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教学文案
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
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构造柱作为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构件,其施工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构造柱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还影响着其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构造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方法。
一、构造柱的作用及设置要求构造柱是在砌体结构中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提高抗震能力而设置的。
它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转角、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等部位。
在设置构造柱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设计要求。
其截面尺寸、配筋数量和规格、混凝土强度等级等都应经过严格的计算和设计确定。
同时,构造柱的间距、伸入基础和屋顶的长度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技术交底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构造柱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注意事项。
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构造柱的位置、尺寸、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模板安装方法、混凝土浇筑要点等。
2、材料准备(1)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钢筋进场后,应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应在使用前进行复试。
(3)砂、石:砂宜采用中砂,石子宜采用粒径为 5 315mm 的碎石。
砂、石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进行抽样检验。
(4)模板:模板应选用表面平整、刚度和强度足够的材料,如竹胶板、木模板等。
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应与构造柱的设计要求相符。
3、施工机具准备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机具如搅拌机、振捣器、钢筋切断机、弯曲机等应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其形状、尺寸、弯钩长度和角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
(2)钢筋连接:构造柱钢筋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绑扎连接或焊接。
构造柱、圈梁、过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过梁厚度不足
1)对于预制过梁,过梁厚度不足,没有经过检查验收使用在现场施工;
2)对于现浇过梁,由于模板支设尺寸及混凝土浇筑厚度不足,导致过梁厚度不足。
1)对于预制过梁要求先进行检查验收,厚度达到要求,方可使用在施工部位;
2)对于现浇过梁,加强对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过程监管。
1)图纸有要求的按照图纸规定的厚度进行施工;
按照《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9.1.6条规定;
构筑柱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5m。
6
墙高大于4m的未设置圈梁
1)对工人交底不到位;
2)过程中缺乏检查监督。
1)技术人员应先对墙体大于4m的部位标注到图纸上,统一对班组工人进行交底;
2)过程中质量人员加强过程检查和验收。
墙高大于4m的设置圈梁。
7
圈梁厚度不足
1)对图纸要求不清楚,采取施工随意现象;
2)圈梁模板支设尺寸不足;
3)混凝土浇捣不到位。
1)加强对工人班组的技术交底工作;
2)对圈梁模板尺寸、加固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3)混凝土浇捣过程照中,质检人员进行过程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圈梁厚度不应小于120mm;
2)图纸有要求的按照图纸要求。
8
过梁搁置长度不足250mm
1)预制过梁尺寸不足;
2)门窗、洞口尺寸有误;
马牙茬凸凹长度满足60mm要求。
2
未在墙端部设置构造柱
1)相应部位的构造柱钢筋没有留设;
2)班组施工没按照图纸、规范施工。
1)提前做好构造柱位置的深化设计,需要设置的部位要进行交底;
2)在砌墙之前,把构造柱的位置全部标注出来并把构造柱钢筋绑扎出来,项目部进行技术复核。
关于建筑物构造柱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关于建筑物构造柱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为提高多层建筑抗震能力,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建筑物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构造柱;质量问题;处理措施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砖混结构往往还是建筑的常见结构。
在砖混结构建筑物中,设置构造柱并通过其与圈梁的共同作用,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加强纵横墙间的连接,增强房屋(砌体)的整体性,提高砖砌体的抗剪能力和住宅建筑的抗震性。
由于砖混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多,构造柱的施工容易被人忽视,时常会出现质量问题。
为保证构造柱的建筑质量,我们应该明确其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1 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和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一些施工图对构造柱的设置仅以文字说明和选择大样构造图来表示,对构造柱截面和配筋未做具体规定,对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明确,由于施工人员对设计理解的偏差,导致施工中出现漏设和少设情况,比如:未能将变形缝两侧的情况视为外墙而漏设构造柱,一些构造柱仅锚固在基础圈梁内等。
对此,一方面要在实际图纸中准确标注构造柱的位置和技术要求,明确构造柱的设置规范,即: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对于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对于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培养,明确规定规范。
做到无论建筑物层数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要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的基础圈梁内,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 ,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
构造柱砼质量问题简单处理方案
构造柱砼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一、构造柱砼质量问题
1、构造柱砼原标号:C20
2、构造柱砼拆模后发现露筋、蜂窝麻面、局部孔洞、夹渣。
二、处理意见
1、构造柱拆模后,施工单位请监理、建设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发现存在的缺陷问题,及时按本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和验收,未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施工班组不得擅自处理。
2、凿除蜂窝、孔洞、露筋等部分的松散石子(夹渣的应将夹有杂物部位剔凿清理),重新关模浇筑砼。
3、提前淋水湿润缺陷处。
4、在孔洞内刷一道素水泥浆。
5、深度在3cm内的蜂窝、露筋用1:2水泥砂浆分两次抹平压实。
深度在3cm以上的孔洞、夹渣采用比原砼等级高一级的砼C25(掺微膨胀剂)进行捣筑密实至平原构件表面,浇筑完成12h内进行养护
三、会签
施工单位:重庆市巴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铜梁区东宏时代广场建筑工程项目部
项目(生产)经理:
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谭泽皋
监理单位: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现场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重庆东宏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甲方现场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2015年5月16日。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砌体结构中构造柱是贯穿整栋建筑物的结构柱,它起到了承重和支撑的作用,是整个建筑物稳定性的保障。
然而,在建筑施工中,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常常存在质量通病,一旦出现问题,会给建筑物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砖石砌体构造柱的质量通病1、构造柱的纵向偏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误差或材料品质等诸多因素,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纵向偏差较为常见。
一旦构造柱的纵向偏差超标,将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
2、砖石的破碎和开裂在砌筑构造柱中,如果砖石质量不好,或者砼梁钢筋未按规定埋置,容易导致构造柱出现破碎和开裂;此外,由于质量问题,构造柱受外力挤压时还可能会产生变形,给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隐患。
3、构造柱底部开裂传统的构造柱多采用砖石砌筑,而且底部常常会集中装配大量的托盘和钢筋等支撑物,这会导致构造柱底部开裂,给建筑物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
二、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防治措施要解决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需要从源头着手,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
1、科学设计在设计建筑物时,应根据建筑结构和承载能力等方面,对构造柱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必要时可采用改变柱形、加宽柱径等工艺措施,以保证构造柱的合理性和承载力。
2、使用优质材料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关键在于材料品质。
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砖石和钢筋等材料,避免购买劣质材料,保证施工期间的施作质量。
3、建立保护措施在施工期间,应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完善的保护措施,封闭构造柱底部,避免外力浸泡和侵蚀;合理设置构造柱外挑托臂、支承板等支撑物,增强外挑构造柱的稳定性。
4、加强施工监督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应在施工期间建立专业化指导团队或者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砖石砌体构造柱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在施工前严格控制质量,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针对质量通病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手段,不断改进和提高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构造柱对砌体结构的房屋而言,承载力提高不多,而变形能力却大大增加,可以提高砌体房屋的防倒塌能力。
本文分析了构造柱在结构中的作用,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总结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实践,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及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1设计方面1)构造柱的设置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出现漏设和少设现象。
如变形缝两侧的墙体未视作外墙而漏设构造柱。
2)构造柱未与圈梁连通形成封闭暗框架来约束砌体,而单独设置,起不到整体作用。
3)构造柱埋深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规范规定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4)在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分为一般构造柱和承重构造柱,在设计过程中,一般构造柱不考虑构造柱单独承受荷载而视其承载力等同于砌体材料,其截面和配筋一般也是按照构造柱要求进行设计,但是在需要设置大空间房间的工程中,构造柱支承着横梁,这时构造柱就起着承重和抗震的双重作用,此时的构造柱可仅承受垂直荷载,不考虑水平地震力,通过框架内力计算来确定承重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
而实际工程中屡见这些工程不加计算而只按构造配筋。
2施工方面2.1钢筋1)纵向钢筋安装不稳定,错位现象明显。
2)纵向钢筋随意搭接。
3)纵向钢筋根部反复弯折留下明显伤痕,强度降低并严重影响锚固作用,构造柱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移位,立即修正,弯折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4)箍筋拉筋设置不满足规范规定。
构造柱与墙体每隔500mm设26水平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0 m.箍筋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
上述几点如加密区不足、分布短筋未作点焊及伸入墙内长度不足等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影响构造柱质量。
2.2上下楼层间构造柱错位由于未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导致一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放线时,发现下层柱偏移,而此时又无法修正回原位,便造成上下不贯通,轴线错位的现象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其原因在于管理不到位,应加强各工种的责任心。
构造柱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构造柱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摘要:高层建筑结构设置钢筋砼构造柱是为了能够提高房屋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但是在实际施工当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混凝土砼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一些细节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这些施工质量问题往往不仅不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且还会影响结构的整体连续性,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鉴于此,本文将就建筑构造柱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常见的质量问题1、构造柱设计中易存在的问题。
①设计构造柱时,部位和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②)构造柱根部做法设计不合理,没有在自然地坪以下的基础内和地基上生根,而是在露出地面以上的圈梁内生根。
③图纸对构造柱的做法仅仅笼统地给以说明,而其与墙体的拉结筋、箍筋加密区部位或其它要求说明的很少,这样为一些施工单位粗糙施工留下了隐患。
④构造柱纵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规定。
(5)构造柱中箍筋未设加密区。
2、构造柱施工中易存在的质量问题。
①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骨料级配问题。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40mm×240mm,混凝土浇筑高度大多超过2.6m,对这样小的断面尺寸,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顺畅密实,不出现卡壳断续状况,规范要求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但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选配不够认真,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断续情况。
②蜂窝及露筋问题。
规范要求构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50mm 一70mm,有利于混凝土通过振捣充分流人马牙槎内,使柱与砌体有效地结合。
混凝土坍落度太小,流动性不好,振捣又不细,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有的在根部还会出现烂根现象。
或因施工人员为施工方便,赶进度,将构造柱一次性浇灌一层楼高,如果这时振捣棒插不到底部,振捣不好,下部混凝土不密实,就会出现蜂窝及露筋现象。
③柱根部清理不干净。
规范要求构造柱根部应预留清扫口,以便清除砌筑时落下的砂灰、碎砖块等杂物。
构造柱整改措施
构造柱整改措施引言概述:柱是建造结构中承受垂直荷载的重要构件,其质量和稳定性对建造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柱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质量不合格、设计缺陷等,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整改措施,以确保建造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构造柱整改措施。
一、质量问题的整改措施:1.1 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柱的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柱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1.2 强化质量检测:在柱的制作过程中,加强对柱的尺寸、强度等关键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1.3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设计缺陷的整改措施:2.1 优化结构设计:通过对柱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设计缺陷的发生。
2.2 强化设计审核:加强对柱结构设计的审核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3 定期检测和评估:定期对柱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发现设计缺陷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柱的安全性。
三、使用过程中的整改措施:3.1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对柱进行维护保养,修复表面缺陷,防止柱的腐蚀和损坏。
3.2 定期检测:定期对柱进行检测,发现柱的变形、裂缝等问题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柱的稳定性。
3.3 强化使用管理:加强对柱的使用管理,确保柱的使用符合规范,避免超载和误用造成的安全隐患。
四、应急处理的整改措施:4.1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柱发生严重问题时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
4.2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柱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柱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3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柱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结论:构造柱整改措施是确保建造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质量监控、设计审核、使用管理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整改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柱存在的问题,提高柱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建造物的安全运行。
构造柱整改措施
构造柱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构造柱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和荷载到地基上。
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构造柱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有必要对构造柱进行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二、问题分析1. 构造柱的质量问题:构造柱的尺寸、强度、钢筋布置等方面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其承载能力不足,甚至发生倒塌等事故。
2.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影响构造柱的质量。
3. 设计问题:构造柱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如截面尺寸不合理、钢筋布置不合理等,需要进行修正。
三、整改措施1. 质量控制措施1.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2 加强材料质量检验:对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3 强化施工现场监督: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4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构造柱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设计优化措施2.1 优化构造柱的截面尺寸:根据实际荷载和结构要求,对构造柱的截面尺寸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2 合理布置钢筋:根据构造柱的受力特点,合理布置钢筋,提高构造柱的抗弯和抗剪能力。
2.3 使用高强度材料:选择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提高构造柱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3. 教育培训措施3.1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3.2 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分享经验和教训,提高施工质量。
3.3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
四、实施计划1. 制定整改方案:根据问题分析和整改措施,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的具体内容、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浅谈建筑物中构造柱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浅谈建筑物中构造柱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一、概述构造柱又叫抗震柱,顾名思义,就是在抗震地区的建筑物中,按构造要求而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小柱。
由于它并非依照受力构件设计,因此在施工中,往往不被重视,从而导致构造柱的诸多弊病,如轴线移位、混凝土蜂窜、麻面、孔洞、露筋以及主筋错位等质量问题。
因此在抗震地区的高层及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的设计中,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相关部位均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它能和圈梁一起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有效地抵抗地震对房屋建筑的作用,如加强纵横墙的连接,提高墙体的抗剪、抗弯能力,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有效地防治墙倒屋塌。
基于以上原因,在施工中构造柱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构造柱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二、构造柱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及露筋问题1原因分析出现构造柱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及露筋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模板与墙体接触不严密而漏浆②模板表面粗糙,支撑前,未清理干净或未涂刷隔离剂;③混凝土配合料中粗骨料粒径过长,砂率偏低及水灰比过大;④投料过高和振捣不到位;⑤侧模拆除过早;⑥拉结筋水平净距小,震动棒难以操作。
危害:一是降低了房屋的整体性及构造柱的承载能力;二是钢筋加速腐蚀,影响建筑物耐久性。
2、防治措施①支模前要检查好模板,对变形的模板要进行维修,达不到要求的不予使用,模板表面要干净光滑,并涂好隔离剂。
②支模要牢固,方法得当,以满足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同时,模板拼缝应密实,对模板与墙体接触面的缝隙要用泡沫等软性材料填充。
③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使砂浆能够充分地填充在骨料间的空隙。
石子要求用一三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cm,砂子的含泥量小于3%,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流动性及和易性。
④清理干净马牙槎处及板面施工缝处的砂浆及杂物,浇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干净。
⑤控制混凝土在垂直运输时离析现象,采用串筒或小型溜槽浇筑时控制落差,使混凝土料下落高度保持在2m内。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前言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提高多层建筑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当前许多施工单位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过程当中不注意施工方法和质量,极容易产生各种施工缺陷问题:如构造柱上下层错位、钢筋主筋扭曲、搭接长短不一、箍筋加密区数量不够或间距不准确及砼振捣不密实等现象,造成施工质量隐患问题,不但不能起到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增强墙体抗震能力的作用目的,还将破坏到建筑物的整体性,给建筑物安全带来隐患,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重视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控制质量通病,消除隐患,确保施工质量。
一、构造柱的性能和作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按照构造要求设置的提高建筑物结构性能的建筑部件,它在建筑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构造柱可以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砖墙的延性,从而提高楼房的搞震能力;第二,构造柱可以与砖墙及圈梁形成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箍框,箍住开裂的墙体,防止墙体裂缝的产生或进一步发展,限制开裂的墙体的错位,从而防止墙体倒塌;第三,对于高宽比较大的房屋墙体,构造柱能提高墙体的抗倾覆能力,防止砖墙的整体弯曲破坏;第四,构造柱的设置可以提高整个墙体的抗压或局部抗压承载能力,构造柱是砖混结构建筑中重要的砼构件。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混凝土构造柱是从建筑构造的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中部,并与每层圈梁有可靠连接。
实验证明,在多层砖混房屋结构中设置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情况下墙体抵抗水平外力的强度最大可提高20%以上,墙体延性可增大3倍以上。
根据构造柱的结构特性,即使地震后的墙体发生滑移、变形、开裂,仍可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整体性明显加强,从而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坏。
二、构造柱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成因分析1.构造柱主筋位置错位、骨架扭曲变形。
构造柱施工是在砖墙砌筑完后,分楼层浇灌的,由于构造柱钢筋是在砼浇灌时预插,混凝土浇灌时,由于振捣极易发生位置偏移,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确定好轴线,就会造成钢筋主筋位置偏移,从而造成了上、下楼层构造柱无法贯通,轴线错位的现象。
砌体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
砌体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
砌体结构建筑中的构造柱是承受和传递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问题可能会影响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对砌体结构建筑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的一些常见控制措施:
1.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砌块和砂浆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确保砌块强度合格,砂浆质量适宜,避免使用受潮、损坏或质量不良的材料。
2. 基准线和铅垂线测量:在施工前,对建筑平整度进行测量,确定合适的基准线和铅垂线。
施工过程中,持续检查和纠正柱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柱的直立和准确位置。
3. 砌筑工艺控制:在砌筑过程中,注意砂浆的均匀涂敷和砌块的嵌筑,避免空鼓、松散或不牢固的砌筑现象。
嵌筑过程中应使用水泥浆封闭砂浆缝隙,提高柱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4. 柱身纵横向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在柱身的纵横向设置钢筋加固。
确保钢筋的种类、规格和布置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钢筋连接和固定要求进行操作。
5. 合理施工顺序: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合理安排柱的施工顺序。
避免柱在封顶前过早受到较大荷载和挤压,防止柱发生变形或破坏。
6. 质量检验和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包括对柱的尺寸、几何形状、强度等进行检测,确保柱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建议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意识。
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构造柱施工的质量控制
构造柱施工的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构造柱作为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构件,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
因此,对构造柱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一、构造柱的作用与重要性构造柱通常设置在砌体结构中,与圈梁一起形成空间骨架,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构造柱能够有效地约束墙体的变形,延缓墙体的开裂和倒塌,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构造柱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构造柱的位置、尺寸、配筋等要求。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
2、材料准备(1)钢筋:构造柱所用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质量证明书和复试报告。
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应准确无误,且应进行除锈、调直处理。
(2)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3)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超过5%。
砂的颗粒级配应良好,质地坚硬、洁净。
(4)石子:宜采用粒径为 5~315mm 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应超过 2%。
石子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质地坚硬、无裂缝。
(5)砌体材料:构造柱周边的砌体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强度等级、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施工机具准备准备好钢筋加工设备(如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等)、混凝土搅拌设备(如搅拌机、配料机等)、运输设备(如手推车、塔吊等)、振捣设备(如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等)以及其他辅助工具(如模板、钢管、扣件等)。
三、构造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钢筋工程(1)钢筋的加工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钢筋的弯钩长度、弯折角度、箍筋的间距等应准确无误。
(2)钢筋的安装位置应准确,主筋的间距、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加密区范围和加密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
构造柱质量病产生及防治
浅谈构造柱质量病的产生及防治在多层砖混结构的住宅中,设置构造柱,并与墙体可靠连接,作用是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延性,延长方能给我的使用寿命,所以规范对构造柱的设置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施工中发现构造柱质量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已形成通病,给工程留下了质量隐患。
本文叙述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及其处理方法。
一、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1、构造柱设置部位和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出现漏设和少设现象,如变形缝两侧的浅谈没能视为外墙,漏设构造柱。
2、构造柱主筋浮落在基础或基础梁的表面,造成构造柱主筋无根。
其原因是未按在室外地坪以下500m处设置混凝土基座,或锚入浅于500m的基础梁内的规定施工,放线不准和插筋漏放等。
3、在钢筋绑扎施工中,纵向钢筋搭接松散,有的搭接长度小于规定的35d,有的纵向钢筋支立后,没作固定支撑,施工中不断碰撞反复弯折,留下明显伤痕,使之强度降低,严重的造成折断。
4、钢筋制作不认真或达不到规范要求,有的箍筋弯钩没有制作成135度,有的弯钩平直长度小于10d,有的拉结筋没有做成弯钩,有的箍筋加密或马牙槎内少放或漏放拉结筋。
5、马牙槎留设位置不正确,造成构造柱竖向及横向的中心线(轴线)不准,致使构造柱上下楼层错位明显,施工中没按规定分别进行“退”与“进”,有的甚至不留马牙槎。
在±0.00以下的构造柱部位砖墙:不留马牙槎现象更为常见,还有的马牙槎两侧砖墙,砌砖时操作不认真,使表面凹凸不平,直接影响模板不能贴紧砖墙。
6、构造柱与圈梁连接不牢,造成的原因是横墙圈梁钢筋伸入构造柱内的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规定。
或圈梁拐角处的内侧钢筋形成内折角并缺少斜角钢筋,两侧圈梁在拐角处的相互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规定。
或构造柱主筋伸入顶层圈梁的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规定。
7、混凝土施工,a在混凝土浇筑前,没将构造柱底部松散石子、残留砂浆、碎砖等废物彻底清除,形成夹渣和烂根现象。
b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同时有的钢筋位置不准,造成漏筋现象。
构造柱质量问题的防治及处理
在抗震地区的高层砖混结构建筑物的设计中,依照《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均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这是提高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却时常会出现混凝土断面几何尺寸不定、轴线位移、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以及构造柱主筋根基不牢、主筋错位和钢筋绑扎不符合规范规定等质量问题。
这些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从而给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损坏创造了条件,留下了事故隐患。
现就上述质量问题谈谈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构造柱混凝土断面几何尺寸不足和轴线位移的问题构造柱断面尺寸不足和轴线位移会导致在地震时减小构造柱的水平侧力,造成剪切力传递不均匀而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
而构造构柱混凝土断面尺寸不足是因为墙体砌筑时所预留的马牙槎定位不准确,自上到下的进槎或退槎不垂直。
轴线位移是因为放线时只放外墙至轴线,然后用钢尺划分其余纵横轴线而产生的丈量误差累计造成的。
对构造柱混凝土断面几何尺寸不足的防治:要求在各层楼测量放线时,按照轴线划分,在构造柱断面尺寸的基础上每侧加中6cm,砌筑时要定位准确,先退后进,砌成5皮砖进、5皮砖退的形式,并使进槎、退槎分别垂直。
对构造柱轴线位移的防治要求在定位放线时,在构造柱所在轴线位置,将轴线引至建筑物外设置轴线控制柱,用经纬仪以此柱控制点为准控制各层的轴线,也可控制桩模方正和垂直。
二、构造桩混凝土蜂窝、孔洞、麻面及漏筋的问题构造柱混凝土有蜂窝、麻面会减小构造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加大碳化深度;混凝土有孔洞、露筋会局部缩小构造柱的截面几何尺寸,地震时减小构造柱的抗剪能力。
而产生混凝土峰窝、麻面、孔洞及露筋现象,是因为模板及墙接触面不严密而漏浆;马牙槎湿润不充分;拉结筋水平净距小;混凝土配合料中碎石径经过大,砂率偏低及水灰比过大;投料太高和振捣不到位等因素。
对以上问题的防治: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砂率,确保砂浆在混凝土中的数量和质量。
使其能充分填充骨料间的孔隙。
构造柱整改措施
构造柱整改措施
标题:构造柱整改措施
引言概述:构造柱是建造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于构造柱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构造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构造柱存在的问题
1.1 构造柱设计不合理
1.2 施工质量不达标
1.3 材料选择不当
二、整改措施之设计调整
2.1 对设计不合理的构造柱进行重新设计
2.2 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
2.3 选择符合标准的建造材料
三、整改措施之加固处理
3.1 加固构造柱连接部位
3.2 增加构造柱的截面尺寸
3.3 使用专业加固材料进行处理
四、整改措施之监测检测
4.1 定期对构造柱进行结构监测
4.2 使用专业设备进行质量检测
4.3 建立完善的监测记录和报告系统
五、整改措施之安全防护
5.1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5.2 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5.3 做好应急预案,保障施工安全
结论:构造柱是建造结构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存在问题的构造柱,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是确保建造安全的关键。
通过设计调整、加固处理、监测检测和安全防护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构造柱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建造结构的稳定和可靠性。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
砌体结构论文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摘要:设置构造柱是最常用的抗震构造措施,但在施工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严格控制钢筋分项工程中偏位、制作不规范、品种杂乱、替代手续不全、摆放位置不准确;模板工程中过早拆模、硬撬硬砸;砼工程中的骨料粒径不合要求、结合面清理不净、养护不周、砌体工程中马牙搓砌筑方法不正确、轴线尺寸控制不严、浇水湿润不够等质量问题的发生,才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关键词:构造柱、钢筋、模板、质量问题、质量控制主要存在问题1。
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1.1 骨料级配问题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40mm×240mm, 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都超过2. 6m。
对于这样较小的断面尺寸,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顺畅密实,规范提出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 砼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但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选配很不认真, 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情况.1。
2坍落度问题通过振捣充分流入马牙槎洞内, 从而有效地与砌体结合.但实际施工中因混规范要求构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0~70mm, 以利于混凝土凝土坍落度过小, 流动性不好,加之振捣不良,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 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特别是根部易出现烂根情况。
1.3根部清理不净规范要求构造柱根部应预留清扫口, 以便清除砌筑时的落地灰、碎砖块等杂物。
但很多施工现场不留清扫口或清理不净,结果是层层柱根隔层,整个构造柱实质是一个多处分隔的钢筋连体柱,且断点又均在楼面上钢筋搭接处,这样柱子不但无法起抗震作用,反而破坏了墙体节点处的整体性。
1.4短肢墙构造柱位移。
规范规定:构造柱可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灌密实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但在实际施工中,不管条件是否满足规范规定,一律一次浇筑,造成短肢墙与构造柱整体位移。
1。
5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规范规定新老混凝上接搓处须用水冲润湿,再铺1~2cm 厚水泥砂浆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而实际施工时这道工序往往被取消,致使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不良,影响抗震功能。
构造柱整改措施 (2)
构造柱整改措施
标题:构造柱整改措施
引言概述:构造柱是建造结构中承担重要荷载的构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建造物的整体稳定性。
因此,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构造柱,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建造物的安全性。
本文将就构造柱整改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定期检查构造柱的安全状况
1.1 通过视觉检查发现裂缝、变形等情况
1.2 进行超声波检测,查看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空洞或者裂缝
1.3 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测钢筋的腐蚀情况
二、采取加固措施提升构造柱的承载能力
2.1 在构造柱周围设置加固筋,增加其受力面积
2.2 使用碳纤维布进行包裹,提高构造柱的受力性能
2.3 在构造柱内部注浆,增加其抗压能力
三、针对构造柱的病害进行修复处理
3.1 对于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可采用充填胶进行修复
3.2 对于混凝土腐蚀情况严重的构造柱,可进行表面翻修
3.3 针对构造柱的锈蚀现象,可采用防锈涂料进行处理
四、强化构造柱的监测与维护工作
4.1 定期对构造柱进行振动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2 建立构造柱安全档案,记录检测、维护情况
4.3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日常巡检,确保构造柱的安全性
五、加强施工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构造柱的损坏
5.1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构造柱的冲击
5.2 采用合理的支撑措施,避免构造柱受到额外荷载
5.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对构造柱的保护
结论:构造柱的安全性是建造物稳定性的基础,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构造柱,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保障建造物的安全运行。
通过定期检查、加固措施、修复处理、监测维护以及加强施工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构造柱的安全性,确保建造物的整体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结构论文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摘要:设置构造柱是最常用的抗震构造措施,但在施工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严格控制钢筋分项工程中偏位、制作不规范、品种杂乱、替代手续不全、摆放位置不准确;模板工程中过早拆模、硬撬硬砸;砼工程中的骨料粒径不合要求、结合面清理不净、养护不周、砌体工程中马牙搓砌筑方法不正确、轴线尺寸控制不严、浇水湿润不够等质量问题的发生,才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关键词: 构造柱、钢筋、模板、质量问题、质量控制主要存在问题1.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1.1 骨料级配问题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40mm×240mm, 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都超过2. 6m。
对于这样较小的断面尺寸,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顺畅密实, 规范提出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 砼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但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选配很不认真, 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情况。
1.2坍落度问题通过振捣充分流入马牙槎洞内, 从而有效地与砌体结合。
但实际施工中因混规范要求构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0~70mm, 以利于混凝土凝土坍落度过小, 流动性不好, 加之振捣不良, 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 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特别是根部易出现烂根情况。
1.3根部清理不净规范要求构造柱根部应预留清扫口, 以便清除砌筑时的落地灰、碎砖块等杂物。
但很多施工现场不留清扫口或清理不净,结果是层层柱根隔层, 整个构造柱实质是一个多处分隔的钢筋连体柱, 且断点又均在楼面上钢筋搭接处, 这样柱子不但无法起抗震作用, 反而破坏了墙体节点处的整体性。
1.4短肢墙构造柱位移。
规范规定:构造柱可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灌密实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但在实际施工中,不管条件是否满足规范规定,一律一次浇筑,造成短肢墙与构造柱整体位移。
1.5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规范规定新老混凝上接搓处须用水冲润湿, 再铺1~2cm 厚水泥砂浆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而实际施工时这道工序往往被取消, 致使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不良, 影响抗震功能。
1.6构造柱施工顺序不正确规范规定:构造柱施工必须遵循绑扎钢筋一砌筑砖墙~支模~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但在实际施工中,遇有门过梁时,为图施工方便,先浇筑构造柱,后砌门过梁上部墙体,严重违反施工规范。
2.模板问题单位工程中,一般本层中划流水段,本流水段砌体工程未完,模板工程即开始。
通常流水段间间隔时间1一2天。
在工期紧、模板备用量少的情况下,拆模时间过早是常见现象。
因拆模过早而在撬砸过程中造成的构造柱缺棱、掉角、砼表面浆层破坏十分普遍。
模板因周转快来不及清理、刷油,拆模后不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影响了砼强度。
3.钢筋施工中的问题3.1纵向钢筋上下错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位置偏差, 而构造柱砼振捣时, 未及时纠正钢筋位置, 造成柱筋上下错位, 以致不得不采取弯折措施使其“就位”。
其结果是造成构造柱上下轴心位移, 违反了规范要求, 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
3.2 钢筋搭接不规范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通常以楼层高度为依据, 即层高+35d, 通常将搭接位置设在每一楼层的楼面上。
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 搭接长度也未满足35d 的要求, 甚至还出现了Ⅰ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
3.3箍筋松散、歪斜且数量不足箍筋施工存在问题较多, 如绑扎间距过大或大小间距不等。
在砌体施工期间, 由于成品保护不好, 造成严重滑移、歪斜、松散, 合模板前也未修理。
3.4不按规定加密箍筋按规范要求, 柱与圈梁相交时, 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应加密箍筋。
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 层高或45cm, 间距不宜大于10cm。
但实际施工中, 上述要求未向操作人员交底, 而造成了质量隐患。
3.5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规范中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提出“对于有关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 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执行”。
基于这一点, 经查该规范第3.3. 4 条规定: 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 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 并指出了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 弯钩的角度为135°/ 135 °[ 1]。
这一点在施工中往往未引起注意, 经查基本上采用90°/90 °弯钩, 长度有的也不足10d。
3.6拉结筋的摆放问题规范规定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cm 设置2 6 水平拉结钢筋连结, 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l00cm。
但实际施工中, 拉结筋经常漏放或错放, 拉结筋锚固长度不足也不少见。
3.7构造柱漏设及补设方法不当。
构造柱数量往往较多,若施工技术人员工作粗枝大叶,在多层砖混结构中,往往造成构造柱缺少一根或数根。
待发现,已进人楼层主体施工。
施工单位补设时,常作地面以上处理。
二次检查时,又很难发现,结果造成构造柱主筋浮落在基础之上,根基不牢。
4.砌体工程存在的问题4.1马牙搓留设不符要求。
设置马牙搓,可以通过外露面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使构造柱硷与砌体牢固结合,形成整体,提高其抗震能力,规范规定:马牙搓先退后进,在实际施工中,有些马牙搓先进后退,搓口高度、深度均有较大误差。
4.2砌体轴线尺寸误差。
在马牙搓部分砌体轴线尺寸控制往往受到疏忽,主观认为搓口后退,尺寸放大,可用构造柱填补。
其结果,另一侧砌体冒进,钢筋发生位移,上、下构造柱轴线偏差超过规范规定。
4.3 墙体拉结筋锚固长度不足。
在墙体拉结筋严格按有关规定(江苏执行苏G9202 ) 的长度下料的同时,也要对摆放位置严格控制。
但在实际施工中,其摆放带有较大随意性,伸人构造柱内锚固长度绝大部份不符合要求,对于伸人墙内的水平拉结筋长度未满足规范规定长度。
应采取的对策1. 混凝土质量控制1.1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2cm, 现场可备筛子进行筛选或直接选购合适骨料。
1.2 多数现场施工构造柱采取一个楼层高度(2. 6~3. 0m) 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的方法, 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的级配、坍落度、振捣方式严格控制, 认真按规范要求操作。
1.3 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清扫柱根施工垃圾。
为方便清扫口内垃圾清理,每层柱混凝土浇筑时都应超过楼面板高度2cm左右, 清扫口宜在楼层砌筑时分2~3 次清理, 混凝土正式浇筑前用清水冲洗柱根, 然后按规范要求, 先浇筑1~2cm 厚水泥砂结合浆。
2.钢筋施工质量控制2.1钢筋下料应准确纵筋下料长度是以一个楼层高度加上搭接长度及弯钩长度为准的。
箍筋的弯钩角度应按抗震要求为135 °/ 135 °计算。
箍筋制作时应计入加密部位的增加数量。
2.2控制垂直度为保证构造柱在施工过程中保持垂直, 各层施工前均应首先定准柱子的轴线位置。
砌筑中严格控制砌体垂直度。
以砖为模会直接影响柱子的垂直度, 故砌筑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已绑扎的钢筋笼, 可用柱与砌体的拉结筋来固定。
2.3 拉结筋应按楼层所需数量事先制作拉结筋并放在砌筑操作现场,保证随用随拿, 防止漏放、错放。
拉结筋不宜在构造柱中部穿过, 应靠在柱子纵筋边, 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受阻。
2.4钢筋保护柱钢筋绑扎完毕后,不能够在其上攀踏。
木工支模时,防止油性隔离剂污染钢筋。
当模板及砌体工程施工受柱筋影响时,不得砸弯柱筋。
砌体工程完成后,应该清除掉落在钢筋上的砌筑砂浆,也不得任意弯折构造柱内锚拉筋,如有歪斜、弯曲,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应校正到准确位置并绑扎牢固。
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3.1模板数量应足够流水段间周转用,拆模时间不能过早,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防止临时拉用、拆借、拼凑。
3.2规范规定:在每层砖墙砖砌好后,立即支模,但也要防止在砖墙刚砌完,尚无强度的情况下,进行支模造成砌体受震松动,影响砌体强度。
同时,杜绝短柱先立模浇混凝土后再砌墙。
变形过大钢模要及时整理,木模损坏的,要及时更换,防止砖墙与模板间缝隙过大,混凝土漏浆而影响质量。
3.3对于宽度小于1.0m 的砖体,应按规范要求二次浇筑混凝土,并在洞口侧墙立模时,增加横向支撑,防止构造柱轴线位移。
4.砌筑质量控制4.1 应保证构造柱的轴线与墙体轴线一致。
4.2 严格控制垂直度。
马牙槎应符合规范要求, 先退后进。
马牙槎处的砌筑砂浆应饱满密实。
4.3 保持砖模的表面清洁, 对挤揉出来的砂浆应用工具随手清除, 防止凸出的砂浆被“吃”进构造柱内。
4.4搓口内伸入构造柱的锚固筋要有足够的长度,当为220砖墙时,不可少于180mm,当为240 砖墙时,不可少于220mm,并且在砌筑时,不得任意弯折,不可紧靠摆放,两根拉结筋的水平距离当220砖墙时为120mm,240砖墙时为140mm,对其摆放质量应随时尺量检查。
结语多层砖房是我国目前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 一般作为居住、办公、学校、医院等民用与公用建筑。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我国许多城镇中这类房屋修建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多层砖房仍将是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多层砖房最大的缺陷就是抗震性能较差, 而地震特别是破坏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
在多层砖房中设置构造柱,可以有效地提高砖砌体的承载能力, 改善结构的延性, 增加房屋的整体性, 从而提高多层砖房的抗震性。
广大的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人员必须对多层砖房设置构造柱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重视, 并在施工过程中, 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确保多层砖房达到设计的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2] JGJ/13一94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S)[3] GBJ10 一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4] GB 50203一98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