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下预算会计的改革思路
陈 临 Biblioteka ( 南 省郴 州 市公 路 管理 局 湖
我 国新 会 计 准则 体 系 是 为 适 应 我 国 当 前 的 国 情 , 分 与 国 际 充 财 务 报 告 准 则 接 轨 的 基 础 上 构 建 的 , 涵 盖 各 类 企 业 各 项 经 济 业 它 务 。预算 会 计 是 我 国会 计 制 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新 会 计 准 则 实 在 施 以后 , 对 预 算 会计 的发 展 也提 供 了 明 朗 的发 展 方 向 。 它 新 会 计 制 度 准 则 对 我 国 会计 核 算 的 影 响 20 年 1 1 07 月 日我 国正 式启 用新 会计 准 则 , 会 计 准 则 的实 施 初 新
的评 价 或 预 测 。
2 会计 准则 体 系 的 实 施 , 助 于 提 高 会 计 信 息 可 比性 。 目 , 新 有
前 , 计 准 则 全球 化 趋 同 已经 成 为 时代 潮 流 , 且 最 近 几 年 趋 势 越 会 而
来 越 明 显 。 随着 我 国经 济 开 放 程 度 越 来 越 高 , 国 外 经 济 实 体 的 与 交往 日益频 繁 , 论 是 政 府 机 关 还 是 企 业 实 体 都 更 需 要 我 国 会 计 无 准 则的 国际 化 , 而 我 们 的 会 计 信 息 更 透 明 、 靠 , 备 可 比 价 值 。 从 可 具 3 会计 准则 体 系 的 实 施 , 助 于 规 范 我 国财 务 会 计 核 算 , 新 有 促 进 我 国财 会 行 业 的 发展 。 尤其 表 现 明显 的是 对 金 融 工 具 的会 计 核 算 。金 融 工 具 会 计 一 直 是 会 计 准 则 中 比较 复 杂 的 内 容 , 而 随 着 然 经济活动的开展 , 融工具的核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市公 司, 金 政 府 机 关 、 事 业 团 体 也 越 来 越 多 的接 触 该 类 型 业 务 。 如何 有 效 地 企 对 金 融 工 具 进 行 确认 和 计 量 。 完善 金 融 工 具 会 计 准 则 体 系 , 直 以 一 来 是 我 国政 策 制 订 部 门 的 一项 重要 工 作 。 二 、 国预 算 会 计 现 状 及 不 足 我 预 算 会 计 是 我 国 会计 制 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算 会 计 随 着 实 预 践 的考 验 , 多方 面 的实 施 已经 越 来 越 不 符 合 实 际 情 况 , 而 在 新 许 故 会计 准 则 制 度 的 影 响 下 考 虑 改革 我 国 的 预算 会 计 体 系 是 日益 迫 切
浅析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浅析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意味着要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促进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完备化。
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国应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要加强对于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管等方面的法制化建设,明确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
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确保会计法律制度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其次,应强化会计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
制定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只是第一步,更加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于其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要加大对于会计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机制,加强会计行业的自律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同时,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减少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三,要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对于上市公司和其他重要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要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的审计和核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第四,要加强对于非法会计行为的打击力度。
非法会计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市场信心的形成。
要加强对于虚假记账、违规披露、财务欺诈等非法会计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对违法者的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效应。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非法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
最后,要加强对会计法律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断加强全社会对其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法律素养。
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企业高管和投资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会计法律法规。
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各大企业单位的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会计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能够更好地助力该工作高效开展的依据就是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推行。
通过各项准则的约束,使得我国各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更加规范,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因此,针对干扰企业会计准则价值和功能体现的一些因素进行探讨以及对这些因素进行改善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本篇文章也要将以此为切入点,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相关事宜和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发,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实力。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执行;问题;对策引言现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升级转型的关键期,一些经营管理理念积重难返、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的企业,正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结合实践经验可以发现,造成此种问题的主要因素,即企业未能认识到会计准则执行的重要性,使得企业的未来发展受到多重影响。
而精准且全面的企业会计数据,不仅能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还能为企业决策者进行战略部署,提供有价值的指导,由此可知,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十分关键的价值意义。
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仍有部分企业未能明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工作成效较低、速度较慢、会计信息缺少真实性、数据造假以及检举不及时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市场经济背景下,创新与改革是促进发展的核心动力,据此,企业若想快速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在科学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速率与成效,保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与精准性,由此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推进企业的可持续长期发展。
1、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1企业会计准则不够完善现如今,我国许多企业都严重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认知水平严重不足,并未构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内控制度,导致企业会计准则存在形式感过强的问题,执行力有所缺失,内部约束力不足,致使会计工作较为随意性,无法获得理想的工作质量,难以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创新与完善的具体方面
浅析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创新与完善的具体方面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4-000-01摘要会计全面的进入规范、调整时期,这就使得中国的会计理论改革也将全面进入一个发展期、调整期,本文从八个方面简要论述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会计理论创新完善实施随着基本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全面实施,会计也全面的进入规范、调整时期,这就使得中国的会计理论改革也将全面进入一个发展期、调整期,做为一个从事多年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我认为会计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会计目标理论会计理论体系是会计目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会计目标主要职责就是要明确会计信息的必要性、指向性、内容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当知识成为一种全新资本而参与到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其作为关键性、主导性的生产要素,直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显着的提升作用和影响能力,同时企业对知识和创新的依赖也越来越高。
因此,会计目标应该关心企业人力资源,重视知识与创新对于企业的影响,重视企业人力资本拥有量及其增长能力,体现出人力资源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会计准则理论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反映内容和会计准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一方的变化将会导致另一方的变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新的核算内容、新的会计要素,如何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三、会计权益理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的市场价值的上升,弱化了传统的财务资本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账务至上的时代已经逐渐的被弱化了,与此同时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因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强化,其地位明显的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所以,现代企业将人力资本纳入企业产权的主体范畴,并最终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会计要素理论近年来,传统的会计理论将会计分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所有者权益,从当时的实际出发,是符合工业经济时代传统会计核算要求的,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会计核算内容,必须对会计要素进行科学的划分。
浅析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
计入 当期利 润的利得 和损 失。计 量属性反映 的是会计要素金额 的确定基 础 ,原会计 准则 规定会计要素 的计量属性 只有历史成 本 一个 , 新准则规定 的计量属性有有 5个 , 即历史成 本 、 重置成 本、 可变现净值 、 现值 和公允价值。其应用原则 , 准则规定企业在 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时 ,一般应 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 本、 可变现净值 、 现值 、 公允价值计量 的 , 当保证所确定 的会计 应 要 素金额 能够取得并 可靠计量 。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 目标进行 了明确定位 , 将保护投资者利益 、 满足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的信 息需求放在 了突出位置 ,它规 定会 计报告 的 目标要求满足投资 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 策的需要 ,体现为财务报告 的决策有用 观, 要求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 的履行情况 , 体现为财务报告 的受托责任观。对报告 的内容规范为会计报表 、 附注和其他应 当 在 财务 会计报告 中披露 的相关 信息和资料 ,即由披露 的信息取 代了原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财务情况说明书。 12 具体会计准则 _ 具体 准则 主要 规范 企业 发生 的具体 交易 或事项 的会 计处 理, 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 的确认 、 计量 、 录和报告。 8 记 3 项 具体准则又具体规范三类经济业务或会计 事项 的处理。 () 1 一般业务处理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 经济业务 的确认与计量 。如存货核算 、 长期股权投资 、 固定资产、 无 形资产、 投资 陛房地产 、 职工薪酬 、 收入 、 建造合 同、 得税 、 所 股 份支付 、 政府补助 、 币折算 、 外 借款费用 、 资产减值 、 每股收益、 企 业合并 、 企业年金基金 、 资产负债表 日后事项 、 会计政策 、 会计估 计 变更 和前期差错更正等 。具体执行时会计政策有许多变化 : 如 发出存 货的计价方法 取消了后进先 出法 ,存货借 款费用 的资本 化 ;长期 股权投 资在衔接 时要 区分 同一控制下 的企业合并 与其 他情况分别处理 ; 在投资性房地 产处 理过程 中, 首先企 业应严格 对照新会计准则的要 求合理划分投资性 房地 产的范围 ,其 次企
浅析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
控 制 的 足够 动 力 ,长 期 以来 他们 对 内 权 力。
部 会 计 控 制不 够 重视 ,特 别是 中小 企 业与 底 层单 位 内控 制度 更 加薄 弱 。它
3 注册会计师审计 管理不严格
新会计 准则执 行存在着 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是高 层执行或者说 外部执行 .
我国注册会计 师协会主要 由政府推
们 不 仅 内部 控 制 制 度残 缺 不 全或 有 关 动而形成 ,依附政府 的色彩较浓 ,行业
执行 者是准则 制定机构 、政府 监管机构 内容 不够 合 理 ,更 多 的时 候是 有 章 不 自律机 制不够健全 .缺 乏有效的行业 自 及企 业外 部监管 人员 。准则 制定出来要 循 遇 到具 体 问题 多强 调 灵活 性 .使 律监督 。注 册会计 师缺 乏应有的职业谨
策 的博 弈 均 衡 。 2 新会 计 准 则 执 行 的 层 次
1
.
门指定 .而且 多数情 况下董事长兼任总
经理 。身兼二任者不 可能 自我监督 .反
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失范
由 于 我 国 的 制 度 环 境 导 致 企 业 董 过来倒 是总经理决定 董事会人选 ,这就
我信 念 .并在 自我信念 的影响下作 出决 事 会 和 管 理 人 员缺 乏 建 立 内 部 会 计 架 空 了 董 事 会 和 股 东 会 两 个 法 定 机 构 的
(完整版)浅析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一)
浅析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一)一、不同时期的不同会计模式从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规范就采取制度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在我国由来已久,而且制度向来被认为是法规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强制性。
1992-1993年,我国进行了重大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人以及分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即“两则两制”,并于1993年7月1号起在所有企业实施。
自1997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来,并颁布10来个具体会计准则。
“两制两则”的发布并实施,初步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模式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实现了会计核算模式的国际化,为引进外资、企业走出国门奠定了财务会计的基础。
但同时由于“两则两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所制定的.带有较多的计划经济痕迹,依然保留了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随着经济发展.高科技等新行业不断产生,这些会计制度无法涵盖新行业的会计要求。
而且,计划体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要求太低。
如今,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已扩展到微观层次,债权人、企业管理者、证券市场的广大投资者都需要会计信息,并对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企业继续据以进行会计核算,客观上难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财政部于2000月12月29日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并于2001年1月1号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
这一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又将出现一次新的高潮,它将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带来更标准的依据。
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规范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有相通的地方,也各有自己的侧重点。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企业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作出处理的规定。
浅析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年1月开始实施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确立。
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的对策。
一、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新会计准则为企业的盈余管理大开方便之们1、资产减值会计一直都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
2001年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八项计提”进一步挤掉上市公司资产水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上市公司政策选择的余地,上市公司不切实际地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巨额冲销和巨额转回,在会计年度间随意调节利润。
亏损的上市公司,更是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避免ST和下市。
新准则对减值损失的转回作了新的规定。
在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同我国现行制度和准则仍保持一致,但在转回问题上,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得转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关掉了企业通过长期资产进行利润操纵的大门,但是企业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
2、债务重组或者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可能使公司盈余管理成本降低。
原准则不允许债务人将债权人的让步确认为重组收益,非货币性交易也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来确认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而新准则中的债务重组交易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收益、非货币性交易中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价值并确认置换收益等。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其他目的,通过债务重组或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此外,也可以利用公允价值的确认问题来操纵利润。
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及对当前公司运营的影响
业 会 计 信 息 应 当遵 循 公 允 列报 的要 求 , 财 务 报 表 反 映企 业 使 所 有 重 大 的交 易或 事 项 ,有 助 于信 息使 用 者 对 企 业 的 过去 、 现 在 和 将 来 做 出科 学 的评 价 和 合 理 的 预 测 。
则。
际 化 的要 求 , 进 了成 本 核 算 项 目和 方 法 , 规 定企 业 应 当 改 如 全 面 核算 职工 薪酬 费用 , 照 受 益 对 象摊 人 成 本 , 本 中 应 按 成 当考 虑 预 计 环境 恢 复 等资 产 弃 置 费 用 等 , 企业 担 负 的 社会 将 责 任 引 入 会计 系 统 . 为 科 学 、 面 地反 映成 本 信 息 。 更 全 () 信 息 披 露 方 面 , 准 则 突 出 了充 分 披 露 原 则 , 眼 6在 新 着 提 高 会 计 信 息透 明度 。 准 则 对 会计 信 息 的披 露 时 同 、 同 、 新 空 范 围、 内容 等 进 行 了全 面 系 统 的 规 定 。 如 新 准 则要 求 企 业 例 必 须 编制 资 产 负 债 表 、 润 表 、 金 流 量 表 、 有 者 权 益f 利 现 所 股
维普资讯
学术园地
Xu h u n d es uy a i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 及对当前公司运营的影响
郝 世 光
( 内蒙 古 自治 区 医院 )
为 规 范 企 业 会 计 确 认 、 量 和 报 告 行 为 , 证 会 计 信 息 计 保
企业 执 行 。 会 计 准 则体 系 ( 下简 称 ” 新 以 新会 计 准 则” 的颁 布 ) 和施 行 , 志 着 我 国 会 计 准 则 的 国 际 协 调 步 伐 加 快 , 本 上 标 基 实 现 了 与 国际 会 计 惯 例 的实 质 趋 同 。 我 国 会计 发展 史 上 的 是
浅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其执行
及其执行
郑玉玲
所有者 分 配 利润无 关 的经济 利益 的总 流 出。在旧准则中 ,费用分为直 接费用 、间 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大类 ,分别核算 并结 广 东泰安房地产 集团有限公 司 5 0 1 1 4 5 转损益。新准则 中的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出 ,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 债增加 ,且经济利益 的流 出额能够可靠计 量 的情况下 才予 以确认 。 6、利润。旧准则 的利润 中包括营业 _ 信 息 质 量 要 求 之 一 ,并 纳入 了 会 计 信 息 质 利润、利润总 额以及净 利润三大块 。而新
( )会 计 要 素 的 定 义 二
【 文章摘要】
准 则 的利 润则 是指 企 业 在 一 定 会 计 期 间的 经 营 成 果 ,它 主要 包 括 收入 减 去 费 用 后 的 1 资 产 。 准 则 的 资 产 是 指 企 业 拥 有 、 旧 则 具有 & 创 多的 新和突 破。为 执行新 会 净额 ,将直接计人 当期利润 的利润所得和 计 籼 l^ } 下几 面 手 加强 或控制 的能 以货 币计量 的经 济资源 ,包括 损失等等 。 应 方 着 会计 准 l 学 和 训 _ 完 企 各种财产 、债权和其他权利 。而新准则 中 ( )会计 处理的方法 月的 习 培 ; 步 善 业内 j i 三 部治 企 理;加强 业内 控制制 部 度建设; 的 资 产 则 是 指 企 业 过 去 的 交 易 或 者 事 项 形 1 增加 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 准则 、 新 成 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的、预期会给 建 立健全 业监督管理机制b 企 誓 在基 本准 则中单列一章对会计计量 问题进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的资源 。新准则 中明确 行 了系统规定 , 了历 史成本 、 置成 本、 除 重 【 关键词】 蠢 ≯ I j 蔓 指 出,要满足两个条件 才能符 合资产的定 可变 现净值 和现值 等 已有计量属性外 ,特 _ 会计准则;创新;突破;执行 一 义 :第 一 ,与该 资源有 关的经济利益有 可 别增 加了 “ 等曩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对公允 能流入企业 ;第二 ,该资源的成本能够可 价值 的计量使用做 出了限制性规定 ,强调 会 计准 则是 会计 工作 的基 本行 为规 靠 的 计 量 。 旦使用 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 2、负 债 。旧 准 则 中 的 负 债 是 指 企 业 范 ,是 一 种 指 导 原 则 ,是用 于 指 导 会计 核 账务处理 。 算 、制 定 会 计 制 度 的 原 则 和 思 想 。我 国 财 所 承 担 的 能 以 货 币 计 量 , 且 需 要 以资 产 2 、规 定 了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计 提 与 转 回 政部2 0 年颁布 的新会计准则 , 06 是具有重 或者 劳务 偿付 的债 务 。 而新 准则 中对 于 的新办法 。针对 我国 目前所 处的特殊 经济 大意义的会计改革 ,标 志着 中国与 国际财 负债 的定 义则 是指企 业过 去的 交易 或者
浅析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发展及其关系
出了关键 的一步 ”( 项怀诚 ,00 , 20 ) 同时也 推动 了我 国会计 核算规 范与 国际会计 核算 规则 的协 调 。 为 了适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发展 的需要 , 国于 19 我 93年采 用招标 的方 式聘请 德勤 国际会计 公司为我 国
浅析我 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发 展及其关系
顾玉 萍
( 南通 航 运 职 业技 术 学 院 管理 信 息 系, 苏 南 通 江 261) 2 0 0
摘
要: 经过 多年 不懈 的 努 力 , 国会 计 准则 和会 计 制度 建 设取 得 了丰 硕 的 成果 。 目前 , 计 制 度和 会 计 准则在 我 国并行 具 我 会
义市场 经济体制确 立为 我国经济 体制 改革 的 目标 , 这个大 环境 为我 国会计 改革 创造 了极 好 的机 遇 。19 9 2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 1 财政部发布 了 《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 ) 并决定在次年的 7月 1日 , 起施行 。
《 企业会计准 则》的发布及 实施 标志着 我 国会计 准则 从理论研 究步入 了会计 实务 , 为我 国会计标准 体系的建
第 7卷 第 3期
20 0 8年 9月
南 通 航 运职 业 技 术学 院 学 报
J U NA F N T N O A INA & T E IA HP I G C I E E O R L 0 AN O G V C TO L E HN C L S IPN O G L
Vo . No3 I . 7 S p2 0 e .0 8
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 ;并不是小企业发生 的所有交 易或事项都适用 , 如
( ( / J 、 企业会计准则》 适用于我国境 内依法设立 的 、 符 合《 中小企 业划型标准规 定》 所规 定的小 型企业 标准 的 企业 。这些小企业应 同时满足 以下条件 : 不承担社会公 众责任 ; 经 营规模较小 ; 既不是企业 集团 内的母 公 司也 不是子公司。但其又表现 出一定 的灵活性 , 并不是所有 的小企业都适用 , 如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 的小
问题 的探 讨 和 研 究 。
5 . 建立一个多元财务报表体 系框架 。由于不同信息
使 用者对信息需 求是不 同的 , 因此 , 只用 一种方法 提供 单 一 的会计信 息 ,对于信 息使 用者 的需 求是远远不 够 的。更重要 的是 , 信息 的提供单一与否会影 响到信息使 用者的决策 , 并会 因此而产生不 同的经济后果 。 因此 , 提 议建立一套多栏财务会计报 告体 系框架模 式 , 即对 同一 经济业务按 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加 以处理 , 并将 南此得到
和社 会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 财政部制 定了《 小企业 会计 准则》 ( 财会 【 2 0 1 1 】 1 7 号) , 自2 0 1 3 年1 月1 日起在全 国小
企业 范围内实施 , 并且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 。
《 小企 业会计准则》 的重 要地位 为实现 我 国会计准 则与 国际财 务报告准 则趋 同的
- 十 一— 。 - 一—+ 一一— + r一— — + 一+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 十一一+ + 一十
测整个期间的经 营业绩 , 从而使人为操作数据 的可能性
降低 , 数据的真实性大大提高 。 3 . 进一步完善利润表。收益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
浅析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际情况中事业单位在实施政府会计准则时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率和财务安全。
需要对事业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准则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对政府会计准则的认识不足事业单位在实施政府会计准则时,由于对政府会计准则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一些事业单位在实施政府会计准则时,只是简单地按照要求填报财务报告,而缺乏对政府会计准则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导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2.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实施政府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面临着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对政府会计准则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失误和疏漏,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一些事业单位在实施政府会计准则时,存在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
缺乏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和弊端,容易造成财务信息失实或失真。
4. 财务监督机制薄弱二、对策建议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政府会计准则的学习和理解,建立健全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小组等形式,提高会计人员对政府会计准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
可以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等方式,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事业单位在实施政府会计准则时,需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对政府会计准则的认识和理解,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健全财务监督机制,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安全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浅析
利 润 总额 ,利 润 总额一 所得税 费用: 利 净 润。 可见 , 投资收益在财务报表 中的位置 发
生 了变 化 , 由原 来 的 营业 利润 之外 变化 为
现 在 的营 业 利 润 以 内 。
融资产的后续计 量中, 资产 负债表 日, 需要 根 据 金 融 资 产 的公 允 价 值 变 动 情 况 ,计 入
下 核 算 的 投 资 收 益 的 特 别说 明 。但 哪 些 投 资收 益 属 于利 得 、哪 些 投 资 收 益属 于收 入 却无 法 区 分 ,而 属 于 收 入或 利得 的投 资 收 益 对 投 资 者 的 决 策 作 用 然 是 不 同 的 。 因
本公 积 ” 的部 分转 入 “ 资 收益 ” 金 融 资 产 投 。
营业利润 , 营业利润+ 资收益+ 投 补贴 收入
+ 营业 外收 入一 营业外 支 出= 利润 总额 , 利 润 总额 一 所得 税: 利润 。 净 而在 《 企业会 计 准则第3 号——财务报表列报》 投资收 0 中,
观 点 l IWS E V
或 重 大影 响 的 长 期 股 权 投 资应 当采 用 权 益
收益反映在 利润表 中。 在旧准则中, 投资收 益被排除在营业利润之外 ,和营业外收支
一
价值 。投资收益是报表使用者关 注的重要 项 目。 但是存进行财务分析时 , 我们绝不能 忽 略投资收益与营业利润的差别。新准则 下, 营业利润巾包 含_投资收益 , 『 投资收益
润 ,营 业 利 润 + 业 外 收 入 一 业 外 支 出= 营 营
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以外的 日常 营业利润
越高 , 主营业 务在行业 中的排名越靠前 . 企
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越 强 ,投 资 价 值 也越 大 。 一方 面 , 分 析 投 资 收益 在 总 利 润 中 另 要 的 比例 和 投 资 收 益 的构 成情 况 。如 果 投 资 收 益 在 总 利 润 中 的 比 例较 大 而 H投 资 收 益 中属 于 利 得 的 部 分 ^很 大 比重 ,该 公 司 的 可 持 续 获 利 能 力 可 能 会 比较 差 。 三是改 进利润表 及附注披露 的建议 。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改革中。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诞生意义重大。
本文从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发展阶段、主要成效及启示四个方面深入揭示了其发展历程,分析构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重大意义,并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会计准则发展阶段一、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发布于1992年11月30日,于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
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各主要项目的核算原则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共有10章66条。
第二层次是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有关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
按规范对象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共同业务的具体准则,如收入、存货、投资等;二类是有关特别行业基本业务的具体准则,如银行业等;三类是有关披露的具体准则,如现金流量表等。
二、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
1、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这近10年时间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
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制订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对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审计鉴证业务;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内搞活”的要求,对其它企业会计改革也进入了探讨阶段。
2、会计准则的逐步建立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在会计改革上搞了“两则两制”和《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保留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
因此这个阶段的会计改革可以称之为“全面转轨阶段”。
3、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所以就单独制定了这么一个制度。
浅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作者:陈平来源:《中国经贸》2010年第24期近年来,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提供虚假信息、披露不及时,造成信息使用者不能全面、及时、正确掌握企业发展情况而盲目评估,不仅给企业更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1.财务会计报告重点的偏离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冉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最重要信息。
2.侧重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
而人们完全可以而且很容易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
3.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由于受技术手段的影响,信息生产成本,传递成本的严格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生产的连续性与披露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受到严重的挑战。
4.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方式不够完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商业风险、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信息使用者要求更快速、及时的信息。
他们不再满足于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浓缩、汇总、统一的会计信息,而有自己特定的信息需求,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他们可以对取得的不同类型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为自己所用。
在这客观上就要求会计报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体系结构。
5.虚假披露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
舞弊手法通常包括:(1)虚假确认收入。
(2)虚假确认费用或者将费用转为成本推迟确认。
(3)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4)采用调整溢价比例进行缩股。
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
东方企业文化·封面文章 2012年12月9浅析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张 衡(福州大学,福州,350108)摘 要:近年来,政府会计改革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已经成为深化公共财政建设及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政府会计基本内容入手,主要探讨了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现有问题,大胆提出构建新形势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改革做出新的努力。
关键词:政府会计 会计准则体系 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2—0009—02 一、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会计目标存在的问题随着公共受托责任的日益深化,为了配合公共财政管理改革。
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方向应主要从传统预算会计到现代政府会计,反映政府履行职责与政府占用、消耗经济资源的配比关系:从以公共投入管理为主到以公共产出管理为主;从侧重政府财政、财务状况的短期流量分析到短期流量分析和长期存量分析并重,以防范财政风险。
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会计准则建设,应当理论先行,能使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有的放矢,少走弯路,才能使我国政府会计标准的制定和政府会计改革能够真正解决我国实际问题。
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政府会计准则。
在渐进地实施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以政府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政府会计体系框架,用于指导具体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
(二)现行政府会计核算范围过窄我国预算会计体系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政府资金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预算资金的分配,因此。
预算会计仅核算和反映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没有反映政府预算资金以外其他资金运动情况。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政府同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不全目前,只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其拥有的同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而总预算会计没有规定核算和反映政府固定资产的内容,这就意味着用于购置政府同定资产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以后,就退出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
浅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浅析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负债表不真实:一些企业为了虚增资产和减少负债,常常采取各种手段进行造假,例如通过虚构收入、恶意透支、财务调整等方式。
这样会导致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无法准确反映,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隐患。
2.收入确认问题: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收入确认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企业会利用滞后收入确认和提前收入确认的手段,来操纵企业的财务数据。
这种行为会造成财务数据不真实、不准确,无法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3.成本核算不准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将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或者将产品成本计入期间费用等。
这样会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准确,影响经营决策和财务分析。
4.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一些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不及时和不完整的问题,不按照会计准则和规范进行信息披露,给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带来困扰。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真实状况无法被人了解,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1.加强会计监管:加强相关部门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反会计准则的成本。
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监管的效果。
2.加强会计准则的执行:加强对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监督和指导,引导企业按照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
提高会计准则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减少误导性。
加强对会计准则宣传培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
3.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
建立规范的账务处理流程,提高收入确认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并加强内部审计的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加强信息披露: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和检查,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加强对信息披露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对于问题的改善,除了加强监管和执行准则外,还需要企业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浅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响
般情 况下 , 将可能 使利 润增加 ; 得税 准则 规定 所 所
得 税应 采用 资产 负债 表 债务 法 核 算 , 因此 使 采 用 应
2期
杜晓玲 : 析新会计准则及其相关影 响 浅
付税款法核算的企业在产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情况 下会使 本期递延 所 得税 资 产增 加 , 本期 所 得 税 费用
1 中国新会计 准则 的 内容及特点
1 1 体 系完 整 。 . 结构 合理 新 企业会 计准 则 是 由基 本 准 则 和 3 8项 具 体 准
务报 表将 与 按 照 国 际 准则 编制 的财 务 报 表 更 为 接
近 , 异进 一步 减少 。海 外 的投 资者 和报 表 使 用者 差
13 具 有现 实性和 前瞻性 .
方面, 当出 现 新 的业 务 , 体 会 计 准 则 暂 未 涵 盖 具 具体 准则 也 称 应用 性 准则 , 整 个 准则 体 系 中 在
时 , 当按 照基本 准则 所确立 的原 则进行 会计 处理 。 应
新 会计 准 则 , 分考 虑 了会 计 准则 制 定 与 实施 充
减少 , 而使 本 期利 润增 加 ;投 资 性 房 地 产 》 则 从 《 准
改变 了房地产应 计 人 固定 资产 或无 形 资 产 , 计 提 并
33 会计 报告对 管理 的影响 . 新准 则 出 台 以前 , 国的关 联方 交 易就 已经十 我 分严 重 , 在关联 方 之 间故 意压 低 价格 或 不计 部 分 存 资产 导致 国有资产 流失 的现 象 。新 会计 准则 中把 企 业合并 分为 同一控 制下 的企 业合并 和非 同一控 制下 的企业 合并 。 同一 控制下 的企业合 并 的会计 处理 方 式采用 权益 结合法 , 即按 被合 并 方个 别 报 表 中各 项
浅析现行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改进的外部原因
要结合售息使用者及其需求的变化来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
告进行改进 研究 。
三、财务会计理论的变化
财务会计理论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变化 , 交易 条 件说 是财务 会计 目标理 论的新 观点 。该观点 认为 , 企 业对 外提供 信 息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一定交易中的条件。第一 , 企业对外提供关于企 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具有 “ 商业秘密” 性的信息, 是企业筹集资金时必须达成的 “ 交易条件”之一, 是企业必须做出的 “ 牺牲”, 这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缺口。通常情 况下, 企 业产生 的临时 『 生 资 金缺 口依 靠银行等债权 人弥补 就可 以了, 而 出现长册 性和永久l 生 的资金缺口时就需要由原投资者追加投资或是有 新的投资者加入。而企业的这些投资者或债权人必然会要求企业提供 些基本又真实可靠的 才 务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或信贷决 策, 以保汪他们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可以说, 企业为外界的供资 ^ 提供财务信 息是出于 自身利益的需要 , 是企业为达成筹资交易必须
财会研 究 l F i n e n c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c c o u n t i n g R e s e  ̄ F c h
浅析现行会计准则下财 务报告 改进 的外部原 因
郑 升 红 黑 龙 江 龙 煤 矿 业 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鹤 岗 分 公 司 峻 德 煤 矿 1 5 4 1 0 2
工 和供 应商 。然而 随着 资本市 场的 日益完善 和经济 的不 断发展 , 投 资 者 的 比例将 会 卜 升, 资本市场的参 与者逐渐 增多 , 信息 使用 者对财 务报 告提供的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们十分关心财务报告提供的 信 息的质 量 , 对 信息 的相 关 注和及 时 } 生 提 出了更高 的标准 ; 同时 , 对 财 务 报告提 供的信 息量 和信 息范 围的要求 更大更广 , 随着信 息时代的 到 来, 信息使用者不仅要求披露财务信 息、确定性信息、定量信 息、整 体信 息, 还要求更多的披露非财务信息 、不确定信息 ,老j 生 信 邑和分 部信息。信 蝴 者更希望了解到有关企业未来经济活动和有助于预 测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和相关信 息。这就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摘要:会计原则又称“会计准则”。
它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
会计准则体系的持续完善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企业会计造假案引发了会计界对会计准则质量问题的讨论和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呼吁。
研究会计准则体系的持续完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持续完善的策略建议。
关键字:会计准则、体系、完善、建议一、概述国外发达国家均在逐步完善已有的会计准则体系,美国逐步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完善和复杂的会计原则,英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则制定了明确的会计准则框架,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定框架,使得出台的会计准则不具计划性,协调性较差。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由《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组成。
其中《企业会计准则》是基础,被称为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主干,也是财务会计实务的具体规范。
具体会计准则,即一般包括引言、定义、会计确认和计量标准、应披露的事项。
引言部分指明了特定准则所涉及的会计事项。
定义部分对术语加以界定,也即基本概念的界定。
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部分是具体会计准则的主体,也就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具体规定,涉及会计要素项目的确认条件、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
应披露的事项部分规定企业会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特定准则所涉及的会计事项应列示于何报表及何项目之下,以及报表附注应包括的内容。
然而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之间尚有需要协调的概念,如果会计准则概念的框架都没有构建清楚的话,是很难进行国际化协调的。
此外,在《企业会计准则》第一条明确提出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依据加以制定的,会计准则应该是会计法下的会计基础法规,但是在我国新颁布的《会计法》中,却丝毫没有提及到以其为依据的“会计准则”,这就模糊了法律主体概念,从而使人产生法律认识上的错误,需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涵盖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设计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
其所涉及的经济业务远比我国会计准则丰富。
第二、组成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也就是财务概念框架不属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我国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类似的基本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属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发展历程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保持基本同步发展,并随着需求变化而不断修正和完善,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1、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这近10年时间是我国会计准则的探索阶段。
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制订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对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审计鉴证业务;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对内搞活”的要求,对其它企业会计改革也进入了探讨阶段。
2、会计准则的逐步建立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在会计改革上搞了“两则两制”和《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保留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
因此这个阶段的会计改革可以称之为“全面转轨阶段”。
3、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所以就单独制定了这么一个制度。
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
这样,我们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
4、会计准则的完善阶段随着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市场经济共有的特性带来的性质相同的交易不断出现,我国会计标准制定者、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普遍认同,在相同环境下产生相同的交易,不应该运用不同的会计标准、产生不同的会计结果。
为此,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
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三、我国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成效中国会计准则自研究制定至今,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务方面,无论在会计准则本身的自我完善方面,还是在会计准则产生的作用方面,无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自从198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十几年来,《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只是现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条件。
作为过渡性措施,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色。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
这一体系具有层次结构清晰,内部关系紧密,宏观微观管理结合,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唯一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缩短我国会计与世界发达国家会计之间的差距,尽可能使会计信息做到“多国共享”,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相互流动。
在西方国家里“需要,实用”是他们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原则。
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上本身就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对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研究。
这样,我国就应在实用的基础上,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实用同超前”便成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原则。
这就为中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打破了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二是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
前者为会计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有用、可比创造了条件,后者则为中国经济大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行列扫清了道路。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走向国际会计舞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一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式会计理论和方法,而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目标和原则,会计政策和方法以及会计报告体系和结构,消除了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国外资本融入国内市场的空间障碍和阻力。
会计准则实施之前,国内企业到香港地区和美国上市发行股票是极其困难的。
会计准则的实施,才使其成为可能。
4、推动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实务的革新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5、较好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1993年的会计准则确立了“所有者权益”要素,这表明我国会计准则开始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进一步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开宗明义地指出,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并为此对确认计量原则作了系统严格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对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的全面系统规定,必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从而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体现了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政策导向和基本原则。
四、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可谓时间短、效率高。
但是也正因为制定时间短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市场经济基础不够雄厚雄厚的市场经济发展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施行主要力量,它符合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但对于我国来说,并不拥有《国际会计准则》推行的良好市场经济基础,这是与发达西方国家相比,《国际会计准则》难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例如,如果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就会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的某些规定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毫无用处,因为在我国经济环境历史中可能刚刚出现甚至还未出现西方国家常见的相关经济事项。
以我国会计准则为参照点,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特殊会计事项,可能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丝毫位见,因为它同样也不适应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现状。
所以不能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不能只单纯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加上我国跨国公司少、资本市场薄弱、国际贸易发展不成熟,使得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力量比较弱小,因此,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够牢固,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走向趋同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2、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难以走向趋同因素之一。
例如,在会计准则规范重点内容方面。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现状,使得《国际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表为主,该表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但我国且以利润表为主,因为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公司上市、增资配股、退市均以利润作为判定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产负债表信息的质量,可见我国还未提供一个完善的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法律环境。
3、社会意识觉醒程度不够社会意识是促成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对会计准则的认识在社会意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具有强制性。
在性质上是让人们被动的去接受。
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完全是一种主动的性质,人们主动的去接受会计准则。
因为在其公允表达原则中规定企业可以背离会计准则及其解释的相关规定,并可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以实现公允列报目的。
其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不完整。
会计概念框架可以有效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而我国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特别是在财务会计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概念,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一个规范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