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分析——以宿迁、临沂、盐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图 1 城市特色相关要素构成图 ( 根据段进《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与调研分析》修改)
1 城市绿地特色的构成
构成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无 论 是 自 然 的 、人 工 的 , 无 形 的 、有 形 的 , 人 文 的 、科 技的……都是组成绿色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 总体形象的整合、塑造和强化、建设有深厚文化底 蕴 、有 鲜 明 形 象 特 征 的 城 市 , 有 着 无 法 替 代 的 作 用 。 城市绿色空间特色的塑造离不开宏观层面的城市绿
地系统规划的整体把握, 离不开中观层面的绿地详 细规划阶段的拓展和绿地设计阶段的完善。
一门时空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每个城市都有特 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 城市资 源可谓包罗万象。笔者认为要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布局层面体现其对城市特色塑造的贡献率, 首要前 提就是对城市资源进行梳理, 从空间特征、文化特 征 、产 业 结构 特 征 这 3 个 方 面 来 挖 掘 、提 炼 体 现 城 市 特色的资源要素, 并进行特色资源的整合(表 1)。 3.2 绿地系统规划强化特色手法分析
城市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 对城市 绿地总体特色结构起着决定性作 用。建议在绿地系统布局层面作宏 观调控, 形成城市特色骨骼框架
无形的历史文化和有形的历史遗 存是城市丰富的遗产, 也是城市 最富有灵魂的特色资源。建议对 资源进行分级, 有主次的分配在 各类公 园绿地中, 并作整体性 、全 面性安排, 形成城市的特色链
大 战 马 陵 山 革 命 烈 士 纪 念 塔 , 抗 日 址与纪念地( 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 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烟 花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规划思路(⼀)⽴⾜区域、跨越发展⽴⾜长三⾓、江苏省及沿海等区域,充分利⽤沿海开发战略优势及⾃⾝⼟地、劳动⼒及岸线等资源禀赋,实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业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并重、沿海与内陆空间并重、本地与异地城市化并重的跨越发展战略,全⾯提升中⼼城市综合竞争⼒,尽快缩⼩与先发地区差距并赶超区域平均发展⽔平,建设现代化沿海中⼼城市。
(⼆)重点向海、特⾊发展把握沿海开发战略机遇,⼤⼒促进沿海地区发展,以沿海资源禀赋为基础,保护⽣态、合理开发,加强沿海港⼝与临海产业、内陆城市的互动,使沿海地区成为盐城⼯业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与周边沿海城市错位发展、特⾊发展,建设⽣态型沿海中⼼城市。
(三)整合资源、低碳发展充分依托盐城⽣态资源条件及全省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通过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有效引导城乡空间及产业的合理发展;强化对⾃然保护区、基本农⽥等⽣态空间的保护,引导城镇空间集约布局;积极倡导紧凑集中的混合布局模式、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交通模式、⽣态系统多样化保护、新能源利⽤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发展,实现低碳发展。
(四)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城乡,促进城市化⽔平的质与量的提升,实现以城带乡、以⼯促农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形成惠及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调社会公平,提⾼⽣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现代化、⽣态型沿海中⼼城市。
规划2030年城市⼈⼝170万。
(⼀)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盐城应依托空港、海港两个⼀级开放⼝岸,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开通扩⼤盐城⾄韩国、⽇本等东北亚地区的交通专线。
通过空港、海港的有效组合,重点发展对外的特⾊物流,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确⽴盐城在江苏北部、长三⾓乃⾄全国物流供应链中针对韩国等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转重要节点地位,建设成为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
(⼆)沿海新型产业基地和长三⾓北翼中⼼城市发展空间的局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结构的重组促使长三⾓产业布局开始由沿江、沿湾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公示文字部分一、规划思路继承创新结合充分尊重与汲取同步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体现规划延续滚动。
交通用地互动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互动反馈,凸显交通引导与支撑作用。
导则指引反馈充分尊重与依据新版综合交通规划导则要求,并应用于规划实践;同步思考、反馈导则技术指引完善的可能。
近期远期兼顾既要为盐城勾画交通发展蓝图、确定重大设施布局;也要为盐城近期交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本次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及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如下表所示:表1 规划范围和年限三、愿景与目标愿景愿景:建设“畅达、绿色、人本”的健康交通体系。
畅达:对外交通实现突破与融合,城市交通实现整合与集约,构建发达开放的对外交通系统和高效畅达的城市交通系统。
绿色: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方式协同发展,“集约环保、减碳节能”的综合交通体系。
人本:营造低碳、健康的交通环境,为全体交通使用者提供舒适、人性化、多样化的交通体系。
目标表2 规划目标四、战略任务任务一:区域交通建设谋求新突破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
提升交通区位,打造区域性航空与铁路综合枢纽,注重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快速复合通道建设,加强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圈、徐州都市圈交通体系衔接,推进与西向交通廊道预控,积极加强与沿海重要港口的联系,构建以盐城为核心的多方式协调的放射交通系统。
任务二:交通引领发展创造新格局以交通走廊引导和支撑“双城双区”城市空间的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引导城南新区、城西片区、河东片区及城北片区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布局与开发建设贯彻公交引导的原则,采取有机疏散与集中发展、集约利用相结合;保持适度超前的交通投资,加快关键快速通道和骨架路网的建设;建设与组团片区功能和用地强度相适应的交通网络和运行体系;加强快速道路、快速公交沿线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控制。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可编辑)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二O一三年九月本简本内容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并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建设单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价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目录一、项目概况 11.1任务由来 11.2环境保护敏感目标2二、规划概述 42.1产业定位及规划目标 42.2规划范围及规划时段 52.3人口规模预测 52.4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 52.5基础设施规划102.6环境保护规划132.7绿地规划13三、规划方案分析 143.1 与上层发展政策及法规相容性分析 143.2 与区域开发及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分析14 3.3 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53.4 开发区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性分析 15 3.5 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的协调性分析 163.6 小结16四、开发现状回顾 184.1开发区发展历程184.2开发区开发现状194.3基础设施现状194.4污染源现状204.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4.6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21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3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45.3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45.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45.5 生态影响分析 255.6 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55.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26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26七、公众参与调查 27八、环境风险影响评价29九、开发区规划综合分析论证309.1 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309.1.1规划协调性309.1.2资源环境可行性309.2 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 319.3 规划布局合理性分析 319.3 规划规模合理性分析 319.4 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及发展建议32 9.5 周边功能区对开发区的影响 329.6 环保基础设施合理性分析32十、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310.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3310.2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3310.4 声环境保护措施 3310.5 固废防治措施3310.6 开发区产业发展建议3310.7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3410.8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3410.8.1清洁生产措施3410.8.2 循环经济分析 3410.9 环境风险防范与监控35十一、结论及建议 3511.1结论3511.2 规划完善建议及要求35一、项目概况1.1任务由来江苏省盐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开始建设,1993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苏政复[1993]52号),批复面积为9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起新长铁路,西至东干渠,南起徐巷河、第一沟,北至苏农路。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批前征求公众意见_信息公开_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区导航 盐城 盐都 亭湖 东台 大丰 响水 滨海 阜宁 建湖 射阳
更多 >
盐城自然资源和规划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专栏)
站内检索 请输入检索关键字
检索
首 页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
为了进一步优化亭湖区镇村布局,明确自然村庄分类和布局,支持农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引导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整治,提升乡村地区基本公共 件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19〕144号)的要求,依据《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技术指南》(试行2019版)及《盐城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
目前《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成果已编制完成,为提高规划成果质量,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为亭湖区镇村建 迎广大市民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对《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符合国家中央要求、顺应群众期盼的民生重点工程。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要求,提升苏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根据 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苏发﹝2018﹞19号),明确重点工作包括强化空间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积极引导进城入镇、尊重农民留乡意愿、 同时,要求到2020年,完成苏北地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到2 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3、改善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盐城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 2018年11月1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改善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办法》,全面启动盐城市农村农民群 第一阶段:到2020年,完成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加快推进“空 第二阶段:到2022年,全市农民群众有改善意愿的老旧房屋建设和“空心村”改造基本到位,小城镇集聚能力和产业支撑力增强,建成一批具有 沿高速、铁路、国省道干线、重要水源地和风景旅游区等附近乡村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到2035年,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2019年3月,亭湖区委、区政府开展“一镇十村”试点工作,即创建一个示范镇(黄尖镇),十个示范村(各镇创建两个示范村)。通过通过成 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本次规划应积极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江苏省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要求,着重探索出一条符合亭湖区镇村布局优化的实践 4、 规划指导思想 (1)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到2035年进城、入镇、留乡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 (2)加强规划协调和规模管控,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 树立“多规合一”和“存量规划”理念,通过加强县域空间分区管控和引导,调整优化村庄布局,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有效利用 (3)顺应乡村发展规律,优化村庄布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尊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乡风民俗,加强留乡农民的村庄布局优化 (4)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条件 加强村庄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需要留乡的农民按照不同村庄分类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相对集中居住,优先改善低收入农 (5)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彰显乡村特色 准确把握各地乡村的差异性,挖掘本乡本土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延续乡村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空间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 5、 发展定位 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即长三角北翼现代农业示范区,沿海经济区乡村旅游度假区,盐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引领区。 规划将亭湖区打造成为环抱盐城市区的生态屏障,“都市近郊的菜篮子+后花园+旅游区”,构建区域生态、旅游、交通城乡网络体系,统筹生 体验带。 二、反馈方式 1、电子邮件地址:350127200@。 2、信函地址: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邮政编码:224002,联系人:李楠,联系电话:88165060。 3、意见反馈截止时间:2019年8月30日。 三、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文本下载 四、图片展示
盐城市城总体规划 (2013—2030)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文件(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图纸院长:邹军总规划师:袁锦富证书号:[建]城规编第(141094)号项目编号:2011P1020完成时间:2014年7月技术负责姓名职务、职称签名批准邹军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审定陈沧杰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分管总工胡海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所长汤春峰副所长高级规划师审核胡海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技术校对专业姓名签名专业姓名签名规划设计王海勇产业杨红平生态环境叶兴平道路交通许炎旅游张鑫磊给水排水顾军供电通信毕波综合防灾顾军项目组成员姓名职称、专业签名项目负责申翔高级规划师、规划设计项目成员曹华娟高级规划师、规划设计吴义士城市规划师、规划设计张超城市规划师、规划设计高峰城市规划师、规划设计汤春峰高级规划师、城乡统筹段兆广高级规划师、规划设计李铭高级工程师、道路交通陈宗军工程师、道路交通周秦工程师、生态环境吕龙工程师、旅游规划施卫红高级工程师、给水排水华海荣高级工程师、供电通信陈鼎超工程师、综合防灾《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参编人员:孔逸忻:盐城市规划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张亚钊:盐城市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吴立新:盐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宋迎春:盐城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夏刚:盐城市规划局副总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规划师吴莉:盐城市规划局规划技术信息处主任科员花明生:盐城市规划局规划技术信息处副处长、主任科员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说明意见1落实说明:1、规划成果充分落实中央新型城镇化要求,在规划理念及城镇化方针中,均补充提出“以人为本”,并根据盐城生态大市、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等基本特点,提出生态保护优先、推进本地人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等策略,以实现盐城的科学发展与跨越发展,详见文本第3、10、15等条。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文本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目录................................................... I 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调整目的 (1)二、规划调整指导思想 (1)三、基本原则 (1)四、编制依据 (2)五、规划范围 (4)六、规划期限 (4)第二章工作背景 (5)一、区域概况 (5)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6)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7)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第三章主要指标安排 (13)一、土地利用战略 (13)二、主要指标安排 (14)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17)第五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1)一、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 (21)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 (21)三、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 (23)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4)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区 (24)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7)第七章村镇建设控制区及流量指标归还 (30)一、村镇建设控制区布局 (30)二、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30)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32)一、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32)二、土地生态环境整治重点 (32)三、完善生态用地管理 (33)四、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3)第九章各镇土地利用调控 (35)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 (38)一、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38)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调整 (39)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1)一、强化规划实施的责任与管理 (41)二、加强土地规划的法制实施 (42)三、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42)四、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保证 (43)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3)六、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44)附表附表1: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附表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附表4: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附表5:盐都区已批未变更土地情况统计表附图附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附表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20年)附表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附表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附表5: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目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家、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盐城市盐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盐城城市总体规划(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适应盐城市发展环境与功能定位的变化,实现“在苏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将盐城主城区建设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3、《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4、《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7、《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的通知》(苏建规[2002] 35号)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1991]14号)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1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规[1994]36号)12、《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2003)13、《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4、《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5、《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3条强制性内容规定文本中采用“楷体字”表示的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保障。
2、结合江苏省沿江、沿海、沿东陇海、沿沪宁的“四沿”发展思路,突出制造业在盐城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空间上落实“以工兴市”发展战略。
盐城市城市蓝线规划(2012-2030)
一、规划简介本规划所指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条例、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5号令《城市蓝线管理办法》8、国家标准《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9、《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10、《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2011-2020)》11、《盐城市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12、《盐城市城市河道管理实施办法》13、《盐城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14、《盐城市内河航道网规划》15、盐城市各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6、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二)规划范围:西南至盐淮高速公路,西北至市区界及新洋港、盐靖高速公路北段,东至南洋镇界与沈海高速公路,范围面积约540㎞²。
(三)规划期限: 2012~2030年,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5~2030年。
(四)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
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五)本规划是盐城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图片展示。
都市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目录盐城市城北片区都市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功能定位及规模 (2)第三章用地布局规划 (2)第一节用地规划结构 (2)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 (2)第三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 (3)第五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3)第六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3)第七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3)第八节绿地用地规划 (4)第九节特殊用地规划 (4)第四章土地使用与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4)第一节土地分类 (4)第二节土地划分 (5)第三节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6)第四节建筑物控制 (6)第五节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7)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8)第一节对外交通 (8)第二节城市道路规划 (8)第三节道路交通设施控制 (11)第六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12)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2)第二节水系规划 (13)第七章城市设计引导 (13)第一节城市设计原则 (13)第二节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14)第三节景观规划 (14)第四节空间景观规划 (15)第五节广告规划控制 (15)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5)第一节给水工程 (15)第二节污水工程 (16)第三节雨水工程 (17)第四节供电工程 (17)第五节电信工程 (18)第六节广电工程 (18)第七节燃气工程 (18)第八节供热工程 (19)第九节管线综合. (19)第十节环境卫生 (20)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21)第一节抗震减灾 (21)第二节防洪规划 (22)第三节消防规划 (22)第四节人防规划 (23)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23)第十一章六线规划控制 (25)第十二章附则 (26)第十三章奖励和处罚 (27)1第一章 总则第1条 为了保证《盐城市城北片区都市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的实施,落实规划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盐城市城北分区规划》等,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纲要中国迷信院地文迷信与资源研讨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盐城市沿海开发任务指导小组名单组长:赵鹏盐城市委书记副组长:李强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驰盐城市委副书记成员:丁宇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市委书记储金泉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古城盐城市政府副市长朱传耿盐城市市长助理石为斌盐城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徐国均盐城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沈洪清东台市委书记谷家栋射阳县委书记王斌滨海县委书记潘道津响水县委书记何桂英盐城市发改委主任顾春芳盐城市经贸委主任崔爱国盐城市财政局局长胡凤娥盐城市外经贸局局长许新建盐城市旅游局局长穆启生盐城市环保局局长刘长青盐城市交通局局长王瑾盐城市规划局局长崔士明盐城市疆土局局长还学东盐城市水利局局长茆训东盐城市农业局局长符文华盐城市林业局局长周纯明盐城市陆地与渔业局局长卢峰盐城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李曙光盐城市铁路筹建办主任李玉明盐城海关关长朱志强盐城出出境检验检疫局局长王世刚盐城海事局局长蔡云冲盐城边防支队支队长周士跃盐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孙明珍禽自然维护区主任丁玉华麋鹿自然维护区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何桂英盐城市发改委主任«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效果整合组专家名单组长:方创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副组长:毛汉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专家组组长黄金川副教授,博士后,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成员:班茂盛博士,副教授,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王炜博士后,教授,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鲍超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刘晓丽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李铭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乔标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宋吉涛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张蔷初级工程师,中科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刘海燕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祁巍锋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蔺雪芹博士,中国迷信院天文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中心«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及专家名单方案一编制单位:中国迷信院地文迷信与资源研讨所编制组组长:方创琳编制组副组长:毛汉英黄金川编制组成员:方创琳毛汉英黄金川班茂盛王炜鲍超刘晓丽李铭乔标宋吉涛张蔷刘海燕祁巍锋蔺雪芹方案二编制单位: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讨院编制组组长:顾朝林编制组副组长:尹稚编制组成员:管卫华康璇旷薇刘合林刘晋媛牛雄彭翀孙加凤汤培源陶来利汪淳汪侠袁昕熊国平杨梅杨兴柱于涛方臧华张成张从果张晓明张振龙赵玉宗周恺朱杰〔按姓氏拼音为序〕方案三编制单位:中国迷信院南京天文与湖泊研讨所西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讨院编制组组长:杨桂山编制组副组长:陈爽编制组成员:陈雯曹有挥杨桂山姚士谋季子修杨俊晏张落成李恒鹏段学军高群赵海霞葛云健朱天明陈诚吴威梁双波彭立华吴松方案咨询单位江苏省社会迷信院美国规划协会〔APA〕前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国际化和中国实施长三角与珠三角抢先、环渤海下降、西部大开发、西南复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开展战略和中国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展进程、树立社会主义新乡村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沿海地域经济开展低谷的盐城市,同时面临着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长三角扩容纳新等多重历史机遇和多重应战,在机遇与应战面前,盐城如何树立迷信开展观,如何贯彻〝五个统筹〞和循环经济的战略指点思想,将以何种优势、何种定位、何种目的、何种形式、采取何种方式、沿着何种方向率先树立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完成现代化,又将以何种功用和途径对接上海,融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确保盐城在东部沿海经济低谷地域率先打破?为了回答上述一系列战略性效果,盐城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战略目光,不失机遇空中向国际招标编制«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盐城市城乡规划条例
盐城市城乡规划条例【法规类别】专营与专控【批准部门】8;810;81001;【批准日期】2017.12.02【发布部门】盐城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7.12.02【实施日期】2018.03.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盐城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年9月28日盐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制定2017年12月2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修改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协调城乡空间布局,优化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对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宜居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和时序,注重保护耕地、湿地,优先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符合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县(市)人民政府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
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审议、协调城乡规划制定、修改和实施中的重大事项,为本级人民政府规划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城乡规划委员会的组成形式和议事制度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六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派出机构,负责指定区域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射阳
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 (规划文本报批稿)盐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十二月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组织单位:盐城市港口管理局单位负责人:戚太龙规建处:陈蓉李芳李雪编制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院长:王仙美主管总工程师:邹勇军所长:翟剑峰项目负责人:翟剑峰陈捷参加人员:李巍东培华吴丹岳巧红尤薇肖美贞周云鹏汪魁崔康刘春启赵英慧袁媛周海锋陈冬目 录前言....................................................................................................- 1 -第一章港口发展的现状...................................................................- 2 -第一节地理位置.........................................................................- 2 -第二节自然条件.........................................................................- 2 -第三节港口现状.........................................................................- 9 -第四节综合评价.......................................................................- 12 -第二章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 15 -第一节港口经济腹地...............................................................- 15 -第二节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15 -第三节船型发展预测...............................................................- 20 -第三章港口性质与功能.................................................................- 21 -第四章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22 -第一节岸线资源评价...............................................................- 22 -第二节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23 -第五章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26 -第一节港区划分及主要功能...................................................- 26 -第二节港区布置规划...............................................................- 27 -第三节水域布置规划...............................................................- 37 -第四节港界...............................................................................- 41 -第六章港口配套设施规划.............................................................- 44 -第一节集疏运规划...................................................................- 44 -第二节供电规划.......................................................................- 45 -第三节给排水规划...................................................................- 46 -第四节通信、信息及支持保障系统规划...............................- 47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48 -第一节规划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48 -第二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48 -第三节环境保护规划...............................................................- 49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 51 -第八章港口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 53 -第九章问题与建议.........................................................................- 55 -附图:附图一盐城港地理位置及区位形势图附图二(一)盐城港港口现状图附图二(二)盐城港大丰港区现状图附图二(三)盐城港射阳港区现状图附图二(四)盐城港滨海港区现状图附图二(五)盐城港响水港区现状图附图三盐城港岸线利用规划图附图四盐城港总体布局规划图附图五大丰港区布置规划图附图六射阳港区布置规划图附图七滨海港区布置规划图附图八响水港区布置规划图附图九盐城港水域布局规划图附图十盐城港集疏运通道规划图附件:《盐城港总体规划》(修订)审查会审查意见前言盐城港位于苏北沿海中部,黄海西岸,拥有582公里海岸线和灌河、射阳河等河口岸线,资源丰富;后方直接面对苏北地区和淮河流域广阔腹地,交通便捷,是江苏沿海开发的前沿、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苏政复〔2023〕23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23〕23号盐城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盐政请示〔2023〕7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盐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高地、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绿色宜居的国际湿地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盐城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34.17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38.6490万亩(含易地代保任务2.00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767.5640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176.159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420倍;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省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3.78%;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区域协同和陆海统筹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和沿海地区集中,推动盐丰一体化发展,稳妥推进黄海新区建设。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审批制度的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审批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6•【字号】盐政发[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审批制度的通知(盐政发〔2012〕27号)盐都区、亭湖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现将《盐城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审批制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盐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盐城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审批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区规划管理工作,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经盐城市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研究决定,市区规划管理采用会议决策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分别通过专家论证咨询、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决策、市规划局局务会会议决策和规划分局会议决策等四种方式进行规划审批管理。
具体决策审批制度如下:一、专家论证咨询制度在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领导下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各类规划编制方案以及重大项目的方案选址提供论证咨询意见并形成书面意见,为规划管理提供决策审批依据。
具体项目范围为:(一)各类规划编制成果体系。
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概念性规划方案。
(二)列入近期建设重要地段的重大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城市重要节点及重要轴线的公共建筑单体方案。
(三)重要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绿地、重要管线走廊规划方案。
(四)省级以上立项项目及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论证。
二、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决策制度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至二次委员会会议,采用两种会议方式,一是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主持;二是受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托由市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或分管规划的市领导主持。
盐城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盐城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为保证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实现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省《技术规定》)等城乡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专业技术标准,并结合盐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本细则是与省《技术规定》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在盐城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省《技术规定》和本细则。
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涉及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退让、设计标高和日照等建筑管理内容,也应符合本规定。
盐城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亭湖区和盐都区全部行政范围。
主城区旧区是指东至文港路,南至青年路,西至西环路一线,北至新洋港;新区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旧区以外的其它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道、管线等适用本细则。
城市规划区内乡镇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共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水域),可以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城市新建居住区应按国家和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1、建筑面积计算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
2、建筑基地面积计算建筑基地面积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计算,但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和河道蓝线内的面积不计入。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
绿色
健康
盐城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 战略目标 主要规划指标及措施 形成组织有序、安全高效、信息智能的道路交通运行体系 主、次干道交叉口全部为信号控制,道路标志标线施划率达 100%。
第8条
近期总体发展目标与具体目标
初步建成功能结构完善的交通设施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形成区域、市域、都市区交通一体化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等级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 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确立公交主导地位;完善 停车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管理水平,市区道路交通基本畅通,市民出行条件得到明 显改善。 • • • • • • • 第9条 建成较为完善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 建成一主两辅三个客运枢纽; 城市骨架道路基本成网,支路网明显加密; 重点加快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市内公交设施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予以充分重视,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老城区停车矛盾有效缓解,其他地区基本满足; 交通管理设施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各交通子系统发展目标
1、区域及对外交通 构建以铁路、公路为核心的复合交通走廊,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 提升盐城在江苏省乃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区位。 强化市域“π ”型复合交通走廊,提高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为城镇功能的集聚创 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形成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 2、城市道路 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功能明晰、与城市开发相适应的的城市道路网络,拉开
步行 非机动车 31.26% 公交 33.12% 小汽车 16.62% 其它 1%
2030
18%
第13条 发展策略 策略一:两港引航——坚持以“海港、空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依托,加快 建设“一港四区”盐城组合港,适时新建盐城新机场,增加国际国内航班航线,为 盐城沿海开发、对外开发、广域辐射提供交通引航。 策略二:高快支撑——构筑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区域交通网络;构筑以 快速公交、快速道路为骨架的城市交通网络,为盐城建设沿海中心城市、现代化特 大城市提供交通支撑。 策略三:公交引导——构筑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提供高品质公共交通服 务,引导盐城城市空间紧凑有序、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引导盐城交通结构公交主导、 高效低碳。 策略四:差别调控——采取分区、分时、分价等差别化交通发展策略,积极主动引 导高效机动化和新型城镇化。 策略五:绿色主导——构筑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绿色主导、科技先导、精细精致 的健康城乡交通体系,支持盐城珍稀保护、旅游振兴、特色营造、民生幸福。 第14条 各交通子系统发展策略 1、区域及对外交通 构建以铁路、公路为核心的复合交通走廊,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适应盐城市发展环境与功能定位的变化,实现“在苏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将盐城主城区建设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3、《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4、《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发[2000]17号)7、《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的通知》(苏建规[2002] 35号)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1991]14号)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1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规[1994]36号)12、《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2003)13、《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14、《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5、《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3条强制性内容规定文本中采用“楷体字”表示的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保障。
2、结合江苏省沿江、沿海、沿东陇海、沿沪宁的“四沿”发展思路,突出制造业在盐城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空间上落实“以工兴市”发展战略。
3、应对盐城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构建主城区长远发展框架,增强规划的弹性。
4、内涵提高和功能完善并重,塑造平原地区城市特色,突出城市个性。
5、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5条规划重点1、研究盐城市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协调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关系。
2、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塑造盐城城市特色。
3、研究区域交通变化和家庭汽车发展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构筑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6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空间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主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即盐城市行政区范围,包括盐城市区、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大丰市的全部,总面积14983平方公里。
市区指亭湖区和盐都区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728平方公里。
主城区指宁靖盐高速公路及其东延段、徐淮盐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围合而成的范围加上新兴镇区,总面积423平方公里。
第7条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包括盐城市区的全部,总面积1728平方公里。
第8条规划期限近期:2003—2007年;中期:2008—2013年;远期:2014—2020年;远景:展望X年。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9条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近期(2007年):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东台、大丰、市区超过苏中平均发展水平,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建湖、射阳、阜宁达到苏中平均发展水平;滨海、响水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速度向前发展,提升在苏北的位次。
中期(2013年):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远期(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生态市。
第10条经济发展目标第11条富民目标第12条社会发展目标第13条环境保护目标第14条城市建设目标(主城区)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第一节城市化目标与战略第15条市域总人口现状(2002年):795万人;近期(2007年):750万人;远期(2020年):721万人。
第16条城市化目标现状(2002年):城镇人口262万人,城市化水平32.9%;近期(2007年):城镇人口300万人,城市化水平40%;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400万人,城市化水平55%。
第17条县(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1、东台近期:总人口110~115万人,城市化水平40~45%;远期:总人口105~110万人,城市化水平50~55%。
2、大丰近期:总人口70~75万人,城市化水平40~45%;远期:总人口65~70万人,城市化水平55~60%。
3、射阳近期:总人口100~105万人,城市化水平30~35%;远期:总人口95~100万人,城市化水平45~50%。
4、建湖近期:总人口70~75万人,城市化水平40~45%;远期:总人口65~70万人,城市化水平50~55%。
5、阜宁近期:总人口95~100万人,城市化水平30~35%;远期:总人口90~95万人,城市化水平45~50%。
6、滨海近期:总人口100~105万人,城市化水平25~30%;远期:总人口95~100万人,城市化水平40~45%。
7、响水近期:总人口55~60万人,城市化水平25~30%;远期:总人口50~55万人,城市化水平40~45%。
8、盐城市区近期:总人口14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55~60%;远期:总人口14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75~80%。
第18条城市化发展战略做强中心城市盐城主城区,加快县(市)城区和重点中心镇的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第19条城市化战略实施途径1、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2、加快工业化步伐,促进制造业现代化;3、提升中心城市的区域性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4、重视行政区划调整,合理撤并乡镇。
第二节城镇等级规模与定位第20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第21条一级城镇——盐城主城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
人口规模近期60万,远期90万。
第22条二级城镇——县(市)城区东台:市域南部中心,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城市。
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积极开发高技术、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城区人口规模近期25万,远期35万。
大丰:盐城市海洋开发前沿基地,全国生态示范城市。
以绿色食品工业为特色,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城区人口规模近期20万,远期30万。
射阳: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盐城市海洋开发前沿基地。
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综合实力。
县城人口规模近期18万,远期25万。
建湖: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盐城市域西部里下河地区中心。
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强化地区综合性服务中心地位。
县城人口规模近期18万,远期25万。
阜宁: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盐城市域北部中心。
改造以食品、轻纺、机械、电器为主的传统工业,重视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商业服务职能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县城人口规模近期18万,远期25万。
滨海: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盐城市域北部沿海新兴工商城市。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以沿海工业和港口建设促进现代工业的发展,增强服务辐射功能。
县城人口规模近期18万,远期25万。
响水:县域及连云港南部边界地区经济中心,水陆交通枢纽。
发展海洋产业,巩固以食品、轻纺为主的基础工业,提高社会、文化、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县城人口规模近期10万,远期15万。
第23条三级城镇——重点中心镇1、海洋开发基地型:射阳黄沙港镇、响水陈港镇、大丰王港镇、东台三仓镇,镇区人口规模5~10万人。
2、现代工业型:射阳盐东镇、市区秦南镇、阜宁益林镇、滨海八滩镇,镇区人口规模5~10万人。
3、贸易型:建湖上冈镇,镇区人口规模5~10万人。
第24条四级城镇——一般建制镇东台保留14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大丰保留7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射阳保留10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建湖保留6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阜宁保留11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滨海保留7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响水保留5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盐城市区保留7个一般建制镇,镇区人口规模1~3万人。
第25条城镇空间组织1、内陆城镇发展轴依托2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通榆运河等构成的交通走廊,串联盐城主城区、东台城区及阜宁、滨海、响水县城。
扩大沿线城镇规模,提高发展水平,形成盐城市域内城镇集聚、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增长主轴线,带动市域全面发展,为江苏省“海上苏东”开发奠定基础。
2、临海城镇发展轴依托陈李公路和海防公路等交通走廊,串联大丰城区、射阳县城及黄沙港、陈港、王港、三仓等重点中心镇。
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带动沿线区域发展,为海洋开发提供依托;建设陈家港、滨海港、射阳港和大丰港,提高港口等级和综合运输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东台、射阳、大丰、黄沙港四大林场和麋鹿、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基地,建设沿海林带。
3、远景城镇发展轴依托徐淮盐高速公路、新长铁路、盐淮一级公路、大丰港疏港运河等构成的交通走廊,培育横向城镇发展轴(即远景全省徐宿淮盐城镇聚合轴的盐城段),串联建湖县城、盐城主城区、大丰城区、王港等城市和重点中心镇。
加强东西向城镇联系,强化沿线节点城镇发展,加强对外交通设施建设,扩大大丰港腹地范围,促进沿海开发。
第三节城乡空间利用第26条城乡空间利用原则1、坚持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贯彻“以整体协调发展为基本,以土地利用为重点”、“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指导思想。
2、空间上实现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城镇工业区集中,居住向城镇居住小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
3、确保各级城市拓展用地的需求,适时进行小城镇建设空间的调整与合并,实现城镇、产业发展与空间供给的优化。
4、确定合理的基本农田数量,力争占补的动态平衡。
5、严格保护生态敏感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第27条建设空间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约475平方公里(按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人计算),村庄建设用地325平方公里(按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人计算),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800平方公里,预留200平方公里建设备用地。
第28条农业空间耕地总量稳定在800000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770000公顷。
第29条生态敏感空间盐城市生态敏感空间主要包括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2个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游览区、东台弶港沿海东沙游览区、灌河口游览区、建湖九龙口湖荡风光游览区、盐城西郊大纵湖渔家休闲度假区等5个风景旅游区,以及海岸带、河湖水库、干渠、水源地和文化遗产等,生态敏感空间范围内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同时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