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图和乙图所示区域进行区域开发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都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
C.水能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区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建的企业有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电东送北线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都经过乙图所示区域
C.乙图①地和⑤地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寒潮等,④山地以南地区受其影响较小
D.乙图中,②和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地质构造相同
解析第1题,甲图为德国鲁尔区,乙图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为主),煤炭资源都很丰富。

第2题,①地和⑤地在春季时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暴和寒潮等;④以南地区因为秦岭的阻挡,受此影响较小。

答案 1.A 2.C
下图为中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A.春季、夏季
B.夏季、冬季
C.春季、秋季
D.冬季、秋季
4.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影响原因不包括()
A.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B.替代能源欠缺
C.交通方便
D.科技力量强
5.关于图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四周有高山阻挡,交通不便,风能利用难度较大
B.乙地替代能源丰富,科技力量强,风能利用程度低
C.甲地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D.乙地海拔高,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
解析第3题,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强,北部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两地风电场密布,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夏季、冬季,B对。

第4题,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影响原因是丙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丙地替代能源欠缺;交通方便与风电场分布无关;风力发电对技术资金要求高,丙地科技力量强,资金充足。

第5题,图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周有高山阻挡,风力弱,风能资源少,A错。

乙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科技力量差,风能利用程度低,B错。

甲地风能资源相对贫乏,与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
无关,C错。

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人迹罕见,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D对。

答案 3.B 4.C 5.D
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发展策略,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煤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的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形成了煤—电、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的发展模式。

读“平顶山某企业的产业联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煤炭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都是循环的
B.图中的煤炭利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C.煤炭是工业生产的直接能源
D.煤炭气化或液化后,只能作为化工原料使用
7.该企业集团的煤炭产业链所属模式是()
A.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
B.煤—电—化、煤—电—热—冶
C.煤—电—热—冶、煤—电—建材
D.煤—电—化、煤—电—建材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并非都是循环的;工业生产并非都是直接将煤炭作为能源;煤炭气化或
液化后,除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外,还可以作为能源等使用。

第7题,图中反映出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各类化工产品和新型建材,没有冶金工业的生产过程。

答案 6.B7.D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资源分布图,据此回答8~9题。

8.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不包括()
A.机械工业
B.化学工业
C.火电
D.水电
9.为减少该地区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加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B.大力发展耕作业、轻纺业和旅游业
C.对原有重工业进行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
D.对现有资源进行封闭保存,将化工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解析第8题,该地区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可在此基础上发展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火电等工业部门,但制约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该地区不适宜发展水电。

第9题,加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会对区域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该地区大力发展耕作业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对现有资源进行封闭保存和将化工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是行不通的。

答案8.D9.C
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

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河流()
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
C.航运价值大
D.以雨水补给为主
11.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
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匮乏
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
解析第10题,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春季冰雪融水多形成春汛,冰雪融水补给所占比重较大;由于人口稀少,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高,因此B正确。

第11题,该河流流域内冬季漫长而寒冷,人口稀少,市场需求也较小,因此开发力度较小,A正确。

答案10.B11.A
读湄公河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湄公河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水流湍急,落差大
B.高山束缚,支流短
C.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降水少
D.泥沙淤积,河床高
13.湄公河丙河段的主要开发方向为()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旅游
解析第12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湄公河甲—乙河段位于横断山区,受地形的束缚,流域范围狭窄。

第13题,湄公河丙河段位于河流的下游,水流平缓,适合发展航运。

答案12.B13.C
“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2011年鄱阳湖区大旱,往日的湖面变成干裂的湖床。

鄱阳湖大坝的建设再次提上日程,下图为拟建鄱阳湖大坝位置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拟建鄱阳湖大坝最主要的目的是()
①发电②养殖③防洪④抗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5.建鄱阳湖大坝反对之声不断,下列不属于反对者最主要的理由是()
A.影响湖区的生产生活
B.影响下游供水
C.加剧汛期下游泄洪压力
D.破坏湿地生态
解析第14题,根据材料鄱阳湖“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特征,拟建鄱阳湖大坝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洪、抗旱。

大坝位于湖区,缺少发电功能;养殖不是主要
目的。

第15题,建鄱阳湖大坝反对之声不断,因为大坝建设会破坏生态湿地、影响下游供水、影响汛期的泄洪,B、C、D是反对理由。

对湖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小。

答案14.B15.A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海拔高②河流流量较大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17.河流上游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6题,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河流流量较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进行梯级开发;水库移民少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第17题,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轻了旱涝灾害,增加了枯水期河流流量,改善了枯水期水质。

答案16.A17.B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④有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
B.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
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
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
解析第18题,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防洪和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第19题,受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严重。

答案18.C19.B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该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里海。

图1示意该河入湖口的三角洲面积变化,图2示意里海湖面海拔变化,读图完成20~22题。

20.乙处可能是()
A.沟谷
B.陡坡
C.洼地
D.平原
21.与1940年相比,2000年时三角洲前缘位置()
A.向前延伸
B.向后退缩
C.前后摆动
D.相对稳定
22.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河口盐碱化加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三角洲面积缩小
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解析第20题,据图可知,乙处1920年和1940年湖岸线基本上没有变化,说明该地势较为陡峭,极有可能为陡坡,B正确;根据等高线的稀疏与密集去判断地形特征,无法看出它是沟谷、洼地或者是平原,A、C、D错误。

第21题,从图2看出,在1900年至1980年三角洲的面积不断增大,与此对应的里海湖面在逐渐缩小,因此二者是大致呈负相关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海平面相较于1940年里海湖面明显上升,所以2000年该三角洲的面积应当是萎缩,前沿位置向后退缩,B正确。

第22题,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文特征产
生影响,尤其使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含盐量增加,河口盐碱化加剧,A正确;入湖水量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湖泊水位下降,三角洲面积增大,C错;水库具有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错。

答案20.B21.B22.A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

下面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和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1)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高端研制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6分)
(2)分析内蒙古打造“风电三峡”的可行性。

(4分)
(3)分析我国能源供需状况以及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此状况。

(8分)
解析第(1)题,据图例可知,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高端研制功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原因应从资金、科技、人才、经济发
达程度、工业基础等角度分析。

第(2)题,风能资源开发条件应从风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

第(3)题,从表格内容可知,我国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低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且差值越来越大,说明我国能源供小于求;措施应从开源节流角度分析。

答案(1)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理由:人才集聚,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研发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

(2)内蒙古靠近冬季风源地,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3)状况:供小于求。

措施:①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②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④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⑤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

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 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 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 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近1亿。

2011年被正式列为国家级开发区。

材料三西南部分地区图。

(1)图示区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2)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
(3)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试简述其自然原因。

(8分)
解析第(1)题,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内,地形平坦,有肥沃的紫色土。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

第(2)题,金沙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水能资源更丰富;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水库淹没耕地和城镇少;流域内人口少,迁移人口少。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相对较小。

库区淹没耕地、城镇较多,移民较多。

第(3)题,西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坡度陡;地形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答案(1)地形平坦;肥沃的紫色土;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灌溉水源充足。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更丰富;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水库淹没耕地和城镇少;流域内人口少,迁移人口少。

(3)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坡度陡;地形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所以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5.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 250 m3/s减少到2 450 m3/s。

材料二500多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4分)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8分)
(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6分)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结合图中图例及其分布可知,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第(2)题,根据该河所处地理位置,结合不同河段的水源补给状况可知,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主要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由于该地区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因而河口地区形成枯水期。

第(3)题,材料二显示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随
着人们对河流生态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讷河整治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

同时核电逐步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

答案(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与湖泊,可以起到积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汛期。

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该地区多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径流获得的补给减少,形成枯水期。

(3)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保护意义认识的逐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讷河整治进入以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为中心的时代。

同时核电逐步成为法国的主要能源,具备了拆除部分水电站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