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内容摘要】

视唱练耳学科是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教学的开展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就当前视唱练耳教育教学的现状做简单分析,希望推动视唱练耳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视唱练耳音乐教学学科建设

音乐教育可以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而学校音乐教育又可细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非专业音乐教育(国民教育)。虽然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在教育的目标、教学主体、功能、教学对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究视唱练耳教学在不同层次教学中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教育的规律,促进视唱练耳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国民教育中的视唱练耳学科现状

目前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以单声部歌曲学习为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对视唱练耳认识简单化和片面化。

首先表现在将视唱练耳工具化、功利化。作为学唱新歌,以及衡量、检验音乐才能的一种工具。视谱唱词成为视唱练耳的终极目标。其次是对视唱练耳认识和操作的片面化,过分强调视唱而忽略了练

耳。其实,视唱练耳课程的价值在于它能为学生提供系统培养音乐听觉和能力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形成较为完备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正确完善的音乐审美能力。

第二,多声部音乐长期缺失。

多声部视唱与练耳是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多声部听觉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民族音乐单声部特性以及多声部视唱、练耳教学的复杂性和技能的高要求,导致视唱练耳内容、手段长期停留在单声部视唱练耳阶段。多声部视唱练耳教学的缺失,制约了学习者多声部音乐思维的发展,影响了视唱练耳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限制了学生对音乐多样性的感知和学习。我国广大地区群众歌咏活动长期以来大齐唱盛行,可以说与多声部视唱练耳教育的不足有很大关系。

第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导致视唱练耳依存度降低。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视听技术对音乐教学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变革,促进了音乐普及和提高,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与资源的获取,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学习。注重了音乐感受的获得,忽视了音乐技能的提高。学生视唱习惯和能力大大降低。许多学生学唱歌曲的途径已演变为网络视听。听唱法的过度使用会出现准确程度降低、个性思维缺失、错误与误解增多、学习的主动性降低等不足,导致音乐教学对视唱练耳的依存度明显降低,视唱练耳正在逐渐淡化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第四,教育体制的缺陷弱化了视唱练耳学科的开展。

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缺陷,已经有太多的讨论和较为清晰的认识。目前学校艺术教育边缘化加剧,导致学校艺术学教育缺乏必要的保障、激励和督查机制;艺术师资匮乏,特别是高水平师资的缺乏,甚至出现教师岗位的空缺和滥用;教学内容空泛和教学手段简单等问题。目前,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普遍不足,视唱练耳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被弱化就成为显而易见的事情。

二、社会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面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社会音乐教育发展非常迅猛,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和社会现象。社会音乐教育的办学方式灵活多样,教育对象、手段丰富,满足了受教育者需求,已成为全民教育。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音乐教育最为有益的补充。

目前社会音乐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过度追求功利性、师资缺乏保障、教育教学的片面化和单一化、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社会音乐教育往往只注重单项音乐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忽视了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忽视了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并且长期在低水平教学上徘徊。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导致了视唱练耳学科弱化的加剧。在我们身边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具有较好的演奏技巧,却不具备最基本的识谱、视奏能力,以及相匹配的音乐听辨等能力;能

够演奏高难度的世界名曲,却不知道作者生平、作品背景与历史特征;有些学生只练习每年的考级曲目等。甚至因为经过社会音乐教育,对音乐产生了厌恶与抵触心理,失去感受音乐的美好的可能。

社会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必要补充,是全民素质教育普及和提高的重要渠道。视唱练耳学科是素质教育的最佳和最便捷的途径和手段。社会音乐教育尚不能够代替学校音乐教育。

三、专业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自1927年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以来,一直把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视唱练耳学科建设也在理论研究、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

但是目前,专业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视唱练耳学科的课程标准不完善。

由于专业音乐教育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视唱练耳学科也应当存在不同的课程标准。但相同相近的专业下的视唱练耳课程标准在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或不同年级中并不统一,随意性大,也存在着不同专业之间往往使用着相同的课程标准。从而导致视唱练耳教学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学科课程标准的不确定性,带来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的不确定性,同时影响了视唱练耳学科的发展。

第二,教学方法落后。

一些音乐专业教师,由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水平不高,学习、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不够,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人云亦云。

第三,教学手段不足。

在大多数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学生唱一唱、听一听,教师弹一弹,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今天依然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主要手段。

在今天,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所以,视唱练耳教学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经成为当前视唱练耳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应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教学中因材施教不够。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部分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采取大班授课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已经难以区分不同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教师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实施教学,照本宣科,实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长期以往,学生水平差距加大,给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可以说,改变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是视唱练耳教学目标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视唱练耳教学效果的根本举措。

第五,人文精神重视不够,缺乏全面发展观念。

视唱练耳是技能技巧性为主的学科,教学中必然存在重复与练习的过程。但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和机械的状态。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