中国,朝鲜,日本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问题,其中在本书的第一章中也记述了明清两代中朝边界的沿革与两国的边疆政策。
晚清政府对朝鲜政策转变的原因探析
晚清政府对朝鲜政策转变的原因探析摘要: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利炮轰开,“天朝上国”的威严不复存在,而作为藩属国的朝鲜是清朝仅有的一点威严所在,所以为了维持自己的大国的地位,更是为了“保藩固边”这样的国家安全战略,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对朝鲜以往的“向不过问”的政策,开始逐渐干预朝鲜的内政外交。
本文主要从清朝自身原因、朝鲜内部原因以及国外的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分析清朝对朝政策转变的原因。
关键词:清朝、朝鲜、政策转变、原因探析近代以来,随着天朝上国大门被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之后,万国来朝的大国地位几近丧失,仅剩下朝鲜这一个国家,还维持昔日大国的威严。
但是随着日本的强行介入,朝鲜被迫打开了近代化的国门,而且日本试图用条约的形式来割裂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面对日本的不步步紧逼,加之朝鲜出现了不少朝臣开始依附日本的现象,清政府也不得不改变以往对朝鲜”内政外交,向不过问"的做法,开始干预朝鲜的事务。
一、“云扬号事件”与《江华岛条约》的签订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迅速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对外殖民扩张。
1875年,日本军舰“云扬号”非法驶入朝鲜领海,进行测量和武装挑衅,并公然侵入朝鲜要地江华岛,企图占领江华岛。
再警告无效后,朝鲜海防进行了炮击防卫,蛮横的日本军队不顾朝鲜的警告,与朝鲜发生战斗。
日方声称“我军舰在朝鲜沿海不意遭彼炮击,我舰遂发炮应战,毁其炮台,焚其家屋而退”“次日遂登陆,占领其炮台,缴获其军器”,日本在江华岛制造了流血事件,但是奸诈的日本人却把这次流血事件的罪责扣在朝鲜的头上。
于是1876年日本政府以追究“云扬号”事件为由派遣官员再次入朝,并强迫朝鲜政府缔结不平等条约。
“江华岛事件”是日本迈出侵略朝鲜的第一步,日本更是利用《江华条约》敲开了朝鲜的国门,这也是朝鲜历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日本试图以条约的形式来否定中朝之间存在了几百年的宗藩体制,在《江华条约》的第一款中明确写道:朝鲜国乃自主之国,保有与日本国平等的地位。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从1644年至1912年统治中国。
清朝实行了一系列封禁政策,并对朝鲜移民实施了犯越政策。
清朝实行的封禁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海外贸易的封禁,二是对中国人民的迁徙和移民的限制。
清朝对海外贸易实行了封禁政策。
在中国进入清朝之前,明朝就已经对海外贸易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而清朝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限制。
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严禁中国人与外国人进行商业贸易,只开放了对外的几个口岸,比如广州的几个贸易公司和福建的厦门、晋江等。
这种封禁政策是由清朝官方用于控制对外经济交往和维护国内经济利益的手段。
清朝对中国人民的迁徙和移民实施了限制。
清朝进行了土地兼并和分封制度改革,大量农民被迫离开家乡。
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防止反抗,清朝对流民和移民实施了严格的控制。
清朝设立了户籍制度,并对人口迁徙进行严格限制。
除非得到官方批准,普通人民无法迁徙到其他地方或者出国。
清朝还规定了流民的限制和控制政策,将流民视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朝鲜移民作为清朝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不同于中国本土人民的法律待遇。
清朝实施的犯越政策是针对朝鲜移民的特殊政策。
朝鲜移民在中国的生活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比如东北和山西一带。
他们居住在边境地区,与中国人民进行商业贸易和农业生产。
清朝对朝鲜移民实施了一系列限制。
朝鲜移民必须定期向清朝政府缴纳移民税,作为在中国居住的费用。
朝鲜移民也必须遵守清朝的法律和规定,并在中国居住期间不得参与政治活动。
这些政策使得朝鲜移民在中国的地位和权益受到限制,与中国本土人民并不平等。
清朝的封禁政策对海外贸易和人口迁徙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封禁政策对于清朝官方来说是维持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手段,但也给一些特殊群体带来了不公平和不平等的待遇,比如朝鲜移民。
清朝的这些封禁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迁徙自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其统治期间与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保持了较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的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交往可分为几个时期:康熙时期、雍正时期、乾隆时期和咸丰时期。
本文将对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进行简要介绍。
康熙时期是清朝与朝鲜外交关系的开端。
康熙帝统治期间,清朝向朝鲜提出所谓的“亲贤大计”,即通过朝鲜向明朝留下的皇室后裔密切接触,以拓展自身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
康熙帝还通过匡时弼方针,尊重朝鲜的内政事务,并对朝鲜进行保护。
清朝还对朝鲜进行了军事援助,帮助其抵御外敌入侵。
雍正时期,尽管清朝仍继续维持着与朝鲜的友好关系,但与康熙时期相比,双方的外交交往有所减少。
雍正帝对朝鲜采取了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同时逐渐削弱对朝鲜的影响力。
雍正帝的辽东巡视更加巩固了清朝对朝鲜的控制,并在外交上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
乾隆时期,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再次得到恢复,双方重新开始了交往。
乾隆帝重视朝鲜的经济发展,并努力提升双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乾隆帝还制定了对朝鲜的宗藩制度,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但也尊重了朝鲜的国内事务。
清朝与朝鲜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的繁荣与发展。
咸丰时期,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紧张的阶段。
咸丰帝统治年间,清朝对朝鲜采取了强硬态度,要求其对外政策服从于清朝的利益。
朝鲜也因遭受侵略而寻求西方列强的支持。
然而,清朝与朝鲜在面对西方列强与明治维新的日本的压力时,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利益,双方得以在外交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
总结而言,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康熙时期,清朝主动接触朝鲜,并加强了对其的保护;雍正时期,清朝对朝鲜的影响力减弱;乾隆时期,两国关系有所恢复,并在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咸丰时期,双方关系紧张,但也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不仅对双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也是东亚地区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为什么闭关锁国]朝鲜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质是怎样的
[朝鲜为什么闭关锁国]朝鲜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质是怎样的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相信许多人并不陌生。
自古以来,有不少国家都实行过闭关锁国政策。
就拿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清朝来说,由于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基本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自傲的清朝便认为自己国家物产丰富,生活富足,所以完全没有再和外国人进行贸易的必要了。
再加上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清政府便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虽然其本意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发展,却没想到在多年以后,严重限制了国家的进步,导致了清朝的落后与衰败。
人们不禁疑惑于闭关锁国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
明太祖画像有关闭关锁国是谁提出的问题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据史料记载,最先提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一心想恢复一种简谱的小农社会,他制定了限制中国人与国外交往的海禁政策,其实也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
而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有关闭关锁国的政策就更加激进了,也正是因此,加快了清朝衰败直至灭亡的步伐。
在《明太祖实录》这本书中,可以找到闭关锁国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答案。
书中记载当时实行海禁的禁令包括“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
”由此可以看出,闭关锁国的政策最初不仅是明太祖制定的,而且当时的海禁还非常的严格。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质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质是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社会,其经济模式就是自给自足式,与世界的经济往来很少。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说过,天朝地大物博,根本不需要与夷人互通有无。
康熙皇帝雕像闭关政策最初的实施与清朝收复台湾有关系。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台湾的郑经经常派兵骚扰沿海。
当时清廷正忙于同北方的葛尔丹交战,无暇顾及东南沿海,为了解除台湾的威胁,清朝实施海禁政策,不允许任何人出海,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起源。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起源于战争,但是其本质还是由封建经济的属性决定的。
在封建时代,商品非常少,商业并不受重视,因此经济的属性是自给自足性。
康熙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
康熙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康熙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为繁荣强盛的时期,其外交政策也是广泛深远的,为中国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康熙时期,中国处在本土外威胁的局面下,对外交政策可谓是相当重视,采取了许多合适的措施规避外来势力的挑战,维护了中国的国家权益,也使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一、康熙时期外交政策的背景康熙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当时的国家形势有关。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满族人的威胁下,对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都处于保持警惕态势,积极拓展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以防范这些外来势力对中国的侵略。
康熙时期的中国处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之中,在这个时期,官府和商家都非常依赖外部市场。
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都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二、康熙时期的对外关系1. 与鄂霍次克海沿岸部族的关系在康熙时期,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面临着满族人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威胁,康熙皇帝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与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各部族建立友好关系。
康熙帝与当时的满洲锦州将领达尔汗签订了《善后条约》,结束了大清和满洲部族之间长达50年的战争,这为康熙时期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并对于中国对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与俄罗斯的关系康熙时期,中国对待欧洲势力的态度异常复杂。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官僚和智将们对于欧洲国家持有相对开放的态度,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欧洲其他国家的拓展。
在其中,与俄罗斯的关系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康熙时期,中国和俄罗斯达成了交界条约,确定了边界,消除了两国之间的疑虑,为中俄两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3. 与荷兰的关系在康熙时期,荷兰与中国在贸易上进行了频繁的往来。
不过荷兰在当时仍是一个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小国,因此当中国对荷兰立场的转变对贸易关系产生影响时,荷兰不得不顺从于中国。
中国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了与荷兰的比较平衡、比较稳定的关系,改变了以往大清与荷兰单边往来起伏不定的情况。
康熙与乾隆时期的对外关系研究
康熙与乾隆时期的对外关系研究康熙与乾隆时期是中国清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与周边的国家以及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本文将探讨康熙与乾隆时期的对外关系问题。
一、中国在康熙与乾隆时期的地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在康熙与乾隆时期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通过对周边国家的控制以及对贸易的掌控,成功地维持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和平。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但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各地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对外贸易的开展,让中国的商品可以通过海上贸易和陆路贸易到达各国,同时中国也从海外进口了大量的贵重商品,扩大了市场。
中国在这个时期也非常重视文化和科学的发展。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非常支持文化和科学领域的研究,他们亲自下江南购买书籍、画像、古玩、字画等文物。
同时也支持经济发展和海外贸易,将海禁取消,鼓励商业贸易和农业发展。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康熙与乾隆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十分紧密。
中国通过和周边国家的贸易,使得这些国家越来越依赖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贸易的利益。
与俄罗斯的关系在这个时期,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极为重要。
由于双方的边界相邻,因此两国的关系一直都是影响周边国家关系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中国通过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获得了大量的北方物资,同时扩大了国内市场。
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外交接触,中国积极地与俄罗斯合作,保持和平稳定的边界。
康熙与乾隆时期,中国第一次签署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中俄之间的边界,巩固了两国关系。
与朝鲜的关系康熙和乾隆时期,中国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十分密切。
由于朝鲜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的支持,因此中国可以通过与朝鲜的贸易来掌控周边国家的经济。
同时,中国也在朝鲜采取了类似于保护国的政策,在军事和外交上积极地向其提供支持。
这种支持性政策,为康熙和乾隆时期的中朝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友好关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帝对朝鲜政策透析宋 慧 娟 内容提要 康熙帝为调整中朝关系的矛盾,在政治经济方面严格要求朝鲜遵守藩属国礼仪,在司法行政方面尽可能为朝鲜创造宽松、友好、亲切的氛围,在国防方面曲从朝鲜不情之请。
康熙帝运用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传统理念,把朝鲜拉回到“事大以诚”的轨道上来。
但是,由于康熙帝对朝鲜定位存在模糊认识,也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关键词 康熙帝 朝鲜 宗藩关系 清初中朝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主要原因:一是清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建立,是清太宗通过对朝战争实现的,朝鲜被迫称臣,对清政府抱有敌视态度。
二是有强烈“华夷之辨”观念的朝鲜,对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国的清政府怀有蔑视心理。
三是对大明王朝的追念和感戴,加剧了对清政府的反对情绪。
故此,朝鲜虽表面上称臣纳贡,但私下里仍奉大明王朝为正朔,如果有人在私人的书稿信函中用清朝年号,就会被斥责为“背驰义理”、“乖戾反常”,遭到千夫所指。
朝鲜反清复明的激昂情绪一直延续到康熙朝。
如何调整中朝关系,使之在宗藩体制框架内正常发展,不仅关系中朝两国关系的未来,而且关系到清朝在东亚宗藩体系中,能否树立宗主国威信的重要问题。
康熙帝励精图治,从多方面入手,主动缓和朝鲜的对立情绪,为清代中叶以后中朝关系的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留下一些历史的遗憾,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研究和借鉴。
一、对朝鲜的具体政策与措施 康熙帝即位后,针对中朝关系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如下一些基本政策与措施:1.政治方面严守宗藩礼仪规制 中朝宗藩关系确立以后,清政府参考明代则例,制定了朝鲜的藩封礼仪。
因朝鲜当时有不臣之心,康熙帝特别关注朝鲜态度的变化,把朝鲜是否严格遵守藩国礼仪,看成是对清政府态度是否忠诚的依据。
因此,朝鲜的文书中有几次用词犯讳,都遭到康熙帝的指责。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末,朝鲜奏请册立王妃,因奏文中的“后宫”二字,属诸侯不当用之称谓,且有“玄”字,犯玄晔的“玄”字讳,康熙帝十分不满,要求朝鲜国王肃宗予以解释。
①肃宗承认“前请封侧室张氏书,内又应避讳字样,不行避讳,又称德冠后宫,实属违例,惟候严加处分。
”康熙帝最终“从宽免议”②。
康熙三十四年十月,谢恩使给太子的笺中,因有“干蛊”二字,康熙帝认为“用字不合,殊欠敬慎”③,礼部议请罚该国王银1万两,并将进贡例赏“裁革三年”,康熙帝谕为“宽免”④。
康熙帝虽未对朝鲜犯讳进行责罚,但却向朝鲜提出警示,令其引以为戒。
2.经济方面坚持互市贸易 清代与朝鲜开放的边市有三处:在鸭绿江流域有中江市,在图们江流域有会宁市和庆源市(李朝又称之为北关市)。
边市贸易本为互惠互利之事,不仅会给双方商民带来益处,也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是,因朝鲜政府感到供应清方管理人员的食宿、牲畜的草料等是一种负担,便采取极端行为,请求罢市。
礼部议请罚银1万两,康熙帝没有同意,但“仍令照常贸易”。
⑤3.法律方面从轻从简处理中朝案件 清中前期,处理朝鲜案件最多的当属“犯越”。
中朝两国均禁民人越界往来,违者会受到严肃处理。
清政府规定,中国人为首者,发边远充军,从犯减等,地方官受到查处。
⑥朝鲜政府多次重申私越边界者斩首,⑦但此类案件仍然层出不穷。
无论是朝鲜依本国律法定案,还是由清政府司法部门审查定案,最后都要报请清帝裁决。
康熙帝定罪往往比三法司和朝鲜国王拟罪为轻。
康熙二十五年,朝鲜韩得完等二十八人越界采参,枪伤中国绘图员案,查勘使和三法司拟奏,将该国王罚银2万两,首犯与从犯俱拟立斩。
康熙帝最终降旨:“韩得完等六名,著处斩立决。
金太成等二十二人,俱从宽免死,减等发落,余如议。
”⑧康熙四十三年的金礼进案136和五十年的李万枝案,均属越界杀人的要案,康熙帝全都在国王拟罪基础上予以减等。
处理朝鲜案件的审查程序,以前由清帝派查勘使前往朝鲜调查核实,与国王共同拟罪,报请礼部与三法司签署意见,上奏康熙帝最后裁决。
康熙中叶后,改由两国官员在中国边城会审制,或令朝鲜国王查核后拟罪上奏,遵清帝谕旨办理。
这样既简化了办案手续,又避免了朝鲜接遇钦使之繁费。
⑨4.边疆管理方面曲从怀柔 康熙帝比较重视对中朝边界的管理。
康熙十八年,为防海贼,设堡于牛庄,改路经牛庄的朝鲜贡道于沈阳。
明清时期,中朝两国形成了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国境线的自然疆界,然而,两江交汇的长白山处水源不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曾派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会同朝鲜接伴使前往长白山查边,并伐石立碑。
⑩但是,康熙帝在加强中朝边界管理的同时,又出台一个与此矛盾的政策———东北封禁。
康熙七年(1668年),为保护满族“龙兴之地”,废除了顺治年间的《辽东招民开垦令》,开始封禁东北。
先后把鸭绿江及图们江沿岸中国一侧的大片土地列入封禁地区,严禁任何人自由进入。
东北封禁,既符合朝鲜历史上的北拓传统,又便利了朝鲜的北疆管理。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清政府在东北边疆的珲春设立协领并派兵管辖时,因士兵家属在图们江封禁区内搭建窝棚,开垦田地,朝鲜上奏清廷,极言“两处人烟相接,鸡犬相闻”,易使流民勾结犯案的弊端,恳请上国严明禁令,也使朝鲜免受惩罚。
1于是,康熙帝下令拆毁官兵和瓦尔喀人搭建的窝棚,毁其垦田,将之迁到珲春以东远离图们江岸的荒地聚居生息,且严禁嗣后在沿江近处盖房垦地,如有违者,官则参处,兵民治罪。
12康熙帝此举成为朝鲜后来屡请封禁的借口。
5.建立奖惩机制 康熙帝鼓励朝鲜的事大以诚,视朝鲜“恪尽藩守”的程度给予适当的奖惩。
奖励办法有减免岁贡和特赐。
藩属国向宗主国称臣纳贡,是宗藩关系的基本规则,而纳贡数量的决定权则在宗主国一方。
自崇德二年,清太宗明确规定了朝鲜岁币的品种和数量后,曾经有所减免。
康熙帝时,又施行两次大规模的减免。
第一次是在三十二年,因“朝鲜国世笃悃忱,进贡方物,克殚恭顺;倾复输应军需,捐进鸟枪三千杆,可嘉”,故谕朝鲜“年贡内黄金百两及兰青红木棉,嗣后永著停止”13。
第二次是在五十年,因朝鲜“恪循仪度”,有事必奏,将白金千两、红豹皮一百四十二张,永停贡献。
14二十五年,又谕礼部:“朝鲜国王谢恩谢罪,进献礼物,嗣后均停收。
”15间接减免了部分岁贡。
为了加大奖励力度,康熙帝还开创了特赐的先例。
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康熙帝特别送给肃宗八个字:“藩封世守,柔远恪恭。
”这在中朝关系史上实属首例,令肃宗受宠若惊。
16五十六年,又特赐朝鲜国王治疗眼疾的中药“空青”,17也是前所未有之事。
但是,对于朝鲜的严重违规犯罪,康熙帝开创了对朝鲜国王的罚银先例。
朝鲜国王共遭两次罚银。
第一次是在康熙五年,因谢恩使团成员朴善一在归国途中,从清国境内潜买禁物硫磺,国王被罚银5千,余者一概不论。
第二次在康熙二十五年,因韩得完等人越界采参并枪伤中国绘图员,朝鲜国王被罚银2万,除首犯斩立决外,余者减等发落。
二、康熙帝对朝政策的传统外交理念 康熙帝的对朝政策并非其原典创制,而是对中国传统外交体制和思想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1.坚持传统外交礼仪的理念 中国传统外交礼仪形成于周代,18是周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综合产物。
周克商及东征胜利后,大封同姓、异姓诸侯及前代帝王之后,作为周室的藩屏,受封之诸侯国便被称为藩国。
分封制使西周天子威仪大增,成为天下共主,所以周王室常被称为宗周,诸侯对于天子则是小宗。
这样君臣关系和宗法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了君臣之间的亲和力与等级观念。
与此同时,初步建立了天子之于诸侯的礼仪制度:(1)册封。
周王通过册封的形式,授给诸侯爵位和领地,表明受封者具有合法化身份。
(2)刑罚。
诸侯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或有不臣之心时,周王便可率军讨伐。
19(3)征调军队和力役。
天子出军作战,有征调诸侯军队之权。
若有重大工程项目,也向诸侯征役。
(4)设立监国、巡狩会同制度。
周王为了加强对藩臣的控制和管理,有时派监察官到藩臣领地监视其行动;周王也偶尔亲自走访视察诸侯领地,示恩威于藩国,此即巡狩会同制。
(5)哀恤。
藩属国对于宗主国的喜事与丧事都要派人前往庆贺或哀悼。
在强调周天子权力的同时,周朝还为诸侯规定了对天子应尽的职责,大体有如下几项:(1)朝聘。
诸侯到京畿述职谓之朝,使卿大夫代行者谓之聘。
(2)贡赋。
诸侯应定期向天子贡献土物特产,天子亦有回赠。
(3)与天子权力相适应的就是助兵勤王和贡献力役、贺礼哀恤等。
秦汉以降,把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运用到对外关系中,确立了以册封———朝贡为主体形式的宗藩体制,宗主国中国通过册封藩属国的国王、王妃、世子,承认其地位合法化;藩属国当奉中国为正朔,定期来华朝贡。
宗藩体制经过历代王朝的丰富和发展,到明清时期,礼仪制度更加完善,对使臣的路线、宴享次数、朝觐皇帝的礼节等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清朝又特别规定了朝鲜事大文书的写作程式。
137康熙帝对朝鲜政策透析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中的礼仪制度,在定宗藩伦理纲常,别长幼尊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康熙帝的推崇。
他说:“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
……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
”20因此,康熙帝严格要求朝鲜遵守传统的事大礼仪,不准朝鲜用词有丝毫的僭越。
不仅如此,在经济方面坚持互市贸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有其政治内涵。
无论是宋代与高丽,还是明代与朝鲜,都曾开展互市贸易,互市贸易作为宗藩关系的象征相沿成习,清初,被皇太极正式确定为朝鲜应尽的义务。
也就是说,在清代,互市贸易已被看成宗藩礼仪在经济上的表现之一,划入藩属国应行的礼仪范畴,中朝之间宗藩贸易的政治意义超越了经济意义。
康熙帝要求朝鲜知礼、尊礼,恰在于让朝鲜明确与清朝的关系是上下、长幼、大小相维的立体关系,而非平起平坐的对等关系。
通过对朝鲜的礼仪教化,达到使其认同自身名分,安于藩国地位的功效,以便中朝宗藩关系“维于可久”。
2.继承和深化传统外交政策的理念 中国古代传统外交政策无不体现出对藩属国实行安抚体恤的“字小之仁”,通常被称为道德外交。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向周边地区扩大宗藩体系的范畴。
一是以丰富的物产和先进的文化招徕“远方游夷”,使之主动来朝;二是以武力征伐为先导,继之以仁明德化为安抚,所谓剿抚并用,使之臣服。
但无论通过哪种途径,一旦关系确定,作为宗主国的中国都会向藩属国推行道德外交路线。
这是因为在早期人类文明国家中,几乎每个民族都存在着种族优越感。
犹太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希腊人把他们国土之外的地区称为“蛮邦”,中国则把周边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和国家视为“夷”,“尊华卑夷”观念便油然而生。
这种骄傲的文化优越感结合儒学宣扬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王者无外”的大一统观念,在中国封建帝王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就是要把中国的文明教化传播于“四夷”,达到天下大同。
如何使“德教溢于四海”,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