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唐与吐蕃对西域的争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西州时期:公元640——792年

唐蕃争夺与西州府兵唐朝在西域以及河西陇右的统治秩序,很快就受到来自南部青藏高原的吐蕃人的挑战。吐蕃王国兴起于六世纪下叶叶,在其英主松赞干布(约公元581—649年)统治时期,势力迅猛发展,统一了高原上的各个部族以后,就向外扩张。松赞干布死后,其孙即位,吐蕃朝政被宰臣禄东赞家族控制。在此期间,禄东赞和他的几个儿子亲率吐蕃军队,东侵吐谷浑,西击大、小勃律,势力进一步膨胀,很快就登上了西域历史的舞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十二月,吐蕃军队经勃律(今巴勒提斯坦和吉尔吉特地区),走帕米尔道进入西域,在疏勒南面与唐军相遇。唐军准备不足,只好用军资贿赂吐蕃,约和而还。不久,吐蕃在弓月和疏勒两国的勾引下,于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侵袭于阗。唐朝派西州都督崔和辩和左武卫将军曹继叔,率领以西州府兵为主力的部队,救援于阗,取得了胜利。

可见,在显庆三年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以后,西州仍然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前进基地,西州的府兵和百姓是许多次重要战役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西州还是龟兹的安西都护府受到威胁时的退守之地。咸亨元年(公元676年),吐蕃在西突厥余部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的支援下,一举攻陷西域十八州。唐朝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把安西都护府撤回西州。唐先派阿史那忠为西域道安抚大使兼行军大总管,收拾残局。继而又遣萧嗣业在咸亨四年(公元673年)率领西州等地的府兵,讨伐弓月和疏勒,取得了胜利。同年底,两国国王来唐朝请降,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朝已经基本恢复了在塔里本盆地的统治。

但是,与唐对敌的西突厥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的势力不断增长。与吐蕃联合,在仪凤初年(公元676-677年)再次攻占安西四镇。唐朝这次采用裴行俭的计谋,以护送流亡唐朝长安的波斯王泥涅师回国为名,在西州悄悄组织兵力,佯装打猎。向西进军,出其不意,在碎叶城(今苏联托克玛克南阿克·贝希姆城)附近,一举擒获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唐朝重设安西四镇,并用碎叶取代焉耆为四镇之一,目的是切断吐蕃和西突厥的联合。唐军主力从碎叶撤回,波斯王则由西州的府兵经护蜜(今阿富汗瓦罕)送到吐火罗国。

武则夭执政初年,东突厥在阿史那骨咄禄及其子默隹啜可汗的率领下,在漠北复兴,南下侵扰。吐蕃也乘机进攻安西四镇。吐鲁番出土的一些征镇名籍和户籍记载,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朝曾分兵四路,以金山、金牙、疏勒、昆丘为行军道名,救援碎叶、龟兹、疏勒和于阗的驻军,大批西州的府兵和应征入伍的百姓奔赴前线,抵抗吐蕃。到十一月底,唐军终于支撑不住,武后下诏,放弃安西四镇。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反击吐蕃的安息道行军,惨败在弓月城西南的寅识迦河,彻底失掉了安西四镇。武后把行军大总管、文昌右相韦待价流放到岭南的绣州,斩副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安西副都护唐休璟贬为西州都督。唐朝的势力再次退回西州。

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在西州都督唐休璟的建议下,唐朝开始反攻,由右鹰扬卫将军王孝杰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带领西州都督唐休璟、。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等率军进攻吐蕃,又重新收复失地,设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安西都护府在龟兹重新设立,并征发汉兵三万人镇守西域。这一措施虽然在朝廷中引起争议,宰相狄仁杰上疏反对,但它的施行,无疑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此以后,四镇由中原调来的汉军亲自镇守,增强了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从长寿元年到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将近一百年里,虽然西域个别地区

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一些其他势力的侵扰,而唐朝安西四镇的建置,在安西都护府和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设置的北庭都护府以及当地驻军的保护下,始终没有动摇。

西州作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州的府兵和百姓都为唐朝的统一大业贡献了力量。可以说,唐朝在西域的每场大的战役都有西州的府兵或募人参加,甚至在开元二、三年间(公元714—715年),当吐蕃大举进攻陇右时,西州各折冲府的府兵,还组成“西州营”,随郭知运到达陇西县一带,与陇右道的军队一起,击退了吐蕃的进攻。此外,还有不少西州人在西域一些地方任文职官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