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实习报告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实习报告2000字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
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
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
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
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
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
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
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
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
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
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
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
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
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08年12月5
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
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
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
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
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
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
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
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
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
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
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
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
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
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
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
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
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
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
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
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
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
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
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
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
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
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
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
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
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
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
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
时保护自然……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
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
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
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
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
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
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渐进行演
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
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
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
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
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