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合集下载

学校教育心理疏导的案例(3篇)

学校教育心理疏导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杰,男,14岁,某中学八年级学生。

近期,小杰在学习、生活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困扰,成绩下滑,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经过了解,小杰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都存在心理压力,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二、问题分析1. 家庭原因:小杰父母工作繁忙,缺乏陪伴和关爱,导致小杰心理安全感不足。

2. 学校原因:小杰所在班级学习氛围紧张,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较高,导致小杰产生压力。

3. 社会原因:网络信息泛滥,不良信息对小杰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心理防线崩溃。

4. 自身原因:小杰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导致心理问题长期积累。

三、心理疏导方案1. 家庭关爱: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小杰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学习压力调整:与老师沟通,调整教学方式,降低小杰的学习压力。

3. 心理咨询:为小杰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

4. 沟通技巧培训:组织小杰参加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其与人沟通的能力。

5. 社会支持:鼓励小杰参加社会活动,拓宽人际关系,增强心理韧性。

四、实施过程1. 家庭关爱: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杰在家中的表现,引导家长关注小杰的心理需求。

家长表示将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杰,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

2. 学习压力调整:与老师沟通,了解小杰在班级的表现,调整教学方式,降低小杰的学习压力。

老师表示将关注小杰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 心理咨询:为小杰提供心理咨询,了解其心理困扰的原因,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

心理咨询师与小杰进行了多次沟通,发现小杰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咨询师为其制定了心理疏导方案,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等。

4. 沟通技巧培训:组织小杰参加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其与人沟通的能力。

培训过程中,小杰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5. 社会支持:鼓励小杰参加社会活动,拓宽人际关系,增强心理韧性。

小杰在学校社团中结识了许多朋友,逐渐走出了心理困境。

五、效果评估1. 家庭关爱:小杰的父母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已经能够更好地关心和陪伴小杰,小杰的心理安全感得到了提升。

学生抑郁个别教育案例(3篇)

学生抑郁个别教育案例(3篇)

第1篇学生抑郁个别教育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小明自小学以来成绩一直优秀,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

然而,在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小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自伤行为。

经了解,小明近期出现了抑郁症状。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家庭环境较为优越,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小明期望较高。

然而,小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小明,导致小明内心感到孤独。

此外,小明父母在教育方式上过于严厉,使得小明产生逆反心理。

2. 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班级学习氛围紧张,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较高。

小明在班级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进入初中二年级后,由于课程难度加大,小明成绩开始下滑,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冷落。

这使得小明自信心受到打击,情绪低落。

3. 自我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

在遇到困难时,小明倾向于独自承受,不愿寻求帮助。

此外,小明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当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加强亲子沟通:小明父母应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关注小明的内心世界,倾听小明的想法和困惑,给予关爱和支持。

(2)调整教育方式:小明父母应改变严厉的教育方式,采取民主、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小明,帮助小明树立自信。

2. 学校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老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

(3)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班级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减少孤独感。

3. 自我教育(1)学会倾诉:小明要学会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寻求朋友、老师或家人的帮助,避免独自承受压力。

(2)调整心态:小明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接受自己的不足,学会调整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情况有所改善。

小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小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小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心理辅导在小学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并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以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迈向健康成长。

I级:情绪管理为了帮助小学生处理情绪,教育者可以使用各种策略来帮助他们认识情绪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

以下是一个来自小学老师的案例:II级:了解情绪这位老师注意到班级里有个学生,名叫杰西卡,似乎经常处于愤怒或沮丧状态中。

虽然她有时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但其他多数时间仍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老师决定与她单独面谈一次,试图了解她内心的想法。

III级:亲近对话与感受在这次私人会谈中,杰西卡展示了她内心真实的感受。

“我总觉得别人都不喜欢我。

”她说,“有时候当我看到别人开心时,我就感到很生气。

”老师非常重视她的感受,并倾听她的抱怨。

III级:情绪鼓励为了让杰西卡感到被接纳并理解,老师对她说:“你的感受是很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

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IV级:情绪管理技巧以下是一些教育者可以教给小学生以帮助他们管理情绪的技巧:1. 深呼吸和冷静下来:当他们感到紧张或愤怒时,通过深呼吸几次来缓解紧张情绪,并冷静下来。

2. 表达情绪:鼓励学生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例如写在日记中、画画或找个值得信任的成年人分享。

3. 找寻支持:学生应该知道他们可以向父母、老师或其他信赖的成年人求助和倾诉。

4. 问题解决技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供相关工具和策略来找出解决方法。

I级:适应新环境小学学生可能面临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例如转学或新年级。

以下是一个来自小学心理咨询师的案例:II级:帮助建立友谊咨询师发现艾米莉在刚转到新校时很害羞,没有朋友。

她总是独自坐在教室里,远离其他孩子。

咨询师和艾米莉一起探讨了交朋友的重要性,并鼓励她参与班级活动。

III级:培养社交技巧为了帮助艾米莉建立社交技能,咨询师提供了以下方法和建议:1. 倾听并加入对话:帮助艾米莉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并互动地参与对话。

教育案例学生情绪管理(3篇)

教育案例学生情绪管理(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学生情绪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本案例以某中学一名叫小明的学生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情绪管理。

小明,15岁,初二学生。

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冲动,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

在家庭中,小明与父母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因为他的成绩和品行问题责骂他。

因此,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情绪波动较大。

二、问题分析1. 学生个体因素:小明性格冲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 家庭因素:小明与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氛围不和谐,导致他无法在家庭中得到有效的情绪宣泄和支持。

3.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情绪管理的教育和引导。

4. 社会因素: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三、解决策略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2. 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改善家庭氛围,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3. 开展情绪管理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情绪管理课程,帮助学生认识情绪,学会调节情绪。

4. 创设良好校园氛围: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四、实施过程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主动与小明沟通,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关心他的生活,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2.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改善家庭氛围,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 开展情绪管理课程: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来源和调节方法,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4. 创设良好校园氛围:学校举办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大班情绪教育案例(3篇)

大班情绪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幼儿园大班的一名学生,活泼可爱,但性格较为内向。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小明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尝试新的事物,遇到困难时容易沮丧。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明因为不慎摔倒,导致腿部受伤,这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焦虑。

为了帮助小明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教师决定开展一次情绪教育活动。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中,小明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惧和焦虑。

在摔倒受伤后,小明不敢再尝试任何有风险的活动,担心再次受伤。

这种情绪反应使得小明无法积极参与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

2. 教师在发现小明的情绪问题后,及时进行了关注和引导。

这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情绪教育的重视,有利于帮助小明克服挫折,建立自信心。

3. 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方法对小明进行情绪教育:(1)倾听:教师耐心倾听小明的讲述,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让他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2)共情:教师站在小明的角度,理解他的恐惧和焦虑,给予他安慰和鼓励。

(3)引导:教师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小明学会面对挫折,勇敢尝试。

(4)树立榜样:教师邀请班级中勇敢面对挫折的幼儿分享经验,让小明学习他们的勇敢精神。

三、教育目标1. 帮助小明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勇敢尝试。

2. 培养小明自信、乐观的性格。

3. 提高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

四、教育过程1. 教师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勇敢面对挫折”的故事会,讲述了一个小动物在遭遇挫折后,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2. 教师引导小明分享自己在摔倒受伤后的感受,并鼓励他勇敢尝试其他活动。

3. 教师组织了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让小明在游戏中学会勇敢面对挫折。

例如,设置障碍赛道,鼓励小明和其他幼儿一起克服困难,完成挑战。

4. 教师邀请班级中勇敢面对挫折的幼儿分享经验,让小明学习他们的勇敢精神。

5. 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情绪变化,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五、教育效果1. 小明在故事会和户外游戏中,逐渐学会了勇敢面对挫折,不再害怕尝试新事物。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篇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1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

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

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

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

小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

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2【摘要】文章结合真实案例,总结出预防、干预、巩固三者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这对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案例;反思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方式。

无论是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同时,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阴影,也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某些超出自身能力的困境时所产生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

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在经历着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地干扰或破坏一个人正常的生活模式,并有可能引发自杀或杀人等严重恶果。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

初中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理解与同情情景描述小明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通常很安静,成绩优秀,但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意外地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成绩。

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和自责。

他开始对老师和同学抱怨,甚至在家里对父母发火。

干预措施1. 老师首先与小明进行了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感受和困扰。

2. 引导小明认识到情绪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挫折和失落。

3. 教授小明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和积极思考。

4. 鼓励小明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支持和理解。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调节教育,小明开始更加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了以更积极的方式面对挫折。

他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也变得更加和谐。

案例二:自我控制情景描述小红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她通常很活泼好动,但有时会因为过于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导致她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其他同学。

干预措施1. 老师与小红进行了交流,了解她的兴趣和爱好。

2. 引导小红认识到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并教她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如计数、深呼吸和放松训练。

3. 为小红制定一个每天的情绪管理计划,帮助她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4. 鼓励小红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和团队合作,以消耗多余的能量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调节教育,小红开始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她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得到了改善,与同学的相处更加和谐。

案例三:积极思维情景描述小刚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持负面思维。

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消极的心态导致他缺乏动力和自信心。

干预措施1. 老师与小刚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困扰。

2. 引导小刚认识到负面思维的危害,并教他如何转换思维方式,培养积极的心态。

3. 鼓励小刚设定小目标,并通过努力实现它们来提高自信心。

4. 安排小刚参加一些励志讲座和培训,以激发他的内在动力和积极能量。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调节教育,小刚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情绪引导心理教育案例(2篇)

情绪引导心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情绪管理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个情绪引导心理教育的案例,探讨如何帮助个体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案例介绍小李,一名17岁的中学生,近期情绪波动较大,表现为易怒、焦虑、失眠等。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小李常常感到无助和沮丧,甚至产生逃避心理。

家长和老师发现小李的情绪问题后,决定寻求心理辅导帮助。

三、心理辅导过程1. 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师首先与小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小李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通过倾听、接纳、共情等方式,了解小李的情绪困扰及其背后的原因。

2. 情绪认知辅导师帮助小李认识自己的情绪,教会他如何正确地识别和命名自己的情绪。

通过情绪认知,小李了解到自己的情绪波动与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

3. 情绪表达辅导师引导小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他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情绪表达,小李学会了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减少了情绪压抑。

4. 情绪调节辅导师教授小李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正念练习等。

通过这些技巧,小李学会了在情绪波动时,如何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5. 行为矫正辅导师帮助小李分析导致情绪问题的行为模式,如逃避、消极应对等。

通过行为矫正,小李逐渐改变不良行为,学会面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6. 家庭、学校支持辅导师与家长、老师沟通,共同关注小李的情绪变化。

家庭和学校为小李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帮助他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李的情绪波动明显减少,焦虑、易怒等症状得到改善。

在学习、生活中,他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同学、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家长和老师对小李的进步表示满意。

五、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小李的情绪问题主要源于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

通过心理辅导,小李学会了正确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了情绪管理能力。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

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案例一:学业压力引发的焦虑学生李明在大学期间表现优异,但最近由于学业压力过大,出现了明显的焦虑症状。

他时常感到心烦意乱,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失眠和食欲不振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了解了李明的具体困扰和压力源。

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辅导员帮助李明认清了自己的过度焦虑源自于对自我期望的过高和对失败的恐惧。

随后,辅导员建议李明调整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

辅导员还鼓励李明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减轻焦虑情绪。

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李明逐步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平衡。

案例二:人际关系困扰引发的抑郁学生王芳因与同学关系紧张,逐渐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她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

辅导员在与王芳的谈话中,耐心倾听了她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和内心的挣扎。

辅导员通过引导王芳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帮助她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如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同以及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

为了改善王芳的情绪,辅导员还建议她参加社交技能培训班,提升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辅导员也通过安排定期的跟进谈话,帮助王芳逐步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并在过程中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案例三:家庭问题引发的情绪困扰学生张强因家庭问题,情绪波动较大,常常表现出易怒和不稳定的情绪。

辅导员在接到张强的求助后,对其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家庭背景和情绪状况。

辅导员通过建立支持性关系,帮助张强释放压抑的情绪,同时提供了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日记和情绪调节策略。

辅导员还建议张强与家庭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尝试改善家庭关系,缓解家庭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辅导员还帮助张强找到适合的校园支持资源,如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更好地处理家庭问题带来的情绪困扰。

案例四:适应问题导致的自我怀疑学生李华刚入学时,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出现了自我怀疑和不自信的问题。

她在适应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严重质疑。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小学生是心理辅导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小学心理辅导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小明的学习焦虑。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学习上出现了焦虑情绪。

他在数学课上总是感到很紧张,害怕做错题,导致成绩一直不理想。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与小明的交流,了解到他的焦虑主要源于对数学知识的恐惧和对成绩的过分在意。

心理辅导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与小明进行深入的沟通,鼓励他尝试去克服恐惧,放松心态,同时也向家长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态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逐渐放下了焦虑情绪,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二,小红的人际关系问题。

小红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在班上和同学之间总是处于矛盾之中,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小红逐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孤独感。

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倾听和理解,帮助小红找到了矛盾的根源,并教导她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解决矛盾。

同时,心理辅导老师还与小红的班主任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共同帮助小红调整心态,改善人际关系。

在心理辅导的帮助下,小红逐渐学会了与同学和睦相处,内心的孤独感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三,小刚的自我认知问题。

小刚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存在一些偏差,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小刚逐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自卑感。

心理辅导老师通过与小刚的交流,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树立自信心,教导他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同时,心理辅导老师还与小刚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共同帮助小刚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在心理辅导的帮助下,小刚逐渐摆脱了自卑情绪,树立起了自信心,学习和生活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通过以上几个小学心理辅导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心理辅导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学生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心理辅导员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感到非常压力。

他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且家庭环境也比较紧张,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

小明越来越消极,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了逃学的念头。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开始慢慢打开心结,他在和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中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通过耐心倾听和引导,帮助小明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也积极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了家庭矛盾,最终小明逐渐走出了困境,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案例二,小红是一名高中生,她在学习上一直表现出色,但是最近却出现了焦虑和压力过大的情况。

原来,小红一直有一个很高的学习压力,她总是要求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关系。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开始学会了适当的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老师通过与小红的交流,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让她明白学习并不是唯一的人生目标,同时也教会她如何正确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让她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平衡和健康地发展。

案例三,小李是一名大学生,最近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抑郁情绪。

原来,小李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他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助。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小李开始逐渐打开了心扉,他在与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中找到了释放情绪和寻求帮助的途径。

老师通过耐心倾听和理解,帮助小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教会他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困难,让他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以上就是几个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重要性。

学校心理辅导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小学生情绪教育案例(2篇)

小学生情绪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小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在成长过程中,小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容易引发他们的情绪问题。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我校开展了小学生情绪教育系列活动。

二、案例描述(一)案例一:小明的情绪问题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但在学习上却遇到了困难。

近期,他的成绩下滑明显,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备,小明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在一次情绪教育课上,老师发现小明情绪低落,便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交流,老师了解到小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于是,老师引导小明认识到了情绪的重要性,教他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找回了自信,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改善。

(二)案例二:小红的社交问题小红,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

在一次情绪教育课上,老师发现小红总是低着头,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

于是,老师决定关注小红的情绪变化,帮助她克服社交问题。

在情绪教育课上,老师组织了一系列互动游戏,让小红逐渐放松自己,与其他同学建立了友谊。

同时,老师还教导小红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使她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成功地融入了集体,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三)案例三:小华的家庭问题小华,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但家庭环境却让他倍感压力。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华很少得到关爱,导致他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叛逆。

在一次情绪教育课上,老师发现了小华的问题,并决定帮助他。

老师与小华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了解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小华认识到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并教他如何与父母沟通。

同时,老师还鼓励小华参加课外活动,丰富他的课余生活。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华的家庭关系得到了改善,性格也逐渐变得阳光。

三、案例分析(一)情绪教育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认识情绪:情绪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

情绪特殊学生教育案例(3篇)

情绪特殊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小明自幼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在学校里,他经常受到同学欺负,情绪低落,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小明在家中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易哭,对学习失去兴趣。

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小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忙于工作,缺乏对他的关爱和陪伴。

因此,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情绪调节能力较弱。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诊断小明存在以下问题:(1)情绪不稳定:易怒、易哭,情绪波动大。

(2)人际关系障碍:在学校受到同学欺负,与同学关系紧张。

(3)学习兴趣缺乏: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般。

(4)家庭环境因素:单亲家庭,缺乏关爱和陪伴。

2. 原因分析(1)性格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导致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

(2)家庭环境因素:单亲家庭,缺乏关爱和陪伴,导致小明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

(3)学校环境因素:小明在学校受到同学欺负,导致其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

三、教育措施1. 加强心理辅导(1)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调节。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小明与其他学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改善人际关系。

2. 改善家庭环境(1)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小明情绪的影响,引导家长多关注、陪伴小明。

(2)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3. 优化学校环境(1)加强班级管理,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小明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培养兴趣爱好(1)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其兴趣爱好,提高其自信心。

(2)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取得了以下进步:1. 情绪逐渐稳定,焦虑、抑郁等症状得到缓解。

2. 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与同学关系融洽。

3. 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成绩有所提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1: 帮助学生应对考试压力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最近他感到非常焦虑和紧张,因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他担心自己无法应对考试压力,导致成绩下降。

解决策略1. 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倾听他的担忧和焦虑。

2. 教导小明一些应对考试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

3. 建议小明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以分配时间和精力,避免过度压力。

4. 鼓励小明寻求帮助和支持,让他知道他不必独自面对困难。

案例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背景小红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情绪激动,容易发脾气和与同学发生冲突。

这种行为给她和她的同学带来了困扰。

解决策略1. 与小红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她情绪失控的原因和触发点。

2. 教导小红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和积极表达情感。

3. 在课堂上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例如角色扮演和情感识别活动。

4. 鼓励小红与同学分享她的感受,以促进理解和合作。

案例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背景小李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优秀,导致他对研究和参与课堂活动缺乏积极性。

解决策略1. 与小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对自己能力的看法和自尊心的问题。

2. 培养小李的自信心,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夸奖他的努力和进步。

3. 提供给小李一些适合他能力水平的任务和活动,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鼓励小李与同学分享他的优点和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以上是三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简要描述。

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心理辅导和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自信心和自尊心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第一篇: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X性别:女年龄: 16 年级:初三外形特征:身体发育健康,面目清秀,个子娇小,喜欢穿低腰宽腿裤,爱化妆,比较注重个人形象。

行为特征:动作思维较灵活,对自己的容貌特别在意(每天要照镜子几十次),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情绪控制较差,有一定的自残倾向。

性格特征:个性较强、喜怒无常、较难沟通。

二、研究目的1、辅导个案处理好与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其青春期急躁症。

2、帮助个案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帮助个案确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的成长。

三、背景资料1、家庭情况(1)父亲:52岁,海员;母亲:52岁,退休(2)家庭环境一般,经个案自己阐述,父母之间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

由于个案父亲的职业关系,父亲长年不在家,教育个案的责任基本由其母亲一人承担。

其母亲对个案的家教较为严格,但由于母亲脾气较为急躁,甚至有时奉行“棍棒教育”,造成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案交流有一定的代沟,这也是造成个案喜怒无常,个性强烈的原因之一。

(3)个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二分流到我校就读,由于住宿,平时很少回家,在家期间,由于母亲管的较严,平时较少外出游玩,内心比较压抑。

在校期间,与高年级的几个男生混得较好,经常利用网络和他们进行聊天。

2、受教育情况(1)个案7岁进入某小学就读,学习成绩较稳定。

(2)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其家长曾长期为其找家教进行个别辅导,但效果不佳。

(3)初二进入我校就读时,成绩处于班中中流水平;个案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平时课上小动作,说话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在意。

写得一手不错的字,担任班中宣传委员,负责班中黑板报工作。

3、在校总体情况从入校前的军训活动中,就可以看出个案是一个非常倔强,个性非常强烈的女孩,对于其本人觉得对的事(哪怕自己做错了)也会坚持到底,不愿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与同学经常发生争执,即使自己错了也绝不认输道歉。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案例一:小明的自信心
小明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孩子,他在学校里常常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担心别人会嘲笑他。

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注意到了他的这种情况,并开始通过一些活动慢慢培养他的自信。

老师首先让小明参与一些小组讨论活动,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开始逐渐熟悉和享受表达自己的过程。

然后,老师又安排了一些小型的演讲活动,让小明在同学面前分享他的想法和经历。

这些活动让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案例二:小红的情绪管理
小红是一个情绪波动很大的孩子,她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大发脾气。

她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注意到了她的这种情况,并开始教她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首先,老师教她识别自己的情绪,让她知道何时自己开始感到生气,并尝试找出引发生气的原因。

然后,老师教她一些冷静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倒数等。

通过这种方式,小红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更加冷静地处理问题。

案例三:小华的同理心
小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但他常常因为自己的优秀而看不起其他同学。

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注意到了他的这种情况,并开始教他如何培养同理心。

老师首先让他参与一些团队活动,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而不仅仅是研究成绩。

然后,老师还让他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让他亲自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喜悦。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华开始明白到他人的感受,他的同理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上的案例都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研究和成长。

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第一篇: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背景四年级学生熊××(女),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务工,很少回家,有一姐就读高二。

而母亲独揽家中农活,对她的教育简单粗暴严厉,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家务上对她的安排和攀扯过多。

本学期以来, 该生情绪烦燥、焦虑;夜间在寝室常一人独坐床上数小时,并伴有哭泣;厌食,常连续几顿不进食;交谈、关心询问时拒不答语;上课低头、毫无兴趣;课外不理周边人,常一人独坐很久。

二、问题归因分析个体心理因素:无助力孤独感,自己不被人所爱,所关心、感到孤独;绝望和无价值感,外界环境空虚和成长中压力而自学无力应付,产生绝望和自我否定情感。

家庭影响因素:一是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孩子在家庭中长期缺乏爱的体验,就会经常处在紧张忧虑之中;二是父母给孩子过多压力,当压力超过孩子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个体即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随之而来是孩子对活动失去兴趣乃到对自我完全丧失信心。

三、辅导目标1、具体目标:乐观地看待事物;微笑面对生活;发现并正视自己的优点;做一个自信有上进心的人;关注学习积极思考;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细心体会发现家人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制定自己学习和生活目标。

2、最终目标:健康的心理情感认知水平;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如:正当正确的需要、广泛浓厚的爱好、稳定和谐的性格、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等);优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如: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自我概念良好、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强、人际关系积极等)3、近期目标:帮助个体:理清自己的的困扰,进行自我分析及改进;宣泄自己的情绪;认知改变自己旧有的偏激的看法和行为;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4、长远目标: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乐观稳定;具有一定的耐挫能力;客观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良好的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

四、辅导方案采用两类辅导方法:认知改变和行为训练。

初中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案例1: 培养积极情绪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经常感到焦虑和压力。

他在研究和人际关系方面都遇到了困难,情绪低落且易激动。

解决方案1. 建立情绪日记:小明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和触发因素,以帮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

2. 积极思考训练:指导小明学会积极思考,鼓励他寻找事情中的积极因素,并培养乐观的态度。

3. 身体运动:鼓励小明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释放负面情绪和压力。

4. 寻求支持:鼓励小明与家人、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情绪上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2: 处理冲突和愤怒情绪背景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常常因为与同学之间的冲突而感到愤怒。

她经常爆发脾气,导致关系恶化。

解决方案1. 情绪管理技巧:教导小红一些冷静下来的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以帮助她在冲动时保持冷静。

2. 沟通技巧:指导小红学会有效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减少冲突的发生。

3. 解决冲突:教导小红如何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妥协、倾听对方等,以改善与同学的关系。

4. 情绪释放:鼓励小红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如绘画、写日记等,以减轻愤怒情绪的累积。

案例3: 应对考试压力背景小杰是一名初中生,每次考试前都感到极度的压力。

他担心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情绪紧张影响了研究效果。

解决方案1. 研究计划:指导小杰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帮助他有条不紊地准备考试,减少压力感。

2. 考试技巧:教导小杰一些应对考试的技巧,如时间管理、答题技巧等,以增强他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3. 放松训练:引导小杰研究一些放松训练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以在考试前降低紧张情绪。

4. 积极反馈:鼓励小杰在考试后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帮助他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结论通过针对不同情绪问题的解决方案,初中生可以更好地调节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研究和生活的挑战。

小学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情绪调节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四年级学生,性格开朗,成绩优异。

然而,近一段时间,小明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出焦虑、易怒的情绪,学习成绩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小明近期家庭发生了变故,父母离异,导致小明情绪波动较大。

为了帮助小明调节情绪,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决定开展一次情绪调节教育。

二、案例实施1. 了解情绪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们了解情绪的基本类型,如喜、怒、哀、惧等。

通过讲述小明的故事,让学生们认识到情绪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激发他们调节情绪的意识。

2. 情绪表达在了解情绪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们将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

例如,小明可以通过绘画描绘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者写一篇关于家庭变故的作文。

3. 情绪管理为了帮助小明调节情绪,我们为他制定了一套情绪管理方案:(1)深呼吸法:小明在情绪激动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放松身体,缓解情绪。

(2)积极心理暗示:每天对着镜子对自己说:“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3)倾诉法:鼓励小明向亲朋好友倾诉自己的情绪,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4)参加兴趣小组:小明可以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如篮球、足球、绘画等,通过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

4. 家校合作我们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家庭变故对小明的影响,并共同制定了一套家庭教育方案。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三、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调节教育,小明在课堂上逐渐恢复了平静,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以下是具体表现:1. 情绪稳定:小明在课堂上不再易怒,能够专心听讲,与同学友好相处。

2. 学习成绩提高:小明在数学、语文等学科上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3. 家庭关系改善:家长与小明的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四、案例总结通过本次情绪调节教育,我们深刻认识到情绪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们对本次案例的总结:1. 情绪调节教育应从小学生阶段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初中生情绪管理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情绪管理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情绪管理教育案例3篇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初中阶段。

因此,情绪管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通过三个实际案例,探讨和分析初中生在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案例一:小明的故事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性格内向,在学校里没有很多朋友。

他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尤其是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

他经常因为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问题分析小明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

他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使他更容易感到被冒犯,从而与同学发生冲突。

解决策略1.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帮助小明提高他的社交技能,增强他与同学之间的沟通。

2. 情绪调节指导:教授小明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情绪日记等,帮助他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案例二:小红的故事案例描述小红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她在学习上非常有上进心,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然而,她在面对考试或竞赛时,常常感到极度紧张和焦虑,影响了自己的发挥。

问题分析小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她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以及对失败的非理性恐惧。

她的焦虑感使她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了她的表现。

解决策略1.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合作,帮助小红识别和改变那些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从而减轻她的焦虑感。

2. 放松训练:教授小红一些放松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深呼吸等,帮助她在紧张的情境中保持冷静。

案例三:小刚的故事案例描述小刚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与老师和同学发生冲突。

他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

问题分析小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他的冲动和情绪失控使他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人际关系。

解决策略1. 行为疗法:通过行为契约和奖励制度,帮助小刚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增强他的自我控制能力。

2. 情绪识别和表达训练:教导小刚如何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以健康的方式释放情绪,从而减少他的冲动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X性别:女年龄:16年级:初三外形特征:身体发育健康,面U清秀,个子娇小,喜欢穿低腰宽腿裤,爱化妆,比较注重个人形象。

行为特征:动作思维较灵活,对自己的容貌特别在意(每天要照镜子儿十次),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情绪控制较差,有一定的自残倾向。

性格特征:个性较强、喜怒无常、较难沟通。

二、研究目的1、辅导个案处理好与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其青春期急躁症。

2、帮助个案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帮助个案确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的成长。

三、背景资料1、家庭情况(1)父亲:52岁,海员;母亲:52岁,退休(2)家庭环境一般,经个案自己阐述,父母之间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

由于个案父亲的职业关系,父亲长年不在家,教育个案的责任基本由其母亲一人承担。

其母亲对个案的家教较为严格,但由于母亲脾气较为急躁,其至有时奉行“棍棒教育”,造成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案交流有一定的代沟,这也是造成个案喜怒无常,个性强烈的原因之一。

(3)个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二分流到我校就读,由于住宿,平时很少回家,在家期间,由于母亲管的较严,平时较少外出游玩,内心比较压抑。

在校期间,与高年级的儿个男生混得较好,经常利用网络和他们进行聊天。

2、受教育情况(1)个案7岁进入某小学就读,学习成绩较稳定。

(2)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其家长曾长期为其找家教进行个别辅导,但效果不佳。

(3)初二进入我校就读时,成绩处于班中中流水平;个案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平时课上小动作,说话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在意。

写得一手不错的字,担任班中宣传委员,负责班中黑板报工作。

3、在校总体情况从入校前的军训活动中,就可以看出个案是一个非常倔强,个性非常强烈的女孩,对于其本人觉得对的事(哪怕自己做错了)也会坚持到底,不愿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与同学经常发生争执,即使自己错了也绝不认输道歉。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个案的性格特点,经常做出一些较为极端的行为,如抗教、自残、辱骂同学等,在班中影响较大。

但个案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如: 布置教室、文艺演出、黑板报等)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是一个很愿意表现自己,很想被老师认可的学生。

4、家长的期望个案家长也已经觉察到个案这种性格的弊端,平时也较为重视自己孩子情绪不稳定的问题,希望通过学校、家长以及个案自身的努力,改变其暴躁的性格。

四、行为观察1、同学观察:班中男生普遍对个案印象较差,认为其脾气大,说不得,经常说脏话粗话,乂爱臭美,爱作班中的老大姐,还经常吊楼层结交其他年级的男生。

班中女生普遍反映个案是个个性相当强烈的女孩,老师布置的任务能较好的完成,黑板报出得不错,写的一手好字,但是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还经常会有些过激的行为。

2、教师观察军训期间,小X不服从教官的命令,时有顶撞教官的现象发生,军训汇报演出中舞蹈落选,加紧训练,积极争取机会。

从这两件小事中,反映出个案是个比较倔强的女孩,有不服输的个性,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个性,使得个案无法处理好与同学其至老师的关系。

对于集体的事情比较放在心上,黑板报工作比较负责;有一点小聪明,但在学习上比较懒散,成绩一直维持在中下水平。

对于自我形象相当注重,包括发型、穿着、面容以及他人对自己外形上的评价,一天之内至少照镜子儿十次,有时甚至有化妆的情况出现。

遇到班中其他同学偶尔有情绪上的波动,个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劝说,但一遇到自己和家人、同学其至老师发生冲突时,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有辱骂同学、自残、封闭自己、抗教等过激行为出现。

五、个案主要行为问题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同学之间了解情况以及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个案主要存在以下儿个问题:1、学习问题:个案刚进我校就读时,第一次月考处于班中中上水平,从其以往的学习成绩以及原校老师对其的评语中可以看出,个案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在现在的班中都是属于较好的。

但进入我校学习之后,个案对学习比较放松,上课经常说话、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一直处于班中后十名。

2、情绪问题:U询存在个案身上的最大问题是情绪问题,从进校后的多起事件中可以看出个案悄绪波动很大,经常喜怒无常,挫折承受能力较差,其至有自残和自我封闭等过激行为。

3、行为问题爱惹是生非,不遵守校纪校规,喜欢与人吵架,有些桀鹫不驯六、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1、家庭原因: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人照顾家庭较为辛苦,因此脾气较为急躁,对于个案的教育,也时常使用棍棒教育,促使个案在家庭中觉得自己像是母亲的 "出气筒”;个案父母生育个案时的年龄都已经较大(33岁左右),因此对于这个唯一的孩子,给予较大的期望,平时在家,母亲管束较严,使得个案有一种被约束而想冲破约束的渴望。

2、自身原因:个案本身就是一个争强好胜、个性相当要强的女孩,脾气较为急躁,她的这种个性也是其情绪不稳定、易走极端的内在因素之一。

3、学校原因:由于个案在原校中学习成绩不太好,基本上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心理上有一定的落差。

来到我校后,面对的都是一些与她一样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并且个案自认为自己不论在形象上还是能力上都比其他同学更胜一筹,有一点小小的骄傲。

除此之外,个案以认识较多高年级的同学和外校的同学为荣,认为自己的"朋友”较多,学校中谁要是欺负她,她就可以找她的“朋友”来“修理”同学,因此更加滋长了她这种横行霸道的性格。

七、辅导策略根据个案存在的最大问题一一情绪波动大,因而从其行为原因分析出发,建议从以下儿个方面进行辅导。

1、多与个案家长进行沟通,把个案对家长的真实想法转达给家长,并使家长了解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使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2、多与个案本人谈心交流,从打开个案的心扉入手,在个案对教师信任的前提下,与个案一起分析其暴躁性格对其将来就业发展的危害性。

并以周围同学的正确行为慢慢引导个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面对问题能先思而后行,一改以往的莽撞。

在教育方面,多用鼓励和激励的言语,不用消极或伤其自辱心的言语刺激个案。

3、从个案的特长兴趣着手,在班中给予其宣传委员的职务,负责班级黑板报工作,并以班级小干部的要求来督促个案自觉遵守校规、班规。

使其在班中拥有荣誉的同时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4、通过各种辅导方式(谈心、周围同学的现身说法、法制教育、推荐其阅读优秀励志书籍等方式)纠正个案盲U崇拜不良社会青年行为的不健康心理,引导其正确交友。

八、辅导过程1、从打开心扉入手开学初,全班同学欢天喜地迎接中秋节,唯独个案情绪低落,上课无精打采,时不时地与同学发生口角,更令人担心的是个案用刀片把自己一双美丽的小手划得伤痕累累。

于是,我找到个案,与其促膝而谈,但倔强的个案并没有向我敞开心扉,反而这愈演愈烈。

个案其至在网上,利用QQ谩骂同班男生,并挑衅高年级男生“修理”该男生,导致该男生由于害怕不敢到校读书。

个案在晚上就寝时,由于有蚊子骚扰,私自爬到其她女生床上就寝,该女生提出抗议,遭到个案的谩骂,使得该女生不愿上学等。

对于个案的这种严重违纪违规现象,我并没有立即给予处分,而是通过家长和同寝室的室友,了解个案的家庭情况和近阶段的心理状况,从打开个案的心扉入手,教育感化个案。

通过观察,我了解到个案倔强、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对老师有抵触心理。

于是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以及晚上值班时间,以一名大姐姐的口吻与个案进行交流沟通,希望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慢慢走进个案的内心世界,了解个案心中的真实想法,使个案觉得自己的班主任不仅是一名老师,更是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慢慢消除她对老师的防备和抵触心理。

通过这笫一阶段的努力,个案对老师的态度已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她经常利用我晚上值班,主动到我寝室,帮我泡水,并乘机和我说说悄悄话,还经常充当“小密探”,向我密告一些班中同学违纪违规的现象。

于是,我趁热打铁,开展第二阶段的谈心工作,与个案一起分析她之前所做的事,给自己,家庭,同学,班级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并让个案进行换位思考,让她处在同学的位置,想想自己的行为给同学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通过第二阶段的谈心,个案在行为上明显有所收敛,虽然在班中她仍时不时的犯些小错误,动不动就与同学发生争执,但至少自残自虐、无理骚扰同学等过激行为不再发生,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会向我倾诉。

2、让其担任班干部,体验荣誉感和责任感我发现个案是一个很有表现欲的女孩,于是根据她的特长,我让她担任了班级宣传委员一职,负责班级黑板报工作。

任命的那天,我把个案叫到一旁,告诉她:你现在和老师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你的表现决定了老师眼光的对与错。

作为一名班干部,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同学做岀榜样,不能遇到一点小事就“歇斯底里”,要注意自己的淑女形象,不要让老师失望”,,这番严肃而乂幽默的话语,确实打动了个案。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个案的行为确实有所改变,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许多,不会动不动就耍性子、闹情绪,同时更令我欣慰的是个案对于黑板报工作也一丝不苟,连着数次黑板报在年级组中获得好名次。

3、家长、老师、同学形成合力对于个案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在个案表面情绪稳定,表现较好的同时仍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

个案山于在校化妆被老师看见受到批评,就与老师发生争执,并当众辱骂老师。

对于像个案这样的学生,他们的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当然作为老师,要想改变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只用三言两语就行了。

我深刻的认识到,光是学校教育、光是心理辅导可能只是一时之效,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该生,必须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于是我多次与个案的母亲取得联系,与其母亲达成一致的看法,暂时取消个案的一切娱乐活动,直到个案有所悔悟,并在月结表彰会上获得标兵称号。

一开始个案情绪较为激动,不愿接受老师的提议,但是我告诉她,在家里,犯了错,父母会包容她;在学校,犯了错,老师会原谅她;两年之后踏上社会,再犯错,那么只有自己承担后果”,,对自己未来仍充满憧憬的个案,最后还是接受了老师的提议。

在此期间,为了鼓励个案,我经常拿身边同学的事例以及一些相关名人的事例鼓励她,同时,也找了儿个平时和她处得还算不错的同学时时督促她,当个案情绪低落时,鼓励她,当个案控制不住自己火爆脾气时,劝说她。

经过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个案的确有了质的改变,她从内心认识到自己这种喜怒无常的脾气危害性,同时在月结表彰会上个案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礼仪标兵的称号,一改同学们心中“泼妇”的形象。

九、初步结果1、行为方面:经过长达一学年的教育,个案已经减少了许多过去常犯的小毛小病,能基本处理好和同学、家长以及老师之间的关系,遇到困难挫折,也没有以往那样的莽撞,学会了三思而后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