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
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 为主题,包含《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 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和“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所选的 3 篇课文都给
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本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篇章页”,故在开启本单元学习之前,应先引导学生对篇章页进行读读、议议、说说,明确本单元的整体要求,形成对本单元学习的整体认识。
1
2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1. 认识“坝、汉”等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 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重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
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3
1. 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大部分是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生的认读难度不大。
本课的10 个会认字,可以进行集中指导,特别要强调“坝”的读音,提醒学生不能只读右半边字的音
汉字的书写可以进行归类:先出示同结构的字,分析相同结构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最终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质量。
本课的生字“艳、静”左右同宽,“绒、球、汉、服、扮、读、停、粗”左窄右宽,“影”字左宽右窄。
上下结构的“晨、装”是书写的难点,教学时引入古体字,让学生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识记字形。
2. 阅读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有不少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有声有色。
把握自然段的意思是三年级要着重训练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通过把握课文自然段的意思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
3. 表达运用
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
点,教给他们规范的表达极其重要。
理解课文时,请学生用
上“这是一所的小学”的句式进行表达,并结合生活实际迁移运用,真正地让学生的学习从学过走向学会
1. 预习提纲(1)通过查阅资料认识本课生字。
(2)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资料。
(3)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结合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通顺。
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1 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坝、汉”等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课文
主要内容
3.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13
一、歌曲导入,介绍材料。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课件出示歌词。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2. 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学生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3. 学生展示介绍完,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傣族:傣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景颇族: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
阿昌族: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
德昂族: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 3 个地州9 个县市。
4.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
6
学校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课题,并配本课主题图)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运用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对民族的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民族知识,并相机认读词语,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 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
(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
3. 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 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会认字: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指名朗读,师生正音,出示“坝”“摔”“跤”“洁”,引导学生说说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7
课件出示识字方法:形近字认读:坝——现摔——率跤——郊洁——结注意“坝”读bà,不要读bè i 。
(2)课件出示词语:
坪坝汉族鲜艳打扮飘扬朗读摔跤凤尾竹洁白①小组朗读,师生正音。
②说说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记住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
ɑ. 借助图片,了解“坪坝”“凤尾竹”。
b. 用拆拼法理解“鲜艳”。
c. 做动作,读词语“打扮”“摔跤”“朗读”。
(3)再次整体朗读词语。
设计意图:
三年级识字教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出示“自学提示” 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尤其是要引导学生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对生字进行识记,发现识记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三、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 指名读生字、新词。
2. 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课件出示会写字:
8
艳、静、所(左右同宽)
坝、绒、汉、服、扮、读、停、粗(左窄右宽)晨、装(上下结构)
着重分析指导“晨、汉、艳、服、装、扮、读、静、粗”,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①书写注意点。
晨:“曰”上宽下窄,“辰”横向笔画间隔均匀。
绒:左窄右宽,右边的斜钩略带弯势且长伸。
球:左窄右宽,“王”最后一笔变成提。
汉:左窄右宽,左部起笔略高,“又”捺伸展有力。
艳:“丰”三横间隔要均匀,右部竖弯钩舒展。
右边比左边稍宽些。
装:“衣”横要短,左撇右捺相呼应。
扮:左窄右宽,左右穿插灵活、到位,宜写紧凑。
读:左窄右宽,左部小而偏上,右部上下重心平稳。
静:左右宽窄相等,右部中横写在横中线上。
停:左窄右宽,右边各横间距相等,“冖”托上盖下。
粗:“米”竖长而直,“且”横画间隔均匀,末横稍长影:右部三撇长短有变化,末撇向左下伸。
②生字“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粗、影”都是左右结构,注意“艳、静”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
生字“晨、装”都为上下结构,最后的一笔捺要舒展。
(2)学生写字。
3.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设计意图:
汉字书写时,引导学生分析相同结构的字在写法上的异
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9
1. 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的内容?
2. 学习反馈:(出示课件)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同学们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中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总结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设计意图: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
教学中以“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的内容”作为线索,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思考,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和边疆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
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那么在这所边疆小学里有着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兴趣。
第2 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 特别的地
方。
2.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10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本文先写了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然后写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最后进一步赞美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图文结合,加一张课文主题图)
2.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感受这所边疆小学的独特魅力。
(生读课题)
学写概括是三年级学生训练的一个重点,需要多训练、多复习。
二、深入探究,品析文章。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体现“我们可爱的小学”十分美丽的语句。
2.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课件
出示表现校园美丽的句子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这所小学美在哪里?(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各个民族的服饰)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各个民族的服饰了解“绚丽多彩” 的意思。
(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
11
上摇晃⋯⋯
(4)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全班交流,简单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到新鲜。
(5)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感受“铜钟”“大青树” “凤尾竹”“粉墙”等这些感到新鲜的事物。
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校园的美丽。
3. 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
引读: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幽雅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民族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边疆小学的美丽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评价。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 “我们可爱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团结的?
2. 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指导分析句子是如何体现这是团结的小学的。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这句话说明了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这两个
12
词上,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
(边疆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
3. 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两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
(生齐读)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课件出示: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
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 学生齐读这段带有新鲜感的句子。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周围环境十分安静,课堂非常精彩,同学们学习很认真。
)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这堂课是非常精彩的?
(通过写鸟儿、蝴蝶、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都被吸引了过来,认真地听课来表现课堂的精彩。
)
2. 在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真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啊!(祥和是指吉祥、和谐、美好。
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
)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 课件出示: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13
(2)指导朗读。
校园里的同学们多么有礼貌,在边疆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2. 课件出示: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孔雀舞、摔跤”这些带有新鲜感的词语,感受场面的热闹与欢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3. 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小动物。
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突出了地处边疆的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围绕“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这一核心问题,走进课文,品词析句,体会边疆小学的特点,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提高阅读的能力。
教学中,注重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想象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形象之美。
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在大量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通过一定的句式训练,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文总结。
1. 课件出示: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中的“这” 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代进句子中去?
14
2. 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