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找规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设计背景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众彩纷呈、千变万化,但它们都有内在的规律。

大班的孩子虽然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可是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常常了解或发现一些规律。

在节日里,他们看到街上按红、黄、绿得规律排列着一串串气球或一排排彩旗,在晚上看到月亮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有规律地变化。

这些都是他们的直觉感受,还没有真正认识事物规律,更谈不上掌握这些规律和运用规律。

所以,找规律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并运用事物排列规律。

2、能仔细观察物品排列规律,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幼儿有规律的意识,发现规律活动准备1、布置活动室,在室内挂有各种规律排列的物品(气球、小旗、各种图形)2、三个大小不一的魔术盒、幼儿每人一套图形3、印章、珠子、蜡笔、粘贴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寻找活动:如何挑1、孩子们听音乐以有规律的踏点步进入活动室2、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师真美丽,你能发现有什么?”(幼儿找出①按颜色排列的规律:气球是按红黄顺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红蓝得顺序排列的……②按图形排列的规律: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长短等规律)二、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学习掌握事物的规律1、师:“我这里有三个魔术盒,看看他们有什么规律。

”(一个比一个小或一个比一个大)师:“我们打开其中一个魔术盒,看看里面会变成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从第一个魔术盒里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个孩子们一个动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两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动作,幼儿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2、打开第二个魔术盒。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反思〔通用5篇〕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反思1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伸,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复杂一些,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设计为:目的一是: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目的一根本达成,大局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但还有一少局部学生不能用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目的二是:能找出生活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图形。

这一目的达成效果不好,由于时间问题,只让学生欣赏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没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有规律的的图形。

首先,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排图形,发现第一排图形比拟容易记住,因为第一排图形有规律,让学生复习旧知,发现规律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步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讲解新授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先观察聪聪家的墙面设计,先让学生找到墙面上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图形,刚开场学生只说出了图形的形状,而没有说出颜色,后来,我就提醒同学们说。

要说出生么颜色的图形,这时同学们可以说完好。

然后让学生观察墙面上的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时,我直接让学生四个人一个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进展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深化到学生的小组,问学生找到了那些规律,我发现大局部学生可以找到斜着看的规律,这是我及时提醒了他们,让他们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样的规律。

在老师的提醒下,大局部学生可以找到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但是在小组进展汇报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用语言描绘起来不较困难,让学生说的较少,针对循环规律应让学生多说。

讲完墙面的规律之后,只是我应该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但由于课堂上比拟紧张,这一点老师应该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结果放到了学生说出地面颜色的规律后面一块总结了。

在设计练习时,第一题和第三题学生比拟感兴趣,效果也比拟好。

但是到第二个练习时,大局部学不能找到第四组图形该画什么,因为这一题是把最后面一个图形放在了移到了最前面,而前面在讲解墙面和地面的规律时,让学生倒着看,会发现也是把最后面一个移到了前面,假如在讲墙面和地面时给学生指出来,对于第二个练习就没有难度了。

《找规律》教学课后反思(精选8篇)

《找规律》教学课后反思(精选8篇)

《找规律》教学课后反思(精选8篇)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师不断成长,成为出色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找规律》教学课后反思【精选8篇】。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篇一新课开始前我与学生开展了个互动游戏,创设了一种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这节课的学习。

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联欢会的情景图,为学生创设了熟悉而又喜爱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并对规律产生了好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情境中。

联欢会场的布置,让学生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一、引导探究,认识规律这一阶段,分四个层次教学,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先出示“彩旗”图,教师引导学生找规律;然后出示“花朵”图,由学生同桌讨论找出规律;再出示“灯笼”图,较后出示“小朋友队伍”图,通过自己找出联欢会场布置的规律,使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动手操作,“创造”规律先让学生做按规律涂色练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

接着动手摆学具,把“找”规律发展为“创造”规律,开放性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

再让学生在声音、动作中创造规律,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不仅拓展了新知,巩固了新知,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联系生活,应用规律因为时间的。

关系,这一环节我是作为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的,让学生找找生活中有规律的东西,并把它画出来。

不足之处: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对于学困生的辅导可放在课后。

课堂上不用花费太多时间。

另外,除在课件上显示”找规律”外,黑板上的课题板书也应保持一致,而老师只板书了“规律”两字,这是两种不同的慨念,老师应引以为戒。

找规律教案及反思

找规律教案及反思

找规律教案及反思第一篇:找规律教案及反思探索乐园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欣赏等数学活动过程,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规律的美及其对于生活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用语言清晰地表述规律。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我们先来做个规律,放松一下,学会的就跟老师一起做(有节奏的拍桌子2次,拍手1次。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啦,谁能告诉老师你的秘诀是什么?对了,老师的这组动作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二)教学新知1、发规律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让我们先来新开业的这家超市找一找吧。

(出示多媒体画面)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了那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学生可能回答: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也许有的学生会说一面红色,一面黄色,一面蓝色,又一面黄色,一面蓝色……(教师出示幻灯片彩旗)你观察的真仔细,不仅发现了它有规律,还能说出它的规律。

如果再往后接着插彩旗,你认为应该是什么颜色呢?(根据学生回答幻灯片出示红色旗。

)你回答的非常好,一看你就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

同学们依次说出彩带、灯笼、花篮、盆花的排列也都是有规律的。

2.创造规律,巩固深化:(出示课件一排小花)(1)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什么样的规律装饰这些花,再动笔涂一涂颜色。

(2)展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大家找到这么多规律又创造了这么多规律,真了不起。

这些有规律的东西把超市装扮的那么漂亮,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进去看看呢,你们想不想?3、找规律(1)、我们一起进超市里面去看看吧。

(幻灯片出示图例)货架上放了这么多球,售货员阿姨摆的可真整齐,我们来看一看,这组球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

教师巡视指导,找学生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这足球就是2个篮球2个足球,重复出现。

《找规律》教学反思(6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6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6篇)《找规律》优秀教学反思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我设计了让学生猜表情的玩耍,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积存感性阅历,从而初步感知规律。

这一环节以学生宠爱的玩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同时仅要求猜一猜结果,学生凭直觉做出打算,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对全体学生。

给学生的学习带给了思考、尝试的时机,在猜测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学问。

激发学习兴趣,留意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资料既具有活动性和探究性,又具有挑战性,趣味性,“找规律”的资料不能简洁的打算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根底上,充分与同学开放沟通活动,留意倾听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学问构造做出打算,不断地准时地优化自已的`数学学问,在合作沟通中获得了进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

因此,数学教学要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我设计的这一节课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顽皮”开放。

从主题图——游乐园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先包内含数学问题,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动机;还有在学生把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查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异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我设计了“智多星”的嘉奖卡,听课认真、发言认真、表达完整、表现好的同学都能准时得到。

这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低年级学生的留意力不集中,透过小嘉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会有很多的缺乏。

例如:在学生动手操作“涂一涂”完毕后,应将学生所涂作品呈现在实投影上,更直观,更明白;在学生小组合作完毕后,应在教师评价的根底上,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的合作更和谐,更有效。

《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7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7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7篇《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一一、让问题的提出更加合理《找规律》是在学生对生活中某个物体或图形的排列,一个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所以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对于一节探究、合作学习的课,记忆性问题占了问题总数的60%,说明教师仍偏重于“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活动方式,偏重于一问一答的信息反馈。

问题的提出不够合理,与这节课的课型要求有所背离。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节课,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形成了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由于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不仅仅只是体现一个认知、探究、交流、决策的过程,同时还体现了一个交互与审美的过程。

三、让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

在这节课中进行了8次课堂巡视,其中4次参与了学生的讨论、交流。

两次分别对三名学困生进行了重点辅导。

巡视时关注面较广,目的性明确。

但一位学困生在前半节课中共举了两次手,未被老师关注,之后再没举过手,后来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反正也不会提问到我。

”学生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已为然,其实蕴含着不满。

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忽略个体差异、害怕问题暴露,相反应充分重视、关爱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几点建议:1、“规律”已有些许经验,教材从“联欢图”找规律入手,而后面的练习又设计了“摆一摆”,意味着让学生先看图再操作,是否与布鲁纳的表象模式理论(动作—图形—符号)相违背。

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课后反思4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课后反思4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找规律》课后反思4篇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学能使教师不断成长,成为出色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4篇《找规律》课后反思,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找规律教学反思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找规律》课后反思篇一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一、表现在材料提供上。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载体。

在本课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若干水果图片,白纸,等。

学生通过画一画,贴一贴,摆一摆等过程,切实让每一个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教学反思《“找规律”教学反思》。

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合作探究、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每当出现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及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质疑、争论,直到意见统一。

并及时组织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较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务,体验到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下课。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找规律》课后反思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的内容,它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较基础的知识之一。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7篇)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7篇)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7篇)《找规律》的教学反思1《找规律》这个内容听过许多人上公开课,对这个内容和需要的素材都积存了许多,但是也存在一些怀疑:有规律的排列是说不断重复三次及以上,对于第一课时的找规律就是要分组,分组很重要,其实就是找出不断重复的。

这里以前我没太留意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不断的问学生,把什么作为一组,这组中第一个是什么……这次再上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就不断的问什么在不断重复,把什么作为一组。

上完第一课时,在上其次课时,就是数量的规律,这个也是不断重复消失,只是从图案到数了,学生把握起来不难。

第三课时就是数有规律了,所以我总觉得前面强调重复,到这里没有了,学生就很迷茫,所以在这里我跟学生强调了:不断重复消失是有规律的,还有些是不会不断重复消失,但是也有规律。

有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有些规律的核心是进展。

要孩子制造有规律的图案,许多是不断重复消失的,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还是要多展现一些数量不断变化的规律给他们看。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2有人说:“教育是一门圆满的艺术”。

今日自己上了一节示范课—《找规律》。

在这门“圆满的艺术”获得了一点点胜利。

快乐之余,也不遗忘录下自己的所得所失。

一、找规律,感受规律的美这节课重点要学生去“找”规律,而不是规律的应用,更不是做竞赛题。

我设了这样的导入,我先以有节奏的拍手欢送听课的教师,再请同学们和教师一样有节奏的拍手。

在嬉戏中渗入找规律,初步感受和体会规律,并说出自己的发觉准时的导入新课。

出示有规律排列的盆花,彩旗图,让学生找规律,小组内沟通,感受这样有规律的排列显得整齐美丽。

二、找策略图中的盆花的颜色依次是红、蓝、红、蓝、红、蓝……学生找出规律,我准时提出问题,按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小组内合作,争论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体沟通。

三、优化策略学生解决盆花的问题消失三种策略,一种画图方法;一种是列举法;一种是计算方法。

请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解决彩灯依次是红、紫、绿、红、紫、绿、红、紫……照这样排列第17盏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竞赛谁完成的快,沟通时学生发觉计算方法还是比拟快。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理解“找规律”的概念,初步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并给出接下来的数值。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找规律的概念。

2.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找出数列中的规律。

2.给出接下来的数值。

教学内容及安排时间内容5分钟复习数列数学的相关概念15分钟介绍“找规律”的概念及方法30分钟组织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找规律的能力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二、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在教学前,需要教师准备以下材料:1.一些简单的数列题目,供学生练习和发现规律。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已学数列相关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要讲的,“找规律”,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数列相关概念。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忆一些数列的名词,比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首项、公比等等。

第二步:介绍“找规律”的概念及方法1.引入“找规律”的概念:通过观察一组已知数值,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据此预测下一项数。

提醒学生,要将捕捉的规律写下来。

2.介绍“找规律”的方法:–首先看数列的前几个数,看看有没有一些规律;–按照可能的规律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验证通项公式的正确性,若正确,就可以通过这个通项公式推出数列中任何一项的值了;若错误,需要重新思考规律。

第三步:练习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一些数列题目,进行找规律的练习。

教师可以带头示范找规律的过程,然后有选择地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考察学生的发现规律的能力。

第四步:总结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或者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回答。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大量举例演示的方法,使得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练习环节教师发现,学生对不同的数列组成方式并没有仔细加以区分,导致找规律能力的体现并不十分理想。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素材:图片、教具、课件等。

2.教学内容:找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并掌握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规律。

2.新课教学(1)教师展示一幅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规律。

(2)教师提问:你们能在图片中找到规律吗?请用你们的小手指出规律。

(4)教师出示第二幅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独立找出规律,并与同伴分享。

(5)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们找到了哪些规律?请把你们的规律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3.实践操作(1)教师分发教具,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个有规律的拼图。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并请幼儿说出自己找到的规律。

4.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规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规律知识。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玩法。

(3)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问:你们在找规律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3.游戏活动环节,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4.不足之处: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5.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规律,提高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找规律》教学反思(精选20篇)

小学一年级《找规律》教学反思(精选20篇)

小学一年级《找规律》教学反思(精选20篇)小学一年级《找规律》教学反思1 《找规律》这节课教材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在课堂我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开始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学生男女间隔成圆圈跳舞,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排列的规律。

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找规律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智慧星的颜色,一组是“红黄红黄红黄……”有规律的出现,另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出现,通过对比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2、让学生多角度观察,找出规律在教学例题时,引导学生规律可以从左往右看,还可以从右往左看;规律可以从图形观察,还可以从颜色,数量观察。

比如,学生说出灯笼有规律后,我不仅让学生说说接下来应该是什么颜色,还让学生说说如果把灯笼往前摆,又是什么颜色呢?还有,教材中对彩花的出示只是简单的红绿红绿红绿,将原课本中的规律改为两绿三红的排列,让学生明白数量也是有规律的,同时也为以后数字规律教学做铺垫。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发现自身的不足;创造规律时,我也是让学生先同桌商量一下,摆一条什么样的规律,哪组摆的又快又有创意,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同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达到要求。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

多媒体展示欣赏一张张图片的出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

数学《找规律》优秀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找规律》优秀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找规律》优秀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数学《找规律》优秀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数学《找规律》优秀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一、表如今材料提供上。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进步才能的根本载体。

在本课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假设干水果图片,白纸,等。

学生通过画一画,贴一贴,摆一摆等过程,实在让每一个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

表达了数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络。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合作探究、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动态过程。

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的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泼,畅所欲言,可以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每当出现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及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质疑、争论,直到意见统一。

并及时组织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务,体验到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下课。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表达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表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开展。

数学《找规律》优秀的教学反思2“以学生开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

课堂上老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

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等数学才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参与,积极交流,让学生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也有缺乏的地方,如:三组算式的处理上,形式单一,创造性不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表达以下特点。

1.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找规律教学反思范文(3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范文(3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范文(3篇)找规律教学反思1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找规律”是根据新课标理念新增加的学习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我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 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

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

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

我的教学意图有两个:一是让孩子通过找规律能够说出下一个是什么;二是让孩子充分感受规律的美。

围绕着这两个教学意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情境导入2、发现规律3、体验规律4、延伸规律5、自我评价。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设计时,我首先通过“猜一猜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境导入,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学习欲望,激发出孩子大脑中“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原有经验,然后直接揭题:像这样一个冰淇淋一个汉堡包,一个红苹果两个绿苹果,两只羊、一只狼;又两只羊、又一只狼;再两只羊、再一只狼,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叫做“规律”,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一块儿来找——规律。

第二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发现规律”。

这一环节,我重在强化训练孩子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之后的巩固练习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孩子独立完成。

接着,我在“体验规律“这一环节设计了“摆一摆、涂一涂、画一画”的教学情境。

其中,“涂一涂”重在让学生会按照规律涂色,还要会说出规律。

“摆一摆” 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具给学生,让学生三人合作,自由设计“规律”,培养创新意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找规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找规律”的含义;2.能够通过比较找到一组数的规律;3.能够根据规律推出下一个数;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具有观察能力,能够观察事物,发现事物中的规律;2.具有分析能力,能够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核心;3.具有创造能力,能够创造新的思路;4.具有运用能力,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习惯于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规律,在生活中寻找快乐;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找规律”的含义;2.能够通过比较找到一组数的规律;3.能够根据规律推出下一个数。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规律;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一组数据引入新课,如:3,6,9,12,15,每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大家思考一下。

第二步:寻找规律通过学生发言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们提出的规律,并和全班一起核对和确认,直到找到正确的规律。

第三步:巩固练习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18,21,24,27,30,情况下,下一个数是多少?2.33,30,27,24,21,情况下,下一个数是多少?第四步: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情境一:小明每天晚上要练习小提琴,一次练习要练25分钟,他练了七次,一共练了多久?根据学生所找到的规律,25*7=175分钟,也就是小明一共练了175分钟。

情境二:小明的爷爷住在100层楼的高层,每次坐电梯要等很长时间,于是他就每次爬楼梯,一次爬5层,问他一共要爬多少次楼梯才能爬到100层?根据学生所找到的规律,一共要爬20次楼梯。

第五步:总结通过此次教学,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找规律”,如何寻找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找规律》教学反思3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3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3篇《找规律》教学反思3篇1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

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活动《找规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先详细、深入讲解操作材料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根据卡片寻找规律,然后讲述排列规律,幼儿的兴趣很高。

然后再出示规律类型卡片,让幼儿来匹配;果然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运用已有经验,顺利完成,最后展示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律来排列的图片,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活动延伸中我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列,把活动推向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

该活动中,我让幼儿先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深入,从找规律到讲述规律,从排列规律到欣赏规律,最后灵活运用自主排列规律。

活动中发现无论是简单的AB型规律还是ABB型规律或者是ABC型的规律,幼儿运用的都比较自如。

活动效果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幼儿的思维也在广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严谨的数学活动需要将抽象的'东西赋予实质,让幼儿从形象思维提升到逻辑思维。

这样幼儿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不仅获得了系统性的知识,更为以后学习比较、归纳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印象基础。

《找规律》教学反思3篇2《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规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规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规律)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3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找规律),供大家赏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1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找规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探究找寻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培育幼儿有初步的推理实力,发展幼儿创建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找规律》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预设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究找寻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育幼儿有初步的推理实力,发展幼儿创建力。

4、初步培育视察、比较和反应实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打算: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一、自由探究。

1、以嬉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找寻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2、探讨卡片上不同的改变,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觉规律。

1、视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

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当排什么?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其次组:按几何图形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激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教学反思: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10篇)《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一“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

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例1是最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固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

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游戏导入环节。

通过猜一猜游戏,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整个课堂气氛高涨,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

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六一”的联欢会情境讨论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本节课我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例题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具体化、清晰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充当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动手摆一摆、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在动手操作环节仓促而过。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第一篇:《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奖品,要奖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你们想看看老师带了哪些奖品呢?(实物出示)2、猜一猜,林老师拿出来的下一个会是什么?(学生猜,师演示)3、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其他奖品呢!(再次演示课件)你猜下一个是什么奖品呢?(学生猜,师演示)4、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第一排是按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乱放的。

)5、噢,原来是这样,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

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

(板书课题:找规律)老师看看谁最爱动脑、谁发言最积极,就把黑板上的奖品奖给他,你们想吗?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1、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一年级小朋友正在举行联欢会呢!(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2、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3、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的摆放是怎样的?4、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摆放的,那他们有什么规律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5、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吧!(课件出示彩旗,猜一猜,最后这面彩旗会是什么颜色?)6、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课件演示最后一面彩旗为黄色)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7、师小结:这组彩旗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有规律地出现(课件以红黄为一组,逐组闪动)8、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的告诉同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摘要:教师如何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随机调控并创造条件引导学
生提高数学素养,有效利用数学课堂中学生不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让其成为数
学课堂中不断涌动的精彩,从而既巧妙地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完成对课堂教学中
难点的突破,又不露痕迹地引领学生置身于他们自己创设的一个个精彩的情节中,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所在。

事实上,我们很多教师在这方面
做得还有所欠缺。

本文就《找规律》的教学案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自己
的体会。

关键词:《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教学片段一:
教师组织学生玩记忆力比赛游戏。

男女两名学生各拿一张写有一个多位数的
卡片,男生记的内容是 162536496481,女生记的内容是123412341234。

结果
女生获胜。

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234,然后重复3次。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其实,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赛,女生之所以获胜,
是因为她们记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

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
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分析:通过“记卡片”的游戏,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期
待心理。

比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盆花的摆放规律,按照规律,左起第15盆是什么花?
同学们可以用笔画一画,也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后指名交流) 生:我用15÷2=7……1,所以第15盆是蓝花。

师:你能说说15、2、7、1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15表示第15盆花,2表示2盆2盆放,7表示有这样的7个2盆,1表
示还多余1盆。

师:7是不是表示有7组呢,1是不是表示余下1盆呢?因此,我们要在7的
后面写上7组,1的后面写上盆。

师:那你怎么知道它是蓝花?这1盆是在第几组里的?
生:是第8组里的第1盆。

分析:应该说,这位同学是非常聪明而且表达能力相当出色的学生,他在教
师的追问下能清楚地表达出第15盆花为什么是蓝花的理由,分析也很有道理,
教师也能抓住重点让他将理由充分表述,也给其他的学生一个解题的思路。

但没
有追问2表示的意思。

师: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生:第1盆蓝花是单数,第15盆也是单数,所以也是蓝花。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样说的。

(点击多媒体演示1、3、5……是蓝花,是单数;2、4、6……是双数,是红花。

因此,第15盆是蓝花)
分析:学生其实已经抓住了盆花摆放的规律,找到了单数的花是蓝花,双数
的花是红花,教师借助电脑将这个规律呈现。

我们一直抱怨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
能力需要加强。

其实,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和创造机会的。


这里,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如设问:你怎么就从第1
盆是蓝花就能确定第15盆也是蓝花的呢?虽然该生已经回答到了单数和双数,但
让他充分展开,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数学
语言表达能力。

师:还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吗?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师:你是不是这样数的,先蓝再红,一个个数下去,数到第15盆的时候正好是蓝花。

这样数,是不是容易弄错,我们是不是可以画一画?(学生试画后,教师
多媒体演示)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我用15÷8=1(组)……7(盆)算出来的。

因为书上画了8盆花,我以8盆为
一组,余7盆,我再数一下,第7盆是蓝花。

因此,第15盆是蓝花。

师:你真有创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判断出了第15盆是蓝花。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得出了第15盆花是蓝花,有的是画的,有的是数的,还
有的是算的,都很好。

下面,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试一试”。

分析: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不同的想法,这非常符合新课程
的理念。

当学生回答数的方法时,教师比较自然地渗透了用笔画一画的方法。


是当学生回答出15÷8=1(组)……7(盆)时,教师不该仅仅用“有创意”这样的话来表扬
学生,这其实是本课非常精彩的生成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比较
并展开讨论,突出除数2与8的本质,从而让学生理解找规律的重要性。

教学片段三:
师:谁来说说彩灯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彩灯是按红、紫、绿这样3个3个排列的。

师:照这样排下去,从右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刚才教师已经让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尝试练习,接下来是教师将有关学生的思考结果在投影上
显示出来并让学生自由交流)
刘伟东同学:我是用画的方法,但我没有从第1个画起,而是从第10个开始画的,按照红、紫、绿这样一个个地画下去,第17个是紫色。

师:他画得真好!他没有从第1个画起,而是利用了前面9个彩灯的规律从第10个画起,真不错。

还有同学想说说自己的方法吗?
马明春同学:我也是用画的方法,不过我用□○⊿代替红、紫、绿,第17个
是○,所以也是紫色。

王中企同学:我是用计算的方法,因为17÷3=5(组)……2(盏),所以第17盏是
紫色。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里面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郭毓斌同学:17表示第17盏灯,3表示每3盏灯为一组,5表示17盏灯里
有这样的5组,2表示还余下2盏灯。

师:因此,我们只要看第2盏灯是什么颜色就可以判断第17盏灯的颜色了。


答得真棒,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杨雨诗同学:我是用17÷9=1(组)……8(盏),书上画了9盏灯,我把9盏作为一组,余8盏,再数一下,第8盏是紫色。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想到了很多的方法都得到第17盏彩灯是紫色的,那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第18盏彩灯会是什么颜色呢?
分析:通过学生提前的预习教师放手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方法尽情地表达。

因此,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第一位学生想到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法,同样是用
画一画的方法,但他没有一个一个地画,而是在第9个的基础上从第10个画起;
而马明春同学提出用“□○⊿”表示不同的彩灯,也用画的方法解答了问题。

如果教
师能够及时地将两者的优点整合,有效地利用学生课堂上生成的精彩,那该多好!而在王中企同学与郭毓斌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通过了计算的方
法求出了第17盏彩灯的颜色,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列式时对数字的理解,让学生
回答每个具体数字的含义。

但不足的是本课的重点是找规律,既然出现了两种不
同的列式计算,为何不让学生自己辨别一下哪种计算方法更为简便与实用呢?显
然学生4的回答是受教学片段1的影响,这是在前面一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处理好
而导致的。

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在这两个算式中想到除数用
3或9.3表示什么含义,我们以后在用计算方法求证时一般如何来找除数,让学
生进一步明确这个除数是怎么来的。

教学反思:
数学不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激励与唤醒。

我被学生独到
的见解所折服从这三个片段不难看出,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地学习心态中:看
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愉快,真正体现了以
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培养了学生
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了预习的好处。

但教师在很多细节处理中都没有很好地
抓住生成性的动态资源,没有让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成为课堂中涌动的精彩。

我们一直在说: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石,生成是有效教学的灵魂。

但在实际
教学中,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是预设,如何抓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比较、判断、辨别,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及突破难点,我们的思考还很不够。

在上述三个片段中,学生有很多生成性的资源,如画的方法中从第10个画起,如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时用书上的8盆花及9盏灯中的8和9作为除数,也计算出
了答案。

这些可能是教师在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这时教师的教学机智及教学引
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
邮政编码:030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