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最新修改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bd95d443323968001c9235.png)
组织液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精选课件
8
注意:
• 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膀胱腔、生殖腔与 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
• 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这 些液体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精选课件
9
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
精选课件
20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肾脏排出
Na2CO3 + HCO3——→2NaHCO3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共同调节 下, 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的作用。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6.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精选课件
29
7.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精选课件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都属于细胞 外液,共同 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 的化学成分 相同。组织 液和淋巴的 化学成分最
相近 11
思考与讨论(P3):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ch)ppt
![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ch)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ab4ee6192e45361166f554.png)
过 肾、皮肤和、消肺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第二关
• 1.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 液体是: C
• A 血液 • B 血清 • C 淋巴 • D 原尿
• 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C
• B 牛奶喝进胃中
• C 注射胰岛素
•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 5内环境中不含
()
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酶、甘油、维生素
C 麦芽糖、淀粉、乳糖
D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
• 6.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 A 供给全面营养
C
• B 供能
•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
造成局部
• A 血浆量增加
B
• B 组织液增加
• C 组织液减少
• D 淋巴减少
• 4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 织水肿,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2.细胞外液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稳定,与HCO3- ,HPO42等离子有关。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 ℃左右。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酸碱度pH ( 7.35~7.45 ) 2.渗透压(约770KPa ) 3.温度( 37. 0℃左右 )
概念的辨析
1、血液、血浆和血清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 (3)血清是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部分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其主要成
第二关
• 1.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 液体是: C
• A 血液 • B 血清 • C 淋巴 • D 原尿
• 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C
• B 牛奶喝进胃中
• C 注射胰岛素
•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 5内环境中不含
()
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 酶、甘油、维生素
C 麦芽糖、淀粉、乳糖
D 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
• 6.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 A 供给全面营养
C
• B 供能
• C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
造成局部
• A 血浆量增加
B
• B 组织液增加
• C 组织液减少
• D 淋巴减少
• 4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 织水肿,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2.细胞外液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稳定,与HCO3- ,HPO42等离子有关。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 ℃左右。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酸碱度pH ( 7.35~7.45 ) 2.渗透压(约770KPa ) 3.温度( 37. 0℃左右 )
概念的辨析
1、血液、血浆和血清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 (3)血清是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部分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其主要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 (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651b12cfc789eb172dc89b.png)
A.O2、C02、血红蛋白、H+ B.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巩固练习
6、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B 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缓冲物质: H2CO3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血浆是怎样维持PH相对稳定的?(7.35—7.45)
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
Na2HPO4 NaH2PO4
血浆中 缓冲物质
消
化
碳酸钠 H2CO3
系
统
碳酸钠
NaHCO3
组织液
细胞
泌尿系统 排出
呼吸系统 排出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等。
(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
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
均不可看做内环境,因而其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是内环境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分析下列3幅图中细胞内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 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观察血液的组成
血浆
白细胞
红细胞
血
巩固练习
6、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B 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缓冲物质: H2CO3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血浆是怎样维持PH相对稳定的?(7.35—7.45)
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
Na2HPO4 NaH2PO4
血浆中 缓冲物质
消
化
碳酸钠 H2CO3
系
统
碳酸钠
NaHCO3
组织液
细胞
泌尿系统 排出
呼吸系统 排出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等。
(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
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
均不可看做内环境,因而其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是内环境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分析下列3幅图中细胞内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 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观察血液的组成
血浆
白细胞
红细胞
血
高中生物 第一章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78c0974a21614791611281d.png)
2、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是内 环境的成分吗?呼吸酶呢?胰岛素呢?尿素呢?载体呢? 葡萄糖呢?CO2呢?
分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 (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O 2 ( 2)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包括 OC 2气体等) ( 3)细胞产生的激素、抗体等(不包括细胞自产自用的) ( 4)寄生在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的细菌、病毒等
项目 生存环境 物质交换的过程
原生动物、
直接从水中获得所需要
简单多细 水环境中 的养料和氧气,并把代
胞动物
谢的废物直接排到水中
多细胞生 物
细胞外液
(血浆、 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 淋巴、组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织液等)
二、内环境的概念
1、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称为体液
2、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 3、存在于组织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
3 、葡 萄糖 从血 浆进 入组 织液 经过 了几 层细 胞膜 ?
4 、O2 从血 浆进 入组 织细 胞的 线粒 体中 要经 过几 层磷 脂 分子 ?
(2 层)(1 0层) 5 、引 起组 织水 肿( 组织 液增 多) 的几 种原 因?
( 1)毛 细血 管的 通透 性增 加 ( 2)血 浆蛋 白减 少 ( 3)毛 细淋 巴管 堵塞
血浆成分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A.稳态只要各个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就可以 维持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 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 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 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6f81ac6137ee06eff918ce.png)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 ——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物 ——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 体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
(存在于细胞内,占2/3)
液
血浆
细胞外液 ——————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占1/3) 淋巴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 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
2.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调节障碍,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细胞代谢 (1)物质 血糖和含氧量正常范围内——保证供能 (2)条件 温度、pH都在适易范围内——酶正常催化 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
1. 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血浆渗透=770 kpa
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来源:与无机盐、蛋白质有关。主要是cl-和Na+
2.酸碱度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 7.45之间;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与含有的HPO4—和HCO3 —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一般维持在37℃)
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3.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
水 :90﹪ 无机盐: 约1% 蛋白质: 约7%-9%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 气体、激渗透压和酸碱度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 ——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物 ——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 体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
(存在于细胞内,占2/3)
液
血浆
细胞外液 ——————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占1/3) 淋巴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 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
2.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调节障碍,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细胞代谢 (1)物质 血糖和含氧量正常范围内——保证供能 (2)条件 温度、pH都在适易范围内——酶正常催化 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
1. 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血浆渗透=770 kpa
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来源:与无机盐、蛋白质有关。主要是cl-和Na+
2.酸碱度 血液酸碱度的调节,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 7.45之间;
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与含有的HPO4—和HCO3 —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一般维持在37℃)
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3.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
水 :90﹪ 无机盐: 约1% 蛋白质: 约7%-9%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 气体、激渗透压和酸碱度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df8b286852458fb770b56f1.png)
的化学成 分相同
三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渗透压
•
酸碱度
•
温度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 Na+、Cl- ),蛋白质的含量有 关
组织液
淋巴循环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
3、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 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 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 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 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 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 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 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 失水。
2、酸碱度
血液pH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7.35-7.45之间? 血液中含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 每对缓冲对 = 一种弱酸 + 相应的强碱盐 如:H2CO3 /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毛细血管壁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
淋巴循环 (左右锁骨下静脉)
P3思考与讨论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 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 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 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16张)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16张)](https://img.taocdn.com/s3/m/ca2e3de0bceb19e8b9f6ba5b.png)
(4)营养物质:脂质、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细胞分泌的功能性物质: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6)细胞代谢的废物:除CO2外,还有含氮废物,如氨、尿素等。
-7-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8-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二三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渗透压 (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 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2)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K+在维持细胞内 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2.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波动。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酶的活性来影响代谢。
-11-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物质 类别 O2
CO2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最少穿膜层数
肺泡→肺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毛细 呼吸系统 血管→组织液→组 循环系统 织细胞
与 O2 的转移途径相 循环系统
反
呼吸系统
(通过肺泡细胞)2 层+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 层+(进出红细胞)2 层 +(进组织细胞)1 层=9 层(若被利用,则再加上 进线粒体 2 层,共 11 层);若 CO2 运输不经红 细胞,则相应减少 2 层膜
-7-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8-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二三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渗透压 (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 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2)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K+在维持细胞内 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2.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波动。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酶的活性来影响代谢。
-11-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物质 类别 O2
CO2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最少穿膜层数
肺泡→肺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毛细 呼吸系统 血管→组织液→组 循环系统 织细胞
与 O2 的转移途径相 循环系统
反
呼吸系统
(通过肺泡细胞)2 层+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 层+(进出红细胞)2 层 +(进组织细胞)1 层=9 层(若被利用,则再加上 进线粒体 2 层,共 11 层);若 CO2 运输不经红 细胞,则相应减少 2 层膜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6张)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90632c285ef7ba0d4b733bbd.png)
3. 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 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 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 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 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 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 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图 1-2 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 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 分。
思考与讨论1
1.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 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 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 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的化学成分
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等)
血浆
代谢废物(尿素等)
气
体(O2、CO2等)
调节物质(胰岛素等)
注意: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并非完全相同,血 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多,而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 的含量较少。
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如何区分内环境成分呢?
化学成分
血浆中含 较多的蛋 白质,而 组织液和 淋巴中蛋 白质含量 很少
相同点
都属于细 胞外液, 共同构成 人体内环 境,基本 的化学成 分相同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细胞外液=内环境
动脉端毛细血管壁
血浆
静脉端毛细血管壁
淋巴
直接回流
组织液
毛
单细
向淋
渗 透
巴 管 壁
项目
生存环境
单细胞生物 水环境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21ead769dc5022abea0047.png)
3、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下列哪项正确:
A 血浆 组织液
B 血浆 淋巴
淋巴
组织液
C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D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内环境)
淋巴(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成分 :与海水类似的盐溶液,水、蛋白质、无机盐等。
渗透压(溶质颗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
理化
引力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酸碱度(PH,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温度
功能:物质交换的媒介
定义:成分、理化性质,动态平衡。
稳态
参与的四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返回
淋 巴 循 环 系 统
返回
呼 吸 系 统
返回
呼吸 系统
呼吸系统
气体交换
返回
泌 尿 系 统
返回
返回
泌尿系统
返回
课堂反馈:
1、体液包括细__胞__内___液和_细_胞__外____液;其中的_细_胞__外__液_就是内 环境。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
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一般由6个分系统组成 : 载人航天器环境 控制系统、载人航天器气体贮存系统、航天员供水和水处理系统、 航天食品、航天员废物处理系统和航天服。苏联东方1号飞船的生 命保障系统较简单,它利用碱土金属的超氧化物吸收舱内和人体排 出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供航天员呼吸用。调温装置和空间 辐射散热器组成温控系统。舱内湿度靠控制去湿装置的气体流量来 调节。航天食品是铝管包装的膏糊状食物,用手挤压进食。 加加 林穿的航天服是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加压和通风功能的舱内服装。 美国阿波罗号飞船有3套复杂的生命保障系统,分别装在服务舱、 指挥舱和登月舱内。舱内主氧源是超临界压力低温贮存的液态氧, 水来自氢氧燃料电池的副产品。航天食品是袋装的各种脱水食物, 加水后食用,味道接近地面膳食。睡觉使用睡袋。人体排出的废物 经收集后贮存。登月服是具有液冷降温结构的舱外用航天服,服装 背包内装有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和通信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16c347bcd126fff7050bfb.png)
Na2CO3 + H2CO3 2NaHCO3
过多的由肾脏排出
3、温度(37℃左右)
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 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参与体 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 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呼吸系统等。
巩固与练习
检测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C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
血液中含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 每对缓冲物质 = 一种弱酸 + 相应的强碱盐 如:H2CO3 /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C3H6O3+NaHCO3 C3H5O3Na+H2CO3 由呼吸系统将CO2排出 H2O+CO2
食物中的碳酸钠进入血液时血浆pH的调节:
血浆的主要成分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 量很少。
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板块四: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织液、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
物质
检测2:内环境中不含( A )
A.血红蛋白 C.葡萄糖
B.无机盐离子 D.二氧化碳
检测3: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主要方面
不包括( D )
A.pH C.渗透压
B.温度 D.骨密度
检测4: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
过多的由肾脏排出
3、温度(37℃左右)
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 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参与体 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 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呼吸系统等。
巩固与练习
检测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C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
血液中含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 每对缓冲物质 = 一种弱酸 + 相应的强碱盐 如:H2CO3 /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C3H6O3+NaHCO3 C3H5O3Na+H2CO3 由呼吸系统将CO2排出 H2O+CO2
食物中的碳酸钠进入血液时血浆pH的调节:
血浆的主要成分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 量很少。
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板块四: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织液、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
物质
检测2:内环境中不含( A )
A.血红蛋白 C.葡萄糖
B.无机盐离子 D.二氧化碳
检测3: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主要方面
不包括( D )
A.pH C.渗透压
B.温度 D.骨密度
检测4: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可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 中,人体的组织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人 体的组织细胞直接处于外界环境中就会死 亡,这是为什么?
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差别
1.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 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 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 持血浆渗透压。
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是: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境中;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
属于内环境
内环境比外界环境更为稳定 内环境=细胞外液
体液—— 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 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内 细胞外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练一练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 B 尿素 D 二氧化碳 (D ) B 血浆、消化道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第1章
人体的内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无论是在 冰天雪地还是 在炼钢炉前体 温都是37℃左 右这是为什么
大量出汗或 严重腹泻时, 需要及时补充 含盐的水,这 又是为什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外界环境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 内环境相 对稳定 剧烈变化
7﹑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 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 名称② ___ ___ ___ 组织细胞 ;④表示为组织间隙的 组织液 __________;①表示在毛细血管 血浆 内的___________;③表示在淋巴 淋巴液 管内的________。(2)以上① 细胞外 ﹑ ③ ﹑ ④合称_______液,它构 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 故称____________。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草履虫
养料、氧气 代谢废物 外界水环境
(1)细胞名称? (2)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3)细胞与它所生活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探讨
(1)细胞名称?
血细胞
(2)生活在什么 样的环境中? 养料、氧气 血浆 代谢废物 (3)细胞与它所 生活环境之间 有何关系?
问题探讨
人体散热
汗液蒸发、皮肤内毛 细血管辐射散热、及 呼吸、排尿、排便等
动态平衡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
皮肤分泌汗液
泌尿系统形成并排出尿液(主要途径)
呼吸系统的呼气
尿素主要通过尿液及汗液分泌排出体外 CO2通过呼气运动排出体外。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 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体 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 四个: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 。 3.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 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 血浆是 血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 织 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组织液 是存在 于组织 细胞间 隙的液 体,又 叫细胞 间隙液
组织液是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淋巴液 又称淋 巴,是 指在淋 巴管内 流动的 液体。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直接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 境 (1)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问题?
(1)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血浆和组织液
C)
2、内环境中不含 A 血红蛋白 C 葡萄糖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A
)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 ) A.细胞内液 C.血浆 B.细胞外液 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 要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D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C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3.体液间的相互转化
?
通过 锁骨下静脉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 生活环境是 淋巴和血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4.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注意: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 生物无内环境。 ②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 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 ③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 是细胞外液。
渗透压
为主
蛋白质等大分子
很小但很重要 不易透过细胞膜
及毛细血管壁等
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差别
2.细胞外液的稳定性
(1)相对稳定的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相对稳定的酸碱度
血浆pH7.35-7.45 与含有HCO3-和HPO42-有关
(3)相对稳定的温度
37℃左右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 1.体液: 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的组成:
注意:脑脊液也属于细胞外液
思考?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那么血浆、组织液、淋巴分别是什
么细胞的生活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血液)
血 液 包 括 血 浆 和 血 细 胞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淋巴和组织液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 中 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 生活的环境。
相同点:都属于细胞外液,基本化学
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5. 如血浆中的葡萄糖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分解 葡萄糖 主动运输 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经血液循环 全身各处 葡萄糖
体外 呼吸运动 肺 经血液循环 细胞外液
氧化分解
CO2
组织细胞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食物中的Na+和Cl不经消化
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思考?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医生给别人输液时 为什么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0.9%,组织细胞会吸水 溶液的质量分数高于0.9%,组织细胞会失水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 NaCl溶液,它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可刚好阻止水渗透的压强为渗透压 溶液浓度越高(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 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小分子及离子
主动运输
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 消化分解 葡萄糖、氨基酸 主动运输
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经血液循环 组织液和淋巴
2.细胞代谢产生CO2 碳酸酐酶 CO2+H2O H2CO3 H+ + HCO3-。 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 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体温调节机制 人体产热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 分解释放能量 主要是肝脏、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