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四友:论公平正义中的三重人性设定

合集下载

人性本恶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人性本恶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人性本恶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首先,我想明确表态:人性本恶。

这是一种客观事实,不是主观臆断。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贪婪、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存在,这些情绪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无法完全消除。

而且,人类历史上的战争、暴力事件、犯罪等现象也表明了人性的恶。

其次,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证明人性本恶。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负面情绪偏差”,即人们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忽视正面情绪。

这种偏差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最后,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证明人性本恶。

社会学研究表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于人性的影响非常大。

社会制度的不公正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导致人们的不满和反抗,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和暴力事件。

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

因此,我认为,人性本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够否认它的存在。

只有认清了人性本恶,才能更好地引导人们,避免人性的恶行。

谢谢!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作为二辩,我认为人性并非本恶。

首先,人性是复杂多样的,不能仅仅从一些负面情绪来判断人性的本质。

人类有着同情心、关爱心、信任等积极情感,这些情感同样是人性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不能仅仅从历史事件来判断人性的本质。

历史上的战争和暴力事件是人类文明的倒退,是人性的失败。

而人类文明的进步,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良的基础之上。

人类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观念不断发展和进步,也表明了人性的善良。

最后,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来证明人性并非本恶。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正义之士、慈善家、志愿者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人性的善良。

这些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性同样有着善良的一面。

因此,我认为,人性并非本恶,我们应该鼓励人性的善良,发挥人性的积极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谢谢!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认为,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本善或本恶。

有限同情心下的分配正义:人道与公平

有限同情心下的分配正义:人道与公平

康 德是 近现 代最 重要 的道 德哲 学家 ,深 刻地 影 响 了其 后 的道德 哲学 。首先 ,他对 道德 价值 的
独特看法使得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是最重要和最崇高的。其次 ,道德不容许妥协 ,其命令
是绝 对 的 。这两 点非 常鲜 明地 体现 于 当代 的分配 正义 理论 之 中 ,基 本上 都显 示 出某种 绝对 性或 不
01 2 0. 1 1
作 者简 介 : 葛四友 ,华 东师范 大学哲 学 系教 授 ( 上海
2 0 0 2 4 1 )
人们一般认为,后果主义有个重大困境 ,它无法解释 日 常的分配正义直觉。这点在当代分配
正义理 论 中体现 得尤 为 明显 。 自罗尔 斯 的 《 正义 论 》 1 9 7 1年 出版 之 后 ,英 美 政治 哲 学得 到 了蓬
勃 发展 ,逐 渐形 成 了 四种代 表性 立场 的分 配正义 :诺 齐克 的 自由正义 观 、柯 恩 的平 等正义 观 、罗 尔 斯 的公平 正义 观和 德沃金 的责 任正 义观 。这些 正义理 论 总体 上有两个 典 型 的特 征 。第一 ,它们
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康德伦理学 的影响 ,接受道德 的崇高 ,认为正义有着某种绝对性和不妥协 性 ;另一方面 ,这些理论都纳入 日 常正义观念中的某些根深蒂固的直觉。本文试图表明 ,具有上 述 两种 特征 的义务 论 分配正 义存 在着 根本 的动机 问题 。一 方面 ,正义 理论 的绝对 性 和不妥 协性 预 设 人们 具有 理想 的动机 能力 ;另 一方 面 日常正义 直觉 又反 映 了人 们 的有 限同情心 。这 种有 限 同情 心 导致 分配 正义直 觉有 两种 不 同的成 分 :人 道成 分与公 平成 分 。人道成 分对 应有 限 同情心 中 的利

人性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人性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人性辩论赛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人性辩论赛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裁判、各位辩友、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正方一辩,今天我方的论点是:人性本善。

从哲学角度看,人性本善的观点并非凭空捏造。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本性。

近代启蒙思想家霍布斯也曾提出,人是理性且追求幸福的动物。

这些哲学流派和思想家为我们探讨人性本源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从伦理学角度看,人性本善的观点在诸多伦理学家那里也被认同。

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中提出,人的自然善性就是趋善避恶。

孔子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强调“仁爱”,将人性之善视为一种客观存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性本善的理论也有其依据。

心理学家米勒和罗斯在《心理学今日》人性中有一种同理心和互助的本能。

这种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类合作与共存的基础。

现实世界的种种表现也能佐证人性本善的观点,每当社会需要援助时,总有爱心人士站出来帮助他人,这正是人性中善的一面在闪光。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证明,对善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人性本善的存在是多学科研究下的共识,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不断培养和激发人性中的善,就能够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聆听,接下来我将积极回应反方的挑战,继续捍卫我们的人性本善论点。

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裁判、各位辩友、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正方二辩,上一辩友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人性本善的理论支持和现实例证。

我将从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人性本善的观点。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天生具有亲社会行为。

婴儿在未接受特定社会化训练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心理学家艾普斯坦和穆尔提出的“亲近他人”进一步证明了个体内在的善性。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常常展现出互助合作的行为。

即使在没有外部奖励的情况下,人们也会自发帮助他人。

社会学家鲍尔丁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人们乐于与那些友善和愿意分享的人建立联系。

历史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人性本善的例证,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人类总是展现出援助之手,共同抗击困难。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辩论词.doc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辩论词.doc

正方一辩:开场:正方一辩:要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人性化管理正方二辩: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坚持人性化管理正方三辩:要实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就要以坚持人性化管理为主正方四辩:坚持以人性化管理为主,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精神灵魂开篇立论正方一辩:纵观企业班组建设的发展旅程,从早期工业革命企业管理,所形成的经典泰隆模式,到20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式团队,直至到现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企业班组建设管理从原先的机械化,被人的意志转化的管理模式。

过渡到日本式团队初步鼓励职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一直到现在,在整个企业班组建设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班组建设的人性化管理已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因此我方一直认为人性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班组的发展,就人性化管理来说:就我们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来说,其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科技为先、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就有力地证明了在班组建设中人性化的重要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所有员工在原则上一律平等,通过对班组员工充分关怀个人保障体系。

完善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为班组员工创造宽松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在短短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被誉为中国硫酸钾航母的国企公司,可见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的班组建设管理模式相对其他各种类型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操练,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他把人性作为班组建设的出发点,并把这种真正的关爱,细化成班组建设在实践中的细枝末节,他的全部内涵不仅仅是发现人性,挖掘人性、而是在班组建设管理中实践尊重人性,体现人性,一切从人性考虑的姿态来看待班组建设,使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巨大的张扬,继而树立班组乃至企业的发展因此我方坚定认为人性化管理更促进班组乃至企业的发展其原因有三,第一人性化管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演变产生,并逐步发展完善的,在企业版组建管理中起到主导的地位,他在充实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组织结构,管理阶层和信息,收藏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观--兼谈马克思何以拒斥、批判正义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观--兼谈马克思何以拒斥、批判正义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观--兼谈马克思何以拒斥、批判正

林进平;徐俊忠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马克思在其思想成熟期拒斥、批判正义,是一件值得反思和追问的事实.这一事实的背后隐含着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形成的认识:社会的真正基础和动力是社会生产而不是正义;物质生产和社会经济制度决定了正义的范式及其实质;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了正义内容的演变;正义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决定分配,而不是正义决定分配.简言之,正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
【总页数】6页(P56-61)
【作者】林进平;徐俊忠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3
【相关文献】
1.论正义与好生活观念的关联方式——兼谈马克思主义正义观问题 [J], 詹世友;王涵林
2.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艾伦·伍德对马克思批判正义的阐释 [J], 张娜;
3.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何以是“马克思主义的”——对英美学者建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批判性省思 [J], 林进平
4.柯亨的分配正义观的转变——兼谈马克思主义与平等 [J], 葛四友
5.论马克思哲学批判中的三重正义观 [J], 陈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葛四友:论公平正义中的三重人性设定

葛四友:论公平正义中的三重人性设定

葛四友:论公平正义中的三重人性设定摘要: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是上世纪最有影响的正义理论,其受到的许多反驳与其多重人性设定相关。

罗尔斯的正义环境论说和融贯论证成方法使得他深受休谟人性观(我们有着有限的利他心)的影响;而他对无知之幕的设立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强调又受到经济人设定的强烈影响;但在提出正义原则及其证成时又显示出康德的深刻影响,隐含人有善良意志,要求有充分的利他心。

多重人性设定得以并存的缘由在于罗尔斯混淆不偏不倚与运气平等主义,混淆“不应得”与“非应得”,以及正义两原则在推理上的断层与实际含义的妥协。

澄清各种混淆后,我们基于休谟的人性观才可获得对公平正义最融贯的解读。

关键词:人性设定经济人有限利他心充足利他心毫无疑问,罗尔斯的《正义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其公平正义理论则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正义理论。

这种理论自提出之后,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有一种批评认为,“《正义论》没有对人提出任何新愿景,对人性提出任何新洞见,对现代性的张力与含糊性没有提出任何新颖分析,缺乏阿伦特、奥克肖特和沃格林等人具备的那种历史与文化深度”1。

这个批评尽管有失偏颇,过于严厉,但确实指出了《正义论》一个实质特点:没有特别着重人性设定对于正义原则本身产生的影响。

由于《正义论》有着多重的思想渊源,而这些渊源又蕴含着不同的人性设定,由此导致《正义论》中有着各种含糊性与张力。

本文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试图梳理公平正义中多重人性设定的思想根源,诊断这些人性设定得以共存的缘由,然后论证何种人性设定才最适合作为“公平正义”的人性根基,让我们从整体上可以对公平正义做出最融贯的解读。

一问题:三重人性设定在某种意义上讲,罗尔斯在公平正义至少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思想根源。

第一,罗尔斯深受康德道德哲学的影响,称其正义理论在性质上是高度康德式的,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其理论是在经验主义框架下对康德的自主性与绝对命令所做的程序性诠释。

2第二,罗尔斯在正义环境的论说上深受休谟人性观的影响,同时证成理论使其深受日常道德直觉的影响。

辩论赛:人性本恶四辩结辩词

辩论赛:人性本恶四辩结辩词

辩论赛:人性本恶四辩结辩词第一篇:辩论赛:人性本恶四辩结辩词结辩陈词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感谢各位观众。

虽然对方辩友的论述特别努力,但是在立论和论据上都有悖逻辑,有违情理,有失偏颇。

我方发自内心地指出你们的问题所在,以此共勉。

首先,对方辩友试图论证,人性本善,善花结恶果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

好,那让我们假设,如果后天环境是客观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何恶之有,怎么影响本善的人去行恶呢?好,那如果我们假设后天环境是主观的,主观世界因人而生,那么后天环境中恶的也是由人而来的,那么对方辩友人性本善的观点又怎么能站得住脚呢?反而恶根更容易结出恶果吧?对方辩友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我方观点。

非常感谢。

其次,对方辩友所举出的一系列的例子,孟子也好,康德也罢,企图以这些例子来论证人性本来就是善良的。

但是你们忽略了一点,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他们这么做正是在教化人们人心向善啊。

我们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人性本恶,人的恶根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化和节制就会爆发,就会膨胀。

感谢对方辩友再次论证我方观点。

最后,对方辩友又在攻辩或自由辩论中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对方辩友的论述仅仅是看到人性善,却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那就是人性本来是什么。

因此对方辩友由人心善推到人性本善,对方辩友的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啊。

人性本善,大家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每个人主观上都愿意相信人性本善。

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冷眼红尘,一片蝇营狗苟;身前身后,皆是金钱名利。

当你看到日本侵略者沾染鲜血的刺刀刺向幼小的婴儿,当你看到东突恐怖分子一刀一刀砍杀无辜路人,你还会相信人性本善吗?这个正是因为后天教化的缺失而导致人性本恶的爆发啊!反观我方观点,我方始终认为人性本恶,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根包括了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和色欲等等等等。

我们大家都是财大的研究生,都学过经济学。

正如看不见的手一样,人人自私,因相互制约而无法自私,人性本恶,因相互制约而无法作恶,于是这个社会就产生一个均衡点,产生了道德,产生了法律。

需要_权利_利益_以人为本的三种思想观辨析_葛水林

需要_权利_利益_以人为本的三种思想观辨析_葛水林

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理念。

然而,在以人的“什么”为本这一问题上,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如邹兴明在《论以人为本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一文中指出,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人的合理的、正当的需要为本[1](p17);而秋石等学者则认为,所谓以人为本根本上在于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2](p23);但在杨华等学者看来,以人为本“既是以人的生存需要为本,也是以人的发展完善为本,是二者的有机结合”[3](p116);李龙等学者则认为以人为本是对个体权利与自由的关注和尊重,应该以“个人权利和自由”为本[4](p36)。

综合这些不同观点,可以看出,在以人的“什么”为本这个问题上,目前,国内学术界至少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即以需要为本、以权利为本、以利益为本。

那么,需要、权利、利益这三者之间有何区别和关联呢?以人为本,说到底究竟是以人的需要为本,还是应该以人的权利或者是利益为本呢?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旨趣所在。

一、需要与人的权利、利益1.需要与人的权利。

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事物,如衣、食、住、行等。

因此,需要是人之根本,它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同时也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5](p286)即便是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出于相互之间的需要才得以实现的。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那样:“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5](p31)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进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人性本恶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在长期以来的哲学、社会和心理学领域里,都有人将这种观点作为一种主张。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人性本恶辩论材料,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

人性本恶观点的主张人性本恶主张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古怪、狡猾和残忍的天性。

人类本性欲望无止境,从而追求自身利益。

暴力、战争、暴行、犯罪、折磨等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人性中原始的、野生的因素在操作。

在这种说法中,人类的本质就像是一棵种子,不受外部力量的引导和改变,长成不受控制的野草一般。

所以我们需要文化、道德和法律约束这些追求欲望和狡猾行为的力量,以保护社会的秩序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人性本恶的证据人性本恶的观点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证据加以证明。

首先,历史上的种种残暴、暴力和战争等事件,可以看出人类天性中存在的暴力倾向。

如果人类本质是善良、渴望和平与安宁的,这些事件就不会发生。

其次,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本性催生了他们的行为意图高度关注自身获益的追求。

例如,急功近利、贪婪、利己主义等,都是清晰表明人性本恶存在的证据。

人性本恶观点的理论缺陷尽管人性本恶主张看似具有较强证据支持,但其理论依据也攸关缺陷。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并不代表恶行。

这可能只是在保护自己、家人和社会的情况下行动。

人类本性的不完美只表明,我们必须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外部变化。

其次,人性本恶的理论了解了历史上的恶行,却无法解释人类历史上的善行。

无论是慈善、感恩、同情、友爱、互助、公正等等,人类秉持这种美德的行为同样频繁和普遍,仍需以另一种角度去考虑和理解。

结论在辩论人性本恶的问题上,看似拥有较多证据的人性本恶派和看似拥有较少证据的人性善良派,两者之间的评价和立场的取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在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文化环境。

不过诚然,历史上的恶行和不太完善的人性确认存在,但一个人就不同于所有人,就像电影《忠犬八公》中大家所认可的那条忠诚的狗一样,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即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对待人性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模式。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正方一辩:我方明明回答过了,为什么对方辩友就是对;正方三辩:你有本事再说一遍,为什么我们听了,从来;反方四辩:我第三次请问对方辩友,善花如何开出恶果;正方一辩:我倒想请问对方同学了,如果人性本恶,是;反方二辩:我方三辩早就解释过了,我想第四次请问对;正方四辩:我再说一次,善花为什么结出恶果,有善端;反方二辩:如果恶都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那外部环境;正方二辩:人性有善恶之分,作为辩论赛的论题也十分有趣,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论题。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性本恶辩论材料,希望能帮到辩论选手们。

许金龙:孔老夫子孜孜不倦,因为他是个勤于灌溉善根的人。

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提出了这么多,如果说人性真的是本恶的,我们来请问下面几个问题:如果说呀,驯兽师可以改变狮子的本性的话,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可以教狮子敬礼,也可以教狮子行善吗?我再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说今天是人性本恶的话,对方辩友说的种种教育,那可能实行吗?谁会信任谁,由哪一个性善的人来教,还是性恶的人来教呢?如果说性恶的人来教的话,那谁会服谁呢?他教的凭什么就是善的呢?今天对方辩友最根本的关键的矛盾错误就在于说,他相信人性本恶,但本恶的人会摒弃恶的价值吗?本恶的人会喜欢恶吧猜测正方立论王信国: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是因为教育跟环境的影响吗!我倒请对方辩友直接回答我们问题嘛,到底人世间为什么会有善行的发生,请你告诉大家。

一、对方辩友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即使再恶之人也有对父母,妻儿的和善的一面,这是人性中真的一面,没有受外界影响而改变的部分。

再者,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如果不是人性本善,恻隐之心又何来?反观我方观点,我方始终认为人性本恶,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根包括了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和色欲等等等等。

我们大家都是财大的研究生,都学过经济学。

正如看不见的手一样,人人自私,因相互制约而无法自私,人性本恶,因相互制约而无法作恶,于是这个社会就产生一个均衡点,产生了道德,产生了法律。

论环境正义的可能性———从关注到实现来看

论环境正义的可能性———从关注到实现来看

2021年7月第23卷第4期㊀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㊀Jul.2021Vol 23No 4论环境正义的可能性从关注到实现来看詹秀娟(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9)㊀㊀[摘㊀要]环境正义是全球的重要议题㊂现实的环境问题㊁文化观念㊁信息碰撞提出了普遍关注环境正义的要求㊂与环境权相关的生存权与健康权以及对人的尊严的承认,蕴含了人际间环境正义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拓展出了种际环境正义的要求㊂它们共同证成了环境正义的价值合理性,且作为决定性的道德理由促使我们推进环境正义㊂为此,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观念的改变㊁个体能力的提升㊁制度的保障㊂作为可能条件,唯有制度先行,观念与能力两翼并进才能不断实现国内环境正义与全球环境正义,继而实现代际环境正义与种际环境正义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实现环境正义的方案,对世界各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㊂[关键词]环境正义㊀环境权㊀生态文明㊀代际㊀种际[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 环境正义的理论诉求与实现路径 (AHSKQ2016D123)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詹秀娟(1983 ),女,哲学博士,安徽大学哲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道德哲学㊁应用伦理学㊂①㊀[英]德里克㊃帕菲特:‘论重要之事“,阮航,葛四友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第3页㊂②㊀[英]德里克㊃帕菲特:‘论重要之事“,阮航,葛四友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第4页㊂③㊀[美]J.唐纳德㊃休斯:‘世界环境史“,赵长凤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21页㊂④㊀[美]德内拉㊃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4页㊂古往今来,人类在对未来的预期与对历史的回顾之共振中奋力创造文明,文明徐徐铺展的画卷不仅顺应了历史演进的趋势,也为人类的行动提供了方向与理由㊂人类以其独有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实现理由要求之事㊂偶然性与随意性并不真正属于理由, 理由是由事实给予的 ①㊂事实在我们的观看中得以解蔽,在相互照面中,事实为我们的行动给出了理由㊂我们理解理由,并意识到理由给予了我们行动的方向㊂ 如果对这些理由的意识使得我们去做或努力去做我们秉持这些理由会做之事,那么我们就是在回应这些理由㊂ ②据此,在回应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明㊂作为生命之源,环境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基础和必需品,伴随社会的发展㊁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环境正义问题闯入了文明建构的视域㊂它始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靶心却落在对有关正义的思考;积极推进不同对象间环境正义的实现是我们面临的时代问题㊂这个问题向我们敞开了两个向度:其一,我们缘何关注环境正义?如何理论证成?其二,怎么实现?当面向事实给出的理由时,我们如何去推进不同形式的环境正义?通过关注到实现,环境正义的可能性得以论证㊂一㊁环境正义视域的开启一般而言,面对出现的新奇事物或着力促成之事,我们都会自问关注它的理由㊂通过叩问视域边界,自问将会帮助我们辨明方向㊂环境正义是全球性的时代命题,我们对它的思考与关注有增无减,近年来愈发凸显㊂故而自问依然重要,它会进一步澄清问题的本质以及显示对我们提出的要求㊂为从根本上厘清关注环境正义的理由,我们必须基于现实根基,探明事实到底给予了我们什么理由㊂其一,环境现状与环境问题必然推动我们对环境正义的关注㊂人类的命运与文明轨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制于周遭的环境,纵然文化与技术的出现帮助了人类适应外在环境,提升了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但它们 并没有将人从对自然界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③,直至工业革命出现了反转㊂依赖科技革命,人从古老的生态束缚中解放出来,恣意利用自然满足自己过度的需求,而环境问题也日渐. All Rights Reserved.严重,自然依旧能够随时褫夺人类的生命,比如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的 八大公害事件 ㊂人类从危机边缘中惊醒过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㊂ 灾难与反思 或许可以用来描绘20世纪人与自然的关系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中,环保运动兴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问题,但解决不了根本危机㊂因为这个星球上的人类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能够提供的容量之界限㊂‘地球生命力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表明: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人类每年消耗的资源已经超过了这个星球当年的资源再生量㊂ ④这意味着地球的生命透支了;也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透过 大写的人 思考与环境的关系,还要基于地球自身的修复与资源再生能力,思考个体生命需求与环境的关系㊂视角的转换触及了不同个体㊁群体㊁种族在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分配上的不平等㊂著名的 拉夫运河案 和 沃伦抗议运动 让不公正的现象得以浮出水面,揭开了经济逻辑的面纱,即 在低收入地区建立有毒设施并不会对财产价值产生多大影响,所以任何有毒设施 最优的 最低成本的选址,策略都指向穷人所住的地方 ①㊂受限于地球自我修复与资源再生能力,穷人的健康在经济效益和资本积累的偏好下被牺牲掉了,以致美国环保署在1992年的报告中勉强承认,少数民族和低收入人口确实不公平地受到了环境危害的影响㊂个体生命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决定了环境善物为人们所欲,环境恶物则为人们所避,这必然滋生出具有诸多优势条件的个体㊁群体㊁种族攫取最大量的环境善物,并最大化地让他人承担环境恶物的社会现象㊂这种不平等势必推动着人们对环境正义的关注,它关乎着生命的生存与发展㊂其二,文化与教育奠定了我们对环境正义的关注㊂文化是为人的,演绎着人们的活法,是社会动态性的脚注,在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中调适㊂文化的调适在于在社会变迁中为人找到合适的活法,即文化蕴含着目的性,旨在 要使人类能维持他个人和种族的生存 ②㊂故而文化的变迁是历史的趋势,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既是整体性的文化,又是个体性的文化㊂而教育作为推手至关重要㊂缺少了教育,文化难以达到个体自觉的高度㊂这个时代证明了我们再也不能专制地(对自然的专制㊁对他者的专制)行动,而应与周围的环境(种际间㊁人际间)维持稳定的平衡㊂对人类和种族生存的维持是在分化之后形成的整合,是在重视每个个体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提出的整体性要求和规划㊂文化与教育涵养了个体对自身权利与责任的思与行,体现了社会进化与文明进步,面对当下的环境现状,它必然会引发人们的思考与行动,要求获得平等的环境权利㊂对个体基本权利的尊重与积极保护是文化与教育濡染与教化的卓越成果,它使我们能够不断深入地关注诸对象的环境正义问题㊂其三,信息的传播与生活的迁徙催化了我们对环境正义的关注㊂在现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㊁生活方式㊁工作方式等都在快速地变化,以前我们生活在本土本乡,思维与活动基本上是稳态的;但在这个科技时代,本土本乡的生活纽带正在经受不同程度的断裂,我们的思维急剧变化㊂纵然有的人从未离开故土,但依然会历经本土本乡的分化㊂这种分化与他接收的异乡的信息源有关,它冲击着本土本乡的信息源,更遑论那些只身离开故土身处异乡的人㊂不同区域的持续迁徙加速了异乡信息的传播,我们接收㊁加工这些信息㊂信息的传播与生活的迁徙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推进了文明的进程,同时对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解决也大有裨益㊂环境正义是与所有个体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问题,但每个个体对它的认知程度却存在差异,它能得到普遍关注的进程将非常缓慢㊂但信息的传播与生活的迁徙却极大地催化了对环境正义的关注㊂人们在乡村与城市㊁城市与城市,有的甚至是国与国之间不断地迁徙,在感受性上自然会对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的分配情况产生强烈的反差,并去深究背后的原因,关注环境正义问题㊂信息的传播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思考与行动,地方性的斗争得以与普遍性的斗争联系起来㊂人们基于同质性思考,捍卫和扩大地方性斗争中的特殊利益,当它以普遍性斗争的方式集合起来,则成了普遍利益㊂ 从 不要在我家后院 的政治到 不要在任何人家后院 的原则,发生在美国的这种转向比其它任何地方更明显地体现了上述联系㊂ ③通过这53第4期詹秀娟㊀论环境正义的可能性①②③[美]戴维㊃哈维:‘正义㊁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24页㊂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年,第9页㊂[美]戴维㊃哈维:‘正义㊁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49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些方式,环境正义得到了普遍关注㊂它们从不同维度㊁程度不等地促使我们去关注环境正义,其合力为环境正义视域的全面开启提供了充要条件㊂环境的现状与问题从现实维度提供了必要性,文化与教育从观念维度提供了可能性,信息的传播与生活的迁徙从路径维度提供了必然性㊂第一个因素的存在表明我们需要去关注,但不一定会去关注,而其他两个因素的出现则推动着我们去关注㊂当然,观念的改变需要以路径为导向,予以强化㊂(如每天生活在高楼大厦㊁绿色小区的人们依赖道德想象力关注环境正义,观念极为脆弱与模糊,因为这些 消费者/污染者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耗尽资源并制造垃圾 ,源于 贸易流通掩盖了现实 ①㊂在市场贸易下,生产㊁消费㊁废物处理是分离的,这种远离很难让人自觉地规约其行为㊂但信息的传播与生活的迁徙却能重新拼接这种分离,犹如让我们亲历消耗行为对他人施加的负担㊂显而易见,它强化了观念的改变,并向行动进一步落实㊂)当然,紧迫的现实问题是前提条件,否则讨论将成为多余㊂可以说,缺少了其中任一维,都难以展开对环境正义的关注,但它们发挥作用的程度不一㊂对环境正义的关注,早期因现状问题被提出,之后从观念方面深入反思,最后从路径方面加以强化㊂这并不是说这些过程只有一种维度在起作用,而是说在特定的时段某种维度起显性的主导作用,其他维度起隐性作用㊂故在环境现状与问题改善后,关注环境正义的热度并没有减退,反而被深入推进,因为其他因素在起显性的主导作用㊂面对强而有力的理由,我们必然会普遍关注环境正义,这是环境正义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㊂二、环境正义合理性的根据环境正义运动得到了各界持续关注与推进,环境正义的对象由种族扩展到了低收入群体㊁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以及在国际秩序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乃至自然与未出生的后代,环境正义也被细分为国内㊁全球㊁代际㊁种际的环境正义㊂当下,讨论最多,也是最基础的是国内与全球的环境正义,它们是可能推进代际与种际环境正义的先导;倘前两者不能被顺利推进,后两者则很难进一步展开㊂而较之全球环境正义,国内环境正义面临的障碍更少些㊂从理论上证成国内环境正义,或许能为其他环境正义提供理论上的可能,为此,我们应先确证国内环境正义的合理性㊂首先,公民享有平等的基本权利衍生了环境正义的要求㊂基本权利是任何主体都不能无视㊁拒绝或剥夺的权利,它是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人性的最低程度的合乎情理的要求 ②㊂在人们的权利主张历程中,环境权是近些年被囊括进来的,这与环境变化相关㊂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当其足够丰富,在人际间不会出现明显的利益冲突,则不会被纳入权利主张的范围㊂但环境的恶化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资源的相对稀缺,导致人际间发生严重的利益冲突,环境问题成了公共问题,关联的是个体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权由此成了个体基本的权利要求㊂作为一项公民在环境领域里的基本权利,环境权是公民的生存权㊁健康权㊁机会平等权在时代背景中的新要求,给予当下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尊重与保护,是最低程度的合乎情理的要求㊂ 由于人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作为社会善的机会和自尊的分享,而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的分配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而,对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的分配应当遵循基本的正义原则㊂ ③环境权为不可拒绝的人们享有的基本社会善进行辩护,为一种生存㊁健康㊁机会所必须包括的合乎情理的东西进行辩护,为环境正义的要求进行辩护㊂以上辩护确证了环境正义存在的合理性㊂其次,人的尊严进一步确证了环境正义的合理性㊂一直以来,人的图景中就有其脆弱性的一面,但我们却从未怯弱,在坚持不懈地劳作与合作中,建构人类文明,捍卫超拔于其他生物的人的尊严㊂格劳秀斯的自然法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尊严与社会性的双重特征,这些特征暗含着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得到善意的对待,这种资格只因他们是人类与社会性的,而不论他们的身份,以及生活所遭受的脆弱6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①②③[美]J㊃唐纳德㊃休斯:‘世界环境史“,赵长凤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261页㊂徐向东编:‘全球正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7页㊂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第382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性程度如何㊂我们应该理所当然地为这种资格辩护,且 为资格设置辩护不是程序上的,而是包含着人类尊严的直觉理念以及论证如下的结果,即在人类尊严的理念中某些资格是不言而喻的 ①㊂不言而喻的资格包括生存的资源与能力,未受污染的空气㊁水㊁食物,适当的藏身之所等等㊂但是环境问题致使有些弱势群体丧失了这些资格,甚至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为继(因环境问题失业㊁歉收㊁致病等),更别说体面生活㊂而且他们的恶劣处境并不尽然是自然所致,很大程度上是某些个体㊁群体㊁国家的外部性行为分摊在他们身上造成的结果,且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㊂由人类尊严而来的资格辩护蕴含着环境正义的价值旨向,即在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的分配方面应符合正义原则,满足个体不言而喻的资格㊂人类尊严蕴含了环境正义的要求,环境正义得到进一步的辩护与承认,其诉求就是为了 阻止或消除导致人们可能生活于他人支配之下的那种脆弱性 ②,以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㊂这从理论上证成了国内环境正义的合理性㊂作为国家政治共同体的一员,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健康权㊁生存权和发展的机会,拥有不言而喻的资格来维护人的尊严;而当下环境资源的相对匮乏,决定了个体必然要求在环境事务方面的正义对待,这是一个文明国家对国民的责任与义务㊂当然,这需要我们转换对传统的正义环境的认知㊂一种典型的观点认为我们建构正义的环境必须在适度的缺乏下,并具备权利相对平等与互利互惠两个条件㊂对于那些未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个体(如残障人士),人们只是出于同情㊁友善等情感想象,才会考虑他们的利益,但他们不是正义的考虑对象㊂而环境正义所要求的正义环境从尊重㊁社会性㊁基本需要出发,承认每个个体平等的权利与尊严,同等地考虑所有个体与生命的环境利益,为每一个个体设定不容妥协的最低标准㊂在传统的正义环境中,为那些未满足条件的生命制定的不同标准,传达的是一种危险的信号㊂因为 如果开始就假定我们不能或不应实现的昂贵目标,它就成为一种摆脱困境的简易方式 ③㊂对于一个互利的社会而言,为那些无法进行社会合作的生命裁量的特殊标准,更像是额外的负担,且它被排除在社会正义之外,就极有可能遭到社会的忽视,甚至被放弃,也就没法维护生命的尊严㊂但在公平的社会,倘若在同一阶段设定最低限度的环境权益,把它视为不容拒绝的基本权利,并不懈地努力,我们就能保有与此相关的权利㊁尊严㊁资格㊁能力㊂且文化㊁教育㊁信息传播㊁他者经验等因素则促使我们从人类与生命平等的高度反复平衡什么对人类与生命而言是最好的㊁正义的,并不断促进人类观念的进步,从而在基于权利与尊严的正义环境中建构全球环境正义㊂基于对国内环境正义的理论证成,关注环境正义的诸因素进一步推进了对环境正义的思考㊂假如仅囿于在一个国家内来解决环境问题,并不符合现代环境的全球性特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逼迫人们应从全球的视野来思考这个问题㊂基于历史发展与当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事实,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权益方面显然存在严重的不对等㊂纵然不是同一个国家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但他们同为人类的成员㊂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也同样需要基本的健康权㊁发展权和不言而喻的资格,则足以证成全球环境正义的要求㊂因此,在全球推进环境正义是人类迈向文明进程的大势所趋㊂在进步中,观念不断打破限制,拓展共同体的边界;如果我们能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则也能跨越代际,理论运思就会继续被拓展到代际环境正义,因为我们坚信 我们对人的关怀到哪里,环境正义的极限也就到哪里 ④㊂总之,人的尊严与基本权利确证了人际间环境正义的合理性,表明了要求环境正义不仅仅是因为互利性与合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出于我们对人的尊重㊂它们给予了我们决定性的道德理由去推进环境正义㊂决定性的道德理由不同于道德上的决定性理由㊂道德上的决定性理由只是说明了去推进的理由在道德上压倒了所有不去推进的理由,而决定性的道德理由则说明了去推进的理由是决73第4期詹秀娟㊀论环境正义的可能性①②③④[美]玛莎㊃C 纳斯鲍姆:‘正义的前沿“,陈文娟,谢惠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6页㊂徐向东编:‘全球正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8页㊂[美]玛莎㊃C 纳斯鲍姆:‘正义的前沿“,陈文娟,谢惠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32页㊂黄之栋,黄瑞祺:‘环境正义论争:一种科学史的视角“,‘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4期㊂. All Rights Reserved.定性的,我们没法拒绝,否则就是一种不当的行为;决定性的道德理由陈述的道德信念是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总是有决定性的理由不做不当的行动 ①,但道德上的决定性理由依然无法决定所给出的理由在非道德意义上是否也具有决定性㊂促使我们去推进环境正义的理由是决定性的道德理由,它们从综合(道德意义与非道德意义上)角度来看都具有决定性㊂基于这些决定性的理由,我们证成了人际间环境正义的合理性㊂以上可能没有直接证成种际间环境正义的合理性,但对人际间环境正义的理论证成将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或许我们作为道德存在物会出于对对象需要的尊重来对待自然,考虑如何更好地推进种际间的环境正义㊂它们表明了环境正义是人类在处理环境事务方面正当行动的不可拒绝的要求,是行动的依据与准则,否则其行动就是不正当的㊂三、实现环境正义的可能条件为保证环境行动的正当性,我们在实践行动中要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不同的环境正义的要求,努力推进环境正义的实现㊂那么,当前,我们如何去推进环境正义?或者说,实现环境正义需要具备什么可能条件?第一,观念的改变㊂观念的改变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正义㊁人与自然㊁人与人㊁国与国㊁代与代的关系等㊂环境的现状以及文化㊁教育㊁信息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传递出一个信号:正义的理念与技术发展状态相关㊂正义的原理应该适时调整,以便适合于同一时期技术发展状态㊂如果 我们调整原理的速度不如我们采用技术的速度那样快的话,我们将经常在一种不适当的正义原理下工作 ②㊂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与时俱进,改变观念,不断修缮传统的互利互惠的正义理念,在基于尊严㊁资格㊁基本权利㊁公平的正义环境中进行解读㊂对人与自然㊁人与人㊁国与国㊁代与代的关系的认知,正确基调应是尊重㊁和谐㊁共生,这是追求利益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㊂以上观念的改变直接导致我们改变了对待环境问题的观念㊂当下,环境问题紧迫性的程度还不足够高,其原因在于在全球的生态系统中存在 生态过程极大的惰性 ③㊂生态上的时间计算可能是一个世纪,甚至更长,人类行为的结果可能要历经一个世纪之久的时滞才能显示出来,生态惰性使得人们往往会忽略环境问题的严重性㊂另外,环境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人类错误地对待自然造成的恶化问题,还有与承认㊁分配问题糅合在一起的环境正义问题㊂ 环境正义是一个承认的问题 ④,环境正义承认自然与所有的生命个体,赋予包括未到场的所有人类个体同等的尊严与基本权利㊂我们在改变观念的同时,要善于反思,对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进行公平地分配㊂运用自己的道德想象,想象正在经历着的环境恶化,若得不到及时改变,终将殃及人类自身及后代;想象人类同为命运共同体,应责无旁贷地促进环境善物与环境恶物在人际间的公平分配,不管他出生在哪个群体㊁阶层㊁国家,以及是否出生;想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作为代理人,以正义的方式照看好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㊂我们身为道德存在物,从良知出发,以正当的价值诉求,不断地更新观念,拓展尊重㊁承认的边界,推进环境正义,这是实现环境正义的根基㊂第二,个体能力的提升㊂进步的观念提升了个体的道德能力,道德能力在践行中,还离不开个体的行动能力㊂个体能力是思与行的先决条件,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好的生活,努力实现什么样的世界㊂个体能力在阿马蒂亚㊃森看来就是个体的实质自由与可行能力㊂个体的可行能力指 此人有可能实现的㊁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 ,即可行能力 是一种自由,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 ⑤㊂可行能力与实质自由的异质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同一度量标准并不一定能提升个体的能力㊂比如说,收入㊁福利能够提高能力,但并不必然提高,它还取决于具体境况㊂与健康人相比,残疾人即使拥有同等的基本物品,甚至更多,但是他可能依然较多地缺乏实质自由㊂我们重8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①②③④⑤[英]德里克㊃帕菲特:‘论重要之事“,阮航,葛四友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第119页㊂[美]彼得㊃S 温茨:‘环境正义论“,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页㊂[法]帕斯卡尔㊃阿科特:‘气候的历史“,李孝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第271页㊂王韬洋:‘环境正义的双重维度:分配与承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8页㊂[印]阿马蒂亚㊃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3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作者:周楠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11期摘要: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也为世界人民追求人身权利和公平正义奠定了基础。

分析公平原则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期、地域以及社会环境下,对公平原则具有较多的含义与界定。

然而,公平原则仍旧属于各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

对于民法的公平原则而言,不仅是对民事传统和民法精神的概括,同时也是贯穿了民法的立法、执法和守法过程的重要内容。

对于未来民法制定和修订而言,公平的原则和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据此,本文从伦理的视角来对民法公平原则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关键词:民法;公平原则;伦理;社会;正义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10-02作者简介:周楠(1986-),女,河南永城人,铁道警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民商法。

所谓公平,包含了公正和平等的意义,其以正义角度作为处事的原则和指导,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担负起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责任,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

历史发展至今,人们对于社会公平的追求从未停歇,并且通过在各领域制定法律的行动来维护公平。

到如今,以公平原则为核心表现的法律体系已经得到了逐步的完善。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经济以及社会都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人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强化了自我意识和法律意识,对于自身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标志着我国法律在未来的时间里,仍旧要对法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全面确保以公平为核心的民法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一、民法公平原则的概述(一)民法公平原则的定义首先,公平作为一种价值观,最先发源于古希腊地区,诠释了当时思想家对于城邦制体系的理想状态。

其初衷是为了保障公平的出现,也是为了帮助人民实现对利益的合理分配,满足人民的合理诉求,这需要来自于法律和道德层面的支持。

重塑传统孝道的人性反思

重塑传统孝道的人性反思

Remolding the Human Nature of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Ge Siyou
作者: 葛四友[1]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160-16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孝道养老;亲情价值;人性;福利养老
摘要:中国当下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不少人提出的重要解决思路是重塑传统孝道.然而,现代社会是流动性强的陌生人社会,而且特别强调人格平等与性别平等,因此孝顺行为的亲情动机、道德动机和利益动机(继承财产和不孝的惩罚)都与传统社会相去甚远,并且难以改变.为了适应现代价值以及有限利他的人性,我们应该转变思路,从制度上入手解决养老问题,国家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基本的福利保障和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与此相对应,传统孝道中应该倡导与发扬的是亲情孝道,应该调整与改造的是感恩孝道,应该摒弃的则是权威孝道.。

正义真是一种补救性德性吗?

正义真是一种补救性德性吗?

作者: 葛四友[1]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世界哲学
页码: 77-8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补救性德性;仁爱;资源富足;冲突
摘要:“正义只是一种补救性德性”在今天成为了一种盛行的观点,这种观点受到休谟的正义环境学说的重要影响。

然而,人们实际上广泛接受的只是正义环境论说的第一部分:正义起源于人的自私或仁爱不足和资源的适度稀缺。

而对于补救观重要的则是环境论说的第二部分:什么因素使得正义是不必要的。

然而,人们从这个部分推出补救观的过程中有着不少的混淆。

第一个是混淆了仁爱的规范用法与描述用法。

第二个是混淆了狭义资源与广义资源,从而误解了仁爱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第三个是混淆了矛盾与冲突。

第四个是混淆了正义的本质与正义的执行条件。

混淆的澄清最终表明:正义并不是补救性的。

善有善报——公正的对等性原理(下)

善有善报——公正的对等性原理(下)

善有善报——公正的对等性原理(下)
于民雄
【期刊名称】《贵阳文史》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不久,赵襄子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

赵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

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

"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

赵襄子指责豫让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

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
报答他们。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于民雄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科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5.2
【相关文献】
1.德福平衡原理视角下的经济不平等与社会公正 [J], 周海春;;
2.善有善报——公正的对等性原理(上) [J], 于民雄;
3.善有善报——公正的对等性原理(中) [J], 于民雄;
4.现代性视阈下对“公正”的社会性维度解读 [J], 孙月
5.教育公正的人性假设——兼论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教育公正理念 [J], 冯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四友:论公平正义中的三重人性设定摘要: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是上世纪最有影响的正义理论,其受到的许多反驳与其多重人性设定相关。

罗尔斯的正义环境论说和融贯论证成方法使得他深受休谟人性观(我们有着有限的利他心)的影响;而他对无知之幕的设立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强调又受到经济人设定的强烈影响;但在提出正义原则及其证成时又显示出康德的深刻影响,隐含人有善良意志,要求有充分的利他心。

多重人性设定得以并存的缘由在于罗尔斯混淆不偏不倚与运气平等主义,混淆“不应得”与“非应得”,以及正义两原则在推理上的断层与实际含义的妥协。

澄清各种混淆后,我们基于休谟的人性观才可获得对公平正义最融贯的解读。

关键词:人性设定经济人有限利他心充足利他心毫无疑问,罗尔斯的《正义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其公平正义理论则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正义理论。

这种理论自提出之后,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有一种批评认为,“《正义论》没有对人提出任何新愿景,对人性提出任何新洞见,对现代性的张力与含糊性没有提出任何新颖分析,缺乏阿伦特、奥克肖特和沃格林等人具备的那种历史与文化深度”1。

这个批评尽管有失偏颇,过于严厉,但确实指出了《正义论》一个实质特点:没有特别着重人性设定对于正义原则本身产生的影响。

由于《正义论》有着多重的思想渊源,而这些渊源又蕴含着不同的人性设定,由此导致《正义论》中有着各种含糊性与张力。

本文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试图梳理公平正义中多重人性设定的思想根源,诊断这些人性设定得以共存的缘由,然后论证何种人性设定才最适合作为“公平正义”的人性根基,让我们从整体上可以对公平正义做出最融贯的解读。

一问题:三重人性设定在某种意义上讲,罗尔斯在公平正义至少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思想根源。

第一,罗尔斯深受康德道德哲学的影响,称其正义理论在性质上是高度康德式的,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其理论是在经验主义框架下对康德的自主性与绝对命令所做的程序性诠释。

2第二,罗尔斯在正义环境的论说上深受休谟人性观的影响,同时证成理论使其深受日常道德直觉的影响。

传统的证成方式一般是基础主义的,总是希望从某些不证自明的前提推导出整个知识大厦。

罗尔斯在认识论上不再坚持基础主义的证成理论,而是接受通过实现日常道德直觉的反思平衡而形成的融贯论。

第三,罗尔斯还深受当代西方经济学思维的影响。

这些影响来自于罗尔斯上过不少经济学课程,特别是熟悉萨缪尔森、希克斯等经济学家的思想,其无知之幕的选择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奈特的经济学思想的影响3,后面又跟阿罗、阿马蒂亚森等经济学家有颇多接触,一起开课。

从文本上看,他一度把正义理论看作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2(13)。

然而,上述三种思想根源有着不同的人性设定。

罗尔斯最明确地接受的是休谟的人性设定,这体现在他对正义环境的讨论之中。

罗尔斯对正义环境有这样的理解,“正义的环境可以被描述为这样的一种正常条件:在那里,人类的合作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2(97)。

罗尔斯把正义的环境分为两个部分,正义的客观环境和正义的主观环境。

正义的客观环境包括有关人的说明和物的说明。

人的说明主要是一方面人们有相差不多的生理能力与精神能力,另一方面是人的软弱性。

关于物方面的说明则是指人类能够获得的自然资源既不是极度稀缺,也不是极度丰富的。

正义的主观环境主要是有关人的。

这里罗尔斯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人们有大致相近的需要和利益,由此有利合作是可能的。

第二个则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计划,这样他们有着不同的目的和目标,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冲突要求。

第三个则是指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还有着自私和疏忽。

2(98)罗尔斯认为他对正义环境的这种看法只是对休谟正义环境论说的详尽说明,但休谟在正义环境中对于人性的根本看法就是人有着有限的利他心。

此外,罗尔斯的证成方法使得这种现实人性的影响无处不在。

罗尔斯认为,“一种正义观不可能从原则的自明前提或条件中演绎出来,相反,它的证明是一种许多相法互相印证和支持,是所有观念都融为一种前后一致的体系”2(17)。

不仅如此,“我们的论证要从广泛接受的前提开始,达到比较具体的结论。

每个预设都应然本身是自然的和看来有道理的,其中一些可能会显得乏味和琐碎”2(15)。

这里所说的广泛接受和最弱的前提,也就是我们日常的意义上说根深蒂固的道德直觉,而这种道德直觉显然又植根于现实人性。

由此,在罗尔斯的整个理论框架中,现实人性的影响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

不过相对于休谟来说,罗尔斯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他在客观环境中对人能力大致相近的认识实际上是霍布斯强调的;第二,他没有像休谟那么注重强调的人的动机能力,尤其是不大强调人的利他心。

这有两个因素,第一是价值多元主义事实的影响使得罗尔斯认为:圣徒、英雄的理想能够像别的利益一样不可调和,且有可能是冲突的,追求这样的理想越是坚定,其引发的冲突就可能越是悲剧。

2(99-100)第二是他的证成方法要求他从尽可能弱的前提出发,他显然认为自利心假设比利他人性假设要弱,从而更有说服力。

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使得罗尔斯在论证时更多地强调的是另一种人性设定,也就是他对原初状态中的人性设定。

这里罗尔斯交待得非常清楚:原初状态中各方是相互冷淡的,他们不愿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2(11)。

人们不关心其他人的利益,由此既没有妒忌心,也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关心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这实际上就是经济人的设定。

从表面上看,这个设定似乎一直在起作用。

罗尔斯在说明人们在无知之幕背后如何选择时,其基本的做法是最大化人们的个人利益,其根本的证成方式也是:这样选择是对你最有益的。

然而,除了上面两种明显的人性设定外,罗尔斯受到康德的影响还隐含第三种人性设定:人们有着充足的利他心。

尽管相对于康德来说,罗尔斯的立场要温和得多,但他有时候还是不知不觉地坚持道德的纯粹与高贵,绝不妥协。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性一样。

……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德性,真理与正义是绝不妥协的”2(3-4)。

此外,罗尔斯两阶段论证设定也使得他要接受人的充足利他心设定。

正义理论构造的“第一个阶段是原初状态中对正义原则的选择,第二个阶段是论证由所选择的正义原则所支配的“组织有序的社会”是否能够建立起来。

”这里就就要求有这样一种动机设定:人们一旦知道是某些原则是正义的,那么就能形成充足的义务动机。

而在第一个阶段选择正义原则时,罗尔斯认为,我们应该把天赋与才情看作是共同资产2(78-79),要求我们利用自己的天赋为所有人服务。

这显然要否定“自我所有权”,而显然就要求人们有充足的利他心,否则我们不可能培养出相应的正义感,从而自愿地履行高要求的道德义务。

由于上述三重人性观实际上都体现于罗尔斯的理论建构中,由此使得罗尔斯的整个体系中充斥着各种含糊与张力。

比如,柯恩对差别原则最重要的批判就是认为差别原则背后蕴含着不一致的动机预设。

不过,这里的重点是试图分析,这三重不同的人性设定是缘于什么共存的。

由此,本文的一个目的在于希望理解罗尔斯的“公平正义”时能够注意其背后的动机设定,考虑不同的人性设定对于正义原则会有何种潜在的影响。

二诊断:三重动机设定并存的缘由无疑,上述的分析如果正确,那么就存在一个很令人困惑的现象:罗尔斯几乎整个学术生涯都奉献给了其正义理论,他为什么无法发现其理论有多重动机设定呢?这里试图解释这个现象,对罗尔斯忽略动机设定的可能性提出几个看法。

第一个看法是这种忽略缘于罗尔斯在道德预设上的两个混淆。

公平正义中最重要的一个设定是原初状态中的无知之幕。

按照罗尔斯的说法,无知之幕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我们从各自特殊的立场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原则,保证在正义原则的选择上,人们不会因为社会偶然性与自然偶然性得益或受损。

因为“各方不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讨价还价基础。

没有人知道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他的天赋,因此没有人能够修改原则以特别适合他们自己的利益”2(108)。

换言之,无知之幕是保证在选择原则时做到不偏不倚,而这种“不偏不倚性”是极具直观合理性的道德要求。

然而,罗尔斯在表述时,不经意地把“原则的选择(choice of principles)”(即选择原则的方式)混淆为“被选择的原则(principles choosen)”(即指原则的内容本身)。

“在选择原则时任何人都不应当因天赋或社会背景的关系而得益或受损看来就是合理和能够普遍接受的条件了。

而不允许把原则剪裁得适合于个人的特殊情形看来也是能得到广泛同意的。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保证被采用的原则不受到特殊的爱好、志趣及个人善观念的影响。

”[1]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句话明显说的是“原则的选择方式”,而第三句话则是“被采用(也就是被选择)的原则本身了。

一般而言,原则的选择方式不能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偏不倚的要求,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然而,被选择的原则本身也不能受到自然与社会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强的实质性要求,实际上否定了自我所有权(因为天赋、长相等都是偶然性的),因此是极有争议的。

这两者要被人们接受,显然要求极为不同的人性基础,但因为有这种混淆,所以罗尔斯就不会特别注意到动机设定的问题。

与此混淆相对应的另一个混淆,同样使得罗尔斯不大会去关注动机设定问题。

这就是罗尔斯对“反应得(anti-desert)理论”理解上的混淆。

无知之幕预设的“反应得(anti-desert)”理论实际上有“不应得(un-desert)”与“非应得(non-desert)”两种理解,由此带来的后果很不一样。

“非应得”理解认为,在(根据其他的道德理由)确立制度之前,我们每个人并没有道德或非道德的应得(moral or non-moral desert),可以用它作为分配权利与义务的根据。

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正义分配与人们的应得是不相关的。

“不应得”理解下的“反应得”理论仍然是一种应得理论,只是与以前的“应得正义观”相反,认为我们从各种自然偶然性与社会偶然性的所获是我们不应得的,需要大家平分,实际上就是接受运气平等主义。

非常明显,“反应得”的两种理解实际上要被人们接受,其背后的动机要求也是很不一样的,但罗尔斯并没有明确区分两种理解,由此就不会注意到两者背后的不同动机。

[2]第二个看法则是这种忽略与罗尔斯证成方法上的混淆相关。

按道理来说,上面的混淆本来可以在罗尔斯的证成方法那里遇阻,因为罗尔斯采用的是融贯论,要纳入的预设应该是最广为人接受的、最弱的前提,也是争议最少的前提。

然而,运气平等主义实际上蕴含自我所有权的否定[3],而自我所有权的否定显然是很有争议的。

甚至柯恩都承认,自我所有权的预设是极强的,至少不比平等理论的预设差。

4由此运气平等主义的预设应该难以通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