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对比

合集下载

16G101-3和11G101-3的对比分析(构造详图部分)

16G101-3和11G101-3的对比分析(构造详图部分)

16G101-3与11G101-3的对比分析(构造详图部分)说明本文是吴富强老师对钢筋新旧平法图集的对比分析,共分为“16G101-1与11G101-1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16G101-1与11G101-1的不同之处(详图构造部分)、“16G101-3与11G101-3的不同之处(构造详图部分)”、“16G101-3与11G101-3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四部分。

本微信号于2016年9月13号发布的文章“钢筋新平法16G101与11G101对比解析(制图规则)”(点击可查看)为吴富强老师所编写的第一篇,本文为第二篇。

本图集的标准构造部分新增了第65页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第77页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二),第99页双柱联合承台底部和顶部联合构造,第102~104页的有关灌注桩的配筋构造。

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和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到了构造图集的首页位置。

2.第57页,混泥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表做了调整。

混泥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现在根据基础构件类型来量身定位。

3.原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拆分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表,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表四个表格。

取消了原来的非抗震等级的锚固长度。

取消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表的内容。

增加了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的相关内容。

4.取消了原来的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表和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表,取而代之的是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表和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2个大表格。

5.第60页删除了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及搭接修正系数表,将原图集第55页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移到了本页位置。

6.图集63页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标题下的注写内容发生变化。

改为:非抗震设计时,当基础构件受扭时,箍筋及拉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取消了当构件受扭或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这一前提条件。

7.图集64页,将原来的4个剖面图做了调整。

16G101-1与11图集的对比

16G101-1与11图集的对比
强筋钢筋
19
1.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20
21
22
剪力墙竖向钢筋连续 穿过边框梁和暗梁; 如上图锚入连梁
23
2.新增:设计施工时的注意增加两条
24
3.修改: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25
4.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的设计 要求
注明构件位置 附加竖向插筋规格、
通过节点,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8
1.新增: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9
弯锚钢筋可内侧可外侧 “基础底面”改成“基础顶面”
10
2.修改: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11
3.修改:梁上柱LZ纵向钢筋构造
柱纵筋伸至梁底且不小于20d 弯折长度不小于15d 设置至少两道间距不大于500
端部有暗柱节点 由水平分布钢筋紧贴角筋外侧改为内侧 弯折
28
5.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转角墙:上下相邻两层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配筋量小的那 一侧交错搭接;若配筋量一样,则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 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搭接两侧搭接长度均大于0.8laE
29
5.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新增:剪力墙翼墙(三)节点 水平变截面墙水平钢筋构造
梁上部纵筋向柱内弯折 锚固时,增加伸至梁底 的条件
15
7.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16
8.修改:KZ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节点,纵筋连续通过节点, 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17
剪力墙
1.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2.新增:设计施工时的注意增加两条 3.修改: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4.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

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对比

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对比

16G101图集取消了非抗震设计标准16G101-1与11G101-1主要修改页面与不同2016年9月1日起实施16G101-1 11G101-1P5、总说明3.本图集标准构造详图的主要设计依据:增加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P5、无GB 18306-2015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总则P7、16G101-1中、1.0.9条未有该内容;1、0、9条中8款: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

总则P7、11G101-1中1.0.9条3款中的“当抗震设计时,也应注明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的标准构造详图。

”对应的8款未具体注明。

2.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P8、2.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增加了2.1.4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1、框架柱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无需注明。

2、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在层高表嵌固部位标高下使用双细线注明,并在层高表下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高。

3、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可在层高表地下室顶板高下使用双虚线注明,此时首层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及纵筋连接位置均按嵌固部位要求设置。

P8、无具体要求双虚线——地下室顶板(考虑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双细线——嵌固部位2.2列表注写方式P8、2.2.2中1款,柱编号,表2.2.2中原“框支柱KZZ”改写为“转换柱ZHZ”其他编号不变。

(以下各条均同该条)右栏第二行:“框支柱”更正为“转换柱”。

P8为KZZP9、2.2.2条3款中,强调了“芯柱中心应与柱中心重合”P9未明确强调P9、2.2.2条4款中,明确用了“对于采用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的要求。

16G和11G图集的不同之处1(修改)

16G和11G图集的不同之处1(修改)

变化1,锚固长度表格进行 了重新编排, la与laE 都列 表了,查找更方便。
见16G101-1的第57页 见11G101-1的第53页
见16G101-1的第58页 见11G101-1的第53页
变化2,锚固长度计算方式发生变化
举例:按照11G图 集,最后的锚固长 度可以是33d,也可 以是34d,好像都有 理由奥,16G图集 ,给你一锤定音, 就是33d,消除了争 议。
变化7,增加抗震缝处墙体构造等做法节点。
见16G101-1的第73页
1接构造做法节点。
见16G101-1的第74页
11G101-1 无
变化9,增加剪力墙上起缘构件纵 筋构造(16G下部纵筋有箍筋, 11G下部纵筋没有箍筋)。
见16G101-1的第74页 见11G101-1的第73页
见16G101-1的第40页 见11G101-1的第37页
变化3,增加悬挑板需要考 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下部 纵筋伸入支座内的锚固要 求。
见16G101-1的第43页 见11G101-1的第40页
变化4,增加无梁楼盖板纵 向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需满 足受拉钢筋的要求。
见16G101-1的第47页 见11G101-1的第44页
见16G101-1的第65页 见11G101-1的第61页
变化2,改变了在柱顶部柱宽 范围的柱箍筋内侧设置附加箍 筋的设置范围,强调不管纵筋 直径为多大,均需要设置。
见16G101-1的第67页 见11G101-1的第64页
变化3,增加KZ边柱、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节点。 见16G101-1的第69页 11G101-1 无
变化7,取消了洞口补强钢筋如 果按标准构造详图设置时,可 不在平法图中标注的规定。

16G101钢筋平法图集与11G101钢筋平法系列图集的区别

16G101钢筋平法图集与11G101钢筋平法系列图集的区别

16G101钢筋平法图集与11G101钢筋平法系列图集的区别16G101系统平法图集与11G101系列图集的主要区别有:1.设计依据不同16G101图集11G101图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2、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适用范围的区别图集 16G101图集 11G101图集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16G101-2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2适用于非抗震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及桩基础施工图设计 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3.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16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 、laE 以及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 、llE 取值方式。

16G101与11G101图集对比解释

16G101与11G101图集对比解释

16G101-1 P65
11G101-1 P61
引领建筑产业 建造美好未来
14
二、主要修订内容
8、KZ、QZ、LZ筵筋加密区范围
(1)区别: 1、注4修改无梁且无板连接时,筵筋加密范围的Hn取值; 2、梁上柱,梁内筵筋间距不大于500要求,至少两道柱筵筋,
16G101-1 P65
11G101-1 P61
引领建筑产业 建造美好未来
15
二、主要修订内容
9、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1)区别: 1、节点①: 附加角筋,11G是有柱纵筋直径≥25时条件才设置, 16G可以理解 为 必须设置
16G101-1 P67
11G101-1 P64
引领建筑产业 建造美好未来
16
二、主要修订内容
2、节点⑤:11G无"且伸至梁底"的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将400MPa、500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推广应用, 尤其是梁、柱和斜撑 构件的纵向受力配筋应优先采用400MPa、500MPa级高强钢筋; 2、淘汰直径16mm及以上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 保留小直径的HRB335钢筋, 主要用于中、小跨度 楼板配筋以及剪力墙的分布筋配筋,还可用于构件的箱筋与构造配筋;
16G101-1 P67
11G101-1 P64
引领建筑产业 建造美好未来
17
二、主要修订内容
10、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迼变化
(1)区别: 16G要求连续通过的纵筋,变截面处弯折位置楼面往下50mm;
引领建筑产业 建造美好未来
8
二、主要修订内容
引领建筑产业 建造美好未来
9
二、主要修订内容

16G系列与11G系列变化对比

16G系列与11G系列变化对比

16G系列与11G系列图集变化对比一、修订背景1.根据“四节一环保”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2.根据我国钢筋标准的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品种进行了调整,涉及部分条文的修改或勘误。

二、主要修订内容混凝土结构用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1.将400MPa、500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推广应用,尤其是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配筋应优先采用400MPa、500MPa级高强钢筋;2.淘汰直径16mm及以上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保留小直径的HRB335钢筋,主要用于中、小跨度楼板配筋以及剪力墙的分布钢筋,还可用于构件的箍筋与构造配筋;3.用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将其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主要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构造配筋。

对既有结构进行再设计时,235MPa 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可按原规范取值;4.取消HRBF335牌号钢筋;5.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发挥受到限制(360MPa),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MPa级的钢筋。

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配箍或封闭焊接箍等)时,钢筋的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采用500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6.局部修订中将500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从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400N/mm2;7.按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取值原则,本次局部修订将预应力螺纹钢的抗压设计强度由2010版规范中取值410MPa修改为400MPa;8.HRB500、HRBF500、HTRB600、CRB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用于板、墙类构件)、PC 棒(用于约束箍筋)。

高强钢筋的应用,节约了钢筋用量,总体看来,采用HRB400级钢筋代替HRB335级钢筋的节材比率约为10%,采用HRB500级钢筋代替HRB335级钢筋的节约比率约为20%,采用HRB500级钢筋代替HRB400级钢筋后钢筋用量减少约为10%,即钢筋强度提高一个级别,钢筋用量减少10%。

16G101与11G101系列平法规则对比

16G101与11G101系列平法规则对比

注:对计算根数有影响。
四、16G 条形基础起步距离节点更明确详细
16G101-3P76
11G101-3P69
五、16G新增剪力墙、砌体墙下条形基础截面
见16G101-3P 77
16G新增剪力墙下条形基础截面、砌体墙下条形基础截面 并分开来表示
六、基础梁端部无外伸构造长度发生变化
16G101-3P81
第三部分:梁部分
一、增加2类梁构件 二、框架扁梁(一)---中柱节点
框架扁梁(二)---边柱节点1 框架扁梁(二)---边柱节点2 三、增加框支梁上部墙体开洞构造 节点1、2、3 四、16G增加梁上生柱构造
一、增加2类梁构件
16G101-1P27
11G101-1P26
二、框架扁梁(一)---中柱节点
一、柱名称有变化
二、16G新增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三、梁上柱
11G101-1P61
16G101-1P65
纵筋伸入节点内长度及弯折长度发生变化
四、柱净高计算明确
五、边角柱、角部附加钢筋
六、地下室中柱柱顶弯折发生变化
第二部分:剪力墙部分
• 一、16G新增拉结筋 • 二、剪力墙水平筋节点有增减 • 三、11G有非抗震连接构造,16G统一为抗 • 四、16G剪力墙水平筋交错搭接更详细 • 五、外侧水平筋搭接长度发生变化 • 六、端柱端部墙节点发生变化 • 七、16G增加墙抗震缝局部构造 • 八、16G增加剪力墙上起边缘箍筋构造 • 九、16G增加剪力墙竖向插筋顶部构造 • 九、16G增加剪力墙竖向插筋顶部构造 • 十、地下室外墙顶部构造发生变化 • 十一、剪力墙洞口加固筋发生变化 • 十二、增加连梁类型LLK • 十三、连梁LLK构造 • 十四、双洞口连梁LL配筋构造 • 十五、16G增加连梁、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及拉筋节点

解析16G101-1与11G101-1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

解析16G101-1与11G101-1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

解析16G101-1与11G101-1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时间:2016/09/12 | 作者:松丶WPSong| 分类:建筑随笔| 浏览:42 ℃ | 暂无评论1. 取消了原101-1图集中的总说明第2条的平法系列图集包括的内容.2. 增加了第3条中的设计依据的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调整了2本规范依据的版本,新增了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者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图集与规范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3. 总说明第5条调整了图集的适用范围。

取消了原11G101-1图集中的非抗震设计。

4. 第1.0.2条图集制图规则适用范围取消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这句话。

5. 第1.0.9条,取消了第3款非抗震设计部分的要求;调整了第5款中可选用图集构造做法的例子所在图集的页数。

在第5款的选用构造新增了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取消了非框架梁部分的内容。

第8款增加了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考虑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的内容。

6. 增加了柱平法施工图中2.1.4条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内容。

7. 表2.2.2柱编号中原来的框支柱变成了转换柱8. 表3.2.2-2墙梁编号中增加了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这一类型。

增加的注2中,当这种类型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

9. 第3.2.3条中设计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增加了两条内容。

10. 第3.2.4条增加了第8款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注写方式。

11. 第3.3.2条第1款的注写部分内容中,删去了后半部分关于非阴影区部分拉结筋以及设计施工时的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

第3款中增加了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注写方式。

12. 第3.4.2条圆形洞口的加强钢筋的构造做法的要求做了调整,并增加了一个例子。

13. 增加了第3.6.3条内容。

14. 表4.2.2梁编号中增加了楼层框架扁梁和托柱转换梁两种梁类15. 增加了4.2.5和2.2.6条有关框架扁梁和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附加钢筋的注写方式。

16G101-3与11G101-3的不同之处(构造详图部分)

16G101-3与11G101-3的不同之处(构造详图部分)

本图集的标准构造部分新增了第65页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第77页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二),第99页双柱联合承台底部和顶部联合构造,第102~104页的有关灌注桩的配筋构造。

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和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到了构造图集的首页位置。

2.第57页,混泥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表做了调整。

混泥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现在根据基础构件类型来量身定位。

3.原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拆分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表,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表四个表格。

取消了原来的非抗震等级的锚固长度。

取消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表的内容。

增加了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的相关内容。

4.取消了原来的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表和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表,取而代之的是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表和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2个大表格。

5.第60页删除了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及搭接修正系数表,将原图集第55页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移到了本页位置。

6.图集63页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标题下的注写内容发生变化。

改为:非抗震设计时,当基础构件受扭时,箍筋及拉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取消了当构件受扭或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这一前提条件。

7.图集64页,将原来的4个剖面图做了调整。

将其中的判断条件改为了中文描述。

剖面图的代号也做了调整。

注5中取消了括号内数据用于非抗震设计。

8.第66页,将1号详图的伸入基础构件的直线段长度增加了≥20d的条件。

注4内容也改变了9.图集第68页双柱独立基础底部和顶部配筋构造将原图集的ex’改成了ey。

10.图集第72页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新增加了2-2剖面图。

将杯口范围内箍筋间距改为杯口壁内箍筋,将杯口范围以外箍筋间距改为短柱其他部位箍筋。

原1-1、2-2剖面图中引出的标注内容也做了变动。

11.图集第73页双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构造,新增加了2-2剖面图。

施工技术丨16G101与11G101的终极PK,大神全面解析不同之处,看这一篇就够了!

施工技术丨16G101与11G101的终极PK,大神全面解析不同之处,看这一篇就够了!

施工技术丨16G101与11G101的终极PK,大神全面解析不同之处,看这一篇就够了!16G101与11G101相比有不少变化的地方,两本图集的不同之处对比在这里!下面的所有截图,上半部分为16G101,下半部分为11G101。

1、总说明中更新了最新参考规范。

2、总说明中取消了楼板平法适用于砌体结构的说明。

3、总说明中取消了非抗震设计的相关说明。

4、总说明中更新了必须注明的相关内容举例。

5、总说明中强调了必须注明构造边缘构件外圈是否设置封闭箍筋,也就是说非加强区的构造边缘构件可以不设置封闭箍筋。

6、当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的嵌固作用时应注明,主要跟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有关。

7、在层高表中应根据项目嵌固部位、地下室顶板嵌固作用情况等增加双细实线和虚线。

8、框支柱的代号取消,改为转换柱。

9、强调对于采用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

10、本图集取消了非抗震的存在。

11、增加了首层框架柱在地下室顶板箍筋加密区的注写要求。

12、取消了非抗震时,厚度不大于160毫米的剪力墙可以采用单排筋的规定。

13、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需要单独编号为LLK。

14、进一步强调了非底部加强部位构造边缘构件可以不设置外圈封闭箍筋。

15、拉结筋的布置方式由“双向”和“梅花双向”,改为“矩形”和“梅花”两种称呼。

16、进一步说明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两侧面纵筋平面注写方式以大写字母N打头,梁侧面纵向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要求同连梁中受力钢筋。

17、对于约束边缘构件,取消了当仅Lc不同时可编为同一构件编号的规定。

18、取消了洞口补强钢筋如果按标准构造详图设置时,可不在平法图中标注的规定。

19、对于环形洞口补强钢筋,取消了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方向布置的规定,改为注明洞口上下左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具体数值,以及环向加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20、增加了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设置附加竖向插筋的规定,设计应注明构件位置,并注写附加竖向插筋规格、数量及间距,竖向插筋沿墙身均匀布置。

平法16G101-1与11G101-1对比解析

平法16G101-1与11G101-1对比解析

平法16G101-1与11G101-1对比解析
• 总说明的变化对比
• 16G101的设计依据
• 11G101的设计依据
对比看成 16G101系列多遵照一个地震区划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变成2015修正板 抗震设计规范变成2016修订板 高层技术规程和结构制图标准没有变化
16G101-1总说明3:“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 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 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 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并应对本图集相 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而原11G101图集并无此说明,有这条说明可以理解为, 一、是图集从属和依附于规范;图集不是规范 二、凡图集与规范不符的以规范为准; 三、当规范修订与图集不符部分,图集无效; 四、使用者不能教条地使用图集,要与规范对照复核后 使用。 五、图集仅是指导性做法,在不违背现行规范的前提下, 方可使用
3变化三 3.6.3: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 设置附加竖向插筋时,设计应注明构件位置,并注 定附加竖向插筋规格、数量及间距。竖向插筋沿墙 身均匀布置。
本条为新增,一般在地下室外墙设置附加竖向附加 插筋,若有,设计都会注明插筋规格和间距,一般 不注具体数量
16G101柱墙竖向构件的解读 1、柱 2、剪力墙
第8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 为LLK**),采用平面注写方式 ,注写规则同框架梁。 LLK的表示方法按框架梁,因为它的配筋形式与框架无 异。LLK的构造同连梁,不能按框架梁,因为LLK属于连 梁范畴。框架梁要求梁纵筋满足直锚长度时伸入支座内 长度为支座宽/2+5D,而剪力墙(通常是边缘构件与墙 向联体体)支座很长,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 造成极大浪费,也无必要,应按连梁构造,伸入墙内锚 固长度即可。

16G101-1相较11G101-1的变化汇总

16G101-1相较11G101-1的变化汇总

16G101-1相较11G101-1的变化汇总16G101-1已于2016年9月1日起实行,图集不再涉及非抗震内容,现将该图集与以前的11G101-1对比总结如下:一、目录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及最小保护层厚度提至了受拉钢筋基本锚固的规定之前;P562、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及抗震时基本锚固长度单列一页,并增加钢筋弯弧内直径D项目;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及抗震时锚固长度单列一页,表中直径不大于25和大于25的直接给出,其余情况的修正还要根据小注计算;P57P583、将纵向钢筋的锚固形式、搭接区箍筋构造及纵筋的连接归纳于一页;P594、将纵向钢筋的搭接及抗震搭接长度分列两页;P60P615、在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页增加了拉结筋构造;P626、取消了原图集中非抗震KZ、QZ、LZ等相关内容;7、增加KZ边柱、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P698、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改为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改为剪力墙竖向钢筋,并将剪力墙边缘构件及上起约束边缘构件纵筋连接构造并入;P72P739、剪力墙AL、BKL配筋构造目录中不体现,但构造图中仍然保留;P7810、增加剪力墙连梁LLK(跨高比大于5)的纵筋、箍筋加密区构造;P8011、增加抗扭非框架梁Lg构造;P89 (新图集中将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的构件编号后均增加“g”,梁、板均如此)12、增加框架扁梁相关构造要求;P93P94P9513、改框支柱(KZZ)为转换柱(ZHZ);14、增加框支梁上部墙体开洞部位及托柱转换梁(TZL)托柱位置加强构造;P9715、增加井字梁JZLg的配筋构造;实际原图集已有,只是用文字注明,未用代号区分;16、板在端部的锚固构造取消了在砌体墙内的构造;17、增加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板带与剪力墙);P10618、在柱帽构造页增加板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P114二、总说明1、主要设计依据的不同:A、《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B、《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C、《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50011-20102、去除了非抗震地区的构造;三、总则1.0.2条:取消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的说法;1.0.9条3款:非抗震的说明;5款:“例如“取消了设计按铰接和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的要求,因为构件类型代号中已经体现了;增加了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P778款:增加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2.1.4条:本条为增加条文,具体规定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方式;2.2.2条:用转换柱(ZHZ)代替框支柱(KZZ),但新图集中有的地方还称为框支柱,应是不妥;3款:强调了芯柱中心应与柱中心重合;4款:强调非对称配筋时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钢筋;以下为分页对照:P11:1、明确了箍筋肢数mXn的方向;P14:图3.2.2-2构造边缘转角墙分多层及高层,多层200,与抗规一致,高层300与高规一致;P15:1、表3.2.2-2中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代号LLK;2、3.2.3条3款删除了约束边缘构件除注写阴影部位的箍筋外尚需在剪力墙平面图布置中注写非阴影区内布置的拉筋(或箍筋)及其注;3、设计施工时应注意中有删减;P17:1、3.2.5条、3.3.2条增加LLK梁的规定;P19:3.4.2条2款5中有变化;P20:3.5.5条设计时应注意中顶板作为外墙的弹性嵌固支承中增加墙外侧竖向钢筋与板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并在详图中注明;P823.6其它中增加3.6.3条,抗震等级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设附加竖向插筋时设计应注明;详图间P74;P27:1、表4.2.2梁编号中增加KBL、TZL,注中增加楼层框架扁梁节点核芯区代号KBH,增加编号后加“g”的说明;2、竖向加腋符号由“GY”改为“Y”;P31:增加框架扁梁及其节点核芯区注写规则,强调应注明未穿过柱截面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根数;P43:5.4.3条增加板支承在剪力墙顶端的节点,当设计考虑墙外侧竖向钢筋与板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传力时应满足搭接长度要求,设计应注明;P47:6.5.1条增加悬挑板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的事项;6.5.2条强调无梁楼盖纵向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需要满足受拉钢筋的要求;6.5.4条增加无梁楼盖跨中板带支承在剪力墙的端节点的要求;P49:7.1.2表中增加了悬挑板阴角附加筋(Cis);阳角上部斜向附加钢筋;P50:7.2.2条后浇带贯通留筋和100%搭接留筋不再以代号(GT和100%)而直接诶用文字表示;P54:增加悬挑板阴角附加筋(Cis)图示;P55:增加悬挑板阳角放射筋图示;P59: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街头图示更合理;P64:地下一层增加钢筋弯锚方向向柱外侧;P65:1、底层刚性地坪增加两侧不等高情况;2、梁上柱纵筋在梁内锚固,直锚段长度由0.5LabE改为0.6LabE,且增加伸至梁底和大于等于20d的要求;P67:大样1取消设角部附加钢筋时柱纵筋直径应大于等于25的限制(也就是都要设),间距由大于150改为不大于150,直径由10改为不小于10;P71:1、取消端部无暗柱时加开口水平筋的做法,强调原做法二中每道水平分布筋均设双列拉筋;2、端部有暗柱时水平分布筋应紧贴角筋内侧弯折,并增加“L”形暗柱图示;3、剪力墙变截面处钢筋连通做法;P72:1、增加翼墙变截面处钢筋连通做法;2、明确端柱转角墙和端柱端部墙水平筋收于柱角筋内侧;P73:1、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搭接时上部钢筋可直接插至基础顶面,取消原来大于等于0的要求;2、增加抗震缝处墙局部构造;P74:1、增加若干剪力墙变截面处构造;2、增加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纵筋构造;3、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增加15d的要求;P77:1、构造边缘构件(转角墙)分多层与高层;2、增加边缘构件与墙身水平分布筋的做法;P78:1、取消双洞口连梁楼层处中间支座墙内箍筋;2、LL剖面增加连梁顶面高于楼面和变截面的做法;P80:LLK构造,增加内容;P82:大样1增加转角两边墙体外侧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每侧为0.8LaE的要求;P83: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不大于800时补强构造改变;P85:增加角部附加筋;P89:1、增加受扭非框架梁纵筋构造;2、增加端支座梁下部纵筋弯锚及锚固,直锚时增加光圆钢筋要求;P91:1、竖向折梁钢筋构造一中下部钢筋弯折后水平段长度由不小于10d改为不小于20d;2、取消中间支座两侧有高差时梁纵筋可弯折的做法;P93~95:增加框架扁梁的做法;P97:增加内容;P108:局部升降板竖向折板增加板厚不小于150的要求;。

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区分培训

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区分培训
A、B、C及裙房商业的现浇结构的钢筋施工的 部分内容参照依据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simple business
第三部分 16G101图集的变动
取消废止材料 界面转换减少争议 新增节点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simple business
取消纯非抗震区域的设计的原因
编制依据新增《中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此分 布图中中国境内无非 抗震分区
16G101中取消了适用 范围中关于非抗震区域的 相关规定。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高跨比不小于 5的连梁 LLK
与一般连梁构造作用 相同,新增其单独标注规 定及节点详图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simple business
新增构件-转换柱 ZHZ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转换柱

11G101图集中为框支柱,主要为
图集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 浇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图集的实施
16G图集自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出版实施。
Page 2
16G101图集实施文件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框支梁下柱体,16G101中新增其节点

16G101于11G101的不同之处

16G101于11G101的不同之处

茅洪斌: 钢筋新平法16G101与11G101对比解析—制图规则文/茅洪斌,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十多年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经验,近二十年造价咨询从业经验,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为行业内造价专家、钢筋专家、培训讲师。

其出版过造价专著,发表专业论文12篇、专业博客文章500余篇。

一、概述11G101自2011年9月1日实行,最新的16G101自2016年9月1日实行,正好5年一个周期。

当初11G101的推出变化挺大的,因为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混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规》)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进行了重大修订,因为G101是以规范为依据,所以,11G101相对于03G有很大变化,加之,11G101的体系也作了重大调整,进行了一些合并,从原6本图集压缩了3本图集。

那么,16G101相对于11G101有哪些变化呢?无重大变化,相似度约80%。

但即使20%的差异也是需要研读。

平面表示法及平法制图规则不会有大变化,规则有稳定性,不可能一直变来变去,但可以局部修正和完善。

其次,原规范依据没有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是新增的。

此外,16G101-1总说明3 :“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而原图集并无此说明,这条说明有多重含义,一是图集从属和依附于规范;二、凡图集与规范不符的以规范为准;三、当规范修订,图集不符部分视为无效;四,使用者不能教条地使用图集,要与规范对照复核后使用。

笔者在点评03G101和11G101时曾建议G101整合成一本。

而现在的图集一分为三,每本图集都有相同内容,如一些通用性说明和规定,可以合而为一,避免重复,减少容量。

(完整版)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区分培训

(完整版)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区分培训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simple business
16G101取消纯非抗震区域的设计
第1.0.2条图集制 图规则适用范围取消 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 砌体结构这句话。
第1.0.9条第3款取 消了非抗震设计部分 的要求;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Standardized training
钢筋图集更新版内容
关于16G101图集和11G101图集的区别
汇报人:
目 Contents 录
01 16G101图集的介绍
02
图集在本项目的应用
03
11G与16G的主要区别
04
总结
第一部分 16G101图集的介绍
图集的编制依据 图集的实施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simple business
完善说明
输入企业的中英文名称 Enter the business English name
完善约束边缘柱的 相关要求
补充构造边缘翼墙部位
新增构件-LLK
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

与一般连梁构造作用相同,新增其单独标注规定及节点详图

其标注方式与KL相同。在与剪力墙平法图合并且墙水平钢筋与梁侧向
钢筋不同时,单独标注梁侧向钢筋。侧向钢筋以N打头标明规格和距离。

节点图中明确LLK的顶部非贯通筋的搭接区及搭接长度

节点图中明确LLK的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范围。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simple business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91 井字梁 JZL 配筋构造 11G101-1 无 JZLg 代码 16G 更明确了
P99
无此内容
注 9.梁板式转换层的板中 labE、laE 按抗震等级四
级取值,设计也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另行指定。
P99 有梁楼盖楼面板 LB 和屋面板 WB 钢筋构造 P92 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配筋构造 无左侧内容
P8、无具体要求
双虚线——地下室顶板(考虑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
双细线——嵌固部位
列表注写方式
P8 为 KZZ
P8、2.2.2 中 1 款,柱编号,表中原“框支柱 KZZ”
改写为“转换柱 ZHZ”其他编号不变。(以下各条
均同该条)
右栏第二行:“框支柱”更正为“转换柱”。
P9、2.2.2 条 3 款中,强调了“芯柱中心应与柱中 P9 未明确强调
P70 11G 未有
P73 新增图例
11G 未有
P73
P73
(取消其他做法)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适用于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和构造边缘构件的
纵向钢筋
同左
P74
P70
(无括号说明)
上图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中图 1 括号内注写: 上部钢筋与剪力外侧竖向钢筋 更正为:上部钢筋与剪力墙外侧竖向钢筋
P9 未明确 P11、只注明嵌固部位在
柱表右下角备注“○3 x○B 轴”更正为“○5 x○C 轴”
截面注写方式 P12、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柱平法施工图示例: 左侧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嵌固层与首层 同上列表法。 P65 注:
P12 同上 P61 注:
P65
P61
P65
P61 只有
底层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 500
未有该条款
◇强调注意 P74 注: 上图注写:“竖向施工缝”更正为“水平施工缝”。
P71
P68
16G 取消右图(一)做法
P71
P68
P71
P68
P71
11G 未有该做法
L 形柱一边有详细做法 P71
P68 图例和左侧相同
不等于 另无左图转角两侧标注的墙体配筋量 AS1 与 AS2

P71
P68
图例和左图相同
P15 设计施工时应注意: 有Ⅰ、Ⅱ、Ⅲ、Ⅳ条,比 11G101-1 主要增加了以 下内容 ①3.2.3 条中 3 后部分内容大意是“在剪力墙平面 布置图中需注写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内布置的 拉筋或箍筋直径,与阴影区箍筋直径相同时,可 不注。” ②强调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拉筋是沿剪力墙竖 向分部钢筋逐根设置。 ③增加的“Ⅳ”条 “当非底部加强部位构造边缘构件不设置外圈封 闭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施工时,墙身水平分 布钢筋应注意采用相应的构造做法。” P83
WKL 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KL 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P89
11G101-1 无此明确内容
◆增加了非框架梁下部钢筋光圆 15d(带肋 12d)
时,不能直锚时的管理,135 度弯钩,平直为 5d。
◆增加了非框架梁侧面设置抗扭钢筋的管理,即
有抗扭钢筋的非框架梁,抗扭钢筋与下部钢筋穿
法与下部钢筋相同。见下图
P5、无 GB 18306-2015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1.总则 P7、16G101-1 中、1.0.9 条未有该内容;
1、0、9 条中 8 款: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 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 时,也应注明。
总则 P7、11G101-1 中 1.0.9 条 3 款中的“当抗震设计 时,也应注明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的标准构造详 图。” 对应的 8 款未具体注明。
P91 16G101-1 图集取消了右图节点做法
P88
P40 5、有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P37 11G101-1 未此内容
设计与施工应注意:对于梁板式转换层楼板,板
下部纵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la。 当悬挑板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下部纵筋伸
入支座内长度不应小于 laE。
P43
P40 11G101-1 未此内容
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
P74 新增内容
11G 未见该图
P74
P73
P76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 率的构造做法:当墙水平分布钢筋与约束边缘构 件箍筋位置(标高)不同时,增加了非阴影区封 闭箍筋的做法。 新增内容:约束边缘翼墙(一)见图集 P76、P77
11G 无左图红线圈出的要求 无括号内内容 P72 无非阴影区箍筋做法
无墙体配筋量标示
无 AS1=AS2
P71
P68
注中 16G 较 11G 增加了“水平分布筋宜均匀放置, 竖向分布钢筋在保持相同配筋率条件下外排筋直 径宜大于内排筋直径。”
P72 新增翼墙(三)图
P69 16G 和 11G 均有弯折图例 未有左图
P73 注,较 11G 明确了
11G 左侧红色标处内容没有,应注意其中的“应” 字。
未有
P76 见 P71 约束边缘翼墙(一) 具体配筋构造做法略
未有该图
P77 新增内容:构造边缘转角墙(二)
(括号内数字用于高层建筑)
未有
见 P77 P76 增加了非阴影区封闭箍筋的做法,无论哪种 作法,均需设计给出配筋。见下图 P76
P77 构造边缘构件外箍也可以用水平钢筋代替的 作1G101-1 中无此“二梁”类型,代码。
P27 梁竖向加腋梁时,用 Yc1xc2 表示
P26 梁竖向加腋梁时,用 GYc1xc2 表示
P31~P32 增加了框架扁梁说明 4.2.5,及设计施 11G101-1 无此内容 工时应注意的内容,具体如下:
P32
汇总强调: ◆节点核心区代号为 KBH。 ◆柱内核心区箍筋设置同框架柱。 ◆柱内核心区设置竖向拉筋(注明级别与直径) ◆每个交叉点均需设置拉筋。 ◆节点核心区附加纵筋(以大写字母 F 打头,注 明 X、Y 方向,层数、每层钢筋的根数、钢筋级别、 直径及未穿过柱截面的根数,并于宽扁梁边缘满 足 Lae 长度。) ◆端支座核心区需注写附加 U 形箍筋的钢筋级别、 直径及根数。U 形箍筋伸入柱内长度满足 Lae 要 求。 ◆框架扁梁箍筋加密区从梁边 50 开始设置,重加 密区长度从 50 开始计标,取 b+hb(梁宽+梁高), Lae 两处取大值,并应满足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 范围的要求。 具体见图集 P93、P94、P95。
11G 只有约束边缘有此作法
P78 新增内容:连梁(二)、连梁(三)
注 4 第一行:连梁连梁、暗梁及边框梁 更正为:连梁、暗梁及边框梁 P79
P74 11G 未有,只有 P75
P27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P26
4.3.2 表:梁编号增加了梁类型“楼层框架扁梁,
代号 KBL;托柱转换梁,代号 TZL”
11G101-1 无此内容
P84 新增内容:注 7
P87 WKL 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11G101-1 未注明该内容 P79
16G 无 P80~P82
16G 无
P79、P80 均有此内容,16G 无
P84

题目同 节点⑤同左图⑤,此略
P87
P84
WKL 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KL 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
P47 6、无梁楼盖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P44 11G101-1 未明确此内容
P54 7、楼板相关构造制图规则
P51 11G101-1 未有该图示
P54
P51
无例
P55
11G101-1 未有
P92
P89



P92
P89

P92 P89

强调提示:监理过程中应注意执行。 P94
上图“未穿过柱截面的扁梁纵向钢筋锚固做法”
P67 节点图①中左上注写第二行:但不少于 3 根 直径不少于 10 的角部附加钢筋 更正为:且不少于 3 根直径不少于 10 的角部附加 钢筋 P69 新增:K2 边柱、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 钢筋构造
11G101-1 无该内容
图○2 中标注“15d”更正为“12d”。
上图 P58 注下内容:
P1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3.2.2-1 构造边缘构件中的构造边缘翼墙和构造 边缘转角墙,增加了括号内的数值,该数值用于 高层建筑。
P15 设计施工时需注意没有Ⅰ、Ⅱ两条。 P78
P19 3.4.2 (4)中 5)
P19 3.4.2 (4)中 5)
P83
P78
地下室外墙 P20~P21 设计中应注意第Ⅱ条
P82
未有括号内内容,但 16G 和 11G 图例一样。
P21 新增 3.6.3 条内容:
P74
P77 11G 无括号及括号内容,余均同
2. 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P8、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增加了 2.1.4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1、框架柱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无需注明。 2、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在层高表嵌 固部位标高下使用双细线注明,并在层高表下注 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高。 3、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 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可 在层高表地下室顶板高下使用双虚线注明,此时 首层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及纵筋连接位置均 按嵌固部位要求设置。
题目同左 无 无 无注内容
P106 新增加了“板带端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二)

详见图集 P106

“图(1)跨中板带与剪力墙中间层连接和图(2)
跨中板带与剪力墙墙顶连接”中板下部纵筋伸入
支座长度标注:≥12d 且至少到梁中线。
更正为:“≥12d 且至少到墙中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