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助力中国联通构建HSPA+精品承载网
多载波升级HSPA+独具优势
6Communication s WorldWeekly 6C ommu nications World Wee k ly特别报道多载波升级HSPA+本刊记者|鲁义轩在首批56个城市部署H SPA+并推出商用服务后,联通又开始着手下半年全国范围的H SPA+升级。
独具优势基于HSPA+网络的升级,联通近日推出21M 高速上网卡,并计划下半年至明年初推出支持HSPA+的平板电脑等终端。
目前,在已经初步完成升级的一些地区,经过实测,HSPA +数据卡单用户最高速率可接近20Mbit/s ,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和大流量业务的激发,HSPA+网络带宽优势和质量的保障,也给同时担负2G/3G/WLAN 优化任务的联通网优部门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为高速数据业务优化室内网络在网络性能的实现上,联通在两年前部署W CDMA 时已为HSPA+升级做了铺垫,使现网的HSPA 设备具备了全部支持HSPA+的能力,只需对核心网和无线网进行软件升级,同时对相关参数进行一下优化,即可实现S +。
对于在不同的地域(西部、东南沿海)以及不同的环境(密集人群集中地、地下、高铁等交通线路)中,HSPA+的网络升级从室外到室内都可利用软件同步升级。
此前联通网络建设部人士已表示,目前室内覆盖HSPA+网络在技术上已没有问题,但难度大的仍然是选址问题和与楼宇业主协调的问题,这问题在3G 网络优化中就已凸显。
联通此次HSPA+升级主要基于64Q AM 技术。
华为一位技术人士称,高速数据业务大多发生在室内,因此加强室内网络的优化,才能充分发挥64Q AM 的优势。
针对室内覆盖,他建议:采用室内与室外异频的方案,避免室外信号对室内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导致CQI (信道质量指示)下降;在室内系统的改造过程中,注意室分同频小区的干扰造成信号质量下降;室分系统需要注意室分器件或者与其他系统合路引入的干扰,避免容量的下降。
“密集”经验看香港两年前,大流量数据业务冲击使香港运营商CSL 将HSPA 网络升级到HSPA+,随后又在今年初开通了LTE 。
烽火通信圆满完成中国联通PTN综合承载测试
35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ekly承载传送2011年PT N 将成为国内光网络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L T E 业务解决方案测试项目中,烽火通信的双归属保护测试成为亮点,保护倒换时间均优于50m s ,其完善的保护方式得到了各方相关人员的认可。
随着无线数据业务的迅速增长,用户对业务带宽、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其为运营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运营商移动通信系统和承载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联通集团于今年年初,提出对全国56个重点城市的原有3G 网络进行HSPA +64QAM 的升级计划。
针对新一代面向分组业务的承载,烽火通信提出PTN 分组传送网解决方案,并率先在广州联通HSPA+承载测试和PTN 现网综合业务承载测试,测试结果证明PTN 分组传送网可以对HSPA+业务、现网的2G 、3G 、固网等多业务以及后续L TE 提供完美承载。
依靠传输领域丰富的技术积累和最先进的软硬件方案,测试表现获得多方一致认可。
烽火通信PTN 分组传送解决方案,结合传送和数据能力,面向未来LTE 承载设计,融合了各方面技术优势。
PTN 可稳定承载HSP A+网络广州联通于2010年11月中旬完成烽火PTN 承载HS PA+网络建设和调测,11月底正式开始承载HSPA+业务,12月初完成联通集团对广州HSPA+承载项目的审核和总结。
PTN 承载HSPA+网络,核心层采用CiTRANS660设备,接入层采用CiTRANS640、CiTRANS620设备。
从2010年11月底至今的3个多月的中,PTN 承载HSPA+业务网络稳定运行。
为了进一步验证PTN 技术优势,按照联通集团要求,广州联通于2011年2月中旬采用烽火通信PTN 设备搭建PTN 试验网,对PTN 现网业务承载能力和L3相关功能进行现网测试。
在三周的测试过程中,进行了2G 、3G 、HSPA+、L3VPN 、PTN 与MSTP 互通等多种现网业务承载测试。
HSPA+对目前的联通更有利
网络覆 盖问题。 署L E 部 T 也就意 味着要在 高频段 制网, 这需 要更 多的基 站部署 , 而基 站 数量 比较 少是 中国 电
信 棘 手 问题 。
备了向T D—L E 进的能 力, T演 并且 经过 了中国移
在中国移动大 力推 行T D—L E T 的同时, 中国联 通 显 得 并不急切 , 而是 为W iF、 e o elHS A+ — i F mtc l 、 P 等投入
了 不少 精 力。
此前 中国电信 已经在 上海世 博 园区和 周边 建成 了
81 方公 里 的 国 内最 大 L E 验 网 , 电信 人 士 称 , . 平 T实 据 解 决C DMA与 L E 语 音业 务 、 据 业 务互 操 作 是 现 阶段 T的 数
Co mmu iat n n c i s Wo ̄ eky o i We l d
LE 来的网络更复杂性 , T 带 已经 得 到 了三 家
与T D—L E 模 验 证 。华 为 中 国 区 无 线 M T T 共 K G部 C O T 张 海 称 , 期 中国 移 动 网 络 上 数 据 业 务 吞 吐 量 已经 等 近 同 于 话 音 业 务 吞 量 , 次 给 T 再 D网 络 向高 带 宽 升 级 吹
都 具备了向L E 进 的能 力。 近 日以L E T演 在 T 为主 题 的峰 会上 , 中国移 动人 士称 , 年T 今 D四期 招 标, 厂商提 供的 B U和RR B U设备绝大 部分都具
当本: n 者问及联 通的具体 H P { 署 计划 时, Fg l i S A+  ̄ 王健 全称 , 在联 通正 在5 现 个城市 进行 双载 波 H A+ SP 的测试 , 此前 HS A 全国全 网到县级 、乡镇 已经 网络 P在 普 遍 覆盖 , 而基 于6 QAM的 HS A+ 4 P 的双载 波技 术 已 经在 5 个城 市进 入 试 点 阶段 , “ 一定 会在 全 国部 但 不 署” 。未来 , 果上 L 意 味着 现在 大部 分基站 都 要 如 T EI 替换 , 竟 中国联 通刚 投 入了一 千 多亿元 进行 网络 的 毕
迈向3G精品网络_中兴通讯WCDMA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Pico RRU体积小,功耗低,低功率,低 成本设计,适合室内应用。
P i c o R RU采用双绞线进行I Q数据传 输,便于楼层布线。
初期所有硬件一次安装到位,后期升级 扩容只需软件配置,大大降低工程量。
P i c o R RU可采用电源远供,降低有源 设备交流电源布线的复杂性,方便安装维护, 降低布线成本;并且可以通过配置UPS,满足 停电时的使用需求。
H-NodeB家庭接入为用户带来什么? 用户在家庭接入的网络中使用业务可以 享受特殊的优惠资费;用户不必再受“线”的 束缚,可以自由自在的随时随地享受业务;良 好的室内覆盖也能让手机的发射功率进一步 降低,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和使用寿命,更重 要的是用户使用手机将更加健康和安全。
小结
室内覆盖已成为3G网络建设的重中之 重,合适的室内覆盖方案一方面可以让网络 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为运营商创造更大的价 值,另一方面也能大大节省运营商建网成本, 真正实现低投入高回报。
Pico Access组网方案
在已建有2G室内覆盖系统的地方,采用 与原2G共用室内分布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省建 网成本。要实现2G/3G共室内分布需对一些 元器件进行检查、升级和改造,如增加宽频合 路器、天馈系统更换为支持3G频段的宽频天 馈线等。一般来说,2G系统有干放的地方3G 也同样需要增加干放,但干放的引入会带来 干扰的增加,对系统容量造成影响。基于此中 兴通讯提出了Micro RRU的覆盖方式,在原 来需要使用干放的地方以M i c r o R RU设备
中国联通欲引入PTN承载HSPA+PTN渐显全业务承载能力
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承载传送中国联通欲引入PT N 承载H S P A +PT N 渐显全业务承载能力对话嘉宾中兴通讯承载网市场规划经理聂杰烽火通信产品行销一部产品经理史燕明上海贝尔有线产品能力中心高级投标方案总监丁浩本刊记者|赵光磊PTN 技术已被中国移动广泛部署于现网之中,然而其能否符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类固网运营商的需求却一直受到业界质疑。
近期中国联通进行的八大城市PTN 、I P RAN 测试已开始显露出PTN 对于HSPA+的承载能力,本期《通信世界周刊》特邀参与测试的几家厂商代表共同就PTN 能否有效承载HSPA+展开讨论。
与MSTP 已可实现无缝对接《通信世界周刊》:对于PTN 技术的定位,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有何不同之处?聂杰:在中国联通的技术引入过程中,对P TN 的技术需求相比中国移动多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综合业务的承载效果,另一个是跟M STP 网络无缝互通的能力,在中国联通的PTN 外场实验网中,这两个方面是验证的重点,中兴、烽火、上海贝尔均已完成外场主体测试。
丁浩:中国移动将PTN 作为移动回传和大客户接入的惟一承载方式,已经完全终止了MSTP 的新建项目。
所以对于移动,PTN 网络和原来的MSTP 网络是作为两张独立的网络分别运行。
而中国联通在初期只是将PTN 作为移动回传和大客户接入的一种承载方式,与MSTP 互为补充,甚至在某些应用下两种技术混合组网,协同工作。
史燕明: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移动在经过2008年的大量测试和2009年的试商用后,已于2010年展开大规模PTN 的部署工作,且逐步明确了以PTN 为核心完善传送网的发展思路,PTN 将不再仅应用于3G 、LTE 无线回传场景,还将大规模应用于大客户专线等业务的承载。
同时,中国移动还要求后续在2G 网络的扩容方面,支持向PTN 转变。
而中国联通则因为拥有较为丰富的固网资源,当前情况下主要是希望使用PTN 来承载其3G 和L TE 无线回传业务。
PTN--移动Backhaul发展演进探讨
端到端业务的QoS、 OAM和网络管理,时 钟和时间同步
良好的可扩展性,满 足各阶段无线网络要 求和平滑演进,保护 投资
Page 5
MSTP难以实现 中后期 难以实现3G中后期 难以实现 中后期/LTE统计复用需求 统计复用需求
MSTP 刚性 管道
流量模型 SDH/MSTP带宽模型
最大带宽*N
大量空闲带 宽无法利用 Tun1 Tun2 Tun3 平均带宽*N
P FE/GE W E3
… …? 还剩下了什么 还剩下了什么?
Page 10
MSTP升级至 升级至PTN存在的问题 升级至 存在的问题
非标准PTN设备 设备 非标准
PTN平面的功能和 性能受限于现有 MSTP的技术架构 TDM 和 PTN 为 两 个独立平面
可操作性差
从MSTP到PTN存 在两次升级过程 MSTP与PTN占用 不同的光纤独立组 网
PTN引入思路 — 阶段 :汇聚层统一承载 引入思路 阶段2:
BSC RNC
统 一 网 管
汇聚层
PTN +OTN
FE/GE STM-16/4/1 PTN GE MSTP 622M
基于PTN网 网 基于 络的GPS时 络的 时 间同步替代
接入层
NodeB BTS BTS BTS NodeB BTS 大客户 大客户 NodeB NodeB NodeB
单个基站下行业务流量在20M以内,同时2G/3G并存,2G基站的比例比较高 PTN与MSTP并存
Page 21
3G初期 初期PTN网络设计思路 初期 网络设计思路
业界最全的PTN产品系列,实现端到端全业务传送网络部署 100%分组交换核心,采用电信级高可靠设计理念 基于硬件的T-MPLS(MPLS-TP)核心架构,支持软件升级的方式来适应 PTN标准的发展及远期业务网络演进的新增需求
中兴通讯全球典型3G承载网案例分析
中兴通讯全球典型3G承载网案例分析1 引言全球运营商基于各自通信市场的发展,就WCDMA,cdma2000,TD-SCDMA三大国际3G技术标准做出了相应的选择。
作为基础网络的承载网是每个运营商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具备可靠、成熟、足以支撑大量3G 新增业务的承载网,才能保证未来3G业务的顺利开展和运营。
中兴通讯在全球拥有大量建设3G承载网的成功案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光传输产品对3G业务的高效承载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赞赏。
本文结合中兴通讯在国内外的典型3G承载网建设案例,分享3G承载网建设经验。
2 国外典型3G承载网建设案例2.1 ZAPP罗马尼亚和葡萄牙3G承载网ZAPP是一个跨国运营商,总部在英国,在欧洲许多国家收购了3G业务。
原来的传输网络主要是租赁链路,上马3G业务后,租赁业务的代价过大。
一个稳定、可靠的光传输网可以为其3G业务保驾护航,所以传输网络的建设也在其规划范围之内。
2007年,中兴通讯光传输产品分别在罗马尼亚和葡萄牙为ZAPP提供了完善的3G业务传送承载方案。
ZAPP罗马尼亚是罗马尼亚第三大移动运营商,于2001年成功引入cdma2000技术,主要业务包括移动语音、固定和移动宽带业务、WLL语音和数据业务等。
ZAPP罗马尼亚是第一个将cdma2000的高速率技术和CDMA450的大覆盖率相结合的运营商。
此外,在2006年底拿到2.1GHz牌照后,罗马尼亚ZAPP决定引入WCDMA/HSPA网络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入网。
2007年底,中兴通讯独家提供ZAPP在罗马尼亚全国WCDMA新建、CDMA扩容的所有设备及服务,承担覆盖罗马尼亚全境的HSPA网络建设,网络规模包括5套PS核心网。
网络将提供优质的高速无线宽带业务,为用户带来高速数据业务体验。
目前,就承载网建设方面,在首都租用光缆,采用中兴通讯增强型的STM-16/STM-64多业务传送平台ZXMP S385组建网络,其他地区使用紧凑型综合业务接入平台ZXMP S200做MUX,为CDMA450和WCDMA两种业务进行承载。
中兴通讯4维度助力泉州联通LTE网络精细优化
中兴通讯4维度助力泉州联通LTE网络精细优化中兴通讯【期刊名称】《通信世界》【年(卷),期】2015(000)028【总页数】1页(P34)【作者】中兴通讯【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9月底伴随着联通新一代网络架构白皮书的发布,为保障4G网络建设战略的落地实施,中国联通还全面启动了2016到2018年网络投资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资源优化调配力度,停止3G网络规模扩容,把资源重点投向4G网络建设。
这也意味着,相比之前的覆盖阶段,联通4G网络的深度补盲补热和精细优化提上了更重要的日程。
据总经理陆益民披露,预计年内中国联通4G网络基站规模总数将达到50万个,中国联通4G+3G网络的基站总数将超过120万个,人口覆盖率接近95%,2016年实现三载波聚合商用,将网络峰值速率提升至330M。
后续还将积极推进三载波、四载波、多载波、4G与Wi-Fi聚合的规模化部署。
支撑更大带宽业务的良好运营,网络的精细优化成为重中之重。
近日,福建等地联通率先承接“沃赶超”网优大会战,泉州联通作为福建联通的重点本地网,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启动精品网项目,历时三个半月,核心内容:优化范围为泉州用户最密集、无线环境最复杂的区域,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协助地市培养专业网络规划和优化人才。
中兴通讯作为泉州联通战略合作伙伴,在此次大会战过程中助力泉州联通展开多维度深度合作,从基础优化、专题优化、业务支撑和创新课题等4个维度开展了精品网工程,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用户感知。
目前,项目执行的各种专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和效果,中兴和联通都及时将经验进行了全网性推广。
针对泉州联通精品区域的精细优化,优化人员根据前台网络密集DT测试数据、CQT测试数据等数据源入手,通过现场分析工具和后方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利用最优下倾角优化建议结合前台实际网络覆盖情况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如图1所示。
通过精细优化,泉州联通在福建省公司组织的沃赶超网优大会战第三方测试评比中,获得全省第一的佳绩。
中兴通讯:ZXCTN 6500打造超100G
中兴通讯:ZXCTN 6500打造超100G作者:来源:《通信产业报》2015年第18期名称:ZXCTN 6500提供商:中兴通讯类别:承载网推荐指数:★★★★★移动业务基本上完成了IP化的过程,承载网经过由电路交叉向分组交换的转变,很好地满足了移动IP化业务的承载需求。
随着LTE规模商用、专线业务提速以及移动互联网新兴业务的发展,承载网在传送带宽、网络演进能力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中兴通讯在承载网领域紧密关注移动业务需求及网络发展趋势,为顺应ICT时代业务承载需求,推出了基于中兴旗舰分组传送产品——ZXCTN 6500的大带宽、智能化承载传送解决方案。
ZXCTN 6500具备多业务承载能力,支持E1、STM-N、FE、GE、10GE、40GE和100GE 等分组业务和CBR业务的接入处理;支持L1/L2/L3业务的统一高效承载;支持向SDN控制架构和POTN的平滑演进,为多层网络融合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POTN:超100G带宽POTN是PTN深化发展的方向和需要,通过融合OTN技术,极大提升了大数据时代PTN 组网性能和能力。
POTN不是PTN、OTN的简单功能叠加,而是二者的深度有机融合,是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在PTN和OTN基础上进行的全面优化。
POTN包含了100GE PTN所有的功能,提供100GE接口及n×10G接口。
中兴通讯ZXCTN 6500产品引入了统一交换矩阵,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PTN和OTN的统一交换和功能集成,采用业界首创Hybrid线卡技术实现PTN分组业务和ODU子波长业务在线路侧的融合,实现PTN分组和OTN子波长业务的灵活调度。
ZXCTN 6500通过在光层引入PIC技术完成波分功能的集成化,提升了设备集成度,避免了网络的复杂规划和运维;提升了线路侧带宽扩展能力,解决带宽压力问题。
ZXCTN 6500 Hybrid线卡提供10×10G带宽能力,通过合分波,可以实现单纤400G的带宽能力;同时,ZXCTN 6500提供100GE接口,截止发稿,100GE单板发货数已超过1000块,业界第一。
打造3G精品网络——中兴通讯HSUPA端到端解决方案
站设备 的整机功能升级能力 、 功率
资 源 升级 能 力 、 带 硬件 处 理 能 力 基 都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链 路 增 强 技 术 。H U A通 过 采 用 SP 多 码 传 输 、 A Q、基 于 N d H R oeB的
每 用 户 吞 吐 率 之 间 的平 衡 。
E— GC E— C E— C 均 消 A H、 RG H、 HI H
HS P 原理 与 关键 技术 UA
与 H D A类 似 , S P 引 入 SP HUA 了 五 条 新 的 物 理 信 道 E D D H、 —P C
E— CCH 、 DP E—AGCH 、 E—RGCH 、 E—
・
物理信道均支持 2 s 1m 两种 m 和 0s
T' 当 每 个 1 I I。 I T 中含 有 同样 多 的 r
数 据 时 , s内发 射所 需 能 量 比 2m
1 s ,从 而可 有效 减 少 上行 干 0 少 m
扰。
・
耗 下 行 信 道 化码 资源 。其 中 E —
RG H和 E— C C HI H可 共 用 一 个 S = F
系 统 总 体 吞 吐 量 、 用 户 公 平 性 及 多
小 区 内功 率 资 源 、 资 源 等共 用 的 码 情 况 ,故 H U A 的 引 入 对 无 线 基 SP
Pce A cs)是 3 P akt ces G P协 议 体 系
在 R 6版 本 中 引 入 的 无 线 侧 上 行
维普资讯
・
H R 技 术 :在 H U A 中 , AQ SP
快速调度等关 键技术 , 使得单 小区
最 大 上 行 数 据 吞 吐 率 达 到
中兴通讯:蓄势发力 光网先行
中兴通讯:蓄势发力光网先行作者:徐姗姗来源:《通信产业报》2016年第22期进入2016年,全球运营商在网络尤其是承载网、宽带接入方面的建设不遗余力,全力加速100G网络建设。
随着国家提速降费需求的推动,进一步加大了运营商对固网产品的需求,三大运营商不仅都透露大规模上马100G的计划,还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要求:更加明确骨干网、城域网、数据中心互联等多方面需求。
超宽带成为重要变革力量“100G甚至超100G的发展一直围绕带宽的需求,为了应对4K视频、物联网、集客专线、数据中心互联等业务发展对光传送网的核心诉求,全球运营商都将进一步加速光网络向100G、400G的升级和建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与竞争。
”中兴通讯承载网规划部部长魏晓强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OVUM的统计数据显示, 100G的全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亿美元以上,占据光网络整体市场36%的规模。
2016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更加凸显了100G发展的强劲势头,在全球光网络设备市场季度性调整,环比下降12%的情况下,100G依然是全球光网络市场最大的增长点之一,受益于在长途和城域网的应用,同比增长13%。
未来几年,超清视频业务极速增长,家庭宽带接入从百兆普及跨步迈向千兆,移动宽带将提前步入Pre 5G和5G时代,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需求更是层出不穷。
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规划总监曾智表示,在固网宽带不断提速的背景下,视频业务的高流量、高体验要求正在成为新宽带业务的主要推手。
同时,数据中心互联的需求迅猛增长,数据显示,从2013年-2018年,数据中心业务将增长3倍,DC间流量占比将达到8.5%,包括长途骨干网与城域网等传输压力将剧增。
除了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运营商集客专线也将向宽带化、多样化、普及化发展。
光传送网络在运营管理方面将更加强调易开通、易调整、易融合,体现在业务快速反应、网络灵活调整、按需分配带宽、支持大网运营等多个方面。
中兴通讯五力分析(管理学)
潜在替代产品的开发
还有越来越小、越来越轻巧的电脑。。。。。
在功能应用方面,诸如拍照,听音乐等手机 功能同样可以被更好的单反或数码相机、MP5等 专业化产品所替代。所以,他的替代品仍然很 多,,,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即买方的议价能力,是指买方采用压低价格、 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目等竞争手段, 从卖方与竞卖者彼此对立的状态中获利的能力。
买方的议价能力受下列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供应商数 量的买主数量、单个买主的购买量、可供买方选择的替代 产品数量、买方选择替代产品的成本、买方逆向合并的威 胁以及购买者的信息的程度。
而从中兴智能手机买家的议价能力 来看,虽然买家数 量很多,单个买主的购买量也不多,但是随着智能手机行 业利润的吸引,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手机开发企业越来越 多,智能手机越来越趋于普遍,各种品牌的手机相互竞争 的情况下,买家的手机品牌选择比较多,所以对于手机的 议价的能力相对增强。
积极的合作,中兴通讯总裁侯为贵入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03年 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评选的“中国信息产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
2004年独家为雅典奥运会提供宽带互联网设备支持,港交所H股上市。
2005年公司确定MTO战略,开始重点开拓跨国运营商市场,与和黄英国公司签署30 万部WCDMA终端合同,3G终端首次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获评《商业周刊》“全 球IT百强企业”。 2006年为支持国际市场拓展,公司进行机构变革并派遣优秀管理干部支援海外,与 加拿大Telus签署3G终端合作协议,3G终端首次突破北美主流运营商市场,与FT达 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固网接入、业务、终端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2009年,获“全球最佳CDMA设备制造商奖”,获“最具竞争力分组传送网(PTN)
中国联通HSPA+时代下的选择
中国联通HSPA+时代下的选择
潘恺
【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在分析中国联通HSPA+业务承载需求及技术选择的基础上,从PTN综合承载方案承载HSPA+业务、融合多业务的统一承载平台、网络规划配置方案等方面介绍了中国联通的HSPA+业务.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潘恺
【作者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5180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中兴通讯助力中国联通构建HSPA+精品承载网 [J], 李雄飞
2.中国联通HSPA+与TD-LTE共存期竞争态势走向 [J], 何廷润
3.中国联通着手第一轮HSPA+升级 [J],
4.中国联通HSPA+网覆盖330多个城市 [J],
5.中兴通讯PTN高质量承载中国联通HSPA+业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联通、中兴通讯 倾力打造中国CDMA精品网络
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倾力打造中国CDMA精品网络
黄芬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从成立伊始,中国联通一直都在苦苦寻找一种能很快发展和壮大的业务:在1994年成立初期,中国联通曾试图通过市话业务切八市场,可是,刚一开始就遭遇了失败;1996年,中国联通又想通过GSM找到突破口,
【总页数】2页(P8-9)
【作者】黄芬
【作者单位】《通信世界》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26.3
【相关文献】
1.中兴通讯助你打造TD-SCDMA精品网络 [J],
2.打造奥运精品无线网络中兴通讯TD-SCDMA“多通道”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J], 崔骅
3.中兴通讯全球开花打造精品CDMA网络 [J], 中兴通讯
4.中兴通讯助力中国联通打通国内第一个WCDMA跨省可视电话 [J],
5.中兴通讯新闻助力中国联通打通第一个WCDMA跨省可视电话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济快速品质为先——光纤基站打造TD精品网
经济快速品质为先——光纤基站打造TD精品网
佚名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B》》
【年(卷),期】2007(000)015
【摘要】引言 TD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已迫在眉睫,如何快速高效地建设TD精品网络成为业界关注重点。
由于TD采用智能天线等先进技术,TD功放部分必须临近天线口放置,无论是光纤基站或者是馈线基站都必须有室外塔顶单元,这种架构与GSM/WCDMA/CDMA等无线制式存在很大不同。
【总页数】1页(P2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光纤基站中兴助力建设TD精品网络 [J],
2.ZTE中兴超级基站快速经济的建设3G精品网络 [J], 王亦文
3.打造高质量、端到端的TD精品网络——诺基亚西门子通信领先TD系列报道之
一 [J],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4.光纤基站:快速建设TD精品网络的首选 [J],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光纤基站中兴助力建设TD精品网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 承载传送中兴通讯|李雄飞
截止到2010年,中兴通讯分组传送产品全球发货已突破110000端,得到了国际国内市场各大运营商的高度认可,极大地推动了分组传送产业向前发展。
中兴通讯
助力中国联通构建H S P A +精品承载网随着业务网的I P 化、宽带化发展,包括3G/LTE/IPTV 等新业务驱动,基于传统TDM 的电路交叉技术或基于传统IP 路由转发技术,均已不能满足高品质分组业务承载的需求,新一代分组化承载技术应运而生。
新一代分组化承载技术有效继承了传统TDM
技术可运营、可管理、高安全的电信级网络特性,同时结合了分组转发的高效性,成为未来业务网络承载的坚定基石,以适应高带宽、高效率、高品质的承载发展需求。
多方位护航承载网平滑过渡融合平台降低技术选择风险分组传送技术中,基于MPSL -TP 标准的PTN 技
术,以及基于IP MPLS 标准的I P RAN 技术,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两大焦点。
两种技术在设备架构、转发平面、封装格式、业务承载等主要部分均相同,差异主要体现在OAM 、保护、电信级网络管理方面。
两种技术分别来自于传统的传输设备厂商以及数据通讯设备厂商,但最终在功能集上趋向于融合。
目前中兴通讯已率先推出PTN/I P RAN 融合平台,并均已于现网规模商用,可降低联通公司技术选择的
风险,灵活适应未来网络的建设需求。
网关单板确保新旧网络有效兼容传统移动或综合业务运营商,现网中都有大量的SDH/MSTP 网络资源,如何既着眼于网络长期高效发展,又能有效地保护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成为业界各大运营商普遍关注的难题。
中兴通讯着眼于客户需求,率先开发出网关单板,实现新建PTN 网络与现有MSTP 网络业务、时钟和网管的互联互通。
极大地保护了原有投资,降低联通公司的投资成本。
10GE 接入应对不同场景需求随着3G HSPA/HSPA+/L TE 以及大客户等新业务的开展,接入网带宽需求将成倍甚至数倍增长,接入层6M 带宽或G 接入环都将面临极大的压力,G 接入环已形成业界后期网络规划的方向。
中兴通讯首家推出小型化G 接入产品ZXCTN6200,并已在全球得到大规模商用,而且后续计划推出更紧凑的10GE 产品。
该小型化10GE 设备大大节省机房空间、功耗,能充分满足联通公司各种应用场景需求。
融合同步技术强化同步性能
新型业务,例如LTE 、MBMSFN 、定位功能部署等,均需要频率或时间同步,高精度的同步系统是保证后续网络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兴通讯在业界率先提出高精度“同步以太网
+1588时间同步技术”,在通过同步以太网实现频率
同步的基础上,再通过1588实现时间同步,同步精
度业界最优。
有效支持未来L TE 承载在3G 发展到LTE 阶段,网络结构扁平化,同时S1、X2业务均需要更加灵活的调度。
中兴通讯分组设备着眼于联通公司网络长期发展,支持完善的核心层L3VPN 功能,完全满足运营商网络向LTE 的长期演进,保护联通公司长期利益。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推动分组传送全球商用
中兴通讯在国际标准研究领域,已经成为70
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论坛的成员,取得了80多个
国际标准编辑者(Edito r)席位和起草权,提交标准文稿12000多篇。
同时在分组传送领域,已向IEEE 、ITU-T 、IETF 等标准组织提交《MPLS-TP 》、《分组网络同步与定时》、《以太网络保护》等数百篇标准提案。
在国内标准方面,中兴通讯也积极牵头CCSA 分组传送相关各项标准,包括《TMPLS/MPLS-TP 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的分组传送网技术要求》,《MPLS -TP 网络OAM 的技术规范》等。
深度参与标
准制定,保证产品的开发始终处于业界前端。
中兴通讯分组传送技术产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已于年度开始分组传送商用部署,年度于海内外大规模部署,TN 方案在中国移动连续两年集采中,蝉联综合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第一,并于海外VDF 、T f 、TI 等高端跨国运营商规
模商用;同时IP RAN 方案在海外运营商Tele nor 、Viettel 、马来西亚电信等规模商用。
截止到2010年,中兴通讯分组传送产品全球发货已突破110000端,得到了国际国内市场各大运营商的高度认可,极大地推动了分组传送产业向前发展。
丰富运维经验保障电信级网络中兴通讯分组传送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移动全国27个省/直辖市、广东电信、浙江电信、江苏电信、广东联通、福建联通,以及西班牙电信、T ele nor 、意大利电信、O 2、马来西亚电信、Vie tte l 、TIM 等国际高端运营商,积累丰富的运维经验。
在重庆移动公司PTN 承载网的扩缩容功能测试及业务割接中,其操作的简单易用性及功能的完善和稳定性得到客户的肯定。
重庆移动刘碧表示:“中兴通讯PTN 的扩缩容功能简单、易学,很好用,充分继承了SDH/MSTP 运维管理的优点和习惯。
我们已经感受到中兴通讯PTN 交付化繁为简真正带给我们的便利。
”在中国联通集团组织的八大城市分组化业务综合承载测试中,中兴通讯在大连联通率先完成PTN 试验网外场业务割接与测试,尤其中兴通讯网管系统N N 产品以其性能的全面性、易用性、界面的友好性等赢得了大连分局客户的赞赏,并当时签字表示认可。
图基于大连联通现网的PT N 引入方案29
h aogu angle i cww .n 201141822E 10E 10E 20082009P e le o n ic a e t u m 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