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师的教学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师的教学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师的教学中的作用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40905108 张小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因此掌握教育心理学有关学习的基本理论对教师的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行为主义理论提醒教师注重创设有助于教学的课堂情境,配合教材设计教学的进度,塑造个体的良好行为以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学目标。

首先,要理解学习的行为。

个体获得的学习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形式,一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可以轻松参与到活动中,通过直接的体验进行学习,对年龄小的儿童这一点尤为重要。

学习的结果是产生行为的较持久的变化,因此,教师要注意采取措施保证学习行为的持久性,在学习之后进行及时的练习与强化,避免已学习的行为的消退与遗忘。

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教师应当理解其特点并合理的安排教学,例如,帮助学生认清当前所学知识对未来适应环境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系统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进行教学设计,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当设计需要理解的概念或原理时,可以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或熟悉的生活入手进行教学,促使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对于结论性的知识则可以直接教给学生,促使其进行接收学习。

另外,不同的教学方式下,教师的角色不尽相同:教师有时充当知识的传授者,指导学生进行接收学习;有时则只起引导、辅助作用,如在物理、生物等的自然学科的课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发现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和实验等。

教师应调整好自身的角色,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试验中,消退说引起教师的思考,帮助教师利用消退律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例如教师应注意到如果教师对那些上课吵闹的不予以理会,则开始时可能出现更多的吵闹行为。

桑代克,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通过一个经典的”迷笼试验“说明不断尝试错误行为在学习中的作用。

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研究

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研究

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研究近年来,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术成绩。

行为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的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引发的,而不是由内在的思考或心理过程所决定。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教育者应该通过操控学习环境和刺激,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学习。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原则包括强化和惩罚。

强化是指通过奖励和赞扬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以促进其学习和表现。

惩罚是指通过惩罚和批评来减少学生的负面行为,以改善其学习效果和表现。

二、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明确化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每个学习任务的目标,并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

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正面强化正面强化是指通过奖励和赞扬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奖励和赞扬,例如给予小礼物、鼓励性的语言肯定等。

正面强化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负面强化负面强化是指通过惩罚或批评来减少学生的负面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给予责备或减少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等,来消除或减少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负面强化可以提醒学生要遵守纪律和规则,从而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

三、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优点和局限性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1、易于实施行为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运用强化和惩罚等策略,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学习。

这种方法不仅易于实施,而且效果明显。

2、提高学习效果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积极强化和消除负面行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行为为中心的学习理论,这个学说认为,学习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反馈来获得。

学习者的行为在环境中受到反馈和鼓励,从而形成长期的习惯和技能。

在教学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使用刺激和反馈来加强学习者的行为。

下面将讨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一:正反馈正反馈是一种让学习者感受到成功的方式,通过奖励来鼓励学生学习和练习。

当学习者完成任务时,教师会给予奖励和表扬,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可以给予学习者一些小礼品奖励,以鼓励学生完成练习和作业。

这样的正反馈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自我效能感。

消极反馈是一种让学习者得到失败经验的方式,通过惩罚来减少不良行为。

当学习者出现错误或不规范的行为时,教师会给予惩罚或者批评,以减少不良行为。

例如,在课堂上,当学生打扰其他同学或者缺乏参与时,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警告或者降低教学质量来降低学习者的不良行为。

应用三:模仿模仿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来学习的方式。

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模拟模型来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来教授新的技能和知识。

例如,在学习绘画和音乐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优秀的学生或者专业人士进行示范,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获得新的技能。

应用四:任务分解任务分解是一种将复杂任务分解成简单可行的小任务来达到学习的目的的方法。

任务分解可以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分解成简单可行的小任务,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英语时,教师可以将语法分解成基本句型和词汇,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能力。

总体而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都有不同的应用。

教师可以使用正反馈、消极反馈、模仿和任务分解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与反思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与反思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与反思袁东统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理论也在相应的更新。

长期以来,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模式,这种理论强调传统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在大规模培养学生和促进知识传递积累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当然,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融入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适应现实的教育教学和考试升学要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老师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当作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指导精神,视其为教师的金科玉律。

为此,采用题海战术、知识灌输、强化训练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成绩被广大教师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剂“良方”。

(吕静、杨丽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思考,2013年4月)诚然,教师这种“霸道”的教学观存在,其一是由于目前的教育机制,但也与教师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的理解偏差有直接联系。

所以,正确理解行为主义理论,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

1.行为主义理论梳理西方的行为—联想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系统的理论,受洛克的经验论的影响,重视环境和经验的作用,强调学习中的各种要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或者个体模仿他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们企图发现适合于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行为学习原理。

在实际工作中,行为主义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和对个人或社会性问题的行为治疗,至今仍有其影响。

约翰·华生(John B.Waston,1878)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文档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文档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学习规律和原理对日常教学活动有不少的启发。

虽然行为主义不再是现代教学论中流行的理论,但它在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且不可缺少。

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编制都会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

本文主要结合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理,谈一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主义课堂教学一、行为主义的创立及其主要主张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二、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要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积极反应原则。

就是要及时强化巩固的反应,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只有积极地接受教材,才能推动他参与进一步的活动,真正地掌握。

二是小步子原则。

即把教材分解为许多片段,编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一步一步地呈现给,任何两个小步子之间的困难增加都是非常小的,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使容易感受到成功并自我强化,建立起的信心。

三是即时反馈原则。

即要让在行为之后立刻知道行为的结果评价,从而保持行为,保持信心。

四是自定步调原则。

这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而言的,允许自行决定的速度,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给每个以思考的时间,容易成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小教美术二班508寝室制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 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 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 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
• 经典性条件反射
• 行为主义
• 操作性条件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赏
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班杜拉认为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学习与表现是不 能等同的;学习可一分为参与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 能等同的;学习可一分为参与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学习复杂的技能一 般要通过观察和参与实做才能学会。 般要通过观察和参与实做才能学会。学习者首先观察榜样解释并示范这 些技能,然后进行大量联系和实践,并从指导者那里获得反馈和激励。 些技能,然后进行大量联系和实践,并从指导者那里获得反馈和激励。 班杜拉描述了观察学习的具体过程。 班杜拉描述了观察学习的具体过程。在学校课堂中也存在了大量的 观察学习: 教学内容中的新技能 教学内容中的新技能。 观察学习:1.教学内容中的新技能。 2.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的榜样作用 3.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 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 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 4.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态度。 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态度。 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态度
3.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 与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做中介。学习的过程既是一 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如 学校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大量的刺激-反应联结(乘法表和高频词汇 等)反复练习,并奖励这些联结。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小学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小学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在中小学课堂管理中的应用行为主义理论在巾小学课堂管理巾昀应用周文杰(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甘肃兰州730010)普遍存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行为是妨碍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和学生学业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矫正学研究的开展,使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者分析了教室中学生和教师间的相互关系,改进了教学方法,还发展了解决教室中学生捣蛋的不正常行为的方法.即便是在高等教育中.行为矫正程序也被用来改进教学技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课堂管理的意义及目标探讨行为矫正技术在课堂管理中的运用,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科学的管理理论依据,并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管理实践中应用行为主义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教师应首先明确如下问题并应力图达成如下目标.1.通过对行为矫正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2.通过行为主义理论的应用,使教师将课堂教学与课堂内管理要素的结合.提高课堂管理效率.3.引起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而有效减少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二,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课堂管理的主要方法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课堂管理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合理的行为矫正方法(强化,塑造,前提控制,消退及代币等),有效地协调课堂管理中的各相关因素,矫正问题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主义理论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则.认为课堂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不同类型的行为并采用正确的行为矫正程序,强化良好行为并消除问题行为,使学生掌握自我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课堂管理的要点包括:正确使用强化,惩罚及相关的行为矫正技术;采用代币法;利用榜样的力最;开展行为咨询.具体方法为:其一,运用积极强化,鼓励和增加学生的良好行为.其二,运用行为矫正程序减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并强化替代行为.其三,重视课堂中的社会强化,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并积极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专2009年第8期1.课堂管理实践中,教师可用来建立与增加学生良好行为的方法包括:①差别强化.采用此程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正性行为的发生频率,而与此同时,任何妨碍这种正性行为的负性行为都不会被强化.实验证明,差别强化技术及其运用效果表明,在小动作频繁的学生身上,差别强化是有效的.为维持已增加的积极行为,教师逐渐从连续强化过渡到了间歇强化.这在斯金纳关于强化肘问安排的研究中已得到证实.除表扬和代币外,教师的注意对学生行为也具有强化作用.事实上,很多学生的问题行为都是被教师的注意而强化的,课堂管理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会去"忽视"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行为的,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这个问题: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常常以起哄等方式试图引起教师和全班同学的注意,对于这种问题行为最无效的管理办法便是教师立即给予批评.②塑造.实验证明,在小组讨论中.相当数量的学生从来没有做过有条理的分析或发言.而帮助其它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往往也是个别学业成绩优秀学生的"专利".在帮助学生形成小组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帮助他人方面,塑造方法是可行的.例如,为塑造某一学生积极发言并帮助他人的行为,教师"偶然"地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但对任何人的发言不做评价.当目标学生偶有发言时.教师认真记录并在讨论结束,全班总结时予以表扬并提供代币.这一方法不断反复使用之后.那些"羞涩"的学生也开始经常出现目标行为——积极要求发言并设法帮助小组的其它成员.③前提控制.对于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通过差别强化方法提高其积极行为发生的频率是有效的.但在课堂管理实践中.差别强化程序往往需要与前提控制法相结合.例如课堂上常有学生不去完成布置的作业或练习.教师采用的前提控制程序是:作业被分为两类.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者量较小,而留待课后才完成作业者,作业量较大.这种设计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即通过减小期望行为的反应难度而使这种行为增加.2.课堂管理实践中.教师可用来阻止与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包括:①其他行为差别强化O~nO)."如果强化只在问题行为缺失后呈现.则问题行为会减少并最终消失". 例如.教师在学生25分钟内未出现喧哗的现象时,就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代币,四周以后,将这一时长逐步延长到了30分钟,45分钟.这种强化问题行为缺失的方法有效地减一3一喾攘管壤薰德毒接算分拆杨文宝(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甘肃武威量化,是从数量的累计上对工作绩效的认定,考核.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所做工作的考察审核.量化考核,也就是对一个人,一个单位在一定时间里的工作绩效以数量的大小多少给以评判.以此认定工作业绩.学校对教师工作的量化考核.是学校在投放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时,提出定量和比较定性的指标,在执行过程中或完成任务后,对教师进行比较精确的综合评定的一种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有利但也有弊,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是把它当作真理硬性使用,其结果自然有多种,并不是一朵鲜艳的玫瑰.一,量化考核的优点1.分工具体,责任明确.量化考核中因各项工作责任到人,目标明确,各自去命中自己的目标,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完成任务,从而达到质的升华,也就推动了工作顺利进行.2.化繁为简,使管理者轻便.一个量化考核细则,就是一个具体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它,校长凭经验跑来跑去喋喋不休,就会被埋在琐事堆里,"剪不断,理还乱",纠缠在纠纷之中.推行量化考核,教师对照量化细则工作,可使校长从琐事中解脱出来.避免了随意的指手划脚和搞临时性的突击.3.分纲张目,使管理者着眼全局,可避免因个人好恶而顾此失彼.这一点,就像魏书生先生在管理班级中的一个法宝: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4.督促校长按客观规律办事,可避免主观武断,滥用职权.违背客观规律,必将被碰得头破血流,这是铁的事实.推行量化考核,量化细则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教书育人的法则,否则,便自行死路.可惜的是,水无常形,教无定法, 一个科学的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的细则是永远也找不到的.5.便于进行利益驱动.这个利益.包括评模选优,年度考核的定格,奖金,福利等的分配.平均分配.那是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被今天的功利驱使所淘汰.总得找到比照标准.量化考核就承担了这一职责.6.便于对症下药,查漏补缺.~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是定量的也是定性的,每个学期的工作一开校就是分配好了的.哪些做了,哪些没做,哪些方面还需完善,自己心里有数,哪些方面还需补救也是清清楚楚的.7.变无私奉献为有偿服务,适应当今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教师的工作尽管是定量的和定性的.但也还有即时性工作,开拓性和创新性工作.如额外承担和完成的教科研工少了类似问题行为出现的机率.实验证明,在矫正出现的个别学生身上的问题行为——未经允许离开座位和不完成作业时,DRO程序也是有效的.②替代行为差别强化(DRA). 实施DRA程序的主要方法是:要求学生记录尽可能详尽的笔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记笔记,使其无法做出其它与记笔记不相协调的问题行为(小动作).当然,根据研究者的要求.教师对于笔记详细且认真的学生提供了代币以强化替代行为(记笔记等学习行为).③罚时出局.在出现较严重的打闹现象并一时难以完全制止时,教师可采用罚时出局. 但应注意三点:首先考虑采用非排斥性罚时出局f不要让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离开教室);罚时出局的时间要尽可能短;罚时出局后应考虑使用分化程序以增加替代行为或对问题行为不出现给予强化.④反应代价.在很多情况下.当学生损坏教学设备的行为发生时,使用反应代价的矫正方法成了唯一选择,因为这不仅与课堂教学秩序有关.更与学校财产管理制度有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优先考虑扣除代币或要求学生到学生新建的图书室义务帮助整理图书等方法.一4一参考文献[1]李秉德主编,李定仁副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米尔滕伯格尔着,胡佩诚等译.《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施良方,崔允济.《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美】林格伦着,章志光,张世富,肖毓秀,杨继本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7]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8]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责任编辑:杨树新)差专2009年第8期。

(完整word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特点及在教育中的应用

(完整word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特点及在教育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特点及在教育中的应用一行为主义的特点及在教育中的应用●特点△既坚持行为主义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特点: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

既可以通过人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等认知过程预测人类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改变人类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也可改变人的信念、期待等认知过程;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传统的行为主义强调外在强化对行为的影响,忽视了“自我”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认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的影响;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

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强调要把行为主义同建构论结合起来,重视以往经由学习而获得的认知规则在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过程中的作用;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

●应用1、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的最初尝试就是依据行为主学习理论在程序教学中开始的。

起初是对教学机器、个别媒体的设计,后来逐步拓展到对多种媒体乃至整个教学过程和教育项目的设计,70年代后,又被广泛用来指导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教学设计。

可以说,60~7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ID1的理论指导,主要是通过强调外在客观刺激的原理来实现的。

它把教师的“教”当作客观刺激物,置于S→R中“S”的地位,学习者被放在接受刺激和被动反应的“R”的地位。

ID1则以此为依据,把教师的“教”置于教学设计的中心地位,学习者则处于被教、被控制的地位。

3、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需要相适应,并在听、说、读、写、画、算、演、做等动作技能教学中应用效果明显,使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ID1,在今天,在传统教学方式流行的地方和一些动作技能的教学中,仍然富有生命力。

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而教学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一种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这种教学方法并探究其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行为与刺激之间的联系,其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行为主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理论提倡教师通过刺激和奖励的手段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这种方法将学习视为一种被主动塑造的行为,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调控。

行为主义教学的核心是奖励机制。

教师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以强化学生所期望的行为反应。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目标,并给予他们奖励来增强学习动力。

这种积极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行为主义教学还倡导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细致的指导。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规划和组织,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提供详细的指导。

学生通过遵循指导完成任务,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供明确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内容的积极主动的认知。

行为主义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反馈。

教师应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反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以及其他形式的反馈。

学生通过反馈,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改进。

行为主义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它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调控能力。

然而,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过分追求奖励和惩罚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减退,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此外,行为主义教学过于侧重外部行为,可能忽视了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

因此,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可以与人本主义学习 理论相结合,关注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和情 感。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实现,而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关注通过外部刺激来塑造学习行 为,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发 展。
在线教育的应用前景
在线学习平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理论基础,通过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在线 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强化是学习的重要 手段,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可以帮 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可操作性
适用范围广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的可操作性, 通过具体、量化的学习目标,使学习过程 更加易于监控和评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学 生,尤其适用于需要技能训练和行为矫正 的领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机械性倾向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容易导致学习过程的机 械化,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
决能力的发挥。
忽视内在动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过于强调外部激 励的作用,容易忽视学生的内在动 机和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A
B
C
D
难以应对复杂情境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应对复杂情境和抽象 概念时存在局限,难以解释某些高级认知 过程。
环境刺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环境刺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通
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强化与惩罚
强化是指通过给予某种奖励或正 面刺激来增加某一行为发生的概 率;惩罚则是通过给予某种不愉 快的刺激来减少某一行为发生的
概率。
模仿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通 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行为主义主要思想及在教育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主要思想及在教育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的主要思想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行为主义产生于美国,它的产生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的反映,符合当时美国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在西方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于19世纪后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开始了城市化运动。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他们要想适应城市生活,就必须经过训练,学会相应的生活方式和技能,因此国家应承担起对他们进行训练的责任。

美国社会生活的这一要求促使心理学家从对意识的研究转向对适应性行为的研究。

同时,要想再提高生产效率,只有提高工人身体动作的效率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华生所倡导的行为主义,其中目标之一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恰恰是当时美国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其次,行为主义也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通过运用行为技术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成为一种可以为社会革新者提供一种最具生命力的革新思想,它似乎可能为社会革新者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社会的科学工具。

它的哲学背景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同时,谢切诺夫,巴莆诺夫,别赫切列夫的研究则为它的产生奠定神经生理学基础。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行为是可以外部公开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其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刺激—反应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行为是由这些简单的有机体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反应系统,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再次,行为完全独立于意识,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最后,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

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教育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教育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教育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学领域中,行为主义理论被广泛应用和研究。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反馈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对于教育实践和学习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从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教育理论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环境下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结果。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主体的内在状态、思维和感受并不被重视,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可测量和可观察的行为上。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通过建立正确的刺激和反馈机制来实现。

1.1 条件反射与刺激响应行为主义理论通过条件反射和刺激响应来解释学习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条件反射是指一种学习方式,它以自然反射行为为基础,通过刺激的重复关联来刺激出新的反射行为。

刺激响应则是指特定的刺激引发学习者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1.2 奖励与惩罚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奖励和惩罚是影响学习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奖励可以增强学习者对某种行为的积极反应,使其倾向于重复这种行为。

相反,惩罚可以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使学习者避免或者改变这种行为。

二、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两个方面具体介绍。

2.1 教学设计基于行为主义理论,教学设计应注重明确的目标设定,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小的可测量的单元,通过适当的刺激和反馈来实现目标的达成。

例如,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教学评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通过评估学习者的行为和结果可以确定其学习成果和效果。

在教学评估中,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考试、测验和实际操作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及时的反馈也是评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行为主义理论与其他教育理论的比较行为主义理论与其他教育理论相比具有不同的观点与假设。

下面将对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比较。

行为主义对教学的影响

行为主义对教学的影响

行为主义对教学的影响说到行为主义,哎呀,这可是一种在教育界引起不少轰动的理论。

想象一下,老师在课堂上就像个魔术师,手里握着各种小把戏,期望能把学生们变得聪明又懂事。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刺激反应”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给学生一个小奖励,让他们好好学习。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训练小狗?其实这可不完全是个笑话。

在行为主义者眼里,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正如训练动物一样,只要给点甜头,他们就会乖乖地听话,认真学习。

记得我小时候,老师总是拿出小贴纸奖励那些表现好的同学,真是个能让人跃跃欲试的方式。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别人获得那些闪闪发光的贴纸时,心里那个眼红啊,恨不得立马变得聪明绝顶。

行为主义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们“乐于学习”。

一张贴纸、一颗糖,简直能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抄书写字。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真是把“物质鼓励”发挥到了极致,老师们忙着发奖品,学生们则争先恐后地表现得更加积极。

然而,行为主义也有点像是“赏罚分明”的家长,有时候太过于严厉。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不佳,老师就像在考场上盯着考生,心里想着“这次没表现好,可得扣分”。

学生们的压力山大,心里想的是“我得好好表现,不然就没糖吃了”。

这样一来,学习的乐趣似乎被压得没了影子。

学生们为了那一两张贴纸,拼命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结果却渐渐忘了学习本身的乐趣。

我们也得反思,行为主义虽然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真的是我们希望的教育方式吗?当学习成了“为了奖品而学习”,那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就像气球一样,轻轻一捏就破了。

就好比一颗美味的糖果,外表光鲜亮丽,但里面的营养却少得可怜。

这样的学习体验,就算给你再多的奖励,最后也只是个空壳。

行为主义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想想看,有些学生就是那种需要外部激励才能有所行动的类型。

有些孩子在课堂上懒洋洋的,动都不想动,老师给点小奖励,他们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这种时候,行为主义简直像一剂强心针,能让课堂活跃得像个热闹的集市,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欢笑,真是其乐融融。

行为主义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行为主义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其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和反馈的影响,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刺激和反馈的控制和改变。

在课堂管理中,行为主义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帮助教师掌控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并通过及时的反馈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行为和动机。

一、课堂规则和习惯的形成行为主义在课堂管理中的第一步是建立规则和习惯。

教师应该制定清晰,具体的课堂规则和习惯,并按照这些规则进行日常教学。

这些规则应该包括学生应该如何行动、言语举止等方面的细节。

学生应该被告知这些规则和习惯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该通过温和而又决绝的方式来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则。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将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以便他们能够参与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二、及时的反馈机制行为主义认为学生的行为主要取决于结果和后果。

因此,学生需要及时的反馈来评估他们的表现和掌握学习进展。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与学生建立起有效的互动机制,激励学生更好的表现。

但同时也要注意反馈的方式与方法,不能因为错在严厉的指责而惹出极端的情绪或反弹。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仅需要提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评语,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动机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这样的反馈机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成绩,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三、例行的奖惩措施行为主义认为,规定好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能够有效地激励、促进学生的积极行为,从而培养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制定具有严密的奖惩办法,使这些办法成为学生必须遵从的规范,以此来培养出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奖惩措施可以包括举行表扬大会、给出及时的奖励或鼓励等,这些措施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对于学生不良的行为行为或不认真听讲,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罚来激励学生对课程更为认真地投入。

四、课堂的互动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行为应该建立在相互之间的互动上。

行为主义理论教学实践(3篇)

行为主义理论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行为主义理论是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主张通过研究可观察的行为来理解个体心理。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分析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

本文将从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行为是可观察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可观察的,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2. 行为与环境的关系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行为的改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惩罚、消退等手段进行改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运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

4. 行为的连续性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的连续性,即个体的行为是由过去的行为和经验所决定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过去学习经历,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三、行为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强化强化是行为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强化:(1)正强化: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给予表扬、奖励等,以增强其行为。

(2)负强化:当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时,通过撤销某些刺激或条件,使不良行为减少。

2. 惩罚惩罚是行为主义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惩罚:(1)正惩罚:当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时,给予批评、处罚等,以减少其行为。

(2)负惩罚:当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撤销某些刺激或条件,使不良行为减少。

3. 消退消退是行为主义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对某一行为不给予强化,使其逐渐消失。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消退:(1)忽视:当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不予理睬,使学生逐渐放弃该行为。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在教学中的作用摘要:行为主义不再是现代教学论中流行的理论,但它在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且不可缺少。

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编制都会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

本文从教学情境,强化理论在课堂管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说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学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情境强化一、简释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是适应二战后信息革命时代与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论。

在它引导下,人才的培养是智能型的,教学内容是系统综合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电视广播教学和自学等相互配合;理论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教学,教学管理主要靠集体智慧、科学管理和强调融洽的师生关系等。

二、行为主义在教学理念中的体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1)学习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不断地刺激反应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

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 代表反应);(2)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由部分到整体;(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我国教育部所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在对中小学具体目标描述时,都是先描述听和说的。

学生先是反复听录音,然后模仿发音。

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这是从政策上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鼓励为主,这体现了正强化的作用。

对成年人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培养,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这不仅让我们想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听说法、它提倡的反复操练以及重视环境因素和后来发展的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理论。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现代教学中的一些具体运用(一)应用在教学情境中1.具体行为化教学目标教学的首要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

行为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达旗王爱召镇中心小学王彦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说:人类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的。

斯金纳说:学习就是行为,任何学习甚至最复杂的学习都可以分解和编制成为详细的行为目录。

而学校教育正是人类后天教育的基本模式,学校教育在于人的知识的传授品行的培养。

就当今的社会来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任重而道远,构建主义明确认为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无疑是一个新的命题。

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行为主义呢?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学生行为的构建:“学习就是行为”。

(斯金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呢?这点可以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课堂行为的培养。

任何一种行为都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比如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阅读的批注法,然后以小组发言,鼓励学生善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课外阅读《倾听鸟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主动运用批注法学习,再读《父与子》这篇文章时,学生做了如下批注:我感受到了小斯乔弗很坚强,她年龄还未是一个成年人,没有人亲人的爱护,是多么的可怜,想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就像在天堂上一样,我很敬佩小斯乔弗,也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通过批注学习,学生除了在情感方面受到熏陶之外,还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一篇一篇的批注,一遍又一遍的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这种读书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的对校本教材也用了同样的学习方法,感悟与理解加深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承担起引导着的角色。

在朗读行为的训练环节上,我认为泛读尤为重要。

对于文本节奏和韵律的把握,教师示范诵读,从声音的变化、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等方面都加以指导,把学生导入到一定的适宜的情境当中,体味文本的意义。

行为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它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它主张把学习分成小过程,把强化作为学习重要环节。

它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论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尝试与错误强化巩固学习理论是揭示人类学习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就是一种现代学习理论,它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此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它是一种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它对我们全面认识学习过程和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也离不开行为主义教学。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即强调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学习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不断地刺激反应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人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

所以教师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选好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具、书籍,这样才能把学生教好。

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是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技能以及获得的思想观点和形成好的行为都是教学的内容。

由于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内容,又由于教材的安排有连贯性的特点,因此学好一门课程就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主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它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它主张把学习分成小过程,把强化作为学习重要环节。

它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论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尝试与错误强化巩固
学习理论是揭示人类学习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就是一种现代学习理论,它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此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它是一种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它对我们全面认识学习过程和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也离不开行为主义教学。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即强调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学习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不断地刺激反应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人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

所以教师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选好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具、书籍,这样才能把学生教好。

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是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技能以及获得的思想观点和形成好的行为都是教学的内容。

由于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内容,又由于教材的安排有连贯性的特点,因此学好一门课程就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这正符合斯金纳倡导的“程序教学”观点:任何一门课程的整个过程必须分成很多小步骤,
教材呈现的每个互相联系的步子越小,强化的频率就越高,出错的可能性也就越少。

因为人获得知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将复杂的教学任务简单化分解成小步子能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记忆又需要强化,强化才得以巩固知识。

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又称行为矫正理论,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愉快的结果加强行为,不愉快的结果减弱行为。

换言之,愉快的结果提高了个体做出某种行为的频率,不愉快的结果降低了该行为出现的频率。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强化的观点,行为主义者认为强化可以分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主要是呈现奖励和消除惩罚,而负强化则是消除奖励和呈现惩罚。

行为主义者认为强化是导致人学习行为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认为奖励和惩罚等外部刺激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

总之,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心里要有足够的包容和耐心,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行为使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掌握技巧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强化。

行为主义由于它的客观性、简易性和实用性,在
教学中仍被广泛运用。

它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论体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行为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首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

其次,细分教育目标和程序教学的方法,将整体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划分不同的方面,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行为主义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辩证地运用于课堂教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李正超《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黎艳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陕西师范大学2011 .3
董丽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