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平均购买额;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的商店营业面
积;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指数。 4. 制约零售商圈的主要因素有: ①商店经营类型;②同类型竞争商店的位置;③商品种类;5商店规模;⑤店址周围的条件;⑥促销活动的开展情况。
商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根据测算,一般情况下儿童疲劳时间的极限为40—60分钟,成人为90—150分钟。按此推算:1、顾客在商场(店)的时间一
般不会超过两个半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处于疲劳状态,终止购物;2、普通人休闲步速为30—40米/分,顾客在店内浏览购 物步行距离一般不会超出8000米;3、每平方米营业面积的顾客通过距离为0.35—0.4米,因此,顾客对商场营业面积的心理 最大承受量为:150分钟×40米/分钟÷0.35米/平方米≈17143平方米。而经测算,顾客对商场营业面积的最大生理承受极 限一般在2.2—2.3万平方米,超过这一限度,顾客就会因“累”而不再继续。 因此,单体商场面积一般以不超过2.5—3万平方米为宜。
可以找到最宠爱自己的生活方式
。 是都市水泥森林中的一处稀有 风景。 业态丰富多样,涵盖中心
主力店、品牌名店、创意精品、
中西特色餐饮、主题酒吧、咖啡 厅、DISCO、SPA、KTV娱乐场、上
流社交舞会及精品酒店等。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按照中心位置理论学说,城市商业区主要由中央商业区、区域性商业区和邻里性商业区共同有序构成。对于中央商业区地域
范围的界定,墨菲(R.E.Murphy)和万斯(J..E.Vance)提出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来划分。在实践中,有些城 市以零售商营业额的大小为中央商业区内外分界的标准;有些城市则以土地价格来划定其中心商业区的范围。 国外城市商业区位理论的研究是以完全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完整的领土、非政治干预、自由的企业和经济购买力气平均分布 为假定的,因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对城市商业区结构、布局等的理论分析,而对影响城市商业发展规划的政治、流通体制、 市场的秩序与控制和管理、新技术的应用等较少考虑,认为这些完全可以在市场的自我调节下合理发展,从而成为以上几种 理论模式各有其局限性的主要原因。
商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一、 城市区位理论 对于城市区位问题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一) 杜能的土地价值理论 在对城市经济功能分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杜能(Von Thunen)指出,不同经济活动的现实区位,取决于这种经济活动对特
殊空间位置的投标竞争实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对某些土地进行投标的投标地租高低,完全取决于它对这块土地所能带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Solana 蓝色港湾 规划指标
建筑规划指标
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地上两层,6万平方米(部分挑高9米) 地下两层,9万平方米 容积 率: 0.63 绿 化 率:30.72℅ 物业类型:综合性商业 交通组织:人车分流 客货分流 后勤通道:设备先进完善,各商家店铺卸货走地下 ,有电梯直达店面 垃圾处理中心:安装空调排风系统,实行干湿垃圾 区分 车位:地上1300 地下800 电梯数量:客梯8部,客货梯7部,观光梯1部,扶 梯34部
三、 单店面积极限理论 规模与效益不是正比关系。一定规模产生一定效益,适度规模产生适度效益,最佳规模产生最佳效益,过度规模就会产生零 效益或负效益。体现零售商业企业的规模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商店的营业面积,影响商店营业面积确定的因素很多,而其中顾 客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是最为直接的因素。 人保持某种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过长必然产生疲劳,从而就会放弃某种活动。顾客在商店游览购物,同样存在着疲劳 度,超过这个度,不仅使一部分设施空置,导致部分购物区无人光顾,而且会直接影响购物情绪,甚至产生“恐惧感”。
通及便捷性的不规则状况等对城市商用土地地租的影响,使加纳模式更加合理客观。
商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三) 中心位置理论
中心位置理论是由沃尔特•克里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于1933年创立的,后经奥古斯特.廖什(August.Losch)补充
和修正。这一理论从分析不同生产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推证了每一种货物的市场区实际为六边形。每种货物的门槛水平 和最大销售范围都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货物及其相应职能之间的特征差别。一般情况下,凡门槛较低的货物,其相应的销 售范围也较小,这类货物称为低级货物。那些门槛水平高、销售范围广的货物,称为高级货物。但是,往往由于门槛的限制 ,每个商业中心并不能提供所有的货物和服务,而且,货物供应点出现的实际频率,还与货物的等级成反比。低级货物在很 多中心地都可购到,而高级货物只能在少数地主得到供给。由此,史里斯泰勒认为,中心位置货物供给点都能排列成有序的 等级序列。
Solana 蓝色港湾 总平布局
Solana是24小时营业的有别于
传统商业,是集购物、娱乐、休 闲、旅游,文化于一身的一站式
体验消费场所。Solana引领国际时
尚潮流,倾心打造风靡全球的 “Lifestyle Shopping Center”商业理
念,为张扬个性的不同人群创造
风格各异又相互融合的购物天堂 与娱乐消费欢聚空间,在Solana,
SOLANA蓝色港湾国际商区19栋2至3层的欧式建筑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 情,按不同的功能划分为美瑞时尚百货、SOLANA MALL、活力城主题店、 高街、亮马食街、左岸、中央广场等区域。涵盖了1000余个知名品牌, 600多家零售名店,30多家餐饮美食,20多家临水酒吧以及传奇时代影 城、全明星滑冰俱乐部、BHG精品超市等丰富的选择。
力就越大。
雷利法则有两项假定:一是两城市同样接近公路,距离的衡量限于主要大道,不包括交叉的小路。二是两城市的零售能力相 同。顾客之所以吸引到人口较多的城市,乃是由于该城市商业设施好,商品品种多等因素的影响。 3. 饱和度。 商圈的饱和度决定是否要开办新的商业网点。通过商圈饱和度可以确定某一地区的商店是不足还是饱和。其中饱和指数计算 公式如下: IRS=C×RE/RF
给它的预期利润的大小。对于与商品供给企业和广大商品的消费者都具有广泛联系的商业企业来说,具有便利交通条件和密 集消费群体的城市中心地区往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并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商业企业对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投标 地租就较高。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土地投入的地理位置是否居中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其前、后序产业相互毗邻,要 有良好的供、排水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因此,工业企业对城市中心地带土地的投标地租一般并不高。这样,城市 中心地带就一般被商业企业所占用,并形成以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为主要经济功能的商业中心。而商业中心又可依照其功能 层次和辐射范围,分成高、中、低不同的几个级别。
Solana 蓝色港湾 平面布置
Solana 蓝色港湾 平面布置
Solana 蓝色港湾 平面布置
Solana 蓝色港湾 平面布置
Solana 蓝色港湾 平面布置
SOLANA蓝色港湾,一个充满了灿烂阳光、幽静湖水、优雅建筑、浪漫 小径的购物公园,一个位于亚洲最大的城市公园——朝阳公园西北湖 岸的欧式商业小镇。 SOLANA蓝色港湾国际商区访遍全球购物中心,引入风靡全球的 “Lifestyle Shopping Center”商业,并将其与北京消费趋势相结合 ,倾心打造中国首家Lifestyle Shopping Park。这里不仅是与国际潮 流对接的时尚风向标,更是享受阳光湖水的购物天堂和欢聚空间。 SOLANA蓝色港湾国际商区将丰富业态与优美环境融合,在朝阳公园的 广阔湖面和亮马河碧澈河水围绕之中,绽放出美丽丰姿。拥有精雕细 琢的水景、花团锦簇的空中花园以及由300多棵树木构成SOLANA品牌森 林,是都市水泥森林中的一处稀有风景。
景与产业多无化的程度;区域内交通、运输、服务、金融、信用、保险、物业等状况;劳动力市场条件;法律、工商行政管
理因素;民情风俗以及吸引顾客所特有的公共和文化教育设施,如公园、剧院、博物馆、纪念场所、学校、科研机构等。
商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商圈又分批发商圈与零售商圈。其中零售商圈的主要内容有: 1. 构成。 零售商业圈是以商店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与辐射,形成一定范围。零售商圈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商圈、次级商圈、边缘商圈
1. 经济规模较多的高门槛经济活动(如百货、服装、珠宝等),往往靠近地价峰值区,占据着地租最高的城市土地,在其
周围,按门槛递减顺序排列的其他职能活动(如银行、餐馆、面包店、家具店、家用电器店等)。 2. 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经济单位所占据。 3. 随着整个商业中心级别的增高,低级别经济职能单位将被排斥到低地价地区,在商业中心的边缘地带布局。 4. 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内,每一项职能的次序也是按门槛高低的顺序系列排出的。 加纳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商店的位置并不总是与距地租峰值区的距离有关,而且商用土地的地租也并不完全是由距中 心点的距离来决定的。针对这些不足,道宁(P.B.Downing)进一步阐述了土地面积、人口分布、经济收入分布状况、交
商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 商圈理论 商圈又称“商业圈”或“商势圈”。它是指商业企业吸引顾客的区域范围。商圈对企业而言,则是其业务活动的空间,在这
个空间范围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而言,则是他们方便的购买行为的空间。
一个设定的商圈,从市场势力范围这一角度考察,其构成为点、线、面、流四个方面。点是指商圈的中心点,又指市场区域 据点的中心点。线是指区域间相互依存关系以线相联结,使商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面是指中心点的吸引力的范围。它是市 场区域广度,表明市场区域的广泛性及其程度。流是指市场的动态,或指区域职能的变化和发展的动向。上述四个方面的侧 重点是不同的:点反映集中化的问题和集聚的程度;线则反映吸引性和相互依存性;面则反映区域性或地区性和同质性;流 反映的是活动的态势和职能性。从实际工作而言,商圈,是由店、消费者购买行为空间和销售活动空间三者构成。 影响商圈设定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与特征以及其发展趋势;购买潜力与已有企业的设置与经营状况;区域内经济发展前
空间模式,形成了城市地理学中的加纳模式。 加纳模式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高门槛(所谓“门槛”threshold,是指一个企业为经济正常经营活动而需赚取的最低收入) 的职能是有较高的地租支付能力,因而能够居于商业区中地租较高的地方。在实践中,由于商业企业都是为其周围的居民服 务,所以可用维持其正常经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代替最低收入下限,以人口门槛(Population Threshold)作为门槛高低的简 明指标。当然,某一企业“门槛”水平的高低,是与其自身的特征相关的。 此外,通过对美国芝加哥商业区空间布局的分析,总结出商业区空间布局的几个特征:
、异地商圈。一般而言,核心商圈能吸55%—70%的顾客;次级商圈为15%—25%;边缘商圈则最小,比较稀疏。但商店的规
模不同、类型不同,对顾客的吸引也不同。一般而言,中心商业区和大型商店对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的顾客的吸引力相对要 大。商圈通常不是圆的,更多是椭圆形或多边近圆形。 2. 限度。 1929年,美国人威廉•雷利用三年时间,调查了美国150个以上的城市,终于在1931年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又称“雷 利法则”。他认为,“具有零售中心的两个城市,从位于它们中间的城市吸引的交易量与各自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例,而与从 中间城市到市场的距离的自乘成反比例。”该法则主要地证实一个城市的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
商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 加纳模式 将土地价值理论思想应用于商业区位格局分析之中,格蒂斯(Gertis)在1961年通过揭示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中心地 带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规律,证实了城市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规律。到1966年,加纳(B.J.
Garner)进一步对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他根据一系列的城市土地地租的投标曲线,构造了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