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人的护理
眼科病人常见护理诊断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课件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眼药水,定期清洗眼部 ,避免长时间用眼等不利于眼部恢复的行 为。
生活习惯调整
复查提醒
建议病人出院后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 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眼。
告知病人出院后的复查时间,重要性及复 查内容,确保病人按时复查。
随访安排
随访时间
明确告知病人随访时间,以及随访的重要性。
随访方式
术风险。
术前检查
协助病人完成各类术前检查,如血 液化验、心电图、胸片等,确保病 人的身体状况可以耐受手术。
禁食禁饮
根据手术需要,通知病人术前一定 时间内禁食禁饮,以防术中发生呕 吐。
心理护理
01
02
03
心理评估
评估病人焦虑、恐惧的程 度,了解其心理需求。
心理咨询
根据病人的心理状况,提 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如解 释手术过程、解答疑问等 ,以减轻其焦虑情绪。
说明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确 保有效跟进病人的恢复情况。
随访内容
介绍随访时将评估的内容,包括病人的症状、体 征、生活质量等。
问题解答与心理支持
提供咨询方式
告知病人出院后如遇到任何问题,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 医护人员。
问题解答
详细解答病人关于眼部恢复、用药、生活调整等方面的问题,消除 病人的疑虑。
停止某些药物
根据医生要求,通知病人术前 停止服用某些可能影响手术的
药物。
03
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眼部情况
注意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 血、渗液,及时更换并保 持敷料干燥。
观察视力恢复
眼科病人护理概述PPT课件
(五)诱因
情绪激动、过渡疲劳、剧烈咳嗽等
2021
4
【常见症状】
——视力障碍 ——感觉异常 ——外观异常
1、视力下降: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轻者视力减退 重者视力丧失
2、视野改变:青光眼晚期、玻璃体、晶状体疾病 3、色觉障碍:先天性、视网膜疾病等
2021
5
【常见症状】
感觉异常: 1、眼干、眼痒、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 2、了解异常出现的时间、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 外观异常: 1、充血:了解充血出现的时间、部位及充血特点 2、分泌物:量、颜色、性质、出现时间等 3、流泪与泪溢:
② 检查者以双手的中指和无 名指固定于被检者前额,两 手示指放在上睑皮肤上,两 指交替轻压眼球,格局手指 感到眼球波动力的大小来判 断眼压高低。
③ 结果记录 眼压正常,如按压鼻尖 眼压增高,如按压额头
29 眼压降低,如按压嘴唇2021
指压法
(一)视力检查
【概念】 视力是眼分辨最小物像的能力,是 黄斑部中心凹的视觉敏锐度,正常 人视力一般在1.0或以上。
积脓或异物等?
(四)虹膜
观察其颜色、纹理,有无新生血管、色素脱落、 结节以及前后粘连?有无根部离断及缺损?有无 震颤?
2021
26
二、眼前段检查
(五)瞳孔 • 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 位置是否居中?边缘是否整齐? • 正常成人瞳孔直径约为2.5~4mm,幼儿及
老年人者稍小 •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时应分别记录各眼的直接
肿块?
2021
22
一、眼附属器检查
(三)结膜 • 检查有无充血、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 瘢痕形成等
(三)眼球位置及运动 • 两眼位置是否相同,有无眼球震颤和斜视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入院护理】1、接诊病人并进行入院介绍。
2、做好卫生处置。
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做好晨晚间护理。
3、观察病人眼部疾病情况及生命体征。
4、做好饮食护理,遵医嘱给予适宜饮食。
【心理护理】1、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焦虑,减轻恐惧感,保持良好心态。
2、鼓励病人站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及治疗。
【手术前护理】1、术后遵医嘱用药及做好术前准备。
2、全麻病人按全麻护理要点。
3、指导病人行术前训练,注意饮食、保证休息。
【手术后护理】1、术后遵医嘱用药。
2、观察病人术后情况及眼部变化。
3、发现病人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置。
【生活护理】保持病室内安静、整洁、舒适。
【对症护理】遵医嘱给予治疗用药。
【健康指导】1、注意眼睛休息,睡眠充足,合理饮食。
2、介绍眼科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监控,尽早发现疾病的变化,及时就诊。
3、示范使用眼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4、根据情况定期来院复诊。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生活班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准备床位,必要时准备好吸氧装置、吸痰装置、监护仪等抢救用物。
2、眼科危重病人入院,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及时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及手术前必要的检查,做好手术前准备,协助医生组织相关科室会诊。
3、责任护士将病人带到床前,协助病重者安排卧位,交接皮肤、输液及用药,观察生命体征,特殊问题做好交接班。
4、遵医嘱急查床头心电、急查肾功、用药。
5、观察用药后反应,减轻病人痛苦,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6、需要手术者急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
7、立即通知手术室值班人员,做好手术准备。
8、遵医嘱输液及应用术前用药。
9、术后按眼科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10、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加强生活护理。
11、危重病人加强床头交班,密切注意观察眼部情况及全身情况并做好记录。
翼状胬肉护理【概念】翼状胬肉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
眼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眼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一、根据病情将病人安置在离护士站近的病房,备齐抢救物品,并设专人护理。
二.做好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功能,体温监测,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时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坠积性肺炎。
四.加强临床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维持清洁:眼部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涂红霉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二)协助活动,肢体良肢位摆放,预防肌内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形成和足下顺等发生。
(三)补充营养和水分。
(四)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五)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严密观察量及性质,并记录。
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
六.确保患者安全,对意识丧失、澹妥、躁动患者合理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
七.心理护理:
(一)做操作前向患者和(或)家属做简单清晰解释。
(二)建立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对语言沟通障碍者使用写字板,图片指引等方式沟通,让患者表达感受并了解自己的治疗。
眼科护理常规
眼科护理常规眼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新患者,安置床位,介绍病室环境及入院须知,告知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及时通知医生诊治。
2.遵医嘱分级护理。
3.遵医嘱及病情给予饮食指导。
4.入院后测T、P、R、BP及体重,测T、P、R每日3次,连续3日无异常改为每日1次;体温在37.5度以上每日3次,38.5度每日4次,39度以上每日6次同时按高热护理常规;连续3日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体重、血压每周测量1次并记录,特殊情况遵医嘱。
6.每日记录大小便,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8.严格执行医嘱,按时滴眼药,使用多种眼药时,先滴刺激性小的眼药,后滴刺激性大的眼药,眼药之间应间隔10-15分钟;滴可能出现毒副作用的眼药如阿托品时,应压迫泪囊区2-3分钟,以防吸收导致毒副作用。
9.传染性眼病患者,特别是淋球菌性结膜炎、角膜炎患者,应严格消毒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10.有畏光者室内光线宜暗,必要时戴有色眼镜,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减弱,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11.做好卫生宣教,术后患者不要用手擦拭眼眼睛,视网膜脱离者避免剧烈运动。
12.加强心理护理,对视力极差及双眼包扎的患者协助日常生活。
13.做好出院指导,告知保护眼睛与滴眼药的方法,嘱患者定期复查。
分级护理(一)一级护理(1)伴重要脏器损害的危重病人、眼部恶性肿瘤或严重感染危及生命者。
(2)眼球穿通伤、眼化学烧伤、青光眼急性发作、视网膜动脉阻塞、眶内容物剜除术后、全层角膜移植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有角膜穿孔倾向及已穿孔者。
(3)全麻术后未清醒者。
护理措施:(1)及时、正确采取应急治疗措施。
(2)卧床休息,按疾病要求采取正确卧位。
(3)随时巡视,观察眼部及全身病情变化,做到五到床头。
(4)了解心理状况给予精神鼓励。
必要时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护理记录。
(5)保持病室整洁,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料理日常生活。
(6)每小时巡视一次。
(二)二级护理(1)一般内眼手术后病情稳定、卧位要求不严格者,如白内障术、抗青光眼手术、板层角膜移植、眼球摘除术等。
眼科病人的护理
视功能检查
视力检查 视野检查 色觉检查 暗适应检查
眼部检查
眼附属器检查 眼球前段检查 眼压测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8
(一)视力
【概念】
视力是指眼球辨认最远或最小物体形象和位置的能力
【分类】
远视力: 是5m或5m以外的视力 中心视力
近视力: 近距离状态下辨别最近物的视力
周边视力:黄斑区以外的视功能 (视野)
【眼科护理措施的基本特征】
⒉特殊的眼部红药方法: 如: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球结膜下注射法、
球后注射法等。 ⒊注意眼中病情观察: 如:瞳孔大小、眼部充血、分泌物多少、眼痛等
⒋加强眼病的健康指导:
4
【眼病常见症状】
——视功能障碍
⒈视力障碍——最常见症状之一 轻者,视力减退; 重者,视力丧失。
⒉视野改变 青光眼晚期、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疾病、玻璃体及
晶状体疾病。 ⒊色觉障碍 先天疾病、神经炎、视网膜疾病、
5
【眼病常见症状】
——感觉异常 眼痛、痒、异物感、畏光: 应了解各种感觉异常出现的时间、部位、
性质及伴随症状
6
【眼病常见症状】
——外观异常
⒈充血: 了解充血出现的时间、部位及充血特点
⒉分泌物: 分泌物的量、颜色、性质、出现时间及伴随症状等
⒊流泪与泪溢: 流泪——泪腺分泌过多,泪道正常 泪溢——泪腺分泌正常,泪道阻塞
17
2.弧形视野计:
上方约55° 鼻侧约60° 下方约70° 颞侧约90°
18
(三)色觉
【概念】
色觉是指眼能辨别颜色的能力。
【检查方法】
①距离:0.5米 ②照明:明亮弥散光下(曝光不可直接照到图上)。
③时间:5秒钟 ④注意事项:被检查者视力>0.5, 屈光不正者就戴眼镜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引言概述:眼科病房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在眼科病房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护理常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包括患者接待、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药物管理和康复护理。
一、患者接待1.1 患者信息登记: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仔细登记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1.2 安排住院床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护理人员应合理安排住院床位,确保患者的住院环境舒适和安全。
1.3 介绍病房设施: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房的设施和使用方法,包括床位、卫生间、呼叫器等,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熟悉并正确使用。
二、护理操作2.1 眼部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病情,进行眼部护理,包括眼部清洁、眼药水滴眼、眼部按摩等,以促进眼部的康复和恢复。
2.2 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调整病房的环境,保持安静和舒适。
2.3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病情观察3.1 视力观察: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视力情况,记录视力的变化和恢复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2 眼部症状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包括眼痛、眼红、流泪等,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3.3 病情变化观察: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疼痛加重、视力下降等,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药物管理4.1 药物储存和配药: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妥善储存和配药,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4.2 药物给予: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护理要求,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包括眼药水、眼膏等,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4.3 药物记录和反馈: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量,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
眼科病人护理PPT课件
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05
特殊眼科疾病的护理
新生儿眼病的护理
新生儿眼病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及早发现 和治疗先天性眼部疾病。
保持眼部清洁
定期为新生儿清洗眼部,避免感染 和炎症。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眼病症状,及时 调整护理方案。
避免使用有害光源
眼科检查方法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 和近视力检查,可以评估 患者的视力和视觉质量。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可以观察角膜 、虹膜和晶状体等结构, 以及发现病变。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 和视神经等结构,以及发 现病变。
02
眼科常见疾病
眼睑疾病
眼睑炎症
包括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 等。
眼睑下垂
角膜疾病
角膜炎
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需根据不同病原体进行治疗。
角膜溃疡
由角膜外伤或感染引起,需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视力。
角膜营养不良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需根据病情进行治疗。
晶状体疾病
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失明,需手术治疗。
晶状体异位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需根据病情进行治疗。
避免新生儿接触强光和有害光源, 防止视力受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控制血糖
积极控制血糖,减轻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
减少眼部疲劳
避免长时间用眼,适当休息,减轻眼部疲劳。
预防感染
保持眼部清洁,预防感染。
白内障的护理
01
手术治疗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引言概述:眼科病房是一个专门为眼科患者提供护理和治疗的地方。
在这个病房中,护士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护理常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包括患者观察、眼部护理、药物管理、病房环境和沟通技巧。
一、患者观察1.1 瞳孔观察: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眼部疾病的进展情况。
1.2 视力观察:护士应根据医嘱或患者需求进行视力测试,以监测患者的视力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1.3 眼压观察:对于患有青光眼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眼压,以评估疾病的控制情况。
二、眼部护理2.1 清洁眼部:护士需要定期为患者清洁眼部,包括清洁眼睑、结膜囊和泪道,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眼部不适。
2.2 眼药水给药:护士需要按照医嘱正确给予患者眼药水,包括滴眼药水和眼药膏,以控制眼部疾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2.3 眼部按摩:对于一些眼部手术的患者,护士需要进行眼部按摩,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恢复。
三、药物管理3.1 药物核对:护士在给予患者药物之前需要进行药物核对,确保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正确无误。
3.2 药物储存:护士需要妥善储存眼科药物,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药物记录: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效果,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四、病房环境4.1 光线控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调节病房的光线亮度,以减轻患者的眼部不适和疼痛。
4.2 空气流通:护士需要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预防感染。
4.3 温度调节:护士需要合理调节病房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以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五、沟通技巧5.1 听取患者需求: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尊重患者的选择,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和团队,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5.2 有效沟通: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眼科病人常见护理诊断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课件
术前宣教
手术目的和效果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效果 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患者有
充分了解。
手术过程介绍
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包括麻醉 方式、手术步骤等,以减轻患 者紧张情绪。
术后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眼部卫生、用药等。
康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促进眼部功能恢复。
03
眼压升高
眼压升高可能导致眼部疼痛、头痛等 症状,需及时使用降眼压药物进行治 疗。
角膜损伤
角膜损伤需及时修复,避免影响视力 恢复。
紧急情况处理
眼内炎
眼内炎是眼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需立即 就医,进行紧急处理。
眼内出血
眼内出血需立即就医,进行紧急止血处理。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需立即就医,进行紧急手术复位 。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用眼和疲劳,促进术后康 复。
眼部运动与按摩
指导患者进行眼部运动和按摩,促进 眼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轻眼部 肿胀和不适感。
04
特殊情况处理
并发症处理
感染
感染是眼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需 要定期换药,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进行治疗。
出血
出血是手术常见并发症,轻者无需处 理,重者需紧急手术止血。
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观察
01
02
03
观察眼部情况
术后密切观察眼部情况, 包括眼睑、结膜、角膜等 是否有异常表现,如出血 、水肿、炎症等。
监测视力恢复
定期检查患者的视力恢复 情况,记录并比较手术前 后视力的变化。
评估疼痛程度
关注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止 痛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感 。
眼科病人护理特点
注意观察病人使用眼药水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 医。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并治疗眼科疾病,因此是护 理眼科病人的重要环节。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带病人 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在家中观察病人的眼部情况,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血液循环和恢复。
提醒病人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眼药水或药膏,并注
眼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意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01
保持手部清洁,勤 洗手,避免用手触 摸眼睛或与他人共 用个人卫生用品。
02
提醒病人遵循医生 的建议,按时服药 ,并注意观察病情 变化。
03
定期更换隐形眼镜 或角膜接触镜片, 避免使用过期或破 损的镜片。
03
眼科病人护理措施
Chapter
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明亮,空 气清新,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宜
人的住院环境。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减少细菌滋生。
提供柔软舒适的床铺和座椅,以 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指导病人进行眼部锻炼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指导病 人进行适当的眼部锻炼,以促进眼部的
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耐心倾听病 人的诉求和意见,并及时给予回应和 处理。
04பைடு நூலகம்
眼科手术病人护理特点
Chapter
术前准备
心理准备
病人需要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 和预期结果,以减轻紧张和焦虑
情绪。
身体准备
根据手术类型和要求,进行必要的 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如停用某些 药物、清洁眼睛等。
眼科病人常见护理诊断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课件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引言 • 眼科病人常见护理诊断 • 术前护理常规 • 术后护理常规 • 特殊情况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眼科病人护理质量
通过对眼科病人常见护理诊断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的梳理和总结,为临床护理 人员提供实用的护理指导和参考,从而提高眼科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形式,该课 件使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眼科护
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和操作水平。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眼 科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该课件将不 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护理理念 和技术。
通过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该课件将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为 全球眼科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03
术前护理常规
术前评估
01
02
03
视力评估
评估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 正视力,了解患者的视觉 状况。
眼压评估
通过眼压测量,了解患者 眼内压情况,预防眼疾发 生。
眼部检查
检查患者眼球、眼睑、结 膜、角膜等部位,了解眼 部病变情况。
术前准备
卫生准备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 感染,术前1周内不可戴隐 形眼镜。
。
指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评估、准备、 心理疏导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指在手术后对病人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疼 痛管理、康复指导等,以确保病人的快速康复。
02
眼科病人常见护理诊断
眼部疼痛
眼部疼痛是眼科病人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眼部炎症、外伤、手术等原因引起 。
眼部疼痛的护理需要关注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其 他症状,如红肿、分泌物等。护理措施包括保持眼部清洁、遵医嘱用药、冷敷或 热敷等。
眼科病人护理特点
01
02
03
视力检查
对病人的视力进行细致的 检测和评估,包括矫正度 数、裸眼视力等。
眼病诊断
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检查结 果,准确诊断眼病类型和 程度。
眼部护理
对病人进行眼部清洁、消 毒等护理操作,保持眼部 卫生。
耐心倾听,理解患者需求
沟通技巧
与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 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 疑虑。
心理支持
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医护人员应定期对眼科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要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治疗方案调整的原因和必要性,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眼科病人护理的具体措施与技 巧
眼部清洁与消毒的护理措施
眼部清洁
每日清洁眼部,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注意清洁眼睑、睫毛等处,保持眼部卫 生。
眼部消毒
对于感染性眼病患者,需进行眼部消毒,选用适当的消毒液,如碘伏、酒精等, 消毒时要避免交叉感染。
眼部用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正确用药
按照医生指示正确使用眼药水、眼药 膏等眼部药物,注意药物的保存方法 和有效期。
注意事项
用药前要洗手,避免药物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药 时要注意药物的刺激性,不要滴入角 膜;用药后要压迫泪囊,防止药物流 入鼻腔。
眼部手术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眼部手术后要保持眼部敷料干燥、清洁 ,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剧烈晃动,定期 换药。
VS
注意事项
如有疼痛、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 时就医;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和复 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膜血管翳
睑结膜滤泡及瘢痕
结膜瘢痕
临床分期
我国1979年分期法 Ⅰ期(进行活动期) 上穹窿和上睑结膜有血管模糊、乳 头和滤泡并存,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 兼有瘢痕形成 Ⅲ期(完全结瘢期) 结膜全部为瘢痕,无传染性。
并发症:
(1)眼内翻及倒睫 (2)上睑下垂 (3)睑球粘连 (4)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 (5)慢性泪囊炎 (6)角膜混浊
革兰阳性细菌容易引起角膜局灶性脓
肿病灶。 革兰阴性细菌容易引起角膜发生弥漫 性、扩散迅速的灰白色液化性坏死病 灶。
角膜接触镜所致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小溃疡
肺炎球菌性溃疡伴前房积脓
革兰氏阳性菌所致角膜溃疡
圆形或椭圆性局灶性脓肿病灶 边界清楚、基质浸润 可导致严重的基质脓肿和角膜穿孔 常伴有前房积脓及角膜后纤维素沉着
老年性睑内翻
角膜新生血管
治疗
☆ 如仅1~2根,可用睫毛镊拔除 ☆ 较彻底的方法是睫毛电解法 ☆ 手术矫正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指上睑的提上睑肌和Müller肌 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正常眼平视时,睑裂宽8mm,上睑缘遮盖 角膜2mm。
上睑下垂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先天性上睑下垂 后天性上睑下垂
后弹力层膨出(descemetocele)
角膜炎的病理过程
角膜粘连性白斑 (adherent leucoma)
角膜葡萄肿 (corneal staphyloma)
一、细菌性角膜炎
病因:1.外源性:角膜外伤后被感染
2.眼局部因素:各种炎症及角膜 上皮异常 3.系统性疾病:糖尿病 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绿 脓杆菌
内睑 腺炎
二、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定义: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牙肿性炎症 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壮年 病因: 睑板腺分泌过盛,睑缘炎长期刺激,导致睑板腺 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 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
临床表现
眼睑皮下圆形肿块,与皮 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 结膜面呈紫红色的微隆起 破溃时,排出脂肪样物质 形成肉芽肿,加重摩擦感 继发感染,同内睑腺炎
护理诊断与措施
护理诊断:疼痛 护理措施: 1、减轻不适感:太阳镜 2、冷敷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角膜炎症、 溃疡、穿孔 护理措施: 1、结膜囊冲洗 2、分泌物送检 3、药物护理 4、禁忌包扎患眼 5、观察病情
护理诊断: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接触性隔离措施 1、注意洗手和个人卫生,勿用手拭眼,勿进 公共场所和游泳池 2、用物消毒隔离,敷料焚烧 3、一人一瓶眼药或一眼一瓶眼药 检查时:先健眼后患眼 4、传授预防知识:一人一巾一盆 5、患有淋球菌性阴道炎的孕妇需在产前治愈
接触镜的相关问题
角膜接触镜所致的并发症:
1.角膜上皮水肿。 2.角膜新生血管上皮下的新生血管。 3.角膜上皮剥脱。 4.角膜溃疡。 5 睑结膜可出现巨乳头结膜炎。 无论何种接触镜均不要戴镜过夜。
接触镜引起的并发症
过敏或中毒反应
角膜损伤
接触镜引起的并发症
巨乳头性结膜炎
继发感染
预防措施
眼内炎
护理措施
1.疼痛的护理 2.健康指导:防穿孔 3.心理护理
防感染 防外伤
4.用药护理
动作轻柔防穿孔 5.角膜移植的护理 6.传染性角膜感染:消毒隔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易复发、类型多、与自身免疫有关 常见于幼儿,有唇部和皮肤的疱疹,角膜 可见点状或树枝状损伤 在免疫力下降如发热、疲劳、外伤或月经 期容易复发
复习提问
角膜的生理特点 眼的屈光介质有哪些? 正常眼压? 眼球的血库是?
眼球壁组成口诀
纤维膜,包在外,角膜透明巩膜白 血管膜,夹当中,前后三部虹睫脉 视网膜,里面衬,神经细胞三层分 外锥杆、中双极、内节细胞传兴奋。
第三章 眼科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眼睑及泪器病人的护理
一、睑腺炎(麦粒肿)
沙眼
定义: 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因为病变使睑结膜呈沙粒状粗糙不平,称为沙眼。
病因:沙眼衣原体感染 症状:异物感、刺痒、畏光、流泪、分泌物 体征: 1.睑、球结膜充血 2.乳头增生 3.滤泡形成 4.角膜血管翳 5.瘢痕形成 6.睑结膜刮片发现沙眼包涵体
幻灯片 8
革兰阴性菌性(绿脓杆菌)角膜溃疡
迅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边界不清 基质变薄、大量前房积脓、特殊臭味,黄 绿色脓性分泌物
处理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药物和手术治疗 减轻炎症反应 促进溃疡愈合 减少瘢痕形成
护理诊断
1.疼痛 2.意外受伤的危险 3.潜在并发症:角膜溃疡、穿孔、
临床表现
1.眼部异物感、烧灼 感、发痒、畏光、流 泪等。一般不影响视 力。 2、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结膜充血水肿,伪膜, 眼分泌物,结膜下出 血斑点,无耳前淋巴 结肿大。
结膜滤泡
结膜脓性分泌物
3、淋菌性结膜炎: (1)婴幼儿出生后2~3天发病,成人潜伏期为 10小时至2~3天 (2)畏光、流泪、眼胀痛 (3)结膜、眼睑高度充血、水肿 (4)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不断流出称“脓漏 眼” (5)可形成炎性假膜 (6)易引起角膜感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7)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20岁 主诉:右眼无痛性肿物半个月,伴红痛2天
现病史:半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上眼睑内长一
米粒大小的硬结,因无任何不适,故 未就医。2天前突感右眼胀痛,并见
硬结处发红,而今来院就诊。
既往史:健康 眼科检查:视力正常,右眼上睑中央皮下触及 一豆粒大小之硬结,局部红肿明显并 压痛。睑结膜面见一紫红色隆起物。
第二节 结膜病人的护理
结膜充血是结膜炎最基本的体征 眼分泌物和结膜充血是结膜炎的两大症状
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分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红眼病) 淋球菌性结膜炎 特点:传染性强、结膜充性卡他性结膜炎: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及流行性感冒杆菌,接触传播 淋菌性结膜炎:淋病双球菌,接触传播
护理诊断与措施
护理诊断:有继发感染的危险 1、热敷或向囊腔内注射抗生素或糖皮质激
素 2、继发感染者,先抗炎,再刮除 3、睑板腺囊肿刮除 4、健康指导
术后结膜囊滴抗生素眼药 膏,无菌眼垫包扎,隔日 睑板腺囊肿刮除术 撤去,滴抗生素眼药水至 反应消失
1)术前准备:滴抗生素眼液、查凝血功 能、清洁面部皮肤 2)术中:在睑结膜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 口,刮净囊肿内容物,术后不用缝合伤口 3)注意复发性和45岁以上老年人的囊肿,送标 本病检 4)术后用手掌压迫眼部10-15分钟,观察有无出血等 病情变化
病因 动眼神经或提上 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 睑肌 发育不良 伤;重症 肌无力;上睑炎 性肿物或肿瘤 临床 双侧 表现 抬头俯视、额纹 加重、耸肩、视 力障碍(弱视) 单侧 重症肌无力患者,伴全身横 纹肌疲劳现象,特点:晨轻 暮重,注射新斯的明消失
六、泪囊炎
病因:鼻泪管阻塞和病原菌感染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溢泪和流脓(冷泪长流) 诊断要点:用手指挤压泪囊区,有脓性分 泌物流出。
前房积脓
虹膜炎
角膜溃疡
云翳 斑翳 白斑
后弹力层膨出 穿孔
粘连性角 膜白斑 继发性 青光眼 角膜葡萄肿
角膜瘘
眼内炎
低眼压(前房浅或者消失)
角膜炎的病理过程
角膜溃疡形成 (corneal ulcer)
角膜炎的病理过程
角膜云翳(corneal nebula)
角膜斑翳(corneal macula)
角膜炎的病理过程
真菌性角膜炎
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 角膜病变。 常见于外伤后,在我国农民发病占首位
案例讨论:
患者:男性,41 岁。2个月前在农田中劳动时右 眼不慎被玉米叶划伤,自用氯霉素眼水点眼。10 天后,患者右眼疼痛、畏光、视力下降。当地县 医院诊断为“细菌性角膜炎”,给予“氧氟沙星 眼药水”、“妥布霉素眼药水”8次/日,治疗2周 后未见好转,随后到当地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 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0.1%阿昔洛韦眼药水”4次/日,“更昔洛韦眼 用凝胶”2 次/日,治疗2周,随后给予抗真菌治 疗,0.2%氟康唑眼药水滴右眼,每小时1次,无效, 转至我院。 既往史:无眼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诊断:右眼真菌性角膜炎。
护理诊断与措施
1、热敷的方法 汽热敷法、干性热敷法、湿性热敷法 2、脓肿切开引流 内睑腺炎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外睑腺炎在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
脓肿未形成时,不宜切开, 切忌挤压和用针挑
外睑腺炎与内睑腺炎的区别
分类 外睑 腺炎 致病 菌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感 染 部位 睫毛 毛囊 或周 围皮 脂腺 睑板 腺 红肿 压痛 脓点 手术切口 位置 弥散 明显 皮肤 皮肤面切 面 口,切口 与睑缘平 行 局限 特别 睑结 结膜面切 明显 膜面 口,与睑 缘垂直
霰粒 肿继 发感 染
初步诊断?
第三节 角膜病人的护理
概述
角膜炎分类:感染性、免疫性、外伤性、营养不 良性。 病原体:细菌、真菌等 常见症状: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伴视 力下降 典型体征: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溃疡形成
致病因素
角膜炎病理变化过程
角膜缘血管网充血
角膜浸润 治愈(恢复透明)
内麦粒肿为睑板腺感染 外麦粒肿为睫毛毛囊或其附属腺体的感染 病因: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临床表现:典型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