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周周清物理试题(无答案) (1)

合集下载

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物理(理侧)试题(无答案)

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物理(理侧)试题(无答案)

新干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理侧)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到7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8到10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1.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B.增大光的强度C.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D.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2、在突发流行性疾病期间,许多公共场合都使用一种非接触式的仪器快速测量体温,该仪器使用的传感器是()A.压力传感器B.红外线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D.生物传感器3.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4.如图所示,P物体与一个连着弹簧的Q物体正碰,碰后P物体静止,Q物体以P物体碰前速度v离开,已知P与Q质量相等,弹簧质量不计,那么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P与Q具有相同速度B.P的速度恰好为零C.Q刚开始运动D.Q的速度等于v5、质量为50kg的同学从某高度跳下,以5m/s的竖直速度着地.如果该同学着地时歪曲双腿,经1s速度刚好减为零.则地面对该同学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250N B.500N C.750N D.1000N6.质量M=100 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船首站着质量m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着质量m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首指向左方,若甲、乙两游泳者同时在同一水平线上甲朝左、乙朝右以3 m/s的速率跃入水中,则()A.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1 m/sB.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0.6 m/sC.小船向右运动,速率大于1 m/sD.小船仍静止7、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地面,一端与质量为3kg的B固定在一起,质量为1kg 的物体A放在B上.现在A和B正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当A、B分离后,A上升0.2m到达最高点,此时B速度方向向下,弹簧为原长.则从A、B分离起至A到达最高点的这一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B的冲量大小为(g取10m/s2)()A.8N s B.1.2N s C.4N s D.6N s8、生活中离不开物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饭锅是利用力传感器原理B.光控路灯是利用光敏电阻传感器C.变压器是利用了互感现象原理D.电磁炉是利用交流电的涡流现象原理9.图示是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示意图,用一定强度的某频率的可见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A.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a端,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一直增大C.若改用紫外线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也一定有电流通过D.若将电源反接,光电管中可能仍有电流通过10.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5 kg·m/s,B 球的动量是7 kg·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动量的可能值为:()A.p A′=6 kg·m/s p B′=6 kg·m/sB.p A′=3 kg·m/s p B′=9kg·m/sC.p A′=-2 kg·m/s p B′=14 kg·m/sD.p A′=-5 kg·m/s p B′=17kg·m/s二、填空题(4+4+4+4共16分)11.某真空光电管的阴极金属的逸出功是2.5eV,某种单色光的能量恰好等于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这种单色光的频率为,hz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已知h=6.63×10-34JS)如果在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间加30 V的加速电压,用这种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为ev.12.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实验图线可得该金属逸出功为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_______。

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1)

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1)

玉山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黄伟波审题人:王善兴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0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100次的交变电流,它的周期和频率分别是:( )A.0.01s和100HzB.0.01s和50HzC.0.02s和50HzD.0.02s和100Hz2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匀速转动时,产生的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出现在()A.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B.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C.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D.线圈平面与中性面成300角时3. 如图所示,在长载流直导线近旁固定有两平行光滑导轨A、B,导轨与直导线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在导轨上有两可自由滑动的导体ab和cd。

当载流导体中的电流逐渐增强时,导体ab和cd的运动情况是:()A. 一起向左运动。

B. 一起向右运动。

C. ab和cd相向运动,相互靠近。

D. ab和cd相背运动,相互远离。

4.竖直平面内有一金属环,半径为a,总电阻为R(指拉直时,两端的电阻),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环平面,与环的最高点A通过铰链连接的长度为2a,电阻为R/2的导体棒AB由水平位置紧贴环面摆下,如图所示,当摆到竖直位置时,B点的线速度为v,则这时AB两端的电压大小为(a)()A.Bav/3B.Bav/6C.2Bav/3D.Bav5.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放置六根通电导线,通以相等的电流,方向如图。

则在a、b、c、d四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区域中,磁感线指向纸外且磁通量最大的区域是:()A.仅在a区B.仅在b区C.仅在c区D.仅在d区a b cd移动时,能使线圈O 点转7. 如图所示,当变压器原线圈两端交流电压为1U 时,负载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为P ,若要使负载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P 41,则可:( ) A. 只将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减为121U B. 只将原线圈的匝数减为121n C. 只将副线圈的匝数减为221n D. 只将原线圈的匝数增为12n 。

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

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

泉港一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8分。

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

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磁感应现象是洛伦兹最先发现的B.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楞次最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法拉第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2.如右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均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时,理想电压表和读数分别U1和U2;理想电流表,、和读数分别为I1、I2和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I1变小、I2变小B.U2变小、I3变小C.I1变大、I2变大D.U2不变、I3不变3.如图甲所示,导线框abcd的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导体棒PQ与ab、cd垂直且接触良好。

垂直框架面的磁场的方向向上,且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导体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棒始终静止,在0~tA.导体棒中电流一直增大B.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一直增大C.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一直增大D.导体棒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在磁场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刚性金属框,ab边的质量为m,电阻为R,其他三边的质量和电阻均不计,cd边上装有固定的水平轴,将金属框自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第一次转到竖直位置时,ab边的速度为v,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ab 边的电流方向为a →bB .ab 边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v = 2gLC .a 、b 两点间的电压逐渐变大D .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L -12mv 2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B .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照射光的频率不变,减弱光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 .原子序数越大,则该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6.如图所示,一个下面装有轮子的贮气瓶停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瓶的底端与竖直墙壁接触.现打开右端阀门,气体向外喷出,设喷口的面积为S ,气体的密度为ρ,气体向外喷出的速度为v ,则气体刚喷出时贮气瓶底端对竖直墙壁的作用力大小是( ) A .ρvS B .ρv 2S C .12ρv 2S D .ρv 2S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 ~3.11 eV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都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C .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D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 的可见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与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只由介质决定的B .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全反射C .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时,不会发生衍射现象D .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图样9.如图,甲为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在t =0.1 s 时刻的波形。

江西省樟树市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周练试题3一部6班1708090254

江西省樟树市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周练试题3一部6班1708090254

江西省樟树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周练试题(3)(一部)(6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7题为单选题,8-10题为多选题)1.机械能在碰撞过程中有损失,实验中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着地,这是为了( )A.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B.使动量的变化变得更小C.延长与地面的冲击时间,从而减小地面对人的冲力D.增大人对地的压力,起到安全作用2.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不论其原有速度如何,当两者在同一直线上发生正碰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①碰后速度的比值是一定的②碰后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③碰撞前后两个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比值是一定的④碰撞过程中,两个物体受到的冲量的比值是一定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如图所示),用手抓住小车将弹簧压缩并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C.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总动量向左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4.一轻质弹簧,上端悬挂于天花板,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平板,处于平衡状态.一质量为m的均匀环套在弹簧外,与平板的距离为h,如图所示.让环自由下落,撞击平板.已知碰后环与板以相同的速度向下运动.则()A.若碰撞时间极短,则碰撞过程中环与板的总动量守恒B.若碰撞时间极短,则碰撞过程中环与板的总机械能守恒C.环撞击板后,板的新的平衡位置与h的大小有关D.在碰后板和环一起下落的过程中,环与板的总机械能守恒5.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持有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大小均相同.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静止,d1<d2B.木块静止,d1>d2C.木块向右运动,d1<d2D.木块向左运动,d1=d26.A、B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已知A、B两球质量分别为2m和m.当用板挡住A球而只释放B球时,B球被弹出落于距桌面水平距离为s的水平地面上,如图,问当用同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A左边的挡板,将A、B同时释放,B球的落地点距桌面距离为()A. B.s C.s D.s7.光滑水平面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在前),已知碰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 A=12kgm/s、p B=8kgm/s,碰后它们动量的变化分别为△p A、△p B.下列数值不可能正确的是()A.△p A=﹣2kgm/s、△p B=2kgm/sB.△p A=﹣3kgm/s、△p B=3kgm/sC.△p A=﹣4kgm/s、△p B=4kgm/sD.△p A=﹣5kgm/s、△p B=5kgm/s8.如图所示为a、b两小球沿光滑水平面相向运动的v﹣t图.已知当两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受到相互排斥的恒力作用,当间距大于L时,相互间作用力为零.由图可知()A.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B.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C.t1时刻两球间距最小D.t3时刻两球间距为L9.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B获得水平向右、大小为3m/s的瞬时速度,从此刻开始计时,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提供的信息可得()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B.从t3到t4时间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1:2D.在t2时刻弹簧压缩到最短10.下面关于碰撞的理解正确的是( )A.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B.在碰撞现象中,一般内力都远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C.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也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D.微观粒子的碰撞由于不发生直接接触,所以不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不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一)部下学期物理周练(3)答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二.计算题(本题3小题,11题14分,12题12分,13题14分。

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2016—2017学年第⼀学期⾼⼆年级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17.1第⼀部分选择题(共46分)⼀.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量的是A .电场强度B .电势C .电势差D .电势能2.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时,它们间的静电⼒⼤⼩为F ;如果保持它们的电荷量不变,⽽将距离增⼤为2r ,则静电⼒⼤⼩将变为 A .2FB .FC .4FD .2F 3. 下列⽤电器中,主要利⽤电流的热效应⼯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抽油烟机D .电热⽔器4. 如图1所⽰,通以恒定电流I的导线MN 在纸⾯内从a 位置绕其⼀端M 转⾄b 位置时,通电导线所受安培⼒的⼤⼩变化情况是A .变⼩B .不变C .变⼤D .不能确定5. 关于导体的电阻的表达式IU R =和S LR ρ=,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与通过的电流成反⽐ B .⾦属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积和材料有关a × ×× × ×图1C .⼀般情况下,⾦属导体的电阻随⼯作环境温度的变化⽽变化D .对于给定的⼀段⾦属导体来说,在恒温下IU⽐值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 或I 的变化⽽变化 6.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磁感应强度定义式ILFB =可知,磁感应强度B 与F 成正⽐,与IL 成反⽐ B .⼀⼩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零的地⽅,它所受到的磁场⼒⼀定为零 C .⼀⼩段通电直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作⽤,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定为零 D .磁场中某处磁感应强度的⽅向,与通电导线在该处所受磁场⼒的⽅向相同 7. 如图2所⽰,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物理科试卷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物理科试卷参考答案

PA PB P
(1 分)
对 A 缸内气体,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0.9P0 V0 P (V0 V )
T1
T2
(2 分)
对 B 缸内气体,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P0 1.1V0 P (1.1V0 V )
T1
T1
(2 分)
联立解得: V 0.1V0 , P 1.1P0
(1 分)
(2)滑块最终没有离开小车,滑块和小车具有共同的末速度,设为 u,滑块与小车组成
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mBvB=(mB+M)u
(1 分)
若小车 PQ 之间的距离 L 足够大,则滑块还没与弹簧接触就已经与小车相对静止,
设滑块恰好滑到 Q 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μmBgL1=
12mBvB2 -
1 2(mB+M)
PE P0
(1 分)
对 A 缸内气体,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得: 0.9P0 V0 P0 V0 (2 分)
T1
TE
T1 297K
解得:TE 330K
(1 分)
(2)设 A 缸内气体温度到达 T2 399. 3K 时,活塞向右移动的体积为 V ,且未到达 F

根据活塞平衡方程可得:
(2 分)
当 n=0 时,该波的波速最大, vm 60m / s
(2 分)
(2)波从波源传至(12m,0)点所用时间 t1

x v

12m 12m /
s
1s (1
分)
再经过 t2

t
t1

0.05s
,即再经过
1T 4
,Q
位于波峰位置(1

高二物理周周清(一)

高二物理周周清(一)

高二物理周周练(一)(说明:考试时间共50分钟,所有同学请只做1-19题)一、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

1-13题为单选题,14-18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台发电机用0.5 A 的电流向外输电,在1 min 内将180 J 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则发电机的电动势为( )A .6 VB .360 VC .120 VD .12 V7、一台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2Ω,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5A ,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220V ,那么电流在5min 内做的功和产生的热量分别为( )A 、3.3×105J ,1.5×104JB 、1.5×104J ,3.3×105JC 、3.3×105J ,3.3×105JD 、1.5×104J ,1.5×104J8、两根材料相同的导线,质量之比为2∶1,长度之比为1∶2,加上相同的电压后,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A .8∶1B .4∶1C .1∶1D .1∶49、加在某台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则电动机线圈上消耗的热功率为( )A .PB .r U 2C .22U r PD .22Ur P P 10、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和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量之比为( )A.1:4B.1:8C.1:16D.16:1 11、如图所示,当ab 两端接入100 V 电压时,cd 两端电压为20 V ;当cd 两端接入100 V 电压时,ab 两端电压为50 V ,则R 1 :R 2 :R 3是( )A .4 :2 :1B .2 :1 :1C .3 :2 :1D .以上都不对12、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 甲∶R 乙为( )A .1∶1B .1∶2C .2∶1D .1∶413、如图所示,R 1=10 Ω,R 2=R 3=20 Ω,下列关于R 1、R 2、R 3消耗的电功率P 1、P 2、P 3 以及R 1、R 2两端电压U 1、U 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U 1=U 2 ,P 1=P 2=P 3B .U 1>U 2 ,P 1∶P 2∶P 3=1∶2∶2C .U 1=U 2 ,P 1∶P 2∶P 3=2∶1∶1D .U 1<U 2 ,P 1<P 2=P 314、关于电动势和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势E 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跟外电路无关B .电动势E 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都是伏特,故三者本质上一样C .电动势不是电压,但它数值上等于将1 C 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运送到正极电场力做功的大小D .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15、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5 V 的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B .加11 V 的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 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16、对计算任何用电器的电功率都适用的公式是( )A.R U P 2= B. R I P 2= C. UI P = D. t W P = 17、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为分压器用的电路,A、B 为分压器的滑片放在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哪些正确( )A.空载时输出电压为U AB =U CD /2B.当接上负载R 时,输出电压UAB>UCD/2C.负载R 越大,UAB 越接近UCD/2D.负载R 越小,UAB 越接近UCD/218、一平行板电容器C ,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办法是( )A .增大R 1B .增大R 2C .增大R 3D .减小R 2二、实验题(10分)19、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 2 W ”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 -U 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择:A .电压表(0~5 V ,内阻10 k Ω)B .电压表(0~15 V ,内阻20 k Ω)C .电流表(0~3 A ,内阻1 Ω)D .电流表(0~0.6 A ,内阻0.4 Ω)E .滑动变阻器(10 Ω,2 A)F .滑动变阻器(500 Ω,1 A)G .学生电源(直流6 V)、开关、导线若干(1)实验时,选用图4中甲而不选用图乙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3)把图5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实物电路图.三、计算题20、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 ,满偏电流I g =500 mA ,内阻R g =200 Ω,用它改装成有1 A 和10 A 两种量程的电流表,求R1、R 2的阻值各为多大?21、一台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110V,电枢的电阻R=0.5Ω,当它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I=20A,若电动机正常运转时间t=1分钟。

—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1)

—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1)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1至9为单选.每题3分,10. 11.12为多选,每题4分,共39分) 1.下图中,线圈都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不能产生交变电流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四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种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B .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的高度C .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D .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3.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线圈的面积为 0.05m 2,共100匝,在磁感应强度为π1T 的匀强磁场中,以π10rad/s 的角速度匀速转动,电阻R 1和R 2的阻值均为50Ω,线圈的内阻忽略不计,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则( )A .线圈中的电动势为e =50sin10πt VB .电压表的示数为250VC .电流表的示数为2AD .R 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50 W4.一个摆长约1 m 的单摆,在下列的四个随时间变化的驱动力作用下振动,要使单摆振动的振幅尽可能大,应选用的驱动力是( )5.如图P 1、P 2是两个频率相同、同相振动的波源,产生两列波,O 点是P 1、P 2连 线的中点,A 、B 、C 、D 是距O 点均为半个波长的四个点,有关A 、B 、C 、D 四点 的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两点是振动减弱点,C 、D 两点是振动加强点 B .A 、B 两点是振动加强点,C 、D 两点是振动减弱点 C .A 、B 、C 、D 四点均为振动减弱点 D .A 、B 、C 、D 四点均为振动加强点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

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 与质点B 相距1m ,A 点速度沿y 轴正方向;t=0.02s 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由此可知( ) 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B.此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C.从t=0时起,经过0.04s ,质点A 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D.在t=0.04s 时,质点B 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 轴负方向7、如图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 ,产生两列分别沿x 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16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16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8单选每题3分,9—12多选每题4分,多选0分,选不全2分,共40分)1. 下列电子元件中,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是()A.电容器B. 光控开关C.镇流器D.滑动变阻器2. 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A.频率B.波长C.波速 D.振幅3.简谐运动的物体,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图是下面所给四个图象中的哪一个()4. 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由此可判定:( )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③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④入射角小于临界角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 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

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时刻质点O正处在平衡位置B.M、P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向O点处移动D.从该时刻起,经过1/4个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6.表1表示某受迫振动的振幅随驱动力频率变化的关系,若该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固,则( )表A.f固固C.50 Hz<f固<60 Hz D.以上选项都不对7. 一只钟从甲地拿到乙地,它的钟摆摆动加快了,则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及调整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g甲>g乙,将摆长适当增长B.g甲>g乙,将摆长适当缩短C. g甲<g乙,将摆长适当缩短D. g甲<g乙,将摆长适当增长8、介质中坐标原点O处的波源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传到L 处,波形如图1所示.下列能描述x0处质点振动的图象是()9. 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发生迁移D.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10. 一列波正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振幅为A,波速为v.某时刻波形如右图所示,经过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波前进了5 λ/4B.质点P完成了5/4次全振动C.质点P此时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D.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5A11、某介质的折射率为;,一束光由该介质射向空气,如下光路图中正确的是:()12. 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的主要部件是PTC元件,PTC元件是由酞酸钡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5所示,由于这种特性,PTC元件具有发热、控温两重功能,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后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B.通电后其功率先减小后增大C.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到t2的某一值不变D.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或t2不变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一般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由于它对光照较敏感,所以可以做______________传感器.14、如图所示,有一底面直径和高都是d的空圆筒.当眼放在A点时恰能看到筒底B点,若在圆筒内倒满某种液体,在A点沿原方向看去,恰能看到圆心C,则液体的折射率是15.某同学用时间传感器代替秒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的设计如图实甲所示;长为L的摆线一端固定在铁夹台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在摆线上紧邻小球处套有一小段轻细挡光管,当单摆摆动到平衡位置时,挡光管就能挡住从光源A正对光敏电阻R1发出的细光束,信号处理系统就能形成一个电压信号,如图乙所示,R2为定值电阻.(1)某同学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正确的读数是mm(2)R1两端的电压U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用此装置测得单摆的周期为. (3)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的是(填“高电压信号”或“低电压信号”).(4)摆球应采用直径较小,密度尽可能____的球,摆线长度要在1米以上,用细而不易伸长的尼龙线.(5)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应_(6)要在摆球通过____位置时开始计时,摆线每经过此位置_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三、计算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 (8分)湖面上停着A.B两条小船,它们相距20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AB连线的方向传播,每条小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

2016-2017学年度高二物理期末试题(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二物理期末试题(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物理(理科)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2017温馨提示: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附加题和答题卡。

基础题全卷总分值100分,附加题10分,合计110分。

2.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第Ⅱ卷所有题的正确答案按要求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试题对应题号上,写在其他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1.有关电场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到电场力 B .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到磁场力 C .电流在磁场中一定受到磁场力D .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判定 2.以下有关磁感应强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由ILF B =可知,磁感应强度B 与电流受到的安培力F 成正比,与IL 成反比B .由SB Φ=可知,磁感应强度B 与通过线圈的Φ成正比,与线圈面积S 成反比C .由qvf B =可知,磁感应强度B 与运动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f 成正比,与qv 成反比D .磁感应强度B 由磁场本身决定,与是否放入电流、线圈、运动电荷均无关。

3.如下列图,通电直导线的右边同一平面内有一圆形线圈,下面情况中不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导线中电流强度变小B .线圈向左穿过直导线C .线框向上平动D .线框以ab 边为轴转动 4. 在盘旋加速器中( )A .D 形盒内既有匀强磁场,又有交变电场B .D 形盒内的磁场用来加速带电粒子baC .增大交变电场的电压可增大粒子的最大速度D .交变电场用来加速带电粒子5.如下列图有垂直纸面向外的水平有界匀强磁场,一矩形线圈从磁场的上方某一高处由静止落下,并穿过有界磁场,已知线圈的宽度小于磁场的宽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穿过磁场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先逆时针,后顺时针B .穿过磁场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先顺时针,再无电流,后逆时针C .线圈一定加速进入磁场D .线圈一定加速出磁场6.将一个由导体做成的矩形线圈放入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场B 随时间t 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规定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以顺时针为正,则线圈中产生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以下列图中的〔 〕7.如图电路中,L 是自感系数值很大,直流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A 、B 是完全相同的灯泡,R 为定值电阻,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开关S 闭合时,灯A 逐渐亮,灯B 立即亮 B .开关S 闭合稳定后,灯A 和灯B 一样亮C .开关S 断开时,灯A 逐渐灭,灯B 立即灭D .开关S 断开时,灯A 亮一下再逐渐灭,灯B 逐渐灭8.两个带电粒子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以相同速度v 同时垂直射入一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在磁场中形成如右图所示两条不同的轨迹1和2,,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两个的粒子都是负电荷B .粒子1的比荷比粒子2的比荷大C .两个粒子必然同时到达与出发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D .粒子2的质量一定比粒子1的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小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城一中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城一中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初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长春市十一高中 白 城 一 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物 理 试 题第Ⅰ卷(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第1-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处于n=5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 .6种B .8种C .10种D .15种2.人在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让脚尖先着地,这样做是为了( ) A .减小冲量 B .减小动量的变化量C .增大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D .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3.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粒子性的是( )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 .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4.如图所示,两带电的金属球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A 带电荷量为-q ,B 带电荷量为+2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碰前两球运动中动量不守恒B.相碰前两球的总动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C.碰撞前后两球组成系统动量守恒D.两球相碰分离后的总动量不等于相碰前的总动量,因为碰前作用力为引力,碰后为斥力5.根据玻尔理论,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电子在一系列定态轨道上运动,不会发生电磁辐射B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放出光子,这是原子发光的机理C .巴尔末公式代表的应该是电子从量子数分别为n=3,4,5等高能级向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谱线D .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个半径为r a 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r b 的轨道,已知r a >r b ,则此过程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该光子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素质班)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素质班)

2016-2017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15、16)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 =0时刻的图象,图乙所示为x =4m 处的质点P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速是2m /sB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 正方向C .t =3.5s 时P 点的位移为0.2mD .从t =0时刻开始计时,P 点的振动方程为y =0.2sin (πt +π)m2、同一位置同向先后开出甲、乙两汽车,甲先以初速度v 、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甲开出t 0时间后,以同样的加速度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乙开出后,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 )A .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B .以速度at 0做匀速直线运动C .以速度v +at 0做匀速直线运动D .停在乙车前方距离为20021at vt +的地方 3、如图,小木块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从半球形碗口向下滑到碗底,木块下滑过程中速率不变,则木块( )A .下滑过程的加速度不变B .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C .对碗壁的压力大小不变D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4、如图,物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4m 和m,开始AB 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6mg 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

已知动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动滑轮半径很小,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细绳足够长,在滑轮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1,52A B a g a g == B.15A B a a g == C. 0,2A B a a g == D.1,34A B a g a g == 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椭圆大环,其长轴长BD=4L 、短轴长AC=2L 。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大环的中心0,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可视为质点的小环,小环刚好套在大环上且与大环及弹簧绝缘,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高二物理周清

高二物理周清

高二物理周清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气体等体积变化的规律.A、B管下端由软管相连,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烧瓶中封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A、B两管中水银面一样高,那么为了保持瓶中气体体积不变()A. 将烧瓶浸入热水中时,应将A管向上移动B. 将烧瓶浸入热水中时,应将A管向下移动C. 将烧瓶浸入冰水中时,应将A管向上移动D. 将烧瓶浸入冰水中时,应将A管向下移动2.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用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缸壁的摩擦,温度降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压强减小B. 气缸高度H减小C. 活塞高度h减小D. 气体体积增大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玻璃容器内一段水银柱将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隔成A、B两部分,容器和水银柱都静止,现使A、B同时降低相同的温度,那么水银柱将A. 向A移动B. 向B移动C. 不动D. 不能确定4.一个密闭的钢管内装有空气,在温度为27℃时,压强为1atm,若温度上升到127℃,管内空气的压强为()A. 43atm B.34atm C.12727atm D.27127atm5.2011年9月29日中国发射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11月顺利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

假设高空实验火箭起飞前,仪器舱内气体的压强p0=1atm,温度t0=27℃,在火箭加速竖直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p=0.6p0,已知仪器舱是密封的,那么,这段过程中舱内的温度是()A. 16.2℃B. 32.4℃C. 360KD. 180K6.把一根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之后将玻璃管上端封闭.如图所示.现将玻璃管缓慢地继续向下插入水银槽内,则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管内水银面的升降情况是A. 变短、上升B. 变长、下降C. 变短、下降D. 变长、上升7.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的空气的体积为()A. VB. VC. (+1)VD. (-1)V8.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A. 4瓶B. 50瓶C. 56瓶D. 60瓶9.已知湖水的深度为20m,湖底的水温为4℃,水面的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 。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水的密度ρ取1.0×103kg/m3))A. 12.8倍B. 8.5倍C. 3.1倍D. 2.1倍10.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温度T1和T2情形下做等温变化的p-V图象,则下列关于T1和T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T1小于T2B. T1大于T2C. T1等于T2D. 无法比较二、多选题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B. b→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C. c→a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减小D. c→a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12.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9.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 = 5.0 cm。

通州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物理试卷.doc

通州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物理试卷.doc

通州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物理试卷2017年7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 卷和第II 卷,共6页,2.本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 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液体屮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C.如果液体温度降到很低,布朗运动就会停止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2,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两个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没有斥力B.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到逐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变大D.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4.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水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 A.A M N B. A N M C. AM N ρ C. A N M ρ 5.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6.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n=1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该氢原子A.吸收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小C.放出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小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7.原子核A Z X 与氘核21H 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周周
清物理试题
高二5、7班 姓名 第 小组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32分 )
1. 一根0.2m 长的直导线,在磁感应强度B=0.8T 的匀强磁场中以V=3m/S 的速度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直导线垂直于磁感线,运动方向跟磁感线、直导线垂直.那么,直导线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
A .0.48v
B .4.8v
C .0.24v
D .0.96v
2. 如图所示,有导线ab 长0.2m ,在磁感应强度为0.8T 的匀强磁场中, 以3m/S
的速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垂直磁感线,运动方向跟磁感线及直导线均垂直.磁场的
有界宽度L=0.15m ,则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A .0.48V B .0.36V
C .0.16V
D .0.6V
3. 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PQ 在宽为L 的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滑动,PQ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1;若磁
感应强度增为2B ,其它条件不变,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变为e 2.则e 1与e 2之比及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A .2:1,b →a
B .1:2,b →a
C .2:1,a →b
D .1:2,a →b
4. 图中的四个图分别表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 强度B 、闭合电路中一部分直导线的运动速度
v 和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 的相互关系,其中正确是
5. 如图所示的金属圆环放在匀强磁场中,将它 从磁场中匀速拉出来,下列哪个
说法是正确的
A .向左拉出和向右拉出,其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B.不管从什么方向拉出,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总是顺时针的
C.不管从什么方向拉出,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总是逆时针的
D.在此过程中感应电流大小不变
6. 如图所示,在环形导体的中央放一小条形磁铁,开始时,磁铁和环在同一平面内,磁铁中心与环的中心重合,下列能在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
A.环在纸面上绕环心顺时针转动30°的过程
B.环沿纸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
C.磁铁绕轴OO ' 转动30°的过程
D.磁铁绕中心在纸面上顺时针转动30°的过程
7. 两水平金属导轨置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俯视如图),一金属方框abcd两
头焊上金属短轴放在导轨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框向右平移时,有感应电流,方向是d→a→b→c
B.方框平移时,无感应电流流过R
C.当方框绕轴转动时,有感应电流通过R
D.当方框绕轴转动时,方框中有感应交变电流,但没有电流通过R
8. 如图所示,矩形导线框从通电直导线EF左侧运动到右侧的过程中,
关于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正确说法是
A.感应电流方向是先沿abcd方向流动,再沿adcb方向流动
B.感应电流方向是先沿adcb方向流动,然后沿abcd方向流动,
再沿adcb方向流动
C.感应电流始终是沿adcb方向流动
D.感应电流始终是沿abcd方向流动
二、填空题(每空2分, 共24分)
9. 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0. 在图中,当导线ab向右运动时,cd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_
__ __;ab棒_ ___端相当于电源的正极.11. 长10cm的直导线在0.2T
的匀强磁场中沿垂直磁感线方向匀速运动,
当导线运动速率为2m/s时,直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____________.
12. ①将条形磁铁按图所示方向插入闭合线圈.在磁铁插入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上的电流
方向为____________.②将磁铁从线圈的正上端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上
电流方向为________.
13. 绕在同一铁芯上的线圈Ⅰ、Ⅱ按图示方法连接,判断在以下各
情况中,线圈Ⅱ中电阻R上感应电流方向(填“向左”或“向
右”):①闭合电健K的瞬时________.
②电键K闭合将变阻器R O的滑动端向左滑动时:______.
14. 如图所示,一个连有电容器的U形金属框架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
强度为B,磁感线方向如图,框架宽L,一根导体棒MN放置在框架上,
棒与框架接触良好且相互垂直,若棒向左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电容器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 a b=_______;电容器_____板带正电荷.
15. 在磁感应强度B为0.4T 的匀强磁场中,让长为0.2m的导体a b
在金属框上以6m/s的速度向右移动,如图所示.此时感应电动
势大小为____ _V.如果R1=6W,R2=3W,其余部分电阻
不计.则通过ab的电流大小为___ ___A.
四、计算题( 共44分)
16(10分).光滑M 形导轨,竖直放置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已知导轨宽L=0.5m,磁感应强度B=0.2T.有阻值为0.5Ω的导体棒AB紧挨导轨,沿着导轨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所示,设串联在导轨中的电阻R阻值为2Ω,其他部分的电阻及接触电阻均不计.问:
(1)导体棒AB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AB棒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
(2)当导体棒AB的速度为5m/s(设并未达到最大速度)时,其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大
小各是多少?
17(12分). 单匝矩形线圈abcd部分地放置在具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ab=10cm,ad=20cm。

磁感应强度为0.1T,线圈绕ab轴以100rad/s角速度匀速旋转,如图所示,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在这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平均值为多大? 当转过90°时,感应电动势即时值为多大?
18(12分). 图中,有一个磁感应强度B=0.10T的匀强磁场,方向是水平向外.在垂直于磁场的竖直面内放有宽度为L=10cm、电阻不计、足够长的金属导轨,质量为m=0.20g.有效电阻为R=0.20Ω的金属丝MN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上下平动,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试求MN从静止开始释放后运动的最大速度.
高中物理单元练习试题(电磁感应)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 B
3. D
4. A
5. B
6. C
7. D
8. B
9. B
二、填空题
1. 法拉弟
2. 向下;b
3. 0.04
4. ①不为零②为零③不为零
5. 线圈匝数;线圈的长度;线圈的面积;有无铁芯
6. ①有②无③有④有
7. BLV b
8. 0.48;0.24
三、多选题
1. CDE
2. CD
3. ACD
4. ACD
5. BD
四、计算题
1. 解:(1)电流方向是A—→B,磁场力方向竖直向上.\par(2)e =BLv=0.2×0.5×5=0.5( V )
I
R r A A
=
+==
ε05
2502
.
.
().()
2. 0;0.628v
3. 经时间t 后,4根导体棒又构成边长为l ' = l +a' t2的正方形闭合电路,每根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1=B l ' v t,式中v t =a' t.题中所求的总电动势
e总=4e1=4B(l+a' t2)a' t.
4.
8. 图中,“∠”形金属导轨COD上放有一根金属棒MN,拉动MN使
它以速度v 向右匀速平动,如果导轨和金属棒都是粗细相同的均匀导体,
电阻率都为ρ,那么MN在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闭合回路的
[ ]
A.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B.感应电流保持不变
C.感应电流逐渐减弱D.感应电流逐渐增强
三、 多选题(每道小题 5分 共 25分 )
1. 下图均为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请判断哪种情况能产生感应电流
[
]
2. 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线圈abcd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 1O 2与O 3O 4都是线圈的对称轴,应使线圈怎样运动才能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tab [ ]
A .向左或向右平动\tab
B .向上或向下平动
C .绕O 1O 2轴转动
D .绕O 3O 4轴转动
3. 下列关于感应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ab [ ]
A .不管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
B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量成正比
C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D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多少无关,但跟单位时间内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有关
4. 如图,电灯的灯丝电阻为2W ,电池电动势为2V ,内阻不计,线圈匝数足够多,其直流电阻为3W .先合上电键K ,过一段时间突然断开K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tab [ ]
A .电灯立即熄灭
B .电灯立即先暗再熄灭
C .电灯会突然比原来亮一下再熄灭,且电灯中电流方向与K 断开前方向相同
D .电灯会突然比原来亮一下再熄灭,且电灯中电流方向与K 断开前方向相反 5.
如图所示,挂在弹簧下端的条形磁铁在闭合线圈内振动,如果空气阻力不
计,则:[ ]
A.磁铁的振幅不变B.磁铁做阻尼振动
C.线圈中有逐渐变弱的直流电D.线圈中逐渐变弱的交流电
3. 如图所示,L1、L2、L3、L4 是四根足够长的相同的光滑导体棒,它们彼此接触,正好构成一个正方形闭合电路,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现设法使四根导体棒分别按图示方向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a'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速平动.若从开始运动时计时且开始计时时abcd回路边长为\i l,求开始运动后经时间t回路的总感应电动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