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PPT课文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3课课件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挑战与应对(共13张PPT)

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3课课件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挑战与应对(共13张PPT)

“无为”
“有为”
挑战与应对
——汉武帝时代
海宁市鹃湖学校 朱 悦
汉武帝面临的挑战之一
权力受质疑
思想不一致

汉景帝时期“汤武受命”之辩给汉武帝留下哪些急需解决的难题?
材料一:董仲舒论认为 “唯天子受命于 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当君主个人行为导 致政治动乱,引发某种危机时,天就先出灾 异以谴责告之知。如果“ 谴告之而不知变 ”, 那灾祸是自己招来的。君主“当救之以德,施 之天下,则咎(灾祸)除”。
曾祖父:汉高祖刘邦 (前256- 前195年)
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
祖 父:汉文帝刘恒 (前202- 前157年) 父 亲:汉景帝刘启 (前188- 前141年)
(武帝即位之
初)“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积聚) 巨万,贯(穿钱的 绳子)朽(腐烂) 不可校(数),太 (公元前156年-前87年) 仓之栗(粮食)陈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陈相因,充溢(满) 露积于外”。 年仅16岁,在位54年。 ——《史记》
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前91年,王子封侯凡一百六十五人。 ——安作璋《汉武帝大传》
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能减少诸侯国对汉政府的威胁?
分割势力
诸侯儿子都
中央集权
汉武帝的推恩令与汉景帝时期的“削藩”相比有什么优点?
汉武帝应对措施之:
西汉中央政府直辖一百多个郡国,除了 不定期的派员巡视之外,对地方行政的日常 监察,是通过刺史完成的。武帝分天下为司 隶、豫等13州部,各置刺史……藩国也是刺 史的重点防禁对象。 同时设司隶校尉,负责京师治安……而 且还可纠察皇太子、三公以及旁州郡国。
汉代五铢钱
针对币制混乱的局面,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给西汉政府带来哪些好处?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PPT课件3 人教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PPT课件3 人教版
措施的几个方面:
政治;思想文化;经济
汉武帝的烦恼: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 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主父偃 yˇan
封土再分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 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
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
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
帝开始(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B
5.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
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B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1.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 (C )
2.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
D 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D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3.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
理。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的盐
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
B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景帝 D. 汉武帝
4.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PPT课件

东汉建立
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 合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 破长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 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光武中兴”
东汉的灭亡 220年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政治
削弱封 国势力
推恩令
强化监 察制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央 司隶校尉
地方
刺史
经济
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
思想文化
措施:
州部(监察区),每部委派刺史一 人,定期巡视。
②中央: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 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
影响:
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经济上
措施: 将地方的货币铸造、食盐与铁器
生产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 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作用:
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实现了经济上 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
监督和 检举京师百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 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②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但也体现了文化专制 的一面。
一、汉初的分封制与“七国之乱”:
西周
分封制 西汉?
秦朝
郡县制
刘邦共封了七 个异姓王和九个同 姓王,他们在王国 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 币,自集军队。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法 家
秦亡!
道 家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上《3.3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PPT课件 (5)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上《3.3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PPT课件 (5)

封王
刘濞 刘辟光 刘贤 刘印 刘熊渠 刘遂 刘戊
封地
广陵(江苏扬州) 东平陵(山东章丘) 剧县(山东寿光南) 高密(山东高密] 即墨(山东平渡) 邯郸(河北邯郸) 彭城(江苏徐州)
侯乘 王机 的损景 权黜帝 利了依 。王靠
国周 官亚 制夫 及平 其定 职了 权七 ,国 降之 低乱 诸,
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
1、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权)
政治 2、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监察权
西

3、设立司隶校尉


→政治统一

大 一 统
经济:铸产五和铢 销钱售,权收,归加盐强铁中的央生经
济权
→经济统一
达 到 鼎 盛 时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出者、措施、影响)

→思想统一
自我测评
卫青,河东平阳 人。卫皇后弟。本平 阳公主家奴,后被汉 武帝重用,官至大将 军,即最高的军事将 领。多次带兵同匈奴 作战,屡立战功。史 书说:卫青为人谦虚 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霍去病,河东平 阳人。卫青的外甥, 善骑射。18岁跟随卫 青作战官至骠骑将军。 霍去病为人,很少说 话敢于冲锋陷阵。常 带领精壮的轻骑兵, 远离大军,深入蒙古 大沙漠数千里,追击 匈奴贵族。“勇冠三 军”
加强监察 制度
中央设司隶校尉 地方设刺史
• 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皇帝
监督和检举京 师百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司隶校尉
(中央)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优质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优质版)

假如这个正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
他有五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 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
监察 制度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 和检举京 师百官和 皇族的不 法行为
全国分为“十三”州部(监察
地 方
区)
地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监督地方官员和诸侯行为, 向中央反映情况
经济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 盐。
——《汉书》
由中央统一铸 造货币
五铢钱
极大地增加了 中央收入
币制大乱 经济停滞 中央收入减少
思想文化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 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此材料说明了西汉初年,思想上存 在什么问题?
东汉建立
建立者:光武帝 刘秀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前期:社会稳 定,经济发展。 中期以后:外 戚和宦官交替 把持朝政。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件

本课小结
大汉 一武 统帝 格时 局代

汉初的统治
汉武帝 时期的 统治
汉初分封与 七国之乱
汉初的分封:郡国并行制
七国之乱 颁治 经济上:将地方的货币铸造、食盐与
措施
铁器生产收归中央
思想文化上 王莽篡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东汉的建立 东汉的建立 东汉的衰亡
中央: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和周边地 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
影响: 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2)经济上
措施: 将地方的货币铸造、食盐与铁器生产收归中央, 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作用: 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是什么?谁在位的时候发行? 五铢钱 汉武帝 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货币?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 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
1.汉初的分封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并行制
为巩固统治,刘邦大量分封王 侯。他们在王国内各自为政,用自 己的年号,颁布法律,任免官吏, 权力很大。
积极影响: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 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 师。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课件新人教版

汉初分封的诸侯王的势力逐渐膨胀,不 服从中央,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初分封的诸侯王 的势力逐渐膨胀, 不服从中央,对皇 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景帝接受了御使 大夫晁错的建议, 着手削夺诸侯王的 封地。 汉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削弱王国势力, 巩固中央集权。
政治篇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积极: 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导地位,思想上 的统一适应了政治上大一 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 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消极: 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 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 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措施 政治 推恩令
影响|作用 总作用 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 西汉王 中央集权。 朝在汉 监察制度(设置刺史制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官 武帝时 度、设置司隶校尉) 员及其皇族的监督,加 期出现 强中央集权。 了经济 经济 统一货币,盐铁专营。 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 发展、 权力集 地增强了中央的收入。 中、思 想文化 思想 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 趋于统 文化 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 一的局 社会的正统思想。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 面。 立学校,培养政府官员。
东汉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建立人物:刘秀 都城: 洛阳
期,东汉王朝减 轻赋役,任用清 廉官吏,社会安 定,经济发展, 史称“光武中 兴”。
统一货币铸造,食盐和铁器的生产收归中央。
2、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的背景是什么?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不一 致,民间私铸行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3、西汉五铢钱是怎样来的?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汉武帝开始铸造一种标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 面重量一致,都是五铢,故称为五铢钱。五铢钱在 中国历史上流行700多年。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
“推恩令”后
诸侯 诸侯
中央
中央
诸侯国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和中央对抗了 。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制 西汉
刘邦共封了 七个异姓王和九 个同姓王,他们 在王国内可以任 免官吏,自征租 赋,自铸钱币, 自集军队。
汉初分封的诸 侯王的势力逐渐 膨胀,对皇权构 成了严重威胁。 汉景帝采纳晁错 的建议,着手削 减诸侯王的封地。 吴王刘濞为首的 七国打着“诛晁 错,清君侧”的 名号,起兵谋反。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刺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监督地方政府和皇族, 加强皇帝的权威。
统一铸币,盐铁专营——经济一统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 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 大小、轻重、成色很不一致。 民间私铸行为使这一问题更加 严重。武帝时开始铸造一种标 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面 值重量一致,都是五铢,故称 之为五铢钱。五铢钱在中国历 史上流行了七百多年。我国钱 币史上使用最长的钱币 增加中央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光武中兴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 朝政,统治日益黑暗 后期: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 政权名存实亡
东汉的灭亡 220年
东汉中后期
• 东汉和帝以后各帝即位年龄表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恒帝 灵帝
即位 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皇帝年龄小,许多事情就不能自行决定,就会导 致后宫或者外戚专权,太监当政,直接导致政权 的腐败,国家的衰弱甚至灭亡。 在黄巾起义军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精品历史课件】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

【精品历史课件】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
(1917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刘邦共封了七 个异姓王和九个同 姓王,他们在王国 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 币,自集军队。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 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 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二)目标 (三)史料的分类 (四)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 (五)运用史料的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 2.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研究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孤证不立,搜集更多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83.30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83.30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精品课件
长安 太学
地方官学Biblioteka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中, 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匈 奴
西春战战商周秋夏国国
秦西朝汉
精品课件
东汉
王莽 篡权
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婴5岁时西汉 实际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发动宫廷 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 亡。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后开 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 但失败。
“诸不在六艺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
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 其道,勿使并进。”
同时他认为“天人
儒家思想 举措
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 相应”,天是万物
在地方上设立官学
的主宰,皇帝是天 子,代表天意统治
中国封建时代人的民正,统人思人想都必须
思想上
独尊儒术 精品课件
服从皇帝的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
精品课件
1、阅读教材“七国之乱” 的相关材料, 你说、
说说 高祖刘邦的愿望实现了?
我说、
2、结合图片,说说他们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大?家说
诸侯 中央 诸侯
先“削” 后“平”
颁布了 “推恩令”
刘邦封王 七国之乱
景帝平乱 加强控制
武帝推恩 精品课件
解除威胁
诸侯 中央
诸侯
皇帝

央 诸侯王
统 辖 的 郡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侯 侯 侯 侯 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 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 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 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精管品课理件 。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PPT课件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PPT课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概括汉武帝通过什么方法对地方郡国及中央进行监督?
在地方设立刺史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和检举 京师百官以 及皇族的不 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汉书·董仲舒传》
合作探究: 概括董仲舒的政治主张及目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注:罢黜:废弃不用

仲 舒
主要内容
01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02 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03 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材料一:太学礼堂图
材料二: 《汉代讲经图》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汉武帝如何来推广儒学? 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
(2)鼓励传播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与消 极影响? 消极影响: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积极影响: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有利于巩固统一。
拓展延伸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 疆域空前辽阔。
西汉
三位史家是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
材料一:董仲舒认为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当君主个 人行为导致政治动乱,引发某种危机时,天就先出灾异以谴责告之知。 如果“ 谴告之而不知变 ”,那灾祸是自己招来的。君主“当救之以德, 施之天下,则咎(灾祸)除”。
——摘编自刘泽华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儒学经典)、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道,勿使并进。”
想不统一
措施
依据
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共31张PPT)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很不一致。 民间私铸行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武帝时开始铸造一种标 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面值重量一致,都是五铢,故称 之为五铢钱。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七百多年。
影响:
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有利于加强 对地方的控制。
思想文化上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 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 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 权很不利。
➢ 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采用哪家学说?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思想文化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 巩固中央集权
(2)内容: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
家”的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 受到排斥。
2、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1)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 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做官。 (2)在地方设立官学,以培养后备官员。 (3)私人传授儒家学说。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1210:46:4710:46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0:46:4710:46:4710:46Thursday, August 12, 2021
东汉建立
建立者:光武帝刘秀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前期:社会稳定,经济 发展。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 交替把持朝政。 最后:在起义军的打击 下,东汉名存实亡。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八年级上册·人教·历史与社会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课件 (1) (共20张PPT)

八年级上册·人教·历史与社会3.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课件 (1) (共20张PPT)
的汉武帝? 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
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使西汉王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 史上伟大的皇帝。
政治上
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大。河间王 刘德的声望很高,天下英雄豪杰都争相投奔他。 一次,汉武帝问他治国之道,他对答如流,言 谈中,还讲到历史上商汤和周文王以小国得天 下的事情。汉武帝听后很恼火,用讽刺的口吻 对刘德说:“商汤以七十里取天下,文王以百 里取天下,河间王就好好努力吧!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和 检举京师百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光武中兴:
赋役负担减轻,任用清 廉官吏,社会安定,经 济好转。
练一练: 1.汉武帝在位初年,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 的粮食和钱财,这说明了( )
A.生产力高度发达,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 B.封建政府征收重税,聚敛了大量财物 C.汉初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D.地主阶级的剥削消失,社会公共财富比较充裕
5.《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 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 是( )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 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 程中充 当了刺 激物的 角色。 在读的 过程中 ,我们 需要将 更多的 注意力 集中在 所要记 忆的信 息上, 也更能 帮助我 们记住 它。
3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 是唯一 的方法 。记忆 规律, 还有许 多未解 之谜, 有待我 们继续 探索和 发现。
4.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由 隶书逐 渐演变 而来, 更趋简 化,字 形由扁 改方, 平正而 不呆, 齐整而 不拘。
10.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 的散文 家、哲 学家之 一。从 他的散 文中我 们可以 感受到 文艺复 兴时期 的思想 者如何 在旧的 社会结 构和思 想体系 日趋瓦 解之际 ,致力 于探讨 并树立 新的信 念、规 范和道 德。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 主,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 集权。
3.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 响,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婴5岁时西汉
王莽篡权 实际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发动宫廷
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 亡。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后开 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 但失败。
8.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从文章 的标题 “如何 看待数 字时代 的文学 评论” 来看, 文章的 中心论 点是对 这一论 题的回 答。解 答时, 我们要 在整体 阅读的 基础上 ,从文 中找出 最能回 答该问 题的句 子,作 为本文 的中心 论点。
9.使用了举例论证,以人们对待周六 观点这 个电视 栏目的 态度为 例,具 体有力 的论证 了关于 评论的 影响力:评论是 否有效 取决于 其具体 内容, 评论也 绝不是 简单的 对与错 的问题 。为下 文引出 中心论 点作铺 垫。
东汉建立
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合 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破长 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建立 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光武中兴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 的心理 过程, 是人最 基本的 智慧之 一,联 结着我 们的过 去与现 在。一 切经验 都要经 过编码 、储存 和提取 才能形 成完整 的记忆 过程。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
汉文帝、景帝
汉武帝时,
(“文景之治”) 国势最强盛 汉武帝(前157年—前87)
年,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 汉高祖刘邦的曾孙。16岁登 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 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他的雄 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 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王国 诸侯 奢侈 生活
西汉
金缕玉衣
汉初分封的 诸侯王的势力逐 渐膨胀,对皇权 构成了严重威胁。
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颁布推恩令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统 辖


侯侯侯
侯侯 侯
侯 侯侯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
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 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 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巧妙之处:
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平封国的势力。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实行监察制度
皇帝
(中央)
监督和 检举京师百
司隶校尉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目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董仲舒
汉代讲学图 汉武帝时建的太学礼堂
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儒家经典五经
确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但同时限制了其他各家学术思想,对学术发 展不利。
这是什么?
五铢钱谁在位的时候发行?汉武帝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货币?
汉武帝还把食盐与铁器生产收归中央, 增加收入,在经济上促进了大一统。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思想文 化方面
政治 方面
经济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削弱封 国势力
长安 太学
地方
官学
推恩令
强化监 察制度
中央 地方
司隶校尉 刺史
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生产,增加中央收入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权力集 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 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 国内可以任免吏,自征租赋, 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郡国制
封国
吴国 济南王 菑川王 胶西国 胶东国 赵国 楚国
封王
刘濞 刘辟光 刘贤 刘印 刘熊渠 刘遂 刘戊
封地
广陵(江苏扬州) 东平陵(山东章丘) 剧县(山东寿光南) 高密(山东高密] 即墨(山东平渡) 邯郸(河北邯郸) 彭城(江苏徐州)
5.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 ,介于 楷书、 草书之 间的一 种字体 ,是为 了弥补 楷书的 书写速 度太慢 和草书 的难于 辨认而 产生的 。
6.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 修辞等 方面揣 摩、推 敲、理 解作者 炼字达 意的技 巧;
7.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 从用韵 、节奏 、音调 三个方 面去品 味其语 言的音 乐美、 节奏美 、韵律 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