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接种知识合集〗接种疫苗禁忌症种类
预防接种禁忌症
![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6972f5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1.png)
预防接种禁忌症预防接种禁忌症是指在进行疫苗接种时,由于某些特殊情况或者个体因素,接种者不宜接种特定的疫苗。
预防接种禁忌症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接种者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可能浮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接种禁忌症及其相关信息:1. 过敏反应禁忌症:某些人对疫苗中的成份或者疫苗本身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禁忌症包括对鸡蛋、酵母、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过敏的人,以及对前次接种同类疫苗后浮现过敏反应的人。
在接种前,医生会问询接种者的过敏史,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禁忌症。
2. 免疫缺陷禁忌症:免疫缺陷疾病、免疫抑制治疗或者器官移植等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对接种者的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疫苗无效。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接种者普通被认为是禁忌接种的对象。
3. 妊娠禁忌症:某些疫苗在妊娠期间接种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疫苗的特性和妊娠期的不同阶段,医生会评估接种的风险和益处,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种。
4. 其他禁忌症:除了上述常见的禁忌症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禁忌症,例如正在发热的人、正在接受放射治疗或者化疗的人、有癫痫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等。
这些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会对接种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被视为禁忌症。
需要强调的是,禁忌症并不意味着永远不能接种疫苗,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谨慎对待。
在决定是否接种疫苗之前,接种者应该向医生提供详细的个人健康信息,以便医生能够综合考虑接种的适宜性。
此外,对于存在禁忌症的人群,接种者应该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病原体或者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接种者应该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
总之,预防接种禁忌症是为了确保接种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接种疫苗之前,接种者应该向医生提供详细的个人健康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禁忌症,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同时,接种者应该积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婴儿接种各类疫苗的禁忌须知
![婴儿接种各类疫苗的禁忌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4e94cb73ba1aa8114431d9c4.png)
婴儿接种各类疫苗的禁忌须知接种疫苗通常分为两类:暂时禁忌和绝对禁忌。
暂时禁忌指的是早产儿、难产儿、发热或处于疾病急性期的婴儿,应在婴儿疾病康复之后补种疫苗。
绝对禁忌指的是婴儿是严重的过敏体质或免疫功能有缺陷,这样的婴儿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异常反应,因此绝对不能接种疫苗。
卡介苗禁忌正在发热、腹泻、或患有严重皮肤病的婴儿宜在疾病康复后再接种。
早产儿、难产婴儿、体重较低的婴儿应该慎重考虑是否接种。
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病、免疫功能不全的婴儿禁忌接种。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如果在服苗前一周宝宝有腹泻或一天之内腹泻多于4次、正在发热、急性病的婴儿,应暂缓接种。
如果婴儿有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禁忌接种。
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可选择服用液体疫苗。
百白破疫苗禁忌如果宝宝正在发热、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
如果宝宝患有中枢系统疾病、严重过敏体质、有抽风史应禁忌。
乙型脑炎疫苗禁忌如果宝宝正在发热、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
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患有脑、神经系统疾病应禁忌接种。
麻疹疫苗禁忌曾患过麻疹的宝宝则不需要再接种。
如果宝宝正在发热、有过敏史、有活动性结核则禁忌接种。
宝宝已经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后,需要间隔一个月后再接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正在发热、疾病宝宝可暂缓接种。
如果宝宝患有脑或神经系统疾病,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心、肾疾病应禁忌接种。
乙肝疫苗禁忌如果宝宝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感染,严重疾病,过敏体质应禁忌。
甲肝疫苗禁忌如果宝宝正在发热、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
患有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应禁忌接种。
家长不可轻视接种,或者认为别的宝宝都注射,自己宝宝应该没有问题,家长一定要再接种前向医护人员说明自己宝宝的情况,否则宝宝一旦出现危险,则后悔莫及。
疫苗反应疫苗是一种蛋白或具有抗原性的物质,虽然注射前经过了灭活或减毒的处理,但是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换言之接种疫苗也会引起人体的自我保护,如同人感冒发热其实是在抵御细菌和病毒。
婴儿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婴儿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9d66e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a.png)
婴儿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婴儿疫苗接种是保护婴儿免受多种可预防疾病侵害的重要措施。
然而,有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或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婴儿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1. 严重过敏反应:如果婴儿曾经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或对疫苗成分(如鸡蛋蛋白)过敏,可能会禁止接种相关疫苗。
2. 免疫系统问题:如果婴儿患有免疫系统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化疗),可能需要暂时推迟或禁止接种某些疫苗。
3. 患有严重疾病:如果婴儿患有严重疾病(如白血病、癫痫、未控制的高热等),可能会推迟或禁止接种疫苗。
注意事项:
1. 轻微疾病:如果婴儿患有轻微感冒、发烧或轻微呼吸道感染等轻微疾病,可以继续按计划接种疫苗。
然而,在有发热时,有些疫苗可能需要推迟接种。
2. 预期妊娠:如果婴儿的母亲怀孕,有些疫苗可能需要推迟接种,特别是活病毒疫苗。
妊娠期间的疫苗接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3. 药物治疗:如果婴儿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或安全性。
在接种疫苗之前,应与医生讨论药物治疗的情况。
重要提示:以上只是一般性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具体
的疫苗接种方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来确定。
婴儿疫苗接种通常是安全和有效的,但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特殊情况,请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专业医疗服务提供者,以获得最准确和个性化的建议。
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3467a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3.png)
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在当今社会,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我们能够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然而,并非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适合接种疫苗,也不是接种完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
了解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保障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接种疫苗的禁忌症(一)对疫苗成分过敏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禁忌症之一。
疫苗中可能包含蛋白质、佐剂、防腐剂等成分,如果个体对其中的某种成分过敏,接种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
因此,在接种前,医护人员通常会询问过敏史,包括对食物、药物、疫苗等的过敏情况。
(二)患有急性疾病正在发热、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者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通常不建议接种疫苗。
这是因为此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处于应激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疫苗的免疫反应,甚至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例如,患有感冒、肺炎、急性肠胃炎等疾病时,应待病情痊愈或稳定后再考虑接种。
(三)免疫功能受损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等,接种疫苗可能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接种。
(四)神经系统疾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一般不宜接种疫苗。
因为接种疫苗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神经系统症状。
(五)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虽然大多数疫苗在孕期和哺乳期并非绝对禁忌,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性数据,一般情况下,除非特殊需要(如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否则应尽量避免在孕期和哺乳期接种疫苗。
二、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一)接种前1、告知健康状况在接种疫苗前,应如实向医护人员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过往疾病史、过敏史、近期用药情况等,以便医护人员评估是否适合接种。
预防接种禁忌症
![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9969170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5.png)
预防接种禁忌症预防接种禁忌症是指在进行疫苗接种时,由于个体身体状况或其他原因,存在禁忌接种的情况。
禁忌接种是为了保护个体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接种禁忌症及其标准格式的文本:1. 过敏禁忌症:针对某些疫苗,个体可能存在对其中某些成分过敏的情况,因此禁止接种该疫苗。
常见的过敏禁忌症包括对鸡蛋、酵母、抗生素等成分过敏。
在接种前,医生会询问个体的过敏史,并进行相应的过敏测试。
2. 免疫缺陷禁忌症:免疫缺陷疾病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获得性免疫缺陷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对于免疫缺陷病人,接种疫苗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疫苗无效。
因此,接种疫苗前需要对免疫系统进行评估,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决策。
3. 免疫抑制禁忌症:免疫抑制疗法是一种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但同时会削弱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在接受免疫抑制疗法期间,个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应对疫苗,因此禁止接种疫苗。
在开始或结束免疫抑制疗法前,医生会评估接种疫苗的安全性。
4. 妊娠禁忌症:孕妇在接种疫苗时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某些疫苗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通常情况下,孕妇只能接种特定的疫苗,如孕妇流感疫苗。
其他疫苗在怀孕期间禁止接种。
孕妇在接种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决策。
5. 其他禁忌症:除了上述禁忌症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禁忌症,如发热、急性疾病、癫痫等。
这些状况可能会影响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因此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禁忌症并非绝对禁止接种,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医生会综合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疫苗的安全性和效益,并根据最新的疫苗接种指南进行决策。
如果存在禁忌症,医生可能会推荐其他替代措施或延迟接种时间。
因此,在接种疫苗前,个体应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咨询,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预防接种禁忌症
![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07bdb9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4.png)
预防接种禁忌症预防接种禁忌症是指在进行疫苗接种时,由于个体的特殊情况或者健康状况,导致不能接种某些疫苗的情况。
预防接种禁忌症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个体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接种后浮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
1. 儿童疫苗接种禁忌症:- 严重过敏反应禁忌症:包括对疫苗中的某些成份(如鸡蛋蛋白、凝胶蛋白等)过敏的儿童,以及对前次接种同类疫苗后浮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儿童。
- 免疫缺陷禁忌症: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
- 治疗性免疫抑制禁忌症:包括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化疗、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儿童。
- 发热禁忌症:当儿童体温超过38.5℃时,应推迟接种疫苗。
2. 成人疫苗接种禁忌症:- 过敏反应禁忌症:包括对疫苗中的某些成份过敏的成人,以及对前次接种同类疫苗后浮现严重过敏反应的成人。
- 免疫缺陷禁忌症: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成人。
- 治疗性免疫抑制禁忌症:包括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化疗、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成人。
- 孕妇禁忌症:孕妇在怀孕期间,普通不推荐接种活病毒疫苗,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 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应告知医生个体的过敏史、健康状况等信息,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禁忌症。
-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个体,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其免疫健康。
- 针对某些禁忌症,可能存在相对禁忌症的情况,即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接种,但需要医生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和监测。
总之,预防接种禁忌症是为了确保个体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接种后浮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
在接种疫苗前,个体应告知医生自身的过敏史和健康状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禁忌症。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个体的免疫健康。
记住,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但在接种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儿童预防接种禁忌症
![儿童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4cb1b802763231126edb118c.png)
儿童预防接种有哪些禁忌症?
1.有免疫缺陷或进行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射疗法、抗代谢化学疗法)治疗时不能接种活疫苗。
2.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和处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孩子不宜接种。
3.有慢性心脏病、肾脏病、肝病、脑病、过敏性体质以及正在生病的孩子不宜接种各类疫苗。
4.脑发育不全或有惊厥史的孩子,打预防针时,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因此不宜接种。
5.经常患湿疹、荨麻疹、喘息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打预防针,否则可能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6.腹泻婴幼儿,一日大便超过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待腹泻恢复后可补服。
7.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后出现严重的接种后反应,如发热、休克、抽搐、体温升高或接种部位红热肿痛等反应,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8.一般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各种常见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接种后的反应
![各种常见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接种后的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a3fc1679b6648d7c1c746f7.png)
各种常见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接种后的反应最近,儿童家长打电话来咨询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和那些情况不能打针的人很多,有些应该是打针后出现的正常反应也把家长担心的要命。
因此,现在把一些常用的疫苗的禁忌症、接种反应告诉这些家长,并请家长在儿童需要接种相应疫苗前认真阅读一下,我相信对这些家长会有所帮助。
1、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出生后既可接种,家庭中有结核病史和满3个月到1周岁应先做皮试后再接种。
(1)禁忌症: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或其他皮肤病者不予接种。
(2)接种反应: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轻微,接种后2-3周在接种局部可见红肿硬结。
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可出现破溃。
一般8-12周后结痂,这是正常反应。
但应注意局部干爽清洁。
2、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满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第2、3针。
(1)禁忌症:①发热及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禁止使用;②有过敏者禁用。
(2)接种反应:本疫苗很少有不良反应。
极个别人亦有中、低度发热,可注射部位微痛,这些轻微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消失。
3、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满2足月服第1次,3个月和4个月时服第2、3次,18~24个月和4岁各加强一次。
(1)、禁忌症:免疫缺陷者、对牛奶及牛乳制品过敏者、发热、腹泻(1日大便超过4次)及急性传染病期间。
(2)、接种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出现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4、百白破三联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满3足月接种第1针,4个月和5个月时接种第2、3次,18~24个月加强一针。
(1)、禁忌症:①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②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接种。
(2)、接种反应: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
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无菌性化脓:硬结不能吸收,形成接种部位化脓。
幼儿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汇总
![幼儿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be11b19a76e58fafab00325.png)
幼儿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汇总*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对人群进行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目前,列入我国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制剂、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它们用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肝这7种疾病。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卡介苗(BCG):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乙肝疫苗(HepB):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脊灰疫苗(PV):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百白破疫苗(DTPa):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至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麻疹疫苗(Measles):儿童满8月龄进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1岁半至2岁复种1次。
●乙脑疫苗((JE)):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流脑疫苗(MenCCV):接种4剂次,儿童6至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白破疫苗(DTaP):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麻腮风疫苗(MMR):1岁半至2岁的儿童接种。
●甲肝疫苗(HepA):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
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至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宝宝计划免疫接种“时间表”一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年龄接种疫苗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1个月乙肝疫苗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5个月百白破混合制剂6个月乙肝疫苗8个月麻疹疫苗1.5-2.0岁百白破混合制剂复种4岁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复种7岁麻疹疫苗复种白破混合制剂复种12岁乙肝疫苗复种*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1. 局部反应:大部分经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接种局部出现轻度红肿、疼痛,范围一般不大,如红晕平均直径在2.5厘米以下,为弱反应;红晕在2.5 一5.0厘米,为中反应;红晕超过5.0厘米,为强反应。
预防接种禁忌症
![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600325880975f46527d3e1fe.png)
预防接种禁忌症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预防接种禁忌症接种疫苗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对于正常机体来说都是有益的。
但是,由于某些机体的反应性不正常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接种疫苗后,可能对机体带来某些损害,甚至引起严重的异常反应。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在疫苗说明书中,比较具体地规定了有某种疾患或处于某种特殊生理状态的人不能接种,这就是疫苗的禁忌症。
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①患有皮炎、牛皮癣、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②体温超过℃,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可影响免疫力的产生)③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体质较差,患病器官不堪负重)④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生)⑤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制造免疫力的原料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欠佳)⑥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
(疫苗中含微量过敏原)⑦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须待恢复后两周,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腹泻会使疫苗很快排泄,失去作用;腹泻若是病毒感染所致还会干扰疫苗发挥作用)⑧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如γ球蛋白)的小儿,1月内不应接种麻疹疫苗。
⑨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疫苗种类禁忌症注意事项(疫苗接种后须至少留观20分钟)乙肝疫苗1.发热、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2.对酵母成分过敏者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接种本疫苗无效。
卡介苗1.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2.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3.患免疫缺陷症①.接种2~4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属正常现象,一般6~8周结痂;②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可直接接种卡介苗,3个月以上婴儿须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方可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者2.患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3.妊娠期妇女 1.腹泻≥4次/日、肛周脓肿患儿暂缓接种;2.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服用,30分钟内勿食热的食物白百破疫苗 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史者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接种3.有过敏史者①接种后局部可能有硬结,通过热敷、理疗等处理可逐步吸收②注射第1剂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反应者,不再注射第2剂。
预防接种禁忌症
![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81e925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9.png)
预防接种禁忌症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有些人可能存在预防接种禁忌症,即不能接种某些疫苗或需要延迟接种。
预防接种禁忌症主要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两种情况。
绝对禁忌症指的是接种某种疫苗会对个体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包括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异常等。
相对禁忌症则是指接种某种疫苗可能会对个体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接种禁忌症及其相关信息:1. 绝对禁忌症:- 过敏反应:个体对疫苗成分中的某些物质过敏,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荨麻疹等。
在接种前,医生会进行过敏史询问和皮肤试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反应风险。
- 免疫系统异常:某些免疫系统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个体,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可能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因此不适合接种疫苗。
2. 相对禁忌症:- 急性发热:在发热状态下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因此建议在病情缓解后再进行接种。
- 孕妇:某些疫苗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怀孕期间一般不建议接种活疫苗,但可以接种部分无活疫苗成分的疫苗。
- 免疫抑制状态:某些情况下,如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个体,可能需要延迟接种或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存在预防接种禁忌症的个体,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接种计划。
医生会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评估接种风险和收益,为个体制定适当的接种计划,以确保个体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对于没有禁忌症的个体,预防接种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健康行为。
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个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整个社区的健康,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总之,预防接种禁忌症是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的,个体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在接种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预防接种禁忌症
![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e46882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f.png)
预防接种禁忌症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预防和控制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然而,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接种禁忌症及其相关信息:1. 过敏反应禁忌症:有些人对疫苗成分中的某些物质可能过敏,这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反应禁忌症包括对鸡蛋、酵母、抗生素或其他疫苗成分的过敏。
在接种前,应告知医生或护士您的过敏史,以便他们能够评估您是否适合接种。
2. 免疫缺陷禁忌症: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白血病等)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可能会因为免疫系统受损而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
这些人通常不宜接种活疫苗,因为活疫苗可能导致疾病的发作。
在接种前,应咨询医生以获取适当的建议。
3. 妊娠禁忌症:在怀孕期间,某些疫苗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某些疫苗在怀孕期间是禁忌的。
例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以及水痘疫苗通常不建议在怀孕期间接种。
妇女在怀孕前应咨询医生,了解哪些疫苗是安全的。
4. 其他禁忌症:除了上述禁忌症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可能会导致接种禁忌。
例如,如果您曾经接种某种疫苗后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医生可能会建议您避免再次接种。
此外,如果您患有急性疾病,如高热或严重感染,接种疫苗可能会被推迟。
需要强调的是,禁忌症并不意味着您永远不能接种疫苗。
在某些情况下,禁忌症可能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后您可能会被允许接种。
此外,对于某些禁忌症,可能存在替代接种策略,例如使用不同类型的疫苗或调整接种计划。
总之,预防接种禁忌症是为了保护个体的健康和安全。
在接种前,您应该向医生或护士提供详细的健康历史信息,并咨询他们的建议。
只有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您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记住,预防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保护您和他人的健康。
育儿知识:八大常见疫苗接种禁忌,宝妈必知
![育儿知识:八大常见疫苗接种禁忌,宝妈必知](https://img.taocdn.com/s3/m/27e561508e9951e79b8927b9.png)
八大常见疫苗接种禁忌,宝妈必知在宝宝的成长中,给宝宝接种疫苗,这是很常见的一个事情,但是,关于各种疫苗接种的禁忌,各位家长更需要弄清楚,下面,我给大家列举八大常见疫苗接种禁忌,宝妈们一定要知晓哦。
1.卡介苗禁忌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病以及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带他接种卡介苗;如果宝宝是早产儿、难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5斤)要慎重接种;如果宝宝有发热、拉肚子或是严重的皮肤病,家长要和医生讲明情况缓接种时间。
2.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宝宝在发烧、患急性疾病期间及腹泻后的一周内都不可以接种该疫苗。
另外,如果宝宝患有免疫缺陷综合征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禁止接种。
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以选择服用该液体疫苗。
3. 百白破疫苗禁忌患有癫痫之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体质严重过敏以及曾经有发生过抽风的宝宝禁止接种,若在发烧、生病期间则需缓接。
4. 麻疹疫苗禁忌患过麻疹的宝宝无需接种,发烧、有活动性结核以及对鸡蛋等过敏的宝宝禁止接种该疫苗,接种丙种球蛋白的时间间隔不到一个月的宝宝暂缓接种。
5. 乙型脑炎疫苗禁忌患有脑、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过敏体质的宝宝禁止接种,处于生病期间的宝宝延缓接种时间。
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等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过敏体质者以及有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的宝宝禁止接种,发烧、患急性疾病期间暂缓接种。
7. 乙肝疫苗禁忌乙肝疫苗不可用于肝炎、过敏体质以及生病的宝宝。
8.甲肝疫苗禁忌如果宝宝有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以及过敏体质,则不可以接种该疫苗,生病的宝宝可延缓接种时间。
以上就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八大常见疫苗接种禁忌,在你的宝宝进行这些疫苗接种的时候,请一定要注意哦。
幼儿园疫苗接种科普宣讲:知识要点整理
![幼儿园疫苗接种科普宣讲:知识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264f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9.png)
幼儿园疫苗接种科普宣讲:知识要点整理近年来,疫苗接种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疫苗接种对健康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疫苗接种成为了家长们关心的重点之一。
对幼儿园疫苗接种进行科普宣讲,帮助家长们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进行幼儿园疫苗接种科普宣讲时,我们需要了解哪些知识要点呢?下面,我将通过对幼儿园疫苗接种的科普宣讲,整理出一些重要的知识要点,以便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1. 疫苗接种的基本原理疫苗接种是通过向人体注射疫苗,让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疫苗接种的原理是利用疫苗中含有的病原体相关物质(如病毒或细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轻疾病的危害程度。
2. 幼儿园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疫苗接种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疫苗接种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还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播率,保护整个社会群体的健康。
及时接种疫苗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减少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 幼儿园疫苗接种的常见疫苗类型在幼儿园阶段,常见的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麻疹风疹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等。
这些疫苗针对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
家长们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指南,及时为孩子接种相应的疫苗,以确保其健康成长。
4. 幼儿园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在为幼儿进行疫苗接种时,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接种时间的选择、接种部位的护理、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等。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孩子患有慢性疾病或过敏史,家长们需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建议。
5. 幼儿园疫苗接种的社会意义幼儿园疫苗接种不仅关乎个体健康,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通过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爆发,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与稳定。
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集体免疫效应,保护整个社会中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如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和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和禁忌症
![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和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3c92806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3.png)
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和禁忌症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疫苗接种成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孩子来说,及时接种合适的疫苗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免疫保护,减少感染风险,并且对于控制疾病的扩散也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进行儿童疫苗接种前,了解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和禁忌症是非常重要的。
一. 儿童疫苗接种计划1. 国家规定的常规儿童免疫程序根据国家规定,中国实施大约12 种不同类型的常规儿童免疫程序,包括肺结核、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风等多个项目。
根据完整程度和适龄分为三类:必需项目(D类)、优先接种项目(P类)和可供选择项目(C类)。
在D类中最关键的包括卡介苗(BCG)用于预防结核杆菌病的预防接种以及不活化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百日咳和类百日咳、麻风等免疫接种。
P类项目包括国内提出优先接种策略的乙型肝炎(B67B)和日本B型脑-橡冠膜炎(JBE)免疫接种等。
2. 接种时间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和国家规划,为便于管理和应对全国范围内需求,对各个接种年龄段已设定统一时间表。
常规计划中包括出生后即刻注射BCG;从第4周起,按时每隔一个月注射5合一或6合一联合疫苗;3、4、5月龄分别注射百白消(二联),并逐渐设置副作用更小谷维素等口服疫苗。
总之,在计划的前9个月,孩子将完成其基础免稚程序。
除此之外还有岁数更大的重复免稚程序,每3至5年左右根据提供原始产能进行接染。
如此安排也是由于有些需要持续保护直至成年才可消除的可能传染病。
二. 儿童疫苗禁忌症1. 绝对禁忌症继发自免疫接种之后给婴幼儿期发生如斑疹伤寒, 脑性麻痹、白内障、精神发育缓慢或是残疾等中重度副作用而引起非常严重的通反应。
同时,传.Hasumnon(哮喘)或异危及它产生非常严重感染反映也不适合接种。
2. 相对禁忌和延迟接种情况在特定情况下(如可能致敏的物质)情况基本正常的儿童暂时应根据他们所受监护人和医务人员讨论一周左右是否准备好进行免税获得生活提示。
预防接种禁忌症
![预防接种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a0cb46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1.png)
预防接种禁忌症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有些人可能存在接种禁忌症,即接种疫苗可能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进行预防接种前,了解和识别接种禁忌症是非常重要的。
接种禁忌症可以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两类。
绝对禁忌症指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行接种的情况,而相对禁忌症则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禁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接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接种禁忌症及其解释:1. 过敏反应:个体对某些疫苗成份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鸡蛋、酵母等。
如果曾经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或者有家族过敏史,那末接种该疫苗可能会有风险。
2. 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疫苗病毒感染或者疫苗相关疾病。
免疫缺陷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等。
3. 发热疾病:如果个体患有发热疾病,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在发热期间普通不建议接种疫苗。
4. 孕妇:某些疫苗对孕妇和胎儿可能有不良影响,因此在怀孕期间普通不进行疫苗接种。
但有些疫苗在怀孕期间是安全的,如季节性流感疫苗。
5. 免疫球蛋白治疗: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人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接种的时机。
除了上述常见的接种禁忌症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例如,接种疫苗前曾经发生过癫痫、神经系统疾病、过度疲劳等情况,都可能会对接种产生影响。
为了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个体在接种前应该向医生提供详细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等。
医生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接种禁忌症,并做出相应的决定。
总之,预防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但在接种前需要了解和识别接种禁忌症。
如果存在禁忌症,应及时向医生咨询,以便制定适当的预防措施。
同时,公众也应该加强对预防接种的认识,提高接种率,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儿童常见疫苗接种与注意事项
![儿童常见疫苗接种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30874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b.png)
费用报销
确保保险能够覆盖因意外反应导致的 各种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手术等。
赔付标准
了解保险合同中的赔付标准和条件, 确保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获得合理 赔付。
优质服务
选择信誉良好、理赔快速的保险公司 ,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获得及时高效 的服务。
儿童疫苗接种健康档案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个儿童建立详细的疫苗接种健康档案,记录所有接种情况并妥 善保管。
数据记录
完善接种信息记录,建立全国统一的疫苗接 种健康档案。
风险防控
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疫苗接 种中的各类异常反应。
提高家长疫苗知识和接种意识
1 疫苗知识普及
2 重视接种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如讲座、宣传 册等,向家长全面系统地传授 疫苗的种类、作用、接种时间 和注意事项等知识。
强调疫苗接种对于儿童健康成 长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建立积 极正确的疫苗接种态度。
档案信息完整
包括接种疫苗种类、剂次、时间、反应等详细信息,为后续健康管 理提供依据。
动态跟踪管理
及时更新档案信息,监测接种进度,提醒家长按时完成后续接种。
信息安全保护
确保儿童健康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妥善保管避免泄露。
疫苗接种与儿童健康成长的关 系
1 预防重大疾病
2 提高抵抗力
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严重传 染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减少 因感染导致的并发症。
3 互动交流机会
4 配合接种流程
为家长提供咨询、交流的平台 ,解答他们在疫苗接种过程中 遇到的疑问。
引导家长主动配合疫苗接种的 各项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
儿童疫苗接种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疫苗研发
将针对新兴疾病开发更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种疫苗禁忌症种类接种疫苗虽然是好事,但是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接种的。
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特别是年轻父母,要了解宝宝对即将接种的疫苗是否有禁忌症,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
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7、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8、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9、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其中有些父母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
打“百白破”预防针要注意什么?百白疫苗就是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的混合制剂。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百日咳杆菌引起。
典型症状是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婴儿易并发肺炎。
白喉病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呼吸道粘膜的局部炎症及白膜形成,以及由白喉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并发心肌炎及末梢神经麻痹。
为了预防这两种病,最好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进行百日疫苗的预防注射,第一次注射0.5毫升每隔4~6周注射第二次和第三次,每次1毫升。
2岁左右注射1毫升,到4~5岁再注射1毫升。
打百白破预防针要注意什么?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
生后3个月即可开始接种。
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将它注射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第一年为基础免疫,共注射3次,每次间隔1个月。
1岁半到2岁时加强一次。
以后小学一年级、初中三年级时,用精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分别进行加强。
在接种前后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有大脑发育不全及常发生高热惊厥或抽痉者(如:癫痫),不能接种百白破疫苗,但可以接种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2)注射后有抽搐者,下次不能再注射百白破,但可以接种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3)注射后局部可有轻微红肿、胀痛和硬块;少数儿童可有低热、疲倦等全身反应;个别儿童可能出现腹泻、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以上这些都不能成为以后不再接种百白破的理由。
接种后所引起的反应,只要适当休息,作一般对症处理(如:服退热片、止泻药、抗过敏药等),一般在2~3天内反应很快会消失。
注射百白疫苗时应注意:①发烧、患急性疾病、过敏体质或有神经系统病史(脑炎、癫痫、脊髓灰质炎等)的患者禁用。
②婴儿注射百白疫苗后易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故在这两种病流行期间,不应接种疫苗。
③患有心、肝、肾疾病以及活动性结核、糖尿病、重症消化不良者,均忌用。
早产儿接种的注意事项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儿存在着更大的被感染危险,给早产儿接种时有一些禁忌必须注意。
很多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妈妈来信询问,正常足月儿只要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就可以了,但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该怎么接种?需要注意些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牛健民,他向读者详细介绍了早产儿的免疫接种禁忌。
据牛健民介绍,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滞后于足月儿,在免疫系统方面尤为突出,其T细胞和B细胞(均为免疫细胞)功能比足月儿更不成熟。
出生前后使用类固醇及体重较轻都可能导致早产儿对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低下。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早给早产儿进行免疫接种,因为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儿存在着更大的被感染危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乙肝疫苗低体重早产儿(2000g)接种乙肝疫苗的血清阳转率较低。
但到1月龄,所有早产儿,不管出生时体重和孕期如何,几乎都和正常婴儿一样对疫苗有足够的反应。
但对乙肝表现抗原阳性母亲或感染状况不明的母亲所生婴儿,尽管其是早产,也必须在出生12小时内就接种乙肝疫苗。
如新生儿体重<2000g,第1针疫苗不应计入免疫程序,在婴儿达到1月龄时重新接种3剂乙肝疫苗。
由于早产儿对HBV的免疫应答低于足月儿,所以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需在7月龄进行血清学检测,如果抗体浓度较低则需加强接种,或早产儿按2、4、6和12月程序接种4针乙肝疫苗(仅适用于母亲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儿童)。
Hib疫苗早产儿和极早产儿接种Hib疫苗的研究显示,早产儿产生的抗PRP抗体无明显差异。
胎龄小于28周的极早产儿接种Hib疫苗后需在6月龄加强1针。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1999年Schloesser等报告,早产儿在2月龄接种2组分百日咳疫苗间隔2~4个月完成所有3针免疫后,早产儿(25~35周)对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的免疫应答显著低下。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C)Slaek等比较了英国足月儿和早产儿对MCC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早产儿和足月儿对MCC产生相同的良好免疫应答。
因此,早产儿可按正常时间接种此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是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高发人群。
Shinefield等在38000名婴儿中进行了7价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原性研究。
研究发现足月儿和早产儿对所有7个型肺炎球菌的免疫应答没有显著差异。
早产儿应在2、4和6月龄接种3针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12月龄接种第4针,并在4~5岁加强1针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卡介苗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
白百破三联疫苗虽然早产儿接种百日咳疫苗后抗体水平低于足月儿,但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原性很强,早产儿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与足月儿相仿,而且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所需抗体要求并不太高,因此,可以按目前使用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目前我国均使用口服脊灰减毒疫苗(OPV),研究表明,按现行免疫程序给较大早产儿接种OPV,均可诱导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
而从出院时,开始给极早产儿接种3剂OPV可诱生对所有3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体。
儿童预防甲流注意事项1.尽量少与病源或病源相关的事物接触这段时间父母最好不要带孩子到人过多的地方玩,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
如果确实需要带宝宝出入人多的场所,最好给宝宝戴上口罩。
家长尽量不要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等,也不要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不与病人共餐。
2.多参加户外运动,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3.勤洗手预防甲型HlNl流感的第一要务是勤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使用消毒液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此外,与手、口经常接触的用品也是清洁消毒的重点对象,比如对电话机、水杯、餐具、玩具等都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4.保证睡眠,多吃水果蔬菜应保证睡眠每天在10小时左右,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和适度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可有效增强对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抵抗力。
同时多喝开水,也是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抵御病毒入侵的好办法。
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注意点导读:刚出生的宝宝没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容易受感染患病,所以应该从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注射乙肝疫苗、卡介苗等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按常规接种这些疫苗后,至少9年内不用加强免疫。
乙肝疫苗的注射时间为24小时内打第一针,满月后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共三针。
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应在出生后24~72小时内完成接种;如果因病错过接种,那也要在病愈后,尽快补种上;当宝宝3个月时,还应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做结核细菌素试验,以明确接种是否有效。
在注射疫苗前,父母首先应该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
其次,要详细掌握宝宝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为参考。
孩子如果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癫痫病,或者发生过惊厥等,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打针。
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以免孩子在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发生晕针。
宝宝接种后,要适当休息,不做剧烈活动,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暂时停止洗澡。
疫苗接种5大误区导读:孩子接种计划疫苗就够了?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坤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人们急需走出5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陈坤说,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二: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陈坤说,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
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三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陈坤说,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
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四:接种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没有必要陈坤说,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
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护。
早预防、早受益,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应当接种。
误区五:没有必要自己花钱打疫苗陈坤说,以甲型肝炎为例,据测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费用约1。
2万元,出院后完全恢复约需5个月,要花销3000元,共需1。
5万元。
与其相比,接种一支甲肝疫苗,只花很少很少的钱。
疫苗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最为显着,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对健康的损害。
免疫接种:“三项注意”帮您正确引导宝宝接种疫苗宝宝接种疫苗是每个宝宝在成长阶段都要经历的事。
而且关系到以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做为家长都应该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