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住院途径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住院流程(标准住院时间10-14日)一.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热、咽痛、全身肌痛、倦怠,即所谓“感冒”症状。
或者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心脏受累症状:心悸、胸痛、气促,重症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心力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甚至(阿-斯)综合症。
3.体格检查:轻者心界不大,重者心浊音界,可出现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可有各种心率失常。
可有颈动脉扩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心力衰竭体征,重症患者可有心源性休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支持,对症治疗。
2.抗病毒治疗,必要时候改善心功能治疗。
3.根据症状和体征选择是否进一步检查治疗(四)标准住院日期为10-14日,卧床休息1-3个月。
(五)进入路径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可进入路径。
(六)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力衰竭的生活标志物(如BUP或者NT-proBNP)、血清心肌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血气分析。
3.心电图、心电监测、床边胸片和必要时超声心动图。
(七)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可平卧。
2.生命体征平稳。
3.胸片气及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正常。
4.无其他并发症。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危重合并脏器功能不全,需要继续住院治疗。
2.合并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者需要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有心衰者应休息半年以上直至心脏大小回复正常。
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临床路径
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临床路径一、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肌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ICD-10编码:M3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和《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常见证候:湿热阻络证寒湿痹阻证脾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患者。
2.对已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维持原剂量并逐渐减量,可进入本路径。
3.入路径之前应对病情进行评估,对于有心、肺等重要脏器受累的患者,不可纳入本路径。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醛缩酶(ALD)、乳酸脱氢酶(LDH);肌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肉活检;尿沉渣、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肿瘤筛查、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等以及其他合并系统损害的相关检查。
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路径
度的评价
住院期间(第 2-5 天)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完成病情评估,并制订治疗
计划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一~二级护理
□膳食选择
□膳食选择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口服、静脉或外用,视病 情需要
5. 典型皮疹:①眶周皮疹:眼睑呈淡紫色,眶周水肿;② Gottron 疹: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背面的红斑性鳞屑疹; ③膝、肘、踝关节、面部、颈部和上半身出现的红斑性 皮疹。 *具备上述 1、2、3、4 者可确诊 PM;具备上述 1~4 项中 的三项可能为 PM;只具备二项为疑诊 PM。具备第 5 项, 再加三项或四项可确诊为 DM;具备第 5 项,加上二项可 能为 DM;加上一项为可疑 DM。
感 染 相 关 检 查 ( HBV-DNA 、 HCV-RNA 、 PCT 、
T-SPOT.TB、)、消化内镜检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无 □有,原因:
卫生部临床路径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一、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ICD-10:M3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
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
3.肌电图异常。
4.肌活检异常。
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Gottron征等)。
符合1-4条中任何3条或以上可确诊多发性肌炎,同时有第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1.糖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
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4.支持疗法。
5.皮疹的治疗。
6.合并症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33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2)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谱、ANA、ENA、dsDNA、RF、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抗“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24小时尿肌酸、24小时尿肌酐;(4)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病情选择:(1)肌电图、肌肉活检;(2)肌肉MRI、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肺高分辨率CT(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者);(3)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
2010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概述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atory myopathies ,IIM )是一组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
其中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 DM)最为常见。
我国PM7DM的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国外报告的发病率约为(0.6〜1) /万,女性多于男性,DM比PM更多见。
2临床表现2.1症状和体征PM主要见于成人,儿童罕见。
DM可见于成人和儿童。
PM7 DM常呈亚急性起病。
在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对称性的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仅少数患者(特别是DM可急性起病。
PM7DM常伴有全身性的表现,如乏力、厌食、体质量下降和发热等。
2.1.1骨骼肌受累的表现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是PM7DM的特征性表现。
约50%的患者可同时伴有肌痛或肌压痛。
上肢近端肌肉受累时,可出现抬臂困难,不能梳头和穿衣。
下肢近端肌受累时,常表现为上楼梯和下台阶困难,蹲下或从座椅上站起困难。
PM7 DM患者远端肌无力不常见。
但在整个病程中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远端肌无力表现。
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肌萎缩。
约一半的患者有颈屈肌无力,表现为平卧时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
眼轮匝肌和面肌受累罕见,这有助于与重症肌无力鉴别。
2.1.2皮肤受累的表现DM除了肌肉受累外,还有特征性的皮肤受累表现。
皮肤病变可出现在肌肉受累之前,也可与肌炎同时或在肌炎之后出现。
DM常见的皮肤病变包括:①眶周皮疹(heliotroperash):这是DM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发生率约为60%〜80%。
表现为上眼睑或眶周的水肿性紫红色皮疹,可为一侧或双侧,光照加重。
这种皮疹还可出现在两颊部、鼻梁、颈部、前胸V形区和肩背部(称为披肩征)。
②Gottron 征: 出现在关节的伸面,特别是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或肘关节伸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斑丘疹,边缘不整或融合成片,常伴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或减退,偶有皮肤破溃,发生率约80%。
临床路径.皮科(12个)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带状疱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 : B02.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皮疹为单侧性。
2.沿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簇集成群的水疱。
3•可伴有神经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抗病毒剂。
2•止痛: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神经营养药。
5.糖皮质激素。
6•免疫增强剂。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B02.9带状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 )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病毒剂:阿昔洛韦等,用药时间为1周左右。
2.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神经营养药:甲钻铵、腺苷钻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3-10天。
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6.局部药物:炉甘石洗剂、抗病毒及抗菌制剂、外用止痛剂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___房间膈缺损___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_房间膈缺损_______________ (ICD10: _Q21.102__):诊断依据:根据__ ____________1.症状2.体征:心脏杂音性质3.心脏彩超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_______________1.缺损大小2.经济状况3.患者及家属意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_10-12____天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___ Q21.102______________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4.术前准备__3__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三大常规2. 肝肾功、电解质3. 输血四项4. 胸片5.心脏彩超6.心电图选择用药:抗生素_第二代头孢_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_1-2_天手术日为入院第_3-4___天麻醉方式:_气管插管复合静脉_手术材料:_体外循环、补片__术中用药:输血:病理:术后住院恢复_8-10___天必须复检查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2.电解质3. 心脏彩超4. EKG5.胸片术后用药:抗生素___头孢二代_ 类,用药时间_5-7___天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正常,胸片正常2.无明显胸闷、心悸、气喘3.伤口愈合Ⅰ/甲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__ __临床路径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ASD(VSD)___(ICD10:____ )拟行_ASD(VSD)修补_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__ __临床路径__ __临床路径3 临床路径患者告知书临床路径患者告知书4 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
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缓和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临床路径工作流程
XX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流程一、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我院10个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监控。
二、医院成立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信息统计、临床医技、病案管理等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定期检查全院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评奖惩。
三、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科内医疗人员、护理人员、临床药师和其他相关责任人。
四、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
五、临床科室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10/ 1六、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四)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七、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八、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季度汇总分析,上报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
CIN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妇科)
CIN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CIN Ⅲ(ICD-10:D06.9 M8077/2)拟行LEEP宫颈锥切术(67.3202-67.3203)二、诊断依据:1.病史:可无症状,或仅阴道排液增多,接触性出血;阴道镜(或直视)下活检病理示“CINⅢ”。
2.体征:宫颈光滑,或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表现;3.辅助检查:阴道镜(或直视)下活检病理示“CINⅢ”。
三、选择手术治疗方案的依据:1.阴道镜(或直视)下活检病理示CINⅢ,断明确;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化验齐全,化验结果正常;4.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5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CIN Ⅲ(ICD-10:D06.9 M8077/2)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BCA)+ 凝血4项(PATF);2.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3.大便常规+OB;4.STD+BV;5.住院生化;6.血型鉴定;7.免疫四项;8.心电图;9.B超(盆腔);10.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性激素六项、胸部正侧位片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可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必要时选择第一、二代头孢类。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72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2.手术内置物:无;3.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必要时);局部用碘仿纱或其它止血药物(必要时);4.输血:必要时;5.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要时复查的检查项目:血细胞分析;2.术后用药:药物治疗可为口服用药;3.预防性抗菌药物:可不用,必要时用第一、二代头孢;4.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於48小时;5.如术前病理提示可疑浸润,或临床怀疑浸润癌的可留院等病理。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儿科
50-150mg/kg□头孢他定 50-150mg/kg□头孢西丁 50-
重 150mg/kg□氨曲南 50-150mg/kg□头孢哌酮舒巴坦 50-
点 150mg/kg□阿奇霉素 5-10mg/kg□红霉素 20-30mg/kg)
医 □ 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
嘱
□ 营养心肌药物:果糖二磷酸钠100~250mg/kg.次,Qd;辅酶 Q10;ATP等
□ 抗心律失常药物
□ 改善心功能药物
临时医嘱: □ 血、尿、大便常规 □ 血CRP、血沉、肝肾功能、电解质、血CK-MB、肌钙蛋白 □ 血气分析(必要时) □ 病毒抗体检测 □ 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对症处理
□ 入院宣教 主要 □ 入院护理评估 护理 □ 卧床休息,定时测量体温、心率 工作 □ 严格记录出入液量
(1)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检查存在明显阳性发现且多变,一 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2)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 多在半年以上。 (3)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 时轻时重,病程在1年以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应强调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心脏情况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 动量。 2.镇静及镇痛处理。 3.药物治疗,促进心肌病变的恢复和改善心脏功能。 4.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 出院宣教:向患
疗 报,并予相应处置
儿家属交代出院
工 □ 注意防治并发症
注意事项,如随
作
访项目、间隔时
间、观察项目等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心内科护理常规 □ 心内科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多发软组织损伤疾患临床路径-
多发软组织损伤疾患临床路径一、多发软组织疾患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多发软组织损伤疾患(ICD10:M79.90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外伤史;2. 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出血等;3. 辅助检查: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2. 评估全身情况;3. 合并韧带损伤首选石膏或支具外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多发软组织损伤疾患(ICD10:M7 9.900)编码;2. 外伤引起的多发软组织疾患;(六)病情评估0-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骨科X线检查,必要时行磁共振检查;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5.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
(七)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病情转归)。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无明显异常;2.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回家休养。
(八)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本病常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应严格掌握入选标准。
但仍有一些患者因该疾患本身带来的一些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2.合并症:老年人本身有许多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软组织损伤后后这些疾病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而需延期治疗;3.外固定物选择:根据损伤类型选择适当的外固定物。
二、多发软组织损伤疾患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多发软组织损伤疾患(ICD10:M79.9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中华医学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CD-10:J44.001或J44.101)(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2.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COPD的常规用药者;3.通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1.一般治疗:吸氧,休息;2.对症:止咳化痰、平喘;3.抗生素;4.呼吸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编码(ICD10 J44.101 或ICD10 J44.001);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1-3天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术前免疫八项;(3)痰涂片找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痰培养+药敏试验,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结核抗体,军团菌抗体;(4)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肺功能(通气+支气管舒张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超声心动图;(2)肺CT;(3)腹部超声;(4)下肢超声。
(七)治疗方案。
1.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2. 控制性氧疗;3. 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4. 机械通气(病情需要时);5. 其他治疗措施。
(八)出院标准。
1.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不超过4h一次;2. 患者能进食和睡眠,睡眠不因呼吸困难而唤醒;3. 患者能在室内活动;4. 低氧血症稳定,高碳酸血症得到改善或稳定,动脉血气稳定12-24h;5. 患者临床稳定12-24h;6. 患者能理解吸入药物的规范使用。
神经内科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多发性肌炎(ICD-10:M60.991)。
(二)诊断依据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对称性肢体肌无力 : 急性、亚急性发病的肢带肌、前颈肌对称性无力,持续数周至数月,伴或不伴有吞咽困难,或呼吸肌受累。
2.肌酶谱升高 : 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也常见升高。
3.肌电图上出现插入活动延长、纤颤、正相电位,收缩时出现短时限、低电压的多相电位,重收缩时出现病理干扰相。
4.肌肉病理证实为本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2.可应用丙种球蛋白或硫唑嘌呤等其他免疫抑制剂;3.对症治疗:维生素、钙剂、抑酸剂等其他相关药物,适当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多发性肌炎(ICD-10:M60.99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尿、便常规;(2)血生化(肌酶)、血清四项,血肿瘤标志物,甲功五项等;(3)肌红蛋白测定;(4)血风湿相关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Jo-1抗体等)、血沉、CRP;(5)胸片、心电图;(6)肌电图检查(7)肌肉活检。
2.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可选择行肌肉活组织检查。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糖皮质激素:是本病的首选药物,可用甲基泼尼松龙0.5-1g/d静脉冲击治疗,连用3天,之后改为60mg/d口服;或泼尼松1.5-2 mg.kg-1.d-1,晨起一次口服。
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用法为0.4g/(kg.d),静脉滴注,连用5日,每月1次。
3.免疫抑制剂:对病情反复及重症患者应及时加用免疫抑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ICD-10:M3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邹先彪
1.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
2.血清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
3.肌电图异常。
4.肌活检异常。
5.特征性的皮肤损害(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Gottron征等)。
符合1-4条中任何3条或以上可确诊多发性肌炎,同时有第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04年)
1.糖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
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4.支持疗法。
5.皮疹的治疗。
6.合并症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33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肌酶谱、ANA、ENA、dsDNA、RF、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抗“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24小时尿肌酸/肌酐;
(4)X线胸片、心电图、B超。
2.根据病情选择:
(1)肌电图、肌肉活检;
(2)肌肉MRI、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肺高分辨率CT(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者);
(3)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
(4)血液/痰液/创口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必要时)。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松龙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2.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根据病情可选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用药时间为3-5天或视病情而定。
4.针对皮疹可选择羟氯喹、沙利度胺及外用制剂等。
5.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1)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补钾、降糖、降压药物等;
(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3)支持疗法、对症治疗等。
6.危重病情的抢救:
(1)机械通气;
(2)抗呼吸、循环衰竭药物等。
(八)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血清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24小时尿肌酸/肌酐。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复查血液/痰液/创口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九)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好转。
2.血清肌酶恢复或接近正常。
3.糖皮质激素可改为口服。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合并症如恶性肿瘤,或其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
2.对常规治疗效果差,需延长住院时间。
3.如发生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