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语文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影响深远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传授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文学常识的了解、文化传统的体验等。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包括学生的良好情感态度、优良品格和健全人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语文学科内容。

语文学科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包括语法、修辞、修辞手法、作文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常识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2. 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了解人生百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文化传统教育。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1.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思辨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如课堂演讲、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解读经典名著、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动笔,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讨论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这些锻炼,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素质教育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解读经典名著、文学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社会现象、生活案例等,引导学生思考价值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简析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简析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简析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这种教育,合乎教育发展规律,合乎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身的特点,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下面就谈谈语文教学中素质教学的体现。

一、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表面看,语文素质主要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属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范畴。

但如果从本质上看,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至少还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可见,语文素质是人的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

同时,该学科还增进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审美情趣,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因此,语文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语文学得好,不仅会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每个学科都是用语文来表达的,每个学科都包含着语文教育的因素。

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必须先打好语文这个基础。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语文课要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不是单纯的识记,而是要使学生善读、善写、善听、善说,具有较强的,够用的语文能力。

这正是一个人一生工作和学习之中无时无处不用的基本能力。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谁的语文水平高,谁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强,谁的社会交际能力就强,谁的信息传递速度就快。

与之相应,这样的人就更具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重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长期以来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未能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1. 引言1.1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能力,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素质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

而素质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应对。

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意义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意义非常重要。

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文化传统和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践意义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阅读分析和写作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

这种全面发展能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操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授、社会现实问题的探讨和作者思想的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道德标准和审美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念。

素质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自我反思和自我规划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意义非常明显,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还能够在素质上得到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一直是教师们非常重视的一项教育任务。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而素质教育正是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和思辩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名家作品、写作训练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敏锐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更是能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容易波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挑战。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的情感态度。

通过优秀作品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爱、友情、责任等情感的力量;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等。

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育既然是涉及到语言、文学和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学科,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名家散文等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对优美语言和深刻思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养成爱读书、欣赏经典、懂得美的习惯。

要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处处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引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美和魅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学科交叉等方式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尽情畅游。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中可以多讲一些名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乐观、坚韧、勇敢的力量;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等。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首先,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需要强调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需要理解作品中的人性和社会情感,从而培养出对人文价值的关注和尊敬。

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也可以促进学生在社会中更加积极地参与。

其次,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学习良好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规范,例如孝顺、尊重他人、合作等。

在实践中,学生也需要遵循这些原则,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体现出这些美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示范的作用,在向学生提供情感和道德教育的同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品质。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知识和技能,也可以通过整体的教育来发展他们的道德品质。

最后,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掌握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技能,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

例如,在口语和写作方面,学生需要学会自主探究和思考,发掘自己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倾听和沟通,在同学之间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地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人文情操、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教学中强调技能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这些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术和社交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也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从培养人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教育。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笔者以自己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谈一谈对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要利用语文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利用语文素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是我国北方雄浑的气势;“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的是我国江南旖旎风光;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烟波浩淼,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祖国山河景色绮丽,美不胜收,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土地。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学习祖国英雄人物我国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如古代的四大发明,古建筑赵州桥,故宫等,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

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3: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激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兴衰荣辱关系到每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中华儿女,谁都有义务为祖国奉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表达炎黄子孙报效国家的赤子情怀;《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无不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4: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所有善良的人们亲情方面的教材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纪念老师的有鲁迅的《藤野先生》等,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感,以激情感染学生,让学生被激情深深打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语文教学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正确理解人生、面对自己的
内心世界和与他人的交往。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提升思考
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
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看待问题,独立思考,不轻
易受他人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创作任务、组织辩论和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
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社会文化现实,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
讲解优秀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怎样为社会做出贡献,并
在实际行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1. 引言1.1 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指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目标。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者从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的转变,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素质教育则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智力、体能、美感、劳动等各方面素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认知。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正确的思想品德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都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基础。

只有将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综合目标。

2. 正文2.1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阅读课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情感体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学应该通过文学作品、诗词等途径,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学习情感语言,通过体验与表达来塑造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语文教育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和认知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传递中华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感。

对于一些经典文化,我们应该尽力保持其传承和发扬,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再次,我们需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素质培养。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发扬人类的智慧、美德等。

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学习如何做好思考和表达,学习如何发现美和创造美,学习如何经营和维护人际关系等。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学生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我们可以在语文的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懂自然、读懂生命、读懂人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体会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的重要性。

总之,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向更为全面、细致、深入地语文教育进发,让语文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实际途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为未来”。

浅谈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素质教育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素养、健康素养等作为教育的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校教育以学生成长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内在潜能的挖掘和发展为目标,具有终身意义。

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中心,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 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水平的高低,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国民基本素质素养的培养基地,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是能够主动思考,善于学习的主体。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语言、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基地,应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1. 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应当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可以通过编写作文、朗诵诗歌、阅读文章等方式,使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感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批判思维。

语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阅读文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本文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入手,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本文阐释了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并强调了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素养、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情趣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创新精神、紧密联系、重要作用1. 引言1.1 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语文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本,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语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语文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1.2 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智力素质、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强调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更能够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社会栋梁。

论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导言: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发展人的教育理念,一直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而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沟通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三个方面论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语文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语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写作和演讲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其次,语文教学也关注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学习文学经典、品味诗词之美等方式,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

再者,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阅读启迪情操、讲授道德知识等方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得到了塑造。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提高沟通能力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语文是沟通的工具,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有效地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首先,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其次,语文教学也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交交往中。

因此,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培养创新思维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语文教学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作为学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文学作品和写作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开发,为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其次,语文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通过文本分析和论证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得到了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扰,怎样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置方面,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一些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如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评价方式方面,语文教学的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语文评价往往注重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的项目学习和实践活动等。

通过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评价方式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通过全面引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化和有效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学科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表达,还包含了我们的思考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

通过语文课堂上的阅读、写作等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了解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的一生是需要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可以学会坚持不懈、勇于追梦,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写作活动,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的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文献、作文等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阅读时,学生应该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仅是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能够深入思考其中的含义和影响。

在作文时,学生需要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到合适的论点和支撑材料。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强调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家的情感和意境,培养自己对情感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通过作文活动,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有益的。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近几年改革开放,受应试教育影响。

语文教学缺乏创新精神,对社会进步与发展起不了推动作用。

所以,教育必须改革,教育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应该如何改革,这里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建议。

一、减轻学生负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为了达到理想境界和提高升学率,实现主观愿望的升华,学校给老师加压,老师给学生加压,加大班级之间、教师之间的评比力度。

课堂上老师竭尽全力,喋喋不休的大量讲述;课后把大量的作业留给学生,使学生没有喘息时间;高密度的测验与考试,对学生大量的训练与否定,使学生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书本知识,穷于应付,疲于奔命。

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一切活动尽在学校和老师的掌控之中。

学生没有一点自由度,完全处在一种被动、死板、枯燥、疲劳的状态之中。

有的学生厌倦学习,害怕上课,认为上课有如上刑。

应试教育扼杀了青少年学生天真无暇的灵魂。

最近,电视台播送一则报道与评论:湖北枝江中学有个女孩叫覃瑶,连跳三级,十四岁读高中二年级,不可谓不聪明,不可谓不努力。

但是学校和家长还在加担子,不断提出更新、更高要求,致使女孩不堪重负,厌倦学习,走上自杀道路。

一个神童,一个天才消失了。

家长痛苦,社会惋惜,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行素质教育不妨在三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一是实行“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在教学中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研究问题。

使学生进入状态,对知识和事物认识深入一层。

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并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动脑筋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问题教学法”最根本一条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与潜能,即把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教与学脱离状态,根本不同。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传授学生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理念,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关注和思考。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阅读、写作、修辞等基本语言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智慧,感受人文情怀,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要培养品德、培养情感、培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会文学鉴赏,还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高思辨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人文素养学习,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悟人生哲理,领悟人生真谛,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品格。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智慧,感受人文情怀,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从文学作品中领悟人生哲理,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1. 引言1.1 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学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审美情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育强调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文学欣赏、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而素质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1.2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发展、能力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素质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育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更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型人才。

素质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通过素质教育,可以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未来人才。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还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审美素质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在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在语文学科中具体体现。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实施: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的人生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政治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勤奋刻苦,生活上丰富多彩的主流精神风貌。

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重智轻德、重课堂轻实践等倾向十分严重;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和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一部分学校忽视思想教育工作,一部分教师不能为人师表,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心理脆弱、理想淡漠、思想混乱,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其中语文课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如在教学《七根火柴》可以以无名战士的献身精神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树立远大理想。

《桂林山水之歌》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如今的青少年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是“小皇帝”,惟我独尊。

因此,在教学中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十分必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课文,通过引导和启发,或者通过课内活动,帮助他们从个人的圈子走出来,关心热爱班集体,尊重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关心家庭,关心国家。

例如《七根火柴》文中的无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忘把七根火柴如数的交给同志,并叮嘱一定要带给部队,这七根火柴,无不闪耀着集体主义精神的火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应紧扣“立德、启智、强身、审美”四个方面来践行,以此来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立德、启智、强身、审美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和逐步深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的神圣使命。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呢?特别是在基础学科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水平,如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教育教学问题。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而应试教育则是以获取高分为教学目标,以卷面的分值来衡量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升学的高低来评价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学上采用的方法则是:课堂上对学生采取“填鸭式”的强行灌输,训练则采用“题海式”的围追堵截。

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堪重负,又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缺乏应变能力的学生。

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遵从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在思想教育中竭尽全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在丰富全面的知识渗透中逐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素养,所以《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多年以来,由于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和理解不深的现象,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意无意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荒废了语文的“人文性”。

于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也因此而步入舍本求末的怪圈,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许多老师错误地引导学生仅把语文当作交际的工具和思维的工具,从而把吸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弃之于不顾,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不到及时培养,人格素养得不到逐日完善,艺术修养得不到全面诱发,创新思维得不到突破。

尤其严重的是,语文教材几乎是多年“一贯制”,课堂教学又受考试的指挥棒随意驱使,老师们往往抓住考试的要点重点“满堂灌输”,学生则被动地死记硬背,课堂教学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极端乏味。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的学生也就无法用心灵去感悟生动的语言表达,无法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构建优美壮阔的文章意境;无法身临其境地体验文章真切感人的思想感情;于是学生也就树立不了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

这样一来,也就引出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概叹,他们无可奈何地叹息,长此以往,那就真兑现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怨语,而我们培养出来的也许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那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在我们的手里丧失殆尽。

因此,在语文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深入领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身体力行做到《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培养目标。

总言而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扣“立德、启智、强身、审美等四个方面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立德,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行为品质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可以这样说,德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德是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之源。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始终都会有意无意地把目光放在所谓的“优等生”身上,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的优越感就会日渐膨胀,如果不适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滋生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来,他们中有的自认为高人一等,目空一切,有的心胸狭隘,性格孤避;有的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有的难以和他人和谐相处,不关心他人也不关心集体;试想如果我们只看成绩,不看道德,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那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于社会又有什么益处呢?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教育他们在家要关心和孝敬父母,在校要关心帮助同学。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和形成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使他们能够深刻地理解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从而使其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终南捷径。

如果我们下一代的道德提升到了这样的高度,那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则指日可待。

立德之所以是教育的精髓,是因为它主导了人的个性发展,但人又是社会性的,社会性是人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人的品德所反映的是人的社会性质,它决定了人的个性发展方向。

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学生们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崇高的理想道德,才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与国家的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反之,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精神空虚,缺乏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即使他在智能、体质,美感方面有所发展,这样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这样的人才对国家民族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启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在不停地创造中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在永不停的创新中,把人类社会从辽远的蛮荒推进到现代的文明,但人类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建立在每一个人创造力的极致发挥。

因此可以这样说,启智就是开启每一个人的创造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开拓进取。

那么,如何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呢?怎样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呢?古人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由民主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天地,只有让学生有了翱翔天穹的遐思,他们才会感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他们才会顿生激荡的情怀和活跃的思维,也即是才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

课堂是启智的重要场所,在教学活动中要主动创新设角色变化,把自己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主动求知,在教与学中淡化教师权威,让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在学习中真正成为主人。

鼓励发现中的个性与独特,允许多元思维,宽容探索中的失误。

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无所畏惧,敢想敢说的自由空间。

允许学生向老师质询提问甚至争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

强身,是素质教育的坚实载体。

鲁迅先生曾在谈及弃医从文的原因时说过:“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众所周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健康的体质,即使他有满腹凌云之志,满腔报国之心,但不能身体力行也是凭空臆想。

回想建国之前,全国的战乱,加上贫困瘟疫、疾病,国民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左右,也就是许多人因为健康原因,早逝在最富于创造力的年龄,而体育方面,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竟未得到半个世界冠军。

那时的中国,不仅被世人讥讽为“东亚病夫,还被西方列强任意掠夺凌辱。

时至今朝,在进步体坛上我们已是强手如林,世界再也不敢小看我们,但我们国民的健康真正就改善了吗?境况并非如此,许多疾病的患病率逐日攀升,许多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就是明显的例证。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时时渗透健康教育,让“生命在于运动”植根于学生的心底,用运动来增强体质,预防治疗疾病,保证健康长寿,以便精力充沛地投入各项学习和和之中,以便为社会建设作出最大的贡献。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情感催化剂。

《中学语文大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堂好的语文课,它不仅可以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激荡学生的内心情感。

它还可以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这样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缺失的教育。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一条主线,把美育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时,把那些文质优美,字字珠玑的佳作小品,把那些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那些情感丰富,气势磅礴的佳词妙句,一一罗列,让学生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发现领悟其中的美感因素,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提供的境界中感知“形”,从“形”中提炼美。

行为美、心灵美。

从而催生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炽热情感,自觉地实践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自觉地成为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审美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途径之一。

中华五千年,我们的民族创造了震古烁今、光辉灿烂的文化,炎黄子孙与全世界人民一起构筑了人类的文明。

今天,我们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承者和文明的洒播者,时代要求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立德、启智、强身、审美”融于一炉,把它全面渗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实现富国强民的中国梦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