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公开课导学案_2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气,引导学生学习他敢于担当、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故事情节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司马光砸缸救友的过程。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
4.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掌握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难点:通过故事学习司马光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情节图,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故事情节理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司马光砸缸救友的过程。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
5.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板书设计1. 司马光2. 故事情节图:展示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3. 关键词汇:列出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帮助学生记忆。
4. 问题讨论:列出学生在问题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作业设计1. 课文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角色扮演: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写下角色的内心独白。
3. 问题讨论:学生写下自己在问题讨论中的思考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和进行问题讨论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角色扮演方面还有待提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4 司马光》 优质课导学案_2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司马光》是孩子们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
对于刚刚升入中年段的孩子来说,学习文言文是有难度的,但本文虽然是文言文,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
如“戏”“登”等。
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而且这个故事,中国儿童耳熟能详。
不过毕竟是文言文,表达方式与现代有不小差距。
作为初识古文课,教学时不能随意拔高教学目标,古汉语知识少讲甚至不讲。
以培养学习兴趣,初步培养语感文言文为基准。
【教材分析】这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广为流传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
【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2.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结合课文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策略分析】主要通过读讲式的方法进行课文教学。
课堂上主要通过读讲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不需要将简单的课文复杂化。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自主认读本课生字,课前了解司马光(学生);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一、听写导入1.听写生字:司庭登跌众弃持2.(板书司马)引入“司马光”,导入本课。
3.出示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二、学习课文(一)正确跟读,读准生字,读出停顿1.师示范读。
2.学生跟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出节奏(带拼音读,反复几次,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师生承接读(去拼音读)师:群儿/戏于庭,生:一儿/登瓮,师:足跌/没水中。
生:众/皆弃去,师:光/持石/击瓮/破之,生:水迸,儿/得活。
4.个别读,齐读课文等。
(二)理解课文大意1.课文里出现了几个人物,圈画出来,并说说分别指谁。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4 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24司马光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课文,思考:
(1)这个故事发生在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
哪些人。
(2)在孩子们玩的过
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在万分危急的时
候,其他孩子是怎么做
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从中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
样的孩子?
2教师指导理解文中
重点词的意思。
3指导朗读。
1学生边读,边思考老师
提出的问题,在文中画相应的
句子,词。
2学生相互交流。
3借助注释和老师的提
示理解句子。
4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
静,机智勇敢。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释下面字词的含义。
庭:___________________
瓮:___________________
皆:___________________
光:___________________
迸:___________________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要求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2检查背诵课文。
3把故事讲给同学们
听。
1朗读课文。
2学生背诵课文。
3讲故事。
4看拼音,写词语。
dēnɡ shān diē dǎo
()()
tínɡ yuàn fànɡqì
()()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4 司马光》 公开课导学案_2
24.《司马光》教学设计【面点结合:析教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新统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
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寓意深刻。
本文是中年级阶段学生接触第一篇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材施教:懂学生】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不多,要通过多层次,多元化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动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学法,进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三维联系:定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设身处地:重难点】重点: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难点: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以师为导:选教法】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
谈话导入——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读写结合——激发想象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认读“司、登”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戏、登”等9个字,会写“戏耍、登攀”等词语。
2. 体会文言文表达的特点,并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词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法,理解文言文,感受司马光勇敢、聪明的品质。
2. 引导学生掌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特点,懂得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内容1. 学习《司马光》一文,理解文章大意,感受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气。
2. 学习生字词,掌握相关书写与朗读技巧。
3. 讨论司马光的行为对我们的启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 体会司马光勇敢、聪明的品质。
难点1.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
2.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挂图。
2. 生字卡片。
3. 课件(包含课文朗读、生字词解释等)。
4.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字典、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 学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书写和朗读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 课堂实践: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 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如特殊句式、生僻词汇。
- 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注释等辅助工具,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3. 课堂讨论:讨论司马光的行为对我们的启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课程《司马光》- 重点生字词:戏耍、登攀、勇敢、智慧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读通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
(1)知道“司马”是复姓。
(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
(学生或教师)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识记生字新词。
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砸缸假山水缸别的叫着吓哭慌使劲砸破得救(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思考问题(1)(2)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一、复习导入读生字卡片二、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朗读指导。
三、学习4~6段,解决问题(2)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他是个怎样的人?划出司马光的动作。
理解:使劲砸。
三、质疑释疑。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四、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五、朗读指导。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2、认读生字“司”。
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四、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第二课时一、讨论交流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
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
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1、复习生字读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司”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司”等7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跟读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的要求。
4.通过和同学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文的不同。
(以单音节词为主,有的词的意思与现在的不同)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司”等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司”等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释题1.导语:通过对第八单元导读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人物美好品质的课文。
我们学习的课文《掌声》,谁能记得课文表现了同学们和英子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呢?(指名回答。
)对了。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同学们关爱、尊重他人和英子微笑面对生活的美好品质。
那么,谁还记得这个单元的两个主要学习目标呢?(指名回答)是的,这两个主要的学习目标是: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课文,努力达成单元的主要目标。
那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现了谁的美好品质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24司马光(“司”注音)。
3.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4.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5.释题。
提问:通过课题,你知道课文要表现谁的美好品质呢?(指名回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导学案
24司马光导学案“司马”,名"光”。
(2)引导学生学习生 字“司”。
3.课件出示资料,简 介司马光。
横折钩里加横和“ 口 ”;和“同”字对 比识记;交流书写 “司”字时应该注意 些什么,并书写“司” 字。
3.借助课前搜集的关 于司马光的资料有选 择地进行介绍。
3.教师要提示学生 介绍资料要简练、 浓缩。
二、初读感 知,读通文言 文(用时:23 分钟) 1. 出示课文,认识文 言文。
2. 引导学生交流:这 篇课文的语言和学过 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 同?3. 文言文的特点:语 言简练就是文言文最 大的特点。
4. 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好方法学懂文言 文。
5. 范读课文。
(1) 教师先用较慢的 速度范读课文,强调 停顿处。
(2) 教师再用正常的 速度范读课文,读出 恰当的停顿。
1. 自读课文,初步了 解文言文。
2. 交流:这篇课文的 语言和学过的其他课 文有什么不同?3. 小组同学根据课前 查找的有关文言文的 资料,了解文言文的 特点,进一步加深对 文言文的认识。
4. 小组合作交流怎样 能学懂文言文。
(1) 学懂文言文靠读。
(2) 要学懂文言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每个字的意思。
5. 跟老师读文,读流 术L1•教师要引导学生 关注这篇文章与众 不同的地方,从而 知道文言文的特 点。
2. 教师要相机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 法。
3. 学生在朗读生字 词时,要注意强调 多音字“没”在这 里读mb ; “得”在 这里读d6o三、巩固生 字,指导书写(用时:10 分钟)1.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 会写的生字。
指生开 火车朗读并组词。
司庭众2. 指导学生按结构将 主字分类。
3. 重点指导书写品字形结构的“众”字。
(1) 观察字的结构, 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
注意第二 个“人”捺变点,整 个字呈三角形。
(2) 写字动漫演示书 写,学生边观察边书 空,注意笔顺。
(3) 学生临写,教师 提醒写字姿势。
(4) 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人教版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精品导学案
24《司马光》导学案一、新课导入(一)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司马光”]。
司马光是古时候宋朝人,复姓司马,名字叫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了。
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认识他,和他交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事。
(二)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学习一点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简单的文言文《司马光》,看看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知识与能力1.会认“司、跌、皆、弃、持”5个字,会写“司、庭、登、跌、众、弃、持”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初步感知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根据意思正确地断句,进而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2.适当地描述孩子们当时的表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感受孩子们当时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描述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优点。
三、字词运用(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司马光庭院登瓮跌没众人qì chí jiē放弃持石皆有(二)多音字没:得:mò(淹没) dé(得分)méi(没有)děi(非得)(三)近义词登——攀戏——嬉皆——都(四)反义词里-—外有——无假——真大——小哭——笑进——退四、示范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读通句子, 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2.学习提示: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正确地断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在以前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你了解了哪些聪明的古代儿童?(引导学生走进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儿童)。
2.故事激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儿童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3.谈话导入: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
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4课──司马光(板书)。
二、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
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20.司马光没有慌搬石砸缸缸破人出遇事不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作业安排和设计: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司马光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
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范读课文。
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教学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读音。
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去拼音读。
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检查字形。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作业抄写生字。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试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讲读课文讲读第一段自由轻声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
指名看图说说水缸,假山的位置。
再指名说说水缸的样子。
指名朗读。
叙述的语气。
讲读第二自然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精品导学案
《司马光》导学案教材解析:本课是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
遇到这样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
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2、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拓展知识。
4、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朗读感情朗读课文及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动画片、彩色纸。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加强记忆1、你们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们的小秘密吗?(说说最喜欢的小朋友,为什么?)2、复习巩固“我会认”生字。
二、精讲释疑,分析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我是小小故事王:请小朋友,走到台上来,把《司马光》这篇课文,用自己的话来口头复述给大家听。
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事。
3、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从文中知道司马光是位()的孩子。
三、合作探究,共同进步1、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做?怎样救出你的朋友呢?2、私自去游泳,这样做对吗?四、训练检测,巩固知识1、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下课后,有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还有的小朋友()。
(2)、放学后,同学们大扫除,有的同学(),有的同学(),还有的同学()。
(3)、今天玩游戏时,我一不小心就()。
(4)、刚才我用力写字时,不小心把()。
2、写出反义词。
古—()有—()哭—()里—()假—()下—()大—()水—()满—()去—()小心—()朋友—()3、给多音字组词。
【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学习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和节奏,并背诵课文。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紧扣重点词句,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感悟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难点】学习带着问题默读;通过关键字词体会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设计意图】《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第八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第一篇课文,也是部编版教材改版后,第一次在三年级引入的文言文。
因此,教学过程重在使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弘扬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时努力做到:一是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感;二是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古今对比等方法明文意;三是精品细读,感受古代儿童的智慧;熟读成诵,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四是迁移学法,以此篇带彼篇,激发兴趣,推荐阅读,以一篇带多篇。
【学情分析】《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学生对文言文的起步阅读。
但学生之前学过古诗词,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加之,《司马光》全文篇幅短,“司马光砸瓮”的故事流传甚广,因此本文在内容上不难理解,不任意拔高要求,不往深处教,不往难处教,重在使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这种独特的文章样式和表达形式,在朗读、品析中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多给予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表达想法的机会,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从小时候开始,很多同学就会背诵古诗,你们读过哪些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指名说古诗题目)2、师: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吟诵这些古诗,注意读出节奏感。
3、师:古诗中的这些孩子如此天真可爱,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古人,他复姓“司马”名“光”(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司马光。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导学案《24.司马光》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24.司马光》的故事内容。
2. 掌握“背诵、复述和解读”课文内容。
3. 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导学内容】未来小学三年级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24.司马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司马光的故事。
【导学步骤】【导学第一步】请大家先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导学第二步】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大家对故事的理解。
1. 司马光的父亲和母亲去世了,他是怎么生活的?2. 司马光学习非常努力,为什么他总是最后一名?3. 司马光被同学嘲笑后,在爷爷面前放声大哭,为什么他要哭?4. 为什么在考试中,司马光总是最后一名?【导学第三步】请大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导学第四步】请大家阅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语句。
1. "父亲去世了,他和母亲开始生活得非常困难。
"2. "从此,他变得比以前更加努力学习,但他的成绩总是最后一位。
"3. "他哭着从学校里跑出来,回到爷爷面前,声音都在哆嗦:“我,我不要再学习了。
”"4. "从此,司马光对学习的兴趣更深,更爱学习了。
"【导学第五步】请大家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司马光为什么会最终成为了一个很有名气的人?2. 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导学第六步】用几句话表达你的思考和感受。
【导学第七步】完成课后习题。
【导学反馈】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题目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我们是否达到了导学目标。
如果有未完成的部分,请同学们回去再好好复习一下这篇课文。
同时,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故事,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努力,从而取得成功。
【导学总结】我们通过阅读《24.司马光》这个故事,了解了司马光身世的困难以及他为了克服困难而努力学习的精神。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学习需要坚持和努力,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态度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样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学设计(公开课)
24.《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司、庭、登”等7个生字,随文书写“司”这个生字。
2.通过跟着老师有停顿、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而用多种有趣的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后能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4.通过对比“群儿”和“光”的不同表现,感悟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教学难点:感悟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姓激趣,文化进入师:同学们,今天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他生活在古时候,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1.他的名字叫“司马光”。
你知道他姓什么?名什么吗?(认识复姓“司马”)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复姓?(相机出示课件,介绍古代名人:诸葛亮、欧阳修、东方朔)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司马光。
“司”是我们本课的生字,请同学们看黑板:首先要注意它的音节是平舌音,其次它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所以在书写时要先写外后写内,另外要注意里面的横和“口”都要稍向外伸出,横短,“口”内收。
3.出示课件,简介司马光。
二、文白比较,初感不同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吗?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吗?2.交流:篇幅短小;字数少(2句话,30个字);课文后还有注释;这是一篇文言文(古人写文章时用的语言),以前学过的课文是用我们现代人的语言叫现代文。
三、初读故事,品文言文之味师: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02页,出示自学要求:①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开始的?接着发生了什么?结果怎么样?把相关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司马光》教学设计【面点结合:析教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新统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 课《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
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寓意深刻。
本文是中年级阶段学生接触第一篇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材施教:懂学生】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不多,要通过多层次,多元化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工具书插图、动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文言文学法,进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三维联系:定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设身处地:重难点】重点: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难点: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以师为导:选教法】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
谈话导入——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读写结合——激发想象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
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以生为主:定学法】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
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美读—熟读—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读写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精心预习:做准备】多媒体课件。
【优化结构:设流程】一、入境始于趣,乐学导入:(一)自我介绍,初识文言导语:说一说对老师的第一印象,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白家有女,名黎娜,性开朗,好读书。
为人师,教于实验。
听了老师的介绍,对我又都有哪些了解?(二)穿越时空,礼仪问好导语: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就是古时人说的话,今天就跟着我这个教书先生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九百多年前吧。
(指导学生古代礼仪拜先生,学生之间互相作揖)(三)引出课题,认识司马。
1、齐写课题24.《司马光》,强调“司”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组合法记生字。
比“同”少一竖,司机的司。
2、师生交流,认识司马光。
导语: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用简短的两句话来说一说?(学生根据课前收集资料介绍司马光。
)3、动画视频播放介绍司马光。
导语: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 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和情境模拟带入法,借助对老师的介绍,人物认知自然引出文言,让学生通过对老师自我介绍的激发了对“文言文”这一文体为故事体裁的探究兴趣。
再仿照古人见面礼仪的情境再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最基础的认识和兴趣,实现了传承。
此外,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司马光的资料,课上交流,不仅让学生了解主人公,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入情始于读:整体感知。
出示: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一读课文,疏通字词1、自读要求:自由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检查:(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误的地方,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司”,翘舌音“众、持”,后鼻音“庭、登”。
(2)同桌互查,读得好夸夸他,读得不对,帮助他。
(二)二读课文,练习停顿1、指名读课文,师生互评。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出区别。
3、逐句指导,强调停顿、语气、语调。
出示: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
4、练习节奏,读出韵律:齐读,男女分读。
小结:看来,读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古文词句间的停顿和韵味,那你们还想读吗?(三)三读课文,学习注释(1)质疑课题:《司马光》出自哪里?说出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总结查注释理文意方法:从右上角的① 看课文后的注释。
(2)要求默读课文后再默读注释。
【设计意图】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在遣词造句上的风格截然不同,能否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生们首先会遇到的难题。
因此,在让学生一读时,先扫除生字词的障碍。
基础打好后,二读时采用了学生与教师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断句,之后在交流练习中,感受正确的停顿读法,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
三读课文时,指导学习看注释理字词的古文学习方法,从字词句到文言文的朗读,扫清阅读障碍,为理解文言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注释尝试理解,不懂的提出质疑,培养学生探究和自学的能力。
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顺学而导之:理解课文。
(一)看插图,默读解疑。
导语:孩子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请认真看课文插图,看后默读,从文中找出故事发生的地方和人物。
(学生自读圈画,交流:在一个庭院里,有一群孩子。
)1、理解:“群儿/戏于庭,”(1)借助注释理解“庭”的意思,同时抓住“群儿,众”体会玩耍的孩子很多, (板书:众)质疑:这群孩子在庭院里干什么?理解“于,在”。
(2)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同时想象他们此刻的心情(开心)。
教师适时指导读出孩子们开心的感觉。
(3) 让学生根据句式,看图,举例子用古文文言学习创作:群儿学于室,群儿戏于校,群儿游于池……2、理解:“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导语:大家玩得多开心啊,可就在这时,可怕的意外发生了——(1)出图质疑:发生了什么意外?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2)齐读,质疑:院子里有个什么?(出图,结合注释明确“瓮”和读音)(3)理解“足跌,没”,强调“没”多音字。
归纳:一个孩子爬到了缸上,脚踩空了掉进了进去,被水淹没了。
(4) 出图:此时情况怎样?从哪看出危险的?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感到什么?(害怕)如果你是其中的小伙伴你会感到?(着急)(5) 指导有感情读句子,读出危急的感觉。
3、理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导语:故事中的孩子们如何表现的?(1)读一读:出示:众皆弃去。
理解:“众”弃“去”,并拓展跑走的孩子们可能会去干什么?(找工具,找大人等)板书:弃去。
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说说司马光怎么做的?圈画动作字:持、击、破并板书。
(2)写一写:指导写字:“持”,出示生字演变过程。
(3) 演一演:想象画面,指生表演砸缸过程。
(4) 议一议:对比做法:看到司马光这一砸时,你有什么想说的?(板书:冷静机智)(5) 说一说:如果你是得救的孩子,现在请用古文文言来感谢光吧。
(作揖说:“感激涕零,不胜感激等”)板书:儿、得活。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
因此,在突破本课重点上,我先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动漫图片,由图引入,粗知课文大意,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进行联想,激发兴趣,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质疑探究法,教师巧设过渡语引导学生层层研读,让学生不断融入到故事情境中。
在朗读不尽人意时,老师再逐句进行指导,给学生以停顿、语气、语调上的暗示。
并通过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范读,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切切实实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学习是一种乐趣,再抓住重点字词,指导生字书写,读写结合也为准确感知人物性格特点奠定了基础。
四、古今对比,趣味背诵。
1、指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对比白话文,文言文,感悟“简短”。
3、指导吟诵全文,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通过讲一讲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另外自然引出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强烈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再指导吟诵文言文,充实体验了古文的简约美和韵律美。
人常说:“熟读成诵更要紧”,更有利于积累语言,丰富语言。
一课下来初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这也将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知行而合一:丰富积累。
(1)把这个故事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分别说给家长听一听。
(2)课外阅读《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老师的批评和伙伴的嘲笑,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体会到了文言文的魅力还要向司马光学习,做一个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人。
【设计意图】随着有效教学框架的不断深入,课外拓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课文主人公的品质感悟,真可谓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24、司马光①众:弃去光:击瓮冷静机智【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
运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