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是美的基本形态?() A. 喜剧 B. 悲剧C. 优美D. 崇高答案:C2、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审美心理”的描述?() A. 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 B. 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 C. 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活动D. 是一种主观的联想活动答案:B3、“审美疲劳”是指()。

A. 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和无聊 B. 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迷恋 C. 对丑恶事物的忽视和厌恶 D. 对丑恶事物的关注和批评答案:A二、简答题4、请简述“美学”的基本含义。

答案:“美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心理、审美教育等方面。

41、请简述“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审美心理过程包括审美准备、审美展开和审美结束三个阶段。

审美准备阶段包括审美需要的产生和审美心理的准备;审美展开阶段包括审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活动;审美结束阶段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反思。

三、论述题6、请论述“悲剧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答案:悲剧美是一种通过对人类生命、尊严、价值等方面的歌颂和肯定,展现出人类在面对苦难和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和英勇的精神美。

悲剧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在戏剧中,可以通过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高尚品德和顽强精神的描绘,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抗争;在音乐中,可以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悲剧美。

四、分析题7、请分析下列画作《蒙娜丽莎》所体现的“美学”原理。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体现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秘的微笑,它引发了观众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其次是背景的虚化,突出了蒙娜丽莎的形象,强调了主题;再次是身体比例的微妙调整,使得画面更加和谐;最后是画家对于细节的精湛描绘,例如衣物、头巾、背景等,使得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美学原理 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 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丑与荒诞
丑的含义 丑的审美价值 丑的美感 丑的代表作品 中国美学意义上的丑的含义 荒诞的文化内涵 荒诞的代表作品
第十二章 沉郁与飘逸
沉郁的文化内涵 沉郁的美感 沉郁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飘逸的文化内涵 飘逸的美感 飘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第十三章 空灵
空灵的文化内涵和美感 空灵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第六章 艺术美
1 模仿说 2 艺术的本体是意象世界 3 艺术和美的关系 4 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别 5 艺术创作的过程 6 影响艺术创造的因素
7 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 8 意境的概念 9 意境的形成过程 10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和联系 11 理解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
第七章 科学美
1 美是科学研究的动力 2 什么是科学美
第一章
1.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2.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 讨论 3.柳宗元的命题的理解 4.马祖道一的话的理解“心不自心,因色故 有” 5.对 “美在意象”的理解
6.如何理解审美意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7.如何理解真善美只能在审美活动中实现
第二章
1.美感是体验活动 2.移情学说 3.心理距离学说 4.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和联系 5.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 6.评价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 7.美感的特性
美学原理 复习提纲
试卷构成
总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个,每个1分,共30分 二、判断题 共10个,每个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 6选4,每个5分,共20分
四、简答题 共4个,每个20分 五、论述题 开放性试题(20分)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 物及主要观点 3 美学的研究对象 4 美学的学科性质 美学是哲学

美学原理笔记整理之欧阳法创编

美学原理笔记整理之欧阳法创编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1、2、一般识记:一般的美学观点如:鲁迅的喜剧观和悲剧观、形式美的内涵。

重要美学范畴如:优美、审美风尚、自然美、人体美、丑、美感等。

鲁迅的悲剧观: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的喜剧观: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形式美的内涵: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

美的形式不能脱离内容,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

优美:优美称之为秀美、典雅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一般指的是优美。

优美是指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主观的合目的性和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它是真与善的统一,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

审美风尚: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会在较长时期内所显示相对稳定的审美风貌。

自然美:自然美的本质是人化的自然。

自然美是无目的,无概念,自由的,在自然风景上显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体美:人体美是由形体、比例、曲线、色彩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

丑:丑是美的对立面,丑衬托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

如果向着低处走,愈走愈低微卑贱。

以至于人的本质力量受到窒息和排斥,非人的本质力量以堂而皇之的外观走进了我们的审美领域。

这时它在价值维度表现出来的就是丑。

美感: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

美感带有明显的感情体验愉悦的特征,始终不离感性的具体形象,而又暗含理性的认识。

2、整体理解:重要的美学观象的性质、存在方式及其相关原理(简答、论述题)如:崇高的审美特征、如何理解人的风姿与风神、就广州某一建筑阐述形式美理论、丑的美学意义、意境的基本特征、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崇高的审美特征:在形式上,表现为对象质量的“大”和对象数量的“多”,一般具有磅礴的形式,突出审美的力度。

西南大学《美学原理》复习大纲

西南大学《美学原理》复习大纲

西南大学《美学原理》复习大纲五位重要的美学家:蔡元培、宗白华、李泽厚、朱光潜、高尔泰一、什么是“美”?(一)从词源上谈1、羊大为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宋代徐铉正式提出“羊大为美”的概念,日本人笠原仲二在《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中进行了阐释与论证,认为中国人的美感起源于味觉,游牧民族主食羊肉,羊肉很肥美。

)A、起源于吃饭(味觉),源于实用的物质功利;是一种愉悦快乐的精神状态B、“味”成为一个美学范畴a、味觉是种感官感受,审美建立在感官基础之上b、味觉是种感觉感观,具有超出一般功能利欲望的特点c、“羊大为美”体现了中华美学是种重主体性、重体验性的美学体系(味道指向“道”,存在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C、至味无味,味要适度2、羊人为美(1903年,雷克纳最早提出“将艺术产生的原因与原始舞蹈、巫术活动联系起来”)(起源于宗教舞蹈,融物质功利和精神功利于一体的巫术活动。

强调人在宗教活动中感性的积淀。

)A羊的叫声听起来带有悲戚之感,易唤起人的悲怜意识;给人吉祥之像B羊:温顺(中国人温柔敦厚,但奴性十足);保守(羊喜欢群体性的生活,中国人也有集体意识);内敛(中国人喜欢团体,骨子里有种不敢担当之义)C美起源于宗教舞蹈,融物质功利和精神功利于一体的追求活动,与巫术交叉3、色好为美(起源于性,源于生命的延续)例:马叙伦“美为媄,色好也”丰乳肥臀:代表了女性可以生殖;动物中选配偶时,以生育能力作为其标准。

4、生殖崇拜。

(美既非大,也非羊人,而是羊于其生殖器的集合)起源于性,起源于生命崇拜。

体现了个体生殖和种族繁衍对早期人类的重要意义。

总结:1、实用功利先于审美,审美起源于功利,但审美最终超越了功利。

(广义的功利就是善,但美又不仅仅停留在功利的阶段,而是又超越了功利,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生命境界,那就是自由)2、美起源于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

3、美的本质是对人性的肯定和对生命的肯定。

第一节美学的诞生与发展(审美意识——审美思想——美学学科阶段)1、原始社会中审美意识的形成:审美意识指人对审美现象与活动的看法,原始人的审美意识是朴素的、不自觉的,主要来源于审美经验。

006美学原理考试大纲

006美学原理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美学原理考试科目代码:[006]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应用美学原理的有关内容对审美活动进行相应的指导。

二、考试内容1.导论(1)美学学科的建立:(学科历史、发展倾向)(2)美学的研究对象2.美的本质(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主观派、客观派、主客结合派)(2)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美的问题的争议:(儒家、道家、墨家)(3)美的本质问题难解的原因:(4)我国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和实践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3.美感(1)美感的含义和特征:(美感的含义、美感和快感的本质区别、美感的特征、美感的差异性和一致性)(2)美感的心理因素:(知觉、表象、审美联想、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理解、通感)(3)19世纪审美心理学流派对美感的论述:(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内募仿说、孤立说、异质同构说)(4)实践美学关于美感的主要观点4.审美范畴(1)优美和崇高:(优美及其审美特征、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崇高的主要观点、崇高及其审美特征)(2)悲剧和喜剧:(美学史上关于悲剧根源的主要理论、悲剧的定义及特征、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喜剧的定义及特征)(3)其他审美范畴:(意境、传神、中和、玄妙、荒诞)5.美的分类(1)自然美:(定义和特征、自然美形成的条件、自然美的欣赏)(2)社会美:(定义和特征、社会美的表现——主要是科学美和技术美)(3)形式美:(形式美的定义、形式美的审美价值、形式美的构成要素)6.艺术(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定义的主要理论(2)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3)艺术的功能7.美与真、善、丑的关系(1)美与真(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2)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差异、艺术与道德的统一)(3)美和丑(丑的定义、美和丑的关系、艺术丑的内涵)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3.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 30分(2)简答题 50分(3)论述题 70分四、参考书目1.《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美学基础》(许自强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修订第二版)。

4.《美学》考试大纲.doc

4.《美学》考试大纲.doc

《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查目标及要求本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美学基础知识和哲学思维能力。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考生应具有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和一定水平的美学写作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绪论第一节美学的性质—、美学的研究对象二、美学的学科属性三、美学的分支学科第二节美学的意义、美学的知识学意义二美学的哲学意义、三美学对艺术活动的指导意义、四美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第三节美学的历史一、西方美学的历史二、中国美学的历史三、中国美学的现代建设和发展问题第一章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第一节哲学与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古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二、近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三、现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四、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体系第二节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二、确立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点第三节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西方古典美学的方法论二、现代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三、现代中国美学的方法论原则第一章审美的本质第一节审美本质的发现一、审美的自由性二、审美的超越性第二节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一、生存与生存方式二、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三、审美是自由个性的创造第三节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一、体验与体验方式二、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三、审美是对存在意义的体悟第四节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从属于审美本质问题二、美是自由的对象和超越的意义三、美是主客观的同一审美的起源¥ —音弟二早第一节审美起源问题的分析—、关于审美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二、对诸种审美起源理论的分析、评价三、审美起源问题的内涵第二节审美的原型一、审美的生理基础二、审美的原型三、原始文化作为原型的意义第三节审美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原始劳动创造了审美的生理条件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社会物质生存条件三、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需要第四节审美起源的内在根据—、审美发生的深层心理动力审美意识的创造二、 审美发生的直接心理动力三、 审美发生的心理创造能力 第五节审美起源的历史过程、 原始社会的瓦解和人类文明的发生二、 巫术文化向审美文化的转化三、 第四章 审美的确立意识与审美意识第一节人类意识类型—、原始意识二、 现实意识三、 自由意识第二节意识结构—、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三、意识水平第三节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二、审美意识的要素第五章审美符号第一节符号的性质和形态意识层次—、符号的性质二、原始符号三、现实符号四、超越性符号第二节符号的分类和结构一、符号的形式分类二、符号的意义结构第三节审美符号的性质一、审美符号是意象性符号二、审美符号是超越性符号三、审美符号的内涵语法第四节审美符号的创造—、审美符号与现实符号的关系二、审美符号的生成第六章审美对象和审美文化第一节审美对象的分类—、按存在形态划分的审美对象二、按心理感受方式划分的审美对象三、按接受感管划分的审美对象第二节审美文化一、文化的形态二、文化的结构三、审美文化的性质和特征第三节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二、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第四节作为审美文化的艺术—、艺术的结构二、艺术的形态三、艺术的性质和意义第七章审美范畴第一节审美范畴的性质一、审美范畴与审美形态二、审美范畴的历史性与民族性三、审美范畴的两极对立第二节肯定性审美范畴一、优美二、崇高三、喜剧第三节否定性审美范畴—、丑陋二、荒诞三、悲剧第八章审美解释第一节审美解释的性质—、审美体验是审美解释的基础二、审美解释是审美意义的呈现过程三、审美解释是审美释义与审美评价的同一四、审美解释的历史性与超历史性第二节审美理解与审美判断—、审美理解(判断)是审美体验与审美阐释(批评)的中介二、审美批判及其标准三、审美理解及其依据审美阐释与审美批评—、审美阐释(批评)是对审美理解(判断)的反思和分析二、审美阐释(批评)的依据释更新的审美观念第四节艺术批评一、艺术批评释审美解释的典范二、艺术批评的多种形态三、艺术批评的社会作用第九章审美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审美历史的特性—、审美历史悖论二、审美是时间性与超时间性的统一三、审美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审美是发展与超越的统一五、审美是规律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第二节审美历史发展的动因—、社会发展是审美发展的现实条件二、人的发展是审美发展的根据三、社会发展与审美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节审美历史的结构分析—、审美文化模式和审美传统二、审美思潮三、审美历史的古典与现代第四节审美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审美发展中的继承二、审美发展中的革新三、审美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第十章审美的功能与美育第一节审美的功能、审美对抗异化的解放作用二、审美介入现实的批判作用三、审美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作用1—审美升华原欲的美感娱乐作用五、审美消除主客对立的协调作用六、审美陶冶心灵的教化作用第二节审美作用的特点—、审美作用的不可抗拒性二、审美作用的超功利性三、审美社会作用的间接性四、审美作用的内在性和潜移默化性第三节美育一、美育的性质和任务二、美育的原则和途径三、美育对儿童的特殊意义第三部分:试卷结构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简述题、论述题。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绪论什么是美学1.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

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

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吕荧、高尔泰美是主观的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缺陷〔消极作用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

"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都可纳入到"审美活动"的设定中。

4.美学的学科性质: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2>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是哲学。

"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鲍桑葵《美学史》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

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讲绪论(什么是美学)一、美学的历史1美学作为一种思想: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美学思想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1)西方:①古希腊②中世纪③近代④现代⑤后现代(2)中国:①先秦(第一个黄金时代)②魏晋南北朝(第二个黄金时代)③唐宋元③清代(第三个黄金时代)④近现代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1)西方:①18 世纪初唯理主义哲学体系②鲍姆加通③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深化鲍姆加通被誉为美学之父。

他在1735 年所写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提出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这门学科称为“Aesthetics”。

1750 年,他的《美学( 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2)中国: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初创期):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②两次美学热潮二、美学的研究对象1西方美学有关美学研究对象分为四派:第一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本身。

(柏拉图、鲍姆嘉通)第二种: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及艺术理论)(黑格尔)第三种:美学研究人的美感经验。

(立普斯、布洛)2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

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第三,艺术问题。

三、美学的学科性质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研究人的生活世界,即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

从这里引出美学的两个特点:第一,美学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二,美学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2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它不属于形象思维,美学属于理论思维,哲学思维。

3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密切的关系。

4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美学所要体现的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会生成不同的美学体系。

第二讲美的本质(一)一、美的语义的区分1.“美”的字源学:(1)“羊大为美”:偏重于美的生理性和自然性。

( 2)“羊人为美”:偏重于美的宗教性和社会性。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纲要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纲要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一、美学的来源包姆嘉通因此被誉为“美学之父”A.逻辑学---理性知识---思想---真B.伦理学---道德知识---意志---善C.美学-------判断力-----情感---美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美学的对象是什么?在美学中涉及哪些主要内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的辨证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

在研究艺术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以区别于别的艺术概论。

美学的研究对象: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

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即美的研究对象只是艺术美。

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艺术观或艺术的一般规律。

他强调了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了艺术对现实美的关系。

4、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

三、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时代需要美学。

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人在理论上认识美,掌握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方法,从而提高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的能力。

2、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需要美学。

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文学艺术有着重要作用,而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如何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以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如何使作品能引人入胜,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这就需要从审美上去探讨艺术的规律。

在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问题,都需要从美学上加以研究。

美学的研究可以推动和促进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美学的研究。

3、开展审美教育需要美学。

掌握美学基础知识,认识美的本质、形态和审美的基本规律,是树立正确审美观和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一、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1.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
2.美的本质及其特点
3.美学的分类与学派
二、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美的主观性的含义和特点
2.美的客观性的含义和特点
3.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三、美的标准与价值
1.美的标准的形成与评价
2.美的标准的多元性与相对性
3.美的标准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四、美的表现形式与艺术
1.美的表现形式的分类与特点
2.艺术的定义及其与美的关系
3.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的变迁与发展
五、美学与审美经验
1.审美经验的特点与形成
2.审美经验的价值与意义
3.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关系
六、美学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1.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2.美学研究的途径与技巧
3.美学研究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
七、美学的社会意义与实践
1.美学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2.美学在教育与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3.美学的实践与应用领域
八、美学原理的发展与传承
1.中国古代美学原理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西方美学原理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3.当代美学原理的新思考与前景展望
九、美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1.美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2.美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运用
3.美学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和谐发展
这些提纲涵盖了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复习的框架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美学理论、案例和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连接历史、文化、艺术等相关知识,全面理解美学原理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免费下载】美学原理复习纲要

【免费下载】美学原理复习纲要

【免费下载】美学原理复习纲要美学原理复习纲要1,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2,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注意到美的现象和诗意创造的世界,并对其进行有意思的思考,是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开始的。

3,最早开始思考美学的:毕达哥拉斯学派4,柏拉图《大希庇亚篇》,得出结论:美是难的5,亚里士多德《诗学》。

诗学是研究所有诗性活动形式的学问。

6,维科(意大利)《新科学》。

诗性的智慧。

7,审美现象的复杂性:事实判断(物理判断),审美判断。

8,美学的目的:认识人的自由。

理解人的完善,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9,酒神:狄俄尼索斯。

狂喜和醉酒,生命力,本能,直觉,生命力达到最高状态的陶醉。

形成了酒神艺术谱系:音乐,舞蹈,神话,民歌,戏剧。

日神:阿波罗。

俊美整齐和光明。

静观的力量,光明,手工智慧之神。

理性原则:静止,清晰,赋予秩序的空间。

形成了日神艺术谱系:造型艺术(雕刻,绘画,建筑)10,詹姆斯.乔治.费雷泽《金枝》。

顺势巫术,模拟巫术,交感巫术。

11,巫术直观:表现为人的一种通神能力,一种与神或神秘事物进行沟通的能力》例:占卜,它表现为人与神秘力量的直接的,无间隔的沟通的能力。

12,美感经验:从心里感受上说,就是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

13,美感经验不是单一的,美感经验的这些不同的心理的和体验的状态,就是美感经验的形态。

14,悲剧的形态: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

1.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工业和科技革命将人确定为世界的主宰,非理性思潮的崛起随之把人的非理性方面开掘出来,人由近代理性主体演变成非理性的意志主体,这时,人与世界的关系彻底改变了。

人开始变得不受自然律的支配,而是反过来支配自然。

牛顿就曾说过。

自然科学就是将事物强行拉到实验台上,迫使其说出自然的秘密、这就是主体意志对自然事物施加的暴力。

这样,古典时代的对自然形式的尊重所形成的理性也就不再必要。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第一讲导论—美学是什么第一节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德国18世纪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康德(1724-1804)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面向这个世界三种不同的追求方向。

人类对美的追求帮助我们架构真与善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纵观人类历史上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总结和概括:一、人类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的追求:两个层面(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索)(一)感性体验:人类和我们自己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并将之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比如吃、穿、住、行,这样的美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人类自古就已经存在着的追求。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可以说,人类对美的感性层面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说明,人们的内心深处非常需要美的滋养与润泽。

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过程本身就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

(二)理性思索所谓理性思索:就是在感性层面的发现、体验与创造的基础之上,人们开始思索美与审美的本质特征,对美的理性思索,大大滞后于人们对美的感性体验,而且进入到对美的理性思索层面之后,美变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变成哲学家和美学家以至于专家的权利之后,美变得深刻,同时也玄妙了起来。

对美的理性思考最集中地体现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轨迹之中。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大希庇阿斯篇》中,专门探讨“美是什么”这个话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美是难的”。

康德:《判断力批判》,专门探讨审美的机制问题,非常深澳,宛如天书,却是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对美学进行纯粹理性思考的著作。

黑格尔:《美学》四卷本,终于从理性的层面给美下了一个结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却因之过于确定化的思维和表达,被后人不断加以质疑。

第二节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美学(一)美学的命名德国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因用(Aesthetica)为美学命名,从此美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科学诞生了。

长沙学院2022年《美学原理》专升本考试大纲

长沙学院2022年《美学原理》专升本考试大纲

长沙学院2022年《美学原理》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及适用对象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

2.考试对象为专升本考生,主要考察学生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学会培养欣赏美。

二、题型考试题型: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考试时间和分数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四、参考教材尤西林编著,《美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五、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审美的本质1、考核知识点:1)需要了解的内容马克思将审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的劳动。

美的规律:(1)美的创造必然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美的创造基于两个尺度的成功运用:对种的尺度的成功运用,表现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内在尺度的成功运用,表现人改变自然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创造第二自然的能力。

所以,美的创造实质上是人的自我实现。

(2)美的创造与欣赏是一种超功利的活动,一般来说,美的创造不是为了制造某种生活必需品,而是为了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表现,得到物化,然后从凝聚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对象的直观中得到乐趣,得到享受。

所以,美的创造与欣赏是人的自然欣赏。

美的规律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欣赏的规律。

2)需要掌握的内容审美的本质。

1、探讨审美本质的若干原则(1)对审美本质的探讨是美学思想史的首要传统,对审美现象深层根据的探讨与表述,是美学思想的中心(2)审美本质是包括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在内的整体审美活经验的本质,对审美现象或审美意识各自本质的单一追溯,必然要返回双方关联一体的审美活动本质。

(3)审美活动的人类学原型是劳动以及劳动更广泛形态的实践,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成为探讨审美本质基础与出发点。

审美本质的内涵:就根源言,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就功能言,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就价值言,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2、考核要求了解美的规律,掌握审美的本质。

美学考试大纲范文

美学考试大纲范文

美学考试大纲范文《美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系统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和定位、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美学的诞生和发展、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问题,以及审美与人生的关系等基本内容,尤其对于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问题、审美与人生的关系等问题应当深刻理解。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的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有人说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大希庇阿斯篇》,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

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研究美本质问题。

)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源自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学讲演录》被朱光潜译为《美学》,研究艺术美)很多美学家认为美学就等同于艺术哲学第三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分为两个层次:(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分析哲学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认为关于“美、善”这类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题。

“美”一般是一个形容词,在具体使用时常常表达对对象的一种赞赏、赞叹的情感,但由于对象的具体情况很不一样,主体的情况,状态也大不一样,所以使用同样的“美”这个判断词,意义也就不一样。

杜威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他的一部美学代表作就名为《艺术即经验》。

李哲厚,“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李泽厚指出,“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为审美意识、审美心境的研究,早以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主流(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主要偏重于主观方面,它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审美经验是怎样一种心理活动”)19世纪德国的美学家费希纳,著有《实验美学》和《美学入门》精神分析美学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

后来的心理学美学家们又用了其他方法,譬如布洛的距离说、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等方法来研究美感和审美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原理》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美学课程编号:00037课程类型:校考课教学时数:周课时4节,共72学时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本大纲审定人:院学术委员会Ⅰ.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美学》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以审美活动为出发点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美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是高级形态的人生境界”等观点为主旨,展开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等基本内容能够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文学艺术活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应用美学理论进行审美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理解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审美现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审美情操,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Ⅱ.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大纲: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系统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和定位、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美学的诞生和发展、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问题,以及审美与人生的关系等基本内容,尤其对于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问题、审美与人生的关系等问题应该深刻理解。

考核知识点:1.美学的学科性质2.美学的研究对象3.美学学科的发展4.美学的哲学基础5.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6.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具体内容:第一节美学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四、美学研究的方法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二、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第三节哲学基础一、美学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第四节审美与人生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二、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二、审美关系的特点二、美与审美形态三、美感与审美经验四、艺术和审美教育第二章审美活动论大纲: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审美活动的存在机制、基本性质与内涵。

对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意义,审美活动的内在过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树立起健康而合理的审美观。

在理解审美活动的性质的同时,掌握审美活动的内在机制与构成审美活动的诸环节。

考核知识点1.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2.审美活动的性质3.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4.审美作为人的最本己的存在方式5.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6.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和基本存在状态7.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及其向审美对象的转化8.审美对象的基本性质9.四种审美发生的理论10.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考核要求1.识记(1)审美需要及其特征(2)审美理想及其特点,审美理想对审美活动的作用(3)审美趣味的特征,审美趣味的标准是什么(4)审美体验及其特点(5)审美惊异的特点(6)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色彩、线条、形态的审美特性(7)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8)审美活动的特殊性(9)审美活动与一般价值活动的特殊性(10)关于审美发生后的诸种理论: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劳动说2.领会(1)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审美活动是有限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3)审美活动的自律性与他律性(4)审美活动为什么是一种价值活动(5)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6)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7)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8)事物的物质因素成为审美的条件(9)审美对象具有客观性的原因(10)为什么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对象的审美条件才能现实地向审美对象转化(11)掌握劳动说的意义和不足(12)审美发生的条件和标志3.应用(1)举例说明审美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2)为什么说趣味无争辩的观点是有害的(3)举例说明审美活动是有限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4)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什么是审美体验,并概括其特点(5)结合具体作品谈一谈审美对象的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具体内容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一、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二、审美发生的条件和标志三、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第三章审美形态论大纲: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审美形态理论的性质和特点、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重点掌握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与荒诞等审美形态的主要特征,六种审美形态概念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为本章考核的重点。

考核知识点1.审美形态的性质和特征2.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3.优美与崇高的内涵、特点和比较4.悲剧和喜剧的内涵、特征5.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与喜剧6.作为特殊审美形态的丑和荒诞考核要求1.识记(1)审美形态、审美情趣的定义(2)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3)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4)崇高、优美的概念及特点(5)悲剧、喜剧的概念和特点(6)丑、荒诞的概念和特点2.领会(1)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2)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关系(3)美学史上的崇高与优美,作为两种审美形态的崇高与优美(4)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喜剧理论的历史考察(5)丑和荒诞的产生,丑和荒诞成为特殊的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3.应用(1)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人生实践性质(2)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型及其关系(3)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关系(4)论述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喜剧与人生实践的关系(5)论述丑和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的原因(6)论述荒诞与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的关系具体内容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与特征一、审美形态的界定二、审美形态的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一、审美形态的历史性二、审美形态与思维三、审美形态与语言四、审美形态与文化第三节优美和崇高一、优美二、崇高三、优美与崇高的比较优美作为审美实践中的形态,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人生实践中,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所呈现的一种和合化一的境界。

而崇高则不然,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由于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的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超越。

正因为如此,优美和崇高体现的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的两种人生境界。

第四节悲剧和喜剧一、悲剧二、喜剧三、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第五节丑和荒诞一、丑二、荒诞三、丑和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第四章审美经验论大纲:学生应该了解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发展状况、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审美心理机制的建构与调节方式,掌握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与特征、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考核知识点1.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过程2.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3.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4.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5.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6.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7.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考核要求1.识记(1)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过程(2)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审美心理机制的形成和调节方式(4)直观、想象、审美形态等概念的基本内涵2.领会(1)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3)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作用(4)审美经验各个阶段的内在特征3.应用(1)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2)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3)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作用(4)结合实例分析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具体内容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二、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三、审美经验的心理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一、呈现阶段二、构成阶段三、评价阶段第五章艺术论(一)大纲:学生应该对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艺术所下定义有所了解;弄清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和区别,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重点掌握艺术品的意象和意境,艺术的功能等。

考核知识点1.几种有代表性的艺术定义2.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与联系3.艺术品的四层次及其关系4.意象的结构与类型5.艺术意象的审美特点6.意境的内涵与类型7.艺术的多元功能和核心功能考核要求1.识记(1)八种流行的艺术定义(2)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3)意象的定义与结构(4)意象的四种主要类型(5)意象的四个基本特征(6)意境的内涵(7)艺术的多元功能2.领会(1)为什么说给艺术下定义是困难的(2)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与联系(3)意象的物态化过程(4)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5)意境和意象的关系(6)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3.应用(1)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2)以一件艺术品为例说明意境的存在形态(3)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审美功能在艺术作品中的首要地位具体内容第一节艺术与艺术品一、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二、艺术品和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三、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联系四、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第二节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一、什么是意象二、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第二节意境一、什么是意境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第三节艺术的功能一、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二、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第六章艺术论(二)大纲: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系统了解艺术的存在方式,把握艺术创造中天才的创造发挥的状态及其特征,重点掌握意象的创造及其接受的过程。

考核知识点1.艺术的存在方式2.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3.艺术意象的生产与创造4.艺术天才,艺术创造力的构成5.艺术技巧6.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7.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8.艺术意象的重建与接受考核要求1.识记(1)作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品的三个基本特征(2)艺术天才、灵感等范畴及其特征(3)艺术的敏感及其特征(4)艺术分类的原则(5)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6)艺术鉴赏过程中的观、品、悟三个阶段及其特征2.领会(1)领会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2)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3)意象孕育、创造、生成过程(4)艺术操作在意象生产中的作用(5)划分艺术类型有哪些标准(6)艺术接受的核心、本质和过程(7)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3.应用(1)举例说明艺术只能够存在于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的原因(2)举例说明意象物态化和生产过程(3)举例说明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4)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5)举例说明在鉴赏过程中艺术意象是如何重建的具体内容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