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危害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黄河的现状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源自青藏高原,流经九个省份,注入渤海。
黄河既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三大主要河流之一。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黄河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黄河的水量急剧减少。
黄河的源头受到冰川融化的影响,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青藏高原的冰川逐渐消融,导致黄河的水量大幅减少。
此外,黄河上游的水电站和水库的建设也削弱了其流量,从而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农业产出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次,黄河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到黄河中,导致黄河水质严重恶化。
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物等有害物质超过了安全标准,给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此外,黄河流域的土地退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黄河流域的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腐蚀现象严重。
大规模的土地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业产出的减少。
二、黄河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问题黄河的水量减少直接导致下游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用水占据了黄河水资源的大部分,而水量的减少使得农业生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此外,水资源短缺也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给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2. 水质污染问题黄河水质的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导致了许多水源地成为无法使用的“死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严格监管工业企业和农业的污染排放。
3. 土地退化问题黄河流域的土地退化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解决土地退化问题,需要进行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强土壤保护措施,保护好黄土高原和沿岸区域的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及后果胡梦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国古老的文明。
但是,历史上的黄河也曾多次决口,给下游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的泛滥、决口、改道有1500多次,河道明显的改流有20余次”。
河道的每次决口和变迁都给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现在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南宋初年的“黄河夺泗入淮”。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李固渡(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掘开黄河大堤,河水由决口滚滚东流,经滑县南、濮阳,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注入泗水,复由泗水入淮河,经徐州、宿迁、淮安沿线的淮河河道流入大海。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南襟江淮,北扼齐鲁,古时汴泗二水交汇于此,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和黄河更是傍城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
由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流经徐州至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黄河流经徐州700多年。
黄河的流经给徐州带来便利水运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黄河水患。
在分析明清时期徐州黄河水灾的成因的同时,重点论述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当前徐州水灾防治和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所指的徐州特指当今徐州市管辖下的铜山(包括今徐州市辖区)、丰、沛、睢宁、邳州等地区。
一、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的考察自公元1368年明朝开国至1949年建国前,黄河在徐州境内的决口达50余次,漫溢近20次。
581年间,由黄河决口和泛滥而引发的洪涝灾害115次。
其中,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之前,徐州境内共发生108次。
“明朝276年间,徐州共发生水灾48次,平均不到6年就发生一次。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至咸丰五年(1855年)间,黄河流经徐州211年,期间,徐州境内共发生黄河水灾60次,平均每3年多就发生一次”。
黄河断流危害分析
黄河断流危害分析标签:黄河断流;严重程度;生态环境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蜿蜒东流,注入渤海,水面落差4480m,其流域面积79.5万k㎡,占全国的8%。
全长5464k㎡,其长度在我国各大江河中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大河。
黄河发黄河每年平均输沙为16亿t左右,居世界60余条大河之首。
泥沙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抬高,郑州花园口以下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大江大河的某些河段在某些时间内发现水源枯竭、河床干涸的现象。
根据河流水文动态,河流分为季节河(间歇河)和常年河两类。
季节河是在降水丰富的汛期有水,其他时间干涸的河流,许多山区的中小河流为季节河;常年河是一年四季常年有水的河流。
大江大河流域面积大,汇水水源比较丰富,河流自身调蓄能力比较强,多属于常年河。
但由于某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一些大江大河也会出现断流现象,而呈现日益强烈的季节河特征。
1.黄河断流情况1.1断流频率快速递增近期唐乃亥一河口镇区间实测径流量大幅减少,如唐乃亥、兰州和头道拐年均径流量与1970~1996年相比分别减少20%、21%和41%况表1)。
黄河自然断流指黄河最下游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不足1k㎡/s。
据黄河1919年以来水文观测资料统计,黄河下游在1972年以前,从1972年到1999年的27年间,黄河山东段频繁出现断流,断流时间最长的1997年达到200多天。
1972~1980年间,共发生17次断流,年平均断流1.9次。
1981~1990年间,共发生过14次断流,平均断流1.4次。
1991~1998年断流猛增到54次,年平均断流7次;其中1998年断流竞高达16次(表2)。
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黄河发生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导致黄河流域蒸发与入渗数量和规模增大,地表径流数量和规模减少造成的.70世纪70年代以来,断流天数迅速增加。
70年代,有7年发生过断流,断流天数共计94天,年平均断流约13.4天。
(完整版)黄河重点知识整理(1)
2。
3滔滔黄河一、河流概况: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2、长度:5464公里,中国第二长河,不能说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长河3、注入海洋:渤海4、干流流经省市(9个):青海省(青)、甘肃省(干或陇)、四川省(川或蜀)、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或秦)、河南省(豫)、山东省(鲁)5、干流流经地形区(4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7、上、中、下游划分: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8、黄河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其中“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那一部分属于内流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一)上游:1、河段位置:源头到河口。
2、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3、特点:多峡谷,多支流,多水能,水量较大且清澈(二)中游:1、河段位置:河口到桃花峪2、流经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3、特点: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从河口到潼关的黄河谷地被称作晋陕峡谷(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壶口瀑布位于其中。
在中游,由于①众多支流汇入,②气候变得更为湿润一些,黄河流量增大,黄河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三)下游:1、河段位置:桃花峪到入海口2、流经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三、河流开发利用: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P58阅读)位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放水冲沙,有淘沙的作用),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四、存在问题及治理(一)断流(P57阅读材料)1、发生河段:下游2、断流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有支流汇入②人为因素:上游、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过多等3、防治措施:①统一调配(如:南水北调等);②推广节水农业(二)凌汛(P59活动三)1、发生河段:①刘家峡至包头段②开封至入海口段(读P55图和P9图,可得出可能发生凌汛的省份: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2、发生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3、危害:河水泛滥、河堤决口4、防治措施:破冰。
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及危害
主讲人:何绍霞 制作人: 魏明芳 汪娜因 • 危害 • 措施
黄河的简介
黄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 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 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 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 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 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 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 五长河。
危害
黄河含沙量高,会使大量泥沙淤积 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 “地上悬河”,容易发生洪水,威胁下 游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 会使水库淤积,降低库容量,使水库防 洪等作用减弱。
措施
1 、 退耕还林还草; 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 并举,改进耕作措施 ; 3 、 开挖河道,清淤。
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 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 积达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 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 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 沙量达39.1亿吨,最高含沙量920千 克/立方米。
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 化,黄河流经的地区风沙多。黄土 高原植被缺乏,河水流经黄土高原 携带了其中大量泥沙。 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植被缺乏,河 水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其中大量泥 沙。
!
黄河改道的利与弊(1)
1.黄河改道的利与弊:(四)黄河下游决溢和改道的影响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
黄河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1.造成大面积黄泛区。
2.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从而间接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被开垦为农田。
大面积水体的丧失造成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
3.黄河泥沙的广泛淤积,使黄淮海平原地面普遍淤高。
巨野泽(大野泽),先秦为九薮之一。
汉称“兖州薮”。
武帝时黄河瓠子决口,河水注入巨野泽,水域不断扩大。
唐时泽水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
后晋开运元年(944), 黄河在滑州决口,淹没四州之地,大泽南部淤高,水体北移,梁山成为湖中一座孤山。
宋代黄河三次灌注梁山泊,“梁山泊”之名始见。
金元时黄河南徙,但北泛时仍灌注梁山泊,梁山泊迅速淤浅。
元至正四年(1344) 黄河灌注梁山泊,“河徙后,遂涸为平陆”。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部,面积1586平方公里,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
由淮河南岸的几个小湖演变而来。
隋时改名洪泽浦。
宋代湖与淮河相距还较远。
金元以后,黄河夺淮入海,淮河下游淤塞,黄淮倒灌,湖面迅速扩大。
明清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淮湖合为一体。
泗州城被湖水淹没,明祖陵淹于湖中。
乾隆以后,黄水倒灌,洪泽湖东北一带淤成平陆,清水不畅,遂“借黄济运”。
淮扬运河淤塞,洪泽湖水继续扩大,向低洼地倾,形成今天的成子湖。
“倒了高家堰,淮、扬二府不见面。
”1.下游大片的湿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填海造出了大片的可利用的土地3.抵御海水对海岸的侵蚀4. 形成下游肥沃的平原黄河改道以后,下游地区河患次数增多,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所造成的灾祸也就非常惨重。
常年持续的河患使得下游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黄河决口后,洪水恣意泛滥,巨浪滔天,大面积的草木、庄稼、动物等被淹没。
洪水以及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下游地区的自然面貌,毁坏了植被,造成水系紊乱、河湖淤积。
黄河的危害
河水泛滥
河水泛滥常常夺去两岸许多人的生命,冲毁村庄。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多人被淹死,多人无家可归。
河水污染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黄河水污染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
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对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
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额外投资。
黄河断流
黄河断流后,给黄河沿岸的城市带来了不便,特别是黄河流经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当地工农业用水较大,因此,黄河断流不仅在生态上危害严重,更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地理黄河凌汛知识点总结
地理黄河凌汛知识点总结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素有“中华母亲河”之称,其流域辽阔,涵盖了多个省市,河流漫长,河水浑浊,水量大,流速快,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黄河地处高原和山地之间,河岸陡峭,地形复杂,多种因素导致了黄河河谷的水灾频发,其中凌汛是黄河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黄河凌汛的成因1.气候因素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干旱带和半干旱带交界,气候较为干旱,特别是春秋两季的气温变化较大,降水不均匀。
由于干冷气流和暖湿气流的交汇引起了大幅气温变化,由此引发的霜期冰雪融化,造成河水急剧增大。
2.地形因素黄河流域地形复杂,河床较为狭窄陡峭,河谷受到地形的限制,河流流速快,水流湍急。
当冬季气温骤降,河水迅速凝固,形成冰块和冰凌,进而堵塞河道。
3.水文因素黄河流域河水丰富,水流湍急,流速较快,冰雪融化后汇入河流,迅速流向下游,造成河道冰凌移动,形成冰封和冰堰。
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了黄河凌汛频发。
二、黄河凌汛的危害1.冻水灾害黄河凌汛导致的冰凌和冰块在河道中移动,造成河道迅速冰封,形成冰害,阻碍了河水通畅流动,容易引发冻水灾害。
2.漫滩洪水河流本身湍急,流速快,一旦受到冰凌的阻碍,河水回流上涨,易造成漫滩洪水,危害周边农田和居民住房。
3.阻碍交通运输由于冰块和冰凌的移动,易造成河道交通运输中断,尤其是水路交通。
4.损坏水利设施河道冰封和冰害对水利设施造成损坏,加重了修复和维护负担。
5.影响生产生活凌汛造成的冻水灾害、漫滩洪水、交通中断等危害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上述危害表明,黄河凌汛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应当对黄河凌汛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三、黄河凌汛的应对措施1.监测预警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预警工作,及时掌握冰雪融化、河道冰凌等状况,提前预警,加强对凌汛的监测。
2.减少冰凌形成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降低冰凌形成的可能性。
黄河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与整治路径
饮用水安全威胁
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 污染威胁,影响居民饮用 水安全。
污染趋势预测
污染范围扩大
随着沿岸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黄 河水环境污染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污染程度加深
生态风险加剧
长期污染将加剧黄河生态系统的脆弱 性,增加生态风险,威胁区域生态安 全。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黄河水 质将进一步恶化,污染程度加深。
到威胁、生活环境恶化等。
整治黄河水环境有助于提高居民 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
通过改善水质、提升水环境品质 ,为人们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
境。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黄河水环境污染制约了沿黄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业灌溉、工业用 水等方面。
整治黄河水环境有助于推动沿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生活污染源控制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 效率和处理水平,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少 生活污水直排黄河。
加强污水处理与回用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和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技术创新
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 。
跨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跨区域协调难度大黄河流经多个省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排放 情况、整治需求等存在差异,导致跨区域协调难度大。
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黄河水环境整治的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各地区之间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需要加强合作机制的建设。
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
公众参与不足
黄河水环境整治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但目前公众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宣传 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黄河
学习内容: 1 黄河概况 2 黄河的奉献 3 黄河的危害 4 黄河的治理
1 黄河概况
(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2)流经的省级行政区:(9个) (3)注入的海洋:渤海,全长5500km. (4)说出流经的地形区
青海
内 蒙 古 自治 区 甘
宁
夏
陕
山
西西
肃
河南
四川
东 山
(5)找出主要支流:渭河.汾河 (6) 河段的划分:源地-----上游------河口---中游------旧孟津-----下游-----渤海 (7)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河 口
旧孟津
2 黄河的奉献
(1)塑造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
(2)丰富的水能
小浪底水利枢纽模型 三门峡水电站
黄河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
(3) 引黄 灌溉农田
引黄灌溉
3 黄河的危害
黄河中游流经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且多支流。由于植被 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 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年一遇。
练习
1
巴颜喀拉山
渤海
二
渭河 龙羊峡 三门峡
汾河 刘家峡 小浪底
2. 治黄的关建是什么?根本又是什么?治黄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水土流失严重
4 黄河的治理
(1)治黄的关键:治沙 治黄的根本: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2)主要途径: 植树种草
水土保持 打坝淤地 修筑梯田
主要途径 修建水库
三门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施工建设
小浪底水利枢纽沙盘
(3)成就:经过多年的治理,黄土高原许多地方已经披上了 绿装,每年少入黄泥沙2亿吨。 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水库调蓄使防洪能力提高到千
黄河河源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1期黄河河源区一般是指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沿断面以上流域。
玛多县境内黄河流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就黄河沿断面以上玛多县境内流域生态环境进行探讨。
玛多县隶属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黄河河源区流经的第一县,了解和掌握玛多县的生态环境状况、主要问题、成因及危害,对改善黄河源区的水资源环境、实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玛多县自然概况与社会概况玛多县隶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黄河流经的第一县,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巴颜喀拉山北麓。
地理坐标为东经96°55′~99°20′,北纬33°50′~35°40′,全县海拔在4300m 以上,境内有海拔5266m 的巴颜喀拉山主峰,具备典型的高原气候、地貌形态。
玛多县北邻布青山,南与四川省石渠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接壤,西与玉树州曲麻莱县毗邻,全县东西向长约228km 、南北向宽约207km ,中部地势平缓、四周高山围绕。
玛多县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草原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差异,最低气温低至-48℃,全年平均温度为-4℃,因为气候寒冷,因而当地无绝对无霜期。
降水方面,每年6—9月为多雨期,年平均降水量为307.5mm ,降水以雪或冰雹形式为主;每年12月到次年4月是玛多县的风季,最大风速可达26m/s ;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氧气稀薄,空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含氧量的59%,大气压较小,导致沸水温度远低于100℃(通常在80℃左右)。
根据历年灾害统计数据显示,对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属雪灾、风灾以及旱灾,一旦灾害发生,交通受阻,大批牲畜受灾而亡,严重危害牧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玛多县境内湖泊众多,水域面积为20.4万hm 2,因而素有“千湖之县”的美称。
其中较为知名的有鄂陵湖、扎陵湖、隆热措、冬格措纳合湖以及哈姜盐湖等。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现状及其对行洪的危害
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现状及其对行洪的危害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对行洪的危害。
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后,黄河水沙变异,“二級悬河”加剧。
“二级悬河”对行洪的危害为:增大了堤防溃决的可能性;增大了河道整治难度;增大了滩区财产损失。
标签:黄河下游;二级悬河;顺堤行洪;河道整治1、前言1986年后,黄河水沙变异,下游河道“二级悬河”加剧。
当洪水漫滩时,滩区过流量明显增加,极易在滩区串沟和堤河低洼地带形成集中过流,造成重大的河势变化,发生横河、斜河和滚河的可能性增大,严重威胁下游堤防安全,因此研究“二级悬河”的危害对于保障黄河防洪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分析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二级悬河”对行洪的危害,试图科学治理“二级悬河”提供科技支撑。
2、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判别指标黄河下游河道是典型的复式断面,当临河滩地高于背河地面,同时主槽平均高程高于滩地平均高程时,即形成了“二级悬河”。
“二级悬河”的判别指标为在假定平滩流量一定情况下,以滩唇高程与临河滩面平均高程的高差即“滩槽悬差”来表征“二级悬河”的发展程度。
这种判别指标反映漫滩后的水位高低、大堤偎水深度,从而可以表征大堤发生溃决的危险程度以及产生顺堤行洪的程度。
如果考虑到滩区宽度,则又可表征漫滩洪水发生滚河的危害程度。
一般来说,当洪水不出主槽时,就不会危及大堤的安全。
但是,若洪水一旦出槽漫过嫩滩,当有“二级悬河”存在时,洪水将很有可能进入堤河,会直接危及到大堤的安全。
因此,“滩槽悬差”较用主槽平均河底高程与临河滩面平均高程之差的表示方法更能客观地反映“二级悬河”对大堤的危及程度。
3、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现状3.1京广铁桥~东坝头河段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京广铁桥~东坝头河段在160余年的摆动过程中,老滩沿持续坍塌,新低滩不断生成,所以该河段逐渐呈现出“高滩不高”的特征。
来童寨以上河段新的嫩滩滩唇已经大大高于老滩高程;柳园口~东坝头河段右岸嫩滩高程目前还低于老滩高程1.0~2.0m。
从历代黄河水灾对社会危害说起
从历代黄河水灾对社会危害说起【摘要】面对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我们难以忘却历史上黄河暴虐带给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更加关注从毛泽东那一代开天辟地的共产党人开始治理黄河的辉煌业绩。
黄河变迁的历史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地对待它的过去,必须正确地面对它的现实和未来,而吏冶清廉则是治理黄河大业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历代;黄河水灾;经验启示一、历史上黄河水灾及对社会的危害在中华民族有文献记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仅黄河下游洪灾泛滥决口就高达1593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一年一次泛滥决口,不到百年就要改道一次。
拿笔者家乡渭南来讲,该市位于八百里秦川东部,黄、渭、洛三河交汇的三角地带。
据《渭南市水利志》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农历6月29日,黄河河道西迁,崩塌渭、洛河口外大片滩地,毁村庄9处,共1000多户,耕地、滩地500余倾。
由于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渭河曾多次变利为害,给沿岸人民造成惨重的损失。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至建立新中国前,渭河、洛河、泾河及其支流发生重大洪水灾害约60多次。
1929年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史沫特莱女士走访河南省后,在《中国的战歌》一文中说:“好几百万农民被赶出他们的家园,土地卖给军阀、官僚、地主以求换升斗粮食,甚至连最原始简陋的农具也拿到市场上出售。
儿子去当兵吃粮,妇女去帮人为婢。
饥饿所逼,森业砍光,树皮食尽,童山濯濯,土地荒芜。
雨季一来,水土流失,河水暴涨;冬天来了,寒风刮起黄土,到处飞扬。
有些城镇的沙丘高过城墙,很快沦为废墟。
”这便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黄河水患无穷的根本成因由于反动统治下的分散的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防抗黄河水灾的基本能力,加之人口增长,无度垦荒,破坏植被,土失其蔽,生态环境严重失衡,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结果大量的游沙积存河底,河床愈抬愈高,黄河竟变成了一条地上悬河。
加之当时吏治腐败,无视人民疾苦,经济凋蔽,外强掠夺,只能以微不足道的资金用于治河,而在这极为有限的经费中,大部分又被相关的官吏挥霍和中饱私囊了。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黄河,是我国五大河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象征。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农业区域,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现状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对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黄河的现状1、黄河流域土地沙化严重由于长期过度的开发,农业盐渍化和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严重,导致黄河流域土地沙化严重。
沙区土地的荒漠化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2、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黄河流域的部分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包括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
这种破坏不仅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
3、清水变浑浊为适应人们的需求,黄河流域的水源不断被污染,导致黄河水质严重恶化。
现在的黄河水已经变得非常浑浊,使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使用黄河的水二、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水资源危机黄河流域面积广大,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流域面积已经逐渐缩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如推行节约用水,开展节水农业,避免不必要的损耗等,才能够缓解水资源危机。
2、治理黄河流域土地沙漠化为了治理土地沙漠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推行管制区制度、增加绿化种植、兴办防沙植树工程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才能达到减轻黄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的效果。
3、加强生态保护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系统,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止野生动物的漏洞等措施。
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4、维护水质为了改善黄河的水质,需要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治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
综上所述,黄河的存在问题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改变其不利状态,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推行相关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使其回归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继续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经济区。
保护黄河,不仅是保护河流本身,更是保护万物生命链的重要弱势。
黄河断流的危害
黄河断流的危害2011-12-31 11:56:41综述黄河下游的频繁断流已直接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胜利油田用水,并使水环境容量减小,加重了黄河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造成下游河床淤高,不仅“小水大灾”,更时刻存在着决口改道的危患,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重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
这对黄河流域当前乃至下一世纪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断流加剧所引起的水荒和下游决口的威胁交加,将动摇社会稳定,其后患无穷。
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黄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年均损失逾11亿元。
90年代,由于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
农田受旱面积累计470万公顷,减产粮食986亿公斤。
胜利油田因减少注水,减产原油数十万吨。
黄河水每年给山东带来的经济效益达100亿元,由于断流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展,1997年那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山东省造成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滨州地区,仅1992~1998年的7年间,由断流和污染造成工农业损失15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4亿元,全区还投入抗旱资金35亿元。
黄河断流使三角洲面临严重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黄河断流,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东东营、滨州、德州等城市经常由于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
对沿河的危害对沿河特别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岸侵蚀后退。
由于入海泥沙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为以净蚀退为主,造成海岸后退。
2.地下水环境恶化。
由于地表淡水补给减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水入侵,水质恶化。
在黄河入海口,由于近年来黄河入海水量大减,引起海水倒灌。
山东省东营市的领导同志说,黄河是东营180万人的生命河,黄河一旦断流,这里将是一片毫无生机的盐碱滩。
7-1 中国水危机-黄河断流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
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
2014-12-9
50/65
森林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水量大约1.0×1018t;
若将其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可形成近3000m深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的水层。
约98%存在于海洋, 仅2.53%为淡水,
87%的淡水又被封闭在冰冠和冰川、大气、土壤 中或深藏于地下。
2014-12-9 3/65
各种水体所占比例
96.53 %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2014-12-9
11/65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水危机
2014-12-9 12/65
问
题
一.黄河断流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二.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勤 俭诚信 立己树人
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014-12-9
13/65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将进酒》
2014-12-9 49/65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
③黄河流域及下游灌区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灌溉),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
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
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 化大。
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内汇入较大支流30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
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
要来源。
2014-12-9 28/65
九曲黄河万里沙阅读理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危害在泥沙”。
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16亿吨。
由于该区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加之长期以来乱垦滥伐等人为的破坏,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重要原因。
而1 500多年前的黄河中游也曾“临广泽而带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动物种类繁多。
正是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掠去了植被,带来了风沙,使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刻画得满目疮痍,大量的动物死亡或迁移。
(1)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__________;黄河流域 _________这个环节最先受到破坏。
(2)“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我们请你当个小小科学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治理这种现状?(至少写三点)答案:
平衡植被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人类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造河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s:///w_19rrmbztlx.下游是著名“地上悬河”、在黄土高原泥沙无 限供给状况未变的条件下,黄河洪水“悬剑”依然高悬 于华北平原头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暴 雨频繁、强度大的特点,导致黄河径流季节变化大,也
是导致河流多洪涝的重要原因。
由于携带了来自黄土高原 的大量泥沙,黄河干流进入比 降平缓的下游平原地区后, 径流动能不足以输送携带的大 量泥沙。河床不断淤积成为地 上河的代表。由于泥沙不断淤 积黄河下游河床高到定程度河 水就漫出河槽,另寻出路,进 而发生决口和改道,如此循环 往复,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 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发生大的 改道26次決口1594次。地上河 易决口与改道,给黄河下游两 岸人民造成深重灾害。
黄河的危害
黄河的含沙量在世界各国的河流中位居第一。大量 泥沙进入黄河下游,使得河道淤积严重,河床抬高, 决口泛滥频繁黄河蒙受“害河”、“中华之忧患”的 恶名。
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淤塞河道,导致水土流失,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黄土高原的水难以长时间蓄留,导致 干旱的发生,到处海口的时候,使港口淤塞,不利于船只停 靠,从而造成黄河洪水危害严重。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 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 沙量达39.1亿吨,最高含沙量920万克/立方米。
黄河含沙量高会使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 是下游的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容易发生洪水 威胁下游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使水库 淤积,降低水库容量,使水库防洪作用减弱。
第五:金元至明嘉靖时期,黄 河15处决口,主要形成3股,到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后 ,黄河河道基本固定下来,即 今天地图上的废黄河。
第六次:清咸丰时期 黄河决铜瓦厢,分三支穿 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 大清河,由利津入海。黄 河由此结束了700多年的 由淮入海历史,开始东流 由渤海湾入海,也便是今 天的黄河了。
黄河
黄河的六次改道
历史上,黄河有6次影响 较大的改道。
按改道后河流走向可以 归结为四个时期: 先秦至西汉北流时期 东汉唐北宋东流时期 南宋南流时期 近代东流时期
第一次: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 该时期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 史称“大河故渎”。该时期有一特 点,即黄河经历了从无堤到有堤, 从地下河到地上河,从无堤可决到 频繁决溢,并出现第一次重大改道 ,河道开始从方位最北到河道开始 南移这样的一个过程。
第二次:东汉至唐末。 王景领导治河,固定了一 条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古 道别出,经今黄河和马颊 河之间至今利津入海,从 而形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王景治水后,黄河相对 稳定了600多年。
第三次:唐末至北宋末。唐 末开始,黄河下游逐渐淤高 ,形成北流与东流并存的局 面。
第四次:南宋时期。宋王朝为组织 金兵南下,人为决河,导致黄河“ 由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传统的 北流和东流,进入南流时期,在此 后的700多年中,黄河以东南流入 淮为常。但此时仍有数支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