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不同角度)

1、创造者、继承者: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哪些?

1、基本立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出发点):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物质决定意识、矛盾运动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

3、基本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群众路线)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表现:

·坚持世界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全面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

·自觉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

表现: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3、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最鲜明的特征),它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关键: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四、实践的观点: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在世间最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实践的存在方式。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六、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在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七、世界统一于物质

1、意识统一于物质。

2、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表现: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世界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八、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联系:

(1)概念: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特点:

(1)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多样性:

·直接与间接

·内部与外部

·本质与非本质

·必然与偶然

(4)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类活动具有值此或制约作用。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并非无能为力。

·改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5)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发展;

(1)概念: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3)基本环节:

·原因与结果(引起与被引起)

·现象与本质(外在联系与内在联系)

·内容与形式(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

·必然性和偶然性(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

·现实性与可能性(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九、矛盾: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属性和趋势。

(1)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史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3、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4、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种矛盾的不同方面都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5、普遍性与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