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与社会》教材问题答案汇总(8页)
初二下册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
![初二下册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f73f1fbe1e650e53ea9951.png)
初二下册历史与社会练习册答案【知识建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1954;互不干涉内政;1955;求同存异【基础夯实】123456DDBBCD7.(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求同存异8.【×】(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3)求同存异改为和平共处9.(1)申国*高度重视,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它是一部代表全国人民的宪法。
(2)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规定:①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水平提升】10.B11.(1)时间:20世纪50年代。
目的:为了促动我国同印度、缅甸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2)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过去50年中作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以及其他国际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中印两国都为发展中国家,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消除隔阂、坦诚互信,发展互利互惠的双边关系,成为睦邻友好的国家。
12.(1)南昌起义。
(2)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3)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4)事例:略。
(5)不怕困难,身先士卒;面临灾难,从容向前;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答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8cbf3f650e52ea551898e8.png)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1)(第五单元第1、2课)一、火眼金睛(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50分)二、尝试运用(每题2分,共8分)26、(1)√(2)√(3)○(4)×三、知识拓展(共42分)27、没落的贵族、新兴的商人、早期的资产阶级28、(1)因为欧洲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民主和自由。
“理性的阳光”指启蒙思想。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
(3)权力“制约与平衡”。
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
(4)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材料三侧重于如何保卫自由与人权。
29、(1)机户是指手工工场主,机工是指被雇佣者即工人。
(2)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30、(1)人类的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2)虽然哥白尼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观念不是武断的,他不依据权威、不迷信权威,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观察和证据的基础上,而不是直观和想象的基础之上的。
哥白尼的假说从客观上动摇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人们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1、(1)兜售赎罪券(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和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
(3)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32、(1)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指的是文艺复兴。
(2)因为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资本主义产生萌芽。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需要从思想上批判封建,追求未来。
所以,时代需要思想家,这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
(3)天文家:哥白尼;文学:莎士比亚;绘画:达·芬奇。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2)(第五单元第3、4课)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50分)二、连连看(12分)26、把下列战役与国家对应起来27、把下列文件与国家对应起来萨拉托加战役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纳西比战役法国《人权宣言》英国滑铁卢战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38分)28、客观条件:(1)技术的进步。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问答题精选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问答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daed814ff00bed5b9f31d86.png)
(5)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两种不同结果中,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答:(1)同盟会;中国共产党。
(2)同盟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二千多年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社会习俗变革。
(4)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依据: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人民成了国家主人。
(5)资产阶级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清朝中期,内外交困。
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问题一:材料一中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1分)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写出一人,1分)问题二:材料二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爆发于什么时候?由哪个阶层发起?(4分)问题三: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问题四: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到这次运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的什么精神?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问题五:材料二三中的事件发生至今有多少周年?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2分)问题六:以上材料中的两个事件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领域上的觉醒,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们分别在哪个领域的觉醒?(2分)答:问题一:洋务派,(1分)李鸿章、奕訢、曾国藩、左宗棠等(答对1个得满分1分)问题二:五四爱国运动。
(1分)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导学从书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导学从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b3dfe04a1b0717fd5dd8d.png)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导学从书参考答案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1、意大利,西欧。
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3、纺织、采矿、冶金、造船,英国、法国、德国。
4、B5、D6、C第一课第二课时1、工场手工业和商业,商人。
2、贵族,困境,没落。
3、D4、C5、D6、(1)英国政府重商,中国明朝政府轻商。
(2)英国的重商政策促进了整个社会对商业的重视,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中国的轻商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发展落后了。
第二课第一课时1、希腊罗马,人文精神。
思想。
资产阶级,宗教。
2、A3、C4、C第二课第二课时1、瑞士、英国,罗马教会。
2、B3、D4、B5、C第二课第三课时1、知识就是力量。
2、牛顿。
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
3、B4、D第二课第四课时1自然,社会。
法则,思考和判断。
2、伏尔泰,卢梭。
3、B4、B5、C6、B第三课第一课时1、丝绸、瓷器、宝石、香料。
2、葡萄牙、西班牙。
3、哥伦布;麦哲伦;迪亚士。
4、各个大陆之间,人们的眼界,人类文明5、B6、D7、B第三课第二课时1、饮食习惯、营养结构,生活条件。
2、科技成果,精良的武器,欧洲。
3、C4、B5、A6、D7、D8、C第三课第三课时1、葡萄牙、西班牙,非洲、亚洲。
2、英国,日不落。
3、A4、C5、C6、D第四课第一课时1、A2、D3、D4、参考教师教学用书P54第四课第二课时1、 D 2.、C 3、C 4、奥巴马2009年-2012年 5 、略第四课第三课时1、C2、D3、A4、A5、略第五课第一课时1 、D 2、 C 3、 C 4 、A第五课第二课时1、 D 2 、C 3、 D 4、略第五课第三课时1、A 2 、 C 3、(1)中国的专制皇权高度加强(2)黄宗羲(3)反对封建专制,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黄宗羲这一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对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课第四课时1、A2、 D3、略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1、 C 2 、C 3 、A4、 B 5、略第六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课中交流。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4篇)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a5f09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1.png)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4篇)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篇一一、选择题1—5bbcdc6—10dabcd11—15adbcc16—20caada21—25 dabdc26—30ddacd二、非选择题31、〔1〕闭关政策;目的是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要外来商品可以自给自足。
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惹事”,推翻它的统治。
〔2〕正面的影响:是在西方殖民者企图打进中国市场,展开侵略活动时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反面的影响:a、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消费的开展和技术的进步。
b、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同外国进展科学知识和消费技术的交流,其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32、〔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2〕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后果:只顾读书,不务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33、(1)现实生活中有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2分〕(2)漫画中的人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1分〕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4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允许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漫画中人物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是错误的〔2分〕;〔3〕我们不权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我们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4分〕。
34、〔1〕私人信息如家庭地址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等,私人领域如住宅等〔2分〕〔2〕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的〔1分〕,但他们进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同时也失去了同学们的信任,说明他们缺乏隐私意识。
〔1分〕这既是违犯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课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课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1b7748e9951e79b892721.png)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课练答案(八年级)第六章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兴起(二)“科学的世纪”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B2、C3、B4、A5、A6、B7、C二、填空题8、机器生产,手工劳动,棉纺织业9、科学,大学10、蒸汽机,蒸汽时代11、达尔文,《物种起源》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B2、A3、C4、B5、D二、非选择题6、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7、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蒸汽机车——史蒂芬孙水力纺纱机——阿柯莱特;蒸汽机——瓦特8、(1)蒸汽机;瓦特;积极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2)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又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八年级)第六章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四)人在工厂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A2、A3、B4、A5、C二、填空题6、电力,电气时代7、福特,汽车大王8、爱迪生9、标准化生产方式,流水线生产方式10、发电机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D2、C3、D4、C二、非选择题5、发电机——西门子;早期汽车——卡尔·本茨;电动机——格拉姆电灯——爱迪生;飞机——莱特兄弟;电话——贝尔6、(1)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2)略(八年级)第六章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一)地球变小了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D2、B3、B4、C5、A二、填空题6、天演论,严译八大名著7、雅典,北京8、《茶花女》,《伊索寓言》,《鲁宾孙漂流记》,《唐·吉诃德》课后作业1、B2、B3、D4、A5、(1)主导;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所以英国凭借其工业化的优势在世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2)整体世界形成;新的工业革命完成6、(1)19世纪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西方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如严译八大名著英国的工业文明在印度传播,如铁路、邮政、电报(2)经济:中国的纺织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文化: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体育:第28界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政治:朝核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八年级)第六章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三)挑战与回应当堂练习一、选择题1、A2、C3、A4、B5、C6、C7、C二、填空题8、海外市场,原料产地,帝国主义9、英国课后作业1、D2、B二、非选择题3、(1)明治维新(2)1868,资本主义性质(3)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4)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向西方学习,采取易服、改历、剪发等措施,效仿西方建立学校教育体系(5)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
历史与社会八下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下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4f9ad550e2524de5187e65.png)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
8.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肃清东南沿海 的倭寇;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5——1689年,清军抗击沙皇俄国入侵,发动雅克萨 之战,取得胜利,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9.(1)明朝是以增修和加固长城的方式来防范北方游牧 民族入侵;清朝则是采用联络感情、以德化人的怀柔政 策对待游牧民族。 (2)明朝的更有利,因为长城的修建有效保护了中原地 区经济的发展,迫使长城北部的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 发展贸易,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利于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建发展。 或清朝的更有利,清朝采用怀柔政策,利用文化认同,成 功的统治了蒙古族和藏族等,对边疆进行了有效管理。
(3)英国政府支持对外殖民扩张。英国积极对外进行殖 民扩张,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3.(1)南美。甘薯高产且适应性强。为粮食增产开辟 了新途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5世纪以来中国因人口不 断增长而产生的粮食短缺问题。 (2)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3)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许多原来的农村 逐步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4)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工商业市 镇逐步形成。 24.(1)满族。努尔哈赤、皇太极等(2)《尼布楚条约》 (3)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台湾府。 (4)如:最严重的危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 位,导致工业化水平低下。
(3)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统治阶级极端腐 败;②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一些 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新兴的的市民工商阶层利益, 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 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8.①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力量弱小,使得早期民主思想 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②由于中国 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他们无法从根本 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框架,因此无法建立起新的 伦理学体系。③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6.P18页第二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一章复习资料(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一章复习资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b1b11f78a6529647d532f.png)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出品人:郑若莹一、是非判断题: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2、近代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虽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它仍是中国抵制外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3、 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没有领土要求。
4、 外国人只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
5、 根据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
6、 近代战争赔款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7、 近代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
8、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铁路的控制来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9、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加速中国文明进程。
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方式“是以华制华”。
1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2、 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发生于19世纪90年代。
13、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14、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15、 义和团运动貌似爱国,实则祸国、害国。
16、 1919年以前的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根源在于经济技术的落后。
17、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8、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所以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B、日本C、沙俄D、法国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 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 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5、 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期间。
精讲精练历史与社会八下电子书
![精讲精练历史与社会八下电子书](https://img.taocdn.com/s3/m/0a0fea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5.png)
精讲精练历史与社会八下电子书1、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和出现华北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单选题] *A. 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 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C.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政策(正确答案)D. 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2、65.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反抗腐败的东汉政权的农民大起义爆发。
造成东汉后期朝政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正确答案)C.地方军阀长期割据D.佛教道教广泛传播3、“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因为( ) [单选题] *A.全面复兴古代希腊罗马B.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C.是反封建教会的新文化运动(正确答案)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 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B. 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C. 英美等外国势力进行武装干涉D. 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正确答案)5、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边疆的管辖。
下表中所列内容对应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B(正确答案)CD6、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
”这里对希腊的赞美是基于它( )。
[单选题] *A.是古代大河文明典范B.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正确答案)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D.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之间从合到分,然后再合,再分。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单选题] *A. 社会主要矛盾(正确答案)B. 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C.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 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8、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流得艺术成就是()[单选题] *A. 书法艺术B. 文学艺术C. 石窟艺术(正确答案)D. 绘画艺术9、64.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突出的朝代是()[单选题] *A.秦朝B.西汉C.东汉(正确答案)D.北魏10、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单选题] *A.汉武帝B.王充C.张衡D.董仲舒(正确答案)11、63.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人教版八下史社(历社)常见问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下史社(历社)常见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f0792ca76e58fafab0033f.png)
八下人教版史社常见问题1、评价科举制:科举制以考试的成绩来选拔官员,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官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但明清八股取士则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力,阻碍了社会进步。
2、评价明清封建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
文字狱还造成了社会恐怖,阻碍了社会进步。
(这一时期,欧洲却进行了思想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及军事指挥失当。
4、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观点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②都是以清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③都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⑤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⑥虽然都失败了,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①国际环境不同,前者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后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②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
③目的不同,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④性质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改革。
⑤内容不尽相同,前者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后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⑥影响不同,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影响大。
5、维新派和革命派各自的政治目标是什么?它们采用了什么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维新派——目标: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方式:改良、(改革、变法)革命派——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方式:革命,暴力手段6、抗战胜利的意义(1)国内: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2)国际: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7ce53951ed9ad51f11df2e9.png)
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A. 洋务运动时期B. 甲午战争时期C. 鸦片战争时期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2.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派主张的是()A. 还我青岛B. 振兴中华C. 自强、求富D. 师夷长技以自强3.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
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4.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 “民主”与“科学”B. “自由”与“平等”C. “扶清灭洋”D. “自强”与“求富”5.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的湖南人是()A. 魏源B. 曾国藩C. 左宗棠D. 谭嗣同6.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7.图是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的题为《急起直追》的时政漫画,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船。
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A.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B.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C. 中国帆船的航速远不如西方国家的货轮D. 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紧迫性8.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A. 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C.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D. 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9.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0.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A.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B. 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C. 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D. 统一战线的道路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95分)11.“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
历史与社会八下知能知识要点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下知能知识要点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8b31e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6.png)
历史与社会⼋下知能知识要点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知识与能⼒训练》⼋年级下知识要点参考答案第五单元⼯业⽂明的来临第⼀课⼯商业的兴起第1课时⼯⼚从这⾥发展⽽来1.家庭;⼩;低;劳动2.商业;市场;⼤;⼿⼯⼯场3.14;意⼤利;明清4.⼤;分⼯合作;⽣产5.⽣产;⽣活;贸易6.纺织;采矿;冶⾦;造船;英国;农业;农业第2课时商⼈的地位变了1.商⼈;国王2.⼿⼯⼯场;商⼈;资产阶级3.农民;⼯⼈;⼯作;⼯资4.⼯商;商⼈;商⼈;关卡;⼯匠;财政5.贵族;经济;⼯商业第⼆课冲破思想的牢笼第1课时蒙娜丽莎的微笑1.(1)⼿⼯;⼯商;思想⽂化;⾃由;民主;科学(2)中世纪;天主;“上帝”;14;意⼤利;资产阶级;作⽤;需要2.希腊;罗马;⼈⽂;⽂艺复兴;法国;德国;英国;⼈性;教会3.达芬奇;蒙娜丽莎;莎⼠⽐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思想解放;新兴资产阶级;宗教愚昧第2课时“教皇的奶⽜”的解放1.天主教会;赎罪券;德国2.平等;瑞⼠;英国第3课时近代科学的诞⽣1.⽣产⼒;⾃然;⽂艺复兴;英国;培根;知识就是⼒量2.地球;哥⽩尼;⽇⼼说;太阳;科学⾰命的开端3.宇宙4.⽜顿;万有引⼒5.⾃然界;技术第4课时理性之光1.光明;182.社会;社会;思考;判断;启蒙3.伏尔泰;天赋⼈权;⾃由;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卢梭;⼀切权⼒属于⼈民;⼈民主权4.思想(理论);资产阶级第三课世界开始⾛向整体第1课时新航路的开辟1.黄⾦;《马可·波罗⾏记》2.指南针;造船;航海;地圆;西班⽛;葡萄⽛3.15世纪;印度洋;美洲;印第安⼈;达·迦马;印度;麦哲伦的船队第2课时全球联系的加强⾛向整体;美利坚;咖啡;茶叶第3课时⿊⼈是怎样来到美洲的1.印第安⼈;阿兹特克2.16;奴⾪;⾮;⼀亿;美;欧3.西班⽛;葡萄⽛;荷兰;法国;英国;财富4.种植园;美洲;拉丁美洲5.海上马车夫;⽇不落第四课资产阶级⾰命:新体制的创⽴第1课时议会对王权的胜利1.查理⼀世;资产阶级;贵族2.1640;王权3.内战;克伦威尔;查理⼀世4.资产阶级;不流⾎;权利法案;君主⽴宪第2课时历史上第⼀位总统的产⽣1.资本主义2.英国;北美;波⼠顿3.1775;来克星顿;来克星顿;4.1776;7;4;独⽴宣⾔;英国;5.⼤陆;华盛顿;萨拉托加;美国6.资产阶级;民族7.共和;华盛顿第3课时忘我献⾝的法国公民1.君主专制;第三;农民2.1789;7;14;巴⼠底狱;国庆;巴⼠底狱;⼈权宣⾔3.巴黎;共和国;4.《马赛曲》5.三;罗伯斯庇尔6.封建专制;欧洲;资产阶级;⼈民群众7.拿破仑;滑铁卢第五课⾯临挑战的中国第1课时最后的盛世1.朱元璋;明;清军;清朝2.2;33.丝织;棉纺织业;湖⼴熟;天下⾜;制瓷;造船4.徽商;晋商5.⼀;出超;丝绸;茶叶;瓷器6.农业;男耕⼥织、⾃给⾃⾜第2课时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真;蒙古;长城;康熙2.联姻;宴饮;围猎;⼟尔扈特;乾隆3.佛;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4.雍正;改⼟归流5.准噶尔;回部6.葱岭;西伯利亚;太平洋;海南岛7.康熙;尼布楚条约第3课时专制帝国1.丞相制度2.特务;锦⾐卫;东⼚;西⼚;东⼚;西⼚;锦⾐卫3.军机处4.⽂字狱5.“四书五经”;⼋股⽂6.黄宗羲第4课时来⾃海上的挑战1.⼯商业;国⼒;郑和;七;⾮洲;地中海2.经济⽂化;加强同海外各国;海外贸易3.天主教;利玛窦;⼏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西⽅⽂明4.澳门;荷兰;郑成功;台湾府5.外国侵略;统治的不稳;海禁;⼴州;⼴州⼗三⾏6.马戛尔尼;海外市场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业⽂明浪潮第⼀课改变世界的⼯业⾰命第1课时⼯业⾰命的兴起1.18;海外市场;市场;⽣产技术;⽣产⼒2.18;60;英;棉纺织;机器;⼿⼯;⼯业;科学;技术;蒸汽机;蒸汽3.蒸汽机;煤;⽊柴;纺织;冶铁;采煤4.1814;斯蒂芬孙;18255.19;德国;法国;美国;19;40;英第2课时“科学的世纪”1.科学技术;⼤学2.⾃然科学;理⼯;⼤学3.煤⽓;汽油;柴油;热;机械动⼒;内燃机;科学的世纪第3课时⼯业⾰命的新阶段1.19;科学理论;技术;电⼒2.电;蒸汽3.格拉姆;功效⾼;污染⼩;应⽤范围⼤;使⽤便利4.磁铁产⽣电;发电机5.美;爱迪⽣6.爱迪⽣;输电⽹络;⼯⼚;家庭中;电⽓7.化学;⽯油;汽车;美;德;电⽓第4课时⼈在⼯⼚1.⼯⼚;⼿⼯⼯场2.农业3.⼯业⽣产4.亨利·福特第⼆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第1课时地球变⼩了1.⼯业⾰命;⽣产⼒;整个世界;交通;通信2.⾮洲;美洲;亚洲;⼯业品;⼯⼚;国家贸易;统⼀3.⽕车;轮船;美4.先进思想;科学技术;⽣活⽅式5.奥林匹克6.20第2课时⽂明与野蛮交织1.资本主义;海外市场;原料产地;192.英;铁路;统⼀邮政;电报;⼯业⽂明3.17;194.⼯业;⼿⼯业;原材料;财富第3课时挑战与回应1.⼯业⽂明;殖民掠夺;亚⾮拉2.海地;法国3.明治;欧美;藩;县;宪法;西⽅;⼯业企业;欧美;学校教育;风俗习惯;⽣活⽅式;改历;易服;剪发;明治维新;落后;经济;军事实⼒;⼀;⼯业第三课汇⼊⼯业⽂明⼤潮的中国第⼀课时屈辱的岁⽉1.打开中国市场;鸦⽚;1839;林则徐;虎门;18402.⼴州;定海;⽩河⼝;北京;道光;林则徐;18413.1842;南京条约;⾹港岛;2100;⼴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4.美;法;独⽴⾃主;半殖民地半封建5.打开中国市场;侵略权益;1856;英;法;圆明园;北京条约;天津;九龙半岛;华⼯;800;半殖民地半封建化6.明治维新;1894;甲午战争;1895;马关;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通商⼝岸;;⼯⼚;2亿;3000万7.租借地;势⼒范围;⽠分中国第2课时悲壮的抗争1.关天培;邓世昌;台湾;徐骧2.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清政府;外国⼊侵者;华尔;洋枪队第3课时1.林则徐2.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3.19;60;90;⾃强;求富;洋务;洋务;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军事;军队;南洋;北洋;福建;民⽤;学堂;留学⽣;同⽂馆4.⼯业;西⽅事务;甲午第4课时1.公车上书2.1898;光绪;维新派;“戊戌变法”;慈禧3.孙中⼭;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统⼀;全国;资产阶级4.1911;10;10;武昌;清政府;⾟亥⾰命5.共和;南京;孙中⼭6.君主专制;民主共和;孙中⼭;袁世凯7.1912;2;12;宣统;北洋政府第四课⼯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1课时⼯业化和城市化1.农业;⼯业⾰命;⼯业;农业2.机械;化学3.农民;⼯业4.第⼀;第⼆;第三5.城市;城市6.城市病第2课时1.物质⽣活⽔平;畜牧;冷藏;⾷⾁;⼤众化;新鲜⽔果;饮⾷结构2.医疗;霍乱;伤寒;寿命3.⽣活质量;伦敦4.家庭;社会;劳动;平等;美;3;85.劳动者;⼩学义务教育6.城市;⽂化;⼤众传媒7.等级;简朴实⽤第3课时1.狄更斯;财富;两极分化2.资产阶级;⼯⼈阶级;所有;劳动⼒;雇佣;⼯资报酬;经济;政治3.资本主义;傅⽴叶;圣西门;欧⽂;统治者;富豪;空想社会主义4.德意志;马克思;恩格斯;⼯⼈;⼯⼈阶级;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第七单元第⼀课全球性的震荡第1课时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1.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军事集团;殖民地;德国;奥匈帝国;意⼤利;英国;法国;俄国;1914;1918;凡尔登;坦克;飞机2.德意⽇法西斯集团;1939;1945;犹太⼈;奥斯维⾟;犹太⼈;法西斯侵略与法西斯侵略;斯⼤林格勒;意⼤利;德国;⽇本3.第2课时令⼈谈虎⾊变的经济危机1929;1933;4;时间长;范围⼴;破坏性强;⽣产过剩;德国;⽇本;意⼤利;法西斯;法西斯专政;策源地第⼆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1课时理想变为现实的⼗⽉⾰命1.⼀;沙皇;资产阶级2.列宁;资产阶级民主⾰命;社会主义⾰命3.“阿芙乐尔”;⼗⽉社会主义⾰命4.列宁;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地法令;社会主义5.⼗⽉⾰命;俄国历史;⼈类社会第2课时“西亚病夫”的崛起1.西亚病夫;凯末尔;国民公约2.破除落后的习俗;提⾼民族⽂化⽔平;推动⼯业的发展第3课时改⾰弊端的罗斯福新政1.1929;胡佛总统2.政府;最低⼯资;最⾼⼯时;组织起来和雇主集体谈判;以⼯代赈;⽥纳西;社会保障制度3.罗斯福积极改⾰的精神;资本主义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第1课时中华民族的觉醒1.新青年;陈独秀;李⼤钊;胡适;鲁迅2.胡适;狂⼈⽇记;民主;科学;儒家学说;是⼀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db9dc28ea81c758f57877.png)
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八年级下)参考答案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1.意大利小作坊工厂2。
A3.B4.填表:生产方式规模大小产量高低是否分工合作业主是否参加劳动是否雇佣工人小作坊小低否是否手工工场大高是否是5.手工工场生产效率更高,手工工场中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新生产关系。
6.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如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下令取消关卡,接纳有技术的外国工匠,在政府中重用商人,让他们直接参与财政政策的制订等。
7.贸易8.D 9.②③①④10.连线:工匠手工场主资产阶级贵族商人农民雇佣工人无产阶级11.连线:贵族有钱没地位开始经营工商业商人没钱有特权地位步步提高农民没钱没地位勉强维持生活雇佣工人12.(1)哥伦布赞美金子,莎士比亚批判金子,一褒一贬。
(?)金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金子不仅能提高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而且金子是动力,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发展生产力。
比如开辟新航路、促进对外贸易等。
另一方面,许多人把追求金子作为自己的人生最大目标,使那个社会出现了许多丑恶的拜金现象。
(?)略。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14 意大利思想新兴资产阶级宗教愚昧2.德国3.马丁路德新教德国罗马教会4.理性启蒙运动5.B 6.B 7.A8.A9.文艺复兴前,人们畏惧大自然,在自然现象面前,人类难以有什么作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自然是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认为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10.(1)面对事实,追求真理,永远向前,不断进取。
(2)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指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因为宇宙是无限的。
11.C 12。
D 13。
C14.领域人物国别贡献文学艺术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自然科学哥白尼波兰“日心说”牛顿英国万有引力定律社会科学伏尔泰法国天赋人权卢梭法国人民主权思想15.艺术:米开朗琪罗—意大利—《大卫》文学:但丁—意大利—《神曲》自然科学:布鲁诺—意大利—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社会科学:狄德罗—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代表16.略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1.新航路的开辟2.C 3.D4.航海家到达地区开辟航线哥伦布好望角欧——亚达?伽马美洲大陆欧——美迪亚士印度欧-美-亚-非-欧麦哲伦船队麦哲伦海峡、菲律宾欧——非5.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航海知识增加;中国的指南针的传入;人们开始接受地圆学说;一些国王为寻金对远航有支持;涌现五指出色的航海家等等。
八下《历史与社会》教材问题答案汇总(8页)
![八下《历史与社会》教材问题答案汇总(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0700ed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9.png)
八下《历史与社会》教材问题答案汇总(8页)想一想,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明末农民起义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是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
你认为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军事防御,但其客观效果却是为边民提供了交往的场所,使双方能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通有无,在民族交融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说说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清朝前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长期顺差(出超)状态,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荣体现在农业的兴盛、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经济的繁荣以及海外贸易的发达等方面。
为什么八股取士毒害的是所有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而秦始皇“坑儒”事件,所害的只有400多人?八股取士毒害的是所有想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而秦始皇“坑儒”事件所害的只有400多人,是因为当时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对完善,而秦始皇的行为是个别事件。
结合科举制度的演变,说说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批评八股取士并不意味着完全反对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制度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但是,观点一认为科举制度历史贡献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二也是正确的。
明清之际,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了怎样的挑战?在明清之际,人们对商业和商人的评价出现了新的动向。
例如,徽州人们认为经商是谋生的最佳手段,走仕途反而不如经商。
黄宗羲认为商业和农业一样重要,而王夫之则充分肯定了商人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分析导致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包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日益提高;晚明以后,四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明清人口增加迅速,但科举名额并没有增加,走科举之路的机会降低;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特别是商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包括:决策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助长官场唯上是从之风,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深远影响导致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后习题答
![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后习题答](https://img.taocdn.com/s3/m/c750d2d65022aaea998f0fef.png)
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后习题答岳麓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知识巩固题。
答:第4页两段(分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第二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第8页课中题。
答:1.对中国来说,唇亡齿寒,侵略者的战火蔓延到中国大地上,新生的人民政权将受到严重威胁,中国人民有可能重新回到屈辱和痛苦的昨天。
2.对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来说,朝鲜如果被颠覆,社会主义力量将受到严重损伤。
二.第10页课中题。
答:1.过去清政府等反动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不敢面对强敌;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毫不妥协,敢于斗争。
2.旧中国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弱,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
●三.畅想天地题。
答:1.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4.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敢于胜利的精神。
第三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一.第13页课中题。
答:1.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在土地改革中,依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可减少阻力,从而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2.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的土地占有情况、封建剥削状况都不一样,因而土地改革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
3.新解放区各地的农民对土地改革的认识、态度、要求等也不一样,这同样要求在土地改革时,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
4.新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情况不一样。
▲二.温故知新题。
答:1. 第13页第二段。
2.顺利完成原因:①国家政权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②党中央好人民政府在土地改革中正确决策。
③《土改法》提出的目标明确,政策科学,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④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工作深入细致,方法得当。
⑤土改符合广大农民的要求,得到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
●三.畅想天地题。
答:第1问答案略。
●2.重要性:①土地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源。
②对土地的占有、开发,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6.1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6.1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76a86cf5f0e7cd185253651.png)
6.1走出中世纪的蒙昧一、单选题1.文艺复兴的先驱的代表作是()A. 《天方夜谭》B. 《资本论》C. 《医典》D. 《神曲》2.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最伟大的作家,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间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他是()A. 克洛维B. 汉拉比C. 德谟克利特D. 莎士比亚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A. 理性主义B. 共产主义C. 浪漫主义D. 人文主义4.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这说明文艺复兴实质上是()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兴起C. 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D. 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5.14-16世纪流行的一首诗:“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反映的是()A. 人文主义B. 专制思想席C. 神权思想D. 写实主义6.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制学校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可见,这一时期人们()A. 崇尚尊君尚武精神B. 渴望死后升入天堂C.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D. 推崇教廷苦行禁欲7.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人们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观念,要求摆脱封建教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掀起了一场以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由此不能得出的解释是()A. 文艺复兴的背景B. 文艺复兴的时间C. 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D. 文艺复兴的性质8.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思潮是()A. 人文主义B. 理想主义C. 自由主义D. 社会主义9.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
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
此画众神形象特点反映了当时()A. 人文主义思想潮流B. 天赋人权的政治主张C. 奢糜、享受主义泛滥D. 自由主义社会主流10.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课课练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课课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ac2067b84ae45c3b358cc1.png)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课课练参考答案第五章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一)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当堂训练1.B2.B3.A4.B5.C6.A7.A8.商业手工工场9.生产效率生活贸易10.冶金英国法国德国课后作业1.A2.B3.C4.C5.B6.(1)手工作坊:ACEGKL (2)手工工场:BDFHIJ7.规模大、不仅雇佣男工,还雇佣女工和童工;分工合作(二)商人的地位变了当堂训练1.A2.B3.C4.C5.B6.资产阶级7.贵族课后作业1.B2.A3.C4.C5.A6.(1)重商(主义)政策商人的经济实力迅速壮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2)英国大力发展工商业,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发展。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一)蒙娜丽莎的微笑(二)“教皇的奶牛”的解放当堂训练1.C2.B3.A4.C5.B6.思想文化宗教愚昧民主7.思想解放意大利8.奶牛马丁·路德宗教课后作业1.C2.B3.A4.C5.B6.C7.(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2)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马丁·路德。
8. (1)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被淹没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即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统治;(2)文学:《神曲》;艺术:《蒙娜丽莎》或其他符合题意的成就。
(三)近代科学的诞生(四)理性之光当堂训练1.A2.B3.C4.C5.C6.日心说科学革命7.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8.近代科学技术发明9.启蒙平等民主 10.旗手天赋人权课后作业1.A2.A3.C4.C5.(1)材料一:文艺复兴;材料二:启蒙运动(2)核心内容: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
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
(3)伏尔泰、卢梭。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一)新航路的开辟当堂训练1.A2.B3.B4.A5.B6.C7. 丝绸、瓷器、宝石和香料8.葡萄牙西班牙9.意大利美洲 10.眼界文明课后作业1.C2.B3.B4.C5.C6.A7.迪亚士达·迦马麦哲伦8.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9. (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绕到东方。
八(下)历史与社会【人教版】答案
![八(下)历史与社会【人教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0d4ef8bd63186bcebbcd5.png)
八(下)历史与社会“教材活动思考题和课后自我测评”参考答案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1、对比图5-1与图5-2,讨论作坊与工场的不同。
场地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不同、生产的人数大不相同。
从两幅图潜藏的信息反映出:①手工作坊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是人身独立的,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工资。
②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生产,手工工场主基本不参加生产劳动。
③手工工场生产的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的最大不同是手工工场工人是被雇佣者,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这种关系完全不同于农耕时代的作坊主与学徒、帮工的关系。
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英国呢绒的产量,促使英国海外贸易发展到全球;还促使社会的阶级、阶级结构等发生了变化。
)3、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出现了哪些新的阶层?发生了哪些变化?商人、贵族和农民发生了变化。
其中①商人的变化: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经商改变为双重身份,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担任英国伦敦市长。
②贵族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
③农民的变化: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
这些变化促进了新的阶层的产生,即早期资产阶级与早期工人阶级。
4、P7-8页的问题答案:P7这一时期商人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地位显赫。
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P8○伊丽莎白女王重视工商业的政策不仅有利于商人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更使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商人地位的变化,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商业的重视,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P10:○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P3想一想,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P6你认为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修筑长城的主观因素是军事防御,其客观效果却是为边民提供了交往的场所,使双方能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通有无,在民族交融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P11说说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清朝前期的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出超),经济实力居于世界前列。
归纳一下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农业的兴盛,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达P14为什么八股取士毒害的是所有力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而秦始皇“坑儒”事件,所害的只有400多人。
P14结合科举制度的演变,说说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顾炎武这种批评不合理”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顾炎武批判八股取士,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科举制度。
但是,观点l肯定科举制历史贡献的观点是正确的。
观点2正确。
P15明清之际,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了怎样的挑战?人们对商业和商人的评价出现新动向。
如徽州,人们认为经商是谋生的最佳手段,走仕途反而不如经商。
如黄宗羲认为商业和农业一样重要。
如王夫之充分肯定商人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分析导致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日益提高。
(2)晚明以后,四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3)明清人口增加迅速,但是科举名额并没有增加,走科举之路的机会降低。
(4)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特别是商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P23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1.决策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2.助长官场唯上是从之风,贪污腐化之风盛行3.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P23清朝统治者对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有哪些担忧?(1)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还与农业争劳力;(2)工商业发展易助长奢华风气;(3)跨州县招募工人,给社会管理带来隐患。
P23清政府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会有什么后果?1.导致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2.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3.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P26说说“乾隆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2.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农耕文明达到鼎盛,人口增长。
3.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4.文化繁荣P27资料反映了乾隆时期哪些方面的危机?①人口增长过快②官场腐败③思想控制严密④工业化水平低,中英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开P27最严重的的危机?理由。
④,世界工业文明迅速发展,而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重农抑商,使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落后要挨打。
P28的观点1、2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1、2都比较笼统,易以偏概全。
对领土要求应断然拒绝,在抵制西方殖民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对改善贸易要求,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不应闭关自守,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P28在你看来,马戛尔尼携带这些礼品用意是什么?向中国显示西方文明的先进,改善中英关系,达到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
P28乾隆观看军舰模型后的反应说明了什么?乾隆对英国野心有所认识,但仍自信大清帝国的实力可以抵御外来入侵,反映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P29中西文化习俗差异:资料1、3 中西发展程度差异:资料2、4、5、6以上哪些差异会对中西实力对比产生决定性影响?理由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程度。
理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进步了,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腾飞,而科技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P30自我测评:1.(1)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2)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3)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4)修建避暑山庄,加强清朝统治者同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联系(5)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6)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第4(1)题:(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2)罢丞相,六部分理朝政并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强化君权的措施。
(3)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的皇权不断加强,到明太祖废丞相,到达一个新的高峰。
第六单元P33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希望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和香料等产品,传播基督教。
P33为什么欧洲人能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1.科技因素:当时的欧洲人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当时欧洲人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多桅帆船;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地圆学说盛行;2.其他: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P3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重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跨大西洋贸易活跃;绕过非洲南端前往东方的航线繁忙;美洲西岸与东岸的跨太平洋贸易兴起。
P36人文主义的内涵: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颂扬人的力量和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赞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
P37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认同。
因为中世纪处在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人性受到教条束缚和压抑,而文艺复兴宣扬人性。
(中世纪镶嵌画中人物头顶都有光环,面部轮廓模糊,没有表情。
身体比例不协调;蒙娜丽莎面部表情丰富,双手富有质感,画面层次分明,背景是优美的风景,有立体感。
)P38结合材料,说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匠对人的认识与教会所宣传的思想有什么不同?P39人民知道,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们给哥白尼的学说以很高的评价,这是为什么?1.哥白尼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挑战传统的理论2.哥白尼拥有超出常人的科学胆识。
当时大多数人相信地心说,地心说更符合人们的观念3.哥白尼开启了科学革命,他是近代第一个明确提出“日心说”的人4.经开普勒、伽利略等人证实,哥白尼的理论5.哥白尼“日心说”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P40说明科学再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1.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2.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人的辛勤努力、付出P41牛顿所说的巨人们是指那些人?牛顿怎样看待自己的成就?指牛顿之前的众多科学家,正式那些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为牛顿的发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巨人有哥白尼、开普敦、伽利略等人。
他认为所取得的成就是以所有前人的努力成果为基础的,体现了谦虚的品质P42伏尔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追求的自由主要是思想与言论自由,要把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最终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
P42结合孟德斯鸠的话,你觉得真正的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不是。
自由是有限度、有条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
P45根据《权利法案》的规定,革命后英国国王和过去专制君主的权限有哪些不同?P48英国和美国政治体制的差异P48华盛顿举动的评价维护共和体制,不贪恋权位的高尚品德P50<人权宣言》的内容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人》是以启蒙思想为基础、以美国的《独》为范本制定的纲领性文献,反映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从形式的内容很多方面也体现了美国革命的影响。
P53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比较P54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是什么?还有什么动机?观点1: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观点2:宣扬国威。
观点3: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观点4: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P54你认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什么不同?前者出于政治、军事目的,经济动机很弱。
后者主要是受经济利益驱使。
P55评价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性质与影响?P56新航路开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新航路开辟后的正面影响: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物种交流的频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后的负面影响:疯狂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屠杀殖民地人民,贩卖黑奴。
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第七单元P书59: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会在英国发生?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
2.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扫除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
(前提)3.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4. 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
5.英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6.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P书60: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的商品很丰富;②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观念。
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①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奠定现代生活的基础。
③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出现机器生产和工厂,开始城市化进程,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进入工业文明。
④社会结构日益简单化,出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逐渐尖锐。
⑤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交通运输条件发展,世界贸易扩大,殖民扩张加快,加深西方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
⑥造成住房、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条件:①进行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条件。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思想条件。
P书65:读了上述这段话,作为中学生的你,有什么感受?从小具有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P书68:德意志统一的影响:①结束德国政治上长期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②德国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同时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普鲁士的旧制度依然存在,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德意志帝国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P书68: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有,教育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的实力P书69: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黑人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P书70:北方为什么能取得内战的胜利?(1)北方在战争中占据道德制高点,具有正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