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理解避灾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重点与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

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地震、泥石流、台风你知道我国经常发生的灾害有哪些吗?它们都会造成什么危害?如何去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去讨论吧!二、新课学习〔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拓展延伸:如何判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的客体。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灾害才称得上自然灾害,而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灾害不属于自然灾害。

2.常见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洪涝、台风、干旱、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3.气象灾害〔1〕干旱: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分布: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考虑:为什么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分布: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考虑:为什么洪涝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降雨量大;河流汛期长;多台风;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温馨提示:干旱和洪涝是影响我国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它们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宏大。

〔2〕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台风带来的影响:利: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弊:特大暴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台风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分类和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还有政府和个人的一些防灾减灾措施。

本节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原来零散出现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现在拿出来集中讲解,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灾害进行系统认识和学习,也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很好地体现了初中地理新课标中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时学习了板块构造的知识,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常见的避震知识有一定了解,在这学期又学习了我国地形和气候的知识,对我国发生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原因不难理解,因此学生学习这节课难度应该不大,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对七年级所学知识遗忘较多的现象,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完成下列问题,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区别。

学生合作探究:
)讨论教材第55~56页活动第1题中列举的现象哪些属于自然灾害,说明原因。

)交流自己见过的自然灾害及造成的损失。

人教版八上地理 2.4自然灾害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上地理 2.4自然灾害 教案设计

《第四节自然灾害》学习目标:(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4)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5)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

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提问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课堂导入:大家好,如今你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主要的自然灾害。

上节课我们也将这些自然灾害和我国的情况作了联系。

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国疆域范围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气候也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些都对自然灾害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承转过渡:接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自然灾害。

看图分析:我们先关注气象灾害。

首先是旱灾。

我国是个旱灾频发的国家,看这幅我国灾害频次的地图,谁能读出来,哪些地方的灾害发生频率更高?我国的旱灾分布范围很广,其中一部分地区旱灾频发,如果想得到我国旱灾频发的地带,该怎么做?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线将发生频次高的地带标注出来?然后我们将旱灾频发的标注移到空白地图上,就得到了下面的这张图。

这幅图中的线代表了什么?没错,就是全国旱灾频发的地区。

好,我们对着这幅图,这是我国水灾频次图,是不是可以用上一张图的方法,给出我国的方法?由于我们只是在课堂中做出示意图,图片可能不太标准,画出的地方还不够精确,不过没关系,通过这样的概略示意已经能够让我们发现我国水灾频发的地区了。

看看这幅图,蓝色线围绕的地方是不是就是我国水灾频发的地区?好,下面的这幅图老师来找同学读图,找出霜冻灾害严重的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掌握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2.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数据等实践操作,掌握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准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案例材料: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案例资料,制作成PPT或视频。

3.讨论题目: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作业题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视频展示自然灾害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以及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4自然灾害》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以及影响。

教材通过大量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章节内容丰富,案例真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可能局限于媒体报道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自然灾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其成因。

2.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防范意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实践操作法:教授学生一些自然灾害自救和互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自然灾害的案例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

3.准备自然灾害自救和互救的方法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场景,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这些灾害有什么了解?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和成因。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和互救?”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人教版八上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版八上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知道防灾减灾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措施。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分类;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道防灾减灾的一些基本方法。

【难点】分析我国不同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安全防护技能。

三、教学方法读图法、数据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相关自然灾害资料。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

2010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西南五省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北京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且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二)新课讲授板书:(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什么特征?我国都有哪些自然灾害?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在书上查找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4节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4节自然灾害

第四节自然灾害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常见自然灾害的种类,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主要灾害的分布及成因,防灾减灾知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教材编写紧扣课标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第一,在认知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

第二,在认知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的一般知识。

第三,在认知方法上从“身边”入手,以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结合。

学生在生活中和网络上已经对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加上七年级一年基础地理知识的积累,对该部分的理解会更加容易。

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其平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来看是可观的,所以在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上不用占用太多时间进行解释,反而在本节课的影响部分要多加引导和调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与重难点内容。

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一、导入新课播放自然灾害的新闻片段。

这些新闻片段报道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什么是自然灾害?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灾害。

二、探究新知(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教师提问:我们遇到过一些灾害,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灾害,究竟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4~55图文资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分为哪两类?各包括什么自然灾害?具体有什么含义?提示:(1)自然环境中发生的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的分类如表所示:2.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完成下列问题,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区别。

(1)讨论教材P55~56“活动”第1题中列举的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并说明原因。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3)测试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测试或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 作业评价
(1)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掌握情况。
简短介绍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自然灾害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影响。
过程:
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类型和特点。
详细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自然灾害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特性和重要性。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主要内容包括:
1. 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
(2)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海啸、风暴潮等)以及其他灾害(如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
(3)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地震、山体滑坡等。
(3)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如气象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生难以掌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教案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教案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

2.4自然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5.了解一些避灾常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课前准备我国自然灾害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

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

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二、新课教学(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人教版

自然灾害教学内容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2)能力目标: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3)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

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具准备集体定教分工备教个性补教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

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 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

如: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人教版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自然灾害遗址或相关设施,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感受。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点。
-视频:播放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实况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视频资源:《自然灾害救援与重建》(CCTV纪录片)
-在线文章:《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的关系》(自然杂志)
-案例研究:《某地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地方政府官网)
2.拓展要求:
-学生应利用课后时间自主阅读拓展材料,加深对自然灾害的理解。
-鼓励学生针对拓展内容提出问题,可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
内容逻辑关系
①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和影响的事件。自然灾害的特点包括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测性等。
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它们的分布和成因与我国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有关。
③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破坏基础设施、影响生产和生活、造成人员伤亡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破坏生态环境、改变地形地貌等。
-《自然灾害防范与应对》:探讨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
-《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分析自然灾害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提出减轻灾害风险的建议。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调查家乡或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情况,了解自然灾害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研究国内外在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方面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第1课时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第1课时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第1课时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第1课时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介绍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次拓展,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思考。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普遍性,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具体的自然灾害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灾害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然灾害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防灾减灾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自然灾害的案例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它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呈现各种自然灾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总结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防范自然灾害?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总结出防灾减灾的措施。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自然灾害为什么难以预测?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自然灾害
学生观看视频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课堂活动,学生判断一些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3.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4.教师讲解干旱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5.教师讲解洪涝灾害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6.教师讲解台风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7.教师讲解寒潮的概念及分布,并播放视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全球自然灾害混剪》
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教学内容
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讲解突发自然灾害时的自救方法
学生参加活动,判断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学生讨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学生距离说明身边经历的自然灾害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教 学
反 思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关于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精选篇1为了在短暂的复习时间提高效率,使学生复习得轻松,有效、有序,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紧扣《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本着“夯实基础求能力;把握核心求联系;依据大纲求拓展”的思想,扎实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二、学情分析地理学科期末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只是初步的掌握,对自然环境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还是不够扎实。

有些学生对地理位置还记不清,一些概念易混淆。

还有许多学生学习不用心等。

三、复习目标:1、能够概括各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

2、通过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各地区和国家发展工农业的优势和特点。

3、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4、提高归纳总结和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注重基础,提高能力。

期末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知识的考查占了很大的比例。

所以加大地理基础的复习与巩固是十分必要的,我在复习中这样做的:1、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知识点,进行竞赛。

2、再次订正填充册中的错题,有针对性的纠正。

3、最后练习进行巩固。

4、强化训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对于该记忆的内容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把这一部分内容背诵记忆,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讲授难点,学生容易接受。

2、第二阶段:综合复习。

基于以上复习之后,这个阶段进行综合性复习,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综合运用和练习。

借助试卷,检测的同时归纳薄弱的环节。

同时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总结,请每组组长进行学法交流和指导。

总之,地理复习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刻苦的钻研。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精品教案学案第四节自然灾害学案【学习目标】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知道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

知道防灾减灾的措施,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通过案例,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救援与救助的具体措施,并学会如何自救与互救。

【学习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学习难点】自然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什么是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气象灾害是怎样分布的?2、我国地质灾害是如何分布的?三、防灾减灾1、如何进行防灾减灾?2、谈谈在灾害中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完成课本58页活动2、完成课本60页活动【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这是你对知识的巩固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读下面“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完成3~4题。

3.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A.a B.b C.c D.d4.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5.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6.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7.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初二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初二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初二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自然灾难”。

【课标要求】明白什么是自然灾难;明白气象灾难和地质灾难的种类和概念;明白防灾减灾的措施和避震的正确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把握地震、雷电、火灾应急常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学习,也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应对突发自然灾难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爱护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模拟表演组:地震模拟小组、雷电模拟小组、火灾模拟小组;六个问题组:每个表演组表演之后,场下同学依照表演者的处理情形方式进行评论,评委老师按组打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与宝贵,提升学生的自我爱护意识,同时也要意识到互相协作、互相关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种应急情形的正确处理方法;教学难点:三个活动的模拟演示;【教学方法】情形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找,查找的资料包括洪涝、台风、雷电、沙尘暴、泥石流、地震等灾难的预防预备、灾难发生时的互救与自救;三个模拟灾难活动小组自编活动内容,自备道具。

【知识背景】学习了八上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难。

学生差不多了解了自然灾难含义、分类及对我国阻碍较大的自然灾难的种类和要紧分布地区。

【本课课型】活动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出示ppt:余姚水灾、北京沙尘暴、贵州洪涝。

(引入语)师:同学们,图片中显现的都属于自然灾难的那一类?生:气象灾难。

师:我国是一个各种灾难频发的国家,除气象灾难外,地质灾难也给我们带来庞大的破坏。

出示第二部分ppt: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的泥石流。

(过渡语)为表达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担忧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避险自救能力,国务院自2009起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那个地点的“灾”就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灾难了(为火灾内容做铺垫)。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了自然灾害的含义、分类和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还有政府和个人的一些防灾减灾措施。

本节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原来零散出现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现在拿出来集中讲解,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灾害进行系统认识和学习,也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很好地体现了初中地理新课标中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时学习了板块构造的知识,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常见的避震知识有一定了解,在这学期又学习了我国地形和气候的知识,对我国发生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原因不难理解,因此学生学习这节课难度应该不大,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对七年级所学知识遗忘较多的现象,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完成下列问题,理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区别。

学生合作探究:
)讨论教材第55~56页活动第1题中列举的现象哪些属于自然灾害,说明原因。

)交流自己见过的自然灾害及造成的损失。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3. 学生能够掌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包括地震预警信号、台风防范措施、洪水防洪措施等。
4.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GPS、GIS等,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测和分析。
5.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应急预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
6. 学生能够参与灾害防范实践,如设计灾害防范方案、参与社区灾害防范活动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自然灾害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8.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9. 学生能够通过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对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本节课涉及的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防范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自然灾害防范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科学素养、灾害防范与自我保护素养、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特点和防范措施。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灾害发生的过程及应对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灾害防范措施,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设计灾害防范方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激发他们学习自然灾害知识的欲望。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防范措施。在讲解过程中,结合辅助材料和实验器材,进行直观的展示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图片,自主思考,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

(2)利用教材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3)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4)带着问题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探讨防灾减灾的措施。

(5)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

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提问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自然灾害课堂导入: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灾害。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地形地势、中国的气候以及河流。

在开始新课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

找同学来说下中国的地形地势的特点。

再找同学来说说中国气候的特点。

再来说下中国的主要的河流。

承转过渡:好的,同学们还都记忆得很清楚,说明大家对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而,自然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长远来说,所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了解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在几亿年前还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们慢慢地发展,一点点变化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未来,它们还将继续改变。

不过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缓慢到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

然而自然的变化也并非都是缓慢的,有一种自然变化会比较激烈,有时是大地的震颤,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有时是天气的突变,来一场暴雨台风,或者突然的一场干旱,这些都是自然的激烈的变化。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关注这种自然的变化,看看自然的激变给我们带来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灾害。

看图感受:我们先来看两组图,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这是发生在今年9月下旬的一次台风,台风天兔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造成了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持续大雨,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灾害造成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5省区34人死亡,1人失踪,78.1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约220.6亿元。

承转过渡:前面两个灾害都是很严重的自然灾害,汶川地震举世瞩目,破坏巨大。

台风天兔是今年夏天刚刚过去的的台风,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自然灾害?我们来看一些案例来判断一下。

看图分析:先看如下两幅图,第一个是撒哈拉沙漠,你能描述一下图片吗?图片反应了什么?第二个是贵州的农田,同样的,请你描述一下图片,回答图片反应了什么情况?再请同学描述一下后面的两张图片的情况。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灾害呢?我们看,上面的两幅图都是干旱,下面的呢?都是台风。

那么他们都是自然灾害吗?我们来看,撒哈拉沙漠的干旱是突然发生的吗?不是,是它的自然常态对不对?贵州呢?贵州的这种情况是什么?是自然的异变,这两种情况哪个是自然灾害?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两个图片,都是自然异变对不对?都是自然异变,但是它们都对人类产生危害了吗?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对人产生危害,那么哪个属于自然灾害?总结概括:注意,在没有对人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自然异变不能称之为灾害。

所以灾害只是对人类产生危害的自然异变。

另外,我们下面这幅图,判断下这个属不属于自然灾害?不属于,因为它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不属于自然范畴。

通过看图分析,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现在大家就来看一下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作自然灾害。

承转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自然灾害,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有哪些自然灾害了。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4页,自学常见自然灾害部分,回答以上问题。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各种灾害的成因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这些灾害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有何联系?不同灾害之间是否有联系?请举例说明。

自主探究:同学们看得很仔细,书中有文字和图片资料,但是估计大家对灾害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借助随处每个人手中都有的手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真实的一线灾区拍摄的视频。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自然灾害爆发的场景,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灾害。

首先是洪涝灾害。

洪水爆发时是十分可怕的,瞬间聚集起来的湍流可以冲垮建筑,给人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好的,通过书中的资料和老师提供的视频,相信大家对于洪涝灾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就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问题。

洪涝有哪些特点?洪涝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有何联系?是否与其他灾害有联系?请举例说明。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在夏季的时候特别容易遇到台风,这也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气候灾害。

今年九月登陆我国的菲特台风就是这样一次灾害,我们下面通过视频来了解它。

台风有哪些特点?台风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有何联系?是否与其他灾害有联系?请举例说明。

看过了两种气候灾害,我们再来看一下地质灾害。

首先我们先看看泥石流。

泥石流有哪些特点?泥石流的形成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有何联系?是否与其他灾害有联系?请举例说明。

滑坡也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有人称之为“走山”,可想而知,古人在面对这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时,以为是有山神背着山在走,给它赋予了神秘色彩,同时也说明其蕴含了强大的破坏力。

滑坡有哪些特点?滑坡与我国气候和地形有何联系?是否与其他灾害有联系?请举例说明。

课后延伸:除了我们所了解的以上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但是现实中的自然灾害不止这两类,比如还有生物灾害。

观察这两幅图,你们能发现什么?树叶并不是自然脱落的,而是被大量的虫子吃掉的。

这种生物灾害也会隔一段时间爆发,造成很大的损失。

讨论探究:好,了解了各种自然灾害的种类,老师想问一下,你有见过哪些自然灾害发生吗?我们生活的周边有没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都造成了哪些危害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第二课时我国的自然灾害课堂导入:大家好,如今你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主要的自然灾害。

上节课我们也将这些自然灾害和我国的情况作了联系。

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国疆域范围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气候也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些都对自然灾害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承转过渡:接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自然灾害。

看图分析:我们先关注气象灾害。

首先是旱灾。

我国是个旱灾频发的国家,看这幅我国灾害频次的地图,谁能读出来,哪些地方的灾害发生频率更高?我国的旱灾分布范围很广,其中一部分地区旱灾频发,如果想得到我国旱灾频发的地带,该怎么做?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线将发生频次高的地带标注出来?然后我们将旱灾频发的标注移到空白地图上,就得到了下面的这张图。

这幅图中的线代表了什么?没错,就是全国旱灾频发的地区。

好,我们对着这幅图,这是我国水灾频次图,是不是可以用上一张图的方法,给出我国的方法?由于我们只是在课堂中做出示意图,图片可能不太标准,画出的地方还不够精确,不过没关系,通过这样的概略示意已经能够让我们发现我国水灾频发的地区了。

看看这幅图,蓝色线围绕的地方是不是就是我国水灾频发的地区?好,下面的这幅图老师来找同学读图,找出霜冻灾害严重的地区。

同样我们能得到霜冻灾害严重地区的一幅图。

再找一位同学读台风灾害图。

注意观察一下台风灾害的发生地主要集中在哪里?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地震,也可以得到一个地震频发的区域图。

滑坡泥石流的图我们用黄色的点代替。

读图理解:到这里,我们已经将主要的灾害在我国发生的情况标注出来了,并且画出了灾害发生比较频繁且严重的地区,而在标注的过程中,老师尽量用不同的标志代表了不同的灾害,可能已经有同学明白老师的用意了,在标注了每一种灾害之后,我们可以将它们集中到同一张图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将这么多灾害叠加到一起,你能看到什么?总结概括:哇,感觉很恐怖是不是?怎么样?首先我们能够看出,我国的灾害种类怎么样?非常多对不对?另外,从灾害的分布上来看,灾害分布的范围是怎么样?是非常广的。

这也正是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

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种类多,分布广,因此,大家想一想,那么大的范围,那么多的灾害,那么灾害的发生会怎么样?会十分频繁。

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2013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的比较严重的灾害。

读图验证:2013年1月,新疆发生雪灾,新疆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雪的侵袭。

2013年3月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2013年3月西藏拉萨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了人员伤亡。

2013年4月,四川芦山发生7级地震,这是四川继汶川地震后又一次比较大的地震灾害。

2013年6月,贵州气候异常干旱,很多地方颗粒无收。

2013年6月,台湾南投发生地震,造成很大伤害。

2013年7月,四川连降暴雨引发特大洪水。

8月,黑龙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9月,东南沿海连续遭到台风侵袭……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我国已经遭受了很多自然灾害,这说明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

而我国正是这样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觉得好像世界末日来袭。

这些灾害发生都是有一定的区域性的,并且虽然全国范围来说灾害频率很高,但是对于某一地区来说,自然灾害还只是偶然发生而已,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总结概括:这一次次的灾害并不仅仅是我们课件中的一个小小的标题而已,每个标题后面,都隐藏着巨大的破坏,而我国每年因为灾害所遭受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

除了灾难的现场图,下面请大家看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我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承转过渡:从我们这两节课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一个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并且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

灾害猛如虎,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现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讨论探究: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请每个小组以一种自然灾害为例,思考应对措施。

可以参考教材中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总结概括:刚刚大家讨论过了,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你对灾害的应对措施。

大家说得很有道理,防灾减灾可以有很多的方式,不过从总体来说,需要以下的防灾步骤,防灾、备灾、救灾。

这也正是我国目前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

情感传达:我国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这其中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

不过,很多时候,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人类的活动,比如山地的树林被破坏的话,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是不是就会变多?而事实上,现代的很多自然灾害都因为人为的原因被扩大了,这也可以说是自然对于人类破坏环境的一个回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